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總集 > 永樂大典 | 上頁 下頁 |
卷一萬九千七百八十一 局 |
|
一屋·局 諸局沿革四 利民局 【濡須志】:寶二年,陸睿創置:每歲以五月至六月令撥官錢下兩廂,聽經紀細民結甲互保,量其藝業等第關借,半年始收其本。歲以為常。裕民局《宋史·列傳》: 徽宗朝徐處仁為侍讀,上言:昔周塚宰製國用於歲之杪,宜會朝廷一歲財用。量入為出,節浮費,罷斂。百姓既足,軍儲必豐,上善。詔置裕民局討論振兵裕民之法。時為蔡京所言乃罷。 【宋編年備要】:徽宗重和元年十二月,置裕民局,以延康殿學士徐處仁言,科斂折變,支用坐倉之為,害民故也。仍設五事。命蔡京提舉處仁為詳定官。 【宋會要】:徽宗重和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中書省言:奉御筆,就校正所置裕民局差下項官。太師蔡京充提舉官,徐處仁充詳定官,參詳官三。先次差朝散郎韓昭,撿討官五。先次差承議郎通判永豐軍崔陟,撿閱文字官二員,管勾諸司馬承受就校正所已差官。先是延康殿學士禮泉觀使徐處仁對便殿,上訪以天下事,處仁對:天下大勢,在兵與民。今水旱之餘,賦役繁重,公私凋弊,兵民皆困。及茲尚可為過,是將有不勝圖者。上驚思久之,曰:非卿不聞此言。明日除侍讀校正內經詳定官。進讀罷,上特留與前語。處仁奏:天下猶一家,方其子孫眾多,則當務節儉為長久。今皇子皇女勝衣占祥,歲月相繼。昔文王百斯男,唐有百孫院。雖未及之,不可不慮。上曰:然。已異類是矣,可若何?乃言:周以塚宰製國用於歲之杪。宜會朝廷一歲財用之數。量入以為出。節浮費,罷橫斂,百姓既足,軍儲必豐。振兵裕民,無大於此。上稱善。既退,降手詔。略曰:國有定法吏猶廢弛,況無法者?卿可以聞處仁具奏其事,有詔置局,討論振兵裕民之法,號裕民局。設五庫,以總一歲財用出納。而用事者不悅矣。十四日延康殿學士充禮泉觀使兼待讀徐處仁奏:臣准御筆立法下項,臣看詳敕令意義,該括詳備。然議法之初,本局合有條具畫一約束事件不少,兼恐諸路官吏,未遽通曉。欲乞行下,自重和二年秋料為頭施行,仍令監司守貳先次看詳敕令二法,並裕民子事理。如有疑惑,並許申明。及有所見利害,亦許實封奏聞。送裕民局具進呈。庶幾下情通達,法成令具,惠施無窮。詔依奏。諸折變支移和買者,前一月,計本路豐欠物價貴賤,所出多寡,各隨貴賤多寡之實。貴則量減納錢,或物賤則納本物。若先賤後貴,先貴後賤,聽改諸折變支移和買。不計豐欠貴賤多寡者,杖一百,官吏勒停永不敘。若以貴為賤,以賤為貴,及多寡豐欠不實者,加一等官吏編管千里,並不以去官罷役赦降原減。十九日,延康殿學士徐處仁奏:臣今續具到裕民局,參詳撿討官職位、姓名下項:參詳官一員,乞差中奉大夫直閣新知梓州孫漸,見在京。撿討官二員,一員乞差奉議郎書省校書郎艾晟,一員乞差奉議郎新授襲慶府儀曹宋灝,見在應天府。從之。宣和元年,正月六日御筆:徐處仁差知揚州。先是上命處仁見太師蔡京,京欲複行夾錫錢於中州。處仁答曰:夾錫錢第可行于關陝耳。又問:朝臣有欲動搖吾所立法者,何以制之?答曰:崇甯立法至今垂二十年,流弊多矣。如學校禮樂之類,固當更張裁損,隨時自改則人無間言。京不樂。於是言者攻之,乃罷局,出知揚州。二十八日,罷裕民局。 慈幼局 【宋史】《理宗紀》: 淳九年,詔給官田五百畝,命臨安府創慈幼局。收養道路遺棄初生嬰兒,仍置藥局療貧民疾病。 《黃震傳》: 震知撫州。初常平有慈幼局,為貧而棄子者設,久而名存實亡。震謂:收哺於既棄之後,不若先其未棄保全之。乃損益舊法,凡當娩而貧者,許裡胥請於官贍之,棄者許人收養,官出粟給所收家,成活者眾焉。 【山樵雜錄】:宋京畿各郡門有慈幼局。蓋以貧家子多,輒厭而不育,乃許其抱至局,書生年月日時,局設乳媼鞠育之。他人家或無子女,許來局中取去為後。故遇歲侵,貧家子女多入慈幼局。是以道無拋棄之子女。若冬遇積雨雪,亦有賜錢例。雖小惠,然無甚貧者。此宋之所以厚養於民,而惠澤之周也。 【建康志】:咸淳元年正月,馬公光祖鈞判參政真公創慈幼局。當使將漕時,嘗增月給,而本府前此,乃久舉行。街市間有遺棄小兒,合立規模收養,仍委官提督。今具條式如後:一,本府城內外諸廂貧民遣棄小兒或願收養,取具四鄰保明狀申提督官廳,差人審實,出給頭,照寶五年大使已行例。先支抱養錢十八界四貫,米五鬥。月支十八界二貫,米三鬥。至七歲住支。一,遺棄之時,恐未便有人收養,遂先雇乳四名,每名月支十八界六貫,米五鬥。一,嬰孩寄養在乳家,萬一無人收抱,亦合區處。今自一歲後照抱養人例,月支十八界兩貫,米三鬥,就令家權行撫育。如有願就乳之家接續抱養者,聽月給照支。一,每月一申民間抱養數並寄養乳家數,申提督官廳,支請錢米,仍仰各攜抱當官點名以防偽冒。其有病患者,仰不移時經提督廳給藥。或有事故,即時具申銷籍。所有本府錢米作四季成料撥付。所委官廳收管,月申總數銷豁,錢一料以十八界五百貫,米以百石,酒三百瓶為准。一,行下諸廂及兩縣尉司嚴督地分巡邏諸處,如有拋棄小兒,仰即時申解提督廳。每收一人,與支犒酒一瓶。如魯莽失收,覺察到官廂官閣俸地分等人等第究斷。仍關緝捕房專一覺察。一,收到小兒恐有衣著,本府逐時支撥絹布,並支無用衣服發下改造,責令子付小兒裝著。 【邵陽志】:慈幼局在本司。寶三年,陸睿聞軍民累重貧乏之家,有生子不舉者,或舉而棄之道路者,怛然念之。遂撙節漕計畀之本司便民解庫月取贏資,置局曰:慈幼。又諭無為軍日助五十緡,董以幹官。凡軍民生子,人支錢五十貫,米三鬥,酒三升,醋三升,炭十斤,黑神散二貼。設綠櫃于市曹,姿其投牒。晚即拆開判送本局支給。是年三月,以其事上之朝廷,旋得省密符照應。屬眉山楊公棟記之,刻石本司 【臨安志】:在樓店務對河。淳七年十二月,有旨令臨安府創屋為慈幼局。應遺棄小兒,民間有願收養者,月支錢一貫,米三鬥,盡三歲止。其無人收養者,官為雇倩貧婦,就局乳視惟謹。續有願子之者,從官請,仍給錢米如式。 【蘇州府志】:在府治東,同樂園門裡。寶中,趙與漻創。先是淳七年十二月,上令臨安府置慈幼局,支與給錢米,收養遺棄小兒,雇倩貧婦乳養。有民間願抱養為子女者,官與月給錢米,至三歲住支。漻蓋推廣上意雲。 【寶慶府志】《慈幼局記》: 宋受天明命,以仁棟國。子惠億兆,際天所覆。含齒戴發之屬,保抱攜持,一視同胞。紫雲宴語,天地鬼神實靈之。列聖傳序,緝熙此意。好生之德,覃及娠育。科金條玉。爛如日星。開收養之門,杜棄殺之塗。有司奉行惟謹,長養乾坤,涵濡雨露,日益蕃庶。本固邦甯,萬億斯年。配天之休,於是乎在。邵居重湖之右,古無離生聚溢乎四境。游手倍於力耕,民貧棄子,習以成俗,豈其性之不仁哉?饑寒迫身,懼以累耳。長沙趙侯颸,由表著出守。訪求民隱,戚額久之。為民父母,其忍坐視赤子之死而不救?矧在令甲,其可忽諸。焦心勞思,議以全活。建局曰:慈幼。凡撙節郡計之贏,料簡在官之產簿,錄奸利之胥,悉畀之局。提點刑獄高公斯得義其事,以官錢千緡佐費,規畫佈置,且謀增益,將由國及郊,暨屬邑平頒之甫端,而侯以憂去。富川桂侯諤,以監州攝事。廉介愷悌,益勤於民。綜核經理,不遺餘力。得錢為緡七千八百有奇,田為畝二百有奇。錢以舉直而息廉其取,田以募耕而租薄其征。民既兼利,合息與租,以法須諸貧。而乳育不能自給者,期以浹歲令出。邦人喜而歌之曰:漢黃穎川,唐陽道州。惠久利博,孰如兩侯。我民自今,載生載育。無有夭閼,左餐右粥。桂侯聞之,以語康時曰:此為子卿國記也,盍記之。固辭弗獲,竊因是而有感焉。昔孟軻以惻隱羞惡發仁義之端,若不相為用者。及觀伊尹思匹夫匹婦有不被堯舜之澤。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則知輔吾惻隱之心者,羞惡之心也。士君子位天地,育萬物,為己任,民之仁壽鄙夫孰非己責。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苟可利民,甯複自愛。蓋不若是,則天下之窮民,顛連無告,亦不得為仁人之歸。矧敢塞其源,固其澤乎?仁義之心,人皆有之。吾見是舉也,有推行無沮撓,有封殖無廢易。罔俾邦人,異時追仇。曰:仁心仁政致某而斬。則羞惡不泯,而惻隱常存。其惠利顧不愈久愈博哉。願以是記來者,俾勿壞庶幾昔人盂水抱兒之意雲。淳十一年七月朔,進士盧康時記。儒林郎寶慶府軍事判官于大義篆額,宣教郎知寶慶府邵陽縣主管,勸農營田公事,兼弓手寨兵軍正黃愨書丹,承議郎通判寶慶軍府兼管內勸農營田事,兼權府事桂諤立石。 【江陰志】《慈幼局記》: 江陰本膏沃,而遠鄉曠土有不耕者,民不足也。