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總集 > 全宋詩 | 上頁 下頁
三五六


  ▼劉克莊 挽方親來伯

  弆藏古物或千年,漢晉隋唐在目前。
  死有一孫堪付託,生惟四友共周旋。
  寶扶風簋如原甫,臨永興書逼米顛。
  占盡人間最清事,吾碑百世後方傳。

  ▼劉克莊 挽方孺人一首

  壺範經親授,笄年詠好逑。
  謂迎荷橐返,豈料蕣華休。
  斷雁元方恨,離鸞小宋愁。
  鄰翁憊無力,不及送原頭。

  ▼劉克莊 挽方武成二首

  頗有翁標緻,唐衣折角巾。
  雖疑頭小銳,極愛腹精神。
  闊矣雲霄志,悲哉露電身。
  世間無妙質,一慟惜斯人。

  ▼劉克莊 挽方武成二首

  乷角詩名出,流傳海內誇。
  師稱起予者,翁問倩人邪。
  惜未參諸老,猶堪擅一家。
  從今崖瀑上,誰共訪梅花。

  ▼劉克莊 挽方宜人二首

  貧道我兒孝,姑雲此婦賢。
  諸郎丹穴種,夫子玉堂仙。
  □□□寧忍,煎膠法不傳。
  多情潘騎省,應賦悼亡篇。

  ▼劉克莊 挽方宜人二首

  分斷金釵股,全遮玉鏡輝。
  竟令鸞獨舞,愁見雉雙飛。
  月照梁鴻案,塵凝孟母機。
  平生竺乾學,至此是真歸。

  ▼劉克莊 挽方嶽倅

  昨解巴陵紱,將尋洛社盟。
  璧埋真可惜,玉立尚如生。
  舊轍冰天遠,新塋雪瀨清。
  惟應帶來鶴,解作斷腸聲。

  ▼劉克莊 挽高孺人

  泝源高適譜,作媲鄭虔家。
  賢子搴丹桂,高才補白華。
  病猶觀冕輅,沒不待笄珈。
  阡表堪傳遠,何須挽誄加。

  ▼劉克莊 挽葛夫人二首

  銀台曾奮塗歸筆,我亦留花批逆鱗。
  早共裂麻沮裴相,晚某負耒作滕民。
  兒斑衣從雙旌貴,母繡簾迎萬戶春。
  方擁皇華荒大國,誤他多少借留人。

  ▼劉克莊 挽葛夫人二首

  不惟婆嫂咸嗟惜,學語兒知此母賢。
  味薄居常喜蔬食,心慈勸勿用蒲鞭。
  若非騰上天宮裡,必是迎歸海岸邊。
  九十老農來祖奠,眼枯不覺亦潸然。

  ▼劉克莊 挽龔汀州二首

  早日曾廬墓,中年懶建牙。
  的無金遺子,僅有笏傳家。
  窮巷觀時事,叢祠閱歲華。
  天乎清白吏,名位止斯耶。

  ▼劉克莊 挽龔汀州二首

  所守老尤剛,清風凜不亡。
  洞房無粉黛,堊室屏緇黃。
  東閣遵遺令,南山獻吉藏。
  百年耆舊盡,裡社轉淒涼。

  ▼劉克莊 挽貢士方清卿

  矯俗非崖異,誅奸似刻深。
  世無愛才意,天有不平心。
  陋巷貧猶樂,孤墳死尚吟。
  絕憐蔚宗史,未及共研尋。

  ▼劉克莊 挽顧監丞

  呷州鼓吹迓前茅,幾載瘡痍變樂郊。
  黎母盜清民有犢,佽飛士勇海無蛟。
  安排循吏添新傳,檢點耆英少故交。
  欲發幽潛慰冥漠,自慚筆硯暮年拋。

  ▼劉克莊 挽顧君任粹二首

  有酒常相覓,無金尚欲揮。
  竟騎黃鶴去,誰見素騾飛。
  華屋俄零露,蓉城果是非。
  自嫌聞道淺,懷舊忽沾衣。

  ▼劉克莊 挽顧君任粹二首

  占斷慈恩塔,歸來履道坊。
  耆英真率社,少尹釣遊鄉。
  子可傳汾曲,甥能述渭陽。
  如聞無恙日,治塿建祠堂。

  ▼劉克莊 挽郭處士

  昔聞東郭先生者,處士寧非是遠孫。
  空有新詩喧一邑,竟無明詔老孤村。
  雷琴酷愛應同殉,草字尤工惜不存。
  複說歸從蔥嶺去,騷成何路可招魂。

  ▼劉克莊 挽韓母李氏

  持家霜滿鬢,誓口鐵為心。
  兄戴萬鐘祿,黔婁一布衾。
  嘉賓懷截發,孤女感抽簪。
  遺慶觀賢子,交遊屬望深。

  ▼劉克莊 挽淮東丘升撫幹

  子美曼卿流,遠攜書劍遊。
  惜攀丹桂晚,勇赴白檀秋。
  尚喜前籌壯,聊紓左衽憂。
  時危奇士夭,無淚可供愁。

  ▼劉克莊 挽黃安人

  嫁作儒家婦,韶顏已守孀。
  夫窮于仲子,兒勝似元方。
  陶母將迎養,龐妻忽坐亡。
  吾衰不能誄,短些謾淒涼。

  ▼劉克莊 挽黃德遠堂長二首

  雖與長君友,居常敬少君。
  何曾錦襖子,竟老布襦群。
  申白無殊禮,程朱有舊聞。
  誰為複齋傳,應許附青雲。

  ▼劉克莊 挽黃德遠堂長二首

  舊宅猶東裡,新丘宛北邙。
  單雞頻哭友,老鶴悔還鄉。
  齋記曾磋切,埋文愧耄荒。
  諸郎真五寶,雖死未嘗亡。

  ▼劉克莊 挽黃岩趙郎中二首

  朱公徒弟丘公婿,標緻雖高氣宇和。
  心向奏篇尤暴白,發因時事欲蒼皤。
  訃傳淮甸邊情惜,路出蕭山巷祭多。
  最長郎君師友盛,我知墓碣有人磨。

  ▼劉克莊 挽黃岩趙郎中二首

  青衫昔作督郵時,賞鑒除公更有誰。
  勘獄不嫌人守法,撰文常對眾稱奇。
  築台虛辱生前意,穿塚難酬地下知。
  欲寫哀思傳挽者,身今戎服不能詩。

  ▼劉克莊 挽黃拙軒

  曠懷無事可攢眉,高興成章不撚眉,
  高興成章不撚髭。愛殺元公為□賦,
  笑他平子作愁詩。山中猿鶴平生友,
  天上麒麟是小兒。今代徐陵文價重,
  為君鄭重述俚辭。

