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總集 > 太平御覽 | 上頁 下頁 |
卷八百八十六 妖異部二 |
|
○魂魄 《易·上系》曰:精氣為物,遊魂為變。 《韓詩外傳》曰:"溱與洧",說人也。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日,於兩水上招魂續魄,祓除不祥。故詩人願與所說者俱往觀也。 《禮記·檀弓下》曰:延陵季子適齊。其反也,其長子死,葬於嬴、博之間。既封,左袒,右還其封,且號者三,曰:"骨肉歸複於土,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無不知也!"而遂行。 又《禮運》曰:體魄則降,知氣在上。死者北首,生者南向。 又曰:作其祝號,玄酒以祭。君與夫人交獻,以嘉魂魄。是謂合莫。 又《郊特牲》曰:凡祭慎諸此,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故祭,求諸陰陽之義也。 又《祭義》曰: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 《左傳·昭公二年》曰:子產適晉,趙景子問焉,曰:"伯有猶能為鬼乎?"子產曰:"能。人生始化曰魄,既能陽陽曰魂。用物精多則魂魄強,是以有精爽至於神明。匹夫匹婦強死,其魂魄猶能憑依於人,以為淫厲,況良宵乎?" 又《昭公》曰:宋公宴飲,使昭子右坐,語相泣也。樂祁佐,退而告人曰:"今茲君與叔孫其皆死乎?吾聞之:'哀樂(可樂而哀。)而樂哀,皆喪心也。'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孝經援神契》曰:情者魂之使,性者魄之使。情生於陰以計念,性生於陽以理契。 王肅《喪服要記》曰:魯哀公葬其父,孔子問曰:"寧設魂衣乎?"哀公曰:"魂衣起苑荊。苑荊於山之下道逢寒死友人羊角,哀往迎其屍。魂神之寒,故作魂衣。吾父生服錦繡,死於衣被,何用魂衣為?" 《史記》曰:高祖謂沛父兄曰:"遊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之後,吾魂魄猶樂思沛也。" 《晉中興書》曰:東海王越,妃裴,痛越棺柩被焚,乃招魂葬越於丹徒。中宗以為非禮,乃下詔曰:"夫塚以藏形,廟以安蜀。今世招魂葬者,是埋神也。其禁之!" 《淮南子》曰:天氣為魂,地氣為魄。 又曰:魄問於魂曰:"道何以為體?"曰:"以無有為體。"魄曰:"無有形乎?"魂曰:"無有"。無形也魄曰:"無有何得而問也?"魂曰:"吾直有所遇之耳。視之無形,聽之無聲,謂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 《白虎通》曰:魂魄者何謂也?魂猶伝伝,行不休也。少陽之氣,故動不息。人為外魄者,猶迫然著人也。此少陰之氣,銑拆石著人不移也。魂者芸也,情以除穢;魄者迫也,性以治內。精神者何謂也?精者靜也,太陰施化之氣也。像死戤化,須待任坐也。神者恍惚,太陰之氣,出入無間。 《抱樸子》曰:師言欲求長生,當勤服大藥;欲得通神,當金水分形。形分則自見其身三魂七魄,而天靈地祇皆可接,山川之沙蒼可役也。 又曰:太一召魂魄丹:法取五石,封之乙太一泥。