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總集 > 全宋詩 | 上頁 下頁 |
九一一 |
|
▼張栻 送李新州 清絕湘南地,鄉間見老成。 蔽棠方有望,折柳卻關情。 側聽輿人誦,還新月旦評。 相望幸鄰壤,猶得借餘明。 ▼張栻 送林擇之 遺篇寂寞論心少,一見吾人意已傾。 冰雪持身金石志,它年事業更光明。 ▼張栻 送臨武雷令 詔舉循良吏,時資撫字功。 人情平易看,治道古今同。 綠野新耕盛,潢池舊羽空。 便應君課最,名姓禦屏中。 ▼張栻 送臨武雷令 去路連崇嶺,扁舟上漲濤。 不違將母原,敢歎獨賢勞。 境靜歸島雁,許空長艾蒿。 不妨頻拄頰,千里寄風騷。 ▼張栻 送零陵賈使君二首 藉甚零陵郡,風流記昔賢。 宅存元不部,人識范忠宣。 山近地宜竹,溪清岸有泉。 官閒時訪古,餘韻故依然。 ▼張栻 送零陵賈使君二首 孝友傳家法,如君好弟兄。 只應推此意,便足慰民情。 間歲仍艱食,新書督勤耕。 想今瀟水畔,惟日望雙旌。 ▼張栻 送劉樞密留守建康 整駕欲南鶩,乃複送公舟。 公行民所瞻,原言勿淹留。 向來秉事樞,正色有忠謀。 坐覺國勢尊,已驗權網收。 如何霖雨澤,偏使及南州。 新春紫詔下,聞者寬百憂。 誰長今重鎮,百萬宿貔貅。 控江撫長淮,聲勢接上流。 吾皇志經略,此地合綢繆。 不應萬全策,歲月空悠悠。 先當植本根,次第施良籌。 未聞欲外攘,而乃忽內修。 幕府方宏開,人才要旁搜。 可不念葑菲,惟當別薰蕕。 留鑰豈淹久,即歸侍前旒。 盡舒醫國手,調瘵會有瘳。 還憶遐荒守,時能寄音不。 ▼張栻 送然侄四歸二首 堂堂希白翁,共惟同出自。 百年詩禮傳,名教有樂地。 嗟予力未勝,永抱蓼莪意。 積累蓋百歎,承家豈雲易。 賜然履淵冰,中夜耿不寐。 協心望爾曹,勉力紹前志。 歲晚期有成,庶或保無墜。 ▼張栻 送然侄四歸二首 自子來見我,倏焉十六秋。 一聞沂上音,此意便綢繆。 中間豈不別,會合同轉頭。 今茲舍我去,萬里不復留。 豈不能挽子,懼子為親憂。 六月送歸船,我思與悠悠。 愛子剛毅資,不作繞指柔。 原子進問學,琢磨須自修。 居然知見廣,百病公有瘳。 誰謂道雲遠,行矣當深求。 ▼張栻 送少隱兄赴興元幕 出手寧嫌晚,論心本不欺。 五年江左客,萬里故園裡。 肯枉洞庭棹,來尋棠棣詩。 固知名義重,豈但慰朝饑。 ▼張栻 送少隱兄赴興元幕 邊塞連關隴,貔貅罷戰征。 幕中須預計,堂上乃奇兵。 漢水追前策,秦原憶舊耕。 書生亦多事,慷慨試經行。 ▼張栻 送邵懷英赴召 自君之西來,吾徒獲三益。 匪惟欣晤言,望見意已適。 俯仰歲再更,交情共金石。 翩然別我去,寧複得此客。 諸公有推轂,詔下亟傳驛。 嘉言久填胸,往覲天咫尺。 豈其湘水邊,而可滯六翮。 雖深惜別思,敢後天下責。 嗟哉善利途,雞鳴分舜蹠。 浮雲起毫釐,乃有泰山隔。 持身與謀國,茲義貫於一。 君侯天資高,遇事無逼迫。 所立凜不回,舉手謝物役。 保此方寸印,勿受一塵隙。 廓然麗昭回,萬象歸指畫。 富貴豈君心,事業追往昔。 贈言不能工,庶以永無斁。 ▼張栻 送舜臣撫幹表兄赴部 疇昔相看意便傾,重逢便覺眼增明。 半生漫仕壯心在,五月長江去棹輕。 龜櫝久藏千乘寶,鵬風方快九霄程。 公朝兼用人門選,外氏傳家舊有聲。 ▼張栻 送外弟宇文挺臣二首 合族情尤重,論交意複深。 還為萬里別,未盡幾年心。 佳處應相憶,書來儻嗣音。 及時須努力,莫待鬢華侵。 ▼張栻 送外弟宇文挺臣二首 漠漠灕江上,匆匆送客情。 平原宵雨濕,絕壁野雲橫。 世路多親轍,韋編有舊盟。 中流屹砥柱,過浪豈能傾。 ▼張栻 送鮮于大任入成都幕 虜馬昔飲江,扁舟憶同騖。 翁方為國謀,客以名義故。 安危匪前料,得失渠異趣。 淮壖渺風雪,王中有程度。 息偃多在床,君車不停駐。 初無作難色,所立詎愆素。 嗟我吳門別,風木歲徂暮。 相逢複湘城,往事忍回顧。 獨餘後凋心,特立凜不懼。 莫邪雖雲利,寧作囊錐露。 善藏要有待,小試隨所遇。 終無缺折虞,豈但走狐兔。 吾州得良牧,民力或可裕。 本根賴封殖,強索費調護。 從容試長思,取急無窘步。 