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 > 永樂大典 | 上頁 下頁 |
卷二千三百三十九 梧 |
|
永樂大典卷之二千三百三十九 六模 梧〈梧州府三〉 〈城池梧州府城蒼梧志子城周圍一裡。一百四十步。高一丈五尺。開寳六年築。〉 〈至皇祐四年五月。被蠻賊儂智高到燒野州城。於至和三年重新築起。城池用磗甃砌。周圍二百五十七丈。高一丈四尺。面闊一丈。城上圖敵掩手〉 〈爲面。共一十三座。岑溪縣城垣古藤志周圍一百九十丈。計一百九十間。澗一丈。高八尺。壕〉 〈深五尺。澗一丈。土無磚石俱要鐵樂木極。來土爲之。 城門一座。惠政門。藤縣城池古藤志本州城垣。周圍計長三百五十丈。澗四尺五寸。高八尺。〉 〈城上覆以瓦屋。屋計三百五十間。重樓十座。東北二畔。下臨大江。西南城壕深四尺。闊一丈。 城門。本州城門三座。 南。還淳門。 東興仁門。 西。〉 〈由義門。容縣城池容州。志按舊經外城周圍一十三裡。三百二十步。唐常丹所築〉 〈韓退之作丹墓誌雲。拜容州剩史。容筦經畧招討。使。始築州城。周迴一十三裡。故基今存。登城環顧。於叢葦中。跡猶隠然也。城之四門。東曰臨江。西〉 〈曰金風。南曰薰風。北曰朝京。子城周圍澗二裡二百六十步。四壁堅固。惟南澉江。不待設嶮。而柬西北三面皆浚壕。宋景德四年重開。闊三丈。漂八〉 〈尺。城北隅。稍近院獄。連都倉。故不穴門。餘三門。東傍以望仙揭容州額。以民居市廛皆在也。城南樓曰經畧臺下澉綉江而都蟜諸峯爲一郡之奇〉 〈觀。臺後築小壇臨教場。蓋爲主師光武之所也。宋元斯城。屢廢屢興。至天朝王師南下。收附城池。郡民聞風向化於今城池一新。民居安堵。 本州城〉 〈門。 東。日新門。 南。綉水門。 西。永安門。鬱林州城池鬱林志鬱林郡城。前代荒廢已乆。宋紹興十九年。李接入寇。〉 〈郡守黃齡建築大羅城。以禦之。元朝至正癸未間。強賊連年滾流刼。時則有若郡判買述丁義。率民力與築城垣。周圍長二百六十一丈零五尺。高二〉 〈丈。厚一丈。城外而有子墻高五尺壕深五尺。闊一丈五尺。歸附聖朝。軍民協力修整堅完。民獲安靖。〉 〈北流縣城垣容州志周圍。二百九十五丈。博白縣城池鬱林志縣治。原有城池一所。以防禦之。週二裡八十步。高一〉 〈丈八尺。壕深五尺。闊一丈。今復如舊也。興業縣城池鬱林志昔有土城一所。以防禦之。周圍二百一十九丈五尺。〉 〈壕闊八尺。深五尺。厚八尺。高一丈二尺。今尤存焉 坊〉 〈梧州府坊隅蒼梧志上隅西北 阜民坊 利濟坊 淨練上坊淨練下坊 仁壽坊 拱辰坊 興善坊 下隅東南 宣德坊 襲慶坊〉 〈梯雲坊 永平坊 寳粼坊 永寧坊藤縣坊市古藤志澄清街。州衙東南。 三元坊。州衙北。由馮文簡公得名。〉 〈登俊坊。還淳門外。 仁壽坊。由義門外。 興賢坊。州西。 五褲坊。在州東北。舊作五庫。詢諸父老皆莫能知。因以庫無所謂。易作桍。 通濟坊。興仁〉 〈門外。 富壽坊。水東。 得雋坊。水柬。亦由文簡公顯。宋仁宋禦賜坊名。容縣坊容州志澄清坊。在州南。 政德坊。在州門。 宣化坊。在州西。 製〉 〈錦坊。在州北。 梯雲坊。在城外西。 太平坊。在城內柬南。 崇儒坊。在城外南。 桂華坊。在城外西。 拱辰坊。在城外北。 迎恩坊。在城外南。〉 〈懷集縣昭潭志宣明 均政 興賢 崇禮 節孝鬱林州坊巷鬱林志安民 迎恩 梯雲 朝天 通濟 攀龍 叢桂〉 〈文明博白縣坊巷鬱林志名臣 澄清 阜民 朝京 雙桂 昇平〉 〈興業縣坊巷鬱林志澄清 通濟 亨衢 育材 耆翁 鄉〉 〈梧州府蒼梧縣鄉村蒼梧志東安鄉。在縣北。 歸定社 順南社 永安社 多賢鄉在縣北 公式社 容江社 尋陽鄉。在縣西北。 金牢社〉 〈公眞社 金賢社 宜陽縣歸化杜 平政鄉。在縣西。 等村 歷村太平村 頻村 鵝景村 辛裡村 五兩村 伏村 答村 安平鄉。〉 〈在縣西。 武 村 畢勝村 平琴村 武烈村 古象村 神村 都行村 百合村 蒙同村 古幕村 思罷村 思德鄉在絲北 古路〉 〈村 黃灘村 思村古仕村 聖石村 古欖村 陽宅村 羅峒村 於峒村 程峒村 經南村 須羅鄉。在縣西南 太平社 長寧〉 〈社 歸仁社 平樂鄉在縣西南。 