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總集 > 全宋詩 | 上頁 下頁 |
四三〇 |
|
▼呂祖謙 送丘宗卿博士出守嘉禾以視民如傷為韻 堂下萬休戚,堂上一笑嚬。 是心苟不存,對面越與秦。 豚魚尚可孚,況此能言民。 君看津頭柳,葉葉皆相親。 ▼呂祖謙 送丘宗卿博士出守嘉禾以視民如傷為韻 奮髯疾抵幾,解衣徐探雛。 古來多快士,氣吞兩輪朱。 簿書高沒人,迎筆風摧枯。 自許豈不豪,歲晏終何發。 ▼呂祖謙 送丘宗卿博士出守嘉禾以視民如傷為韻 折肱稱良醫,識病由身傷。 開府事如麻,豈盡昔所嘗。 平生老農語,易置複難忘。 麥黃要經雪,橘黃要經霜。 ▼呂祖謙 送宋子華通判長沙 騷人故悲秋,九辨播三楚。 宋公舊題壁,文采照潭府。 千載得君侯,遙遙接華緒。 還當初秋天,又進湖湘艣。 當家多勝事,此役可兼取。 江山日日新,似若相勞苦。 木脫獻群峰,雲生失前浦。 況持別乘權,光華動徒旅。 元戎下分庭,百吏群趨廡。 後車載仁風,習習被南土。 預知潢池盜,無複驚桴鼓。 政當勸賣劍,不必禁挾弩。 嶺頭鏡面平,論賞駢圭組。 臨分一杯酒,不為離愁舉。 ▼呂祖謙 送喻叔奇通判會稽 鳴騶前日餞出使,椎鼓今日送作州。 會稽別駕官尚薄,道傍羨者何其稠。 版輿有親余九十,東南之美供甘柔。 先春鑄牙入午啜,破臘箭茁充晨羞。 況複詩壇執牛耳,所至風月相獻酬。 千岩萬壑遍題品,會有采者人名遒。 ▼呂祖謙 送朱叔賜赴閩中暮府二首 止戈堂上屐聲閒,飛蓋相追杳靄間。 君到定知難入眼,倚天灊霍是家山。 ▼呂祖謙 送朱叔賜赴閩中暮府二首 路逢十客九衿首,半是同窗舊弟兄。 最憶市橋燈火靜,巷南巷北讀書聲。 ▼呂祖謙 蘇仁仲計議挽章二首 幽棲略具便休官,帝遣蒲輪喚不還。 大似文元居道院,又如退傅過香山。 夢回帷幄青冥上,醉墮風波浩蕩間。 向使胸中有榮辱,那能八十鬢毛班。 ▼呂祖謙 蘇仁仲計議挽章二首 登門疇昔奉從容,婺越之間一水通。 今日江東無賀老,去年床下拜龐公。 舊來論議多遺落,新出傳聞或異同。 已矣從誰判真贗,汗青連屋未施功。 ▼呂祖謙 睢陽五老圖贊 同支派別胄遙遙,南渡衣冠尚北朝。 千載畫圖文獻在,兩朝開濟政明昭。 公卿倡和遵皇運,嗣子傳家念祖饒。 幸得慶源流自遠,匡扶人世釋塵囂。 ▼呂祖謙 題歸萩 雲壁開蒼峽,風林卷翠濤。 諸松皆老大,一嶂獨孤高。 發興雖公等,尋幽許我曹。 秋光端可賦,不是楚人騷。 ▼呂祖謙 題劉氏綠映亭二首 涼葉翻翻不受塵,芒鞋藤杖及清晨。 開窗小放前溪入,澄綠光中獨岸巾。 ▼呂祖謙 題劉氏綠映亭二首 鷺浴魚跳在鏡屏,搖青浮碧太鮮明。 牆東種得陰成幄,隔葉看來卻有情。 ▼呂祖謙 題真覺僧房蘆 何人夜折苕溪雪,吹落山堂寄清絕。 夢回軒檻非人間,一岸扶痚碎殘月。 秋風索索秋意晚,葉外參差明疊巘。 頗似江南短棹歸,平沙雁落汀洲遠。 蒼濤繞窗碧玉寒,中有漁父千古閑。 知君胸次五湖闊,波聲髣髴遊杏壇。 少林之孫韻枮木,避世避人何用逐。 