人類常生息,而窮木門舀窶戶有不育者,力不足也。不足而坐視之,彼芻牧之心者然歟。餘鹹淳乙丑秋至郡,祈而雪率屬謝群祀,詣龍祠,出澄江門,歸聞戶曹趙君汝訥言,出門外有補茅綴葦而廬者。闃無炊煙嬰孩啼戶,饑寒之色不勝。問之,則凍殍所餘裁比耳。活之不及,為廢食轉枕累日。念昔先公尹輦下,創慈幼,收孤棄,凡十有二年。男女繈褓藉存養者,不知其幾。守吳門亦如之,後皆相仍至今。滕雖小,宜遵用故事,乃度地視官舍,可改者得醋庫。庫舊有榷額,歲取糟酒務斤數千,征民康以釀,官費而寡利,民擾而苦禁。遂弛榷醋,以庫為慈幼局。公未有以給,輟俸先之,置乳嫗。日予豢食,月予紉浣費。男女齒二以上,十以下,皆養。養及十二,而能出就衣食者,聽寒暑予衣,坐臥什器帳被具。戶曹庀之,郡博士提其要,鹹定為例。起于醜之冬,成於寅之春。遺弁踵收,抱哺以時,昔之夭傷殼殳鳥者大略減矣。雖然捐俸,私無以繼也。剖廩,公無以充也。則來者有憚而已爾。利城鎮故置官罷省久,餘職田畝百三十有奇,地畝五十有奇,民賕吏縮賦,厘而複之。刻町步歲入與支之數于石,且為籍隸之局。業定而利專,費給而惠遠,蓋於是乎在。按周禮大司徒以保息六養萬民,獨首慈幼。民產子三人與之母,二人與之餼。昔人措意於幼者,若此其密也。渠非保之而使之蕃息者,無最於是歟。當時井田均,無甚富甚貧之氓,其望於上者猶狹也。今貧富之相絕者,不翅十指然矣。奈何坐視其不足於耕,不足於育而弗之救乎!凡餘之所圖者,亦庶幾芻牧之思而已。若夫人情之不足者無窮,余顧以不足之才智應之。而欲滿其望,則寧無懼哉?因石泮宮非特以局事隸,他日尚惟縫掖議然否也。鹹淳二年七月記。 【寶濡須志】《慈幼局記》: 昔者聖人茂對時,育萬物。一草之茁萋萋然,一木之萌夭夭然。毋覆巢,毋殺孩蟲。魚尾不盈尺,不中殺,不鬻於市。夫於庶物也如此,則其於吾民也可知其仁矣。於其子與人之子也可知其親矣。伊川先生少時取食貓之魚,大者如指,細者如箸,養盆池中,作文記之曰:生汝誠吾心,汝得生已多。萬類天地中,吾心將奈何。曾南豐之記孫齊殺禿禿曰:人固擇于禽獸夷狄,禽獸夷狄於其配合孕育。知不相禍,相禍則其類絕也久矣。如齊何議焉?余思聖人之政,又觀二書,未嘗不三複而歎。山陰陸景思睿為大晨簿,以才選分符徒濡須。予節漕淮南,以書走余杭,抵余於野寺中。曰:吾守邊三棗紅矣,它不足為公道。顧嘗有所怵惕,創慈幼局。節約漕用,得緡錢一十五萬,用抵當法,會其息給生子者,為條目使經久。郡日有助率五十緡,局成未幾活嬰兒已數十百。蓋推行先,朝胎養令,亦以聞諸朝矣,欲後人之增培之也。盍為我記。自仁義之說微,而世之論治者,以兵與財為急況乎。戎馬之郊,雲霜之外,馳驅四牡,角聲滿天。撐左支右,日懼不給。旅單而室罄,戈朽而鼓寒。疏以為告焉宜也。若夫野清人散,火腥鬼哭。壯夫健婦,化為塵址。吊古冤新亦可也。居養雖舊典,視兵與財之方急不幾迂乎?曰:不然。方千里者九,而取七十焉。或取百焉,其兵財多寡,亦可得而計矣。然而卒無敵於天下,豈有他術哉!湯為一童子,文王矜幼無父者,發政必先焉,如此而已耳。志伊呂之志者,是焉學。彼伯者之善於富強,而葵丘載書必曰慈幼,孟子猶有取焉。蓋古之人甚愛赤子,每與老老並重。故曰:若保赤子,曰乍見孺子,蒙必待養,受之以需,飲食之道也。飲食有訟,則事制曲防以永其終。聖人所以續乾坤之生德者在是,膚使其得之矣。 《養魚記》曰:吾知江海之大,而未得其路,此澤天下之志也。景思以文學論議,取重當世,而其勤於民者又如此。維時艱虞,方賴其用。使深山窮穀之間,難豚酒醪,粥在鼎,而鰥寡廢疾皆有養也。餘羸老也,其亦庶有望乎?寶三年,九月甲寅,朝散大夫集英殿修撰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楊棟記。 慈濟局 【蘇州府志】:局在府治東南夫子巷,嘉定中創,作棺以給貧民。 義濟局 【武陵續志】:局在皇華坊之北。至元癸巳,因本府連年水旱相仍,百姓艱食,至於鬻妻賣子,不營一飽。賊盜公行。餓莩遍野。重以辰陽溪蠻嘯兒掠鄉民,殺縣長吏。其驚散流離,至於是郡。丐食于道路者,何可數計。郡推官河南薛公友諒聞之,愀然曰:生民如此,聽其無告可乎?遂建言于肅政廉訪分司曰: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民一日不食則饑,饑則荒。寇攘奸宄,由此起矣。常武厄於旱澇,幾四三年。境內之民,數米而炊,並日而食,猶不能圖。鬻妻貨子,習以成風。甚至掠人之妻,竊人之子而貨者,禁戢之法雖嚴,而終不能止,蓋不揣其本而濟其末也。苟能使溝壑之民轉而有溫飽之計,則孰願其父母妻子離散,為惡不悛乎?檢照得至元新格內一款,該諸遇災傷門卦食或能不吝已物,勸率富有之家,協同周濟困窮不致失所者。從本處官司保申上司申部呈省,欽此。參詳官司雖曾賑糶,止及有資之家,貧苦細民略不沾惠。至於發倉賑濟,必俟朝廷明降,不惟緩不及事,借使從請,止救一時之急,終非長久之策。又且湖右郡縣,地脊民繁。貧窘之人率多就傭富室,甘任廝役之責者,饑寒使之而然也。宜令所屬司縣富實主戶,遇各家佃戶闕食,隨即借貸,無令饑餓。如是鬻妻賣子,及別作非為者,事發到官,主戶一例坐罪。如此,則主戶惟恐罪及其身,必能賑救細戶,不致鬻賣妻子矣。鄉村豪富之家,果能協同周濟困窮,使貧民不致失所者,亦仰本處官司依上保申上司定奪,亦勸善之一端,是一舉而兩得也。憲司嘉公所言,移牒本路,行移合屬,依上勸率,果有似此濟民富實之家,所借米糧,若及百石之上者,保勘是實,開具姓名,就申上司,別加優禮施行。本路移准憲司公牒就檄薛公勸分賑濟,以杜其源。人賴以活。武陵桃源二邑,為村百二十有二,勸主戶七百五十有七。賑貸至百石以上者,五十七戶。百石以下者,為戶七百。通為谷二萬四千二十四石有奇。而所活饑民,為口凡三萬三千八十五。薛公不憚勞瘁于深山窮穀間,冒雨雪,涉險阻,始終六閱月,力就乃事。聞之省台,皆嘉公所為。公又乞行之鄰郡。而澧之賑貸,亦得谷一萬二千一百八十九石有奇。而所活饑民,為口三萬六千九十。辰陽亦得穀九百七十而奇,而所活為口四千六百五十有六。廉訪迂軒趙公世延,謂賑濟一事,固活饑民,若後行者,委非其人,反為民擾。當為經久計,盍援龍陽義倉例,實無窮之惠。薛公聞之,欣然遂勸率好事者,隨年出穀蓄之。明置簿籍,以廉平者主之。仍請廉訪分司巡行日點視以革侵漁,及多寡予奪之弊,始置是倉。石潭丁公易東,丁坡趙公時,首倡各出穀五百斛。繼而總管馬公應翔轉運司同知安公衡,各出穀二百斛。運副劉公良,出一百斛。郡士陳天錫,出三百斛。薛公又言于憲司曰:看詳義倉之設,本以為民。近年以來,廢而不立。百姓稍有饑荒,莫知所措,幸蒙廉訪分司官力主其事,卑職遵奉分司,興複龍陽縣義局美意。因委賑濟間依上勸率,立到局分,似有條理。若將糶到谷價,于秋成日又行收糶入倉,不無生受。又恐年立局分,間有委人不當,似前侵用未便。照得本路,見依奉上司將斷沒魯希文等項官田,丈量到水田八千六百四十二畝六分。與其付之權豪,曷若於內選擇膏腴田土三千畝,買為義倉之田。將每歲所收課利,于貧民闕食之時,一例賑濟,不取價錢,不惟為救荒良法可以久行,又且饑寒之民永受實惠。甯憲司看詳所言,誠為救荒長策。牒本路,如奉上司明文至日,際留膏腴田土三千畝令本路義濟等局,照依官價於本局糶到穀本,內出備鈔兩收買。取具本路管不違悟,依准牒司迂軒書額。鐵峰張公山翁為之記。經歷韓公持厚提調。元貞二年,憲司牒府治中於公亨提調。余既發明大田之詩,記澧陽義濟倉矣。古鼎經歷韓君持厚,不憚入山,授簡于餘曰:吾郡非澧陽比,西南阻山,東北濱湖。山田喜雨,湖田喜。雨若時,民僅自給。土瘠而生聚繁也。邇年入夏恒雨,而湖田為魚梁。入秋恒,而山田作鱉兆。下民何罪,上天降災,流殍載途,深以拙於芻牧自愧。癸巳之歲,憲台趙公下車,訪民疾苦,廉得其實。委推官薛友諒詣諸郡,勸分通計二萬餘石,民略蘇矣。公曰:此備急方,非遠猷也。吏持符入鄉,不特人勞於具饔飧,且有抑勒之害。甚者受賂逞私,擅多少予奪之柄,其何以堪?因行部至龍陽,見前尹毛沆義濟倉規約,遂補其弊而更新之。曰:此可行之天下,獨不可行之一郡乎?爰諭所屬,乘豐年,量力義助,作倉儲之,則計口貸貧民。一言之出,官民回應。桃源武陵二縣,已率到三千七百石有奇,而願從者未艾也。倉在前常平提舉司之後,專委持厚提其綱,閑良官趙時,前書吏盛必達董其事。輪儒生二人,吝其出納,府司不得與聞,防轉移他用也。綱正條不紊,有朱真二先生之意,實為生靈無窮之壽脈。予記澧陽矣,于吾郡靳一言乎?我將勒之金石,以詔方來。余受簡謂經歷曰:此周家甫田遺意也。甫田之詩曰: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夫凶穰在天。