歌羅社 承命社 懷德社 長行鄉在縣南 上思㻁社 思峩社 信儀社 守政社 扶郎社 中思〉 〈㻁社 冠蓋鄉在縣南 招賢社 感恩社 歸政社 吉陽鄉在縣南附化社 修仁社 懷仁社 元一統志孟陵鎮 冷石鎮 戎城鎮〉 〈岑溪縣鄉古藤志連城鄉 歸義鄉 岑溪鄉 南鄉 永業鄉 化合鄉元一統志城麻鄉〉 〈藤縣鄉村古藤志本州 孝義鄉在州東三裡 仁封鄉去孝義鄉東離城四十裡 感義鄉去州西十裡 義昌鄉去州城東南六十裡 太平〉 〈鄉去州北隔江 寧風鄉去州城西北八十裡元一統志鐔津縣 上寧風鄉 下寧風鄉〉 〈容縣鄉村容州志本州 柬鄉 波羅裡 西鄉 思傳裡 水源裡辛墟裡 南鄉 古鄧裡 羅龍裡 羅面裡 僥儀裡 北鄉 招賢〉 〈裡 順德里元一統志普寧縣 欣道東鄉 欣道西鄉 渭龍鄉懷集縣鄉元一統志長樂鄉 仁慈鄉 武成鄉 永平鄉 大利鄉〉 〈務本鄉鬱林州鄉鬱林志東寧鄉 富民鄉 貴平鄉 撫康鄉元一統志東鄉〉 〈緑鴉北流縣鄉容州志東鄉 南霸裡 小勞裡 西鄉 平陸裡 石界裡〉 〈南鄉 波德里 羅卞裡 扶來裡 北鄉 言京裡 沖龍裡 都隴裡元一統志峨山鄉〉 〈陸川縣鄉容州志東鄉溫水鄉南鄉河南鄉西鄉龍蒙鄉龍化鄉北鄉南北鄉元一統志龍池鄉 慱當鎮〉 〈慱白縣鄉裡鬱林志永寧 尚流 河利 安仁 富陽 中致 盆鏻東鄉 西鄉 元一統志南鄉 周羅鄉 建寧鄉 多餘鄉 馬門鎮〉 〈興業縣鄉鬱林志鬱平鄉 興德鄉 市〉 〈鬱林州墟市鬱林志在城墟。在州之南。一百三十步。 水綿墟。在州之西一十五裡。 大塘墟。在州之北。二十裡。 新立墟。在州之北。八十裡。〉 〈慱白縣墟市貿易市。在縣之東半裡。典業縣墟 沙子墟。在縣城之西北。 縣門市。在城之西。〉 〈橋梧州府橋梁蒼梧志太平橋。在州城南 西門橋。在州城西。 倉朝天橋〉 〈在州城西北。 呂仙橋。在州城東北。藤縣橋古藤志流杯橋。在水東。即舊綉江鎮。亦爲坡仙宴遊之地。按舊志〉 〈唐武德初。宣撫使某駐舟綉江鎭。步入慈聖寺見池水潔淨。令左右以金杯挹之。失杯所在。明日復遊乾亨寺。其杯自澗水流出。因名。 文仲曰。好〉 〈善而惡惡。天下之同情。故鷄嗚而起。孳孳爲善者人必以焉舜之徒也。及見鷄嗚而起。孳孳爲利者人以爲蹠之徒而無疑。假如三尺之童。聞一善〉 〈事亦將歸譽其父兄。聞一惡事。直欲移之於盜賊。何則善惡之蹟不同。好惡之理。一而已餘觀流杯橋載失杯事。虛妄固不足信。而二蘇流觴。亦未。〉 〈爲得也。且是橋介闤闠之間。當馹騎之要。下臨深澗。約數十尺底皆塗泥。豈山陰曲水之比哉。若雲陵穀變遷。理或然也。大槩二蘇稟扶與清淑之〉 〈氣以塵。故眉山草木爲之枯。舊剛強中正之性以立。故一曰不容於朝。屢進屢退。轍跡遍天下。其風雲月露山水草木。一遇二蘇。皆有德色。如馬之〉 〈遇九方皋。玉之遇卞和氏。然天竺乾坤之秀。西湖風月之清。鼓腹和粟裡詩。寧計惠州窘迫之態。引泉肖蘭亭景。不爲瓊山瘴癘之憂。是非見道不〉 〈惑。樂天知命。其能然乎。後世慕之。凢山川草木雖未由二公之品藻。亦將借二公之芳譽。況古藤實二公過化之地。其山川亭榭宜乎德色。所謂一〉 〈經品題。便作佳士。江月浮金流梳之勝是也。若世俗以爲三者。作於二公之手。愚則未之聞也。於戲。二蘇逺矣。山川寂寥。安得起之於九泉之下。請〉 〈問其是非。二蘇復生。當以餘言爲是。容縣橋容州志駱駝橋改爲龍驤橋。容州大川東注。中貫城流。水面千尺。〉 〈舊有長橋以濟徃來名曰駱駝。五代前州剌史。以陰陽之說且水聲激橋不利。州人輙毀橋易舟。求試陰陽之術。五代之內未見其利。州人來徃者〉 〈舟楫不便。於是再欲經營。力乃不及。郡人苦之予到觀憫其事之官遂鳩工度材。再建橋於故基。委倚郭知縣王從仕董工。三月而成。郡人再得穩〉 〈步大川。無病涉也。郡庠適在橋右駱駝之橋。名無變化之意士於不利於春官。橋成如龍橫拋滄浪。因名龍驤。且欲作成士氣。使登名天府。觀光上〉 〈國者。如龍之得雲雨而騰驤。此先兆也。今諸公遂成橋。就作送行後之登第。幸母志我之用心〉 〈懷集縣橋昭潭志太平 波羅鬱林州橋梁鬱林志安逺橋。在州之南二裡。 西望橋。在州之西五裡。〉 〈鴉橋。在州之西三十裡 廟林橋。在州之束二十五裡北流縣橋容州志登龍橋在北流縣西街。其水源出大洪山。合峨石鄉思〉 〈賀水入繡江博白縣橋鬱林志五裡橋。在縣之北五裡周村橋。在縣之南一十裡。〉 〈太平橋。在縣之東四裡。興業縣橋 通濟橋。在縣城之南 隴畆橋在縣城之西一裡。〉 〈津渡懷集縣昭潭志縣前 三車 錢村 石薑〉 〈鬱林州鬱林志南辛倉。在州之南一十五裡。博白縣 緑珠渡。在縣之西南一十裡。 花石渡。在縣之西二十裡 北〉 〈當渡。在縣之東二十五裡。 塘〉 〈容縣容州志大蓮塘。在州城內東北角。池中有蓮亭故基。 風俗形勢〉 〈蒼梧志按隋書。自嶺以南二十餘郡。大率土地下濕。多瘴癘。人性輕悍。箕踞椎結。乃其舊風。俚人則質直尚信。諸蠻則勇自立。皆重財輕死。惟富爲〉 〈椎。刻木以爲符契。言誓至死不改。鑄銅爲大鼓。初成懸於庭中。置酒以招。同類。讎怨欲相攻殺則嗚此。到者如雲。有鼓者號爲都老。舊事尉佗於漢〉 〈自稱蠻夷大喪老。夫故俚人猶呼其所尊爲到老。言訛。又稱都老。郡國志雲。其俗尚 渠舞。又舊經雲。古蠻夷之國。雕題之俗。婚用牛。喪則聚摶撃〉 〈鉦鼓作戲。呌噪逐其厲。及掩之中野。至親不復送。言語好。尚。略同中國矣屬縣一〉 〈蒼梧縣寰宇記樂音節閑羙。有京洛遺風。蒼梧志云云。廣西俗語椎遜。亦謂梧州樂。