卒死三日以還者,折齒內一丸,以水送之入喉,活。活者皆見使者持節召之。 又曰:人無賢愚,皆知己身之魂魄。魂魄分去則人病,盡去則死。故分去,術家有錄擲戤法;盡去,則禮典有招魂之義。此之為物,至近者也。然與人俱生,至於終身,莫或自聞見之者,豈可不聞見複言無乎? 又曰:軫星逐鬼,張星拘魂,東井還魄也。 《異苑》曰:新野庾實妻,苜眶毛氏女。義熙中,五月,曝曬席,忽見女在席下薦上。以驚怛,便走。女真形在別床如故。下旬日而夭也。仲夏忌舉床笫,茲驗矣。 《襄陽耆舊記》曰:羊公與鄒潤副鄖峴山,垂泣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不可得知。念此使人悲傷。我百年後,魂魄猶當登此山。" 《世贄記》曰: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地。洲上有大樹,與楓木相似,華葉香聞數百里,名此為反魂樹。叩其樹,樹亦能自聲,聲如牛吼,聞之者皆心震神駭。伐其根心,在玉釜中煮,取汁,更微火熟煎之如黑飴,令可丸,名驚精香,或名之為震靈丸,或名之為反生香,或名之為鳥精香,或名之為卻死香。一種五名,斯靈物也。香氣聞數百里。死屍在地,聞仍活。 《博物志》曰:《援神契》雲:"五嶽之神聖,四瀆之精仁,太山天帝孫也,主召人魂。東方萬物始,故主人生命之長短。" 《王子年拾遺記》曰:融皋山上有翻魂稻,言食者死更生。 《楚辭》曰:《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玉憐哀屈原,忠而斥棄,憂愁山澤,魂魄放佚,厥命將落,故作《招魂》。欲以複其精神,延其年壽。外陳四方之惡,內崇襯搡之美,以諷諫懷王,冀其覺悟而還之也。 又《招魂》曰: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魂魄離散,汝筮與之。"(使筮其所宜,而與招其魂,使複其精神。) ○精 《易·上系》曰: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禮記·祭義》曰: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于下,陰為野土。其菩蔻揚於上為昭明,葷蒿悽愴。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 《唐書》曰:睿宗子申王捴之初生,則天常以示僧萬回。曰:"杆兒是西域大樹之精,養之宜兄弟。"則天甚悅,始令列于兄弟之次。 《管子》曰:故涸澤數百歲,穀之不徒、死戤不絕者,生慶忌。慶忌者,其狀若人,其長四寸。衣黃衣,冠黃冠。戴黃蓋,乘小馬,好疾馳。以其名呼之,可使千裡外一日反報。此涸澤之精也。涸川,死戤精者,生於蟡。於蟡者,一頭而兩身,其狀如蛇,其長八尺。以其名呼之,可以取魚鱉。此涸川,死戤精也。 《列異傳》曰:桂陽太守張叔高,家居鄢陵。裡中有樹,大十圍。遣客斫之,樹大血出,客驚怖。叔高曰:"樹老汁赤耳。"斫之,血大流出。空處有一白頭翁出走,高以刀斫殺之。所謂木石怪夔蝄〈蟲兩〉乎? 《搜神記》曰:孔子厄于陳,弦歌於館中。夜有一人,長九尺餘,皂衣高冠。大吒,聲動左右。子路引出,與戰於庭。僕於地,乃是大鯷魚也。長九尺餘。孔子歎曰:"杆物也,何為來哉?吾聞物老則群精依之,因衰而至此。