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大較量 | 上頁 下頁
四七


  馬歇爾看出蔣介石是鐵心要向張家口進攻,共產黨保衛張家口,他並不懷疑張家口對國民黨、共產黨的重要性。 但他不能不得出共產黨號召停止戰爭而政府則「在實際上執行武力政策」的結論。軍事行動不停止,談判就是白費時間,會談就是在槍口下進行的了。鑒於這種情況,馬歇爾說他不能再當調解人了。他和司徒雷登宣佈談判陷於僵局,調處困難。國共之間的談判一時處於停頓。

  周恩來舉行記者招待會,在答覆各報記者詢問時說:「六月談判已解決了問題的百分之九十,即王世傑也說已解決百分之八十五了,最後國民黨提出要中共撤出四個地區,使談判拖延不決,後來變成五個地區。明知中並無法答應,以此來拖。現在又談改組政府,要不弄清楚,又可能拖幾個月。國民黨就是用『拖』來矇騙要求和平的人民,欺騙世界輿論。」

  周恩來在答覆外國記者有關時局的問題時,他又說:「國民黨當局相信能用武力壓迫我們屈服,故其對談判是敷衍的、表面的,是用來欺騙世界與中國人民的,其真意是在打。我們給他的回答是戰爭不能使中共屈服,只有愈打愈大。政府當局想靠打來達到目的,是做不到的。」

  局勢開始急速地惡化。國民黨政府參謀總長陳誠公開發表談話,宣佈國民黨軍隊將進攻張家口。接著蔣介石手令北平行轅及第十一戰區、第十二戰區部署對張家口進攻。

  張家口是解放區的政治軍事中心之一。進攻張家口是一個嚴重步驟。它表明國民黨決心實行最後破裂。

  §爭奪張家口

  蔣介石不再藏頭藏尾了,他公開露出臉來,發出限期收復張垣的命令。國民黨以九個軍的兵力分三路向張家口大舉進犯。

  張家口是聶榮臻總部所在地。人民解放軍晉察冀部隊在聶司令員的指揮下,堅決自衛反擊。

  國民黨北平行轅集中第十一戰區孫連仲司令官和第十二戰區傅作義司令官兩部共十一個整編師七萬餘人,分別從南口、懷柔和集甯、豐鎮兩個方向沿平綏路向張家口進攻。

  晉察冀軍區將主力置於平綏鐵路東段進行阻擊,同時並向平漢路北段出擊。這樣使孫連仲部隊受阻,而且遭到重創。孫連仲吃過大虧,不敢往前進攻了。

  這時蔣介石見東線進攻張家口受阻,他對孫連仲有些惱火,又下令孫連仲調整軍事部署。他在幾次赴北平時就包藏著禍心,要拿下張家口。當時他要調動擁兵四十萬的北平行轅主任李宗仁,當時李宗仁也贊成全面出擊,而且早有腹案。當杜聿明先動手拿下控制長城線的承德時,孫連仲也想收復冀東和平津地區了。傅作義則從歸綏東進奪取張家口,以確保平綏路。這些計劃經過幾次討論,統由陳誠指揮。

  仗一打響,李宗仁有顧慮,傅作義在歸綏,他們不敢輕易放出這條虎。

  傅作義是山西榮河人,他參加過辛亥革命,可以說是行伍出身,當過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後來參加閻錫山與奉軍張作霖之戰,任晉軍挺進軍總司令,到一九三一年任綏遠省政府代理主席兼第三十五軍軍長,參加長城抗戰。在百靈廟之戰、忻口戰役,都給日本以沉重打擊,成為著名的抗日將領。擊斃日酋川水中將,他是國民黨第二個戴上「青天白日」大勳章的軍事要人。

  傅作義知道蔣介石早晚會撕毀停戰協定。他得到進攻張家口命令時,陳誠已經到了歸綏,兩個人作了多方面的交談。

  當時陳誠說:「宜生,這次搞下大同,委員長非常讚賞。」蔣介石對傅作義早有戒心,不讓他東越大同。蔣常說:「傅宜生絕非等閒之輩,綏遠那個不毛之地是養不住他的。」還有一個不放心,傅作義在抗日戰爭時期接觸不少共產黨人,他還說:「傅宜生可別讓共產黨赤化了。」因此蔣不輕易放傅作義南下取張家口。

