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總集 > 全宋詩 | 上頁 下頁
九七


  ▼陳著 送江瑤與人

  玉瑤分自海仙奩,藜腹新來約束嚴。
  入手頗憂窮鬼捩,收涎已絕老饕饜。
  何妨帶甲歸庖慣,相與調珍助齒甜。
  要識淡中滋味水,多加椒酒少施鹽。

  ▼陳著 送酒與莆萄與來石門

  山泉釀出苦醅硬,野蔓生來酸子圓。
  此味不投甜世界,遣教參透石翁禪。

  ▼陳著 送酒與元春兄

  九月風光又一年,君家無酒坐無錢。
  翠微雖負菊花約,安樂應甘飲米權。
  舉世方爭沈醉境,誰人能顧獨醒賢。
  兩從事□聊相諗,會取一般平淡天。

  ▼陳著 送君範到上溪頭

  老來多病腳蹣跚,不覺追行一裡寬。
  歸去閉門還靜坐,世途步步是邯鄲。

  ▼陳著 送李仲實官郡學任滿歸余姚

  手分教雨□鄰庠,咫尺何分明越鄉。
  一正不為崖壁異,三年相與藻芹香。
  梅花時節催行色,藜焰風流要當行。
  應有青雲扶健翼,摩挲老眼看翱翔。

  ▼陳著 送林方叔赴范館

  家食城南擅獨賢,夜占奎壁半移躔。
  東風絳帳渾閒事,先世青氈是宿緣。

  ▼陳著 送樓佺提舉赴省

  綠發方山冠,白玉氣色溫。
  高談霏木屑,不問能知文。
  去秋奪標歸,今步南宮雲。
  儒科青氈耳,指取氣欲吞。
  春風看花馬,已系長安門。
  知君必得意,何以持贈君。
  事業浩無射,學問為本根。
  我懷宣獻公,況君乃其孫。

  ▼陳著 送女清適甯海胡氏回次韻弟觀淨慈詩寫情

  自恨當年許嫁輕,臨歧悲哽不能聲。
  痛腸恃酒翻多病,險道登天僅得晴。
  女欲有家生世事,誰知與父別時情。
  是雖婿玉□堪抱,南望雲山淚自傾。

  ▼陳著 送前人之董氏館

  雪溪公子清于冰,與人心事秋月明。
  黃塵滿目分不入,卻向嵩曲尋幽盟。
  山之趾,水之裔,
  花柳之時風月夜。避喧何必武陵源,
  得閒便是羲皇世。俗情詡詡有偽真,
  道義之交無故新。我今年已八十一,
  君今亦是半百人。日日聚首能幾日,
  況我殘陽出入息。聞君束書將有行,
  萬里弱水在咫尺。相望怨被浮雲妨,
  有夢難托清風將。豈是臨分語太苦,
  此味昔我實備嘗。一杯一杯莫辭勸,
  此酒中間膠漆釅。記得希夷一語不,
  優好之所勿久戀。