渭川謾複千畝多,江上由來一葦足。 ▼呂祖謙 晚步溪上 痚痚屐齒印平堤,露著烏紗客未知。 別浦歸舟爭占岸,橫林宿鳥自分枝。 開張漁父胸中趣,漏泄騷人句外悲。 會與清溪約長夏,風簾水簟答漣漪。 ▼呂祖謙 晚春二首 卷地狂風殿晚春,落花蓋水俗成雲。 向人不改故時面,惟有蒼官與此君。 ▼呂祖謙 晚春二首 風絮流花一任渠,北窗高臥綠陰初。 閉門春色閑中老,為謝平生董仲舒。 ▼呂祖謙 晚望 獨立荒亭數過帆,橫林痚處見滄灣。 故知不入豪華眼,送與鳧鷗自在看。 ▼呂祖謙 王龜齡詹事挽章二首 諸老收聲盡,佳城又到公。 蒼天那可問,吾道竟成窮。 旌卷莆田雨,簷橫霅浦風。 今年襟上淚,三哭萬夫雄。 ▼呂祖謙 王龜齡詹事挽章二首 大使交旃日,元戎解甲秋。 先鳴驚眾寐,孤憤壓群咻。 羽翼新鴻鵠,聲華舊鬥牛。 斷橋亡恙否,落月照寒流。 ▼呂祖謙 王通直挽章 近來南國家,半是北人墳。 異縣誰憐我,同鄉又失君。 深居傳雅尚,堅坐挹清芬。 日落長安第,三槐拂暮雲。 ▼呂祖謙 魏元履國錄挽章二首 麻衣見天子,拜疏不知休。 落落山林氣,拳拳畎畝憂。 極知千載遇,政用一身酬。 繞舍閩溪水,朝宗日夜流。 ▼呂祖謙 魏元履國錄挽章二首 群公祖疏傳,多士送陽城。 短棹非前約,長亭及此行。 深留移白日,共語只蒼生。 會續山陽賦,鄰人笛未橫。 ▼呂祖謙 西興道中二首 鳧鶩迎船似有情,隨波故起綠粼粼。 野花照水開無主,誰信春歸已兩旬。 ▼呂祖謙 西興道中二首 桑麻張王不知春,帝恐鶯花太斷魂。 東岸紅霞西岸綠,卻將景色為平分。 ▼呂祖謙 夏日 階前水樂元無譜,簷外風琴不用弦。 待喚青奴與黃嬭,為君極意作今年。 ▼呂祖謙 夏夜 晚市收聲盡,虛堂一味涼。 炎蒸渠酷吏,閒靜我羲皇。 露沐痚螢濕,風梳細草長。 典移無定在,隨月轉胡床。 ▼呂祖謙 向運使挽章 戟衣翻戶映庭槐,使節州符未展才。 文獻定知丞相似,淵源還自洛陽來。 異端惑世濃於酒,古學違時冷若灰。 從此湖人識喪禮,凜然治命手親裁。 ▼呂祖謙 蕭果卿祭酒挽章二首 虛心觀世態,實行播鄉評。 璧玉中邊厚,冰壺表裡清。 家聲到蕭傳,人望似陽城。 殄瘁無窮恨,湘江日夜傾。 ▼呂祖謙 蕭果卿祭酒挽章二首 摩揣誠斯薄,雕鐫質自銷。 平生但真樸,直上絕枝條。 氛霧終澄霽,丘山亦動搖。 朝陽舊時鳳,聲人舜簫韶。 ▼呂祖謙 效進士作三年通一經 歲月去如矢,橫經徒慨然。 誰能通一藝,真不負三年。 用意窺園外,收功刻楮邊。 幽光回蠹簡,新意出陳編。 上相黃金重,諸儒白首鮮。 同聲不同調,嘆息伯牙弦。 ▼呂祖謙 許由 許由不耐事,逃堯獨參寥。 行至箕山下,盈耳康衢謠。 謂此汙我耳,臨流洗塵囂。 水中見日馭,勞苦如堯朝。 堯天接山際,堯雲抹山椒。 誰雲能避世,處處悉逢堯。 ▼呂祖謙 許著作挽章 清文麗藻百川增,窘步追隨愧不能。 麟趾差肩台岌岌,雁飛聯翼塔層層。 蓴鱸歸興都門酒,薤露悲歌大隊燈。 獨向梁間誦遺句,寒松衰菊繞崚嶒。 ▼呂祖謙 宣城李君嘗游東湖居士之門袖詩見過次韻以謝 人生湖空古豫章,溪蓀水荇換年芳。 