  ▼劉克莊 挽惠安林丞

  策名迫榆景,謝病去松廳。
  博取儒先說,尤深道德經。
  族通艾軒譜,葬得竹溪銘。
  愁絕蟆陵路,哀笳不忍聽。

  ▼劉克莊 挽建昌詹使君二首

  南渡鈞樞後,宣和節義門。
  依然窶人子,不似貴公孫。
  苦李無誰采,甘棠在處存。
  遙知宦遊地,巷哭更招魂。

  ▼劉克莊 挽建昌詹使君二首

  稍喜佩銅魚,邅回四紀餘。
  早無人料理,晚有鬼揶揄。
  把酒言猶在,凝香夢竟虛。
  斯人止如此,恐坐太清舑。

  ▼劉克莊 挽開國陳寺丞二首

  昨禦祥琴後,多傳吉語通。
  虛令古列宿,不料奏悲風。
  華表孫從祖,生芻婿吊翁。
  九原一無憾,全璧見先公。

  ▼劉克莊 挽開國陳寺丞二首

  伯也不可作,叔兮猶典刑。
  公車玉堂薦,書室鶴山銘。
  久上通侯印,新營太祝廳。
  衰年親舊少,吟罷涕先零。

  ▼劉克莊 挽柯東海

  不持寸鐵霸斯文,疇昔曾將膽許君。
  撰出騷詞奴宋玉,寫成帖字婢羊欣。
  喪無歸費人爭賻,詩有高名虜亦聞。
  昨覽埋銘增感愴,累累舊友去為墳。

  ▼劉克莊 挽夔漕王中浦二首

  羽書堆裡挾遺編,往古來今盡粲然。
  白髮晚持川口節,丹旌暑下峽門船。
  生前多半遊榆塞,身後才方領木天。
  老去一雙懷舊淚,誰知滴向建溪邊。

  ▼劉克莊 挽夔漕王中浦二首

  半瓢丹藥一邛枝,萬里西來撫事悲。
  綬著藏中公事定,劍鳴匣內我年衰。
  可憐檄筆今零落,尚記綸巾共指麾。
  身在滄洲搔白首,斷膽吟就八哀詩。

  ▼劉克莊 挽禮侍中舍朔齋劉公三首

  元佑相君才六世,端平朝士不多人。
  冰翁仙去傳佳婿,鐵漢亡來有後身。
  誰向淹中起綿蕝,何曾閣下掌絲綸。
  未知造物何年代,昴複儲精嶽降神。

  ▼劉克莊 挽禮侍中舍朔齋劉公三首

  紛紛健吏奉新書,一點侁星絕世無。
  鉗鐵冶人心不忍,秉牢盆筆涕先濡。
  近臣遠作輶軒使,法從舑於陋巷儒。
  懊惱西風情太薄,不吹老淚到蘇湖。

  ▼劉克莊 挽禮侍中舍朔齋劉公三首

  玄都觀裡曾聯句,鐵壁堂中許附名。
  客舍炊粱成蝶夢,僧廬煨芋忽雞鳴。
  君賢惜不登臺輔,吾耄何堪拜老更。
  直待無身始無恨,有身死到恨難平。

  ▼劉克莊 挽李端

  要識君操履,全如字畫真。
  病能妨獻賦,窮不廢修身。
  月旦推先輩,春官失此人。
  如聞埋玉速,裡巷共酸辛。

  ▼劉克莊 挽李法曹一鳳內子

  □□槁砧死,先疇自墾耕。
  雙飛鸞影拆,獨力燕巢成。
  教子鄹人母,持家寡婦清。
  今無彤史筆,猶幸有鄉評。

  ▼劉克莊 挽李秘監

  初與游楊事伊洛,後聞王魏起並汾。
  空令蟠結千年核,難掩光芒萬丈文。
  兒似福郊傳舊學,友為子厚志新墳。
  身今獨老西河上,欲酹生芻隔暮雲。

  ▼劉克莊 挽李卿儔老二首

  苦說兵財少,臣非怯塞垣。
  上思前語驗,人歎左遷冤。
  老大雲中守,風寒國北門。
  故交頭白盡,空為賦招魂。

  ▼劉克莊 挽李卿儔老二首

  人物今衰少,惟侯智勇兼。
  悲風起關塞,斜日薄嵫崦。
  老子無從涕,諸賢不及髯。
  知心惟蜀李,應為發幽潛。

  ▼劉克莊 挽李尚書二首

  韓範止如此,公乎事又艱。
  不陪冶城廟,合殉定軍山。
  璽出千官賀,弓藏一老閑。
  雕戈提十萬,猶記凱歌還。

  ▼劉克莊 挽李尚書二首

  幕下多材雋,於今盡策勳。
  可憐狂處士,曾揖大將軍。
  久戌兒郎老,新招部曲分。
  此生甘寂寞,有淚濕高墳。

  ▼劉克莊 挽李秀岩二首

  耆舊凋零尚秀岩,可堪華表揭新銜。
  甘泉頌就拋荷橐,寶苑方收入枕函。
  宿昔山人來少室,暮年太史滯周南。
  嗟餘去速公歸晚,不得埋腰立雪參。

  ▼劉克莊 挽李秀岩二首

  獲麟以後更休論,化鶴而歸亦浪言。
  過眼忽看遺老傳,終身不及長公門。
  山房惜未從公擇,書局聞曾擬道原。
  六合茫茫千載遠,些成無路可招魂。

  ▼劉克莊 挽李宜人

  上將馳齊幣,元台助麥舟。
  鄉評榮此母,治命買新丘。
  夫婿于陵子,郎君定遠侯。
  嗟予衰甚矣,不及酹原頭。

  ▼劉克莊 挽連夫人

  渡江門戶已華簪,嫁得黔婁作槁砧。
  疇昔曾為賓截發,暮年親見子腰金。
  瀧阡新刻豐碑妙,防墓重封宿草深。
  憶與夏卿聯禁路,些辭題罷一酸心。

  ▼劉克莊 挽林安人

  薄宦周旋廣及邕,一生甘苦槁砧同。
  孟光事遠嗟誰繼,督護歌悲聽未終。
  鶴表魂棲高燥地,鳳毛名在廣寒宮。
  病翁空自吟哀些,撚斷霜髭竟欠工。

  ▼劉克莊 挽林承奉

  性與聃書合,平生寶儉慈。
  鹿門妻采藥,蟾窟子攀枝。
  君可先賢傳,吾慚幼婦碑。
  衰年窘才思,呵凍課哀詩。

  ▼劉克莊 挽林德遇主學

  摛掞多新意,研尋最苦心。
  可憐策名晚,誰遣讀書深。