昭州角雲。輿地紀勝嶺南氣候。殊異中州。多熱少寒。多霧少霽。〉 〈郡守王大夫奏 蒼梧爲郡南。極水陸之衝也。承桂海之源。分鬱江之脈。自嶺以南二十餘郡。大率下濕瘴癘。人性輕悍俚人則質尚狺。諸蠻則勇〉 〈敢自立。皆重財輕死。隋志元一統志俗尚犀梁舞。南越志新寧縣多俚獠。善爲犀渠。左大沖所謂戶有犀梁見晏殊類要。及元和志雲。俗尚如此。〉 〈岑溪縣古藤志縣地。四際高山。喬木窮穀。嵐霧暝晦。午方見日。山谷間多生惡草木。枝葉腐爛。墮雨流漲溪澗。人欽水則致病馬。民亦貧甚。不以寒〉 〈暑績蕉布爲衣。與邊山徭獠接處。罕習禮義。宋元以來。稍知向學。亦自淳樸。〉 〈國朝建學立師。以六藝訓弟子員。人材彬彬輩出矣。藤縣舊志雲。是州僻在邊隅。風俗大槩與中州異。自古昔民少向學。而禮〉 〈俗亦頗淳樸。然而拙於生理婦女亦皆種田。不事蠶桑。無問寒暑。俱蓍蕉苧爲衣。旱則禱天祈雨。無救旱桔槔之類。故歲時少豐。貧則甘於凍餒。而〉 〈恥爲盜。病則惟杞鬼神。不用醫藥。或以針剌舌出血。或服草藥。弗治。則聴天命。蓋因山川瘴毒所致也。地無場冶。刳竹爲瓦編竹爲壁而居之。有喪。〉 〈以鼓樂飲酒食肉爲禮。鄉民多以白布爲巾。故諺曰鼓樂不分衰樂事。衣冠難辯吉凶人。冬無霜雪。寒暑不常苦風疾雨或曰至馬。大槩如舊志所〉 〈雲。白入版圖以來。風俗亦少變矣元一統志俗以青石馬刀劒如鐵。婦人亦以爲環玦。代珠玉也。夷人死。徃徃化爲摳。摳。小虎也。其初穴棺而出如〉 〈鼠。漸如犬大。並是人肝所感。元和志及寰宇記雲。 岑溪。即舊之南儀州也。俗不知歲。惟用八月酉曰爲臘。長糿相賀。以爲年初。每月中旬。年。少女〉 〈兒。盛服吹笙。相召明月下。以相調弄。號曰夜泊以爲娛。二更後。匹偶兩兩相攜。隨處即合。至曉則散。男兒以白布爲頭巾。女兒以布爲衫。寰宇記雲。〉 〈民淳訟簡。藤陽志雲。 貧者甘饑餓。病者求巫祀。如其不瘳。以針剌血。聴其自愈。藤陽志雲。〉 〈容縣容州志容介桂廣間。衣冠禮度並同中州。風俗頗淳。間習文學。地多瘴氣。春月音草。秋月黃茅。昔漢馬援所謂仰飛鳶踏踏墮水中。爲瘴地之〉 〈極也。雖春氣候差異。若能調護。瘴毒亦稀。獨可恨者。鄉落小民。病不事醫。致於天時地利。寒暑不常。間有冬暖如春。草木天長復零。其所謂江南〉 〈地暖。氣候景物能如是也。郡縣志十道志雲。夷多夏少。鼻飲跣行。好吹葫蘆笙。撃鋼鼓。習射號弩。無蠶桑。緝舊葛以爲布。不習丈學。呼市爲墟。五日〉 〈一集。人性剛悍。重死輕生。蔡條叢䛟雲。嶺南僧婚嫁。悉同常俗。鐵城去容州之陸川縣甚邇。一日令尹者入寺。見數泥象。迺生亡僧也。令尹問之。有〉 〈一僧對曰。此數僧令己無子孫矣。聞者笑之。元大一統志蓋蠻徼也。建突以後。中原士大夫。避地留家者。衆俗化一變。於是衣冠禮度並同中州。仕五〉 〈管者多至卿相。唐容管經畧剌史題名記。謂宋璟。李勉杜佑。馬植。盧鈞李渤。王翊輩。皆一時名臣。由此而歸至卿相者多。羣峯羅翠屏。環合無缺空。〉 〈此李誷詠勾漏山寳圭洞詩。懷集縣昭潭志地僻民稀。風聲氣習與賀無異然其民服力田野。不尚商〉 〈賈。不事蠶桑。惟務蕉織。婚姻死喪。戚裡相助。民俗如此。使知謮書。其風易變。〉 〈鬱林州鬱林志鬱林州僻在海隅突陬之地。冬無霜雪。寒暑不常其地土下濕而多瘴癘。人民不事蠶桑。性資輕悍。婚則相歌爲娶死則撃設助衰。〉 〈病不服藥惟好事鬼神。其俗大逺於中土矣。郡縣志又雲嶺右俗淳物賤。吾以靖康丙午被遷慱白。時虎未始傷人。獨竊人家羊。殆十年之後。北方〉 〈流寓者益衆。風聲日益變。而虎浸傷人。今則與內郡弗殊。㗖人不遺毛髮。果俗之澆厚。乃亦及禽獸耶。輿地紀勝鬱林古郡治嶺海之間。其民不誘〉 〈於末。知孝悌力田務本之義。崇寧二年。知郡蔣修學記元大一統志男勤耕。女勤織。惟信巫祝。重淫祀。疾不服藥。舊圖經雲。 愚民喜鬬輕生。一語不〉 〈平。則服毒草而死。蓋以一死而誣鬬者。世所謂胡蔓藤。亦呼斷腸草。嶺南皆有之。官府禁之。具在令甲監司守長。非不告戒。柰冥頑難化。忿而食之。〉 〈有如詆蜜。此俗之大不𡠾也。圖經雲。 夷人居山谷間。食用手摶酒名都林。合糟共飲。夜泊以縱淫。死則打鼓助衰。孝子尤無悲泣。刻木契馬。此鬱〉 〈林州之俗也。寰宇記。及風土記雲。 黨夷索婦。必令媒引女家自送相覿。後又放女歸家。聴其野合。胎後方還。前生之子例非己胤。女以烏色相。間〉 〈爲裙。用緋黠綴裳下。或腰領處。爲妬艷。男椎髻。女散髮徒跣吹笙。巢居夜泊。寰宇記雲〉 〈北流縣容州志縣地四野平夷。人物湊集。爲廣海水陸相接之地。景物風俗皆若本州。〉 〈陸川縣縣地僻處萬山。四圍林茂。北接炎海之地。風俗亦然。慱白縣元一統志俗重蔔吉凶。取決於鷄髀。建寧舊慱白所廢縣也。有三〉 〈𥻝夷。擇豺臺。臺人稍類夏人。豺人婦人偏簷皆露。揮人縵襠半股。並椎髻。輿諸夷異。寰宇記。