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錯覺:180師朝鮮受挫記 | 上頁 下頁


  毛澤東對這一仗非常滿意,以後在延安接見旅以上幹部時說:「太岳有個王近山,敢打沒有命令的仗,勇敢、果斷、有膽略!」在解放戰爭時期,王近山任晉冀魯豫軍區6縱副司令員,在主動要求打敵3師主力時,向劉伯承、鄧小平立下了軍令狀:「我王近山今天不消滅趙錫田,不回來見你們!我們6縱堅決打!打得剩下一個旅我當旅長!剩下一個團我當團長!剩下一個連我當連長!全縱隊打光,我們對得起黨,對得起哺育我們的太行山父老鄉親!」40年後,鄧小平對王近山立軍令狀這個事仍然記憶猶新,他說:「那不叫瘋,那叫革命的英雄主義!」……

  現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同樣多麼需要這種「敢打沒有命令的仗」和「不叫瘋,叫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呵!有了這種精神,刀山敢上,火海敢闖,什麼困難都可以克服……又何愁當前的戰役準備工作比較倉促……

  毛澤東不停地吸著煙,再次拿起彭德懷、鄧華等人的報告翻閱。之後,他問周恩來:

  「對作戰方案還有什麼高見。」

  周恩來沉思一會說:

  「這是一個大膽的計劃,與前四次戰役相比,無論是投放的兵力,戰線的闊度,還是預想的效果都要大得多。但是,從前幾次戰役的情況證明,我們實行戰略或戰役性的大迂回,一次包圍美軍幾個師,或一個整師,甚至一個整團,都難以達到殲滅任務。而這次在戰役的第一階段就預定殲敵5個師(其中3個美軍師)另兩個旅,恐怕在客觀上難以做到……」

  毛澤東重新翻閱了作戰方案的這一段:

  「……根據敵人戰役佈勢上只有戰術縱深的及其援兵主要來自橫方向的特點,我採取戰役分割包圍與戰術分割包圍相結合的方針,以40軍從金化至加平線劈開戰役缺口,協同39軍及人民軍3軍團、5軍團東西割裂,不使敵東西增援。集中9兵團、19兵團、3兵團分別從東西兩翼迂回,結合正面突擊,分兩步:首先將敵美3師、南朝鮮軍第:師、第6師、英29旅、土耳其旅,爾後將敵美24師、25師分割包圍於德川、永平、議政府、抱川地區,各個殲滅之……」

  「是呀,看來彭大將軍的野心確實不小!」毛澤東拿起鉛筆在報告的一端打了一個記號!

  這時,江青氣衝衝地從屋裡走了出來。

  「誰有野心?吵死啦!你們不睡覺也不讓別人睡覺,該休息啦!」

  江青說罷,轉身而去。

  周恩來望著江青轉去的背影付之一笑。

  毛澤東笑著丟掉手中的煙頭沉默不語。

  * * *

  1951年4月6日黃昏時分。

  一輛吉普從朝鮮上甘嶺志願軍司令部駐地的金礦洞裡急急駛出,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顛簸著向南行進。

  志願軍3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坐在吉普車駕駛員旁邊的座位上,副政委杜義德坐在駕駛員後邊的座位,身子隨著吉普車的顛晃不時被從座位上彈起,又重重地摔下。不管車子怎樣顛簸,王近山的腦子裡仍然回想著這次志願軍黨委擴大會議上,彭德懷部署即將發起的第五次戰役時,向他提問的那些話:

  「……3兵團目前正在開進途中,一定要爭取在一個星期之內集結完畢,怎麼樣王近山?能不能保證按時集結到位?」

  王近山叫道:「放心吧彭總,13號以前保證集結完!」

  彭德懷隨即徵求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和19兵團司令員楊得。

  志的意見,「20號左右發起攻擊行不行?」

  楊得志回答:「3兵團都沒有問題,我們早入朝兩個月,更沒有問題!」

  宋時輪說:「我們也沒有問題,保證20號以前我們做好攻擊準備!」

  這樣,彭總才決定於4月22日發起戰役。

  想到這裡,王近山突然轉身問杜義德:「老杜,你看我今天會議上的保證,叫人家覺得是不是我又發瘋了?」

  「你說什麼?」車子在顛簸,對王近山突然的問話,杜義德沒有聽清楚。

  「我說在今天會議上我給彭總的保證,保證3兵團13號以前集結完,叫其他同志覺得是不是我又發瘋了?」王近山略帶解釋地大聲說了一遍。

  「哦……」杜義德沒有直接回答。但作為比較熟悉王近山的杜義德,對王近山的心情是理解的……

  杜義德和王近山算得上老相識了,早在中原野戰軍時,王近山和杜義德就分別任6縱的司令員和政治委員。以後,2野3兵團成立,王近山、杜義德皆任3兵團副司令員,杜義德兼任10軍軍長,王近山兼任12軍軍長和政治委員。陳康任4兵團的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這次陳賡受命組建志願軍3兵團時點了王近山和杜義德的將。3月16日在北京組建兵團領導機關時,你看王近山和杜義德那股親熱的勁頭,王近山一見杜義德就朝他背上擊了一拳,「老夥計,咱倆又在一起了!」

  奉命入朝之際,陳賡腿傷發作,不能率部人朝,屍兵團的指揮就責無旁貸地落到了這兩位姓「副」的司令員和政治委員的肩上。因此,在這次志願軍黨委擴大會議上,王近山就顯得躊躇滿志,一副想打好出國第一仗,想一鳴驚人的樣子。杜義德記得,會議上,王近山十分健談,不斷地向別人談出自己的看法:

  「我對彭總這段話特別欣賞:『美帝糾集它的僕從國搞侵略,號稱聯合國軍。其實,我們志願軍才是真正的聯合軍,我們一個兵團駐的地區比它們中的一些國家地盤都要大。』……是呀,我們3兵團就是從祖國的大西南地區,抽調3兵團的12軍,4兵團的15軍,18兵團的60軍組建的。鑒於三個軍來自三個兵團,稱為3兵團。為了抗美援朝,咱們走到一起來了……」

  「還有,彭總這段話大重要了:『這次戰役是極為重要的,是一場大惡仗,即使付出五六萬人的傷亡,也要消滅敵人幾個師。』……

  我看要告訴我們的戰士,要準備打惡仗,而且要準備場場都是惡仗……」

  「這次戰役,敵人投入的兵力,我看還不夠咱一個淮海戰役打的呢!志願軍參戰的部隊這麼多,加上朝鮮人民軍,我們地面作戰兵力超過敵軍一倍有餘,居於優勢。」

  「我們3兵團這次擔任中路突擊,在15公里的正面上,我集中3個軍的兵力,三個打一個,死打硬拼,完全可以殲滅敵人成師成團的建制部隊。」

  當時,持有王近山這種瘋勁的指揮員還有一些:他們把國內戰爭的老辦法,機械地搬到朝鮮戰場上來,特別強調以強大的突擊力量投入戰鬥,同時把強大的突擊力量誤認為僅僅是人力,而不善於把戰術技術特別是火力包括在內。戰役發展的實踐證明,集中兵力,死打硬拼的精神固然可貴,但不和武器裝備、戰術技術有機結合起來萬萬不行;只有把這些結合在一起,才能發揮強大的戰鬥力——瘋出一定的水平……

  現在,王近山確實又發瘋了,但在朝鮮戰場上要瘋出水平來似乎還有一定的距離……

  吉普車在漆黑的夜路上顛簸著,突然轟隆一聲掉進炸彈坑裡,王近山和杜義德下了車,這時,正好有一輛卡車從對面開了過來、司機急忙上前請他們助一臂之力。

  「同志,請問你們是哪個單位的?」

  「4野。」卡車司機用打火機點著香煙老滋老味地回答。

  「不要暴露火光,有敵機!」

  「那是『掛燈籠』的夜航機,還遠著哩!」卡車司機似有經驗地慢聲慢氣他說,「來,我喊一、二、三,咱們一起推!」

  「一、二、三,一、二、三……好哪,上車吧!」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