  陳誠的華北作戰方案,孫連仲兩個軍要下豐潤、樂亭、遷安、遷西、遵化向山海關、喜峰口方向北上;杜聿明先拿下錦州、佔領瀋陽,然後以第九十三軍、第十三軍從建昌、淩源出平泉、寬城,然後直取承德。後來杜聿明向遼南發展,保瀋陽同時,他指揮近七個軍攻下四平街、佔領長春、直逼松花江江邊,在停戰中又取了承德,這就使蔣介石野心勃勃,決心要佔領張家口。這時華北解放軍攻打大同,蔣介石受不住了,為了鞏固地盤,不得不拉攏傅作義,他發電給傅作義:「出於華北戰略考慮,茲將大同劃歸綏遠綏靖公署,請即解大同之圍。」

  傅作義可下子等到這一天了,是他沖出塞外的機會到了,他立刻接受任務,調動兵力大舉進攻大同。

  解放軍一邊殲滅敵人有生力量,一邊撤出大同,加強張家口的防線。

  傅作義進駐大同,如給他解開了綁繩一樣。張家口成了他主要的墊腳基石,他可以控制華北,控制閻錫山,華北稱雄的日子到來了。

  孫連仲的攻擊木順利,陳誠就催傅作義迅速出兵。他看出傅作義對老頭子的密令有按兵不動之舉。

  蔣介石又用解圍大同的故伎,讓陳誠親自跟傅作義談,將張家口劃歸他的第十二戰區管轄。同時親自發了許諾的密令,及親筆信:

  宜生吾弟:共軍主力被牽制于懷來,張垣勢孤,取張垣今其時也。張垣乃北國重鎮,決定設張垣綏署,以吾弟為主任。見電興師,諒不負所望也。」蔣中正。

  傅作義看了蔣介石這封親筆信心落地了。為了顯示他效忠蔣介石,免蔣介石疑心,他居然靈機一動,寫了篇奇文給毛澤東。

  毛澤東先生:

  ……做一個自命為革命的領導者應該懂得,所謂革命形勢是客觀存在的,並不是客觀強求的,更不是主觀強求的,否則削足適履,以人民之所惡強加於人民,是永遠不會成功的。所以,我熱誠地希望你們能接受大同戰役的血的教訓,立刻改變政策,放棄武力萬能的觀念,速參加政府,結束叛亂……我個人始終未以共產黨為敵,更沒有準備和共產黨作戰,我毋寧是一個同情共產黨的人,你們曾經堅決主張抗日,你們有堅決奮鬥的精神,我都欽佩。只有今天的戰亂政策是萬分錯誤,國家為人民著想,請先生放棄這個政策……是成是敗,為福為禍,現在政界是你們選擇的最佳機會。只要先生肯放棄戰亂政策,我願推薦賀龍將軍或其他任何一位共軍將領接替我現在的職位,而我本人情願在毛先生部下做一個最低級的職員而絕對忠實服務……

  毛澤東看了這封信笑了對聶榮臻說:「他不是寫給我的,而是寫給蔣介石的自白書。不過為了感謝傅將軍這封信,不要保衛張家口了,我要放棄張家口。也祝他在蔣介石面前得寵,他還是做高官的。既然陳誠來督戰,不會輕易罷手的。是成是敗,是福是禍客觀存在。感謝這位博先生,情願在我毛先生部下做一個最低級職員,這不會的,雖然他打下大同,還會打下張家口,毛先生還會給他個不大不小的官當當的。」

  蔣介石看了傅作義給毛澤東的信說:「傅作義這小子,還挺會玩筆桿子,我要他跟共產黨玩槍桿子。我蔣某人吃他這一套,毛某人可不吃他那套。」

  蔣介石再次派陳誠當面陳情說:「委員長看了你給毛澤東的信,心悅誠服,說你文武全才,既能掌軍,又能管政。這次大功定能告成了。」

  傅作義高興得向陳誠致謝,他保證立刻出兵,迅速地拿下張家口,以謝委員長的信任。他當時抽出筆來,當陳誠面寫出命令,他在調動他的部隊,看氣勢讓人耳邊聽見隆隆的炮聲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