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大較量 | 上頁 下頁
六二


  胡宗南令各部以整編第一軍軍長董釗為右翼兵團指揮官。指揮所屬三個整編師、由宜川經臨真鎮、金盆灣、南泥灣向延安進犯;以整編第二十九軍軍長劉戡為左翼兵團指揮官,指揮該軍並配以重炮、坦克,還可隨時調動飛機,由洛川沿城榆公路向延安進攻;另方面甘肅、青海、寧夏由「馬家軍」,要求派出兵力向慶陽、合水附近進擊,以大軍出境之勢支援其北進。他還派出一大批偵察兵在前頭探路,有點風聲就下令停止前進,經分析,然後掃蕩前進。他完全採取的是「蛇脫皮」戰術由先頭部隊佔領陣地後。掩護主力部隊前進,主力又區分為先頭、後衛,列成方陣式,首尾相顧。左右相聯,走山不走川,迭次掩護前進、遇小股敵人。四面包圍迅速殲滅,遇大股敵人可先繞道,吸引到延安附近圍殲,並對通訊聯絡、後勤保障、便於空軍敵我識別做出地面標誌。並親自下令:首先攻入延安部隊賞法幣一千萬元。

  胡宗南下完攻擊命令後。像平日一樣,又擺出他那所謂「閒情逸致」的大指揮官架子來了。在他的桌上放著《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有時看著拍案叫絕,有時看著看著身子往後一仰哈哈大笑,一直笑得用手絹捂住鼻子、嘴。這次他自己心裡一個勁嘀咕:怎麼?有點像猴子吃辣椒,又抓屁股、、又撓腦袋有些坐臥不安。眼前的三套書,不知看哪本好了,丟下《三國演義》,又抓起《水滸傳》,剛拿到手中又扔下,再抓起《西遊記》,把這三套書當成撲克牌了。在桌子上來回折騰著。當他想得出神時,把書倒拿到手中看著,他的已被前線牽走了。他知道自己對付的是共產黨軍隊,他們神出鬼沒,鬧不好又失敗了。這次再失敗,他在老頭子跟前就算一個跟頭栽到底了。

  蔣介石有指示,莫斯科會議尚在進行,要迅速地奪取延安,完成進攻延安的政治目的,振奮國民黨內部消沉已極之士氣,在國民黨三中全會上替其黨內主戰派壯膽;在國際上則配合美國侵華政策,使出席莫斯科會議的馬歇爾國務卿渡過難關。

  胡宗南自稱為文武全才的指揮官,他知道這次進攻延安是蔣介石的「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偉大體現。他非常小心攻擊延安,他要以巧取巧。投機取巧,吹字當頭。不怕慌報的宣傳手腕在進攻。

  胡宗南得到他的陸軍慢慢地往前拱的消息,就派飛機轟炸延安,十一日上午。駐在延安的美軍觀察組剛剛坐飛機撤走,下午,侵入延安一架飛機開始狂轟濫炸;十三日增加到五十架次,狂轟濫炸達八小時之久;十四日增加到七十架次繼續狂轟濫炸。」

  §毛澤東從容撤退

  毛澤東聽見飛機的轟炸聲。他手指夾著煙,站在窯洞前瞟著天空。警衛員在窯洞後邊隱藏地方牽著幾匹馬,這是準備隨時撤退備下的。他不時看著被飛機炸彈炸起的煙火,他指揮著,對剛剛開完會的中央各首長,說。「蔣介石欺負我們呀,我們並不驚慌,會有回敬他們的東西,炸彈把我們趕不出陝北。」

  劉少奇說;「蔣介石要延安是為了政治上遮擋臉皮。國民黨在南京的六屆三中全會好開場喲。」

  中共中央軍委發出電報已向各地通報:胡宗南指揮十七個旅主力正向宜川、洛川中部之線急進,十日集中完畢,十五日可能開始進攻。

  會上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彭德懷等首長傳看了由國民黨西安發來的密電。他們互相注視著。感恩來說。「我們下那步閑棋,布下的「冷子」,現在閑棋變成關鍵了,「冷子」變成熱子了。我們不用破釋胡宗南的進攻延安計劃,就一目了然了。」