  兄老悲長枕,妻賢斂短衾。
  近書猶未答,展玩一沾襟。

  ▼劉克莊 挽林法曹實甫二首

  老學多推誼,諸公孰薦雄。
  卻行吾日暮,渴睡汝冬烘。
  宰木經春雨,園花逐曉風。
  寢門哀未盡,寓在薤歌中。

  ▼劉克莊 挽林法曹實甫二首

  昔我叨馳髍,惟君伴聚螢。
  病翁尚占畢,良友忽幽冥。
  古有東方贊,今無貞曜銘。
  不知吟幾些,叫得屈原醒。

  ▼劉克莊 挽林夫人

  奉使年三十,聲名滿四夷。
  奇哉何物媼,生此丈夫兒。
  墓竟同孫窆,家猶有婦持。
  向來稱壽地,忍聽鼓簫悲。

  ▼劉克莊 挽林煥章二首

  昔在端平際,臨朝想老成。
  但聞轅固召,不見伏生行。
  霜柏無寒暑,朝華有悴榮。
  由來天所靳,上壽與高名。

  ▼劉克莊 挽林煥章二首

  束帛徵諸老,深衣立一儒。
  鄉人偕獵較,童子共鳳雩。
  屑屑羞來往,兢兢迨舉扶。
  自慚衰竭久,書墓覺詞蕪。

  ▼劉克莊 挽林計院二首

  材名漢廷選,文學孔門科。
  不仿治安策,宜賡喜起歌。
  三麾老龔遂,一榻病維摩。
  此事懸於命,籲嗟可奈何。

  ▼劉克莊 挽林計院二首

  檢點齊年友,凋零重可悲。
  君逢庚子鵬,我歎甲辰雌。
  鷗社同盟少,蟆陵會哭誰。
  暮齡多感慨,鄰笛更須吹。

  ▼劉克莊 挽林進士

  一門皆擢第,君獨老儒冠。
  試卷年年納,經書日日看。
  文為前輩賞,命合主司難。
  遙想泉台恨,銘旌未寫官。

  ▼劉克莊 挽林韶州

  墮落紅巾手,崎嶇白刃間。
  死難令北面,囚尚著南冠。
  漢使無金贖,相如與璧還。
  都將雙鬢雪,換得兩輪丹。

  ▼劉克莊 挽林韶州

  東起平戎策,鈴齋晝掩扉。
  身留嶠南老,餉至洛中稀。
  瘴自茅花起,喪同薏苡歸。
  不知湯介子,朝論是耶非。

  ▼劉克莊 挽林侍郎二首

  端平初偶忝朝班,親見仙枝折廣寒。
  揭曉名高推虎榜,淩雲賦奏動龍顏。
  烹桑猶記攻京尹,諫草何妨上史官。
  膜外浮榮姑勿論,長留公是在人間。

  ▼劉克莊 挽林侍郎二首

  玉殿龍墀元會日,千官拜舞奉堯樽。
  問周大老今安在,歎魯靈光尚獨存。
  次對職清褒橐從,中書君禿愧□□。
  自憐洛社歸差晚,舊話無人可共論。

  ▼劉克莊 挽林推官內方孺人

  身畔無釵澤,何由葬禮奢。
  明時選人婦,先帝近臣家。
  白首持巾帨,青燈楫苧麻。
  寺西同窆處,風日愴寒笳。

  ▼劉克莊 挽林武博二首

  郭令科名翁冠絕,董生制策子蟬聯。
  向來景行珠林老,末後冰銜玉局仙。
  食肉恨公非燕頷,沖霄從古要鳶肩。
  可憐閒袖功名手,僅駕朱輪楚澤邊。

  ▼劉克莊 挽林武博二首

  疇昔論交四十霜,知公出處我尤祥。
  召來空賞淩雲賦,麾去全疏偃月堂。
  近寄麗葠憐老病,忽吟楚些隔存亡。
  從今野叟凝塵幾,無複三溪文字行。

  ▼劉克莊 挽林新恩君用

  汗血早曾空北野,蒼顏晚始對南廊。
  風雲志懶功名左,月旦評佳意味長。
  玉鏡相從歸吉兆,錦衣不待拜高堂。
  吾銘未必堪傳遠,留與賢郎自表岡。

  ▼劉克莊 挽林學錄五言二首

  節麾三世顯,螢雪一生貧。
  愈積家餘慶,咸稱裡善人。
  幼常推李泌,老忽哭盧綸。
  聖惡無從涕,那堪是外親。

  ▼劉克莊 挽林學錄五言二首

  昔報尊公訃,奔喪萬里程。
  生居諸子下,身代二兄行。
  負骨歎純孝,分財見不爭。
  九原面先舅,應問白頭甥。

  ▼劉克莊 挽林宜人

  曾究西方學,儒書亦有聞。
  賜金存日施,遺珥病時分。
  白首夫同穴,青山子結墳。
  吾詩非溢美,字字考埋文。

  ▼劉克莊 挽劉母王宜人二首

  上壽今何憾,殷憂昔備嘗。
  分燈照鄰女,畫荻訓賢郎。
  石窌將開邑,隴阡自表岡。
  吾衰彤管廢,短些不成章。

  ▼劉克莊 挽劉母王宜人二首

  原上車千兩,傾城出送終。
  孟鄰懷舊好,防墓愴新封。
  鶴吊孤峰頂,牛鳴半驛中。
  會攜芻一束,自往唁林宗。

  ▼劉克莊 挽劉學諭

  少遊鄉磁鍼至華,常以虀鹽養浩然。
  科舉法行無譽士,丘園禮廢有遺賢。
  劉賁下第人稱屈,李漢編文後必傳。
  聞道諸郎皆秀孝,拂雲華表看它年。

  ▼劉克莊 挽柳齋陳公四首

  夾輔曾調鼎,分憂屢建牙。
  虜猶聞範老,盜亦說宗爺。
  公晚參黃檗,人癡望白麻。
  臨歧卻葷茹,應怕念頭差。

  ▼劉克莊 挽柳齋陳公四首

  已老烏衣巷,何心虎節門。
  予寧無可毀,公尚有流言。
  客散翹材館,樵窺獨樂園。
  空留殿后者,頭白賦招魂。

  ▼劉克莊 挽柳齋陳公四首

  昔有羆當道,今無雀可羅。
  憗遺公已矣,殄瘁國如何。
  末句拈花笑,前知曳杖歌。
  晚交惟趙子,曾作誄文麽。

  ▼劉克莊 挽柳齋陳公四首

  受學龍圖老,於今五十春。
