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大較量 | 上頁 下頁
九七


  第九十三軍附第六十軍第一八四師擔任錦州北面和西南面包括飛機場地區的守備。佔領既設工事,並晝夜加強工事,注意各種武器的火網構成和夜間射擊設備,並與東面新編第八部隊取得聯繫。

  新編第五軍劉雲瀚部,迅速分水陸兩陸向錦州集中,為指揮所的總預備隊。

  第五十四軍闞漢騫部集中錦西,任錦西、葫蘆島地區的守備。

  炮兵部隊歸炮兵指揮官黃永安指揮,進入既設炮兵陣地,協同各軍戰鬥。

  通信兵團迅速構成指揮所、兵團部、以及各軍部、炮兵指揮所、兵站總監部之間的有線通信網。

  第十兵站總監部,準備各軍師的糧秣彈藥補給事宜。

  範漢傑的防禦佈置計劃分報總參謀長顧祝同和瀋陽衛立煌,他立刻收到衛立煌的複電,他不同意王世高師撤出義縣;主張山海關的劉雲瀚軍要待華北剿總派部隊接防。

  范漢傑在聽衛立煌的意見之後,他考慮是撤出義縣?還是不撤出義縣?就在這猶豫的時候,義縣附近已發生戰鬥。同時在綏中的張越群師一個團,興城的朱茂臻師一部,也已進入戰鬥,他們的腿這時已經被解放軍給牽制住了,不能適時地集中錦州了。在錦西外圍西面不斷發生激戰。不是解放軍騷擾,而是正面衝突。為了保障錦西至錦州之間的交通, 範漢傑感到壓力太重了,解放軍 是要把他裝在網裡,他迅速地派暫編第六十二師劉梓泉部守備塔 山; 第八十八師黃文徽部移住錦州舊城,南連劉祥泉師,西連第九十三軍暫編第九十八師守備飛機場部隊,向虹螺觀方向警戒偵察敵情。為確保劉雲瀚軍適時撤回到錦州。在該軍未到瀋陽前,要從瀋陽光空運一個軍的兵力到錦州協防。

  衛立煌對從瀋陽空運來一個軍到錦州很是不滿意,這樣從東往西空運兵,瀋陽就成了空城無計了。

  顧祝同把範漢傑在錦州部隊佈防情況,說給了蔣介石,看出錦州是在共軍先攻擊之列了。蔣介石對於空運錦州一個軍立刻表示了贊成,要求顧祝同立刻催衛立煌「迅辦」還加上「不得有誤!」

  衛立煌他連日從撫順視察陣地回來,他分析東北人民解放軍的大量活動,他在軍師以上指揮官會議上發言,他認為林彪沒有打錦州的跡象,說林彪還是在撿軟的有把握的打。要能守過今冬,美軍顧問團能把許諾下的三十架運輸機給了,他就可以度過難關。這時他已經收到國防部和美軍顧問團團長巴大維的電文,說:裝備不日可運抵東北重鎮瀋陽。他要參謀長趙家驤發電感謝,並催促詢問:貴國運載來的裝備數目?這時他在幻想巴大維應下的裝備十個師的武器。他還感到有點遺憾的是沒有滿足他二十個師武器裝備。

  看來這次蔣介石不會再克扣了,因為這是他親自從顧問團團長巴大維討下的。顯出東北戰場目前太重要了。他在夜以繼日地召開整編、整練、整頓會,要在共軍圍著他瀋陽打圈圈時壯大起來。範漢傑要他空運一個軍的電文,他壓在手下了,認為範漢傑不是膽小,而層往自己翼下孵兵。

  東北人民解放軍在林彪指揮下,他遵照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的指示下,召開了縱隊會,重新調整了部署;以三、四、七、八、九、十一縱隊及地縱,進入義縣、錦州以西北甯路作戰;一、二、五、十縱隊進入新民以西地區,準備對付瀋陽西出增援的敵人;以六、十二縱隊進入四平地區,準備對付長春敵人突圍和瀋陽敵人的接應。

  各部隊按計劃向指定地點開進;十一縱由建昌地區出發,進入秦皇島、唐山段北甯路。四縱由台安、鞍山地區,九縱由北鎮地區,二縱由西豐、公主嶺地區,一縱由九臺地區,三縱由西豐、東豐地區,六縱由吉林地區,七縱由四平地區,八縱由西豐、煙筒山地區先後出發,向指定地點開進。十級由開原、昌圖地區向指定地點開進。

  林彪在軍用地圖前坐著,他的面前擺著幾個炒熟的黃豆粒口袋,他不知為什麼幾天來這個小口袋的黃豆粒,嚼在嘴裡都有一股生味,方才送來剛出鍋的炒黃豆粒,還有生味,就連炒過火糊了,他嚼在嘴裡也是生味。東北大地都在他腦海轉,他把十二個縱隊像撒豆成兵一樣了。可他怎麼把這些精兵撤向東北的那個戰場?他手中還挨把黃金豆,沒有撒出去,他雖然沒有看地圖,但他把拳頭握得緊緊地,他暗中還想往長春頭上砸下去。他認為長城內外傅作義兵力,會從山海關、沿海登陸,不如先把東北腹地打掃乾淨,擴大的地盤:活動周旋的範圍就大了。不過目前他是擺出同意中央及毛澤東主席的指示,他把兵力在東北南、西兩片上活動,像兩扇磨似的在轉動。

  這時中央在西柏坡召開政治局會議,這是日寇投降後到的人數最多一次中央會議,會議分析了全國極為有力的戰爭形勢,檢查了過去時期的工作,並根據過去兩年作戰的成績和整個戰爭形勢,提出了建設五百萬人民解放軍,大約五年左右時間(從一九四六年七月算起),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任務……這次會議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爭取打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加速奪取全國勝利,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作了準備。

  在東北人民解放軍幹部會上,林彪傳達了西柏坡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到會的幹部受到很大鼓舞。羅榮桓政委作形勢分析報告:他把解放戰爭進入第三個年頭,全國的軍事、政治形勢對我十分有利。我軍同國民黨軍進行戰略決戰已經成熟。在東北戰場上,國民黨軍衛立煌集團有四個兵團,共十四個軍四十四個帥,五十五萬人(其中正規軍四十八萬人),分別龜縮在長春、瀋陽、錦州三個孤立地區,我東北野戰軍已發展到十二個野戰縱隊,及若干獨立師和特種兵部隊共七十萬人,另有地方武裝三十三萬人,合計一百零三萬人,形勢對我很有利。中央軍委適時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決定同敵軍進行戰略決戰,並把決戰的第一個戰役放在東北遼沈戰場上。

  劉亞樓激動地宣佈:目前(九月十二日),遼沈戰役正式開始,東北人民解放軍各部全線展開,向北甯路義縣至唐山段發起進攻的命令。

  為了配合東北作戰,中央軍委決定華北第二、第三兵團於九月中旬發起察綏戰役,牽制傅作義集團。

  第二天,十一縱隊,攻克北甯路上安山、石門、團山和後封後。

  第三天,十一縱隊攻克昌黎。四縱包圍興城、綏中,錦西國民黨第五十四軍向興城增援,在興城北與解放軍發生激烈戰鬥。

  東北人民解放軍司令部、政治部組成前線指揮所,由林彪、羅榮桓率領,乘火車從雙城出發。一列專車拉響了長長汽笛,南下遼沈戰役前線,指揮作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