聞風我是通家舊,覓句君猶弟子行。 鬚髮蒼浪休歎老,齒牙沆瀣尚生香。 宛陵自昔詩人國,今日誰升小謝堂。 ▼呂祖謙 薛叔雲左史母方夫人挽章二首 彤管傳遺范,形容欲付誰。 初年柏舟賦,晚歲艾軒詩。 □□□□□,□金□赤墀。 莆中稱壽母,不獨蔡三司。 ▼呂祖謙 薛叔雲左史母方夫人挽章二首 往在西雍日,從容許拜親。 杏花壇壝古,萱草戶庭春。 曾是升堂客,應為執紼人。 壺公天一角,吹淚灑車塵。 ▼呂祖謙 楊信伯郎中挽章二首 象魏三千法,瀛洲十八人。 南宮占列宿,少海近生輪。 聞道清羸極,猶有職業親。 榴皮餘屋壁,零落獨無神。 ▼呂祖謙 楊信伯郎中挽章二首 並舍遊從舊,同朝分義深。 時時墜書劄,得得到山林。 北去先移棹,南來後盍簪。 死生離合地,搔首一悲吟。 ▼呂祖謙 野步 石樑俯清流,苔發明可數。 茅簷春晝長,寂寂亭陰午。 鳥啼花徑深,風絮浩無主。 幽人不可親,棋聲時出戶。 ▼呂祖謙 葉子山右史父宣義挽章二首 經笥深無底,高談一座傾。 置身初瀋落,有子晚光榮。 命服鄉閭賀,安輿裡巷迎。 風枝何不定,忽忽到佳城。 ▼呂祖謙 葉子山右史父宣義挽章二首 諸父烏衣集,公時預往還。 涼秋同出郭,勝日共尋山。 電掣流年速,舟移古岸閒。 又成丹旐去,衰涕不勝潸。 ▼呂祖謙 夜宿浦城魚梁徐刪定子出示林謙之挽其父二詩時謙之方按刑廣東有懷 五年不說空山雨,今夜魚梁著釣船。 為問故人今健否,桃榔葉暗瘴江邊。 ▼呂祖謙 夜宿浦城魚梁徐刪定子出示林謙之挽其父二詩時謙之方按刑廣東有懷 兩章宛轉複清哀,讀到魚梁首重回。 便使短箋無姓字,也應知自艾軒來。 ▼呂祖謙 應春坊輓章 鉛槧青燈夜,韜鈐紫塞秋。 請纓雖拜疏,投筆未封侯。 幃白風煙慘,旗丹霧雨愁。 從來桑梓接,助輓不成謳。 ▼呂祖謙 遊上天竺 淨域何虛寂,居然隔市喧。 僧來混不語,吾亦欲忘言。 至樂存簞食,浮名類觸藩。 行行返初服,賁趾老邱樊。 ▼呂祖謙 遊絲 遊絲浩蕩醉春光,倚賴微風故故長。 幾度鶯聲留欲住,又隨飛絮過東牆。 ▼呂祖謙 又二首 平生丈人行,每語盡箴規。 問字揚雄宅,談經董相帷。 壺觴陪勝踐,杖屨及深期。 誰料南歸日,墳前宿草衰。 ▼呂祖謙 又二首 公未陪經幄,還應典奉常。 如何便沈沒,不使少耴翔。 幽壤千年閉,名山萬卷藏。 升堂多俊彥,築室繞高岡。 ▼呂祖謙 與同館游張氏園分韻得日字 出門厭囂塵,入門倦拈畢。 駕言城北園,滯思頓覺失。 方池環修篁,廣陌衛行栗。 先雪梅已苞,後霜草猶茁。 上躋極高明,旁穿複深密。 主人真喜事,秀句屢盈帙。 招呼文字飲,及此三餘日。 山林與鐘鼎,零茂本非匹。 斯遊豈偶然,書板記甲乙。 ▼呂祖謙 再賦真覺僧房蘆三首 湖山近減江湖趣,寂曆頹垣仲蔚高。 縱有秋風何處著,繞籬無葉起蒼濤。 ▼呂祖謙 再賦真覺僧房蘆三首 屋角清渠瀨淺沙,風斜雨重倒蒼葭。 沙鷗不下投前浦,塞雁重來失舊花。 ▼呂祖謙 再賦真覺僧房蘆三首 清曉霜鐘喚客興,餘聲知度幾稜層。 煙霞深處無人到,時見憑欄一兩僧。 ▼呂祖謙 趙路分挽章二首 魯衛封雖近,原顏室自貧。 