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 > 藝文類聚 | 上頁 下頁


  《爾雅》曰:鳧雁醜,其足蹼,〔腳指間有幕蹼屬相著。〕

  《方言》曰:自關而東謂之雁。

  《海內經》曰:雁門山,雁出其間,在高柳北。

  《禮記》曰:季冬之月,雁北向。

  《周書》曰:白露之日,鴻雁來,寒露之日。又來。

  《儀禮》曰:婚禮下達,納採用雁。

  《毛詩》曰:雍雍鳴雁,旭日始旦。

  《莊子》曰:山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出於山,及邑,舍故人之家,令豎子殺雁烹之,豎子請曰:其一雁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弟子問曰:山中之木,以不材得其天年,主人之雁,以不材而死,先生何處焉,莊子笑曰:周將處夫材與不材之間乎。

  《史記》曰:蘇武在匈奴中,昭帝遣使通和,武思歸,乃夜見漢使,教使謂單于曰: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其澤中,使者如其言,單于大驚,乃使武還。

  《淮南子》曰:夫雁從風而飛,以愛氣力,銜蘆而翔,似備弋繳。

  《說苑》曰:秦穆公得百里奚,公孫支歸取雁以賀曰:君得社稷之臣,敢賀社稷之福,公不辭,再拜而受。

  《續漢書》曰:陳群父子,並著高名,世號三君,每宰府辟召,常同時旌命,羔雁成群,當世者靡不榮之。

  鄭氏婚禮謁文贊曰:雁候陰陽,待時乃舉,冬南夏北,貴其有所。

  《會稽典錄》曰:虞國少有孝行,為日南太守,常有雙雁,宿止廳上,每出行縣,輒飛逐車,既卒於官,雁逐喪還至餘姚,住墓前,曆三年乃去。

  盛弘之《荊州記》曰:雁塞北接梁州汶陽郡,其間東西嶺,屬天無際,雲飛風翥,望崖回翼,唯一處為下,朔雁達塞,矯翮裁度,故名雁塞,同於雁門也。

  鄧德明《南康記》曰:平固縣有覆笥山,上有湖,周回數十裡,有石雁浮在湖中,每至秋天,石雁飛鳴,如候時也。

  【詩】魏應瑒詩曰:朝雁鳴雲中,音響一何哀,問子游何鄉,戢翼正徘徊,言我塞門來,將就衡陽棲,往春翔朔土,今冬客南淮,遠行蒙霜露,毛羽日摧頹,常恐傷肌骨,身隕沈黃泥。

  梁簡文帝賦得隴坻雁初飛詩曰:高翔憚闊海,下去怯虞機,霧闇早相失,沙明還共飛,隴狹朝聲聚,風急暮行稀,雖殄輪台援,未解龍城圍,相思不得反,且寄別書歸。

  夜望單飛雁詩曰: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聲嘶何處歸,早知半路應相失,不如從來本獨飛。

  梁沈約詠湖中雁詩曰:白水滿春塘,旅雁每回翔,唼蓱牽弱藻,斂翮帶餘霜,懸飛竟不下,亂起未成行,刷羽同搖漾,一舉還故鄉。

  梁劉孝綽賦得始歸雁詩曰:洞庭春水綠,衡陽旅雁歸,差池高複下,欲向龍門飛。

  梁蕭子範夜聽雁詩曰:天月廣夜輝,遊雁犯霜飛,連翩辭朔氣,嘹唳獨南歸,夜長寒複靜,燈光曖欲微,淒淒不可聽,何況觸愁機。

  周王褒詠雁詩曰:伺朝間曙響,妒壟有春翬,豈若雲中雁,秋時塞外歸,河長猶可涉,海闊故難飛,霜多聲轉急,風疏行屢稀,園池若可至,不復怯虞機。

  周庾信賦得集池雁詩曰:逢風時迥度,逐侶乍爭飛,猶憶方塘水,今秋已複歸。

  又詠雁詩曰:南思洞庭水,北想雁門關,稻粱俱可戀,飛去複飛還。

  【賦】魏陳王曹植離繳雁賦曰:余遊於玄武陂中,有雁離繳,不能複飛,顧命舟人,追而得之,故憐而賦焉,憐孤雁之偏特,情惆焉而內傷,合中和之純氣,赴四節而征行,遠玄冬於南裔,避炎夏乎朔方,掛微軀之輕翼,忽頹落而離群,旅朋驚而鳴逝,徒矯首而莫聞,甘充君之下廚,膏函牛之鼎鑊,蒙生全之顧覆,何恩施之隆博,於是縱軀歸命,無慮無求,饑食粱稻,渴飲清流。

  晉羊祜雁賦曰:鳴則相和,行則接武,前不絕貫,後不越序,齊力不期而並至,同趣不要而自聚,當其赴節,則萬里不能足其路,苟泛一壑,則眾物不能易其所,臨空不能頓其翼,揚波不能瀸其羽。

  晉孫楚雁賦曰:有逸豫之俊禽,稟和氣之清沖,候天時以動靜,隨寒暑而汙隆,颯同集於曠野,紛群翔於雲中,翳朝陽之景曜,角聲勢於晨風,族類阜繁,數則千億,迎素秋而南游,背青春而北息,溯長川以鳴號,淩洪波以鼓翼,任自然而相佯,窮天壤於八極。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