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總集 > 太平御覽 | 上頁 下頁
卷二百三十七 職官部三十五


  ○總敘將軍

  石氏《中官占》曰:河鼓星主軍鼓,一曰三星主天子三將軍。中央大星為大將軍,左星為左將軍,右星為右將軍,所以備關梁而距難也。

  《周禮·夏官上·大司馬》曰: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一鄉之民也。凡起從役家一人也。)王六軍,(六鄉之數也。卿治文教,軍定武功。其道皆兼三才而兩之,故數俱六也。)大國三軍,(公侯之封也。成國不過半天子之一軍。)次國二軍,(諸伯之封。)小國一軍。(子男之封。)軍將皆命卿。(位視六事之人,司於六軍之大夫。春秋之時,列國有正卿為將軍,又以亞卿一人為佐,猶執政者貪其權,遂以陵遲,皆非周公之舊也。)

  《左傳·襄公十三年》曰:晉蒐於綿上以治兵,使士匄將中軍,辭曰:"伯游長。昔臣習於知氏以佐之,非能賢也。請從伯游。"使荀偃將中軍,士匄佐之。使韓起將上軍,辭以趙武。

  《孝經左契》曰:將軍順虎銜珠,大夫正海出魚。

  《史記》曰:齊景公召穰苴與語,大悅,以為將軍,將兵扞燕。

  又曰:孝文後六年,匈奴入上郡,周亞夫為將軍,居灞上,祝茲候(徐廣曰:表作松茲。姓徐名悍也。)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備胡。

  《漢書》曰:楚王召宋義計事,而悅之,因以為將軍。

  範曄《後漢書》曰:靈帝時,望氣者以為京師當有大兵,兩宮流血。大將軍司馬許源說何進曰:"《太公六韜》有天子親于兵事,可以威壓四方。"詔進大發兵,講武于平觀。下起大壇,上建十二重五采華蓋,高十丈,壇東北有小壇,複九重華蓋,高九丈,引步兵騎士數萬人,結營為陣。天子親出監軍,住大華蓋下,進住小華蓋下,禮畢,帝躬擐甲上馬,稱"無上將軍",行陣三匝而還。

  《魏志》曰:太祖令曰:《司馬法》:"將軍死綏。"(《魏書》曰:綏,卻也。有前一尺,無卻一寸也。)《屍子》曰:"十萬之軍無將軍,必亂。"

  ○左右衛將軍

  《六典》曰:左右衛將軍之職,掌統領宮庭巡警、沖衛之法令,以督其屬之隊仗,而總諸曹之職務焉。其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將軍所掌之職皆如之。

  《晉書》曰:羊琇為晉台左衛將軍。

  又曰:吳隱之遷左衛將軍。雖居清顯,祿賜皆班親族,冬月無被,嘗澣衣乃披絮,勤苦同於貧庶。

  何法盛《晉中興書》曰:南頓王宗字延祖,拜左衛將軍,為肅祖所昵,委以禁旅。

  又曰:王坦之字文度,領左衛,少有風格,尚刑名之學,嘗著《廢莊論》。

  又曰:虞譚、陳略、曹毗、毛安之並為左衛將軍。

  沈約《宋書》曰:左、右衛將軍,晉文建國所置。

  《隋書》曰:薛世雄,性廉謹,凡所行軍破敵之處,秋毫無犯,帝由是嘉之。帝嘗從容謂群臣曰:"我欲舉好人,未知諸君識否?"群臣鹹曰:"臣等何能測聖心?"帝曰:"我欲舉者薛世雄。"群臣皆稱善。帝複曰:"世雄廉正節概,有古人之風。"於是超拜右翊衛將軍。(煬帝改左右衛為之。)

  《唐書》曰:元和中,以前靈鹽等節度使王佖為右衛將軍。佖在鎮,無智略以馭人,居常猜忌及多殺人以懼之,眾亦不附。及召至,逾月而授以衛將軍。凡將相出入,皆翰林草制,謂之白麻,佖始以責罷中書草制。

  《隋書》曰:來護兒,煬帝即位,遷右驍衛大將軍,帝甚親重之。大業六年從駕江都,賜物千段。令上先人塚,宴父老,州裡榮之。

  《魏志》曰:許褚從太祖戰,大破馬超等,乃遷武衛中郎將,武衛之號自此始也。文帝踐阼,遷武衛將軍。

  又曰:曹爽自散騎常侍轉武衛將軍。爽秉政,又以弟訓為武衛將軍。

  《王敦別傳》曰:敦子應,字安期,官至武衛將軍。

  《隋書》曰:獨孤盛為左屯衛將軍。宇文化及之作亂也,裴虔通引兵至成象殿,宿衛者皆釋仗而走。盛謂虔通曰:"何物兵?形勢太異也!"虔通曰:"事勢已然,不預將軍事。將軍慎無動。"盛大罵曰:"老賊是何物話!"不及被甲,與左右十餘人逆拒之,為亂兵所殺。

