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8.23炮擊金門 | 上頁 下頁 |
一三二 |
|
胡璉說:「總統來電來函即可,何必勞動副秘書長大駕跑一趟,共匪正在打炮,實在太危險了。」 蔣經國說:「司令官和各位同志每天都在危險之中,你們如害怕,我才會膽怯。」 胡璉嘴巧:「蔣先生無所畏懼,我們還怕什麼?」 眾大笑,氣氛極熱烈。 * * * 金廈戰端開啟,蔣經國於9月15日、10月1日、10月21日三次赴金巡視,被稱為炮戰期間去金門次數最多的一位官長。 身臨前線,豈能沒有風險。 第一次,先在艦上被警報驚醒,雷達顯示解放軍海軍的魚雷快艇若干艘,正在高速靠近。水兵們迅速各就各位,進入高度戒備狀態。軍艦同時轉向,向臺灣海軍船團靠攏。蔣經國瞪著雙眼目不轉睛搜索雷達熒光屏,直至魚雷快艇之目標消逝,才松了一口氣。後換乘小舟于料羅灣登陸金門,適逢解放軍炮彈在忽遠忽近的水中岸灘爆炸,蔣經國默禱疾行,迅速通過,有驚無險。 第二次,座艦剛抵料羅灣,得報解放軍空軍米格機4批正在金門上空活動,艦上空襲警報大作,高射炮彈上膛,炮管高指,來回旋轉。蔣經國站在指揮臺上瞭望遠空,並末發現米格機。3分鐘後警報方得解除。登陸,小舟行至離海岸300公尺時,又遭大陸猛烈炮擊,落彈無數。 第三次,座機於拂曉飛降金門機場,馬達轟鳴招引來了炮彈,跑道兩側,爆煙簇起,心裡著實捏一把汗,幸未被擊中。及至離金時,又有炮彈「禮送」。 心情是複雜矛盾的。雖然挨炮的滋味不好過,卻又竊盼共軍的炮來。危險,對他蔣經國而言猶如一筆數額不菲的賭注,如果被擊中,當然只能認命,一了百了;如果安然無恙,在政治上便可獲得一筆豐厚的回報。 老子已經事事處處擺明瞭將傳位給兒子的意圖。他很清楚,他最大的政治資本是擁有一個威權蓋世的親爹,除此,他的其他方面都很不夠,尤其缺乏征伐的經歷和顯赫的戰功。在一個依賴軍隊生存維持的政權架構中,統帥人物缺少戎馬生涯乃是最大的先天不足,對於他順利承繼大統十分不利。 父親已經給予他許多機會,讓他懂得應如何執掌國民黨的黨政軍這部大機器,並且瞭解在操作過程中的一些訣竅和技巧。他也早已利用現在的職位,有意識地多去接近軍隊,努力和高級將領們建立和聯絡感情。但他似乎很難擺脫經歷中缺項的自卑感,那套佩戴有上將肩章的軍服他是從來不穿的,以小心翼翼地避免刺激那些功勞比他大而軍階卻比他低的將領,免得加重某些人對他的嫉妒和惡感。故而,他很需要這場炮戰,很需要深入到炮戰中去,挨一頓炮彈,將在他的資歷中加分,同甘共苦同生共死的經歷也將把他同軍隊同軍人的情感拉近許多。 他必須明知山有虎,偏向山中行! * * * 不避炮火,擔著風險一趟趟跑金門,還有另外一個層面上的考慮,那就是:確保將領的忠誠,提升官兵的士氣。 與幅員廣大的大陸相比,臺灣已然渺小,金門更是彈丸。臺灣小,尚有海峽天塹的庇佑,金門非但小,而且含在大陸的鉗夾之中。以地理論攻防,大陸攻台不易,攻金門則易如探囊取物;臺灣守台難,守金門則為難上加難。金門戍卒10萬,占臺灣總兵力的二成,一旦崩潰陷落,將使臺灣人心、防務動搖,故金門能否獨立為戰,固守湯池,實乃牽一髮而動全身之關鍵。守道有三,一憑工事堅硬,二侍火力強猛,三賴戰志旺熾。三者相權,裝備工事次之,軍心士氣為上。 