  常為驚坐客,不比掃門人。
  薦我煩金口,酬公盍漆身。
  自憐雙鬢禿,扶憊演恩新。

  ▼劉克莊 挽六二弟二首

  嘆惜三良盡,龍鍾一老存。
  瓜稀悲摘蔓,豆潤惜同根。
  夢句空遺恨,連床不踐言。
  奈何令杖者,要絰向寒原。

  ▼劉克莊 挽六二弟二首

  向來造詣極深醇,土苴浮名貴重身。
  無愧裡中稱正士,有辭地下白先人。
  大招誰識三號禮,小斂惟消一幅巾。
  老別親朋猶作惡,可堪白首哭天倫。

  ▼劉克莊 挽樓昫叔二首

  白首臨凋瘵,虀鹽似舊時。
  僅持一麾止,安用五車為。
  庫有留州賦,家無葬地資。
  空餘清儉字,長使郡人思。

  ▼劉克莊 挽樓昫叔二首

  平生所曆最崎嶔,不覺周南歲月深。
  拙宦元無金潤屋,悼亡新有雪盈簪。
  淒淒德曜齊眉案,草草黔婁覆首衾。
  曾忝郡民漸教化,眼看雙旐一沾襟。

  ▼劉克莊 挽盧母黃太孺人

  太孺賢聲眾論推,府君經學裡人師。
  牛衣隱約能偕老,螢火淒涼自課兒。
  疇昔黃齱曾百畒,只今丹桂已雙枝。
  烏虖盧母哀榮甚,何必人題墓上碑。

  ▼劉克莊 挽盧氏子考功

  二難不在機雲下,猶記聯翩入洛來。
  方喜朱弦將迭奏,忽驚白璧已雙埋。
  守曹參法曾傳髓,效玉川詩亦奪胎。
  愁絕象賢肇家傳,夜窗三複有餘哀。

  ▼劉克莊 挽羅慶元

  昔與先君子,同時宰建溪。
  晚看康樂鳳,亦割武城雞。
  幼嗣萊妻立,新阡樂令遺。
  傷心埋玉早,□□遠難攜。

  ▼劉克莊 挽閩漕章吏部二首

  邂逅曾傾蓋,殷勤許制鈴。
  榮枯一炊黍,聚散兩浮萍。
  方喜占郎宿,俄驚隕使星。
  遙知華表路,新種短松青。

  ▼劉克莊 挽閩漕章吏部二首

  昔我如冰冷,惟公獨歲寒。
  杯難洗馬鬣,篋尚寶龍團。
  吟筆兄誰和,調琴予忍彈。
  蟆陵百餘裡,欲往愧衰殘。

  ▼劉克莊 挽南皋劉二先生

  久無羔雁聘遺賢,白首邱園氣最全。
  聊與荊公續詩選,不聞譙叟入經筵。
  講師翁庶幾三昧,朴學餘才說一篇。
  兩侍細旃莫推挽,諛需此愧若為湔。

  ▼劉克莊 挽南皋劉二先生

  少時已誦水心銘,今息庵文可並行。
  椿算過如大君子,蒲輪莫致老先生。
  縱無掌故來傳詔,盍有門人與易名。
  嘗辱蓬山授經說,蟆陵道遠一傷情。

  ▼劉克莊 挽南塘趙尚書二首

  趙掌端平制,蕭蕭素髮新。
  更生宗室老,太白謫仙人。
  貴矣狨施馬,悲哉筆絕麟。
  誰為篆華表,題作宋詞臣。

  ▼劉克莊 挽南塘趙尚書二首

  自從水心死,麈柄獨歸公。
  于易疑程氏,惟詩取晦翁。
  二箴家有本,孤論世無同。
  不復重商榷,騎鯨浩渺中。

  ▼劉克莊 挽南雄林使君

  東路歸何及,南柯夢忽醒。
  居然鳴挽鐸,都未制齋鈴。
  官已題華表,名空錄禦屏。
  遙知泉下意,猶待竹溪銘。

  ▼劉克莊 挽聶孺人

  已病猶蔬素,西歸不復疑。
  飛鳧逾嶺遠,別鶴返鄉遲。
  箴史傳賢女,巾褠付侍姬。
  白頭潘令在,應有悼亡詩。

  ▼劉克莊 挽潘柄

  複齋之客潘夫子,生死相從未忍分。
  薛守頗曾參道潔,志完何可欠承君。
  魯生邀飲猶同去,龐嫂來呼已不聞。
  菆舍一卮真永訣,老無腳力拜翁墳。

  ▼劉克莊 挽丘大卿二首

  方喜遼天孤鶴返,忽驚蔡嶺一牛鳴。
  理官未遣儔三後,拙宦才令至九卿。
  盡翦萑莆潢弄息,不囊薏苡粵裝輕。
  厚誣豈待他人雪,自有堯言與辨明。

  ▼劉克莊 挽丘大卿二首

  武仲孝標皆己矣,可堪又奪到丘遲。
  漢家卿將今能幾,洛社耆英在者誰。
  作有道碑寧免愧,過喬公墓定何時。
  春風自綠原頭草,不管人間殄瘁悲。

  ▼劉克莊 挽去華主簿侄二首

  汝是家珍寶,虹光貫夜窗。
  友生墊巾慕,才子樹旗降。
  顏氏應難兩,黃香未易雙。
  向來有椽筆,老去付誰扛。

  ▼劉克莊 挽去華主簿侄二首

  子美尤稱位,昌黎若惜滂。
  色空融佛性,冰炭置吾腸。
  未審生何國,猶疑在我傍。
  一條勝謝傅,老不廢期喪。

  ▼劉克莊 挽邵武洪倅

  不識監州面,聞名似舊知。
  空餘商榷恨,竟失合併時。
  昔作大蘇客,今觀小謝詩。
  西風丹旐過,一為士林悲。

  ▼劉克莊 挽史館資政木石尢公三首

  往年群玉頂,典領偶然同。
  我去如廷秀,君來似放翁。
  同聃駕牛出,魯叟感麟逢。
  縱有招魂些,誰為寄浙中。

  ▼劉克莊 挽史館資政木石尢公三首

  雖雲鉤二府,終未到頭聽。
  密勿多中赤,淹留了汗青,
  讒能離主眷,史果有天刑。
  太息崇儒世,申公不在廷。

  ▼劉克莊 挽史館資政木石尢公三首

  歷代名書畫,中原古鼎彝。

  ▼教蕭翼看,常怕米顛知。
  此物空盈笈,何人與掌匙。
  貴無它嗜好,焉用太清為。

  ▼劉克莊 挽水心先生二首

  一夢孝皇初,恓然四紀餘。
