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總集 > 全宋詩 | 上頁 下頁 |
四四二 |
|
▼梅堯臣 觀博陽山火 十月原野枯,連山起狂燒。 高焰過危峰,飛火入遐嶠。 玉石被焚灼,誰能見輝耀。 猿猱失輕捷,亦不暇相吊。 長風又助惡,怒號生萬竅。 炎炎赤龍奔,劃劃陰電笑。 願傾寒江潮,勢逆難沃澆。 願傾天河水,雖順雲衢遙。 青松心已爛,蔓草根未焦。 小農候春鋤,寒客失冬樵。 誰知兼併子,平陸閑肥饒。 不易天地意,長養非一朝。 ▼梅堯臣 觀抭兔 莽莽蒿萊下,紛紛狡兔迷。 枯枝坐守者,若個是忘歸。 ▼梅堯臣 觀放鷂子 白皙少年子,秋郊臂蒼隼。 日暖饑目開,風微雙翅緊。 草際鳴鶉驚,蒿間黃雀窘。 下鞲誠必獲,得俊還複哂。 碎腦此非辜,食肉爾何忍。 取樂在須臾,我心良惻憫。 ▼梅堯臣 觀韓玉汝胡人貢奉圖 時世重古不重新,破圖誰畫四胡人。 臂鷹捧盤犀利水,鐵鎖師子同麒麟。 翹翹雉尾插頭上,深目钜鼻青搭巾。 塗朱點綠筆劃大,筋骨怒露蠻祠神。 茜袍白馬韓公子,從何得此來秘珍。 定應海客遠為贈,中國未睹難擬倫。 公子自言吳生筆,吳筆精勁瘦且勻。 我恐非是不敢贊,退歸書此任從嗔。 ▼梅堯臣 觀何君寶畫 燕馬易畫,吳牛難圖。 馬骨隱細牛骨粗,馬毛厚密牛毛疏。 粗疏必辨別,細密多模胡。 乃知戴嵩筆,能出韓幹徒。 幹馬精神在韁勒,嵩牛怒鬥無牽拘。 昨日何家觀小軸,絹雖破爛色不渝。 二頭相觸角競掎,前腳如跪後腳舒。 尾株榻直脊膂蹙,筋力寫盡蹄腕殊。 一勝一敗又苦似,勝者很逐敗者趨。 卷窮赤印置小字,置字乃是陶尚書。 尚書國初人,愛畫收幾廚。 買時不惜金與帛,帛載牛車錢載驢。 後世兒孫不能保,賣人窮市無須臾。 凡目矜新不重故,千錢酬直皆笑愚。 四牛遂為何氏有,裝背入眼天下無。 坐中吾儕趣已異,又喜玄女傳兵符。 此本實稱閻令畫,下筆簡細容顏姝。 三人鬼狀一牛首,八女二十美丈夫。 黃帝中間蔭葩蓋,霞扇錯玳旌擁朱。 冠服難知歲月遠,但見儀衛森清都。 複觀鹿台獨夫受,妲己不笑何由娛。 酒池肉林騎行炙,剖心斮脛堪悲籲。 數幅吳王宴西子,彩舟張樂當姑蘇。 宮娥數百簇高下,鬷髻一一紅芙蕖。 黛峰細浪得平遠,前對洞庭傍太湖。 商紂夫差可垂誡,曆世傳耫參盤盂。 雕鷹草木不足記,特詠此事心何如。 ▼梅堯臣 觀黃介夫寺丞所收丘潛畫牛 丘畫吳牛希戴嵩,吳牛角偃彎如弓。 老牯望{左牛右孛}犢望母,母下平坡離牧童。 牧童吹笛坡頭坐,古樹蕭騷葉戰風。 黃君買畫都城中,不惜滿貫穿青銅。 賣從誰家不肖子,傳自幾世賢卿翁。 今時貴人所尚同,競借觀玩題紙窮。 紙窮磊落見墨妙,東府西樞三四公。 應識古人丹青跡,又辨古人於物通。 一毛一尾不取次,豈以後代為盲聾。 願推此意佐國論,況乃聖德同堯聰。 ▼梅堯臣 觀居寧畫草蟲 古人畫虎鵠,尚類狗與鶩。 今看畫羽蟲,形意兩俱足。 行者勢若去,飛者翻若逐。 拒者如舉臂,鳴者如動腹。 躍者趯其股,顧者注其目。 乃知造物靈,未抵毫端速。 毘陵多畫工,圖寫空盈輻。 寧公實神授,坐使群輩伏。 草根有纖意,醉墨得已熟。 權豪不可致,節行今仍獨。 ▼梅堯臣 觀理稼 稂莠日已長,匆匆芟藄初。 來時露沾屩,歸去月侵鋤。 一腹餒猶甚,百骸勤有餘。 吾無力耕苦,謬讀古人書。 ▼梅堯臣 觀理蔬 野薺不堪食,蕪菁今正肥。 夏畦人所病,老圃方可窺。 乳雀爭銜蝶,鳴鴉各護兒。 於陵豈複有,空學桔槔為。 ▼梅堯臣 觀劉元忠小鬟舞 桃小未開春意濃,梢頭綠葉映微紅。 君家歌管相催急,枝弱不勝花信風。 ▼梅堯臣 觀邵不疑學士所藏名書古畫 野性好書畫,無力能自致。 每遇高趣人,常許出以視。 邵侯多奇玩,留我特開笥。 首觀阮與杜,驢上瞑目醉。 韓幹貌四馬,臨流解鞍轡。 花驄照夜白,正側各畜意。 系衣穿褲靴,坐立皆廄吏。 精神宛如生,於腮複穿鼻。 梅雞徐熙畫,竹間寒雀睡。 逸少自寫真,對鏡絕相類。 數本失姓名,古胡並老驥。 山水樹石硬,荊關藝能至。 巨然李成者,落筆愈奇異。 人物張僧繇,雖傳恐非是。 其餘又莫究,模拾似未備。 周秦已來書,行草楷篆隸。 聲名舊烜赫,一一果可喜。 邵侯愛我曹,鹹使紙尾記。 況侯有古學,小字刻瑉翠。 各贈墨本歸,懷寶誰肯忌。 ▼梅堯臣 觀史氏畫馬圖 誰縫冰紈十二幅,畫出胡馬一百蹄。 胡人縱獵走且射,野牛駭怒頭角低。 黃驄鐵騮白的顙,散作五花毛不齊。 彎弓未發箭在手,二十五匹兵爭西。 往聞胡環能畫馬,陰山七騎皆戎奚。 或牽或立或仰視,閒暇意思如鳴嘶。 風吹裘帶旗腳展,沙草一向寒淒迷。 鳳缾挈酒鞍掛獲,氊廬毳帳半隱堤。 君之二圖誠亦好,若比環筆猶雲泥。 ▼梅堯臣 觀書 山陽女子大字書,不比常流事梳洗。 親傳筆法中郎孫,妙作蠶頭魯公體。 