一家唯四壁,九族自三春。 子舍龍頭貴,佳城馬鬣新。 升堂如昨日,南望涕沾巾。 ▼呂祖謙 趙路分挽章二首 晨昏生死際,至性極民彝。 巨孝東都傳,劬勞小雅詩。 固應為世表,何止秀天枝。 令子傳遺緒,累然不自持。 ▼呂祖謙 鄭武子刪定挽章二首 博洽推諸老,胸中幾石渠。 暮年終反約,精義本無餘。 羲易忘言後,楞伽絕筆初。 長歸應不憾,舊學盡成書。 ▼呂祖謙 鄭武子刪定挽章二首 古汴豪英海,追隨不厭勤。 廛中識梅福,簾下得嚴君。 培養逢原學,堙沈濟世勳。 定知千載後,下馬董生墳。 ▼呂祖謙 周表卿尚書挽章 奏篇曾用牘三千,晚歲回翔日月邊。 眼看四朝諸老盡,身兼五福幾人全。 清台課曆遺書在,晝寢凝香舊政傳。 竹馬館前寒月白,當時轍跡故依然。 ▼呂祖謙 周堯夫主管挽章 五柳傳觴地,風流魏晉前。 曾探孝先笥,慣坐廣文氈。 身世渾如夢,功名莫問天。 從今風雪夜,不上剡溪船。 ▼呂祖仁 題尉廨壁 屈指未逾月,沿封十往還。 路危頻駐馬,力倦怯登山。 親老難辭祿,時平懶養閑。 自憐清苦節,誰與達天顏。 ▼呂祖異 呈孫元素 匹馬先來破曉雲,千章喬本翠繽紛。 山圍道院窗窗見,泉出丹池處處分。 酒好便能澆磈磊,飯香何必禦羶葷。 明朝又踏紅塵去,多羨煙霞總屬君。 ▼呂祖異 重遊洞庭 重來洞庭野,往事付行雲。 樂奏思黃帝,珠寒訝鄂君。 朝廷用儒術,兵甲洗妖氛。 好在胸中策,堂堂整六軍。 ▼羅必元 卞壺墓 節義之風古所褒,清談於晉視如毛。 百年王謝丘墟了,惟卞將軍墓最高。 ▼羅必元 長幹裡 山壟中間號曰幹,此幹長裡盛衣冠。 想應王謝朝回後,日日行人看繡鞍。 ▼羅必元 定林寺 罷相歸來再讀書,定林庵內守清虛。 少年錯解周官處,悔殺當朝是誤渠。 ▼羅必元 鳳凰台 振衣快上鳳凰游,極目中原淚欲流。 慨歎興亡思太白,永言眇邈憶齊丘。 烏衣已往人千古,白鷺依然月一洲。 君子坐朝今在治,重恢關洛不須愁。 ▼羅必元 金蓮步 金陵佳麗不虛傳,浦浦荷花水上仙。 未會與民同樂意,卻於宮裹看金蓮。 ▼羅必元 金陵作 六朝遺跡舊山川,萬里長江當守邊。 一念易驕人事廢,不關飛渡北來船。 ▼羅必元 南軒 萬松盤嶺勢回環,才抱青溪浸碧山。 莫道南軒專一壑,古今天下共曾顏。 ▼羅必元 憑高懷古 憑高懷古思悠悠,遙想騎驢白下游。 不是龍眠圖畫裹,如今親到蔣山頭。 ▼羅必元 秦淮 秦淮橫貫帝王州,萬瓦鱗鱗枕碧流。 系艇莫愁何處去,綠楊深巷有青樓。 ▼羅必元 清涼寺竹 清涼世界竹如雲,舊日君王愛此君。 時代改遷龍變化,荒山啼鳥不堪聞。 ▼羅必元 賞心亭 勝心分明可賞心,江山滿目飽登臨。 洛陽黯淡煙雲遠,多少英雄淚染襟。 ▼羅必元 題半山寺 道德文章一世師,只傷學術欠通時。 不思翻動熙寧禍,卻欲重修作福基。 ▼羅必元 烏衣巷 烏衣池館一時新,晉宋齊梁舊主人。 無處可尋王謝宅,落花啼鳥秣陵春。 ▼羅必元 新亭 五馬來時集宴游,江山風景勿關愁。 合思戮力中原語,對泣何須作楚囚。 ▼羅必元 雨花臺 蕭帝傾心向佛家,謾言天女墜天花。 蘆僧一葉橫江去,回首梁園日腳斜。 ▼羅必元 周處台 周處豪雄亦可人,勇於遷善罕前聞。 區區未說除蛟虎,一念中間舜蹠分。 ▼羅必元 駐馬坡 一登偉觀眇山河,下有將軍駐馬坡。 不是胸中兵十萬,長江天險誤人多。 ▼羅丙 句 老媼獨遺落,全家都挈攜。 ▼羅處純 泛太湖 三萬六千頃,湖侵海內田。 逢山方得地,見月始知天。 南國吞將盡,東溟勢欲連。 何當灑為雨,無處不豐年。 ▼羅處約 句 無風煙焰直。 ▼羅處約 句 日移竹影侵棋局。 ▼羅處約 梁縣界蚷蚹蟲生 方喜雲油布,俄聞葉螣生。 田神何縱虐,稼政自非明。 潁鳳那充食,吳牛已絕耕。 ▼羅處約 題太湖 三萬六千頃,湖侵海內田。 逢山方得地,見月始知天。 南國吞將盡,東溟勢欲連。 何當灑為雨,無處不豐年。 ▼羅處約 吳江聖壽寺 漁翁沙鳥傍回塘,攜杖閑吟繞寺廊。 遠岫不離青草渡,片帆時過綠苔牆。 風狂林木生清籟,日暖漣漪動畫梁。 張翰思鄉應有意,幾多屏障水為鄉。 ▼羅椿 寄楊誠齋 不愁風月只憂時,發為君王寸寸絲。 司馬要為元佑起,西樞政坐壽皇知。 苦辭君命驚凡子,清對梅花更與誰。 夢繞師門三稽首,起敲冰硯訴相思。 ▼羅椿 句 露濕看花腳,鶯啼欲曉山。 ▼羅椿 句 春消千嶂雪,清逼五湖秋。 ▼羅椿 送永豐汪令 錦纜梅花浦,江南作縣歸。 新來薦鶚牘,驚動袞龍衣。 歲晚情難別,心親事卻違。 恐君天上去,扶病出煙霏。 ▼羅大經 博浪沙 不惜黃金募鐵椎,祖龍身在魄先飛。 齊田楚項紛紛起,輸與先生第一機。 ▼羅大經 茶聲 松風檜雨到來初,急引銅瓶離竹爐。 待得聲聞俱寂後,一甌春雪勝醍醐。 ▼羅大經 從趙季仁遊洞作 瑰奇恣搜貝千趾,老仙遺祠邈誰始。 後繼述之□□李,異枝同根隆複祉。 巨畫更鑱埒前美,紫氣臨關西未止。 張留著書繄尹喜,末孫銘焉適當爾, 附名崖端永不毀。 ▼羅大經 韓範用兵 奮髯要斬高郵守,攘臂甘驅好水軍。 到得繞床停轡日,始知心服范希文。 ▼羅大經 韓平原 齋壇一鉞底須慳,坐見諸賢散似煙。 不使慶元為慶曆,也由人事也由天。 ▼羅大經 和謝處厚 殺胡快劍是清謳,牛渚依然一片秋。 卻恨荷花留玉輦,竟忘煙柳汴宮愁。 ▼羅大經 黃綿襖 范叔錦袍暖一身,大裘只蓋洛陽人。 九州四海黃綿襖,誰似天公賜予均。 ▼羅大經 酒有和勁 小槽真珠太森嚴,兵廚玉友專甘醇。 兩家風味欠商略,偏剛偏柔俱可憐。 使君袖有轉物手,鸕鷀杓中平等分。 更憑石髓媒妁之,混融並作一家春。 季良不用笑伯高,張竦何必譏陳遵。 時中便是尼父聖,孤竹柳下成一人。 平雖有智難獨任,勃也未可嫌少文。 黃龍丙魏要兼用,姚宋相濟成開元。 試將此酒反觀我,胸中問學當日新。 更將此酒達觀國,宇宙皆可歸經綸。 書生觸處便饒舌,以一貫萬如斲輪。 使君聞此卻絕倒,罰乙太白眠金尊。 ▼羅大經 句 臭襪終須來塞口,枉收八百斛胡椒。 ▼羅大經 句 日占出海時,月驗仰瓦體。 ▼羅大經 貓捕鼠 陋室偏遭黠鼠欺,狸奴雖小策勳奇。 扼喉莫訝無遺力,應記當年骨醉時。 ▼羅大經 陪桂林伯趙季仁游桂林暗洞列炬數百隨以鼓吹市人從之者以千計巳而 瑰奇恣搜討,貝闕青瑤房。 