慱白志並雲。鬱林風土視諸郡爲盛。良才秀民。好學者〉 〈多。倦遊録雲。 慱白僻陋。故俗反淳。古多長年。此蔡條叢話所言也。條又雲。慱白城下有新村。吾曳杖其間。至一村舍。有二老人坐飲。乃昆弟也。大〉 〈者年九十四。謂客曰。此吾糿弟。𦂯七十八矣。從旁環拱而侍之。皆兩老人之曾孫者。是殆冶堪入盡圖也。〉 〈形勢蒼梧縣與地紀勝賜夷勃盧。南越志雲。腸夷之甲以錫薄飾之。雜以丹溙。〉 〈照輝昱晃。左思所謂腸夷勃盧。 蒼梧翠羽。多於交趾。舊並陵縣。西接水準析安縣。地上多翠。蒼梧於南紀爲善地。紹興元年。吳興蒼梧。七公祠堂〉 〈記。元大一統志地總百粵山連五嶺。人風夥盛地氣歊瘴。史通雲。 火山無火。水井無冰。嶺南問答曰。梧州城東有方井。水泉清冽。非南方水泉比也。〉 〈謂之氷井。隔江有火山。下有丙穴嘉魚生馬。元次山剌梧州。嘗有此語。山多鍾乳。及石英。其俗採取以爲業。南越志。建陵縣。 唇齒湖湘。雜喉五〉 〈羊。距封圻於高要。窮津源於邑江。丘翔蒼梧郡賦。 舊孟陵。西接永平新安縣地。山多翠羽。故周書王會篇雲。蒼梧翠羽。多於交趾。蒼梧志雲。 民〉 〈居蓋無尾。柱無木多竹屋茅簷。風土記。賜夷勃盧。此左太沖賦所雲也。按南粵志雲。賜夷之甲以錫薄飾之。雜以丹漆。照輝昱晃。 郡居大江之南。〉 〈郡志 嶠南瘴毒地。蘇東坡詩容縣輿地紀勝郡以容山得名。郡國志雲。容州以容山得名。都嶠有三洞〉 〈天不下桂林。虞衡志。在容川。容州距城數十裡。有三洞天。足多勝景。濯纓石序。唐管有嶺外十三州之地。韓大見上。五嶺以南。禹貢職方所不載。由〉 〈漢以來。始登版籍。普寧郡志序。天下洞天凡三十有六。容乃得三爲。為漏山十洞記。平川中。石峯千百。皆矗立特起。周迴三十裡。其巖穴多勾曲而〉 〈穿漏。故古以是名山與其邑。勾滿十洞記雲。元大一統志江水即馬援雲。仰視鳥鳶。跕跕墮水。此地是也。按郡國志寰宇記並雲。病不事醫藥。尚巫謟〉 〈鬼。昔寜志雲。 林蠻洞蜓守條死要。韓愈作房公墓志雲。爲州經畧。使。鬱林州與地紀勝其地常隆隆有聲響。如踐空地。沈埭懷連南越記雲。在鬱平〉 〈縣。方輿騰覧鬱林古郡見至劉敞送楊僕序。居三州之境。郡志。鬱林高馬郡。己備唐寜。黨白。三羽之境。前引長江。改績堂記云云。北背原阜。形洩垣。〉 〈無歲露煙瘴。元大一統志明珠之具。出鬱林之濱。華談雲。 永喜爲東甌鬱林爲西甌。郡國志雲。 鬱林爲郡。併黨。牢。白。三州之境。圖經雲。〉 〈戶口本府梧州府志人戶三萬四千米百九十五戶。人丁二十萬一十口。蒼梧〉 〈志洪武元年抄數。 戶八千八百八十七。 民戶八千一百五十五。 軍戶一百冊七。儒戶九十。站戶五百二十五。 口六萬七千丹四十二。〉 〈民口六萬丹九百五十三。 軍口七百九十四。 儒口八百三十一。站口四千一百七十三。 僧行二百九十一名。〉 〈蒼梧縣梧州府志人戶六千七十一戶。人丁三萬一千一百七口。九域志戶主二千九百一十四。 客一千八百二十一。寰宇記唐開元戶一千一〉 〈百六十。 宋戶主一千一百八十八。客四百九十九。郡縣志唐開元戶一千一百六十。 宋戶四千七百三十五。輿地要覧戶計四千八百一十八戶。〉 〈岑溪縣梧州府志人戶一千三百五十四戶。人丁五千一百五十口。古藤志戶一千六百六十三。計七千一百五十二口。 男子四千一百三十。〉 〈成丁二千九百零三。 不成丁一千二百二十七。 婦女三千零二十二。婦二千六百二十三。 女三百五十七。寰宇記唐開元戶九百二十九。〉 〈宋戶主客六百三十八丁。本州只供丁。不洪戶。藤縣梧州府志人戶八千一十六戶。人丁三萬七千六百三十七口古藤志總計〉 〈九千一百三十八戶。該己未成丁四萬五千七百八十七口。 戶計七千四百七十有五。丁口三萬八千六百三十五。 男子二萬七十三口。 成〉 〈丁一萬二千七百一十五。 不成丁七千三百五十八。 婦女一萬八千五百六十。 婦一萬三十五十七。 女五千五百零五。九域志戶主五千〉 〈七十。客一千三百一十二。寰宇記唐開元戶二千九百八十。宋戶主客一千一百四十七。郡縣志唐開元戶二千九百八十。 宋元豐戶六千三〉 〈百八十二。容縣梧州府志人戶二千二百七十戶。人丁一萬一千四百九十九口。容〉 〈州志並北流陸川二縣。總計諸色人戶五千九十五戶。九域志戶主一萬二百二十九。客三千五百四十七。寰宇記容州。唐開元戶二千。 廢繡〉 〈州唐開元戶六百六十一。 廢禺州。唐開元戶五百二。 廢順州。唐開元戶五百九。 宋戶主都管。二千九百二十二丁。此州供丁不供戶。 戶一〉 〈千六百六十六。 戶口唐開元戶二千。 宋元戶一萬三千七百七十六。〉 〈懷集縣梧州府志人戶九百二十三戶。人丁四千四百二十八口。昭潭志元朝戶六百二十三。 口二千九百六十四。〉 〈今朝洪武元年。至洪武八年終。 戶一千零三。 口八千零五十七。鬱林州梧州府志人戶六千三百六十七戶。