有國者不能免,古安能長有年哉?上有斂散之法也。斂散之法,于商為助,周之徹亦助也。降為常平義倉矣。今義倉亦不可複見,故望之哀多益寡之家。萬家之邑,必有萬鍾之家。千家之邑,必有千鍾之家。利有所並也。萬鍾千鍾分鬥筲以入吾倉不過溟海之涓滴耳。凶歲散之,等丘山之惠。貧人不日糶則市價自平。市價平,則民食足。故歲雖凶而民不饑,是凶穰在天,而長有年者在我也。若上無斂散之法,則蓄賈游於市利,不倍不糶故雖樂歲,貧者色猶饑,況凶歲乎?是凶歲乃以相蓄賈也。有人心者,忍使蓄賈操貴賤之權,細民罹死徒之厄哉?餘故謂斂散之法,有年之道也。而趙公力行之,楊公贊成之,可謂能作天牧矣,余尤有望焉。毛令舉行于一司,二公充拓於千里。今之長民者任之勇,後之行部者續其仁,則永永有年。而食我之天,與覆我之天,不能以分輕重。然食而無教,則禮義喪風俗壞。雖有粟,吾得而食,諸經歷歸而語爾。馬侯及爾同僚,詔其父老,而誨其子弟。毋背親,而即疏也。毋逐未而喪本也。毋訟而敗也。有一於此,喪禮義壞風俗矣,得不負二公義濟之德。右鐵峰先生張山翁作。 嬰兒局 【江州圖志】:秘書郎袁甫出通判湖州,考常平弊源以增積貯。核隱產增附嬰兒局。 【桐志】:收養遺棄小兒,法也。紹定三年,通判趙善燎,以欠歲貧民有子弗育棄之道旁,呱呱而泣終日不食,至饑而死者有之,乃捐己俸五百緡,及措置到五百緡,共一千緡。創局置田,募民收養。倉使袁甫亦給常平錢五百緡,添置田產,仍月支常平米五石,以助今具,規約於後。詳見規約碑,今立于教授廳。郡侯古括潘大臨,以開度改元,來牧是邦,政以教先,捐資辟軍學講堂西廡祠。治平間,清修之,士笪清容。紹興初,孝行之士李元老,親題二賢扁額,仍擇二賢後以主祠。視事才三月餘,即召還竟未果。奉安郡侯天臺陳巛言踵至,喜契於中下車,即躬率僚屬,燕集韋布,奠禮安靈,桐人益知所趨向。 【淳江州圖志】:趙善置以濟民,貧不能舉子者。 茶引局 【元史】《百官志》: 至元二十四年置,掌印造腹裡行省監茶引大使一員。攢典庫子各一人。 【鎮江志】:丹陽批驗茶引局,提領一員。 【元董嗣果廬山集】《寄湖口茶局臧尚幹》: 酡顏探得洞元真,老氣摩霄岸角巾。案上押批呼局吏,津頭釀酒謝江神。天寒茶課收征倍,雪霽梅吟寄驛頻。何日此來聯榻語,廬山幾案卻無塵。 收支局 【事文類聚】:收支局,元始置。都監一人。同監二人。 開除局 【元史】《百官志》: 開除局,大使一員,副使一員,照略案牘一員。 稅課局 【國朝諸司職掌】:龍江稅課局,大使一員,副使一員,司吏攢典各一名。龍潭稅課局,大使、副使各一員,司吏攢典各一員。 《南寧府志》: 先有商稅務在於陸幹墟開立,以總各墟。每季徵收稅錢起解。聖朝洪武八年五月置立稅課局。發銅印一顆,以領各墟。每月主告納稅錢,起解本縣,轉解本府庫分收貯。 魚湖局《武陵續志》: 魚湖局,亦制司所創。舊額在四邑者有二,曰:常平,則民輸錢買樸者也。曰:省司,則民戶祖產輸稅者也。皆佐郡用。淳初,制司創局收其利,郡計自是浸匱,通判別模攝府事日。始自龍陽至城下措置網䓑,名曰:上九潭,非舊額也。 長江罾網局 【武昌志】:局在平湖門外。 編估打套局代曆沿革 【記纂淵海】:宋紹興三年,從戶部所請,三路發到市舶香藏雜物,左藏東西庫榷貨務交納外,其編估職事,乞隔委左藏庫監門官一員兼。其打套職事,委太府寺丞引庫監官兼。八年,專置打套局監官一員。以右迪功郎范仲由充,從戶侍李彌遜請也。九年置編估官一員,酬賞依打套官例。十一年,移編估打套局出左藏庫外,于南倉之北置局。 【宋會要】:編估局高宗紹興七年正月二十八日,戶部言:欲將三路發到市舶香藥雜物,依舊令左藏東西庫榷貨務交納外,其編估職事,乞隔委左藏庫監門官一員兼。其打套職事乞委本府寺交引庫監官兼。從之。九年六月四日,詔打套局監官,如任內職事別無曠闕不了事件,依藥局監官賞格。任滿,京朝官使臣並與減二年磨勘選人循一資。仍許計日推賞。如三年為任之人,若及二年以上,並全給賞。所有給編估局官,系左藏庫中門官兼。本門已有賞裕,更不推賞。二十一日,詔編估局官一員。專一編打三路市舶司香藥物貨,並諸州軍起到無用髒罰衣服等,自來納訖,牒到本局官吏,將帶行牙人前去就庫編扌柬等第色額,差南網牙人等,同本司看估時價值錢訖,供申向尚書金部,符下太府寺,請寺丞員複估訖,徑申金部提振郎中廳,審驗了當,申金部。內市舶香藥物貨等,連估帳符下打套局。將合打套名件,一一交跋打套。如不是打套之物,符下雜賣場,徑行赴左藏庫交跋,赴場出賣。其不堪支遣無用衣物等,修審複訖。省部供申朝廷指揮下日,依此行下打套局一面交跋打套,及雜賣場徑行交跋出賣施行。同日詔置編估官一員。請給人從酬獎,並依打套官例。初以左藏庫中門官兼,至是以戶部言事務系劇,故有是命。十一年三月八日,詔將編估打套局移出左藏庫外,于南倉之北置局。以上《中興會要》。宋朝《續會要》無比門,篘道會要並編估打套局。孝宗隆興元年,八月十七日,右諫議大夫王大寶等言:見議並省人吏內編估局額管手分二人,難以省減。打套局見管人吏二人,庫經司一人,編估打套局門見管人吏一人,各不及分數。詔依見在人且令依舊,將來遇闕,更不遷補拔填。十月三日,右承直郎監編估打套局門何倬,左從政郎監雜買務雜賣場門趙粹中奏:元降指揮雜買務雜賣場門請給人從,依左藏庫監門官。編估打套局門請給人從,依雜買務雜賣場監門官獨有賞典。未曾陳乞,亦乞依左藏庫門體例施行。從之。以上《乾道會要》。淳熙三年,二月十二日,詔編估打套局專知官,令以副尉赴都官注擬,從大理正晏授請也。詳見職掌四年,正月一日,詔編估打套局官依舊堂除。 撩造會子局 【宣城志】:局以城北澄江亭廢址及辟民居為之。先是朝廷以西蜀擾攘闕少會子紙料,亦既即都城置局撩造,數目不敷。嘉熙三年,省下嚴、衢、撫、吉、徽、建昌六郡分造,已而又增本府日造三萬片。郡侯杜范倅尹煥,以本府素非產楮去處,申乞寢免。毋慮數十疏。至謂朝廷若以方命為罪,即擇有幹力者來任此責。閱明年,顏侯頤仲繼之,複申前請,不許。只抽回專官,令本府自造,仍減作二萬片。通歲計之,用楮二十八萬八千片。州家不得已,以十一月開局,極其材力,不能如數。再乞免其半,又不許,謹更日減三千片而已。異時蜀道底平,責輸如故。江南諸郡,庶幾免夫。 備邊局 【武陵續志】:即加納局也。建炎調荊鄂軍討沅寇,監司親往督捕,抽鼎州苗赴軍前輸納。鼎民憚於地遠,乞就郡輸苗,每石加納五鬥,以裨官司運費。及寇平,運罷。而加納米,遂不復除。淳三年,京湖制置使孟珙,因白子獻本府三分租米,判雲:與其資州郡之妄用,孰若助大司之供億。始令提刑司檢法官李一馮置局收受。名曰:備邊局。自此加納米盡歸制司。胥徒蠶食日繁,而民始疲於共命,異時邊烽寧息,複承平舊制民之望也。 義椿局 【寶濡須志】:慶元二年,漕使石崇昭創置。以本司錢置賃屋,歲聚其入,屬軍學掌之。本以士夫之家,有喪不能舉,有女不能嫁者,而舉人慶餞亦在焉。有規式刻于石,但所入微其不能應二者之需。嘉定間,既別立貢士莊,此局自當專為婚喪設,乃複混淆。寶三年陸睿為各項分剔蓋以運司官產一百五十四畝四分五厘三毫。水田,一百三十八畝一分四厘。陸地,一十六畝三分一厘三毫。規式前一二位雲。 諸司局 【元史】《百官志》: 諸司局用,從七品印,提領一員,相副官二員,中統三年始置。總管府,秩正三品,達魯花赤一員,總管一員,副達魯花赤一員,同知一員,副總管一員,經歷一員,知事一員,提控案牘一員,令史四人。領兩都金銀器盒,及符牌等一十四局事。至元十四年置。二十四年,以八局改隸工部,及金玉府,止領五局一庫,掌氈毯等事,其屬有六。 茶迭兒局 【元史】《百官志》: 總管府秩正三品,管領諸色人匠造作等事,憲宗朝置。至元十六年,始設總管一員。二十七年,置同知一員。後定置府官達魯花赤一員,總管一員,同知一員,知事一員,提控案牘一員,司吏四人,其屬二。 上都人匠局 【元史】《百官志》: 秩從七品,達魯花赤二員,副使二員,至元二十七年置。雲內人匠東局,提領一員,副提領一員。雲內人匠西局提領一員,副提領一員。 沙糖局 【元史】《百官志》: 秩促五品,掌沙糖蜂蜜煎造及方貢果木。至元十三年始置,秩從六品。十七年,置提點一員。十九年,升從五品。置達魯花赤一員,從五品。提點一員,從五品。大使一員,正六品。副使一員,正七品。 柴炭局 【析津志】:元貞二年,欽奉聖旨設立詹事院。本院呈准省部文字依本位下柴炭局例,鑄到本局,從七品,銅印一顆。設局官達魯花赤大使、副使各一員,俱受敕牒。至治二年例革。天曆二年,複立徽政院,除受院提領大使、副使各一員,本局設官,俱受院。提大付攢管領廣平彰德路等處課參提領所。