試寫麻牋滑似苔,黑蛟矯矯秋潭底。 ▼梅堯臣 觀水 秋水漫長堤,郊原上下迷。 孤城閉板築,高樹見巢棲。 耳厭蛙聲極,漚生雨點齊。 渚間牛不辦,誰為掃陰霓。 ▼觀王介夫蒙亭記因記題蒙亭 五年將五十,尚未暇讀易。 一聞蒙亭說,乃見適所適。 維時明進退,岩不在泉石。 野服制升越,山庖盛雞蹠。 床頭龍唇琴,案上科鬥籍。 風物稍佳時,把酒會三益。 況以兄為郎,仕也人豈迫。 重之愛之深,自匪逢時客。 ▼梅堯臣 觀王氏書 先觀雍姬舞六么,妍葩發豔春風搖。 舞罷英英書大字,玉指握管濃雲飄。 風馳雨驟起變怪,文鰩晝飛明珠跳。 席客聚立驚且歎,筆何勁健人柔夭。 昔時裴昮能劍舞,丹青助氣精神超。 藝雖不同意有會,世事相假非一朝。 ▼梅堯臣 觀文丁右丞挽辭二首 預政公槐亞,談經帝席陳。 儉恭齊國相,清淨漢廷人。 去夢嘗為蝶,遺文不解麟。 一聞車馬幸,豐賜及孤臣。 ▼梅堯臣 觀文丁右丞挽辭二首 春風百花發,露挽九原歸。 白馬悲鳴駐,黃鸝下上飛。 壟邊新柏盛,門外吊人橋。 獨見東床客,攀車淚濕衣。 ▼梅堯臣 觀舞 誰憐嬌小好腰支,老大而今莫那伊。 太守風流未應淺,更教多唱楚人辭。 ▼梅堯臣 觀楊之美畫 天官乘車建朱旗,赤旛前亞風卷披。 二龍緩駕蒼髯垂,印箱傍挈文籍隨。 雙驂推軛如畏遲,行從冠服多威儀。 水官自有真龍騎,兩佐並跨鯨尾螭。 步趨群吏怪眼眉,雲生海面無端涯。 雷部處上相與期,人身獸爪負鼓馳。 後有同類挾且搥,次執雷鏡風囊吹。 青蛇有角魚足鬵,上下引導神所施。 地官既失不可知,此畫傳是閻令為。 設色鮮潤筆法奇,絹理膩滑雞子皮。 吳生龍王多裂隳,八軸展玩忘晨炊。 李成山水曉景移,黃荼花竹雀擁枝。 韓幹馬本模搭時,神駿都失存毫氂。 日高腹枵眼眥眵,邂逅獲見何言疲。 厚謝主翁意不衰,他日飽目看無遺。 ▼梅堯臣 觀楊之美盤車圖 谷口長松葉老瘦,澗畔古樹身枯高。 土山慘憺遠複遠,坡路曲折盤車勞。 二車回正轅接軫,繼下三車來{左山右急}嶙。 過橋已有一乘歇,解牛離軛童可哂。 黃衫烏巾驅舉鞭,經險就易將及前。 轂輪傍側輻可收,蹄角攙錯卷箱聯。 古絲昏晦三尺絹,畫此當是展子虔。 坐中識別有公子,意思往往疑魏賢。 子虔與賢皆妙筆,觀玩磨滅窮歲年。 塗丹抹青尚欺俗,旱龍雨日猶賣錢。 是亦可以秘,疑亦不可捐。 為君題卷尾,願君世世傳。 ▼梅堯臣 觀永叔畫真 良金美玉不可畫,可畫惟應色與形。 除卻堅明盡非寶,世人何得重丹青。 ▼梅堯臣 觀永叔集古錄 古碑手集一千卷,河北關西得最多。 莫怕他時費人力,他時自有錦蒙馳。 ▼梅堯臣 觀張中樂書大字 芝旭馳名世有孫,大書如曉過秋原。 長松怪柏皆成炭,豫氏觀傍不解吞。 ▼梅堯臣 觀拽龍舟懷裴宋韓李 截春流,築沙坻。 拽龍舟,過天池。 尾矯矯,角岐岐。 千夫推,萬鱗隨。 驚鴻鵠,沉魚龜。 春三月,輕服時。 薄水殿,習水嬉。 馬特特,來者誰。 魏公子,人不窺。 車轔轔,集其涯。 邯鄲倡,士交馳。 銀缾索酒傾玻璃,用錢如水贈舞兒。 卻入上苑看鬥雞,擊球彈金無不為。 適聞天子降玉輦,當門虎腳看大旗。 春風吹花入行幄,紅錦百尺爭蛟螭。 雲蓋回,彩纜維,明年結客觀未遲。 ▼梅堯臣 廣陵歐陽永叔贈寒林石硯屏 磷磷石岸上,濃淡樹林分。 隔水見寒島,暗枝藏宿雲。 賢哉吾益友,持以贈離群。 琥珀不須問,中心多化蚊。 ▼梅堯臣 廣支蘇才翁挽詞三首 二十識君貌,交遊非一朝。 魄光沉碧海,志業隕青霄。 洛客舊為社,楚人今作招。 素車京峴路,應不似嶕巃。 ▼梅堯臣 廣支蘇才翁挽詞三首 盛世雖多士,唯公與眾殊。 高才飛健鶻,逸句吐明珠。 未入周官采,爭持楚璞模。 莫悲泉骨朽,青史見賢愚。 ▼梅堯臣 廣支蘇才翁挽詞三首 自昔愛春物,樽深眼底紅。 日斜花在落,身醉客西東。 歿歎千年隔,生悲百事空。 君嘗知此理,不悮學陶公。 ▼梅堯臣 龜 王府有寶龜,名存骨未朽。 初為清江使,因落豫且手。 白玉刻佩章,黃金鑄印紐。 辭聘彼莊生,曳塗誠自有。 ▼梅堯臣 閨思 望日赤如橘,游梁音信稀。 愁心常似醉,春絮等閒飛。 江鮦看將爛,芹牙吐尚微。 何時憑燕子,寄取錦書歸。 ▼梅堯臣 郭園梅花 未逢柳條青,獨見梅蕊好。 猶怯春風寒,不比江南早。 清香拂酒杯,素色欺蓬葆。 佳人金縷衣,唱徹嗟身老。 ▼梅堯臣 郭之美忽過雲往河北謁歐陽永叔沈子山 春風無行跡,似與草木期。 高低新萌芽,閉戶我未知。 忽聞人扣門,手把蟠桃枝。 問我此蟠桃,緣何結子遲。 但笑不復答,問者當自推。 振衣向河朔,河朔人偉奇。 以茲不答意,遲子北歸時。 ▼梅堯臣 濄口得雙鱖魚懷永叔 春風午橋上,始迎歐陽公。 我僕跪雙鱖,言得石瀨中。 持歸奉慈媼,欣詠殊未工。 是時四三友,推尚以為雄。 於茲十九載,存沒複西東。 