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8.23炮擊金門 | 上頁 下頁 |
一六七 |
|
毛澤東要求美艦護航和蔣軍挑釁均不打炮,是為了能夠排除一切干擾,靜心凝神撰寫好一篇文章。 據說,4日一整天,毛澤東足不出戶,不批公文,不接電話,不見客,就那麼在書房裡踱步、靜坐、吸煙、喝茶、苦思冥想著什麼,精心構畫著什麼。秘書早把紙筆備好,但他未著一字。 5日晨起,先到室外花園轉圈,側耳聆聽雀鳥的歡啁,深深呼吸幾口新鮮的陽光和空氣。突然佇足,快步回房。正襟端坐,奮筆疾書。文思如泉,一氣呵成。 修改幾字,擲筆,吩咐秘書:速送各常委和彭(德懷)、陳(毅)閱。繼而喃喃道:許多年了,我是誠心誠意想對海那邊的老朋友們說幾句奉勸話哩。 * * * 10月6日,中國各大新聞媒介同時播發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長彭德懷名義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 臺灣、澎湖、金門、馬祖軍民同胞們: 我們都是中國人。三十六計,和為上計。金門戰鬥,屬懲罰性質。 你們的領導者們過去長時期間太猖狂了,命令飛機向大陸亂鑽,遠及雲、 貴、川、康、青海,發傳單,丟特務,炸福州,擾江浙。是可忍,孰不可 忍?因此打一些炮,引起你們注意。台、澎、金、馬是中國領土,這一點 你們是同意的,見之于你們領導人的文告,確實不是美國人的領土。台、 澎、金、馬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是另一個國家。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沒 有兩個中國。這一點,也是你們同意的,見之于你們領導人的文告。你們 領導人與美國人訂立軍事協定,是片面的,我們不承認,應予廢除。美國 人總有一天肯定要拋棄你們的。你們不信嗎?歷史巨人會要出來作證明的。 杜勒斯九月三十日的談話,端倪已見。站在你們的地位,能不寒心?歸根 結底,美帝國主義是我們的共同敵人。十三萬金門軍民,供應缺乏,饑寒 交迫,難為久計。為了人道主義,我已命令福建前線,從十月六日起,暫 以七天為期,停止炮擊,你們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輸送供應品,但以沒有美 國人護航為條件。如有護航,不在此例。你們與我們之間的戰爭,三十年 了,尚未結束,這是不好的。建議舉行談判,實行和平解決。這一點,周 恩來總理在幾年前已經告訴你們了。這是中周內部貴我兩方有關的問題, 不是中美兩國有關的問題。美國侵佔台澎與臺灣海峽,這是中美兩方有關 的問題,應當由兩國舉行談判解決,目前正在華沙舉行。美國人總是要走 的,不走是不行的。早走于美國有利,因為它可以取得主動。遲走不利, 因為它老是被動。一個東太平洋國家,為什麼跑到西太平洋來了呢?西太 平洋是西太平洋人的西太平洋,正如東太平洋是東太平洋人的東太平洋一 樣。這一點是常識,美國人應當懂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之間並無戰 爭,無所謂停火。無火而談停火,豈非笑話?臺灣的朋友們,我們之間是 有戰火的,應當停止,並予熄滅。這就需要談判。當然,再打三十年,也 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但是究竟以早日和平解決較為妥善。何去何從, 請你們酌定。 蔣介石當日拿到文稿,連讀數遍,說了一句:這不是彭德懷寫的。中共那裡,毛澤東才會這樣做文章。 據說,1945年,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在報刊上發表了詩作《沁園春·雪》,一時洛陽紙貴,在重慶知識階層和市井廣為抄詠。蔣介石甚為惱火,暗中指示,特邀和組織數十位文人騷客都來做《沁園春·雪》,「一定要有在文采和意境諸方面都能壓住毛澤東之作」。然和詩多得用籮裝,竟無一篇可以傳世。 據說,1947年,蔣介石讀到了毛澤東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無意中對他的「文膽」「捉刀匠」陳佈雷誇讚了一句:「你看人家的文章寫得多好!」