  國人莫知我,天下孰宗予。
  散地雖無柄,名山盡有書。
  烏虖傳萬世,猶足矯玄虛。

  ▼劉克莊 挽水心先生二首

  所學如山海,籲嗟不一施。
  未聞訪箕子,但見誄宣尼。
  空郡來陪哭,無人敢撰碑。
  紛紛門弟子,若個解稱師。

  ▼劉克莊 挽宋泉粹

  連牆終歲小相過,時聽書聲警睡魔。
  懶續膠弦歡意薄,雖分風月皺眉多。
  廉如玉雪誰知者,仕止牙緋奈命何。
  昨送華軒今哭墓,傷心相挽不成歌。

  ▼劉克莊 挽湯仲能二首

  拔起真三艉,分飛只二難。
  怕趨丞相熱,甯忍後山寒。
  梅老徒書局,徂徠不諫官。
  如何令國弈,白首局傍觀。

  ▼劉克莊 挽湯仲能二首

  訃至聾三日,悲來贖百身。
  太丘州裡化,伯起子孫貧。
  零落歐門士,消磨濮議人。
  殷勤齎掬淚,一灑素車塵。

  ▼劉克莊 挽唐伯玉常卿二首

  身自無安處,升州更廣州。
  逐教子方去,死到了翁休。
  鳳至虞廷喜,麟亡魯野愁。
  憂時兼悼友,白卻九分頭。

  ▼劉克莊 挽唐伯玉常卿二首

  久欲攜蓴鯽,呻吟去未能。
  甫封陶母墓,俄吊董生陵。
  言立何曾死,騷招更不應。
  那須論宿草,身盡淚方冰。

  ▼劉克莊 挽外舅林明道二首

  鬧處功名少,閑中歲月長。
  漢曾招綺季,魯僅有靈光。
  玉雪生難涴,淵水死未忘。
  兩州殘父老,懷惠各悲涼。

  ▼劉克莊 挽外舅林明道二首

  少小親函丈,而今白髮生。
  居然明我穢,久矣愧翁清。
  川逝悲賢淑,山頹惜老成。
  年來得瘖疾,相挽不能鳴。

  ▼劉克莊 挽汪守宗博二首

  雖則凝香無幾日,攽條下教得民和。
  迎來境內風謠美,仙去城中巷哭多。
  應似柳侯驅癘鬼,又疑包老作閻羅。
  眼看青史常如此,命制於天可奈何。

  ▼劉克莊 挽汪守宗博二首

  還笏歸為負耒農,清談常許奉從容。
  芻蕘孰肯來詢汝,薤水吾無可語公。
  懷惠俱垂峴碑淚,旌廉合有寢丘封。
  莆人謾課招魂些,應伴迂齋返甬東。

  ▼劉克莊 挽王華甫提刑二首

  乷角從諸老,麻衣客五侯。
  風雲疑反手,江海不回頭。
  寂寂生堪笑,皇皇死未酬。
  空餘老知識,閉戶著窮愁。

  ▼劉克莊 挽王華甫提刑二首

  何必求佳傳,家庭論自公。
  潁濱碑玉局,曲阜狀南豐。
  轡遠方追電,箏調每值風。
  深知有遺恨,不見捷旗紅。

  ▼劉克莊 挽王簡卿侍郎三首

  先帝初更化,公曾以諫聞。
  身雖遷柱史,袖尚有彈文。
  晚境圖成佛,它山預作墳。
  那知非變幻,止在石橋雲。

  ▼劉克莊 挽王簡卿侍郎三首

  末著尤奇特,杯行忽坐亡。
  無香分侍女,有硯遺諸郎。
  長樂旌旗改,平泉竹石荒。
  公今呼不應,浮議果何傷。

  ▼劉克莊 挽王簡卿侍郎三首

  已矣孤知己,顏蒼鬢髮稀。
  雖曾參話倆,終未契禪機。
  尚欲扁舟訪,俄傳只履歸。
  無因拜公墓,稽首懺前非。

  ▼劉克莊 挽王居之寺丞二首

  元老登庸晚,同年召用初。
  惜哉武公耄,甚矣董生迂。
  汾曲廬旋返,平津合寖疏。
  空令雙鬢白,猶待兩輪朱。

  ▼劉克莊 挽王居之寺丞二首

  憶昔陪真率,華居甫落成。
  坐賓來墮幘,侍女出彈箏。
  無複吳趨曲,空餘楚些聲。
  九泉見忠簡,應問老門生。

  ▼劉克莊 挽王禮部二首

  留滯身猶健,招延鬢已皤。
  竟無金實橐,虛有錦為窠。
  貂角傳空響,蛾眉妒漸多。
  向來真率伴,回首半消磨。

  ▼劉克莊 挽王禮部二首

  曲學多希世,方穿竟忤時。
  麈談巾墊角,燕處案齊眉。
  峙鵠非常秀,離鸞得許悲。
  殘年有何樂,偏作故人詩。

  ▼劉克莊 挽王孺人

  貞潔如圖史,纖微到米鹽。
  辟纑窮亦樂,反鮳訓尤嚴。
  封邑才綸誥,還鄉尚繡簾。
  自慚銘筆拙,何以發幽潛。

  ▼劉克莊 挽王助教

  彼此俱丁未,相逢憶少時。
  工書有筋骨,嗜句入肝脾。
  魯泮郎君秀,唐官助教卑。
  直須燎黃誥,方慰蓼莪悲。

  ▼劉克莊 挽翁仲山常卿二首

  進由孤士列華簪,曾對薰風和舜琴。
  資善體行貂豎肅,議郎疏出馬群喑。
  畿民猶說張京兆,宮媛皆知李翰林。
  麾去招來關氣數,浩穹于此本無心。

  ▼劉克莊 挽翁仲山常卿二首

  昔駕輶軒忝外台,愛文學掾有高才。
  曾留太白論文去,亦辱奇章贄卷來。
  玉樹枝成終古訣,紫薇花對別人開。
  時危國蹙英賢夭,空撚霜髭賦八哀。

  ▼劉克莊 挽吳君謀少卿二首

  重瞳親簡擢,華髮困招麾。
  汶上吾行矣,膠西等棄之。
  翟門羅爵靜,魯地泣麟悲。
  意一奇風骨,如何不論思。

  ▼劉克莊 挽吳君謀少卿二首

  昔為樞掾侍延英,驀聽臚傳第一聲。
  仙籍香浮廣寒殿,奏篇紙貴洛陽城。
  親逢明主真千載,曾謂斯人止九卿。
  惟有一端差慰意,鶴山大字扁堂名。