我今淮上去,沙嶼逢釣翁。 因之獲二尾,其色與昔同。 錢將青絲繩,羹芼春畦菘。 公乎廣陵來,值我號蒼穹。 何為號蒼穹,失怙哀無窮。 烹煎不暇餉,泣血語孤衷。 生平四海內,有始鮮能終。 唯公一榮悴,不愧古人風。 ▼梅堯臣 過白水 下馬獨懷古,翛然臨渡風。 真人去來久,流水自無窮。 雨闊沙痕漲,灣平野色通。 曾興漢家業,今與百川同。 ▼梅堯臣 過褐山磯值風 山口風偏急,磯頭水似煎。 喧聲殊倦聽,逆上正難牽。 暗石誰愁礙,長途未擬前。 江心看白浪,卷起大於船。 ▼梅堯臣 過華亭 晴雲嗥鶴幾千隻,隔水野梅三四株。 欲問陸機當日宅,而今何處不荒蕪。 ▼梅堯臣 過淮 侍親數數來浮汴,護櫬迢迢複渡淮。 旨蓄曾無禦寒具,細君唯有隱居釵。 月銜遠入魚銜浪,潮退長汀蚌閣崖。 素服華顛色相似,青銅不忍見形骸。 ▼梅堯臣 過開封古城 荒城臨殘日,雞犬三四家。 豈復古阡陌,但問新桑麻。 頹垣下多穴,所窟狐與蛇。 漢兵墮銅鏃,青血為土花。 ▼梅堯臣 過鳴雁城 九月過鳴雁,斜陽上廢台。 兵車千載會,桑柘萬疇開。 代謝隨秋草,草靈化死灰。 我來空詠古,寒鳥有餘哀。 ▼梅堯臣 過青陽驛使風 天應憐逆旅,乞與順風初。 不假卒添力,任從帆自慚。 燕攙舟尾健,鷁漱水花餘。 會與王都近,何須問疾徐。 ▼梅堯臣 過山陽水陸院智洪上人房 十載七來此,每嗟多異今。 池灰休辨劫,川月解明心。 遺墨悲蘇倩,高情想遁林。 能閑常似舊,翹立水邊禽。 ▼梅堯臣 過塗荊二山遇暗石 淮流兩山間,勢束秋漲急。 聚石如伏兵,斂斂波下立。 輕舟不可防,而況昧所習。 暗值柂已毀,後者戒前及。 同發去漸遙,更愁寒灘澀。 ▼梅堯臣 過小石潭 樹老石連潭,潭深煙翠入。 群魚石下游,獨鳥潭上立。 泉暖草長綠,山高風自急。 徘徊興不窮,苔屐雲沾濕。 ▼梅堯臣 過雁洲 船從雁洲北去,雁背春風亦歸。 但見平沙綠水,{上艸下閭}蒿荻筍方肥。 ▼梅堯臣 過揚州參政宋諫議遺白鵝 曾游鳳池上,曾食鳳池萍。 乞與江湖去,將期養素翎。 不同王逸少,辛苦寫黃庭。 ▼梅堯臣 過穎橋懷永叔 昔送之官東郡時,夜闌對酒風揭屋。 君今淮海予再過,古驛依依老槐綠。 ▼梅堯臣 過永慶院 荒涼舊蘭若,古屋兩三重。 庭下已無柏,澗邊唯有松。 石階生薜荔,香座缺芙蓉。 化俗似禪衲,破來縫石縫。 ▼梅堯臣 過茱萸堰 茱萸堰在吳牛死,茱萸堰廢吳牛閑。 吳牛閑,東南百貨來如山。 ▼梅堯臣 海棠 江燕入朱合,海棠繁錦條。 醉生燕玉頰,瘦聚楚宮腰。 曾未分香去,尤宜著意描。 誰能共吹笛,樹下想前朝。 ▼梅堯臣 海棠 要識吳同蜀,須看線海棠。 燕脂色欲滴,紫蠟蕂何長。 夜雨偏宜著,春風一任狂。 當時杜子美,吟遍獨相忘。 ▼梅堯臣 寒菜 畦蔬收莫晚,圃吏已能使。 根脆土將凍,葉萎霜漸濃。 不應虛匕籌,還得間庖饔。 旨蓄詩人詠,從來用禦冬。 ▼梅堯臣 寒草 寒草才變枯,陳根已含綠。 始知天地仁,誰道風霜酷。 ▼梅堯臣 寒食 墳塚遍青山,高低占原穀。 向來路已荒,今迷問樵牧。 涉水到雲林,隔崗聞近哭。 沃酒白楊下,悲風何飋飋。 雨止梨園殘,鳩聲在茅屋。 ▼梅堯臣 寒食前一日陪希深遠遊大字院 一百五將近,千門煙火微。 閑過少傅宅,喜見老萊衣。 晚雨竹間霽,春禽花上飛。 禪庭清溜滿,幽興自忘歸。 ▼梅堯臣 寒食日過荊山 山郵雖禁火,嶺樹自生煙。 鳴咽同歸櫓,悲哀欲問天。 泣親非泣玉,流淚劇流泉。 春鮦橫刀膾,何心更食鮮。 ▼梅堯臣 韓持國邀賦鬥山鵲 俗有巧鬥心,畜此巧鬥禽。 搏擊無迅節,爪觜自相侵。 胡能知遠人,角勝合百金。 鳳皇安在哉,徒此望丹岑。 ▼梅堯臣 韓持國遺洛筍 龍孫春吐一尺牙,紫錦包玉離泥沙。 金刀璀錯截嫩節,銅馳不與大樑賒。 持寄韓郎綠蒲束,莫令衛女苦思家。 韓郎才調偏能賦,分餉唯思楚景差。 因之善謔誦淇澳,欲學報投無木瓜。 ▼梅堯臣 韓持國再遺洛中斑竹筍 牡丹開盡桃花紅,班筍迸林遲角豐。 兩株遠寄川上鴻,韓郎輟口贈楚翁。 便令剝錦煮荊玉,甘脆不道簞瓢空。 小謝舊城昭亭下,侵天筴竹溪西東。 螗蜋生後出牙茁,羅列滿地爭強雄。 是時楚翁所食寡,朝飯暮飯唯其充。 今來得此謂過分,一貴一賤物苟同。 ▼梅堯臣 韓欽聖問西洛牡丹之盛 韓君問我洛陽花,爭新較舊無窮已。 今年誇好方絕倫,明年更好還相比。 君疑造化特著意,果乃區區可差恥。 嘗聞都邑有勝意,既不鐘人必鐘此。 由是其中立品名,紅紫葉繁矜色美。 萌芽始見長蒿萊,氣焰旋看壓桃李。 乃知得地偶增異,遂出群葩號奇偉。 亦如廣陵多芍藥,閭井荒殘無可齒。 淮山邃秀付草樹,不產髦英產佳卉。 人於天地亦一物,固與萬類同生死。 天意無私任自然,損益推遷寧有彼。 彼盛此衰皆一時,豈關覆燾為偏委。 呼兒持紙書此說,為我緘之報韓子。 ▼梅堯臣 韓玉汝遺澄心紙二軸初得此物歐陽永叔又得於宋次道又得於君伯氏子 三得澄心紙,吾嘗再有詩。 粗能條本末,不復語興衰。 堪入右軍跡,慚無幼婦辭。 君家兄弟意,將此比烏絲。 ▼梅堯臣 韓玉汝遺油 朝讀百紙書,夜成幾篇書。 明明白晝有陽烏,黕黕暗室無蟾蜍。 目睛須藉外物光,日月不到卑蔀居。 君能置以清油壺,暝照文字燈焰舒。 婦將膏發雲鬢梳,缾底濁濃留脂車。 所益既如此,所感當何如。 ▼梅堯臣 韓子華訪石昌言不遇石有詩韓邀和答 嘗聞載酒者,去訪子雲居。 乃值徒禦出,遂令談笑虛。 為黍寧乏具,題鳳豈有諸。 一聽負荊語,還想藺相如。 ▼梅堯臣 韓子華江南安撫 韓侯出持節,志在撫黔黎。 縣官負弩迎,刺史躍馬隨。 千里宣德澤,煦如春風馳。 寒潮不起浪,恎恎威馮夷。 借問何致耳,試聽將所為。 立車呼父老,勞以哀矜詞。 我從大明宮,天子親諭之。 憂汝歲屢凶,吏不恤汝疲。 已輸又索糴,囷橐無孑遺。 此非陛下意,恐使汝輩疑。 疾苦汝告我,不憚為汝治。 父老必喜拜,如餒得飼麋。 我稱此大是,一一無不宜。 南方二十州,歡聲無幼耆。 壺漿擁大道,婦女闖短籬。 行聞江漢間,複有宣王詩。 ▼梅堯臣 韓子華內翰見過 但見公軒過,未見我馬去。 我懶宜我嫌,公曾不我惡。 秋雨天街涼,蕭蕭綠槐樹。 遙聽高車聲,騶導門前駐。 僕夫驚入扉,遽曰能來顧。 度量何其宏,始終不改遇。 索以新詩章,遍覽日欲暮。 誠慚兜離音,唐突韶與瀋。 明朝當負荊,人莫譏貴附。 ▼梅堯臣 韓子華吳長文石昌三舍人見訪 當時載酒客,共過草玄人。 今日一寒士,能來三侍臣。 竹門容大馬,金絡照諸鄰。 雞瘦莫為具,阮家依舊貧。 ▼梅堯臣 韓子華遺冰 六月侍臣方賜冰,我賦得之從友朋。 開盤一見水玉璞,置坐百步無青蠅。 熱膚收汗起疹粟,不有消渴同茂陵。 杜子每思赤腳踏,韓老嘗苦如甑焌。 慚無二公才與學,享此足與俗輩矜。 ▼梅堯臣 韓子華約遊園上馬後雨作遂歸 誰約玩春物,狂風雲驟開。 擺叢多落蕊,蔽路足昏埃。 逆水燕迎雨,將生鵝怕雷。 嵇康今轉懶,騎馬半途回。 ▼梅堯臣 韓宗彥寺丞通判鄧州 往歲陪祠泰壇下,始一相見如相知。 我今入幙君有待,喜得款語勝前時。 便嗟陳事日侵汨,雖欲數面曾無期。 忽聞兵吏已迎候,馬有行色車將脂。 賀君有意事清簡,太守亦鄙尋常為。 騏驥步驟豈局促,鳳皇羽翼多威儀。 漢家近親不復有,召父舊聞於今隳。 隳由狂者生利害,曾未略究民間宜。 只言引水幸圭賦,矯請罷毀功何施。 千載厚惠一日去,至今農畝空嗟諮。 夫子才高識且遠,忽畏勢力重扶持。 他年人作去思頌,願以大字書長碑。 ▼梅堯臣 濠梁感懷 天子昔封禪,吾叔從金輿。 回首泰山下,出建雙隼旟。 來尋觀魚台,遂遠承明廬。 當時十五詠,螢照墨石書。 ▼梅堯臣 合流曹光道惠钜李知其炎酷中有此味亦可樂也輒以詩寄 穎傍成蹊李,其實小於拳。 誰知皴枝瘦,生此紺玉鮮。 摘以筠梢籠,沈以石根泉。 濛濛粉未落,粲粲葉猶連。 蔭樹咀甘液,安知有苦煎。 報君惜茲樂,時詠逍遙篇。 ▼梅堯臣 合流河堤上亭子 隔河桑榆晚,藹藹明遠川。 寒漁下灘時,翠鳥飛我前。 山藥植瑣細,野性仍所便。 令人思濠上,獨詠莊叟篇。 ▼梅堯臣 合流值雨與曹光道飲 秋風嚎衰林,秋雨阻歸客。 賴有故時交,舉杯聊岸幘。 談兵與論文,曾不涉陳跡。 必竟無所施,醉去思泉石。 ▼梅堯臣 合門水 宮井固非一,獨傳甘與清。 釀成光祿酒,調作太宮羹。 上舍鋹缾貯,齋廬玉茗烹。 相如方病渴,空聽轆轤聲。 ▼梅堯臣 和悲如晦雨中過甚亡兄易居 人亡雨館寂,車馬偶來臨。 濕衣添新淚,故物傷夙心。 淒淒庭下樹,萬葉起哀音。 此地嘗對語,在昔豈知今。 ▼梅堯臣 和表臣河南庾署西軒 飛烏欲下蟾生時,斜光冷魄常相隨。 右山左水清洗目,虛簷曲檻生揚眉。 白魚甘肥網可得,公酒美滑杯可持。 臨淮使君有閑佚,長橋直度來莫遲。 ▼梅堯臣 和才叔岸傍古廟 樹老重纓亂,祠荒向水開。 偶人經雨踣,古屋為風摧。 野鳥棲塵坐,漁郎奠竹杯。 欲傳山鬼曲,無奈楚辭哀。 ▼梅堯臣 和蔡仲謀苦熱 大熱曝萬物,萬物不可逃。 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飛鳥厭其羽,走獸厭其毛。 人亦畏絺綌,況乃服冠袍。 廣廈雖雲托,呼風不動毫。 未知林泉間,何以異我曹。 蠅蚊更晝夜,膚體困爬搔。 四序苟反覆運算,會有秋氣高。 ▼梅堯臣 和曹光道風拔三檜 飄風西北至,樹苦萬繂牽。 君家三古檜,繁根龍蛇纏。 其固謂不拔,朱欄擁青塼。 今同秀林木,摧倒誰複憐。 安得百力士,扶持尚可全。 慎勿伐作薪,豈無庭燎然。 ▼梅堯臣 和曹光道詠直廬屏中六鶴 漢家為瑞雙黃鵠,只道飛翻太液池。 不似雲屏六畫鶴,帝宮深處有人知。 ▼梅堯臣 和持國石蘚 石根雲常蒸,老蘚密於毯。 濕翠連澗陰,淨綠繞岩坎。 不異泉上芹,豐茸猶可攇。 安知山中客,遠寄趣已淡。 ▼梅堯臣 和楚屯田同曾子固陸子履觀予堂前石榴花 堂下一匹鄭虔馬,欄邊兩株安石榴。 但能有酒邀佳客,亦任狂花落素甌。 侍女紅裙無好色,主人白髮自侵頭。 欲歌翠樹芳條曲,已去洛陽三十秋。 ▼梅堯臣 和次道省中初直 江南太守歸,夜直省中闈。 霜氣冷侵被,月光斜入扉。 官奴休執燭,侍史正薰衣。 輾轉不成寐,幽懷吟更微。 ▼梅堯臣 和答韓奉禮餉荔枝 韓盛人所希,四海饋名物。 韓複未疏予,分珍曾不一。 莆陽荔子乾,皺殼紅釘密。 存甘尚可嘉,本味固已失。 遙思海樹繁,帶露摘初日。 安得穆王駿,能置萬里疾。 ▼梅堯臣 和答韓子華餉子魚 南方海物難具名,子魚珍美無與並。 完鱗全乙異臭腥,素鹽漬曝生花輕。 其頭戢戢筠篋盈,出自通印時所評。 遠涉川陸來都城,親賓交遺已見情。 食指嘗動吾竊驚,果獲異味亦足明。 ▼梅堯臣 和道損喜雪 密雪已迎臘,隨風來拂巾。 偏知寒夜屋,不管醉歸人。 暗積空庭合,偷裝眾樹新。 沃田將望歲,壓癘且忘貧。 薄厚曾無意,飄揚似有因。 既能先覆物,乃見未饒春。 作陣從天落,何功得地均。 暫欣供一賞,惜逐馬蹄塵。 ▼梅堯臣 和道損欲雪與家人小兒輩飲 陰雲濃壓野,風獵樹高鳴。 寒禽並枝立,頗以見物情。 目前兩稚子,為慰豈異卿。 欲置一壺酒,且獨對婦傾。 ▼梅堯臣 和刁太博新墅十題其八花塢 雜芳春發淺深叢,曲塢逶迤紫間紅。 色賤格微應不數,少添蘭菊待秋風。 ▼梅堯臣 和刁太博新墅十題其二西齋 靜節歸來自結廬,稚川閑去亦多書。 請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間有蠹魚。 ▼梅堯臣 和刁太博新墅十題其九綿檜 翠色淩寒豈易衰,柔條堪結更葳蕤。 松身柏葉能相似,勁拔緣何不自持。 ▼梅堯臣 和刁太博新墅十題其六小舫 小舫閑撐莫厭遲,比於刳艇劣相宜。 漕河有處通陂水,深入荷花人不知。 ▼梅堯臣 和刁太博新墅十題其七移竹 遠愛檀欒碧逕開,荷鋤乘雨破秋苔。 直須探作阮家趣,更向煙林缺處栽。 ▼梅堯臣 和刁太博新墅十題其三北軒 冬日迎暄此未宜,苦吟那對朔風時。 只誇砌下留殘雪,不看簷間斗柄垂。 ▼梅堯臣 和刁太博新墅十題其十新井 淺淺清泉自監開,鱗鱗寒甽未生苔。 山中亭午野禽渴,不畏人驚欲下來。 ▼梅堯臣 和刁太博新墅十題其四叢杉 植幹森然美在庭,更憐相倚自青青。 翠姿且有干雲勢,豈是孤生向遠坰。 ▼梅堯臣 和刁太博新墅十題其五松阜 勾引風聲已可聽,高陰仍更接崗形。 知君久欲平心氣,早晚根傍長茯苓。 ▼梅堯臣 和刁太博新墅十題其一靜舍 野木扶疏重複重,塘蒲涵水綠茸茸。 琴書尤古得為樂,休問前山有戴顒。 ▼梅堯臣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八秋原菊 不為潭上英,不助籬邊醉。 獨佔蘭杞鄰,原頭自榮悴。 陶令與太鑿,逢人豈無意。 ▼梅堯臣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二古木陰 古木少直枝,其下多曲影。 豈不愛高陰,奈此性所秉。 千重葉薈翳,誰願憩日永。 ▼梅堯臣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九漁舟火 蘆洲一點明,知有漁人泊。 江溟杳不分,誰方在高閣。 是時孤雁去,應認光中落。 ▼梅堯臣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六垂崖鞭 崖竹出石壁,根瘦懸青蛇。 磔髯露老節,斫骨點寒花。 少年莫翦去,騎殺白鼻騧。 ▼梅堯臣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七天外峰 天外一尺峰,國中千仞嶽。 重雲不掩蔽,萬里見頭角。 世人看遠碧,誰識產美璞。 ▼梅堯臣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三寒溪石 翠聳寒溪上,半隱寒松下。 水鳥立棱角,淵魚遊穴罅。 尋常置庭檻,瑣細不知價。 ▼梅堯臣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十春溪水 春水冰欲開,傍岸已微釋。 魚寒未動鱗,獸渡時有跡。 篙師畏割丹,敲拉碎圭璧。 ▼梅堯臣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四孤汀蘋 瀟湘歸去人,正值江南春。 始願逢拾羽,今乃見采蘋。 寄語柳使君,莫恨日已曛。 ▼梅堯臣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五雲際鐘 煙昏青櫟道,風急隔溪鐘。 征馬未及息,猛虎前有蹤。 尋聲欲投宿,僮僕畏所逢。 ▼梅堯臣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一幽谷泉 幽谷有飛泉,入溪知幾裡。 跳珠濺木葉,激雨霏岩趾。 但無箕潁人,曾不吝洗耳。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八三月九日迎駕 前殿臨朝百辟回,後宮廷閣九重開。 鳴梢已自金階出,黃屋初迎玉輦來。 不問偷桃方朔飽,誰知載戟子雲才。 群官望幸無名姓,只有窮吟許外陪。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二十八象戲 象戲本從棋局爭,後宮龜背等人情。 今聞儒者飽無事,亦學婦人閑鬥明。 堂上有奇誰可勝,樽中賭酒令方行。 直驅猛獸如尋邑,何似升平不用兵。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二十賜燭 天子賜燭昏夜時,嫦娥閉月栽桂枝。 稱量高下唯妍辭,相與盡心無附離。 求安去病如上池,照耀不容毫髮私。 品藻一定何可移,光焰奪晝資爾為。 宣王徒美庭燎詩,魏帝自徹月殿披。 我朝好士萬古垂,搜索賢俊登蒿藜。 孰不力吐肝膽脾,枉用晏飲生脤脂。 雲龍將見升騤騤,燃此必欲無所遺。 收殘喜氣蒸炊,蜜蜂慚愧空多知。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二十二檜詠 文章老重欲追古,便作帝宮蒼檜詩。 青蔥玉樹傳楊子,盤屈洪桃見左思。 龍鱗已愛松身直,珠實還看柏葉垂。 秀木豔叢那可擬,但將霜雪定堅姿。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二十九再觀牡丹 聞說偷莧近玉欄,腸如車轂走千盤。 無人憶著洛陽日,走馬魏王堤上看。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二十六景福殿水 宮井蛟龍夭矯垂,曉缾初汲渴禽窺。 清泠已向金盆貯,甘滑還從玉碗知。 九醞酒醇由此得,小團茶味為留遲。 合門地脈應相似,翰苑曾邀詠昔詩。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二十七雨後 新晴殿合曉,初日霧煙中。 柳重宮腰弱,花肥粉頰豐。 渥恩君自厚,藜藿我才充。 草木欣欣發,誰知造化功。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二十三柳絮 陶令生涯漉酒巾,門前種柳萬條新。 花今吹作蓬萊雪,曲舊得於關塞人。 應與殘紅閑是伴,不隨舞蝶去爭春。 可憐輕質都無定,一落銀河莫問津。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二十四殿后書事 天子尋常幸直廬,裹頭宮女捧雕輿。 紅泥已賜春醅酒,黃帕曾經御覽書。 林果鳥應銜去後,燕窠蟲有落來餘。 禁中事事能傳詠,播在人間不是虛。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二十五雨夜 電光初照樹峨峨,葉上微風與雨和。 玉腕愁聞無處奈,庭花暗落不應多。 長楊靜響千重瓦,大液寒生幾寸波。 洗濯青春如有意,平明濕羽未離柯。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二十一賜果 前日宮醪賜玉尊,今朝持果小黃門。 乾桃熏李非時物,置案盈盤不次恩。 投以赤心思武帝,握同玄璧詠劉琨。 嘗聞食奠陳王業,知是豳公幾世孫。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二遊延羲閣後藥欄 授經聞漢帝,嘗此講秦餘。 一日承丹詔,同時見子虛。 來遊瓊閣外,閑傍藥欄初。 柳絮輕黏履,薇條澀惹裾。 解歸巢上燕,思寄袖中書。 此鳥如矜慎,飛飛與客疏。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九浹日 光陰天上早,氣候日邊溫。 懸蟢時過眼,飛蟲稍入軒。 看花成子大,聞燕養雛喧。 每覺瑤池宴,風飄管吹繁。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六細竹 森森漢宮竹,托本異孤生。 玉砌緣根迸,朱欄與筍平。 