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八路軍129師征戰實錄 | 上頁 下頁 |
四二 |
|
◎第六章 爭取立足之地 ※17.雨過天不晴 §日軍的戰略重點轉向佔領區 日本是一個島國,地域狹小,物產匱乏。日本為稱霸東亞,必須先找到一個基地,供給日本物資,使日本能夠以戰養戰。而地大物博、落後混亂的中國正符合日本的「胃口」,所以日本首先將進攻的矛頭指向了中國,並將這一戰略命名為「中間突破,後攻兩頭」的戰略。所謂「中間突破」,也就是首先佔領中國;「後攻兩頭」,則為在佔領中國之後,再北攻蘇聯,南霸太平洋。 這一戰略的第一步無疑是以中國為中心的。從歷史上看,日本人就沒停止過動中國的腦筋,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1937年的「七·七」事變,就更將「中間突破,後攻兩頭」的戰略向前推進了一步。同時,也向其自身的毀滅跨進了一步。 隨著德國在歐洲戰場上頻頻得手,日本更加緊鑼密鼓地推行擴張戰略,以實現稱霸東方的帝國夢。 歐戰爆發後,英國孤撐西歐戰局,無暇東顧。美國二三十年代經濟發展迅速,是一個新興的帝國,在戰爭初期,雖然對日本的亞洲政策甚為不滿,也只是在經濟上、外交上有些「小動作」而已,並未使日本人產生真正的後顧之憂。 日本認為時機已到。 力把左、右兩隻手更加有力地打出去,日本迫切需要坐穩屁股,也就是迫切需要完成對中國的佔領。但參加了侵華戰爭的日軍將領都清楚地知道,要完成對中國的佔領談何容易。日軍從盧溝橋開始,由北到南,由東到西,攻太原,打上海,占南京,終於在武漢會戰時達到了進攻的高潮。高潮的到來,也同時意味著高潮的過去。武漢會戰中,日軍動用了40萬軍隊,其中有10多個主力師,中國參戰兵力100多萬人,並包含80多個精銳師。會戰中,日軍傷亡5萬多人,是歷次會戰中傷亡人數最多的一次。至此,日軍雖在一年半的時間裡佔領了大半個中國,但戰爭初期日軍參謀本部在三四個月內征服中國,至遲要在一年內征服中國的狂妄戰爭計劃像肥皂泡一樣地破滅了。日本的將軍、大臣們所犯的一個戰略性錯誤是,他們的眼睛只盯在了軍力的對比上,僅僅從軍力對比上來看,佔領中國似乎不費吹灰之力,只是他們全然沒有意識到,擋住日軍去路的,絕不僅僅是軍隊,還有4.5億不屈不撓的中國人民。 今井武夫對中國戰場的形勢看得比較清楚。他對日本國內部分人士認為可以迅速解決中國問題的想法是不屑一顧的,他覺得幻想只經過一兩回合,就可使中國軍隊訂立城下之盟,猶如白日做夢一般,國民有些急躁還情有可原,但日本政府有時也表現得相當急躁。 這種急躁從日本政府的幾次聲明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來。第一次近衛聲明《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溢于言表的是輕蔑和狂妄。當1937年12月日本通過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向蔣介石提出議和失敗後,近衛政府惱羞成怒,扯下了原來遮羞的面紗,赤裸裸地提出「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意欲另外扶植偽政權,妄圖以此來迫使蔣介石投降。攻陷武漢後,不僅戰爭的進程遠遠超出日本政府的預料,人力、物力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而且中國人民的反抗烈火越燒越旺,中國國民政府也沒有屈服。 今井武夫在他的回憶錄裡寫道:隨著時間的推移,以抗戰情緒日益旺盛的中華民族為對手,在遼闊無垠的大陸上,以派遣軍有限的兵力,欲期急速結束事變,幾乎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事了。反之,擁有4億人口作為後盾的中國軍,卻作出不懈的努力,進行無限的補充,逐漸恢復了戰鬥力。 今井武夫看到了以日本的「有限」對中國的「無限」潛藏著的危機。當然他不可能也不願意得出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所得出的結論。 日本政府也逐漸看到了這種危機。在一浪高過一浪的軍事打擊之後,日本對國民黨政府變軍事打擊為主為以政治誘降為主。 1938年11月3日,日本政府又發表了第二次近衛聲明《雖國民政府亦不拒絕》,並于同年12月22日又發表了第三次近衛聲明。在這兩次聲明中,近衛政府要求國民政府「拋棄以前的一貫政策」、「更換人事組織」、「放棄抗日的愚蠢舉動」,共同建立大東亞新秩序。同時,參謀本部對軍事部署進行了調整。為緩和人力、物力不足的矛盾,被迫將「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調整為戰略持久戰,將主要兵力轉移到佔領區,以確保「後院」的穩定,1938年11月日軍大本營陸軍部制訂的《陸軍作戰綱要》中就明確了確保華中地區的現有佔領地的方針。從這個《綱要》中可以看出,日軍已經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重心已從正面戰場轉向佔領區。 §無奈中的蔣介石 太原失陷以後,國民黨的勢力被迅速推過黃河,從而在華北留下一片「真空」地帶。此後台兒莊會戰、徐州會戰、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接踵而至,使作為中國的最高統治者的蔣介石忙得焦頭爛額。 忙亂中,仍有一件事讓蔣介石放心不下,那就是國民黨棄守華北後留下的「真空」地帶。蔣介石一直在思考著:在這些地區,如果國民黨軍不去佔領,肯定會讓共產黨鑽空子。 只是蔣介石實在騰不出手來處理這個問題。在日本人咄咄逼人的攻勢面前,蔣介石在等待著時機。 武漢會戰後,中國抗戰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交戰的各方都得到了暫時的喘息。喘息中,蔣介石又想到了如何抑制共產黨的問題。 1939年1月21日至30日,中國國民黨在重慶召開了五屆五中全會,在這次會議上,出現了一個與主旋律極不協調的不協和這次會議有其積極的一面。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討論了政治、軍事形勢,調整了軍事部署。當時,蔣介石等把粉碎日本「速戰速決」、「速戰速和」的企圖,進而取得抗戰徹底勝利的希望寄託在英美法等國際力量對中國的支援和對日本的「干涉」上,因此,會議將第二期即戰略相持階段的戰略確定力持久消耗戰略,以圖拖以待變。可是蔣介石期待中的英法等國的「干涉」並沒有到來。實際上,英美法等國為使自身減少壓力,謀求與日本的妥協,不惜犧牲中國利益,在1938年冬到1941年冬,多次醞釀召開所謂「太平洋國際會議」,意欲製造遠東「慕尼黑陰謀」,並誘使日本把進攻矛頭指向蘇聯,1938年冬英國駐華大使卡爾曾多次勸蔣對日媾和,弦外之音就是要蔣放棄武力抵抗。 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決定了抗戰到底,決不妥協的方針和對日作持久消耗戰戰略,主要成果是積極的。但是,由於正面戰場軍事壓力的減緩,會議又提出「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針,這極大地破壞了抗戰以來形成的國共兩黨為主、多黨合作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削弱了抗戰力量。蔣介石對國民黨軍的作戰能力是很清楚的。武漢夫陷後,國民政府軍政各部遷往長沙,又於11月12日岳陽淪陷後遷往衡山。為總結抗戰以來經驗,確定新的軍事方針,國民政府軍令部於1938年11月2日至28日在衡山召開了軍事會議,這次會議歷史上你為「南嶽軍事會議」。蔣介石親自主持,並作了幾次講話。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