作別忽草草,懷抱複誰付。 他時下瞿唐,訪我林下屨。 儻於功名餘,更講末後句。 ▼張栻 送楊廷芳三首 自吾友若人,嘆息恨不早。 相逢未出語,已足慰懷抱。 寒窗逾浹旬,百慮略傾倒。 霜晴不留客,別語詎能好。 不盡此時情,梅邊試深討。 ▼張栻 送楊廷芳三首 昔人忘言處,可到不可會。 還須心眼親,未許一理蓋。 辭章抑為餘,子已得其最。 當知鄒魯傳,有在文字外。 ▼張栻 送楊廷芳三首 平生風雨夕,每念名節難。 窮冬百草歇,手自種琅玕。 吾子三十策,字字起三歎。 豈欲求人知,正自一心丹。 請哦碩人詩,匪為樂考盤。 ▼張栻 送宇文正甫 重來能複幾句余,臨水登山又送渠。 夜雨已知農事好,春寒未放小桃舒。 眼有佳處應難盡,別後書來詎可痚。 我亦相將歸舊隱,杖藜時複訪樓居。 ▼張栻 送曾裘父 交舊間何闊,能來浹日留。 還尋佳橘頌,惜別仲宣樓。 探古書盈屋,憂時雪滿頭。 絕思黃閣老,招隱意綢繆。 ▼張栻 送張深道二首 秋風木葉落,送客麗譙東。 豈懷兒女戀,愛此趣味同。 至理無轍跡,妙在日用中。 聞言有不信,渠自馬牛風。 吾子實所畏,立志高冥鴻。 卓然遊聖門,不受異說訌。 切磋豈不樂,愧非斲鼻工。 於皇太極蘊,精微浩無窮。 原言終玩繹,默參元化功。 ▼張栻 送張深道二首 人言底柱險,袖手不敢邇。 孰知人心危,毫釐千萬裡。 有來事物繁,酬酢無披靡。 雖雲應不難,要且辨真偽。 良知本易直,天機驗所起。 涵濡自日新,日新乃無蔽。 聖學非空言,要領故此。 吾子端潑源,所進渺涯涘。 我雖念不繁,詎敢忘所止。 後會儻有時,深功同舉似。 ▼張栻 送趙節卿 昭代才難歎,宗盟世有人。 千鈞定晚試,一角信逢真。 政擬尋梅共,還經折柳新。 青雲看穩上,回首楚江春。 ▼張栻 送鄭憲酒 晴日南山幾杕俱,躋高選勝不須扶。 也知坐上多佳客,可著青州從事無。 ▼張栻 送周畏知二首 秋冬仍苦雨,旬浹喜霜晴。 木末樓臺見,江頭橘柚明。 登臨方適意,離別已增情。 後夜相思地,寒梅景正橫。 ▼張栻 送周畏知二首 半世功名誤,蒼顏幕府遊。 文辭追楚些,得失付陽秋。 薦牘文交上,衡門豈重留。 青雲看穩去,快處一回眸。 ▼張栻 送祖七倒西歸二首 萬里逢猶子,中年憶故鄉。 只知情話好,豈覺去途長。 巫峽波濤壯,秦山檜柏蒼。 何能從汝往,佇立看歸艎。 名家重典刑。飄零念吾黨, 寂寞撫遺經。叔水知何病, 芝蘭要滿庭。汝歸應記取, 為我話丁寧。 ▼張栻 歲晚烹試小春建茶 陽月藏春妙莫窺,靈芽粟粒露全機。 煮泉獨啜寒窗夜,已覺東風天際歸。 ▼張栻 筍脯一平馳寄因和雲歲詩為一笑春筍未盛尚續致也 權門極珍羞,未辦食龍肉。 我家湘楚山,籜龍飫奴僕。 淮南戶戶有黃虀,公今徑歸亦不癡。 更包筍脯贈行李,定應笑殺長安兒。 ▼張栻 所思亭海棠初折贈兩使者將以小詩 未須比擬紅深淺,更莫平章香有無。 過雨夕陽樓上看,千花容有此膚腴。 ▼張栻 所思亭海棠初折贈兩使者將以小詩 東風著物本無私,紅入花梢特地奇。 想得霜台春思滿,一枝聊遣博新詩。 ▼張栻 湯總管邢監廟約遊城東酒間求詩為賦此 春事已如許,客愁空自多。 梅花成莫逆,樽酒付亡何。 楚楚邢郎子,眈眈老伏波。 定應容我醉,耳熱更高歌。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差差竹影連坡靜,細細荷風透屋香。 午寂睡餘聊隱幾,人間何用較閑忙。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新竹成林蕉葉青,隔籬深處有蟬鳴。 晚涼更覺長堤靜,自繞荷花待月明。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堦前樹影開還合,葉底蟬聲短複長。 睡起更知茶味永,客來聊共竹風涼。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新涼物物有精神,靜倚書窗聽雨聲。 忽憶子綦元未解,強分天籟太粗生。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淩晨騎馬路新涼,來挹湖邊風露香。 