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 > 藝文類聚 | 上頁 下頁


  《爾雅》曰:泉一見一否為瀸,濫泉正出,正出,湧出也,沃泉懸出,懸,下出也,汎泉仄出,仄出,旁出也。

  論語撰考讖曰:水名盜泉,舟尼不嗽。

  《呂氏春秋》曰:太公釣於滋泉,◇《淮南子》曰:昆侖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藥,以潤萬物。

  《東觀漢記》曰:耿恭為校尉,居疏勒,匈奴來攻,城中穿井十五丈無水,恭曰:聞二師將軍,拔佩刀刺山,而飛泉出,今漢德神靈,豈有窮乎,乃正衣服,向井拜,為吏請禱,有頃,井泉濆出。

  應劭《漢官儀》曰:酒泉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曰酒泉。

  吳郡錄曰:始興有始興山,山出溫泉。

  天門零縣有溫泉,丹陽江乘縣有湯山,出溫泉,二所可以治〔太平御覽七十一作瀹。〕雞。

  《廣志》曰:溫泉,西者在新豐,北者在廣平,有美泉出,溉種,出穀香美,在汲郡,新成縣有泠泉,水冷如冰,在湖縣有鹽泉,煮則為鹽,有醴泉,用之愈疾。

  晉安帝紀曰:吳隱之性廉操,為廣州刺史,界有一水,謂之貪泉,古老雲,飲此水者,廉士皆貪,隱之始踐境,先至水所,酌而飲之,因賦詩以言志,若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清操逾厲。

  宣城記曰:臨城縣南四十裡,有蓋山,百許步有姑舒〔《文選》注四十三,初學記八,《太平御覽》七十作舒姑,此倒。〕泉,昔有舒女,與其父析薪於此泉,女因坐,牽挽不動,乃還告家,比還,唯見清泉湛然,女母曰:吾女好音樂,乃作弦歌,泉湧洄流,有朱鯉一雙,令〔《文選》注作今,御覽同。〕人作樂嬉戲,泉故湧出。

  漢水記曰:漢水有溫泉,方圓數十步,冬夏常沸湧,望見白氣沖天,能差百病。

  江乘地記曰:東南三十五裡,有半湯泉,半冷半溫,共同一壑。

  盛弘之《荊州記》曰:新陽縣惠澤中,有溫泉,冬月,未至數裡,遙望白氣,浮蒸如煙,上下采映,狀若綺疏。又有車輪雙轅形,世傳昔有玉女乘車,自投此泉,今人時見女子,姿儀光麗,往來倏忽。

  又曰:夷道縣句將山下,有三泉,傳雲,本無此泉,居者皆苦遠汲,人人多賣水與之,有一女子,孤貧襤縷,無以貿易,有一乞人,衣粗貌醜,瘡痍竟體,村人見之,無不穢惡,唯女子獨加哀矜,割飯飴之,乞人食畢曰:我感嫗行善,欲思相報,為何所須,女答曰:何恩可報,且今所須之物,非君能得,因問所須,女子曰:正原此山下有水可汲,乞人乃取腰中書刀,刺山下三處,即飛泉湧出,因便辭去,忽然不見。

  括地圖曰:負丘之山,上有赤泉,飲之不老,神宮有英泉,飲之,眠三百歲乃覺,不知死。

  《十洲記》曰:瀛洲有玉膏,山出泉如酒味,名為玉酒。

  【詩】北齊劉逖浴湯泉詩曰:驪岫猶懷玉,新豐尚有家,神井堪銷疹,溫泉足蕩邪,紫苔生石岸,黃沫擁金沙,振衣殊未已,翻然停使車。

  【賦】後漢張衡溫泉賦曰:陽春之月,百草萋萋,余在遠行,原望有懷,遂適驪山,觀溫泉,浴神井,風中巒,壯厥類之獨美,思在化之所原,覽中域之珍,〔《初學記》七珍下有怪字,此脫。〕無斯水之神靈,控湯谷於瀛洲,濯日月乎中營,蔭高山之北延,處幽屏以間清,於是殊方交涉,駿奔來臻,士女曄其鱗萃,紛雜遝其如絪。

  晉傅鹹神泉賦序曰:余所居庭前,有湧泉,在夏則冷,涉冬而溫,溫則水物冬生,冷則冰可以過,每夏遊之,不知歲之有暑耳,惟茲神泉,厥理難原,在冬則溫,既夏而寒,混混洋洋,載清載瀾,遂乃坘以文石,樹之柳杞,密葉雲覆,重蔭蔽沚,氣泠泠以含涼,風肅肅而恒起,于時朱明紀運,旭日馳光,鬱鬱隆暑,赫赫太陽,盥〔全晉文五十一作盥。〕玉體於素波,身淒焉而自清,不知天時之有暑,忽謂繁霜之隕庭,逮至旻秋既逝,司寒騁節,六合蕭條,嚴風凜冽,河洛輟流,太陰凝結,彼溰々而含凍,此灼灼而含熱,綠竹猗猗,荇藻青青,是讬斯茂,是殖斯榮。

  【碑】周王襃溫湯碑曰:原夫二儀開闢,雷風以之通響,五材運行,水火因而並用,炎上作苦,既麗純陽之德,潤下作鹹,且協凝陰之度,至於遷陵熱溪,沉魚湧浪,炎洲燒地,穴鼠含煙,火井飛泉,垂天遠扇,焦源沸水,沖流迸集,甘川浴日,跳波邁椒丘之野,湯穀揚濤,激水疾龍門之箭,故以地伏流黃,神泉愈疾云云。其銘曰:挺此溫谷,驪岳之陰,白礬上徹,丹沙下沉,華清駐老,飛流瑩心,穀神不死,川德愈深。

  周庾信溫湯碑曰:咸池浴日,先應綠甲之圖,砥柱浮天,始受玄夷之命,仁則滌蕩埃氛,義則激揚清濁,勇則負山餘力,弱則鴻毛不勝,仲春則榆莢同流,三月則桃花共下,其色變者,流為五雲之漿,其味美者,結為三危之露,煙青於銅浦,色白於鉛溪,非神鼎而長沸,異龍池而獨湧,灑胃湔腸,興羸起瘠,秦皇餘石,仍為雁齒之階,漢武舊陶,即用魚鱗之瓦,山間湧水,實表忠誠,室內江流,彌彰純孝,豈若醴泉消疾,聞乎建武之朝,神水蠲痾,在乎咸康之世,嵩嶽三仙之館,不孤擅於天池,華陰百丈之泉,豈獨高於蓮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