至大三年,敬奉皇太后懿旨,廣平磁州田土,元與可伏兒來那田地。如今失列監姑根底與者磨道,敬此。付內宰司。行下彰德等處課麥提舉所敬依施行。至元二年,拘收還官。本所行從七品。銅印一顆,設本所官提領二員。俱受院。地五百十一頃三十一畝五分六厘,歲辦錢中統鈔二十四錠二十九兩五錢,糧粟麥共一千九百五十八石二鬥三升,管房提領所。徽政院都事呈禮部符,承奉中書省付,本部呈徽政院。至元二年奏准。管房提領所,比依隆祥總管府管房提領所例。鑄到正九品銅印一顆,設官隸本院照磨所管。至正五年,撥付諸色府管領,于概管人戶內選保提領大使各一員,受院。房舍一千一百二十五間半,地土三十二頃三畝四分二厘。 【元史】《百官志》: 大都上都柴炭局各一。至元十二年置。秩從六品,十六年改提舉司。升五品。大德八年仍為局。降正七品,置達魯花赤各一員,正七品。大都大使一員,上都大使二員,各正七品。副使各二員,正八品。直長各一人,掌葦場典吏各一員。柴炭局秩從七品,提領一員,大使一員,副使一員。至元二十年,以東宮位下,民一百戶燒炭二月,軍一百人采薪二月,供內府歲用。立局以主其出納。設官三員,俱各受詹事院。大德十一年,隸徽政院。藏珍,文成,供須,三庫,秩俱從五品。各設提點二員,大使三員,副使二員,分掌金銀珠玉寶貨段匹絲綿皮氈鞍轡等物。國初詹事出納之事,未有官署印信。至元二十七年,分為三庫。各設官六員,及庫子有差。至元二十年,八剌哈赤不花納等,管領收支柴炭。元貞二年,禮部降到從七品,銅印一顆,設官四員,俱受徽政院付。大德一年,徽政院啟准。禦位下柴炭局,一體換受敕牒官四員,達魯花赤提領各一員,從七品。局使一員,並受中書省付。直長一員,受院官三員,首領官典吏一員。至治二年,衙門例革。至順三年,複立。禮部降到從七品,銅印一顆,設官三員,俱受院。提領、大使、副使、攢典、管領打捕人匠所。元系本管打捕皮貨等戶。乙未壬子年,奪羅歹大使臣重陽所管。至元十四年,奏屬皇太子位下。至元十五年,啟奉令旨奪羅歹孫子杪兒歹管的打捕戶,三百三戶,與皇太子出氣力者。至元十六年,奉省部符文,撥屬位下當差。至元二十八年抄兒歹身故,斡脫兒赤承襲,管領本所官達魯花赤。從五。提領一。相付官一,都目,司吏,實有人戶二百四十三戶,歲辦鈔八錠四十兩,皮貨四百十五張,稅粟六百二十一石四鬥三升五合。 供徽局 【元史】:局根腳隸昭功萬戶府。至順二年十一月,昭功萬戶府官奉聖旨立一個正七品供徽局衙門。設典史一員,庫子四名,本把二名,秤子二名,欽此。又至順三年六月建都班副使等奏,新立來的供徽局裡達魯花赤提點執事是從四品,正五品,行使的是正七品印信。有本庫勾當庫子秤子本把人等,至今不曾與准設。有可憐見呵。依著中興武庫例與准設,俸錢六十個月滿,常選裡與除授呵。怎生奏呵。奉聖旨那般者,欽此。中書禮部鑄給到本局從五品,銅印一顆,行使。至元六年,十一月十四日,昭功萬戶府例革,撥屬本院。至正九年,九月初八日,中書省奏准,添設都達魯花赤一員。本局官庫達魯花赤從五。提點同,大使從六,副使從七,首領官,庫子四,本把二。概管人戶答剌赤酒匠二百二十八戶,房舍九十八間,院地十畝一分五厘。 典制局 【元史】:典制局秩從五品,大使副使各一員,直長二員。又秩從七品,大使一員,副使一員,直長二員。 琉璃局 【元史】:琉璃局,大使副使各一員,中統四年置。又中統四年,始置設提領三員。至元十四年,改置大使等員。今定置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玉局 【元史】:瑪瑙玉局,秩從八品,直長一員,掌琢磨之工。至元十二年始置。至元十四年立。置局使副使各一員,直長二員,俱受院。大德四年,給品印。十一年,大使副使受敕牒,直長受省。至治三年罷。今定置大使受敕。副使直長受院。玉局提舉司秩從五品,提舉一員正七品,同提舉一員從七品,副提舉一員正八品。中統二年,以和林人匠置局造作,始設直長。至元三年,立王匠局。用正七品印。十五年,改提舉司。 【茅亭客話】:王氏複玉局。王先主自天複甲子歲,封蜀王霸盛之後,展拓城於西南,收玉局化,起五鳳樓,開五門署。曰:得賢樓為當代之盛。玉局化尊像。並遷龍興觀。時杜天師詣崔尊師曰:今主上遷移仙化,其有證應乎?崔嘆息良久,言曰:皇嗣作難爾。甲戌歲,果為皇太子元膺叛,尋伏誅。後杜天師為崔曰:有道之士先識未然。崔曰:動局子亂,必然之事。何有道先識者哉?杜天師曰:此化畢竟若何?崔曰:局必須複,非王氏不可也。先主殂,必主嗣位。明年再起仙化以為王氏複局之驗也。宋大中祥符,知州事淩策移王先主祠,取其材植以修此化,土木備極,樓殿壯麗。工木未畢,玉局洞中,五色雲見。崔所言王氏複局之事,證應何其遠哉。 【杜光庭廣成集】《奏于龍興觀醮玉局子》: 右臣先蒙今年十月二十二日,宣賜舊玉局洞門官舍一所,並石像老君一座,移在當觀。其舍今於殿后講堂基上起立功畢,便用安置石像老君,焚修供養,伏以名山大川,二十四化,春秋常祀,著在舊儀。其玉局化所修常醮,伏請起。天漢元年,二月八日委本府縣只就龍興觀玉局石像老君前修設,冀免曠闕,以葉恭敬。人北邙在雋州,積年已來,醮祝居率土之內,宜申咸秩之文。前件二化,今亦欲就龍興觀一處,與玉局同用延祝景貺,永福聖朝。謹舉如前,伏聽敕旨。 【宋呂淨德先生集】《送戴正仲大夫歸玉局》: 請得琳宮別未央,西行行色重增光。官曹冷淡如通客,風物鮮明類故鄉。歸去林泉謀已定,閑中詩酒味偏長。市橋長畔鄰居日,應許過從亦道裝。 【汪元量湖山類槁】《汪元量玉局詩》: 聯騎來登卯酉山,老君玉局護闌幹。步虛殿上香雲繞,空翠蕭森北斗寒。 【陸游渭南集】《玉局歌》: 玉局祠官殊不惡,銜如冰清俸如鶴。酒壺釣具常自隨,五尺新篷織青箬。倚樓看鏡待功名,半世兒凝晚方覺。何如醉裡泛桐江,長笛一聲吹月落。蔣公新塚石馬高,謝公飛淩秋濤。微霜莫遣侵鬢綠,從今二十四考書。玉局。 珠翠局 【元史】《百官志》: 至元三十年立,置大使、副使各一員,受院。直長一員,受府。大使一員,副使一員,直長一員。 明金局 【元史】《宦者傳》: 童貫性巧媚,徽宗立,置明金局于杭,貫以供奉官主之。 金銀局 【元史】:金局秩從七品。二十四年改為提舉司,秩正六品。大德間,升從五品。銀局秩從七品,大使一員,直長一員,掌金銀之工,至元十二年始置。 【經世大典】:銀局,掌成造御用金銀器盒系腰諸物,提領一員。 銷金局 【經世大典】:銷金局,中統四年始置,掌諸殿宇裝鋈之工,提領一員,管勾二員。 砑金局 【元史】《百官志》: 至元二十年立,置大使一員,受本府。大使一。 燒紅局 【經世大典】:至元元年始置,掌諸宮殿所用心紅顏料,提領二員。 金絲子局 【元史】《百官志》: 至元十二年,立金絲子局,以掌金絲子匠造作之事。置大使、副使各一員,直長二員,俱受詹事院。三十一年,改受徽政院。大德七年給八品印。十一年,大使副使受敕,而直長受省。至治三年罷。仍俱受院大使一員,副使一員,直長二員。 犀象牙局 【經世大典】:中統四年四月始置,秩從六品,設大使一員,司吏一人。至元五年,增副使一員。十六年,增直長一人。管匠戶百五十,兩都宮殿營繕犀象龍床卓器系腰,置大使、副使、直長各一員,司吏一人。大使一員,副使一員,直長一員,司吏一人。又至元十一年始置,掌宮殿象牙龍床之工,提領一員,管勾一員。 溫犀玳瑁局 【元史·百官志】:溫犀玳瑁局,秩從八呂,至元十五年置大使一員。 貂鼠局 【元史】《百官志》: 貂鼠局,提舉司秩從五品,提舉一員,同提舉、副提舉各一員,至元二十年置。 花木局 【金史】:都監同監舊設。接手官四人。泰和元年罷。複以諸司人內,置都監、同監二員。貞三年罷都同監,以同樂園管勾兼。熙春園都監同監三員。泰和四年置,貞三年省。同樂園管勾二員,每年額辦課程,隸南運司。宣宗南遷罷課,改為隨朝職正八品。 大木小木局 【元史】《百官志》: 大木局,中統二年始置。掌殿閣營繕之事,提領七員,管勾三員。小木局,中統四年始置。提領二員,同提領一員。副提領三員,管勾二員,提控四員。大小木局,至元十八年立。置使副各一員,受詹事院。三十一年,改受徽政院。元貞元年,並領皇后位下木局。大德十一年,依八品,印受敕。至治三年,定置受院。大使、副使、直長各一員。大使一員,副使一員,直長一員。 司屬雕木局 【經世大典】:至元十一年始置,掌宮殿香閣營繕之事。提領一員。 【元史】《百官志》: 從八品,至元十五年置。大使一員。 抽分竹木局 【國朝諸司職掌】:龍江抽分竹木局,大使一員,副使四員,俱未入流。大勝港抽分竹木局,大使一員未入流。 漆紗冠冕局 【元史】《百官志》: 至元十五年,置大使、副使各一員。大同路采砂所,至元十六年置。