  ▼陳著 送衢州孔明達官郡學得代送行次韻

  三載分氈正學規,初心元不為窮饑。
  官身恰似僧遊錫,歸面無慚婦織機。
  霄漢故交為有後,山林遺老辱相知。
  前程步步須珍重,歲晚江空人物稀。

  ▼陳著 送阮子俊歸池陽

  袖攜諸老義門詩,燁燁精神起病衰。
  千里遠來風教地,一言不及浪遊私。
  山家飯粟論交淡,驛路逢梅信步遲。
  古道藹然三代上,由來好事要扶持。

  ▼陳著 送蘇松軒路教解任

  三載多材地,一團和氣鄉。
  蛙池疏道脈,蓬島矗文芒。
  明日歸舟穩,春風驛路長。
  詞林是氈舊,此去足翱翔。

  ▼陳著 送同少野赴華藏寺二首

  絮帽蒙頭太白峰,忽然霹靂起虛空。
  遁庵強出本心退,荼毒高遷好樣同。
  南北雲山十年夢,東西浙水一家風。
  無邊福量如何說,龍象都歸禽縱中。

  ▼陳著 送同少野赴華藏寺二首

  落花流水去帆孤,風雨交情奈老夫。
  詩屋知誰共雲月,笑圖和我入江湖。
  千山遮眼夢自到,萬笠傳聲書可無。
  家有壽翁垂百歲,尚因歸省及桑榆。

  ▼陳著 送徐倅

  堂堂東嘉英,文章筆如椽。
  箳篁駐鄞城,迎刃解劇煩。
  最聲徹閭闔,詔使歸日邊。
  人方辦杯水,前事乃不然。
  才難複才難,得見青琅玕。
  愛護猶恐傷,那可輕棄捐。

  ▼陳著 送許耀卿入越

  三宿相留亦是緣,東風吹上鏡湖船。
  閒心可為流觴事,古眼應探窆石前。

  ▼陳著 送洵之越

  有美一人來自東,與兒洵約西遊同。
  謂聞古越多勝跡,庶可洗眼開心胸。
  窆石亭空思禹跡,飛翼樓高憶蠡功。
  過司馬寓第,如見涑水叟。
  入稽山書院,如見晦庵翁。
  東山則想謝太傅之雅量,上虞則感李參伯之孤忠。
  讀範老堂記則懷憩堂於出守,問祈國裡曲則想持帽于方童。
  偉哉聖賢所森布,關乎名教無終窮。
  彼柯亭之煙竹,蘭亭之觴水,
  剡溪之雪舟,邪溪之樵風。
  雖非本色□慕羨,然亦餘興相迎逢。
  盍陪簦笠風雨外,固異萍梗江湖中。
  八十一歲汝我懼,二百里近我汝容。
  目而送之豈漫往,歸以複我將誰從。
  滔滔世變猶古道,修竹可竹兩人龍。

  ▼陳著 送嚴伯長教授邑庠任滿

  手揚教鐸下龍汀,三載從容擅最稱。
  祿釜半虛家繼廩,書窗獨冷仕如僧。
  狎曾問字春風坐,惜欠論心夜雨鐙。
  此去蘭台芸閣邃,尚須時寄一溪藤。

  ▼陳著 送嚴心傳鄞縣學教任滿

  賢哉昔魯山,心地出芝蘭。
  不負義方教,相傳本色官。
  三年腳根正,萬里路頭寬。
  須信功名事,要教人耐看。

  ▼陳著 送沿江制使姚橘州尚書自金陵赴召三首

  自紫岩來百載餘,我公德量世閒無。
  官高也只如韋布,家慶真堪入畫圖。
  忙處轉多閒氣象,平時惟做實工夫。
  此行當坐經綸閣,須念蒼生已及膚。

  ▼陳著 送沿江制使姚橘州尚書自金陵赴召三首

  閫寄當今第一難,三年裘帶笑談閒。
  寬扶民力野聲樂,靜壓邊風江水閒。
  □□有緣鐘阜在,清朝卻詔履星還。
  過家聞說須留憩,荷滿江洲筍滿山。

  ▼陳著 送沿江制使姚橘州尚書自金陵赴召三首

  當年赤手戰南宮,道眼收歸造化中。
  欲把一陶成異日,已教兩度受春風。
  登門英俊知何限,著意孤寒卻最豐。
  但願身如秋後菊,橘州深處寄霜叢。

  ▼陳著 送邑簿阮杏山解任

  杏山高高壓群山,山靈發秀生鳳鸞。
  便應騫騰梧桐表,胡為回翔枳棘閒。
  誰知異物非凡翼,志在遠大須培植。
  固非燕雀所能知,正恐鴻鵠亦未識。
  去年桂子香中晴,五彩颺下民歡迎。
  雝雝仁氣才鼓蕩,今春已趣雲霄程。
  清水一壺留矮屋,順風萬里送行色。
  內將攪輝儀周行,外將和鳴福萬國。
  老夫耄矣阻攀行,一詩寄意無他腸。
  願言雙旌導前路,飛致鳳花開處是桐鄉。