妙意此時誰共領,波間鷗鷺靜相忘。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林塘過雨不勝秋,萬蓋跳珠寫碧流。 倚檻孤吟天欲暮,更穿芒屩上方舟。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山色頓清秋欲半,湖光更淨日平西。 涼風獵獵低荷蓋,歸翼翩翩度柳堤。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湖邊小築喜新成,秋入西山照眼明。 不是厭喧來覓靜,四時光景本均平。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秋風颯颯林塘晚,萬綠叢中數點紅。 若識榮枯是真實,不知何物更談空。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移得幽蘭幾本來,竹籬深處手栽培。 芬芳不必紉為佩,月白風清取次開。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今年少雨菊花遲,青蕊方開三兩枝。 但是悠然真意在,青山何處不相宜。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秋後冬前一月晴,小園佳處日經行。 半山木落樓臺露,幾樹霜餘橘柚明。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鐃鼓喧貀十裡城,人情正喜上元晴。 瘦筇獨立湖邊路,卻有白鷗同眼明。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和風羽羽禽聲樂,晴日遲遲花花氣深。 妙理沖融無間斷,湖邊佇立此時心。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曉來天氣便清新,獨倚闌幹正暮春。 花落花開鶯自語,東風吹水細鱗鱗。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花柳芳妍十日晴,五更風雨送餘春。 莫嫌紅紫都吹盡,新綠滿園還可人。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並湖數畝新疏辟,便有魚兒作除行。 我亦隨流浮小艇,晚涼細看縠紋生。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無言桃李也成陰,葉底黃鸝自好音。 一縷爐煙清晝永,韋編卷罷短長吟。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化工生意源源在,靜處詳觀總不偏。 飛絮滿空春不盡,新荷帖水已田田。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野艇新成尋丈許,柳堤詳觀總不偏。 飛絮滿空春不盡,新荷帖水已田田。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暮從別野跨驢歸,風雨蕭蕭泥濺衣。 出門回首且按轡,細聽泉聲和式微。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陰陰松竹景自轉,午枕無人到北窗。 何許狂風來動地,夢回波浪洶春江。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痚竹蕭蕭正雨聲,眼中日影又還晴。 鉤窗燕坐夏將半,荷葉已香湖水清。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莫道閑中一事無,閑中事業有工夫。 閉門清晝讀書罷,掃地焚香到日晡。