其來也,豈以吾遇厄絕糧、從者病乎?夫六畜之物,及龜蛇魚鱉草木,久者沙蒼能為妖怪,故謂之五酉。五酉,五行之方皆有其物。酉者老也,故物老皆為怪矣。殺之則已,夫何患焉?" 又曰:吳先主時,陸敬叔為建安郡,使人伐大樟樹,下數斧,有血出。樹斷,有物人面狗身,從樹中出。敬叔曰:"杆名彭侯。"乃烹食之,味如狗。 又曰:諸葛恪為丹陽太守。出獵兩山之間,有物如小兒,伸手引人。恪令曳去故地,死。參佐問之,恪曰:"杆事在《白澤圖》,曰兩山之間,有精如小兒,名曰傒囊。諸人未之見也。" 《異苑》曰:天門張某,與村人共獵。見大樹下有蓬菴,似寢息處,而無煙火。須臾,一人形長七尺,毛而不衣,負數頭猿,與語不酬。將歸,閉之十餘日。後送著先處。孫皓時,臨海得毛精,如人而有毛。此將山精。 《幽明錄》曰:漢武帝與群臣宴未央殿。方啖黍臛,忽聞語曰:"老臣。"尋覓不見。梁上有一公,長八九寸,拄杖僂步。帝問之,公下稽首不言,目仰視屋,俯指帝腳。忽然不見。問東方朔,朔對曰:"其名為藻兼,水木之精也。夏巢林,冬潛河。陛下興造宮室,斬伐其居,故來訴耳。仰視屋者,殿名未央也;俯視腳者,腳,足也,願止足於此也。"帝為此暫止。少時,幸河渚。聞水底有弦歌之聲,肴膳芬芳。前梁上公及年少數人,絳衣素帶,皆長八九寸,陵波而出。或有挾樂器者。帝命坐於食案上。老公曰:"老臣前昧死歸訴,幸蒙陛下即息斧斤,全其居宅,不勝欣躍,故私相賀耳。"便治弦而歌,聲小大無異於人,而清婉繞梁。帝欣悅勸酒。乃獻帝一紫螺,殼中有物,狀如牛脂。帝又曰:"可思以珍異見貽?"老公顧命取洞穴植鄲。一人下波淵底,倏忽還,得一大珠,數寸,明耀絕世。俄而掛鬷忽然而去。東方朔曰:"螺殼中是蛟髓,以傅面,令人好顏色。又女子在草中,用之產易。" 雷次宗《豫章記》曰:永嘉末,有大蛇長十餘丈,斷道。經過者蛇輒吸取吞噬,已百數。道士吳猛與弟子殺蛇。蛇死而蜀賊杜弢滅。 《玄中記》曰:千歲樹精為青羊,萬歲樹精為青牛。多出遊人間。(事具牛部。) 又曰:山精如人,一足,長三四尺,食山蟹,夜出晝藏。人晝日不見,夜聞其聲。千歲蟾蜍食之。 又曰:玉精為白虎,金精為車馬,銅精為僮奴,鉛精為老婦。 《博物志》曰:山有夔,其形如鼓,一足。澤有委蛇,狀如轂,長如轅,見之者霸。昔夏禹觀河,見長人魚身,出曰:"吾河精。"豈河伯也? 《白澤圖》曰:廁之精名曰依倚,青衣,持白杖。知其名呼之者除,不知其名則死。築室三年,不居其中,有小兒,長三尺而無發,見人則掩鼻,見之有福。火之精名必方,狀如鳥,一足,以其名呼之即去。木之精名彭侯,狀如黑狗,無尾,可烹之食之。欽簇木,其中有蟲,名曰賈詘,狀如豚,食之如狗肉味。 又曰:上有山林,下有川泉,地理之間生精,名曰必方。狀如鳥,長尾。此陰陽變化所生。玉之精名岱委,其狀如美女,衣青衣。見之以桃戈刺之而呼其名則得。金之精名倉,狀如豚。居人家,使人不宜妻。以其名呼之即去。死戤精名罔像,其狀如小兒,赤色,大耳長爪。以索縛之則可得,烹之吉。 又曰:故門之精名野,狀如朱儒,見人則拜。以名呼之,宜飲食。 又曰:故宅之精名曰揮文,又曰山冕。其狀如蛇,一身兩頭,五彩文。以其名呼之,可使取金銀。 又曰:故廢丘墓之精名曰玄,狀如老役夫,衣青衣而好杵舂。以其名呼之,宜禾穀。 又曰:故道徑之精名忌,狀如野人。以其名呼之,使人不迷。 又曰:道之精名作器,狀如丈夫,善眩人。以其名呼之即去。 又曰:故池之精名意,狀如豚。以其名呼之即去。 