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鏖兵西北 | 上頁 下頁 |
九三 |
|
然而,洪水並沒阻擋住解放大軍神速前進的步伐。 9月18馬敦靜令其兵團主力盧忠良第128軍在黃河東岸金靈地區與解放軍決戰。當日,解放軍第64軍第191師第573團以突然襲擊之手段,迅速攻佔了可以瞰制金靈平原的牛頭山制高點,為奪取金靈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9月19日11時,解放軍第64軍第191師和第192師,分左右兩翼,向金積一線猛撲,揭開了金靈之戰的序幕。 與此同時,解放軍第63軍由石空堡北渡黃河,沿黃河兩岸北進,直指銀川。 當天,代父行使軍政全權的馬教靜,一見大勢不好,解放軍先頭部隊離銀川很近了,他慌忙從被窩裡爬出來,將前線指揮的大權交給盧忠良,隨即驅車直入飛機場,倉皇鑽進一架早就準備好的座機,飛往重慶。這樣一來,銀川老巢立時像一個被搗亂的馬蜂窩,混亂不堪了。 馬敦靜逃走後,甯馬的高級將領于9月19日上午在銀川集合,共同商討對策。 盧忠良、馬全良、馬光宗和各軍副軍長,各師師長共約20人,出席了這次會議。會議室裡,煙霧騰騰,空氣沉悶,令人窒息。 盧忠良咳嗽一聲,說:「馬主席(馬鴻逵)和馬司令(馬敦靜)先後離開了銀川,軍事方面的大事,咱們就召開軍事會議共同商定。都說話,別裝啞巴!」 馬全良把抽了半截的香煙撚滅,清了清嗓子說:「沒人先說,我就帶個頭,放一炮。寧夏的形勢,那是禿子頭上的虱——明擺著哩!娘的,誰也別裝瞎子,別說大話,別唬弄人!蘭州沒用兩天,就完蛋了。西寧沒動一刀一槍,馬步芳父子白送給解放軍了。咱手裡就這麼幾萬人馬,娘的軍心早散了,還打個屁仗!解放軍真要開過來,把銀川一圍,我看沒啥打頭啦,到那時還得下軟蛋往城頭上挑出白旗!要不然馬主席和馬司令不會把銀川丟下不管先走了。娘的,先人早就把話說透了,好漢不吃眼前虧,識時務者為俊傑。依我看,與其被解放軍全殲,還不如保全弟兄們的性命,學馬鴻賓父子舉行起義。除此以外,別無出路!」 他說完,瞅了一眼馬光宗,又點燃一支煙,狠勁地吸開了。 馬光宗站起來,目光掃視了一下眾將領,說:「我想到的,全良兄都說出來了。我看起義是明智之舉。死守銀川,不但銀川不保,數萬名將士的性命也難保。辦法,就這一個,沒有別的了。」 不等馬光宗坐下來,會場裡頓時開了鍋一樣,眾將領一齊站起來,七嘴八舌,全都贊同舉行起義。有幾個師長還拉著粗嗓子喊道:「奶奶的!馬主席和馬司令全家都走了,連金銀細軟和家眷都空運出去了,他們都知道活,難道弟兄們的命就不值錢啦?誰要跟解放軍打就打去,反正咱還想活著,弟兄們都不想死!」 吵了半晌,盧忠良最後站起來說:「各位都贊同起義,我一個說了也不算數!我想,即便起義,也不能讓人家共產黨看成軟骨頭,怕死鬼。另外,咱們都跟著馬主席耍刀弄槍幾十年,到頭來不能說是背叛吧,但一槍不放就立即把白旗舉起來,也說不過去呀!我看,咱們還得在場面上顧一下,別讓馬主席和馬司令把咱看得太下賤……」 眾將領一聽,不以為然地齊聲問:「盧軍長,那麼你打算怎麼辦?」 盧忠良見眾將領對他不懷好意,口氣軟下來,說:「眾位仁兄既然決定起義,忠良當然聽從。只是起義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不是一句話就能起義了。我意就請全良兄和光宗兄在銀川著手起義之事,忠良不才,願去金積指揮第128軍繼續作戰,給共軍一點顏色,讓他們知道我軍並非都是豆腐渣,一擊就潰。