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亭畔薰風盡日涼,來從水面過新篁。 悠然擔覺盈襟抱,千古虞弦意未央。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拍堤水滿草茸茸,盡日野航西複東。 欲去未須愁日暮,月明波面更溶溶。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烏雲夭矯風作惡,雷奔電掣雨懸河。 須臾天宇複清霽,突兀西山紫翠多。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朝陽初上藕花香,下馬虛亭一味涼。 山鳥自呼魚自樂,誰雲身世可相忘。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北窗竹簟午陰涼,亦有清風到我旁。 還與陶公事同否,未妨諸子細商量。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睡覺西山月正平,荷香不斷曉涼生。 園中只鶴知人意,已作金風警露聲。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西風夜半摧炎暑,曉看雲橫天際秋。 時序轉移皆妙理,惟應及早戒衣裘。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新涼修竹意愈靜,初日芙蕖色倍鮮。 物態直須閑裡見,人情多向快中偏。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四面紅蕖鏡綠波,晚涼柰此野情何。 憑城更覺看山穩,入戶還欣得月多。 ▼張栻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殷雷終日在前山,風卷雲環意作難。 泊暮有懷空佇立,忽然飛雨到闌幹。 ▼張栻 題伏龍寺壁 少日憶曾到,歸途得小留。 回還山寺古,蕭瑟柿林秋。 道路情無那,琴書可細求。 從來士窮達,分付水悠悠。 ▼張栻 題福岩 擲缽峰前寺,肩輿幾度來。 樓臺還舊觀,杉檜撫新栽。 湘水堂堂去,秋山面面開。 裴徊千古思,風壑有餘哀。 ▼張栻 題淮陰祠 秦關昔先驅,南鄭豈淹久。 夜中丞相歸,平明印垂肘。 古來豪傑人,調度出窠臼。 登壇一軍驚,六合已在手。 從茲看廊清,指揮如運帚。 時艱思奇才,廟古酹樽酒。 出門望長淮,故國長稂莠。 同雲正慘澹,人事極紛糾。 拘攣儻無累,吾欲獻九九。 ▼張栻 題劉氏綠映亭二首 涼葉翻翻不受塵,芒鞋藤杖及清晨。 開簾小放前溪入,澄綠光中獨岸中。 ▼張栻 題劉氏綠映亭二首 鷺浴魚跳在鏡屏,搖青浮碧太鮮明。 牆東種得陰成幄,隔葉看來卻有情。 ▼張栻 題馬氏草堂複齋聽雪 前鄰百鬼瞰高明,夜雨華榱歎昔人。 卻愛君家鴻雁集,還能葺理草堂春。 ▼張栻 題馬氏草堂複齋聽雪 今古茫茫浪著鞭,誰知聖學有夫傳。 請君細誦複齋記,直到羲爻未畫前。 ▼張栻 題馬氏草堂複齋聽雪 平生求友人千里,永夜論心雪滿窗。 為問蒲團聽修竹,何如一舸泛清江。 ▼張栻 題南台寺 相望幾蘭若,勝處是南台。 閣迥規摹穩,門空晝夜開。 回風時浩蕩,高嶺更崔嵬。 謾說石頭滑,支筇得往來。 ▼張栻 題榕溪閣 寒溪澹容與,老木枝相樛。 其誰合二美,名此景物幽。 太史昔南騖,於焉曾少休。 想當下榻初,清與耳目謀。 品題得要領,亦有翰墨留。 我來訪遺址,密竹鳴鉤輈。 稍令舊觀複,還與佳客遊。 樹影散香篆,水光泛茶甌。 市聲不到耳,永日風颼颼。 所忻簿書隙,有此足夷猶。 平生丘壑原,如痼不可瘳。 雖知等喧寂,終覺靜理優。 更思濯滄優。榕根浮小舟。 ▼張栻 題唐興寺湘江亭 寺廢蒼崖聳,江回遠岸明。 風霜摧翰墨,歲月老絲緡。 兀坐知茶味,閑行忘去程。 長哦伊水句,回首右為情。 ▼張栻 題湘潭丞黃子辯哦松軒 黃子官居多暇日,今哦薄暮一窗中。 雖無虢虢循除水,但覺颼颼滿屋風。 ▼張栻 題邢使君釣隱 使君蔔築占芳洲,短檻痚籬處處幽。 