  ▼劉克莊 挽吳君謀少卿二首

  吳公卿尚少,劉叟耄而迂。
  一任群兒謗,相輝九老圖。
  客誰哭橫墓,友可托嵇孤。
  心折蟆陵路,終當酹束芻。

  ▼劉克莊 挽吳君謀少卿二首

  立德尤高似立言,常嗟此語欠精論。
  鄴侯架冷惟書在,董子陵荒有策存。
  太息晚猶條世務,大招未易返騷魂。
  薤歌不盡雲亡恨,直待碑成慰九原。

  ▼劉克莊 挽吳茂新侍郎三首

  □□乘驄馬,安能作噤烏。
  去因攻潞國,來又薦君謨。
  □□延英疏,丹青洛社圖。
  嗚呼傳不朽,猶足警奸諛。

  ▼劉克莊 挽吳茂新侍郎三首

  □先□皇志,公除法從真。
  玉樓要新記,鐵壁奪全人。
  宿草俄封墓,柔蒲謾裹輪。
  豈無南董氏,奮筆傳名臣。

  ▼劉克莊 挽吳茂新侍郎三首

  衰老歸休矣,公曾慫恿之。
  門無今雨客,笥有隔年詩。
  友課招魂些,兒徵積善碑。
  白頭哭同社,心折可勝悲。

  ▼劉克莊 挽徐吏部二首

  仰鑽無篚實,平進少梯媒。
  一鶴竟歸去,萬牛難挽回。
  空馳驛使召,不見省郎來。
  欲掛原頭劍,徐君安在哉。

  ▼劉克莊 挽徐吏部二首

  昔過高陽裡,宮牆許一窺。
  有樓藏冊子,無院處歌姬。
  羅雀閉窮巷,殺雞留晚炊。
  欲攜船鯽往,道遠歎吾衰。

  ▼劉克莊 挽薛潮州

  醇謹真賢胄,廉能亦吏師。
  潘花一手種,韓木百年思。
  良友招魂些,遺民墮淚碑。
  今無黃絹筆,書墓歎吾衰。

  ▼劉克莊 挽顏尚書二首

  憶昨端平際,煩公尹帝京。
  解弦三輔理,免胄一軍驚。
  舉國言尊勇,無人議敞輕。
  如何開濟手,寂寞向佳城。

  ▼劉克莊 挽顏尚書二首

  昔有顏光祿,依稀即此翁。
  祖傳孫愈盛,官與姓皆忠。
  遺訓言猶在,楞伽讀未終。
  遙知空巷送,笳鼓咽城東。

  ▼劉克莊 挽姚漕貴叔

  昔建經離亂,煩公出拊循。
  魯宮恢故宇,蔡卒即吾人。
  薏苡何傷我,甘棠尚在民。
  悲哉元日招,當寧記名臣。

  ▼劉克莊 挽姚循州

  太息龍川守,專城美績傳。
  方聞歌叔度,俄有謗文淵。
  舊府黃茅外,新丘紫帽邊。
  二姚俱已矣,懷昔一恓然。

  ▼劉克莊 挽葉夫人

  年與槁砧齊,來嬪自始笄。
  典刑丞相子,禮法大夫妻。
  怪鵩驚頻集,離鸞忍只棲。
  傷心謬含等,猶是嫁時賫。

  ▼劉克莊 挽葉謙夫尚書二首

  履聲騰上逼星辰,俄駕朱辬去牧民。
  不作金張門下客,亦非牛李党中人。
  公甯抽版還丞相,誰更移書責諫臣。
  爪距紛紛誇鷙搏,安知魯野有祥麟。

  ▼劉克莊 挽葉謙夫尚書二首

  道山昔謬領群仙,同舍推公最妙年。
  方立班心九霄上,忽騎箕尾列星邊。
  奏篇誰肯收遺槁,主祭妻為選象賢。
  百嶂千峰環縣郭,未知何處是新阡。

  ▼劉克莊 挽葉潛仲運幹二首

  雖出自貂蟬,清貧雪滿顛。
  若無愧簡後,一似布衣然。
  讀久遺編絕,藏深拱璧全。
  悲乎如此士,不貴又無年。

  ▼劉克莊 挽葉潛仲運幹二首

  俱入平蠻幙,同登出嶺舟。
  交情傾蓋盡,世事闔棺休。
  客致生芻去,家惟斷槁留。
  遙知風雨夜,愁絕老參謀。

  ▼劉克莊 挽葉寺丞二首

  少日思乘博望槎,中年歸種邵平瓜。
  力辭驃騎安祠廩,因忤弘羊失使華。
  互市賈胡共香火,專城戰地再桑麻。
  可憐送老茅山觀,空費君王拊髀嗟。

  ▼劉克莊 挽葉寺丞二首

  何待台傾曲沼平,昨朝戶牖上丹青。
  寒花自拆侍中圃。劫火猶存太祝廳。
  托紹遺言那忍負,哭憐哀挽不堪聽。
  空令雪鬢龍鍾叟,秉筆來書宰上銘。

  ▼劉克莊 挽意一徐樞二首

  苦言玉座常追憶,堅臥蒲輪未易招。
  昔喜鳳來韶石奏,今愁鼇去海山搖。
  覆甌望絕民無福,亡鑒悲深帝輟朝。
  欲向蟆陵瀝卮酒,荒煙衰草路迢迢。

  ▼劉克莊 挽意一徐樞二首

  長公宿草幾番春,猶幸天留一潁濱。
  士欲捧盤定盟主,上看折檻記忠臣。
  翟門昔有張羅歎,徐墓今無掛劍人。
  夫子雅言武公謔,尋思一一可書紳。

  ▼劉克莊 挽毅齋鄭觀文二首

  嘉定名尤重,端平眷最濃。
  子雖曾攝相,公自要明農。
  尚意宣麻拜,俄驚斬板封。
  白頭西府掾,無複奉從容。

  ▼劉克莊 挽毅齋鄭觀文二首

  卷服辭三事,深衣立一儒。
  羞扶孔公杖,甯入洛英圖。
  鑒已雲亡矣,梁其不壞乎。
  紛紛掃門客,曾拜董陵無。

  ▼劉克莊 挽游勉之侍郎二首

  不假橫金貴,居然比玉溫。
  諸公從上雍,一老立東門。
  伯氏推難弟,先師有嫡孫。
  耆英凋落盡,舊事向誰論。

  ▼劉克莊 挽游勉之侍郎二首

  昔在高陽裡,曾登夫子堂。
  武城愧言偃,畏壘化庚桑。
  病臂書全闕,驚心鑒忽亡。
  平生芻一束,道遠不能將。

  ▼劉克莊 挽袁侍郎二首

  華髮始遭逢,其如道不同。