人丁四萬一千七百六十九〉 〈口。鬱林志元朝至正間。取勘到戶二千六百一十九戶。男婦二萬一百九十七口。聖朝洪武二年取勘諸色人戶。四千二百戶。計男婦大小三萬三千二百三十〉 〈九口。九域志戶主三千五百四十二。客二千三。寰宇記鬱林州。唐開元戶一千九百一十七。口九千六百九十九。廢牢州。唐開元戶一千六百〉 〈四十一。口一萬一千七百五十二。廢黨州。唐開元戶一千三百。口七千四百。宋二縣管戶郡縣志唐開元戶。同黨牢二州。及白州。共計七千三〉 〈百五十八。宋元豐戶五千五百四十五。北流縣梧州府志人戶二千四百五十二戶。人丁二萬七十八口。容縣志〉 〈總計一千七百四十五戶。陸川縣梧州府志人戶一千七百七十七戶。人丁一萬一千六百三十七〉 〈口。容縣志戶口總計一千八十八戶。博白縣梧州府志人戶四千六百二十四戶。人丁三萬一千一百五十四〉 〈口。鬱林志元朝至正年間。取勘戶二千八百四十一。口一萬九千一百三十。聖朝抄報諸色人戶。四千三百三十三。口三萬三千三百五十。九域志戶主三〉 〈千七百二十七。客八百六十二。寰宇記唐開元戶二千五百。 宋戶主客一千四百九十一。〉 〈興業縣梧州府志人戶九百四十一戶。人丁五千五百五十一口。鬱林志元朝。至正間。取勘到戶三百五十一。口一千七百九十三。〉 〈聖朝抄報計諸色戶。四百七十七口三千五百一十四。 田賦〉 〈梧州府。永樂元年官民田地塘。二萬三千三百六十四頃八十八畆五分九釐六毫九絲五忽。 夏稅 米一百八石二鬥七升八合七勺二抄五〉 〈撮。 絲一百九十斤八兩四錢八分七釐五毫。 麻二十九斤二兩二錢八釐。 秋糧 米壹拾萬二千六百二石五鬥一升三合二勺九抄四撮〉 〈六圭。租鈔二錠二貫七百六文。蒼梧志稅糧秋糧米正耗三千五百七十二石一鬥二升四合。 永樂元年實在各色啇稅課錢。五萬八千八〉 〈百九貫九百七十三文。花銀三百八十九兩九錢四分七釐六毫。 啇稅課鈔四萬六千一百三十二貫五十四文。 酒醋課鈔一千一百一十八〉 〈貫六百九十八文。 門攤課鈔一千九百六十一貫七百文。木植起稅課鈔壹百四十一貫二百六十七文。 木稅課鈔五百一十六貫九百八〉 〈十文。 鐵冶課鈔一千七百九十九貫二百文。 窯竃課鈔一十二貫九百文。 紙槽課鈔壹千五百三十五貫八百零六文 房地賃鈔二百六〉 〈十六貫三百六十四文。 魚課銀鈔五千三百二十五貫零四文。花銀三百八十九兩玫錢四分七釐六毫。 稅課司 實在各項課鈔一萬六千〉 〈三百一十五貫文。蒼梧縣。水樂元年官民田地塘。四千五十八頃四十七畆一分六釐四毫〉 〈九忽。夏稅絲四斤八兩三錢。麻二十五斤一十一兩八錢八釐。秋糧米壹萬八千二石七鬥七斤九合八勺七抄一撮九圭。 實在各色〉 〈啇稅課鈔。四千八百八十六貫七百四十三文。花銀一伯九十八兩三錢三分二釐六毫。本縣各項課鈔一千五伯八十一貫二伯文。 酒醋課〉 〈鈔三百二十九貫五百五十文。 紙槽課鈔一千二百二十貫七伯文。房地賃鈔三十貫九百五十文。〉 〈河泊所。魚課銀鈔二千九百七十四貫九百八十八文。 花銀壹百九十八兩三錢三分二釐六毫。〉 〈岑溪縣。永樂元年官民田地。六百三頃九十九畆八分。 夏稅 米二石三鬥八升九合三勺一抄。 絲六斤壹十五兩。 秋糧 米二千四百八〉 〈十一石陸鬥一斤五勺六抄七撮三圭。古藤志錢 啇稅課程。按月規辦銅錢七千八百一十五文。逐月增羨不等酒醋課程。按月額辦銅錢六百〉 〈文。折收荒銅三斤壹拾三兩五錢七分八釐九毫四絲九忽三㣲七渺。糧 秋糧歲入一千三百零二石三斤七勺四抄五撮。 永樂元年實在〉 〈各色啇稅課鈔。一百二十九貫九百一十文。 啇稅課鈔七十四貫三百一十五文。 酒醋課鈔八貫五百三十五文。 紙糟課鈔四十二貫三百〉 〈八十文。 房地賃鈔四貫六百八十文。藤縣。永樂。元年官民田地塘。三千五百三十二頃九十三畆四分六釐五〉 〈毫。 夏稅 米一十五石八鬥三斤五合九勺七抄五撮。絲七十八斤二兩七錢。 秋糧 米一萬四千九百七石六鬥七斤五合七抄一撮四〉 〈圭。古藤志錢糧 總計月辦錢一十二萬三千六伯六十文。每月增羨不一。歲入糧石一萬一千三伯一十二石六鬥七斤一勺九抄四撮八圭四粒〉 〈九粟二塵五埃。 本州 錢 啇稅課程。按月規辦銅錢一十一萬一千八百八十五文。逐月增羨不等。 酒醋課程。按月額辦銅錢三千三百六〉 〈十文。折𠬧荒銅二十一斤八兩八錢四分二釐一毫五絲三㣲二渺。 糧秋糧歲入一萬一十石六鬥三升九合四抄九撮八圭四粒九粟二塵五〉 〈埃。 永樂元年實在各色啇稅課鈔。六千二百零二貫六百二文。花銀一百九十一兩六錢一分五釐。本縣各項課鈔六百四十三貫五伯三十〉 〈八文。 酒醋課鈔四十七貫五伯二十八文。 房地賃鈔七十九貫三十文。 木稅課鈔五伯一十六貫九伯八十文。 稅課局。各項課鈔三千七〉 〈伯四十六貫五伯四十一文。 啇稅課鈔三千四伯七十五貫二伯七十四文。門攤課鈔一伯三十貫文。 