  ▼陳著 送邑簿周信解任

  秋風好,秋風好,
  吹起棲鸞上雲表。邑人欲留留不住,
  彩旗繡帳長安道。歌者相和舞者蹈,
  欲說遺愛知多少。朱弦直,
  青銅照,奸回百巧終莫欺,
  正大一交如夙好。處事無難輕車就熟路,
  據理必爭疾風加勁草。三年任滿如始至,
  萬里當遠到。擁箳篂,
  植旌纛,分內功名非外求,
  時來為之特談笑。尚須續續□飛箋,
  勿謂老夫年已耄。

  ▼陳著 送邑宰丁溉之解任置酒取別因賦示

  古道轉悠悠,送君那值秋。
  惡懷醒似醉,苦語去難留。
  鐙雨今宵酒,帆風明日舟。
  從今夢相見,老眼在心頭。

  ▼陳著 送邑宰丁溉之任滿

  君不見南山峰晴倚空,有時煙嵐失青蔥。
  又不見碑潭水清貫市,有時波濤漲黃滓。
  銅章一臨山水閒,變態有甚水與山。
  自從有邑知幾尹,仁聞始終無二三。
  況直焦氛半封內,轉為樂國非容易。
  飛鳧忽載福量來,力量精神有餘地。
  吾鄉由來文獻多,道脈無如世故何。
  蔬園每每今棟宇,芹波瀰瀰新弦歌。
  小民艱食業山海,弱肉難供虎狼噬。
  寒忽暖衣饑忽食,晝無打門夜無吠。
  百里乳哺父母懷,惡稔時勞匣劍開。
  同寮議論兄弟視,理到肯放山筆回。
  苦蘖雋永世味外,甘棠種在人心裡。
  圖志雖書不書書,頌碑歌記如何記。
  及瓜而工芒芒行,花城如畫琴在堂。
  手揮帳餞前路闊,唾去金饋西風香。
  來不攜家影相逐,去不挑包心自足。
  眉閒迎笑動瑤琴,膝下候歸翻彩服。
  南溪景擅孟城奇,酒丹米白魚蟹肥。
  家林燕喜莫惜醉,仕宦得閒能幾時。
  平實工夫根本大,舒徐步武官職耐。
  向上規模看宰邑,誰能如公三出宰。
  誰能如公徹底清,誰能如公不眩名。
  卓乎高哉日月證,足以行矣雲霄程。
  出門為民還小駐,肯借心香勤旱雨。
  一雨三日豈偶然,異日作霖天已許。
  老夫生身八十年,何幸親見真前緣。
  既無筋力送之遠,又乏詞藻揚其賢。
  漫將進而詠塗歌者,掇拾萬一溪藤寫。
  長揖奉為行李累,為我一讀清天下。

  ▼陳著 送曾孫灼出贅盧氏

  男生必有室,有室在嗣親。
  家貧或出贅,出贅難為人。
  汝今為此行,及此初花春。
  粼粼潮迎舟,葉葉風吹巾。
  鳳雲已在眼,不覺生精神。
  我方為汝憂,老語因重陳。
  其修汝容止,其謹吻唇。
  門庭勿忘舊,市井勿隨新。
  沈醉不如醒,飫飽不如貧。
  僥倖多非福,歡笑容易顰。
  主敬為根本,力學解因循。
  賢□□□翁,昔我相面頻。
  別來五十年,匆匆隔一塵。
  誰知有今日,汝得□□□。
  □□翁婿洽,義實師生均。
  造次莫非教,歲月如去輪。
  □□□□□,何此為終身。
  留欲副清冰,歸欲見老椿。
  要須日凜□,□□□□津。

