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東北抗聯征戰實錄 | 上頁 下頁 |
七一 |
|
在瀋陽,馮仲雲與不久前到達那裡的八路軍黨的組織取得了聯繫,建立起中共瀋陽地委並在遼東、安東、大連、遼陽等地建立起黨的基層組織; 在黑龍江地區,王明貴、王鈞、陳雷、張光迪、張瑞麟等先後領導建立起中共齊齊哈爾市委和黑龍江地委及其下屬的海倫、北安、綏化、克山等縣委; 此外,以彭施魯為書記的佳木斯地委、以金光俠為書記的牡丹江地委、以王效明為書記的吉林地委和以薑信泰為書記的延吉地委也都在9月份建成並開始了積極的工作。 考慮到日本已經投降,人民軍隊的任務已經不再是抗日,而是保衛自己的勝利果實,現在再叫抗日聯軍已經不太合適了,所以他們決定,將東北抗日聯軍改為東北人民自衛軍。東北人民自衛軍成立後,發展十分迅速,在9月中旬到10月下旬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就發展到了4萬多人。 部隊發展這麼快,槍從什麼地方來呢?日偽軍又奉命不向中國共產黨的軍隊投降,直接收繳他們的武器就有些困難。這怎麼辦呢?這就用得著蘇軍衛戍副司令的大牌子了。由於抗聯人員出任蘇軍衛戍副司令,他們就可以以蘇軍的名義收繳,這樣日偽軍就沒有敢不交槍的了。在巴彥縣,就有一個工作十分出色的抗聯人員張祥。 張祥當時出任的是蘇軍巴彥衛戍司令部的少尉副司令。可別看他肩上扛的牌子只有一條杠一個豆,但由於他是正兒八經被任命為蘇軍衛戍副司令的,所以別人還是不敢小瞧他的。張祥也確實有副司令的氣派,他一到巴彥便決定開倉放糧,擴大抗聯在群眾中的影響。此舉果然收到了極好的效果,等到他到巴彥中學去動員學生參加東北人民自衛軍的時候,當時就有100多個學生站起來要跟他走。張祥一看人已經有了,便以張副司令的名義下令收繳了偽警察大隊的100多支步槍,將他們武裝起來了。幾天後,他的這支部隊便發展到了3個營共1500多人。 抗聯人員回東北後的建政工作是在協助蘇軍肅清敵偽殘餘、維持進駐地的治安和配合關內我軍進軍東北的過程中進行的。在這一過程中,以抗聯人員、中共地下黨員和愛國民主人士組成的民主大同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於抗聯人員與蘇軍有著特殊的關係,大同盟的盟員又多是本地人,所以他們可以向蘇軍揭露一些反動分子的罪惡歷史,嚴厲限制那些主張反共擁蔣的傢伙的行動,甚至將其逮捕起來。1945年10月20日,東北黨組織及抗聯領導人周保中、崔石泉,一起來到瀋陽,和已經在那裡的馮仲雲一起向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彭真做了初步彙報,並向他移交了東北黨委員會的全部關係和黨費、檔案材料。在認真聽取了他們的彙報後,彭真感慨萬分地說:在我們中國共產黨人20多年的革命鬥爭中,有三件最艱苦的事:第一件是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二件是紅軍出征後,南方紅軍的三年遊擊戰爭;第三件就是東北抗聯的14年苦鬥。 194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決定:將由抗聯隊伍發展而來的東北人民自衛軍和挺進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部隊一起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以林彪為總司令,彭真為第一政委,羅榮桓為第二政委,呂正操、李運昌、周保中、肖勁光為副司令,程子華為副政委。至此,東北抗日聯軍終於完成了它的全部歷史使命,將自己匯入了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洪流之中,為創造和建設新中國開始了新的戰鬥。 在行將結束本書的時候,才疏學淺的筆者坐在電腦前望著熒光屏,好一頓搜腸刮肚也沒有想出什麼樣的文字,才能更好地表達出對書中那些英雄們壯舉的讚譽之情。最後只好借用一個著名抗聯史專家李惠同志的一首小詩為結: 白山蒼蒼, 黑水泱泱。 抗聯之風, 山高水長。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