方隘疑永巷,俄敞如華堂。 玉橋巧橫溪,瓊戶正當窗。 仙佛肖仿佛,鐘鼓鏗擊撞。 趂趂左顧龜,狺狺欲吠龐。 丹灶儼亡恙,芝田藹生香。 搏噬千怪聚,絢爛五色光。 更無一塵涴,但覺六月涼。 玲瓏穿數路,屈曲通三湘。 神鬼工剜刻,乾坤真混茫。 入如夜漆暗,出乃日珠光。 隔世疑恍惚,異境難揣量。 ▼羅大經 濮議 濮園議起沸烏台,傳語歐公莫怨猜。 須記上坡持橐日,也曾尋探好題來。 ▼羅大經 題釣台二首 平生謹敕劉文叔,卻與狂奴意氣投。 激發潛龍雲雨志,了知功跨鄧元侯。 ▼羅大經 題釣台二首 講磨潛佐漢中興,豈是空標處士名。 堪笑史臣無卓識,卻將周黨與同稱。 ▼羅大經 彤庭分帛 赤子須摩撫,紅塵幾送迎。 幕張雲匼匝,車列鑒鮮明。 豈是杒民血,空教適宦情。 忍聞分竹者,竭澤自求盈。 ▼羅大經 王荊公 錯認蒼姬六典書,中原從此變蕭疏。 幅巾投老鐘山日,辛苦區區活數魚。 ▼羅大經 舟行野景 數間茅屋帶煙雲,一片秋光惹翠蘋。 鶴髮漁翁猶結網,世間何處有閒人。 ▼羅大全 句 願挽玻瓈江,霈作東州雨。 ▼羅疸 挽胡季昭用王盧溪韻 虎豹摩牙闖九關,人心節義不逾閑。 監門鄭合資能無,折檻朱雲若是班。 賴有名留千古重,不容身在眾邪間。 忠臣義士骨不朽,白日青天敕許還。 ▼羅疸 挽胡季昭用王盧溪韻 百世期令固本支,一身甯複許安危。 前瞻象郡賢方去,後有鶴山人效奇。 地接宜陽山谷笑,舟回湘水屈原知。 櫝中龜玉而輕毀,祿位何妨善保持。 ▼羅道成 投郭主簿 白騾代步若奔雲,閒人所至留詩跡。 欲知名姓問源流,請看郴陽山下石。 ▼羅道成 游嶽 因思靈秀偶來游,碧玉寒堆萬疊秋。 直上太山高處望,根盤連接十餘州。 ▼羅道成 自和 水雲蹤跡自閒游,夏谷陰寒冷勝秋。 猿鳥性情猶戀舊,翻身卻去海邊州。 ▼羅點 褒禪山有於湖所題寶塔二字 古刹浮屠映碧山,狀元題墨最為嫻。 遊人倦憩塵心寂,雲自青天水自閑。 ▼羅點 龍岩寺 直上龍岩第一層,參回鬥轉夜縱橫。 試將拄杖敲岩石,喚覺蟠龍速起行。 ▼羅點 喜雨望巴羅二山 叔元不冠椎兩髽,縈青綰綠如堆鴉。 {上髟下監}鬺遠望毛髮古,日日惟聞餐暮霞。 吾家公遠更清絕,帶眼不穿衣不結。 好風吹袂任飄搖,夜夜惟聞弄明月。 餐霞弄月固不惡,不道農田布龜灼。 令君盛服道民苦,偃然袒裼猶不怍。 敬持此意款浮丘,浮丘乃與令同憂。 急呼風馬駕雲車,二仙方覺裸裎羞。 旋加冠巾更束帶,一見浮丘望塵拜。 便將凶歲變豐年,談知之間作滂霈。 油雲雖出南北峰,開端實自浮丘翁。 浮丘詩家老仙伯,故知憂國願年豐。 邦人一飽誰所賜,父應詔子兄詔弟。 若還此雨後五日,將見索汝枯魚肆。 ▼羅浮狂客 題壁 雲意不知滄海,春光欲上翠微。 人間一墮千劫,猶愛梅花未歸。 ▼羅附鳳 挽趙秋曉 發軔功名發未華,轉頭世事已堪嗟。 晚栽栗裡歸田菊,早看長安得意花。 空憶去鴻留爪跡,只今舊燕傍誰家。 重尋陳跡真如夢,疏柳殘煙噪暮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