  ▼陳著 送張子喬之杭

  文旆舞翩翩,西征興浩然。
  樹香三井路,花影六橋船。
  酒貴難為醉,詩清易得傳。
  丈夫須衣錦,寶重黑頭年。

  ▼陳著 送趙榷院

  彼美稽山松,托根高高峰。
  當年脫蓬蒿,直上將擎空。
  卓立旁無依,磊砢多春冬。
  風霜受變足,身老氣益充。
  蒼翠照四山,枝柯結虯龍。
  世人那能見,塵埃眯雙瞳。
  匠師知何在,立當要路中。
  需林方皇皇,有林能不容。

  ▼陳著 送竺甥秀

  恭惟吾外祖,盛德表一鄉。
  身都雲南瑞,一母十郎娘。
  吾母實居長,鍾愛非尋常。
  擇婿流俗外,眼高意見長。
  豈無富豪子,熟視不得當。
  吾父本儒家,詩禮夙自將。
  乃以吾母妻,相期早騰驤。
  誰知古罍洗,不入盆盎場。
  回溯外祖心,終老弗能忘。
  膝閒出苦語,此心汝其償。
  飲泣何敢受,負山類蚊虻。
  二十一年閒,母沒父亦亡。
  我發既種種,杏園僅沾芳。
  著鞭幸有路,蓋與忽僕僵。
  前言空在耳,欲報天茫茫。
  吾婿在吾前,吾子羅吾旁。
  努力各努力,世道須明昌。
  聽之勿藐藐,方來那可量。
  庶幾未了事,發為前人光。

  ▼陳著 宿洞真觀呈盧竹溪

  傍家新築好,儒道不相妨。
  松火客床夢,梅花詩屋香。
  欲盟六逸醉,始托四明狂。
  高視黃塵表,翛然何有鄉。

  ▼陳著 宿靈石方丈

  偶因塵隙游靈石,不覺夷猶到夜深。
  坐對半窗山月影,參成一片白雲心。
  螿著露更相調,老葉無風也自吟。
  分得僧床伴僧夢,夢闌詩料滿山林。

  ▼陳著 宿天甯寺偶成

  參差新復古禪關,殘樹疏篁百畝閒。
  清曉軒窗初過雨,黃塵城市自深山。
  一家暫付客天外,半榻聊分僧夏閒。
  猶有故人相訪問,到無言處是時難。

  ▼陳著 歲首戒子到外家展駕寄內弟竺少博

  古俗流傳重歲新,交相來往篤親親。
  外家在望無十裡,內表如今能幾人。
  筋力難施身已老,形骸不索意方真。
  兒曹能拜可妨遣,要使綢繆百世春。

  ▼陳著 題丹霞洞

  丹山高處坐龍宮,山下人歸潤澤中。
  北馬一塵飛不到,危時方見有神功。

  ▼陳著 題東堂竹

  種來三世遠,一片綠猗猗。
  節直清自見,心虛高不知。
  甯求千畝富,足與七賢期。
  要得龍孫茂,封培無已時。

  ▼陳著 題兒泌所藏彩箋

  山一抹於天之末兮,彌隱隱而彌妍。
  松矯矯龍其脊兮,颯張髯而自全。
  有美一人兮,橋之外水之邊。
  意其悠然有見兮,雙鷺飛飛而在天。

  ▼陳著 題畫扇

  江極目兮沙路平,驢卓耳兮風蹄輕。
  彼何人兮為此行,我欲從之到蓬瀛。

  ▼陳著 題畫扇

  松下披衣坐著,飛瀑岩前洗腳。
  畫向塵汙人看,教知山林之樂。

  ▼陳著 題黃長孺松江圖古箋

  吾行半東南,松江東南奇。
  湖鋪天上水,山橫鏡中眉。
  清風明月夜,細雨斜風時。
  扁舟幾來去,長揖三高祠。
  泯默一夢昔,欲語將同誰。
  忽焉入老眼,百年片紙遺。
  □□□□□,人境那可期。
  人境那可期,畫中時見之。