風月隨時供燕幾,笑談終日在中流。 翩翩影落來賓雁,漠漠寒生欲下鷗。 城市山林俱寓目,問君底處足消憂。 ▼張栻 題益陽清修寺 峰勢香爐直,溪流峽水潺。 居然一蘭若,喚作小廬山。 老木千崖表,孤亭萬竹間。 明朝問征路,回首白雲閑。 ▼張栻 題庾樓 南瞻廬阜北淮山,下有長江萬頃寒。 往事無邊隨去浪,西風有客傍闌幹。 ▼張栻 題曾氏山園十一詠 北山 南山煙雨霏,北山風露多。 衣沾非所惜,屨濕知如何。 ▼張栻 題曾氏山園十一詠 菊隱 不肯競桃李,甘心同艾蒿。 德人一題品,愈覺風味高。 ▼張栻 題曾氏山園十一詠 橘沜 我家湘水濱,年年賦徠服。 君家百畝田,晚歲千樹綠。 ▼張栻 題曾氏山園十一詠 君子亭 嘉蓮秉嘉質,解後逢賞音。 翁豈玩物者,寄意一何深。 ▼張栻 題曾氏山園十一詠 蓼步 扁舟橫薄莫,渺渺蓼知秋。 家山有江湖,何必賦遠遊。 ▼張栻 題曾氏山園十一詠 梅沼 寒梅只自芳,野水有餘清。 山空歲雲暮,妙意相發明。 ▼張栻 題曾氏山園十一詠 尚絥堂 昔人為己學,深旨妙隱微。 三複尚絥章,服膺原無違。 ▼張栻 題曾氏山園十一詠 霜傑 種松苦難長,松長還耐久。 莫和目前思,但種門前柳。 ▼張栻 題曾氏山園十一詠 桃花塢 花開山與明,花落水流去。 行人欲尋源,只在山深處。 ▼張栻 題曾氏山園十一詠 夕陽台 日暮天無風,岸巾夕陽中。 回首發遐想,明月已升東。 ▼張栻 題曾氏山園十一詠 吟風橋 橋邊風月佳,俯仰有餘思。 無忘履冰心,方識吟風意。 ▼張栻 題雉山禊亭 一曲清江正可憐,隔江新竹露娟娟。 好風成我曲肱夢,起看飛雲度碧天。 ▼張栻 田舍 竹葉帶曉露,茅簷起炊煙。 蛩吟枯草根,犬吠壞垣邊。 田家亦何營,生理固足憐。 風霜摧我稼,稂莠長我阡。 卒歲複何念,一飽未補前。 我思昔之人,備豫理所先。 積倉遍效野,甘雨盈公田。 臨風重搔首,復古何用緣。 ▼張栻 同游嶽麓分韻得洗字 游觀不作難,呼舟度清泚。 新晴宿潦淨,群山政如洗。 上方著危欄,萬象見根柢。 寒泉自可斟,況複雜肴醴。 高談下夕陽,邂逅玄鑰啟。 中流發浩歌,月色在波底。 ▼張栻 同元晦擇之游岳道遇大雪馬上作 驅車望衡岳,群山政參差。 微風忽南來,雲幕為四垂。 炎官挾蓐收,從以萬玉妃。 庭熒亦何有,尺璧仍珠璣。 奇貨吾敢居,妙意良自知。 林巒倏變化,轍跡平高低。 喬松與修竹,錯立呈瑰姿。 清新足遐寄,浩蕩多餘思。 平生湘南道,未省有此奇。 況複得佳友,晤言相追隨。 茅簷舉杯酒,旅榻誦新詩。 更約登絕頂,同觀霽色時。 ▼張栻 外弟信臣總幹西歸駐舟沙岸得半月之款於其行口占道別 外家源流遠,文物被諸孫。 嗟我數年來,頗識佳弟昆。 酥酪本同味,蘭芷非殊根。 競爽有如此,知當天其門。 信也來過我,氣貌清而溫。 方忻駐足地,中有靜者存。 皎然明月光,豈複受濁渾。 塤篪迭和時,此理試共論。 ▼張栻 晚春 卷地狂風殿晚春,落花蓋水欲成雲。 向人不改舊時面,只有蒼官無此君。 ▼張栻 晚過吳伯承留飲 推門野路竹毿毿,落日天寒相對談。 可是主人風韻別,自斟白酒擘黃柑。 ▼張栻 晚晴 昨日陰雲滿太空,眼前不見祝融峰。 晚來風卷都無跡,突兀還為紫翠重。 ▼張栻 晚望 獨上荒亭數過帆,橫林痚處見蒼灣。 固知不入豪華眼,送與鳧鷗自在看。 ▼張栻 王長沙梅園分韻得林字 令君五畝園,不問蓬蒿深。 江梅忽秀髮,邂逅成賞音。 一笑領諸客,掃地坐牆陰。 清芳到酒面,落蕊飄衣襟。 月去未忍去,起舞獨微吟。 人自賞晤耳,問花亦何心。 花雖有開落,意則無古今。 須君戒勿折,嘉實看成林。 ▼張栻 王長沙約飲縣圃梅花下分韻得梅字 平生佳絕處,心事付江梅。 縣圃經年見,芳樽薄暮開。 朗吟空激烈,燒燭且徘徊。 未逐徵書去,窮冬尚一來。 ▼張栻 望後一日與客自水鄉登湘南月色佳甚翌日用鄉字韻簡遊誠之 一雨五日余,南州三伏涼。 喚客近方沼,笑潭引杯長。 相將複登樓,月色在屋樑。 念我懷百憂,忽忽發變蒼。 及此少自舒,觴詠未可忘。 孤光凜下照,景妙無留藏。 沙邊數白鷺,欲下仍翔徉。 群動亦自得,如我四體康。 平生子遊子,虛白生吉祥。 官舍並樓居,登臨筋力強。 