管領大同路,撥到民一百六戶,歲采磨玉夏水砂二百石,起運大都,以給玉工磨石龍之用。大使一員。 浮梁磁局 【元史】《百官志》: 秩正九品,至元十五年立,掌燒造磁器並漆造馬尾棕藤笠帽等事。大使、副使各一員。 旋局 【經世大典】:中統四年始置。掌成造御用異樣木植器物之工。提領二員。 器物局 【元史】《百官志》: 秩從五品,掌造鐵器內府營造釘線之事。大使一員,副使一員,直長二員。中統四年始置。御用器物局,置總管、副使各一員,受省。用從五品印,隸少府監。至元七年,改為器物局。省總管,置大使、副使、直長等員,掌內府宮殿京城門戶諸寺觀公廠解等營繕,及御用各位下鞍轡忽哥轎子帳房車輛金寶器盒磕鞘寶兒赤行程什物。凡精巧之藝,及額造減鐵系腰十有五條,犀系腰十花木系腰二百,柏木雜帶二百,象牙系腰五十,小佩刀五百,鞍轡百四十,柳器六百,雜作匠戶四百,鹹隸焉。總定置官吏七人,大使一員,副使一員,直長二員,吏目一員,司吏二人。 顏料局 【國朝諸司職掌】:秩正九品,隸工部。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採石局 【元史】:至元四年始置,大都兼山場石局總管以楊瓊為之。尋受印信銀符。九年,改授金符總管夫匠,營造內府殿宇寺觀橋閘石材之役。十一年於大都近地撥採石之夫二千餘戶,常任工役,改置大都等處。採石提舉司,秩正五品,設達魯花赤一員,提舉一員,同提舉一員,副提舉一員。二十六年,罷提舉司,為採石局。秩從七品。今定置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泥瓦局 【元史】《百官志》: 至元七年立,置使副各一員,受詹事院。三十一年,改受徽政院。大德十一年受敕,且增置受省直長一員。至治三年省之。而止設受院。使副二員,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符牌局 【元史】《百官志》: 至元十七年始置。秩正八品,掌造虎符等。置大使、副使、直長各一員,把作提控六人,司吏一人。二十七年省直長及把作提控。今定置大使一員,副使一員,直長一員。 氈局 【元史】:至元十三年,奉裕宗皇帝旨,收集人戶為氈匠。二十六年始立氈局。置達魯花赤局使、副使、直長各一員。元貞元年,給從七品印。大德十一年,達魯花赤局使副使受敕,而直長受省。至治三年罷之。止置提領大使、副使、直長各一員。提領一員,大使一員,副使一員,直長一員。 葛布局 【元史】《百官志》: 葛布局,大使一員,副使一員,管人匠一百一十有八戶。 異樣毛子局 【析津志】:至元二十年立,置使、副各一員,俱是詹事院。三十一年,改受徽政院。大德十一年,改受敕,用八品印。至治三年罷之。仍受院。大使一員,副使一員。上都怯憐口毛子局根腳,系唐妃娘娘位下。至元六年,欽撥裕宗皇帝位下。至元二十四年,設局官四員,內受敕達魯花赤一員,受徽政院,付三員。提領一員,大使二員,行使從七品印信。目今止設官三員,俱受院。官提領大使、副使各一員,司吏二名,實在氊子匠二百三十一戶。縉山毛子旋匠局,秩正七品,行使銅印一顆,大使一員,典史一員,司吏一人。 巾帽局 【國朝諸司職掌】:秩正九品,隸工部。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針工局 【國朝諸司職掌】:秩正九品,隸工部。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織染局 【元史】《百官志》: 太宗九年,張天翼奉世祖聖旨,以招收析居放浪還俗僧道戶計置織染提舉司,秩四品。令張天翼為宣差提舉,管領習學織造段匹。是年至河西奉唐妃懿旨,於真定保定二路漏籍戶內,撥到八十二戶種藝丁未年,撥供人匠糧食。至元二十三年罷提舉司,改為織染局,秩從七品,置大使一員,副使一員。今定置大使一員,副使一員。大都織染局,從九品,大使一員,管人匠六千有三戶。大寧路織染局,大使一員,副使一員,照略案牘一員。懷慶路織染局,大使一員,副使一員,照略案牘一員。 【四明續志】:織染局,在西北隅。儒學西,元系宋貢院基,至元二十七年起蓋局院。泰定二年,鄞縣尹阮申之提調,改造土庫三間,庫前軒屋三間,門樓三間,廳屋三間,並前軒廳後屋一間。染坊屋四間,吏舍三間,絡絲堂一十四間,機坊二十五間,又有打線場屋四十一間,土祠一間,在帥府後北首。 【大德毗陵志】:織染局,在郡治子城內,州橋之南五十步,即舊州倉故基。 【彬江志】:織染局院長二員,受行省付。攢司一員,於人匠戶內點差。堂長提控人等,於匠戶內差。 【應天府志】:織染局,在正北隅。初以常照庵基作信寶局,後以為織染局。今移印引局在淳化街。 【延平府志】:織染局,在畫錦坊東。洪武七年開設,置官二員,大使一員,副使一員,歲織絹二千匹。 【溫州府志】:溫州府織染局,在北隅。官二員。置立機張,每貢造絹匹起解。官二員,大使正九品,月俸米五石。副使從九品,月俸米四石一鬥六升六合六勺。司吏一名。又織染段匹,雜造軍器,舊未嘗有局也。歸附後創置。各有司存使鹹精其能焉。織染局在東南隅,德政坊中,歸附後創置。因舊永嘉縣治為之,設局官二員。初局使系省差副使匠戶內差,繼而局使副使並受敕牒,專管本局人匠排日織造段匹,每季依例解發,違則有罰。詳見《額造段匹下》。本局設典史司吏,並於局內選差。 【嘉禾志】:織染局,宋無。元朝在府治西。今府公廠解基是也。設官與雜造局同。張士誠竊處,並不設官,自內附。皇朝移置於府治東閱武坊內,設大使、副使各一員。 【吳興續志】:織染局,舊志所無。元置局二。生帛局在子城內府治東。織染局在子城內,府治之北。元末皆廢。皇朝以其址為府官公廠解。洪武二年建織染局。以廣化寺東帝師殿改為之。歲造常為段匹。 【新安志】:元織染局,在西北隅,舊酒務基。打線場在西南關,練溪東岸。先于至元年十一年,分撥到甯國路織染局,生帛機五十張簽撥人匠八百六十二戶,自本年正月為始立局。歲造生帛三色,凡一千六伯一段。二十四年,改造熟帛系如生帛之數,凡六色。四季起納。至元二十八年,添造甯國路絲一百五十段。國朝自己亥年始,每月織造絲四十二匹。至洪武六年,改造絹,每月額織造絹二百九十二匹,二十五匹,共三百一十七匹。 【國朝諸司織掌】:織染局,大使一員,正九品。副使一員,司吏典吏各一員,各布政司並各府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中山局 【元史】《百官志》: 中山局,置大使一員,副使一員,管領教習織造。中統元年,行中書省給從七品印。至元十二年,納綿府達魯花赤塔塔兒奉旨,以賜皇太子,設官悉如舊。今定置大使一員,副使一員,秩從七品。 真定局 【元史】《百官志》: 憲宗二年,世祖在潛藩,命堯刺海招收戶計。丙辰年,改立民局,織染造作段匹。中統元年十月,行中書省降給從七品,真定管民匠銅印,置大使一員。至元十六年,堯刺海之子塔塔兒不花奉旨以賜皇太子,織造段匹,設官置局,悉如舊制。大使一員。 忽丹八裡局 【元史】《百官志》: 忽丹八裡局,大使一員,給從七品印,至元三年置。 別失八裡局 【元史】《百官志》: 別失八裡局,至元十二年,為別失八裡田地人匠。經值兵革,散漫居止,遷移京師,置局織造御用領袖納失失等段匹。十三年置別失八裡諸色人匠局,秩從七品。今定置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蕁麻林局 【元史】《百官志》: 弘州蕁麻林納失失局,至元十五年二月,隆興路總管府別都魯丁,奉皇太子令旨,招收析居放浪等戶,教習人匠織造,納失失於弘州蕁麻林二處置局。其匠戶則以楊提領管領蕁麻林,以忽三烏丁大師管領弘州。十六年十二月奉旨,為蕁麻林人匠數少,以小就大,並弘州局秩從七品,降銅印一顆,命忽三烏丁通領之,置相副四員。十九年,撥西忽辛斷沒童男八人為匠。三十一年,以弘州去蕁麻林二百餘裡,輸番管辦織造未便。兩局各設大使、副使一員,仍令忽三烏丁總為提調。大德元年三月,給從七品印受蕁麻林局。十一年,徽政院奏改受敕,設官仍舊制。各置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生帛局 【句容新志】:生帛局元置,在縣治前街東,今急迎鋪申明亭皆其地也。 縻絲局 【雷陽志】:舊無額,今置局于徐聞縣廠解之東,歲收木綿布二千四伯匹。上下半年起運,謂之進呈布。匠戶一百單五戶,官支工本口糧,免雜役。 綾錦局 【元史】:至元三年六月,小劉行省獻本家人口六十四戶,于皇太子位下。