木植起稅課鈔一伯四十一貫二伯〉 〈六十七文。 河泊所。魚課銀鈔一千八伯一十二貫五伯二十三文。花銀一伯九十一兩六錢一分五釐〉 〈容縣。永樂元年官民田地。一千八百八十五頃六十四畆四分六釐。 夏稅米三十九石六合七勺四抄。 絲一十三斤一十一兩四錢八分七釐〉 〈五毫。 秋糧 米八千五百七十一石二鬥四合二勺三抄六撮。容州志總計輕重租田。一千四十三頃七十四畆六釐八絲。通計正耗米四千八〉 〈伯五十一石八鬥一斤一合四抄七撮三圭四粒。 田糧 本州並北流陸川縣計總該輕重祖田。三千八十一頃零 拾六畆玖分七釐八絲。總〉 〈額錢糧一萬四千四百九十七石二年九斤二合六勺二抄二撮伍圭四粒。啇稅每月額徵。酒醋課程錢四千七伯六十文。 永樂元年實在各〉 〈色啇稅課鈔八百二十四貫七伯七十一文。 啇稅課鈔七伯貫六伯九十文。 酒醋課鈔一伯九貫四伯三十二文。 紙糟課鈔一貫九十六文〉 〈房地賃鈔一十三貫五伯五十三文。懷集縣。永樂。元年官民田地。一千九十二頃八十七畆六分一釐。 夏稅〉 〈絲四斤一十三兩五錢五分。 麻三斤六兩四錢。 秋糧 米四千七伯四十九石四鬥三升七合七勺四抄八撮。昭潭志稅賦 元朝。 田四〉 〈十九頃三十三畆四分。 糧三伯二十六石五鬥三斤七合九勺。聖朝洪武元年。至洪武八年終。 田四伯九十六頃二十二畆二分。 糧二千〉 〈二百二十六石八鬥八斤三合五勺八抄。 啇稅課程錢鈔九十三貫七百五十文。酒醋課程錢鈔二百一十二貫一百六十文。 永樂元年實〉 〈在各色啇稅課鈔。一千二百五十貫六百一十一文。 啇稅課鈔四伯四十六貫三百四十五文。酒醋課鈔三百八十五貫八百八十三文。 紙〉 〈槽課鈔一百九十八貫一百二十文。房地賃錢一十三貫三百二十五文。 魚課鈔二百六貫九百三十八文。〉 〈鬱林州。永樂。元年官民田地塘。三千五百九十一頃三十二畆三分三釐九毫。 夏稅 米二十一石八鬥六升升七合二勺。絲二十九斤六兩八〉 〈錢八分七釐五毫。 秋糧 米一萬四千二百八十石九鬥五升五合。租鈔二錠二貫七百六文。鬱林志稅賦 元朝。至正間。取勘計田三伯四〉 〈十一頃九十八畆八分。該稅一千八伯六十八石一鬥八升三合九勺六抄。〉 〈聖朝洪武之始取勘計輕重官民田。一千五百八十四頃一十六畆五分七毫四絲九忽八㣲。計稅六千六百二十八石四鬥四升六合四勺三抄八撮〉 〈二圭四粒二粟四㣲五塵。酒醋課程錢每歲額辦納錢七萬二千九百六十文。 永樂元年實在各色啇稅課鈔。二萬二千三伯六貫三伯七十〉 〈六文。 本州各項課鈔一千九百四十貫八百五十六文。酒醋課鈔一百九貫三十文 紙槽課鈔三貫九伯二十文鐵冶課鈔一千七伯九十〉 〈九貫二百文。 房地賃鈔二十八貫七伯零六文。 在城稅課局各項課鈔五千三百四十四貫四百五十文。 啇稅課鈔五千一十六貫八伯〉 〈五十文。 門攤課鈔三百二十七貫六百文。 南流稅課局。各項課鈔八千九伯二十三貫五伯二十文 啇稅課鈔八千一百一十四貫九百二〉 〈十文。 門攤課鈔八百八貫六伯文。 大糖稅課局各項課鈔三千三百九十六貫九百八十文。啇稅課鈔二千七百四十貫四百八十文。 門〉 〈攤課鈔六百五十六貫五百文。 辛立稅課局各項啇稅課鈔二千七百貫五百七十文。 啇稅課鈔二千六百六十一貫五百七十文。 門攤課〉 〈鈔三十九貫文。北流縣。永樂元年官民田地塘。二千九百一十三頃八十九畆六分三釐〉 〈六毫二絲六忽。 夏稅 米壹拾壹石四升七勺。 絲一十九斤四兩四錢三分七釐五毫。 秋糧 米一萬四千七百三十二石八鬥九升一合〉 〈一勺。容州志總計輕重租田一千六十六頃三十三畆一釐。計正耗米五千一百零二石三鬥二升三合四勺二抄六撮四圭。 每月額徵酒醋課〉 〈程錢四千三百六十文。 永樂。元年實在各色啇稅課鈔。四千二百九十五貫一百八十文。 啇稅課鈔四千一伯五十五貫八伯二十文。 酒醋〉 〈課鈔五十六貫六百八十文。 紙槽課鈔六十六貫五伯六十文。 房地賃鈔一十六貫一伯二十文。〉 〈陸川縣。永樂。元年官民田地塘。一千五百三十一頃六十畆六分三釐七毫。 夏稅 米四石六鬥三斤一合。絲八斤一十兩五錢二分五釐。〉 〈秋糧 米七千三百三十六石九鬥五斤五合七勺。容州志總計輕重租田九百七十一頃八十九畆八分九釐。計正耗米四千五百四十三石一〉 〈鬥五升八合一勺四抄八撮五圭。 每月額徵酒醋課程錢一千五伯二十文。 永樂。元年實在各色啇稅課鈔。六百二十九貫三百六十文。 啇〉 〈稅課鈔五百八十一貫六百文。 酒醋課鈔一十九貫八百三十文。 紙槽課鈔三貫三十文。 窯竃課鈔一十二貫九百文。 房地賃鈔一十二〉 〈貫文。博白縣。永樂。元年官民田地塘。三千一十一頃三十一畆九分五毫。 夏〉 〈稅 未八石六鬥九升五合五勺 絲一十八斤一十四兩一錢。 秋糧未一萬一千九百五十八石二鬥七升六合三勺。鬱林志稅賦 元朝〉 〈至正年間。取勘計田二百四十四頃八十四畆。