  可曾留孟叟,俄已罷申公。
  諫草多傳出,經疑盡解通。
  豈無南董氏,奮筆紀孤忠。

  ▼劉克莊 挽袁侍郎二首

  遺誥兼新訃,同時至蓽門。
  龍髯先帝遠,鮐背幾公存。
  方恨三旌晚,俄驚一鑒昏。
  潸然關世道,不是哭私恩。

  ▼劉克莊 挽章孺人

  □種崗頭新宰樹,追嚴案上舊楞伽。
  埋詞更不煩諛墓,反哺何曾似自家。
  此女安知非妙善,夫人亦恐是摩耶。
  遙知兜率迎歸去,天樂泠泠夾路花。

  ▼劉克莊 挽漳浦陳丞璧

  非但聞詩禮,居然識典章。
  探環如夢裡,擁笏向親旁。
  州縣淹斯立,家庭惜季方。
  北風無賴甚,吹雁不成行。

  ▼劉克莊 挽趙漕簡叔二首

  雖擁軺車貴,蕭然似布韋。
  家依僧舍住,俸買古琴歸。
  海內勝流盡,民間廉吏稀。
  空餘詩卷在,展玩一沾衣。

  ▼劉克莊 挽趙漕簡叔二首

  恰訝書題少,俄驚訃問臨。
  死方拋筆研,貧不涴珠琛。
  劫火難隳節,浮雲肯動心。
  悲哉廣陵散,舊譜有誰尋。

  ▼劉克莊 挽趙漕克勤禮部二首

  渠觀英遊轉首空,玄都蔡麥幾春風。
  米郎筆絕九霄上,子駿星移五管東。
  雅拜從渠投石友,遺言以子為山公。
  定應去判芙蓉館,不墮蠻雲蜑雨中。

  ▼劉克莊 挽趙漕克勤禮部二首

  息影空山與世疏,感君意氣獨勤渠。
  頗憐鳳閣舍人老,猶寄羊城使者書。
  化鶴安知耽是我,騎鯨難問白何如。
  豈無蓴鯽堪攜去,衰病誰扶上素車。

  ▼劉克莊 挽趙粹

  半刺官雖滯,全人世所稀。
  生無瑕可指,古以死為歸。
  故笥斑衣在,新阡鶴表飛。
  銘幽仍相挽,老淚拭還揮。

  ▼劉克莊 挽趙母鄭氏

  攀桂者聯翩,皆由母訓焉。
  摘髭人共羨,出腹子多賢。
  穉耄三從美,哀榮五福全。
  幽明無一憾,玉潤自銘阡。

  ▼劉克莊 挽趙卿無垢二首

  血衣尚在久乘邊,入手功名費十年。
  圯上一編非鬼授,晉陽三版以人全。
  共祠石室思方切,不畫雲台命使然。
  玉樹堂堂如昨日,安知冠劍隔重泉。

  ▼劉克莊 挽趙卿無垢二首

  自是妖星死諸葛,非關潦霧病文淵。
  蓴鱸不復歸吳矣,琴鶴還如出蜀然。
  賢有豐碑存峴者,儉無高塚象祁連。
  東風一掬交遊淚,吹向柯山宰樹邊。

  ▼劉克莊 挽趙孺人

  婉變宗姬性,堅貞烈士腸。
  簪蒿安隱約,畫荻訓偏傍。
  防墓夫同穴,瀧阡子表岡。
  夫人真范母,那得不生滂。

  ▼劉克莊 挽趙碩人二首

  華轂早於飛,深知夢幻非。
  幽閒林下氣,澹素嫁時衣。
  客不聞辧釜,兒猶寶斷機。
  天風環珮遠,兜率是真歸。

  ▼劉克莊 挽趙碩人二首

  苦戀萊衣樂,非貪漢繡行。
  上方優斡腹,兒未可陳情。
  風木終身恨,朝華過眼榮。
  誰言彤史廢,阡表自崢嶸。

  ▼劉克莊 挽趙虛齋二首

  俱列儒臣侍細氈,各為逐客問歸船。
  親賢有詔徵劉向,疏遠無人贖史遷。
  當日金台諸客散,暮年鐵壁幾人全。
  傷心滴露研朱筆,抱在螢窗雪案邊。

  ▼劉克莊 挽趙虛齋二首

  前歲山人來訪逮,墓田丙舍報餘知。
  法書尚寶元章帖,拙筆深慚有道碑。
  重作大招難盡意,共談太極永無期。
  可憐老病忘昏晝,但記西窗剪燭時。

  ▼劉克莊 挽趙仲白二首

  生被才名譴,摧殘到死休。
  家留遺槁在,棺問故人求。
  對月悲孤詠,逢山憶共遊。
  昔年攜手地,今送入松楸。

  ▼劉克莊 挽趙仲白二首

  昨吊寢門外,萊妻泣最悲。
  因言兒上學,複為墓求碑。
  零落燒丹訣,淒涼哭鶴詩。
  托孤朋友事,非謂刀泉知。

  ▼劉克莊 挽鄭參議

  同榜飛騰盡,君初拜小侯。
  地寒推易去,天遠借難留。
  新壟家山畔,生祠嶺海頭。
  曆官如杜老,白首止參謀。

  ▼劉克莊 挽鄭夫人二首

  九秩複何憾,生榮沒更哀。
  閨門天下則,地位佛中來。
  貝葉從頭看,庭槐一手栽。
  侍兒聞曉磬,猶恐坐禪回。

  ▼劉克莊 挽鄭夫人二首

  昔事征西幕,年年拜夀闈。
  那知丹旐至,曾勸板輿歸。
  元帥拋金印,諸生返布衣。
  感恩惟有淚,來向路傍揮。

  ▼劉克莊 挽鄭貢士

  少日鳴秋賦,中年讀古書。
  甯游魯侯泮,不詣漢公車。
  鄰老先生行,申公八十餘。
  何妨鳳雛小,玉澗亢門閭。

  ▼劉克莊 挽鄭計院

  方與譽髦連茹進,忽然避弋下喬來。
  空令歸訪盟鷗社,不使重登市駿台。
  古有孟嘗能好客,今無鮑叔青分財。
  吾衰難秉銘幽筆,短些淒涼不盡哀。

  ▼劉克莊 挽鄭郎公衛夫婦二首

  燈窗磨歲月,竹帛勒功名。
  晦跡溪西隱,終身谷口耕。
  似山猶有漏,於佛悟無生。
  尚喜家駒駿,何慚輔嗣甥。

  ▼劉克莊 挽鄭郎公衛夫婦二首

  遺言傳屬纊,內則冠幽閨。
  劉尹真長妹,黔婁處士妻。
  鸞離暮年恨,鶴吊凍雲迷。