陳佈雷脫口而出,頂了一句:「人家的文章從來都是自己寫的!」噎得蔣長時間沉默不語。 據說,蔣介石私下曾說:共黨得以坐大得勢,很大程度靠毛澤東。此人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匪」,文的武的都相當厲害啊。 人們注意到,武的方面,蔣介石對毛澤東尚存余勇,文的方面,則儘量避免去打筆墨官司了。說不過寧勿說,1958年尤其如此。 7 毛澤東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 引起各方面高度關注的,還有另外一件事情。 10月5日,即《告》文發表的前一天,新加坡《南洋商報》於頭版顯要位置發表了「本報駐香港記者郭宗羲三日專訊」: 明日起一周內停止炮擊轟炸與攔截補給金馬船隻,香港第三方面分折 此舉將奠定未來直接談判基礎 據此間第三方面最高層人士透露,最近已有跡象,顯示國共雙方將恢 複過去邊打邊談的局面。據雲:在最近一周內已獲致一項默契,中共方面 已同意從十月六日起,為期約一星期,停止炮擊、轟炸、攔截臺灣運送補 給物資往金門馬祖的一切船隻,默契是這些船隻不由美艦護航。 記者獲得此消息後,即設法向此間接近雙方的人士採訪,他即表示: 「請看三兩天,便可揭曉。」 一家遠在南洋的報紙,居然拿到了北京的保密櫃鑰匙,提前一天將中國核心軍事機密和盤托出,神通可謂大矣。一時間,《南洋商報》名聲大噪。各國記者、特工也蜂擁香港,紛紛打探,郭宗羲何許人也? 郭宗羲並非什麼神秘人物,他便是大名鼎鼎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記者曹聚仁。 曹聚仁如何修煉來的「通天」本領,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1955年4月,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首次提出:對於臺灣問題,可以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去解決,我們願意在可能的條件下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 隨後不久,毛澤東也在公開場合表示:國共兩黨過去已經合作過兩次,我們還準備進行第三次合作。 兩個講話傳達出一條重要信息:中共領袖人物解決臺灣問題的思維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轉變。「和平解決」概念的形成和提出,既是承認、尊重客觀現實的明智之舉,也是「統一高於政爭」這一中國歷史邏輯的規定性要求。 1956年7月29日,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平解放臺灣工作的指示》明確提出:「目前對和平解放臺灣的工作,應採取多方影響,積極並且耐心爭取的方針。工作重點應放在爭取臺灣實力派及有代表性的人物方面。這就是通過各種線索,採取多樣方法,爭取以蔣氏父子、陳誠為首的臺灣高級軍政官員,以便臺灣將來整個歸還祖國。」 血拼惡鬥了數十載的敵酋蔣介石都在團結爭取之列,毛澤東們的胸襟寬廣得著實可以。一時間,中共黨內、民主黨派、民主人士熱情激蕩,獻策者眾,於五十年代中後期,掀起了一個做國民黨軍政界上層工作的小高潮,「和平」、「和談」、「第三次合作」之說亦被海外媒體炒得燙熱。 「和談」不能空談,毛澤東、周恩來為蔣介石開列出具體條件:1.兩黨通過對等談判,實現和平統一。除了外交統一於中央外,其他臺灣人事安排、軍政大權,由蔣介石管理;2.臺灣為中國政府統轄下的自治區,實行高度自治,中共不派人干預。而國民黨可派人到北京參加對全國政務的領導;3.如臺灣經濟建設資金不足,中央政府可撥款予以補助;4.臺灣社會改革從緩,待條件成熟,亦尊重蔣介石意見和臺灣各界人民代表進行協商;5.國共雙方要保證不做破壞對方之事,以利兩黨重新合作;6.美國軍事力量撤離臺灣海峽,不容許外國干涉中國內政。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