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8.23炮擊金門 | 上頁 下頁 |
二一 |
|
無疑,這是我所接觸和讀到的最為縝密、精彩的報告之一。通篇無套話空話、虛華不實之話,從戰略到戰術,從政治到軍事,從有利到不利,方方面面考慮甚詳,各種可能據實稟報,條分縷析,直陳己見,匠心睿智,力透紙背。讀畢,第一感想,毛澤東以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勢,從江西的山嶺最後走進北京紫禁城,除去個人的雄才大略,還得力於一大批能夠深入理解他的意圖並將之創造性運用發揮的優秀軍事將才。葉、韓、劉三位上將,都是歷經戰火錘鍛,聲威赫赫,叱吒風雲,到了比我現在還年輕10歲的年紀就已經成為統領幹軍萬馬、獨當一面的大將。五十年代,正是這幾位「少壯派」將領風華正茂的大好時期,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現在,三個「諸葛亮」湊在了一起,頂個啥? 「報告」首先論證空軍入閩在政治和軍事方面的利弊: 從政治方面看,我們認為1958年我空軍進入福建是個有利時機。目前 國際形勢是「東風壓倒西風」,引起美帝干涉,引起世界大戰的可能性是 不大的,即使引起局部戰爭的可能性也是不太大的。另一方面,可能在一 定程度上增加對臺灣的壓力,使蔣幫內部矛盾加深和複雜,及打擊美帝制 造「兩個中國」的陰謀。 從國土防空作戰方面看,我空軍進入福建,有利於國土防空作戰的加 強。蔣賊飛機屢次侵入我大陸腹部,多數是經過福建地區竄入,我空軍進 入福建之後,雖然不一定可能完全堵塞蔣機竄入大陸的航路,但確實可以 增加擊落蔣機的可能性。 從我空軍和福建前線的戰鬥準備、作戰條件等方面看,於1958年我空 軍進入福建的時機和條件都是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為有利。理由如下: 我空軍部隊中作戰的飛行員較1955年增多了。殲擊航空兵有十三個團 能全天候作戰,有二十個團全部能在白天一般氣象、部分能在白天複雜或 夜間一般氣象條件下作戰,每個團有飛行員35至45名。轟炸航空兵一個杜 四中型轟炸機團和一個依爾28輕型轟炸機團,能在全天候執行任務。其餘 的十一個團全部能在白天一般氣象,部分能在夜間一般氣象條件下執行任 務。我空軍作戰的技術水平,經過幾年的訓練亦有所提高。再從福建地區 和空軍的準備的情況看,福建地區的機場網已經初步完成(只是二線機場 還不足),鷹廈鐵路已經通車,南福鐵路亦可於今年年底通車至福州,這 對於我空軍進入福建之後的物資供應提供了便利條件。 從福建對敵鬥爭方面看,我空軍部隊進入福建之後,可以使福建前線 對敵鬥爭處於更為有利的情況,可以使福建前線的各兵種部隊,尤其是航 空兵部隊和高射炮部隊得到實際鍛煉的機會。福建地區已經完成的機場沒 有使用,而內地機場卻比較擁擠,空軍一部分進入福建之後,可使內地機 場鬆動些,便於其他部隊進行訓練。我空軍進入福建,同時也可以對福建 人民群眾的對敵鬥爭起一些鼓舞的作用。 據說,有人曾就「如何制定一個好的作戰計劃」請教劉亞樓。劉答:不要光想著你能打垮敵人,先要想敵人可能把你打垮。把這個問題想全了、想透了,最後垮掉的,應該是敵人。 「報告」又詳盡分析了空軍入閩的「不利可能性」。 政治上可能出現的情況: 我空軍部隊進入福建是保衛我國領土的措施,是名正言順的,政治上 是完全有理由的。但是,蔣介石集團唯恐天下不亂,將拼命叫囂,企圖擴 大事態,蔣賊很可能對我空軍進入福建的行動,把它和鷹廈鐵路通車聯繫 起來,叫喊我軍要解放金門、馬祖了,直接威脅臺灣了,要拉美帝實施美 蔣共同防禦條約,拖美國下水。但是,美國不能不考慮到整個國際局勢, 不敢輕率插手。然而美國好戰派乘機叫囂和引起某些中立國家的叫囂,則 是不可避免的。他們將指責我們惹事,在臺灣海峽製造緊張局勢,同時也 可能給美國特別是院外援華集團以策動和加緊援助蔣介石,以及蔣介石要 求給予更多援助的藉口。甚至美帝好戰分子可能乘機加緊製造遠東緊張局 勢,金門、馬祖補給困難時,美海軍還可能直接擔任或掩護對金門、馬祖 的運輸補給的任務。總之,我空軍進駐福建的行動,雖然引起世界大戰或 局部戰爭的可能不大,但是引起一些緊張局勢則難於避免。 考慮到我空軍部隊進駐福建的行動可能產生的上述政治上複雜的情況, 我們認為,我空軍進入福建的作戰原則,仍然應該採取有理、有利、有節 的原則,不去過分地刺激敵人,不主動去轟炸敵人,不出海作戰,避免與 美帝接觸(只有在美機侵入我領空時才堅決予以還擊)。這樣做,我們在 政治上就完全處於有理、有利的地位。 軍事上可能產生的情況: 當敵人發現我空軍進入福建地區之後,除了與我進行空戰中交戰外, 很可能對福建的機場、城市、交通樞紐(尤其鷹廈鐵路)及其餘目標實施 轟炸。特別是如果我們的進入方式、規模和戰鬥活動方法對敵人的刺激太 大時,這種可能就尤其大。因為,我們既然押在目前「東風壓倒」的形勢 下進入福建不會引起世界大戰這一寶。那麼,美國人和蔣介石也可能反押 我一寶,即蔣介石轟炸我福建地區也不至於引起世界大戰。甚至於美國也 可能調動其第七艦隊和若干航空母艦,在一定的時間內活動于福建沿海區 域,進行海上和空中巡邏,對我進行威脅,並掩護和接應蔣介石空軍的活 動,從而使我東南沿海局部地區的局勢緊張起來。這是軍事上可能產生的 第一種情況。第二種可能,對我空軍進入福建這一行動,敵人的反映不大, 由於避免受到還擊(主要是金門、馬祖),不對我們進行轟炸,只進行一 般的空中偵察及大、小規模的空戰。這種可能性也有,但估計極小。因此, 我們的行動計劃必須建立在敵人會轟炸的基礎上,準備應付最壞的情況。 在軍事學上,「戰略」、「戰術」是兩個不同的範疇和概念。而在具體的戰爭行動中,這兩個範疇卻是息息相通緊密關聯的,無正確的戰略原則,再好的戰術也等於零;有了完美盡善的戰略意圖,而無切實可行的戰術設計,槍炮一響,搞不好也會到處撞牆撞得頭破血流,使看似手拿把掐的勝局歸於流產。 但是,恐怕也很少軍事行動像1958年這一回這樣將「戰略」和「戰術」如此緊密地膠合在一起了。有限的戰略目標決定必須採取恰到火候的戰術方案;而戰術動作的任何偏差和越軌,也可能導致整體戰略構想的翻車。毛澤東和他的高級將領們長久苫思的就是既要找到一條到達目的地的捷徑,還要把一路上可能出現的障礙、意外及應對措施想清楚,想周全。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