是年十月,奉令旨,於納錦府李宣差撥到練熟織匠二十戶創立局院。令小劉行省親領之。六年,工部侍郎苫思丁。獻回回童男四十有一戶。八年,立綾錦局。秩從七品,置大使一員,副使一員。九年,以招收到析居放浪還俗僧道為匠,總二百八十有一戶,教習織造之事。今定置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紋綺局 【元史】:乙已年十月,不顏達失楊權府,奉世祖聖旨,以招收漏籍人戶各管教習,立紋綺局。令楊權府管領。送納絲銀物料織造段匹,立不達失局,令馬合某為達魯花赤。戊午,楊權府男得山管領。中統二年八月楊得山始受宣命,佩銀符。至元八年五月,命楊得山為紋綺局長官,以馬合某元管人匠,併入紋綺局,通領之。十二年十月奉旨,以諸人匠賜皇太子。十三年,罷楊得山馬合某,以本局為從七品。置大使一員。十六年,給從七品銅印。十九年,增置副使一員。今定置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繡局 【元史】:至元二十四年始置,用從七品印,掌繡造諸王百官段匹。今定置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簾網局 【元史】:大使一員,副使一員,並受省。至元年始置。所設官止授省。十二年給正七品印改授敕牒。三十年,官仍授省,用元給之印。定置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經世大典】:中統四年始置,掌成造宮殿,及官建寺廟網扇之工,提領二員,管勾一員。 鐵局 【元史】:鐵局,至元七年立,置使副各員受詹事院。三十一年改受徽政院。大德十一年受敕,且增置受省直長一員。至治三年省之。而止設受院使副二員,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應天府志】:鐵局,在上元縣羅帛市,洪武九年置。 減鐵局 【經世大典】:減鐵局,中統四年始置,掌成造御用及諸宮邸系腰。管勾一員,提控二人。 鑌鐵局 【元史】《百官志》: 鑌鐵局,秩從八品大使一員,掌鑌鐵之工,至元十二年始置。 司屬鐵局 【經世大典】:中統四年始置,掌諸殿宇輕細鐵工,提領三員,管勾三員,提控一員。 鐵貓局 【應天府志】:鐵貓局,在江甯縣戒檀寺舊基。 刀子局 【經世大典】:中統四年始置,掌成造御用及諸宮邸寶貝佩刀之工。提控二員,銅局 【元史】《百官志》: 提領一員,同提領一員,管勾一員,中統四年置。以上六局秩從八品。鑄瀉等銅局,秩從七品,大使一員,副使一員,掌鑄瀉之工,至元十年始置,官三員。二十八年,省管勾一員,後定置二員。 鑄印局 【元史】《百官志》: 秩正八品,掌凡刻印、銷印之事。大使一員,副使一員,直長一員,至元五年始置。 【應天府志】:鑄印局,在江寧縣舊中書省東。 【國朝諸司職掌】:鑄印局秩從九品,隸戶部。大使一員,副使一員,司吏一員。 軍器局 【宋會要】:高宗紹興七年,正月一日,樞密院言:軍器最為朝廷目今急務。擬欲泛勉諸路州軍製造,恐搔擾於民,理宜措置。一,置軍器局一所,仍以製造御前軍器局為名,隸屬樞密院並工部,于建康府置局。一,令禮部鑄銅印一面,以製造御前軍器局之印,九字為文。一,提轄監造,受給監門,共差置手,分三人貼司三人。請給出職條法等,並依軍器所人吏施行。許本局于諸官司踏逐指名抽取。從之。十月十四日,工部言:諸路州軍自來依條合發上供歲額軍器,比緣製造減裂。近差撥雨浙、江南、東西、福建路工匠,盡赴軍器造作。其逐州合發軍器並免造,契勘路州軍所造軍器,各有朝廷給降樣制。及逐州工匠,已曾差赴軍器所造作三年,諳知制度,自可責辦精緻製造。今來總五路州軍工匠,並就軍器局所兩處造作。所用物料,大段數多,難於收買。其逐州所總發物料,往往赴發不足。或卻致人匠端閑,及差到工匠,除本身請受外,每月添支食錢一百七十文,米二升半,且以軍器局一處言之。見役人月支錢一萬貫,米一千石。委是枉費鈔米,不唯蠹耗財計。至於拋買物料數多,不免搔擾,兼造作亦不敷。逐路合發元立定軍器之類,誠為未便。欲乞將諸州工匠依舊發回,責令當職官措置,須管依樣如法造發,候致比較精粗,信賞必罰。從之。十一月,照軍器局廢罷,並歸軍器所。其人匠物料等,令提舉官楊忠憫等管押裝發,赴臨安府軍器所交割收管。 【元史】《百官志》: 大同路軍器人匠提舉司,秩從五品。達魯花赤一員,提舉一員,並從五品。同提舉一員,正七品。副提舉一員,正七品。其屬豐州甲局院長一員,應州甲局院長一員,平地縣甲局院長一員,白登縣甲局頭目一人,豐州弓局使一員。賽甫丁弓局頭目一人。太原路軍器人匠局,秩正七品。達魯花赤一員。局使一員,副使一員,吏目一員。保定軍器人匠提舉司,秩從六品。達魯花赤提舉、同提舉、副提舉各一員。其屬河間甲局院長一員。祈州安平縣甲局院長一員,陵州箭局頭目一人。懷孟河南等路軍器人匠局。秩正七品。局使、局副各一員,其屬懷孟路弓局院長一員。彰德路軍器人匠局,秩正七品,大使一員,副使一員。咸平府軍器人匠局,秩從七品,達魯花赤大使、副使各一員。大名軍器局,秩正七品,大使、副使各一員。奉聖州軍器局,秩從七品,大使、副使各一員。許州軍器局,秩七品,大使、副使各一員。陳州軍器局,院長一員。汝寧府軍器局,院長一員。歸德府軍器局,院長一員。汴梁路軍器局,秩正七品,局使、局副各一員,其屬常課弓局院長一員,常課甲局院長一員。上都雜造軍器局,秩正七品,大使、副使各一員。平陽路雜造局,大使一員,副使一員。降州甲局,大使一員。 【揚州志】:揚州府雜造軍器局,在揚州衛指揮使司南城一所。高郵衛指揮使司中市橋東一所。 【鳳陽志】:鳳陽府臨縣軍器局,在東門內。 【三山志】:舊軍資庫,在都督府門之東。至元十九年火,二十五年重創廠解宇。初為人匠提舉司,尋置綾錦局。大德八年,宣慰司兼領鹽賦,又取便為鹽庵局,尋革。今為軍器局。 【饒州府志】:軍器局,先於永福寺權行造作。洪武八年,知府王哲于府治東偏空地鼎新創造,共計屋宇六十三間。 【建昌志】:建昌府軍器局,在城北隅舊江書院地基之上創立。中有官廳外有門屋,東西兩傍有。 【南寧府志】:南寧府本屬軍器局,新立在鍾樓之傍。 【應天府志】:上元縣造甲局,在石頭街舊洞神宮,初為尚禮局,洪武九年二月改今局。 【宋史】:大都弓匠提舉司,秩正五品,達魯花赤提舉,同提舉、副提舉各一員。至元三十年,改提舉司置局。 【金陵志】:上元縣造弓局,在國子街。初作倉,後改今局。 【宋史】:大都弦局,大使、副使各一員,至元三十年,改提舉司置局。 【元史】《百官志》: 大都箭局,秩從七品,大使、副使各一員。益都濟南箭局,秩正七品,局使一員。欠州武器局,秩從五品,大使、副使一員。 【國朝諸司職掌】:軍器局,秩正九品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火藥局 【金陵志】:在淮清橋街北,舊馬公洞基。火藥局,在石頭街後馬公洞基置。 潛火局 【金陵志】:潛火局,淳十二年,大使買火資創造水筒,及各廂砌缸停水。 鞍轡局 【經世大典】:中統四年始置。掌成造御用鞍轡象轎,提領三員。鞍子局,至元七年立。置大使一員,受本府大使一員。羊山鞍局,至元十八年始置。掌成造常課鞍轡諸物。提領一員,提控一員。 【元史志】:上都隆興等路雜造鞍子局,至元二十三年立。置局使、副使、直長各一員,俱受詹事院。三十一年,改受徽政院。大德十一年,局使、副使受敕,直長受省,用從八品印。至治三年罷之。置受院提領大使各一員,直長一員,提領一員,大使一員,直長二員。鞍轡皮作軍器顏料等局,在太平街西。 【應天府志】:鞍轡局,在狀元坊玄真觀基。初為理問所繼為應天衛衙。洪武三年改今局。 【國朝諸司職掌】:鞍轡局,秩正九品,大使一員,副使二員。 皮作局 【國朝諸司職掌】:皮作局,秩九品,大使一員,副使二員。 熟皮局 【元史】《百官志》: 秩從七品,大使一員,副使一員,典史一人,司吏一人,至元六年置。掌每歲熟造野獸皮貨等物。大使、副使、直長各一員,至元二十年置。 軟皮局 【元史】《百官志》: 上都大都貂鼠軟皮局,提領所,掌內府細色銀鼠野獸諸色皮貨。提領二員,至元九年置,受府。二十七年給從七品印,改受省。大德十一年給從七品印,改受敕牒。至治三年,仍改受省。 牛皮局 【元史】《百官志》: 牛皮局,至元十三年立,置大使一員,受府。 斜皮局 【元史】《百官志》: 上都斜皮局,至元二十五年立,置大使、副使、直長各一員,受詹事院。三十一年,改受徽政院。大德十一年,使副受敕牒。直長受省,用從八品印,至治三年罷。