該稅糧一千一百九十六石七升五合九勺五抄〉 〈聖朝取勘。田一千七伯八十六項一十六畆一分四釐四毫九絲八忽八微。該納稅糧七千三伯七十九石六鬥二升二合二勺二抄五撮四圭八粒五〉 〈粟。 酒醋課程每歲辦納錢三萬二千六百四十文。 永樂元年實在各色啇稅課鈔。一千五伯五十六貫七百九十文。 啇稅課鈔一千四百四〉 〈十七貫二百七十文。 酒醋課鈔四十一貫五百二十文。 房地賃鈔六十八貫文。〉 〈興業縣。永樂。元年官民田地塘。一千一百四十三頃八十一畆五分八釐。夏稅 未四石八鬥一升二合三勺。 絲六斤一兩五錢。 秋糧 未〉 〈五千五百八十石七鬥二升七合七勺。鬱林志稅賦 元朝至正間取勘。計田六十頃零八十畆稅糧三百六十五石一鬥一升三合二抄五撮。〉 〈聖朝取勘。計田五百八十一頃零三十八畆二分四釐四毫七絲三忽。該稅糧二千六百八十五石九升二合一抄九撮八圭三粒二粟五塵。 酒醋課〉 〈程每歲辦納錢九千一百二十文。 永樂。元年實在各色啇稅課鈔。四百一十一貫六百三十文。啇稅課鈔四百一貫九百二十文。 酒醋課鈔〉 〈一十貫七百一十文。土産〉 〈梧州府物産蒼梧志未 粳 糯 粘 稻 藥 烏桕 蛇床子鶴虱 縮砂 何首鳥 革薢 茴香 黃薑 紅豆 白牽牛 黑牽〉 〈牛 馬鞭草 楓木子 白扁豆 薄荷 接骨草 香附子 貫仲菖蒲 槐角子 山卮子 車錢草 花芙蓉 素馨 茉莉 佛〉 〈桑 梔子 舍笑 金錢 月桂 薔薇 酴釄 木犀 緑蔥 朱槿紫槿 白槿 金風 男眞 女眞 海棠 剪春羅 金菊 石榴〉 〈緋桃 蓮花 粉圍 白菊 水蕉 蘭花 菓 頻婆子 荔支龍眼 枇子 橄欖 烏欖 蕉子 香椽一雲枸櫞皮厚而香又有狀〉 〈如手者號佛十櫞柚子 餘甘 秋風子 金斗子 青竹子 桂木子千歲子 不納子 毛韶子 羊矢子 三斂子一名羊杷宜母子一名〉 〈黎黃淡子 黃皮子 𥂁封子 倒粘子 冬桃 山棗 石栗桃李 梅 梨 棗 栗 茅栗 甘蔗 蓮 藕 菱 茨菰 橙 橘〉 〈楊梅 石榴 盧橘 古買子 羅蒡子 奈子 蒲萄子 白藤子茅錐子 瓜 西瓜 金子爪 瓜 瓜 樹 木棉 桄榔 榕〉 〈檜槐 黃柞 苦練樟楠桐 石𥂁赤黎皂角水沙山栢黃楊 白同楓 檀 椎 栢相思 鳥桐 桂 栗 山棗 山桃〉 〈桃花森 秋風 古欖 杉 竹 鶴膝 多枝 𥯨摩 單 苦班桂竹 貓頭苦 筋 簕 黃陶 大頭 綿 草 蘆荻 蓼〉 〈荷 藍 紫具 龍葵治惡瘡葫蔓葉似蘭香㣲茂 人 黃藤 剪刀 江苔 馬堂竹 菜 芥 蔥 薤 韭 蕎 蒜 莧 決明〉 〈萵苣 瓠 茄 茼蒿 香菜 蕨 芹 薺 薑 白菜 羊蹄 黃瓜冬瓜 芋 茵 甜菜 筍 獸 虎 豹 狼 豺 鹿 𪋛〉 〈麖 山豬 獺 猿猴 竹鼯 川山甲 狸 鼠狼 禽 灰鶴鶴白鸝 竹鷄 山胡 鷗 鵓鴿 鷓鴣 鵲 鳥鴉 白項鵈〉 〈鳩 雀 燕 鶯 野鴨 伯勞 金錢鷄 鴩鷄 鷹 鷂 鷺鵪鶉 鸕鷀 白頭 戴勝 畜 馬 騾 牛 羊 豬 犬 貓〉 〈鵝 鴨 鷄 魚 黿 鱉 白魚 鮎 䲎 鯉 鯽 魿 魴三 鮑一名河隊鱸 青 鮈 馬 黑鯉 魛 鱖 稱星 蝦〉 〈蟲 錦蛇 烏蛇 青竹蛇 蚭蛇 𧑍蛇 犬二蛇 蜈蚣 木蛭水蛭 蛙 山蜞郡縣志銀貢 嘉魚元大一統志出蒼梧縣。范成大虞衡〉 〈志雲。狀如小鰣魚。味極膄美。出大山。春末最多。 産鐘乳 翠羽輿地要覧 南漆 赤藤 白石英元大一統志並出蒼梧縣山中 石栗。土人謂〉 〈之杓栗。以其形肖木杓也。 白栗 龍眼 荔枝。風土記引地理志雲。廣信縣多龍眼荔枝。生於山溪。人家亦種之。 餘甘子。蒼梧縣。及孟陵戎城〉 〈鎮。皆有之。 蛤蚧。蒼梧及冷石。孟陵。戎城。皆有之。 多竹。圖經雲竹配苦也。有黃苦竹。白苦竹。東越謂之高苦竹也。在舊思安縣。今併入蒼梧縣。〉 〈岑溪縣 生漆古藤志永業鄉産 芭蕉 蕉布在處有之 縮砂元大一統志出岑溪縣 孤夷輿地紀勝郡國志雲。孤夷。夷人名也。有兩牙。長二〉 〈寸。食人。 糖霜。土人沿江皆種甘蔗。彌望成林。冬初壓取汁作糖。以靜器宻儲之經夏結霜。瑩如石榴子。乃天之成也。 〉 〈藤縣 觔竹古藤志義昌上鄉産 鐵黎木。感義鄉産。 黃藤義昌下鄉産。 芭蕉 蕉布。在處有之。 竹子布元大一統志在鐔津縣。王象之輿地〉 〈紀勝雲。 宻波羅樹。生絶石懸崖間。至堅白。堪為器。寰宇記。及輿地紀勝雲。 竹枝霜。土人㳂江種甘蔗。冬初壓取汁作糖。以淨器貯之蘸以竹枝〉 〈皆結霜。自至元丁醜以後山賊作亂民失此業今德慶有一二民戶徃徃能之。 蔞藤方輿勝覧土人採取雜蜃灰並檳榔㗖之。左思作吳都賦。所〉 〈引石㠶水松東風扶畱此其一也一名扶留 又産大蕂及波羅宻樹。竹子布 紵布元大一統志鐔津岑溪二縣有。 扶畱藤。鐔津岑溪二縣皆有〉 〈之。左思吳都賦。所引石㠶水松東風扶畱此其一也土人採取雜唇灰並檳榔㗖之名曰蔞藤。王象之輿地紀勝祝穆方輿勝覧並雲。 嘉魚。