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東北抗聯征戰實錄 | 上頁 下頁 |
一七 |
|
「大概是午夜時分,這些人悄悄地走了。不大一會,他們又匆忙回來了。這次不像剛才那樣謹慎小心,而是放心大膽地走進了屋裡。一進屋就說:『快點上燈』,我被響動聲驚醒,睜眼一看,除剛才那些人之外,還帶來一個五花大綁的朝鮮族人,被他們推著踉踉蹌蹌地進了屋,然後又把這個人吊在高高的梁坨上。……天大亮時,他們把那個五花大綁的人帶走了。事後,我們才知道被抓來的那個人是哈爾濱到一面坡這個區段的特務頭子。他們臨走時,留下8角錢,說是給苞米茬子和鹽錢…… 「從這以後,他們經常到我們這兒來,漸漸地熟了,也跟我們講實話了。……令我們驚喜的是,那個矮個子、黑臉膛、頭戴狗皮帽子、身穿半截多處磨光了皮露出一綹綹羊毛皮襖的人,原來就是流傳在老百姓之中的抗日英雄趙尚志!」 如果說上面的這段回憶反映出了當年遊擊隊所進行的秘密活動的情況的話,那麼,抗聯老戰士李春山、張青林、張俊豐、邱嶽五等人講述的「趙尚志土炮攻賓洲」則反映了當年鬥爭波瀾壯闊的一面: 「1934年3月中旬的一個夜晚,趙尚志、張壽篯率領遊擊隊員50多人,義勇軍『黃炮』隊伍100多人,向賓洲進發。城內的黨組織早已按遊擊隊約定的時間做好了準備。聯繫的口令是『冬草』,『春活』。……當遊擊隊到達城下時,城內敵人已經發覺,日寇守備隊、偽警察騎兵隊、山林警察隊等早已在城上固守,並有偽大排、商團武裝配合。由於城牆堅固,護城河又寬又深,遊擊隊沒有重型武器,怕攻城不下,便不戰而歸。 「遊擊隊認真總結了沒有大炮,摧毀不了敵人城防工事,打不進賓州城的教訓。趙尚志發動戰士們想辦法造土炮,戰士們在楊家燒鍋弄來一根有碗口粗、7尺長的鐵管子,利用古代火炮的原理設計了一門土炮。他們在鐵管子外面鑲上柳木,用鐵絲一道道地纏上,配上炮架,再把炮涮上黑色,蒙上紅布,分辨不出是土炮還是鋼炮。 「做好了攻城準備之後,5月14日,趙尚志給賓州城裡的偽縣長李春魁打電話,問他是接還是打。李回答說:『別說你是抗日軍,什麼軍我們也不接。』同天上午,張壽篯政委作了攻城的戰鬥動員,重申了進城後不要損害工商業和居民等紀律。下午遊擊隊動員了400多人,義勇軍『黃炮』、『呂紹財』、『占九營』、『九虧手』等隊伍共1000餘人,加上400多助戰的鄉親們,在趙尚志的帶領下,分三路向賓州城進發…… 「遊擊隊到城牆附近,開展政治攻勢,向偽軍們喊話道:『偽軍弟兄們,你們不要當亡國奴!』『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城內日偽軍十分恐慌,1個小時內向哈爾濱打了7次電話告急,並不停地向城外無目標地射擊。遊擊隊一面唱著歌,一面高呼口號,一時聲勢大振。偽軍長官聽後十分惱怒,下令向城外射擊。遊擊隊戰士喊道:『偽軍弟兄們快快投降吧!不投降就用炮轟城了。』偽軍長官接著喊道:『弟兄們別聽他們吹了,他們沒有炮,只有國軍和皇軍才有大炮。』一個戰士氣得罵道:『你這個不知死的東西,吹不吹你就等著瞧吧!呆會兒叫你嘗嘗滋味。』這一罵日偽軍惱怒起來,又向城外亂射一陣。這時,趙尚志仍然沒有下令攻城,遊擊隊戰士嚴陣以待。 「夜裡1點多鐘,偽軍情緒散了下來,只有日本守備隊到處督戰。他們走到哪裡,哪裡就打一陣槍,走過之後,槍聲就稀落下來。此時土炮的射擊準備工作已經就緒。炮膛裡大約裝進了20多斤火藥,14~15斤碎鏵鐵。夜裡兩點多鐘,趙尚志一聲令下,守炮戰士點火放炮,一聲巨響,只見火光一閃,一條火龍直落到敵人的陣地上,只聽一片慘叫聲。遊擊隊突擊隊和少年連的戰士,冒著濃煙沖進城去……」就這樣,到1934年的夏天,珠河遊擊區已經擴展到了賓縣、延壽、五常、雙城等縣的一些地區。