這樣,既有利於與共軍談判,也讓馬主席在蔣先生那裡有個交代嘛!」 有人立時譏諷著:「既然盧軍長要與共軍決一雌雄,令人佩服!」 「只是第128軍的弟兄們要吃苦頭了!」 「反正死的都是士兵,誰會心疼?」…… 盧忠良在這種場合裡,也只好咬碎了牙齒往肚裡咽,跟誰也不敢發火動怒。 於是,會議形成決議:馬金良和馬光宗負責交涉起義。盧忠良即刻去了金積。 9月20日下午,賀蘭軍軍長馬全良領銜發出起義通電,全文如下: 國民黨秉國以來,領導無方,綱紀不振,民生凋 敝,致戰禍彌漫全國,強者死於炮灰,弱者流於溝壑。 刻又戰事迫近西北,面臨寧夏。全良等不忍地方70萬 軍民遭受塗炭,愛於本月20日停戰。至於軍事如何改 編,政治如何革新,聽候協商,一致服從。 馬軍首領于20日雖發了通電,但盧忠良指揮第128軍仍在拚死抵抗。 解放軍第64軍奉命繼續前進。殲滅一切敢於頑抗之敵,以軍事打擊為政治解決徹底掃清道路。 盧忠良第128軍低估了解放軍,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力量。他們在金靈地區民宅要道,到處書寫「抵抗到底!」「寸土必爭!」之類的標語,拉出一副死牛抵牆的決戰架勢。並妄圖憑藉青銅峽天險和溝渠縱橫、寨堡林立的有利地形,構築工事,拆毀橋樑,乃至掘千年古堤放水等手段,作困獸鬥。 守敵保安第1師一部在餘家橋拚死頑抗。敵第356師炸渠放水,致使金積地區洪水氾濫,一片汪洋,但仍未能阻擋解放軍穿插分割的迅猛攻擊。 9月20日14時許,解放軍左右兩翼,已逼近金積,對守敵形成圍攻之勢。當日下午,曾思玉乘戰車通過青銅峽峽口時,遇見金積殘敵派出的求和代表。他們大多身穿便服,個別人也穿著國民黨軍服,烏七八糟,狀極狼狽。一個副師長恭恭敬敬地站在路旁,驚魂未定地向曾思玉請求投降。 曾思玉威嚴地站在戰車上,令他們速回金積,放下武器,繳械投降。 幾個求和代表,縮頭結腦地向金積方向返回。很快,金積殘敵全部投降。 為切斷金積殘敵潰逃之後路及殲滅吳忠守敵,曾思玉又令第191師和第192師繞過金積,迅速向吳忠堡之敵發起猛攻,並將敵全殲。第190師繼續包圍金積。 就在解放軍攻打金積之時,盧忠良率第128軍軍部和第256師,從靈武增援吳忠,企圖與解放軍決一死戰。 9月對日淩晨,解放軍第192師第257團在吳忠東南的澇河橋處與守敵保安第3師激戰2小時。第575團在對岸敵碉堡火力密集封鎖下,不怕流血犧牲,連續4次架橋強攻,終於搶佔了敵橋頭碉堡,保證了師主力的安全渡河。 渡河後,解放軍乘勝追擊,迅速穿插分割殲滅了吳忠外圍之敵,直搗吳忠敵第128軍指揮部,于11時攻佔吳忠堡,俘敵1000餘人。 澇河橋一戰,致使金靈守敵全線混亂,紛紛丟盔棄甲,官不管兵,兵不顧官,各自向仁存渡口和靈武方向狂奔逃命。 在渡口處,潰逃官兵人擠人,馬撞馬,擁擠不堪,自相踐踏,甚至為了爭搶船隻渡河而自相火並。 這時,解放軍追擊部隊直插仁存渡口,截獲敵8輛汽車和一批軍用物資,俘敵800多人。 解放軍第192師追至靈武城,守敵殘部不敢頑抗,乖乖地放下武器,當了俘虜。 軍長盧忠良趁兵潰混亂,在亂軍之中只帶少數人馬,逃回銀川城。 至此,解放寧夏決定性的一戰一一金靈之戰,勝利結束。妄圖與解放軍決戰的國民黨寧夏兵團主力第128軍,原來也是一群烏合之眾,不堪一擊。 寧夏兵團所屬的賀蘭軍和第11軍官兵,一見主力第128軍迅速被殲,亦即聞風自潰,土崩瓦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