未可效王粲,居然思故鄉。 ▼張栻 望廬山 卻望廬山倚柁樓,半空宿靄未全收。 蒼然五老獨獻狀,似欲勸人求一遊。 ▼張栻 聞定叟弟已近適迫祀事未能出先遣侄輩往迎書此問訊 漸喜書題近,懸知歸意忙。 才聞下湘水,早已過衡陽。 雨洗秋山淨,涼生桂樹香。 殷勤二三子,策馬為迎將。 ▼張栻 聞方廣長老化去有作 夜入精藍意自真,上方一笑政清新。 山僧忽複隨流水,可惜平生未了身。 ▼張栻 五士游嶽麓圖 閉門六月汗如雨,出門褦襶紛塵土。 文書堆案曲肱臥,夢逐征鴻過前浦。 西山突兀不可忘,勇往政須求快睹。 朝暾未升起微風,中流吚啞挾鳴櫓。 長林秀色已在望,有如出語見肝腑。 意行愛此松陰直,眼明還喜碑字古。 高低梵釋著幽居,深隱仙家開閟宇。 忽看宮牆高十丈,學宮峨峨起鄒魯。 斯文政倚講磨切,石室重新豈無補。 危梯徑上不作難,橫欄截出可下俯。 惟茲翼軫一都會,往事繁華雜歌舞。 變遷返覆寧重論,昔日樓臺連宿莽。 邇來人物頗還舊,豈止十年此生聚。 泉流涓涓日循除,華表何時鶴來語。 炎氣知不到山林,茗碗蒲團對香縷。 鼎來杖屨皆勝引,季也亦複仙步武。 洛陽年少空白頭,三閭大夫浪自苦。 一笑便覺真理存,高談豈畏丞卿怒。 不圖畫僧聖得知,貌與兒童作誇詡。 請君為我添草堂,風雨蕭蕭守環堵。 ▼張栻 五月十六日夜城南觀月分韻得月字 梅收清風來,宇淨實鑒揭。 頻年城南遊,未有今夜月。 呼舟泛微瀾,遊魚亦出沒。 危榭倒影浮,倚檻涼入骨。 舉酒屬西山,寒光動林樾。 諸君興未已,南阜上突兀。 目極大江流,高情更超越。 ▼張栻 喜廣仲伯逢來會 二阮向來俱莫逆,支筇為我到山巔。 濁醪共飲聊複爾,勝集於今亦偶然。 人立千峰秋色裡,月生滄海暮雲邊。 高談此地曾知幾,一笑歸來對榻眠。 ▼張栻 喜聞定叟弟歸 吾弟三年別,歸舟半月程。 瘦肥應似舊,歡喜定如兄。 秋日聯鴻影,涼窗聽雨聲。 人間團聚樂,身外總雲輕。 ▼張栻 喜雨呈安國 望歲民心切,為霖帝利均。 崇朝變炎暑,舉目盡清新。 坎坎連村鼓,熙熙萬室春。 北窗涼枕簟,安穩到閒人。 ▼張栻 喜雨呈安國 懸知雨意未渠已,一夜簷聲到枕間。 曉上高樓望雲氣,蟄龍千丈起西山。 ▼張栻 喜雨呈安國 早身出隴蠶已絲,眼中一雨正垂垂。 農家辛苦渠能識,請誦周公七月詩。 ▼張栻 喜雨呈安國 向來惻怛哀矜意,便覺雨滿乾坤間。 城東大士甯關汝,民倚邦侯如泰山。 ▼張栻 喜雨呈安國 涼生椽筆試烏絲,妙語便作星斗垂。 我亦小窗無一事,細傾新酒和公詩。 ▼張栻 下山有作 五日山行複下山,愛山不肯住不間。 此心無著身長健,明歲秋高卻往還。 ▼張栻 湘中館餞定叟弟分韻得位字 江樓倚夜闌,樽酒留客醉。 挽衣更小語,不盡今夕意。 吾家德義尊,此豈在名位。 勉哉嗣芬芳,停此寬別思。 ▼張栻 襄州護漕使者侯寄示所作快目亭記辭多慷慨予讀而壯之且想斯亭觀覽 聞說君家快目亭,湓江直上起千尋。 昔人事業規摹在,故國山河草木深。 世態從渠翻覆手,壯圖還我短長吟。 會須一展平戎策,始稱平生灑落襟。 ▼張栻 小園茶醾盛開伯承以詩見督置酒於此為增不敏不歎 留連紅紫計無從,晚惜芬芳萬卉空。 枕上幾回清夢斷,風前政可碧紗籠。 春隨夜雨但三歎,韻入香醪尚一中。 長有花開消息在,不應鳴鼓便相攻。 ▼張栻 斜川日雪觀所賦 行客念故里,勞者思少休。 如何歲華新,尚爾天南遊。 涉五遇佳日,品題自名流。 聊複揩病眼,沙邊玩輕鷗。 和風著冠巾,春意動林丘。 緬懷千載人,孤高諒難儔。 亦有一二士,舉酒相勸酬。 未知吾故園,草木如此不。 政拙甘下考,智短空百憂。 賜歸儻蒙幸,舊盟良可求。 ▼張栻 謝韓監芍藥 一年春事雨聲裡,十裡揚州夢想邊。 眼底名花煩折贈,君家風物自嫣然。 ▼張栻 謝侯彥明惠白蓮栽 添得湖光百畝余,湖邊早已成菰蒲。 更移玉井峰頭種,還有花開十丈無。 ▼張栻 謝侯彥明惠白蓮栽 青鞋不踏遠化社,偶共濂溪嗜好同。 少待薰風開玉鏡,與君來賦月明中。 ▼張栻 謝胡掾惠詩 一見知心事,旋觀慰月評。 慈祥漢循吏,儒雅魯諸生。 莫作周南歎,終期冀北程。 新詩連夜讀,梅影伴孤清。 ▼張栻 謝邢少連送葡萄豆蔻栽 君家小圃占春光,眼看龍鬚百尺長。 