今置受院大使、副使各一員。 甸皮局 【經世大典】:甸皮局,至元七年初設甸皮局大使,未有印俸。十四年,始定為正七品,管匠三十餘戶,隸工部。二十一年,隸大都留守司,兼少府監。歲辦熟造甸皮紅羊皮二千有奇。今定置大使一員。 雙局 【元史】《百官志》: 至元十八年立,置使、副各一員,受詹事院,三十一年改受徽政院。大德十一年,依元八品印,受敕,且增受省,直長二員,至治三年省之。而止設提領、副使各一員,俱受院。提領一員,副使一員。 盒缽局 【經世大典】:中統四年始置。掌成造御用系腰,提領二員。 【元史】《百官志》: 盒缽局,大使一員,副使一員,直長一員,至元七年立,受府管納色提領一員,受府。管銅局、筋局、鎖兒局、樁釘局、雕木局,至元三十年置。金銀器盒局,至元七年立,置使副各一員,受詹事院。三十一年受徽政院。大德十一年,依從八品,改受敕牒,增受省。直長二員。至治三年,省之。而使副止受院。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繩局 【經世大典】:中統五年始置。提領二員,祗應司國初建。開平府宮闕,燕京 花島上下殿宇,始置祗應司,以供備之。設大使一員,秩從五品,隸宮殿司累。置副使一員,直長三員,吏目一員,司史二人,今掌內府諸王邸第異巧工作修禳應辦侍觀營繕。管匠七百戶,隸大都留守司,今定置大使一員,使一員,直長三員,吏目一員,司吏二人。油 漆局 【經世大典】:司屬油漆局,中統元年始置,掌兩都宮殿髹漆之工。提領五員,同提領一員,副提領一員。 畫油局 【元史】:畫油局,至元二十年立畫油局。置使、副直長各一員,俱是詹事院。三十一年,改受徽政院。大德十一年依從八品印,使、副各受敕,而直長受省。至治三年罷之。仍受院。大使一員,副使一員,直長一員。 出蟲葛局 【元史】《百官志》: 提舉司秩從五品,提舉一員,同提舉一員,副提舉一員,吏目一員,掌出蟲葛鑄造之工。至元十二年,始置局。延三年,升提舉司。設今官。 車局 【經世大典】:中統五年始置,提舉二員,管勾一員。 轎子局 【經世大典】:中統四年始置,掌成造御用異樣木植鞍子諸物。提領一員。竹作局 【經世大典】:中統四年始置,提領二員,提控一員。 抄紙局 【國朝諸司職掌】:秩從九品,隸戶部,大使一員,副使一員,司吏一員。印鈔局 【國朝諸司職掌】:秩從九品,隸戶部,大使一員,副使一員,司吏一員。 雜造局 【元史】《百官志》: 至元七年立,置使副各一員,受詹事院。三十一年,改受徽政院。大德十一年,依正八品印,受敕,增置受省,直長二員,至治三年省之,而止設受院。使副二員,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瑞陽志】:雜造局,在醫學之後,至元二十四年創立,專掌成造進呈雜用之物。每歲解納於內府,以備國家不時之用雲。本路額造生活鐵馬鐙二伯七十五副紫大樣轡一百一十四副,心紅油氈一百副,心紅皮篋二十副。 【洪武毗陵志】:雜造局,元至元庚辰,以舊通判廳置雜造局。庚寅改創于晉陵縣,基今不存。本朝洪武丁已。創置於武進縣東街,為四縣造作之所。 【蘇州府志】:蘇州府雜造局,本朝在臥佛寺南,洪武六年設置。 【徽州府志】:徽州元雜造局,在東北隅靈順廟之左。歲用毛鐵二千七百五十四斤,造軍器手刀三百六十五把,槍頭一百七十五個。上下半年起解,元末毀於兵。國朝創於永豐倉舊基。季造軍器漆弓一百七十五張,腰刀三百把。其餘頭盔鐵甲箭支等項,隨時所需,未有定額。 【嚴州府志】:嚴州府雜造局,在城東北隅秀山下,庚子年開設。置官二員,大使一員,副使一員。歲造黑漆角弓二百六十一張,弦四百三十二條。 【金華府志】:金華府雜造局,在府治西。人甲六十九副,黑漆羅圈鐵甲三十副。四色水牛皮甲三十九副,手刀一百面,槍頭八十個,弓箭雜帶二十五副。 【信安志】:信安府雜造局,在府治東北子城內二十步,舊系銅錢局。 【溫州府志】:溫州府親造局,在府治西,即舊知隸廳。設局官二員,專門管本局人匠。排日管造軍器,每季依例解發,違則有罰。詳見《額造軍器下》。本局設典史司吏並於局內選差。寧波府雜造局,在西北隅河利橋東,元系宋平糴翟倉基。至元十三年,改置雜造局。設官置吏,監造軍器省解。 【嘉禾郡志】:嘉禾府雜造局,宋無。元朝局,在行用庫後。設官,大使、副使各一員。元未張士誠竊綯,並不設官,自內附。皇朝移就府東蘭桂坊內置立,設大使、副使各一員,系正從九品。 【吳興志】:湖州雜造局,舊志所無元為軍器雜造局,在府治西三裡丁家爿白匕幾。皇朝于歸安縣學南,擇民居創建。歲造常課軍器。 【真定志】:冀州雜造局,元初系忽都虎下摩哥所掌之局。至元十九年,劄忽台以獻皇太子專掌造作。置大使一員,受詹事院。三十一年,改受徽政院,用從七品印,今定置受院。大使一員,受府。副使一員。 【南昌府志】:南昌府雜造局,在新建縣治之東。 【南康志】:南康府星子縣雜造局,在縣治東。 【吉安志】:吉安府親造局,在府治東,元朝文錦局舊基。局設大使一員。 【武昌志】:武昌府雜造局,隸承宣佈政使司。 【衡州志】:衡州雜造局在府治東。 【三山志】:福州府雜造局,即宋試院舊宇。今總管府勤政堂之後。歲造常課,繡段衲襖系腰。皆在馬。其工匠有定數,設局官以庀基事。 【澤州志】:澤州雜造局,在行用寶鈔庫西 【路州志】:路州雜造局,在平政東街南。 寶源局 【應天府志】:應天府火藥局東。 【國朝諸司職掌】:寶源局秩正九品,隸工部。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寶泉局 【武昌府志】:在武昌府,隸布政使司。 泥廈局 【元史】《百官志》: 泥廈局,提領八員,管勾二員,中統四年置。 上都葫蘆局 【元史】《百官志》: 大使一員,副使一員,至元七年置。 淨息局 【重慶府志】:淨息局,委制司屬官兼專催收本府城內外慢店戶月額官錢。 宣德八魯局 【元史】《百官志》: 提領一員,副提領一員。河中府局 【元史】《百官志》: 提領一員,副提領一員。 襄陵局 【元史】《百官志》: 提領一員,副提領一員。 冀城局 【元史】《百官志》: 提領一員,副提領一員。 潞州局 【元史】《百官志》: 提領一員,副提領一員。 納失失毛段二局 【元史】《百官志》: 院長一員。 恩州東昌局 【元史】《百官志》: 提領一員。 東市平准局 【長安志】:局在城朱雀街東市,隸大府寺。 西市平准局 【長安志】:局在長安城朱雀街西市內,隸大府寺。 造袋局 【會稽前志】:局在府治東北。 修故局 【隋書】《百官志》: 衛尉寺武庫署,又有修故局丞掌領匠修故甲等事。 修政局 【宋史】:提舉修政局,紹興二年,詔置修政局。令百官條具,修車馬,備器械。命右相秦檜提舉參知政事同領之,其下有參詳官一人,侍從為之。參議官二人,檢討官四人,卿郎為之。如講議司故事,三月而罷局。乾道二年,詔理財之要裕財為重,自今宰相可帶兼制國用使參政可同知國用事。劉一止傳:一止遷監察禦史,時秦檜請置修政局。一止言:宣王內修政事修其外攘之政而已今之所修特簿書獄訟,官吏遷降,土木營建之務,未見所當急也。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朝事自王荊公秉政,始創制置。三司條例司,以行新法,其後蔡儋州,當國踵其故。置講議司,儋州罷,張文忠代之。乃置政典局,不隸三省。靖康初,徐擇之吳元中共政。又置詳議司,俄以人言罷。紹興二年,呂元直秦會之同相,元直督軍于外,會之欲奪其柄,乃置修政局,自領之。詔職事官及守令以上言省費裕國強兵息民之策。以戶部待郎黃叔敖為參詳官,置局如講議司故事。曾諫議統時為尚書郎,謂會之日:宰相事無不統,何以局為?會之不聽。數月,會之罷。是日慧星出,議者以為修局所講,多刻薄之事,失人心,致天變。後五日遂罷修政局焉。 政典局 【趙善䓑自警編】:陳忠肅公在通州。張無盡入相,欲引公以自助,時置政典局,乃自局中奉旨,取公所著尊堯集。蓋將施行所論,而由史局用公也。公料其不能成事,辭以修寫而未發。繼日承政典局牒坐聖旨,俾州郡催促。公乃用奏狀進表,以黃帕封緘,繳申政典局。乞於御前開拆,或謂公當徑申局中,而通書廟堂。公曰:恨不得直達乙覽,豈複可與書邪?彼為宰相,有所施為。不於三省公行,乃置局建官若自私者,人將懷疑而生忌,正恐尊堯至而彼已動搖也。遠其跡猶恐不免,況以書邪。繼而悉如公言。張既罷黜,公亦有合州之命責詞,謂公私送與張商英,意要行用。於是眾人服公之遠慮,而怪何鄧輩敢欺罔上下也。 【曲洧舊聞】:蔡京所建明事,凡心所欲必為而畏人不從者,多托元豐末命。