蔣「總統」淚別故國敗走孤島之後,痛定思痛,冷靜檢討,以往失利,非武器不精良工事不堅固,問題多出在軍心士氣方面。仗打到要命的關節,連鄭洞國、廖耀湘、杜聿明這樣深受信任重用的黃埔子弟都不能堅持操守成仁取義,想來怎不叫人齒冷?再思三思,身邊真正能夠放心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兒子。外面對搞傳位於子的作法頗多微詞,詬為「封建」,其實是根本不瞭解情況和「總統」的苦心,非如此,社稷難保複國無望呀!他對兒子說:敵人的長處是重視軍隊的黨務和政工,這一點你要向共產黨毛澤東學習,重建軍隊政工制度,強化對全體官兵的思想訓導。如人人能夠死戰,我反攻大業還有希望。他還對兒子說:我最不放心的地方是金門,那個島離大陸太近,離臺灣卻很遠,我10萬將士人人抱定拼死一戰的決心,堅守五日,美國必會出兵助戰。如三天都守不到,那就沒有人會來挽救它。你要常去金門,越有緊急情況越要去。金門必須確保無虞,那裡的事情辦不好,你就不要回來。 子遵父命。有人計算,蔣經國一生共去了123次金門。每次去,巡視的重點不在軍事,而在士氣。 * * * 到了炮火硝煙的金門,蔣經國馬不停蹄,於各處展現他微笑和藹平易近人的親民形象。他不喜歡事先導演好的程式化禮節性的安排,而喜歡不分場合不分地點無拘無束地與官兵百姓們交談,在他的日記中,常見這樣的記載:「聽官兵暢談被等上周作戰經過,心得殊多。」「在金門街上訪問金門父老、難民傷患,一一而致慰問。」「在炮火中與官兵談笑良久,至感愉快。」「在大樹下約官兵十余人閒談,聽彼等講述炮戰實況,至為感奮。」「訪問高炮部隊:並約台籍戰士談話。」 蔣經國與官兵談話的方式亦較獨特,他常常在閒聊中旁徵博引恰到好處地穿插一兩個小故事,自然而然地將意思和意圖表述出來,既顯示了知識的淵博,又一點也不生硬地給了受話者以訓示。聽者有心,有人將他講述的小故事收集整理,彙編成一本《經國先生講故事》,發給金門官兵,以為教育資料。 蔣經國講述的故事可以用筐盛,信手拈出幾個來,即可知其找金門官兵廣泛談話的主旨,窺見其彼時心態。 故事一 意大利革命領袖加里伯地,對青年演講,鼓勵他們為祖國的自由而戰。 一青年問:「先生,若我參戰,可以得到什麼賞賜?」加氏回答:「受傷、 殘廢、傷痕、或者死亡,但是要記得因為你的殘廢,意大利才能得到解放!」 這就是說,我們作戰純粹是為了國家民族的生存,參戰的人除了受傷、殘 廢、傷痕或者死亡之外,是得不到任何賞賜的。 故事二 夏朝為寒浞所篡,少康在虞施行仁政,安撫流民,終於以十萬里的土 地,五百個士兵光復夏室。漢朝為王莽所篡,劉秀團結宗室,網羅賢才, 終於滅了王莽,恢復漢室。這是我們歷史上光輝燦爛的事蹟,也是幾千年 來膾炙人口流傳不絕的故事,我們現在為之奮鬥苦幹的就是這種繼往開來 的「中興事業」,我們現在擔負的就是這種光復國土的艱巨責任。 故事三 不久前,我曾到屏東佳洛水,那有一塊大石頭,形狀頗似臺灣地圖。 我和當地縣長、鄉長、民眾等站在石頭上吃野餐,望著茫茫的太平洋,心 裡很有感觸。這份感觸就是:我們大家現在都在一條船上,要有同舟共濟 的精神,把我們的心和命運交給國家。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