  慧性無生滅,幡花導向西。

  ▼劉克莊 挽鄭令人二首

  乃翁自是裡名儒,箴史遺言幼染濡。
  設饌禮如初作婦,貤封誼不忍先姑。
  色絲尤妙於前制,彤管從刪以後無。
  一事可紓存沒恨,即今丹穴有雙雛。

  ▼劉克莊 挽鄭令人二首

  宋伯中朝第一人,向來曾卜太初鄰。
  凝香侯有孤高趣,擁絮翁餘老病身。
  嗟汝棄予甯返顧,祝公存我勿傷神。
  瑞雲道遠西風冷,想見齋居百歲新。

  ▼劉克莊 挽鄭判官

  族譜康成裔,先儒谷叔孫。
  漢廷無表薦,魯壁有書存。
  蓮幙翻留滯,萱堂廢凊溫。
  吾衰慚宋玉,不解賦招魂。

  ▼劉克莊 挽鄭瑞州

  召來未得久居中,麾去安知尚不容。
  虹臥雪濤懷舊惠,馬跑白日掩新封。
  村邊宅昔鄰王翰,塚上碑今愧蔡邕。
  綠樹青山總無恙,傷心杖履斷過從。

  ▼劉克莊 挽鄭甥主學二首

  北轍心猶銳,南廊策不遷。
  美芹幹將相,采藻淑生徒。
  賦鵩方強仕,聞雞漫壯圖。
  未應精爽盡,丹穴有雙雛。

  ▼劉克莊 挽鄭甥主學二首

  親則班□子,賢於輔嗣甥。
  奠芻終古訣,炊黍霎時榮。
  先墓身為殉,新丘手自營。
  老人尤惜淚,何況又偏盲。

  ▼劉克莊 挽鄭淑人

  憶生軍中為記室,謝公門館事皆知。
  謙卑若婦初嬪日,檢素猶夫未貴時。
  病了死生惟點首,晚憂家國每顰眉。
  舊人獨有任安在,攬涕西風獻些詞。

  ▼劉克莊 挽鄭宣教

  傳嫡生樞府,耽書肖肯亭。
  未論禽拜後,姑喜鯉趨庭。
  葛帔悲交態,瑤環憶妙齡。
  吾無施力處,遺恨托於銘。

  ▼劉克莊 挽鄭永福

  竹間梧畔故應佳,非但才高詩亦葩。
  世胄蚤通樞相譜,裡人知是大魁家。
  誰言陶令才為米,不遣潘郎再種花。
  □□雲深華表遠,北風無賴送哀笳。

  ▼劉克莊 挽鄭子敬都承二首

  重入修門兩鬢絲,延和累疏竭忠規。
  立朝頗慕汲生戇,謀國不知晁氏危。
  老去故人能有幾,古來君子例無時。
  傳聞近事堪悲慨,說向重泉亦皺眉。

  ▼劉克莊 挽鄭子敬都承二首

  向來俱觸相君嗔,裡社追隨二十春。
  尚記殘編燈下共,忽看華表路傍新。
  行車不忍過三步,臨宋應難贖百身。
  歲晚空山風雨橫,奠芻歸去倍傷神。

  ▼劉克莊 挽朱丞一首

  伯厚漢人推雅操,慶餘唐世擅詩盟。
  辭家東走先□□,奉對南廊晚策名。
  昨日庭移二松種,幾時墳有一芝生。
  遙知靈鷲山邊路,煙慘雲愁薤露聲。

  ▼劉克莊 挽朱吏部子明二首

  渡江太史後,當世大儒門。
  諸老賢宗子,文公愛嫡孫。
  不來陪講席,卻去護留屯。
  寂寞馮唐老。無人為上言。

  ▼劉克莊 挽朱吏部子明二首

  忝居言偃室,偶在鄭公鄉。
  盡識階庭秀,多窺屋壁藏。
  數行杜陵淚,一瓣孔林香。
  吾老無行役,何由瀝奠觴。

  ▼劉克莊 挽卓元夫國博一首

  仲氏聯芳比酥酪,長君獨冷飽虀鹹。
  五升日糴尤清苦,一枕風來且黑甜。
  儒館誰憐鄭公老,潁川空說許丞廉。
  朔齋平昔知心者,細讀新銘筆力嚴。

  ▼劉克莊 晚出

  晚出別村幹,夜深徒步歸。
  飯猶懸早稼,衣尚在鄰機。
  關塞秋防急,田園歲入微。
  喟然投耒歎,事事與心違。

  ▼劉克莊 晚春

  書幌泠泠子夜風,杜鵑啼月小牆東。
  江南詞客惜春老,清曉披衣拾墮紅。

  ▼劉克莊 晚春

  花事匆匆了,人家割麥初。
  雨多田有鸛,潮小市無魚。
  禿筆回僧簡,褒衣看古書。
  經年稀見客,磬折轉生疏。

  ▼劉克莊 晚悟

  晚悟才為崇,深居學養生。
  乃知景升字,差勝少游兄。
  絕澗攜瓶汲,空山抱耒耕。
  兒孫聽苦語,世世勿談兵。

  ▼劉克莊 晚意

  雞報東方欲白時,林林群動起飛馳。
  匹居峴上入城少,頗怪淮南拔宅遲。
  驚餌何妨潛密藻,安巢謹勿托危枝。
  末年慕用寒山子,不是行家本色詩。

  ▼劉克莊 妄想

  妄想如冰已盡消,朱顏日向鏡中凋。
  玉關萬里曾投筆,草市三家卻負樵。
  弱水古來無路到,小山歲晚有人招。
  吾廬寂寂何須笑,君看閑僧住退寮。

  ▼劉克莊 為圃二首

  屋邊廢地稍平治,裝點風光要自怡。
  愛敬古梅如宿士,護持新筍似嬰兒。
  花窠易買姑添價,亭子難營且築基。
  老矣四科無入處,旋鋤小圃學樊遲。

  ▼劉克莊 為圃二首

  衰病歸來占把茅,譬如僧葺退居寮。
  因存橘樹斜通徑,伯礙荷花小著橋。
  古有功名興釣築,今無物色到漁樵。
  可憐歲晚閑雙手,種罷蕪菁擷菊苗。

  ▼劉克莊 衛生

  衛生草草昧周防,小郡無醫自處方。
  采下菊宜為枕睡,碾來芎可入茶嘗。
  身因病轉添蕭颯,人到衰難再盛強。
  舊喜讀書今亦懶,銅爐慢炷一銖香。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