  《唐書》曰:咸通中以伶官李可及為威衛將軍,曹確執奏曰:"臣覽貞觀故事,太宗初定官品令,文武官共六百四十三員。顧謂房玄齡曰:'朕設此官員以待賢士,工商雜色之流假令術逾儕類,止可厚給財物,必不可超授官秩,與朝賢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太和中文宗欲以樂官尉遲璋為王府率拾遺,竇詢直極諫,乃改授光州長史。伏乞以兩朝故事,別授可及之官。"帝不之聽。

  又曰:高祖以李粲為左監門大將軍,禮高年也。初,高祖問粲年幾,對曰八十,高祖曰:"公清幹之譽聞於隋日,今年齒雖邁,筋力未衰,但監門之職,非公莫可,意欲相委如何?"粲以年老辭讓,高祖曰:"藉公處分耳,豈欲煩公筋力耶!"於是詔粲自非殿庭,皆乘蜀馬,論者榮之。

  又曰:王及善除右千牛衛將軍,高宗謂曰:"朕以卿忠敬,故與卿三品要職。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橫刀在朕側,知此官否?"

  又曰:李聽,元和中為羽林將軍,有名馬,穆宗在東宮令近侍諷聽獻之。聽以職總親軍,不敢從。及即位之始,幽冀不廷,太原與二鎮接境,方議易帥。宰臣進擬,上皆不允,謂宰臣曰:"李聽為羽林將軍,不與朕馬,是必可任。"

  《五代史》雲:周廣順二年十二月,詔改左右威衛複為左右屯衛,避太祖諱也。

  ○左右金吾衛將軍

  《六典》曰:左右金吾衛大將軍之職,掌宮中及京城晝夜巡警之法,以執禦非違。

  《百官表》雲:秦有中尉,掌徼循京師。(如淳曰:所謂遊徼,徼循禁備盜賊也。顏師古曰:徼,謂遮繞之也。音工釣反。)漢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執金吾,(應劭曰:吾者,禦也。掌執金革以禦非常也。顏師古曰: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職主先導,以備非常,故執此鳥之象,因以名官也。)緹騎二百人,輿服導從,車騎滿路,群僚之中,斯最壯矣。舊掌京師盜賊,考按疑事。漢郅都、甯成、王溫舒、咸宣等皆截理橫噬虎而冠者也,止切理辨亦旋誅黜。又置執金吾丞。後漢掌宮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衛尉巡行宮中,金吾徼循宮外,為表裡以擒奸討猾。)日三繞行宮外,及主兵器。自中興但專徼循,不與他政。又有執金吾吏、文學執金吾佐、執金吾員吏。魏武秉政,複為中尉。晉初罷直,至後周置武環率、武候率,下大夫各二人。隋置左、右武候府,大將軍一人、將軍三人,掌車駕出入,先驅後殿;晝夜巡察,執捕奸非;烽候、道路、水草所宜。巡狩師田則掌其營禁。煬帝大業三年改為左、右武候衛,所領軍事名佽飛。(《漢宮表》曰:漢有左戈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佽飛,掌戈射,屬少府。光武省之,隋代采舊名。)唐初又為左、右武候府,(貞觀十年十二月,馬周奏:京城諸街置鼓,罷傳呼。)龍朔二年改為左、右金吾衛,置大將軍一人,所掌與隋同;將軍二人副其事。(領官屬並。隋置,大唐因之。)

  《後漢書》曰:初,光武適新野,聞陰後美,心悅之。後至長安見執金吾車騎甚盛,因歎曰:"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漢官·宰尹下》曰:吾,禦也,常執金革以禦非常。緹騎二百人,持戟五百二十人。輿馬導從,充滿於路,世祖微時,歎曰:"仕宦當作執金吾"是也。

  《漢書·百官公卿表》曰:秦名曰中尉,掌徼循京師。有兩丞、候、司馬,兵千人。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執金吾。