這一年的7月,各地代表來到三股流開會,成立起了珠河縣農民委員會總會,吳景才被選為總會長。 農民委員會雖然不叫政府,但在人們心目中它就是政府。老百姓一見到吳景才就叫他吳縣長,吳開始時還一再向他們說,我不是縣長。老百姓則說,老吳你別客氣呀,我們說你是縣長,你就是縣長!於是,他也就不再說什麼了。而老百姓們則在他的帶領下,擁軍支前,偵察敵情,剷除敵人的密探,為遊擊隊傳送情報以及成立地方武裝配合遊擊隊作戰。珠河一帶也因此成了遠近聞名的「紅地盤」(群眾都這樣稱呼根據地)。 §15 兇信頻傳 在那個有槍就是草頭王的年代,在珠河地區存在好幾十個反日山林隊和義勇軍的隊伍。這些人除了在反日這個問題上與遊擊隊還能講到一起以外,其他就很難找到一樣的地方了。他們中的不少人還覺得遊擊隊不是正經綹子,對遊擊隊存有不同程度的敵意。因此,遊擊隊開始也沒有與他們進行聯合作戰的打算,隊內的關門主義思想還很重。當時中共滿洲省委在給他們的指示信中就指出了他們的這一錯誤: 「關門主義非常濃厚——經常有幾十人跟在隊伍後面數日,要求入隊而被拒絕,隊伍幾乎每天數人以至十數人下隊,請假歸隊的不要,這是關門主義極嚴重的錯誤,隊伍每到一地,群眾熱烈地要求組織反日會,而你們只以派組織員來敷衍之,地方上武裝組織熱心要求上前線而被拒絕,最好的反日義勇軍(如黃炮隊)願與我們經常聯合作戰,而你們甚至企圖採取分離和疏遠的策略,在一切義勇軍中。甚至與我們關係最好的義勇軍中(如黃炮鐵軍等)沒有組織群眾性的反日會,在反日遊擊隊中黨的組織仍然是狹小到不能允許的程度。」 針對這種情況,中共滿洲省委在1933年12月31日在發給珠河中心縣委和遊擊隊的指示信中對遊擊隊不能與反日義勇軍聯合作戰和對義勇軍抱有一些錯誤認識提出批評,並要求遊擊隊在擴大現有武裝的基礎上,擴大反日統一戰線,與反日義勇軍訂立反日協定。 根據這一指示精神,趙尚志於1934年3月在中東路鐵道北的秋皮屯,召集在珠河一帶活動的各種義勇軍首領「愛民」、「青林」、「北來」、「七省」、「友好」等人,開了個「諸侯會」。會上,趙尚志根據省委關於遊擊隊與義勇軍聯合的三項條件,與各路「諸侯」們一起通過了反日通令,並協商成立了以趙尚志為首的「東北反日聯合軍」司令部。 「東北反日聯合軍」司令部成立後,不到半年的時間就相繼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特別是在賓縣三岔河一戰中消滅日偽軍近百名,使得趙尚志和他領導的隊伍的影響更大了。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地主大排和偽自衛隊,如黑龍宮和賓縣七區的大排等,也被迫與遊擊隊取得聯絡,甚至隨同作戰。一時間各種武裝隊伍都換上抗日的紅袖標。 為了加強對這支隊伍的領導,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召開了黨團擴大會議。之所以要開擴大會,那當然是因為本來沒有資格參加會議的某些人卻又恰恰是少不了的人物時,所要採取的一種辦法。 趙尚志這時雖然不是黨員了,但討論遊擊隊問題沒有他又不行,所以他也被擴大到這個會上來了。這次會議的內容就是研究改編義勇軍和山林隊的原則和計劃。由於省委有明確指示,所以這件事在開會的當天——1934年6月28日就定了下來了。於是第二天的會就是包括被改編隊伍在內的全體人員的大會了。會上,宣佈和通過對這些隊伍進行改編的決定,同時「東北反日遊擊隊哈東支隊」正式宣告成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