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 | 上頁 下頁 |
一一二 |
|
但是,年復一年,鄧小平的勁頭越來越大。他在位於中國渤海灣海濱的北戴河的令人心曠神怡的海水中游了一會兒,接著對他的朋友說,他感到精神抖擻。他說,「我的任務是設法活得長一些」,不是為他自己,而是為了中國。 鄧在他的新長征中有自己的秘密盟友,這就是年輕的一代,特別是象他家那樣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家庭中的年輕一代。中國的青年一代和老一輩人之間的關係,從未象現在這樣因共同的經歷而變得如此密切。不僅象鄧這樣的老一代在重新思考中國革命的問題,年輕一代引進了新思想、新見識,他們的許多新思想和新見識出乎意料地來源於美國。成千上萬的中國青年在美國學習。如果現在中國的制度中大量地吸取了私人企業、利潤刺激、個體化和企業家精神的話,那並不是偶然的。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回國後,向他們的父母親介紹了他們對西方的親身感受。 在進行新長征的同時,中國實行了鄧小平所說的「開放政策」,經濟、技術和貿易實行開放,學習外國文化,其他思想體系和學習外國的技術,使中國得以建立一個新的秩序,創造洋為中用的方法。 在許多人看來,中國的「開放政策」不象中國式的政策,不符合中國的歷史和傳統。事實並非如此。在唐朝(公元六一八年——九〇七年),當時中國的首都還在長安(今天的西安),中國號稱有多達一萬名外國人,這個大帝國的繁華首都裡能看到各國的男女專家、藝術家、商人、學者等等。隨著最後一個朝代清政府的衰敗,孤立主義、閉關自守、排外主義的傾向日趨嚴重。中國的革命運動從來都不是內向的。它向中國境外,向海外——向日本、美國、法國、德國和俄國汲取各種思想和啟示。 正如歷史學家李銳所指出的,這就是毛澤東和鄧小平的不同態度。毛「對西方不感興趣」;他的社會比較封閉,更符合前清的傳統。鄧則相反,他如饑似渴地尋求新思想,對中國從西方獲得的新東西非常感興趣。 自長征結束至今已有五十年了,這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但長征已給中國的面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它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的意識,使這個國家出現了許多世紀來所缺乏的精神與團結。它甚至證明了其威力足以克服毛澤東本人晚年可怕的異想天開,從而使中國走上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一條毛根本不會選擇的道路,但目前人們對長征的認識還是很不完整的。也許中國人會說,再過一二百年,我們也許能真正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這次長征。眼下我們可以象中國那樣來看待長征——這是一次充滿了集體英雄主義、獻身精神和希望的舉世無雙的行動。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