輿地〉 〈紀勝引圖經雲每歲春首有鱏魚夏初有嘉魚從南海來直至象州來賓縣有龍門灘鱏魚常踴躍而上。即退歸海。今按嘉魚産鬱水中邕貴以來〉 〈至藤梧皆有之。近海則不復有此。容縣容州志蕉布 絡布 山貨 赤藤 紫藤香 藥物 黃精〉 〈仙茅 莪述 蓿砂 葛根 蒼耳 竹 山苻竹 荔竹 筠竹木 柯 黎 槁 桂寰宇記朱砂 水銀 竹子布 蕉皮布〉 〈竹茶。茶經雲。容州黃家洞有竹茶。葉如嫩竹。土人作飲甚甘美。 膋石。輿地志雲。南人謂滑石爲膋石也。土人皆膋石燒爲器。用以烹魚鞋。亦號爲〉 〈五侯燋石。大爛則可兩三熟。 蜜煎元大一統志郡人工於煎煉。如川芎。縮砂。橄欖。薑。豆蔲。蒼術。荔枝。木瓜。皆入宻煎。〉 〈鬱林州 物産鬱林志 米 粳 糯 粘 菓 荔枝 龍眼 李梅 梨 桃 烏欖 芭蕉子 黃皮子 橄欖子 金橘子 瓜〉 〈東瓜 黃瓜 西瓜 樹 松 楓 柯 桄榔 榕 槐 苦練樟 柏 桂 白藤 竹 苦竹 筋竹 大頭竹 簕竹 草〉 〈蓼 荷 萊 芥 蔥 薤 筍 茄 蒜 薑 萵茝 獸 虎鹿 麖 山豬 猿 猴 狸 禽 山胡 烏鴉 黃鶯 鷓鴣〉 〈鷺 野鴨 鷹 燕 雀 鳩 鵲 畜 馬 牛 羊 豬 犬貓 鵝 鴨 鷄 水族 蟬 蜂 蟻 蝶 蜻蜓 螳螂 蜈蚣〉 〈飛蛾 螢 蝦蟆 蜘蛛寰宇記貢布元大一統志蕉布本州諸縣有郡縣志𥕯砂 銀貢 布 珠〉 〈鮫魚元大一統志在南流縣。及定川界內。狀如團扇。口在腹下而方。尾間有刺傷人甚毒。皮裝刀靶。蔡條國史補及寰宇記雲。 猩猩方輿勝覧封〉 〈溪有猩猩似黃狗。人面善言。音如女人。 蚺蛇輿地紀勝長十丈。以婦人衣核之。則蟠。牙長六七寸。辟不祥。 人面於元大一統志在南流縣界內。春〉 〈華。夏實秋熟。皮味甘酸。食有核如胡桃。兩邊似人面。 鰐魚。在南流縣及所廢黨牢州界內有。狀如鼉。四足。身長二丈。口長四尺齒如鋸。食人。爲窠〉 〈生邜如鵝子大。死後骨已枯齒落更生。朽盡始止。蔡縧國史補及寰宇記雲。 桃榔子。本産於黨牢州。諸縣界。今並屬南流縣。木似棕櫚心中出麵〉 〈可食。令人不餒輿地紀勝雲。 檳榔子在南流縣舊所廢黨牢州境內。其樹如椶櫚。高六七丈無枝柯。上有十許葉。正月結房。一房二百餘子。花甚〉 〈香。每生即落一籜籜堪爲扇。五月熟。大如鷄子。以海蠡殻燒作灰。名曰蛤奔灰。共扶留藤和而嚼之香美。除口氣。火食令人齒黑。故南中有雕題黑齒〉 〈之俗。椰子。在南流縣。有輿地紀勝雲樹似檳榔而高大。業長一丈。無陰陽。結實一房生三十餘子如瓜。其殻中有肉如熊白。味似胡桃。內有漿一〉 〈升。清如水。甜如蜜。飲之愈渴。堪爲酒器。皮堪縳船。土人多種。今廣西諸郡皆有之。惟州爲最。 犀牛寰宇記有角在額上。其鼻上又有一角。食荊棘〉 〈冬月掘地藏而出鼻。其角辟不祥。 龍眼子元大一統志産南流縣界內。實大如彈子。食之甚甜。輿地紀勝及西甌圖經並雲。益智子。在南流縣。所廢〉 〈黨牢州諸縣界內。似廉薑。香如豆蔻。輿地記。廣西果木有七十子。而鬱林州則有七子。蓋他郡亦有。終不苦此州也。 史君子在南流縣興業縣皆〉 〈有嬰兒食之療疳蟲北流縣鬱林志蕉布 絡布 山貨 赤藤 紫藤香 藥物 黃〉 〈精 仙茅 莪述 蓿砂 葛根 蒼耳 竹 山符竹 荔竹 筠竹 木 柯 黎 槁 掛〉 〈陸川縣容州志蕉布 絡布 山貨 赤藤 紫藤香 藥物 黃精 仙茅 莪述 蓿砂 葛根 蒼耳 竹 山符竹 荔竹 筠〉 〈竹 木 柯 黎 槁 桂慱白縣鬱林志物産 米 糯 粘 粳 菓 荔枝 龍眼 李〉 〈梅 桃 烏欖 蕉子 橄欖 金橘 瓜 東瓜 黃瓜 西瓜樹 松 楓 柯 榕 槐 苦練 樟 柏 桂 白藤 竹 苦〉 〈竹 筋竹 大頭竹 簕竹 草 蓼 荷 萊 芥 蔥 薤筍 茄 蒜 薑 萵苣 獸 虎 鹿 麖 山豬 猿 猴 狸〉 〈禽 山胡 鳥鴉 黃鷺 鷓鴣 鷺野鴨鷹 燕 雀 鳩鵲 畜 馬 牛徉豬 犬 貓 鵝 鴨 鷄 水族 蟬 蜂〉 〈蟻 蝶 蜻蜓 螳螂 蜈蚣 飛蛾 螢 蝦蟆 寰宇記出真珠興業縣物産鬱林志米 糯 粳 粘 菓 荔枝 龍眼 李 梅〉 〈梨 桃 烏欖 芭蕉子 橄欖子 金橘子 瓜 東瓜 黃瓜西瓜 樹 松 楓 柯 榕 槐 苦練 樟 柏 桂 白藤〉 〈竹 苦竹 筋竹 大頭竹 簕竹 草 蓼 荷 萊 芥蔥 薤 筍 茄 蒜 薑 萵苣 獸 虎 鹿 麖 山豬 猿〉 〈猴 狸 禽 山胡 烏鴉 黃鷺 鷓鴣 鷺 野鴨 鷹 燕雀 鳩 鵲 畜 馬 半 羊 豬 犬 貓 鵝 鴨 鷄〉 〈水族 蟬 蜂 蟻 蝶 蜻蜓 螳螂 蜈蚣 飛蛾 螢 蝦蟆蜘蛛 土貢〉 〈蒼梧縣九城志銀一十兩 白石英二斤藤縣九域志銀一十兩〉 〈容縣九城志銀一十兩 珠砂二十兩鬱林州九城志銀五兩 慱白縣九域志銀一十兩蓿砂二斤〉 永樂大典卷之二千三百三十九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