移向樓邊並寒井,明年垂實更陰涼。 ▼張栻 謝邢少連送葡萄豆蔻栽 留取園中數畝賒,擬栽靈藥謝紛華。 兒童今日知翁喜,移得君家豆蔻花。 ▼張栻 謝楊文昭主簿寄詩楊之父紹興間倅建康不屈於兀術而死 乃翁詈賊氣如虹,千載衣冠盧懦庸。 雙廟已應同卞壺,佳見今喜見甄逢。 傳郵贈我淩雲句,斷簡知君學古胸。 忠孝可全須力勉,策勳甯複羨侯封。 ▼張栻 新亭 風景自今古,斯亭今是非。 絕憐江水去,還有故山圍。 得失同千慮,成虧共一機。 所思惟謝傅,不但勝淮淝。 ▼張栻 雪中登樓分韻得未字 南州冬多溫,一雪已可貴。 今年臘三白,故足蘇品匯。 朝來並危欄,舉酒聊自慰。 翩翩著客衣,漠漠亂雲氣。 珪璧滿天地,造物初不費。 更邀二三友,晤賞見風味。 獨至僕尚更,酒苦飲亦既。 仍遣探梅花,已折南枝未。 ▼張栻 崖邊積雪取食清甚賦此 陰崖積雪射寒光,入齒清甘得味嘗。 應是山神知客意,故將瓊液沃詩腸。 ▼張栻 嚴慶胄射策南歸迂途相訪六月二十有一日同游城南書院論文鼓琴煮茶 炎暑盛三伏,駕言得清遊。 城南才裡所,便有山林幽。 崇蓮炫平堤,修竹綠高丘。 方茲閔雨辰,亦有清泉流。 舉肉鮮可食,汲井瓜自浮。 絲桐發妙音,更覺風颼颼。 喜無舉業累,獨有講學憂。 逮子閒暇日,微言要窮搜。 譬彼治田者,黽勉在勿休。 但勤穮蔲功,勿作刈猶謀。 雖雲千里別,豈無置書郵。 祝子時嗣音,慰我日三秋。 ▼張栻 堯廟 明祀崇千載,荒山拱萬靈。 插天巉絕壁,飛瀑下空庭。 繪事存淳古,真風寄村冥。 蘋繁何以薦,帝德日惟馨。 ▼張栻 葉夷中屢以書求予記敬齋予往年嘗為親舊為記及銘矣今獨成兩絕句寄 聰明用處翻多暗,機巧萌時正自癡。 若識聖門持敬味,臨深履薄更何之。 ▼張栻 葉夷中屢以書求予記敬齋予往年嘗為親舊為記及銘矣今獨成兩絕句寄 向來屢著敬齋語,天恐多言意未明。 今日報君惟一句,工夫端的貴躬行。 ▼張栻 夜得嶽後庵僧家園新茶甚不多輒分數碗奉伯承 小園茶樹數十許,走寄萌芽初得嘗。 雖無山頂煙嵐潤,亦有靈泉一派香。 ▼張栻 謁陶唐帝廟詞 溪交流兮穀幽,山作屏兮層丘。 木偃蹇兮枝相謬,皇胡為兮於此留。 藹冠佩兮充庭,潔芳馨兮載陳。 純衣兮在禦,東風吹兮物為春。 皇之仁兮其天,四時敘兮何言。 出門兮四顧,渺宇宙兮茫然。 ▼張栻 益陽南境松杉夾道郁然父老相傳忠定張公為邑時所植也其間亦有既剪 夾道松杉半老蒼,前賢余澤未應忘。 君看直干連雲起,豈但當年蔽芾棠。 ▼張栻 用元晦定王台韻 珍重南山路,驅贏幾度來。 未登高嶽頂,空說妙高臺。 曉霧層層斂,奇峰面面開。 山間元自樂,澤畔不須哀。 ▼張栻 由西嶺行後洞山路 西嶺更西路,雲嵐最窈深。 水流千澗底,樹合四時陰。 幽絕無僧住,閑來有客吟。 山行三十裡,鐘磬忽傳音。 ▼張栻 遊誠之來廣西相從幾一年今當赴官九江極與之惜別兩詩餞行 遊子名家後,天資更敏強。 壯懷右自許,遠業定難量。 幕府文書簡,韋編趣味長。 悵然成闊別,音寄莫相忘。 ▼張栻 遊誠之來廣西相從幾一年今當赴官九江極與之惜別兩詩餞行 士學端成已,工夫要自程。 聖門窺廣大,中德養和平。 美玉資勤玨,良才詎小成。 心期須後會,拭目更增明。 ▼張栻 游池州齊山 舊聞齊山勝,抱病來登臨。 蒼然俯平湖,秀出幾百尋。 穹石天與巧,修篁近成林。 高攀極巉岩,俯探窮窈深。 愛此堅貞姿,摩挲會予心。 憶行西湖岸,亦複多嶔崯。 頗恨人力勝,刻畫時見侵。 誰知醜石面,乃亦變孔壬。 何如榛莽間,屹立長森森。 天然抱幽獨,妙質逢賞音。 支筇到絕頂,孤亭指遙岑。 樊川有留詠,兀坐一長吟。 ▼張栻 遊道場山次沈國錄韻 玻瓈盆外起千鬟,路入空蒙紫翠間。 心遠最便天宇迥,眼明偏見野雲閑。 寒泉宰木留千載,清磬痚鐘度兩山。 我亦湘城三徑在,湖邊歸去洗塵顏。 ▼張栻 游惠山 茲泉幾歲月,複此慰渴心。 諒惟獨鐘秀,源委來何深。 在昔抱幽獨,邂逅逢賞香。 希聲聽者難,至味乃可尋。 兀坐正亭午,涼風度清陰。 於焉有深晤,三歎複微吟。 ▼張栻 遊靈岩 我登姑蘇台,笑指前溪水。 水從具區來,古色映清泚。 明朝泛秀之去,兩岸雜蘋芷。 縈紆知幾曲,舉目皆可喜。 