或言裕陵有意而未行,以此脅持上下,人無敢議者。張天覺為相,欲稍蠲罷以便人,乃置政典局,以範鏜等為參詳官,討論其事。聞陳瑩中著尊堯集,專為先政也。天覺奏乞取其書,複如惠卿,惠卿既至而卒。鄭居中輩,恐天覺得志,不為己利也,知劉嗣明與辟雍司業魏甯相友善也,令嗣明與之俱來相見,許以立螭。憲,鏜子婿也。憲歸見鏜,論天覺孤危,丈人盍謀,所以自安者。鏜入其言。憲草子,其大略言,成湯得伊尹,桓公得管仲。自古未見有君而無臣,獨能成一代勳業者。今作尊堯集,皆力詆王安石,果如所論豈不上累先朝知人之明乎?鏜請對,如憲言。有旨令催促疾速繕寫赴局投納,俟其書至立焚之。天覺由是求去甚力,天覺既去,而蔡京父子皆召矣。 狀元局 【錢塘遺事】:宋狀元一出,都人爭看如麻,第二第三名亦呼狀元。是日迎出便入局,局以別試所為之,謂之三狀元局。中謂之其集所,大魁入局。便差局中職事,一一由狀元點差牒請。 異樣局 【元史】:世祖本紀十三年五月癸亥升共樣局,為總管府秩三品。 軟腳局 【類說】:郭子儀自同州歸,詔大臣就宅作軟腳局,人率三百千。 烹粥局 【吳中舊事】:烹粥局,曾用粳黃糧米、麋子米、大麥米、稗子米、白糧米。六般解湯粥,用第三等細米,每十分用米一鬥淘成。取淨米五升,於滾鍋內旋下,至十分熟,用冷水投伶俐為度在涼處。若用牛酪,每分半升,蘿許,調勻粥一處和供。 【宋劉漫塘集】《嘉定已已金壇粥局記》: 嘉定已已秋,天子以畿內旱蝗出膚使尚書郎留公董西到常平事建台之三月,移縣發義倉米二百石,助邑士之收養遺棄孩稚者,兩月續米如前。閭巷歡呼。以為幼者被賜,則壯者可知。私居小惠,猶翼其成。則荒政大者,蓋不謁而獲也,是歲也,盜起于夏秋而息於冬。民死饑疫,雖所在有之,而之死靡他,知上之人有以恤我也。先是邑士張君汝永、侯君琦,語某及新桐川湯使君曰:旱甚矣,而穀滋貴。時方盛夏民不勝饑。冬春若將若之何?乃相與謀。糾合同志,用大觀洮湖陳氏及紹興張君之祖八行故事,為粥以食饑者,而饑之餘,中產以上,皆掣肘於公私。雖僅有倡者,亦寡於和。既力弗裕,則惟欲收養孩稚之遺棄者,凡老者疾者,與孩稚之不能去母者,雖甚不忍,皆謝未比常平使者符下,而旁郡旁邑亦有喜為助者,乃克次第收前之遺而並食之繼以來者之眾。來日之長,懼費克終。會有以其事白郡太守,守給米三百石。郡博士勇於義者,亦推養士之餘贍之。而用以不乏,及江淮制置使給平江府米二百石,則已後矣。事始於其年十月朔,而終於明年三月。晦經始之日孩稚數不盈十,後以漸增。閱月登三百,乃十有二月合老者、疾者、婦人之繈負者,渝千人。比月末,倍之。開歲,少壯者鹹集,則又倍之。間以陰晴異候,增捐不齊。其極也,日不過四千。概以大觀所紀成數僅增五之一。始置局於縣之東,偏廣仁廢庵,中于嶽祠,終於慈雲寺,為其隘也。就食者先孩稚,次婦人,後男子。俾先後以時,出入相待,為其擁也。孩稚之居養者,朝暮給食,非居養而來者,日不再給,為其難於繼也,居養之人聽從去來疾病者,異其寢處,至自旁邑,與遠鄉者,結屋以待之,而不限其必入裹糧以歸之。而不其複來,慮積久而疾疫薰染也。最凡用之數米以石,凡九百六十有二,錢以緡,凡二千二十有二,而用糴翟米者過半,薪以束,大者三千九百。小者一萬四千二百。葦席以籍地,障風雨及葬不幸死者,凡三千四百六十。食器三百,迴圈給食。中間隨失隨補凡一千三百九十,皆有奇。草蔫、紙、衾與化費,瑣瑣不載。掌其事布金寺主僧祖傳,茅山道民石元朴石以私計歸。祖傳實始終之左右之者張君昂、徐群椿而主張經畫入寺之初,則鄧君允文也,是舉也。微常平使者,無以成其始,微郡太守郡博士,無以成其終。故疏其凡有助者于石而於三者加詳焉,使來者有考。又甲申粥局記,金壇田半高,下下田南漸洮湖。朝掛帆而夕浙,藉得歲不為吾邑利,故俗相承,憂旱不憂水,水患甚於隆興。迄嘉定癸未甲子,周而復始,民方幸高田之稔。是歲也,暑不勝寒,穀入大減,菜亦不熟。越明年春,啼饑者載道。某居僻,且杜門久寂不聞,乃二月上,二三醫生過門,始為某言之。某念先君雲茅居士,生平每值儉歲,悵無以及人瑩所,薄田。歲豐收穀可百斛,輸官給守者之餘不半在。且十年,或可追承先志,因與醫生謀載以歸。以是月望後二日,即嶽祠空廡。舂而糜之,以與饑者共。其始來者才數百。竊自喜曰:雖多可無乏事。其後稍增,盡三月乃盈萬人。某始窘於無繼,議所以止。友人趙若玉甫聞之,矍然踵門而告曰:凡吾邑之民,所以扶老攜幼,去其室廬,以苟勺合之食者,所願更旬餘無死,則庶乎麥秋。今而棄之,是將濟而奪之舟,中縋而絕之綆也,而可乎?某曰:力竭矣,可若何?玉甫曰:若然,何不素告我。及自振廩,且為書圜封之,又為書博封之,以請於鄉之好事者。未幾,錢谷遝至,乃四月朔更端,俾煬者增穴龜國,奔走者增員。史執筆以書而受給不欺,閽執撲以徇而去來無壅。又所用米皆精鑿,自平時中下之家不能有。乃今以食饑者,以是遠近流傳,來者至萬有五千。每捧食執飲者,至必舉首仰天,三扣齒而後敢食。迄十有五日,大麥實乃已,既事,玉甫謀伐石識姓名以旌施者。某自念知顛末獨審,故不俟其請而為之書。昔在漢末,名士鄧泰等避寇出關,道遇獨行者,泰等欲與之俱,華子魚不可。既行,而其人墮險,眾欲棄去,子魚曰:已與俱矣,又可棄乎?卒全而歸之。疇昔之事輕舉而不要其終,某固有愧於子魚者。玉甫之為義,豈直子魚比哉!至於玉甫之意決於此,一鄉之人應於彼,與得之見聞者,力所可至,皆不謁而獲,此豈智力所及。孟子曰: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忄木惕惻隱之心。又曰:人心所同然者,理也,義也。尤於此驗之,謹以施之先後,序列下方,而述更端之意,冠諸碑首雲。 恢復局 【宋史】《列傳》: 趙雄請複置恢復局,日夜講磨條具合上意,即除中書舍人,自選入館,至此才滿歲也。 應奉局 【宋史】《佞幸傳》: 朱面力蘇州人,家以賣藥致富。蔡京自杭歸,挾面力與俱至朝。徽宗頗垂意花石,京諷面力語,其父取浙中王爾異以進。初致黃三本,帝嘉之。後歲增加貢物至五七品,至正和中始極盛。舳艫相銜於准汴,號花石綱。置應奉局于蘇。王黼,字將明,開封祥符人,美風姿,才足束雋而寡學術,多智善佞。中崇甯進士第,累官至少保太宰。請置應奉局,自兼提領,中外名錢,皆許擅用竭天下財力以共費。官吏承望風旨,凡四方水土珍異之物,悉苛取於民,進帝所者不能什一,餘皆入其家。 【宋史】《宦者傳》: 宋徽宗宣和二年,睦州賊方臘作亂,命童貫帥師討之。且諭貫,使作詔罷應奉局。 置行幸局 【宋史】:曹輔政和後,帝多微行,乘小轎子,數內臣導從,置行幸局。局中以帝出日,謂之有排當。次日未還,則傳旨稱瘡痍不坐朝。始民間猶未知,及蔡京謝表,有輕車小輦七賜臨幸,自是邸報聞四方,而臣僚阿順莫敢言。 朝服趨局 【石林燕語】:進士劉幾,元豐間,換文資,以中大夫致仕,居洛中。率騎牛,挾女奴。所遇得意處即解囊籍地,傾壺引滿,旋度新聲。嘗召至京師議大樂,旦以朝服趨局。暮則易布裘,徒步市間。或倡優所集處,率以為常。 邵局 【容齋筆記】:秦檜修禮樂,文太平,止專用一宦者,邵諤主之,人呼為邵局。今渾儀樂器中猶鑄邵姓名。禮樂之器,間有不合經典處,是欠名儒討論。 權局 【朝野類要】:凡帥撫監司州郡選有官或待闕人攝職,謂之權局。 京局 【朝野類要】:上自三省,下及倉場庫務,皆為百司,或謂之有司,又謂之京局。 正局 【宋李直講文集】《正局》: 周官內宰大夫士十有四人,九嬪、世婦、妾禦屬焉。彼天子後妃,猶大夫士治之。矧羞服匪頒好用之式,而有不在有司者乎?自省寺重之以殿中六局,所以奉乘輿者備矣,願奪而歸諸奄何哉?有司奉法,而奄人阿意。奉法則用節,阿意則欲逞。此利害甚明白而弗思者,夫其殘民孚。 編局 【宋高恥堂存槁】《編局》: 舜為天子皋為士,瞽瞍殺人執而已。從來三尺天下平,析律二端真可鄙。近聞編局蕩巢穴。盡取鼠輩屍諸市。布衣韋帶三十餘,曷為忠恕而已矣。乃知能掉三寸舌,極惡窮凶猶可恃。大理得皋陶,汝曹應顙此。看花局《吳中舊事》: 吳俗好花,與洛中不異。其地土赤宜花,古稱長洲茂苑。其花木不可殫述,而獨牡丹芍藥為好尚之最,士大夫皆種之。多者二三千株,少者亦不下一二百株,習以成風矣。至穀雨為花開之候,置酒招賓。多以小青蓋,或青幕覆之,以障風日。父老猶能言者,不問親疏,謂之看花局。今之風俗雖不如舊,然大概賞花則為賓客之集矣。 磨鏡局 【列仙傳】:仙品負局先生,古仙人也。常負磨鏡局巡吳中,因施人以藥疾者即愈,後登蓬萊山,仙去。 握槊局 【溫革鎖碎隸】:桄櫛木如莎皮,如榱木皮,出面可食,木理有文,堪為握槊局。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