  他們都會心地感到和敵人鬥智鬥勇是內外結合,敵中有我,我中有敵,眼下留給胡宗南的延安這是座空城。黨中央開會,毛澤東原打算軍民堅守延安,胡宗南一路打,八路軍一路截打,等他們打到延安外圍,再包圍起來打,他們突進延安城.再在街頭巷尾一直打到市內,把胡宗南的主力打垮。中共中央軍委在保衛延安作戰命令中決定,陝甘寧邊區部隊劃分野戰部隊(共六個旅)和地方部隊,統歸中央軍委副主席彭德懷,中共西北局書記習仲勳指揮。同日,毛澤東發佈命令,任命彭德懷為西北野戰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習仲勳為副政委。

  延安各界萬餘人,舉行保衛邊區保衛延安動員大會。朱德、周恩來,彭德懷、林伯渠等出席大會並發言。最後周恩來發表演說:「蔣介石、胡宗南要來進攻我們的邊區,這已經是第三次了。許多人以為上兩次沒有來,這次也許不會來了。同志們,不要這樣想,這一次他是決定要來的。為什麼要來?因為他在全國許多地方都打了敗仗。許多解放區的人民解放軍消滅了它的大量部隊。蔣介石在財政上也已破產,濫出票子,人民已活不下去了,所以起來和他鬧。因為這樣,他想不出別的辦法,他只有最後一個手段,拿進攻延安來挽救已失的人心。這豈非夢想!……」軍民不住地高呼口號:「保衛邊區、保衛延安!」、「打垮蔣介石的進攻!」「爭取全國的勝利」軍民士氣高漲,在延安四周開始佈防,準備決戰。

  彭德懷司令員迅速地趕到陝北南泥灣、金盆灣、臨真等地檢查前線部隊防務。他親自在茶坊召開營以上幹部會,具體研究阻擊國民黨軍的作戰部署。

  朱德、任弼時、葉劍英帶領中央機關一部分人員遷到瓦窯堡辦公,毛澤東、周恩來從棗園後溝搬到王家坪八路軍總部,同彭德懷住在一起。

  蔣介石聽說美軍駐延安觀察小組撤出了,他按捺不住地催促胡宗南對延安進攻,比中共中央軍委預計的日於提前兩天,胡宗南認為只要共軍在延安抵抗,他這次就要大兵壓境,天上地下一齊攻,他們得知彭德懷指揮的西北野戰兵團,下轄六七個旅,約二萬六千人和他們兵力相差懸殊,是決戰時機,不可錯過,把兵力迅速地往延安推進。

  中共中央對保衛邊區、保衛延安,是充滿勝利信心的。認為目前國內外形勢,日益向有利於人民方向發展,蔣介石撕毀和平協議進攻延安,他會失掉民心,使全世界看穿他不要和平,一心打內戰,破壞和平,建立獨裁專權的政府的野心。倘以邊區現在的力量,能箝制與削弱胡宗南之主力于陝甘寧邊區,則對於爭取全國勝利將幫助甚大。把敵人纏在邊區,進行長期戰爭,敵人退無可退,最後徹底消滅,如果全國有這麼幾處戰場,國民黨軍隊將必被消滅。

  在這種情況下,中共中央又一再根據全國各戰場形勢分析研究。

  周恩來根據在胡宗南內部工作的同志的秘密報告,說:「胡宗南集團是蔣介石的嫡系,是國民黨軍隊中的戰略預備隊。他們的武器裝備精良,有著較強的戰鬥力。對延安兩次進攻失敗,這次他們必須要以優勢之兵力來進攻。」

  朱德邊看秘密報告邊說:「胡宗南集中三十四個派二十三萬人,分別從甫、酉、北三面向陝甘寧邊區進攻;胡宗南直接指揮的部隊有十五個旅十四萬人,是從晉南、豫西和陝西關中地區抽調而來的,氣勢洶洶地由洛川、宜川一線北犯。」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