朝煙生密習,晚影漏斜明。 應待女媧采,參差鳳琯清。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七夜賦 月從東殿生,叢竹照修竦。 葉間清露滴,枝上寒禽動。 閑覺萬慮空,靜聞嚴鼓重。 官燭翦更明,相看應似夢。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三龍柏 花非龍香葉非柏,獨竊二美誇芳蕤。 苦練不分顏色近,紫荊未甘開謝遲。 群公莫以得地貴,竟費佳句何足思。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三十八殿中飛絮 玉幾常中寶作床,無端絮惹禦袍香。 群公唱第魚龍化,列侍金階若堵牆。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三十白牡丹 白雲堆裡紫霞心,不與姚黃色鬥深。 閑伴春風有時歇,豈能長在玉階陰。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三十二七寶茶 七物甘香雜蕊茶,浮花泛綠亂於霞。 啜之始覺君恩重,休作尋常一等誇。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三十六明月 明月已生城上頭,小星光滅大星流。 來朝放牓出宮去,何處殘花轉入溝。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三十七再賦 誰人重詠大刀頭,只顧長明不願流。 縱使西傾必東出,寧同寒水瀉宮溝。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三十三庖煙 冪曆庖煙出彩油,欲通雲霧未能周。 溫薪燒盡日停午,試問霏霏何處浮。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三十四省中 漢相家人尚苦疑,不言溫室樹何枝。 君今坦坦無猜忌,誇說皇居盡入詩。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三十五天上 紫微垣裡月光飛,玉珮腰間正陸離。 天上去來知幾日,蟠桃結子是歸時。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三十一紫牡丹 葉底風吹紫錦囊,宮爐應近更添香。 試看沉色濃如潑,不愧逢君翰墨場。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十八賜酒 時頒光祿酒,花出漢宮牆。 湛露承天渥,流霞落羽觴。 近親龍尾道,遠襲雀頭香。 溺殿人誰見,終知曼倩狂。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十二詩癖 人間詩癖勝錢癖,搜索肝脾過幾春。 囊橐無嫌貧似舊,風騷有喜句多新。 但將苦意摩層宙,莫計終窮涉暮津。 試看一生銅臭者,羨他登第亦何頻。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十宮槐 漢家宮殿蔭長槐,嫩色蔥蔥芣染埃。 天仗龍旗穿影去,鉤陳豹尾拂枝來。 青蟲掛後蜂銜子,素月生時桂並栽。 我意方向杜工部,冷淘唯喜葉新開。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十九賜書 選來金殿盡英豪,帝筆親承始是遭。 就裡少年唯賈誼,其間蜀客乃王褎。 善經有意尊儒甚,推澤方知待士高。 歸付子孫傳百世,深堂閑掛亦蕭騷。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十六金沙花 金有披沙得,花應不可多。 栽培由地方,豔色與天和。 玉座君王賞,朱欄將相羅。 稱觴千萬壽,繁葉奈香何。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十七賜食 誰言出相是山東,今日求賢欲致功。 玉饌滿盤來禁裡,鵠羹分鼎下天中。 但知愷弟酬君賜,舊訝權輿向國風。 曾笑侏儒飽欲死,宜思薇蕨不忘忠。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十三石詠 君王愛石醜,百孔皆相通。 怪狀一如此,補天有何功。 匪言不可轉,安得來宮中。 女豈比柱礎,瑩然受磨礱。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十四逾旬 重說已經旬,應懷獨寢人。 