又曰:故糾戤精明遨,狀如美女,好吹簫。以其名呼之則去。 又曰:絕水有金者,精名曰侯伯,狀如人,長五尺,彩衣。以其名呼之即去。 又曰:故台屋之精名兩貴,狀如赤狗。以其名呼之,使人目明。 又曰:左右有石,水生其間,水出流千歲不絕,其精名曰喜。狀如小兒,黑色。以名呼之,可使取飲食。 又曰:三軍所載精名曰賓滿,狀如人頭,無身,赤目。見人則轉。以其名呼之即去。 又曰:故水石者精名慶忌,狀如人。乘車蓋,日馳千里。以其名呼之,可使入水取魚。 又曰:丘墓之精名狼鬼,善與人鬥不休。為桃弓棘矢,羽以鴟羽,以射之,狼鬼為飄風。脫履投之,不能化。 又曰:故市精名曰毛門,其狀如囷,無手足。以名呼之即去。 又曰:室之精名傒龍,如小兒,長一尺四寸,衣黑衣,赤幘大冠,帶劍持戟。以其名呼之即去。 又曰:山之精名夔,狀如鼓,一足而行。以其名呼之,可使取虎豹。 又曰:故牧敝池之精名曰髡頓,狀如牛,無頭,見人則逐人。以其名呼之則去。 又曰:夜見堂下有小兒被發走,析獰蒟之,名曰溝。以其名呼之,則無咎。 又曰:百歲狼化為女人,名曰知女。狀如美女,坐道旁,告丈夫曰:"我無父母兄弟。"丈夫取為妻,三年而食人。以其名呼之,則逃去。 又曰:故溷之精名曰卑,狀如美女,而持鏡,呼之使人知愧。 《王子年拾遺記》曰:劉向校書天祿,專精不倦,假寢彌時。有人植青藜之杖,時夜已暗,乃吹其杖端,炯然火出。因以照向,則戶內如燈燭也。向與言三代已前帝王興亡之事,如目見焉。及說陰陽運數起滅之兆,向因受《五行洪范》之文。向問其姓名,對曰:"我太一之精,主天地圖讖。聞子好學,下而觀焉。" 《抱樸子》曰:萬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託形以惑人,惟不能於鏡中易形耳。是以古之入山道士皆以明鏡懸於背後,則老魅不敢近人。 又曰:山之精,形如小兒而獨足,足向後,喜來犯人。人入山谷,夜聞其音聲笑語。其名曰蛟,知而呼之,即不敢犯人。一名曰超空,亦可兼呼之。 又曰:有山精或如鼓,色赤,一足,其名曰揮。又或如人,長九尺,衣裘帶笠,名曰金累。又或如龍而五色,未有名,曰飛龍。見之皆以其名呼之,不敢為害。 又曰:山中大樹能語者,非樹語也,其精名曰去陽。以其名呼之即吉。 又曰:山中夜見胡人者,銅鐵精也;見秦人者,百歲木精也。山死戤間見吏者曰誓激,以其名呼之則吉。 又曰:山中寅日有稱虞吏者,虎也;稱當路君者,狼也;稱令長者,老狸也。卯日稱丈夫者,兔也;稱東王父者,麋也;稱西王母者,鹿也。辰日稱雨師者,龍也;稱河伯者,魚也;稱無腸公子者,蟹也。巳日稱寡人者,社神也;稱時君者,龜也。午日稱三公者,馬也;稱人者,老樹也。未日稱主人者,羊也;稱吏者,獐也。申日稱人君者,猴也;稱九卿者,猿也。酉日稱將軍者,老雞也;稱賊捕者,雉也。戌日稱人姓字者,犬也;稱咸陽公仲者,狐也。亥日稱臣君者,豬也;稱婦人者,金玉也。子日稱社者,鼠也;稱神人者,伏冀也。醜日稱書生者,牛也。知其物則不能為害。 又曰:山川石木、井灶洿池,猶有精氣。人身擲晷,亦有魂魄。況天地為物,物擲炅大者,於理當有精神。有精神,則宜賞善罰惡。但其體大綱疏,不必機發而應耳。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頁 下一頁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