稻熟千頃黃,秋入四山紫。 痚鐘度橫塘,青簾穿野市。 忽驚秀逼人,突兀平地起。 飛閣出林顛,穹石滿山趾。 褰裳上深徑,鳴蟬聲聒耳。 木罅露遐觀,欲進足屢止。 梵宮開何年,金碧煥相倚。 上方納湖光,千里淨如砥。 中峰何亭亭,正爾當燕幾。 沙闊鷗鷺微,水落魚龍徙。 雲繞闔閭邦,草迷於越壘。 琴台俯香徑,一念前王侈。 茲山自古今,詎此能為痺。 老松獨堅臥,根株互盤峙。 頹然閱滄波,愛此青未已。 我來三日留,幽事付行李。 領略寧有窮,登臨聊可紀。 ▼張栻 遊南嶽風雪未已決策登山用春風樓韻 人言南山巔,煙雲聳樓觀。 俯瞰了坤倪,抑攀接天漢。 勇往愧未能,長吟湘水畔。 茲來渺遐思,風雪豈中斷。 行行重行行,敢起自畫歎。 我聞精神交,石裂冰可泮。 陰沴驅層霄,呆日麗旭旦。 決策君勿疑,此理或通貫。 ▼張栻 遊絲 遊絲浩蕩醉春光,倚賴微風故故長。 幾度鶯聲留欲住,又隨飛絮過東牆。 ▼張栻 游岳尋梅不獲和元晦韻 眼看飛雪灑千林,更著寒溪水淺深。 應有梅花連夜發,卻煩詩句寫愁襟。 ▼張栻 游章華台 楚國舊雄勝,荒台今是非。 平川留宿潦,蕭寺掩斜暉。 木落秋聲急,天高雁影微。 淒涼無處問,騎馬踏堤歸。 ▼張栻 有懷安國 若人別去已經秋,卻見山間翰墨留。 獨對西風揩望眼,試從雲際辨荊州。 ▼張栻 與弟侄飲梅花下分韻得香字 日多色愈正,春和天與香。 提攜一樽酒,問訊滿園芳。 嗣歲詩多思,懷人心甚長。 更須多秉燭,玉立勝紅妝。 ▼張栻 雨後同周允升登雪觀 一雨端能減百憂,肩輿徑上最高樓。 山容淨洗無窮碧,江水新添自在流。 已覺春隨花片老,不應身似賈胡留。 煙蓑風笠南山下,正好歸歟看麥秋。 ▼張栻 元日 古史書元意義存,春秋揭示更分明。 人心天理初無欠,正本端原萬善生。 ▼張栻 岳後步月 衡岳山邊霜夜月,青松影裡看嬋娟。 正須我輩為領略,寒入衣襟未得眠。 ▼張栻 再和 想得經行與客俱,身強甯複要人扶。 晚來山色應難盡,十裡青蒼看有無。 ▼張栻 再和 閉門謝客少過從,獨倚修篁傲碧空。 忽喜千條發瓊蕊,紛如萬鶴出樊籠。 與君前日徘徊久,得句懸知慘澹中。 胸次本無愁可著,何為苦要酒兵攻。 ▼張栻 再和 夜讀韋編起欲從,門前流水落花空。 春同心事應長在,月當燈光不用籠。 吊古誰能嗟澤畔,高吟且欲效隆中。 君詩似玉無瑕玷,豈有他山石可攻。 ▼張栻 再和 市朝車馬列雲從,君有危樓出半空。 但覺乾坤增老眼,不妨日月轉空籠。 花開花落關何事,江北江南只此中。 互出新詩殊未艾,長城尚許短兵攻。 ▼張栻 再用前韻 元化首萬類,聖學極幾深。 有如亞聖賢,尚謹殆與淫。 淺見僅一斑,歡喜不自禁。 豈知天地全,於穆千聖心。 嗟哉我學子,進道宜髒髒。 立志務弘毅,異說毋交侵。 仁端驗發見,精微試控尋。 超然見大體,皎日破重陰。 重新鄒魯傳,挽回韶瀋音。 當年不自勉,與物終堙沉。 神龍倏變化,豈複顧泥涔。 有來南山友,更唱共迭吟。 群材欲封殖,杞梓看成林。 殷勤勸學子,逆耳成良箴。 ▼張栻 早秋湖亭 澤國今年秋氣蚤,湖亭清晚獨裴徊。 翩翻荷蓋隨風舞,蕭瑟松聲帶雨來。 靜處豈雲身計得,吟邊但覺歲華催。 悠悠過思憑誰寫,多病新來罷酒杯。 ▼張栻 曾節夫罷官歸昩江以小詩寄別 俗隘寧為異,言深敢自欺。 如何幕中辯,翻作暗投疑。 行李秋將半,家園菊正滋。 反躬端得味,當複有餘師。 ▼張栻 贈樂仲恕 老子曾從先覺游,後來文采繼風流。 胸中有意窮千古,筆下成章映九秋。 塵世利名無著莫,聖門事業要精求, 詠歸消息今猶在,魚躍鳶飛會得不。 ▼張栻 展省龍塘有作 十年衡山陰,驅馬幾往還。 山色如故人,牧豎隨馬鞍。 俯伏長松下,清晨涕汍瀾。 念昔初拱把,茲焉影團欒。 白雲歸何時,日月如轉環。 矯首祝融峰,依前倚高寒。 於焉百感集,欲去良獨難。 ▼張栻 張安國約同賦仇氏{匡去王加贛}甕酒 人間炎熱不可耐,君家甕頭春未央。 想當醉倒臥永日,夢繞清淮歸故鄉。 後生那得識此酒,從君乞方還肯否。 徽州作賦為欷歔,荊州詩來端起予。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