通宵彈玉枕,白晝拂床塵。 幾想迎雕輦,何當快倦身。 門前車馬立,疑是角生輪。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十五晨起 月向西樓下,天光候日開。 殘星明寶監,百舌響宮槐。 玉井傳新汲,金爐換宿灰。 黃門馳有詔,唱第許卿來。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十一有折景福殿后酴醾花 有鳥銜花出,清香不畏風。 初從上林發,來過未央中。 蔟蔟霜包密,層層玉葉同。 誰將作美酒,醉看月生東。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四延羲閣牡丹 花中第一品,天上見應難。 近署多紅藥,層城有射干。 生雖由地勢,開不許人看。 天子何時賞,宮娥捧玉盤。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五奉呈諸君 參天朱閣峻,拂地柳條垂。 太液綠波漲,建章春漏遲。 長人執兵立,小豎插花嬉。 但只逢人說,無由預此時。 ▼梅堯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其一殿幕閑興 宮殿深沉處,鶯花爛漫時。 關關唘清吭,蒨蒨發未蕤。 天上春應早,人間日轉遲。 得賢如漢盛,五字變周詩。 ▼梅堯臣 和公儀龍圖戲勉 五公雄筆廁其間,愧似丘陵擬泰山。 豈意來嘲飯顆句,忙中唯此是偷閒。 ▼梅堯臣 和公儀龍圖小桃花 三分春色一分休,始見桃花著樹頭。 霰雪鬥來如約勒,為公留作上林遊。 ▼梅堯臣 和公儀龍圖新居栽竹二首 八月竹根移要雨,逢陰便向阮家求。 請公靜聽蕭蕭葉,鬥變江南一夜秋。 ▼梅堯臣 和公儀龍圖新居栽竹二首 都城有地誰栽竹,只見寒樗與老槐。 聞種琅玕向新第,翠光秋影上屏來。 ▼梅堯臣 和公儀龍圖憶小鶴 聞憶華亭雙鶴雛,蒼毛未變頂微朱。 閒情且與稻粱飽,寄語休將雞鶩驅。 丁令再歸移歲月,王褎端為約僮奴。 主人必欲看飛舞,太液池寬肯放無。 ▼梅堯臣 和韓欽聖學士襄陽聞喜亭 亭欄下望漢江水,浮綠無風寫鏡明。 日腳穿雲射洲影,槎頭擺子出潭聲。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處動時歸客情。 使者徘徊有佳興,高吟不減謝宣城。 ▼梅堯臣 和韓五持國乞分道損山藥之什 不種東陵瓜,不利千畦韭。 山藥數十本,帶土移野叟。 故葉萎未醒,傷根亦何咎。 既為君子好,豈與騷人負。 騷人比畫工,丹青出其口。 欲分欄下苗,馳奴仍置簍。 主人可無吝,所尚非獨有。 從茲各勤灌,肯在園蔬後。 今雖勝曝蓄,畢意資玉臼。 人事固已然,秘方看系肘。 ▼梅堯臣 和韓仲文西齋閑夜有懷道損舅及予 冬日每菪短,方愛夜漏永。 積雲寒擁齋,徘徊延月影。 獨能懷親友,出門見參井。 是時發清詠,筆若天驥騁。 ▼梅堯臣 和韓子華桂花 莫以天下桂,皆為月中物。 猶言月有兔,野豈無狡窟。 空山桂花多,豔色粲然發。 樵客不知貴,奈何薪爨屈。 ▼梅堯臣 和韓子華寄東華市玉版鮳 客從都下來,遠遺東華鮳。 荷香開新包,玉臠識舊把。 色絜已可珍,味佳寧獨舍。 莫問魚與龍,予非博物者。 ▼梅堯臣 和和之南齋畫壁歌 終南下臨長安城,峻欄高檻黃金嬴。 嵩山亦近洛陽陌,鮮車怒馬一日程。 大樑平廣匝千里,不見雲峰來眼底。 其間自有高趣人,掃室呼工岩壑啟。 初疑巨靈勇擘華,不比將軍能聚米。 暗雨輕煙滿室中,塵事如脂一朝洗。 又將餘力作修竹,石上數莖風撼玉。 葉斜枝亞寒聲盡,節老根獰生意足。 何須踐苔眠綠陰,然後始為嵇阮公。 三賢歌詠已見意,舞女不須顏整簪。 ▼梅堯臣 和胡公疏送嶼師移居寶光寺 宋日天王寺,梁時太子園。 地猶隨世變,物豈與人存。 欲問移居意,還應避俗喧。 相期唯有月,夜夜在高原。 ▼梅堯臣 和淮陽燕秀才 我官忝博士,曾昧通經術。 前因辟書來,亦不習文律。 循舊臨學宮,虎革被羊質。 倚席未能講,占牘聊置日。 樸鈍既若茲,愧彼噉棘粟。 今者登俊賢,充詔冠庭實。 邦伯乃宗公,惟帝舊良弼。 置醴餞以行,行行季冬月。 騏驥入羈駕,千里終不蹶。 慚予延蔭人,安得結子韈。 心雖羨名場,才命甘汨沒。 祿仕二十年,屢遘龍牓揭。 在昔見麻衣,於今盡超越。 是以對杯觴,謹嚴微敢忽。 甯唯畏後生,自恨疏節骨。 肴羞羅食案,包核備時物。 裡婦或窺觀,戶下紅裙出。 歸應願生男,生男付紙筆。 乃信讀書榮,況即服縵韠。 長歌食蘋詩,聲淡異鳴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