  又曰:毋將隆為執金吾。時侍中董賢方貴,上使中黃門發武庫兵,前後十輩,送賢及上乳母王阿舍。隆奏:"武庫兵器,天下公用,國家武備,繕治造作,皆度大司農錢。(蘇林曰:用度皆出大司農。)大司農錢自非乘輿不以給,供養勞賜,一出少府。蓋不以本藏給末用,不以民力供浮費,別公私,示正路也。"

  又曰:郅都為中尉,丞相條候至貴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時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獨先嚴酷,行法不避貴戚,列侯宗室見都側目而視,號曰"蒼鷹"也。

  《東觀漢記》曰:馬防字孝孫。拜執金吾,性矜嚴公正,上事處議多見用。

  《續漢書》曰:陰識拜執金吾,位特進,入則極言正諫。至與賓客語,不及國事,常慕仲山甫匪躬之節,所用掾史皆得天下俊哲。(虞詡、傳賢等是也。)

  又曰:朱浮字叔元,為執金吾。帝以二千石長吏多不堪任,時有纖微之過者,必見斥罷,交易紛擾,百姓不甯。六年,有日蝕之異,浮因上疏切諫,自是州郡奏長吏二千石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遣掾史案驗,然後黜退。

  又曰:秩中二千石,掌外司非常水火之事,旦三繞行宮外,及主兵器,丞一人,比千石。

  華嶠《後漢書》曰:賈複為執金吾。更始,郾王尹尊及諸將反,上召諸將議,以檄叩地曰:"郾最強,宛次之。"複率爾對曰:"臣請擊郾。"上笑曰:"執金吾擊郾,吾複何憂耶?"

  又曰:耿秉為人威重,有謀略,拜執金吾。每行幸,秉恒領宿衛。

  謝承《後漢書》曰:梁冀為執金吾,歲朝,托疾不朝,司隸揚雄治之,詔以二月俸贖罪。

  《漢雜事》曰:辛慶忌明略威重,任國柱石,為執金吾。

  《魏書》曰:臧霸與曹休討吳,破賊呂範於洞浦,征為執金吾。每有軍事,帝諮訪焉。

  又曰:崔琰遷中尉。琰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須長四尺七寸,有威重,朝士瞻望,太祖亦嚴憚焉。

  又曰:徐奕,太祖以為中尉,手令曰:"昔楚有子玉,文公為之側席;汲黯在朝,淮南為之折謀。《詩》稱'邦之司直'君之謂也。"

  《唐書》曰:高祖以徐世勣為右武候大將軍,(隋大業三年及唐初並為左右武候,至龍朔二年複為左右金吾。)詔曰:"念功褒善,哲王彝訓;紀德親賢,有國通典。黎州總管曹國公世勣本自黎陽,擁徒歸順,任以藩嶽,誠效克彰,節義不渝,夷險無變,信同金石,操擬松筠,宜加寵命,用超恒序,可賜姓李氏。"

  又曰:趙道興,貞觀初曆遷左武候中郎將,明閑宿衛,號為稱職。太祖嘗謂之曰:"卿父為隋武候將軍,甚有當官之譽。卿今克傳弓冶,可謂不墜家聲。"因授右武候將軍。其父時廨宇,仍舊不改,時人以為榮。

  又曰:裴諝為右金吾將軍。建中初,上以刑名理天下,百吏震悚。時十月禁屠殺,以甫近山陵,禁益嚴。尚父、汾陽王郭子儀隸人殺羊以入,門者覺之,諝列奏狀,上以為不畏強禦,累遣宣喻。或謂諝曰:"郭公有社稷功,豈不為蓋之?"諝笑曰:"非爾所解。且郭公威儀權太盛,上新即位,必謂黨附者眾。今發其細過,以明不弄權耳。吾上以盡事君之道,下以安大臣,不亦可乎?"

  又曰:臧希讓為金吾大將軍。骯髒好談時政,屢以理體上於公卿,詔令集賢院待制。希讓無學術,及處近地,從容公卿間,強引文言以自賢,而所聞知多道途得之,每發必差謬,頗為士子所笑。

  ○諸衛上將軍

  《唐通典》曰:魏黃初中,始有上大將軍,以曹真為之。吳亦以陸遜為上大將軍。後周建德四年,增置上大將軍;隋並以為武散官,不理事。上大將軍從二品。

  又曰:唐武德初,秦王既平王世充及竇建德,高祖以秦王功殊古今,自昔位號不足以為稱,乃特置天策上將軍以拜焉,位在王公上。

  又曰:貞元二年九月詔曰:"六軍先已各置統軍一人,今十六衛,宜各置上將軍一人,秩從其品。"繇是上將軍之官始列於品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頁 下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