  ▼陳著 題梅逸林隱君祠

  潔蠲老筆記祠庭,更把辭情韻入聲。
  誓守松楸為得死,肯戕桑梓買偷生。
  衣冠圖畫君心事,香火焚修子血誠。
  孝義本來無世變,有誰下馬拂陰塋。

  ▼陳著 題甯國府涇縣琴高堂

  一山逶迤來,結崖俯寒碧。
  傳聞控鯉仙,垂釣山下石。
  前事不必窮,要是古奇跡。
  山中好事者,築亭占清特。
  數本瀟灑花,松竹共幽閴。
  我來西風晴,一洗塵土昔。
  出門複回首,山前有歸翼。

  ▼陳著 題女沖所藏彩箋

  天空闊兮西東兩山,路平平兮春草班班。
  今而後兮百里之閒,思渺渺兮水竹之灣。

  ▼陳著 題錢靜觀江山萬里圖

  迢迢江山上,萬變紛起伏。
  中閒崛奇多,忽此入平沃。
  草對近或遠,來去自鳧鶩。
  宇宙本來寬,景物常滿目。

  ▼陳著 題僧維楠詩卷

  鳳□□□鳴閒,蚓竅出蟲聲。
  陰雨不見星,腐草流爝螢。
  卓□獨何為,不與時同情。
  風流晉宋閒,眼中無四靈。
  言言意脈脈,字字聲鏗鏗。
  我老見已曩,讀之水投冰。
  珍重複珍重,好處騰虎穀。
  嗟哉南山下,諸老家為塾。
  彼饕何人斯,欲食酸寒肉。
  衣冠坐塗炭,裧席生桎梏。
  星節來自西,一見無遺目。
  豐棱霜雪嚴,號令風雷速。
  恩波四溟湧,文焰九霄矗。
  征徭脫濫籍,詩書還致俗。
  蹙蹙愁者欣。嗷嗷流者複。
  耄矣八旬公,淒其無半菽。
  亦欲學龐公,不著城市足。
  要識澄清轡,滿慰平生欲。
  撫曳語鄉人,其來拜僕僕。
  下為一邑謝,上賀天下福。

  ▼陳著 題扇畫東坡

  形神雪山松,衣巾赤壁風。
  望之凜凜然,掃退炎塵紅。

  ▼陳著 題扇畫東坡抱琴

  謂是蘇長公,如何抱絲桐。
  不必窮是非,聞名自生風。

  ▼陳著 題思遠行業碑

  虎溪雖小深似海,截斷英雄富貴塵。
  卻為淵明過溪笑,方知心自有高人。

  ▼陳著 題晚照樓

  乳峰天下景,清景此尤多。
  簷影夕陽樹,簾香新水荷。
  虛通雲入室,平送鶴歸窠。
  高坐清涼境,人閒自沸鍋。

  ▼陳著 題王之朝所惠扇

  八十三歲衰翁,執熱也要清風。
  此涼來自何處,來自羲之手中。

  ▼陳著 題西四明趙氏書院

  他鄉久客不堪懷,風雨書窗又獨來。
  夢惡喜聞鶯喚醒,歸途羞見雁聲囘。
  望春山色今須好,年少時光老易催。
  坎止流行天已定,撳髯一笑且銜杯。

  ▼陳著 題雪竇西麓庵

  踏遍山南紫翠關,轉西尋麓更幽閒。
  菊花數本竹邊路,茅屋幾閒溪外山。
  巧著軒窗隨上下,剩留書畫在中閒。
  是庵信美非吾土,自有菟裘足往還。

  ▼陳著 題嚴子陵釣台二首

  才得心安便是通,乘龍非貴釣非窮。
  那知碌碌樊鱗者,盡在先生不釣中。

  ▼陳著 題嚴子陵釣台二首

  方信先生大有功,光皇只是暫時雄。
  東都二百年名節,全在桐江一釣風。

  ▼陳著 天臺徐德源許以谷應借

  枯淡生涯寄草萊,短供不給甑塵埃。
  吾徒例有絕糧事,世俗何從索米來。
  邂逅指囷如魯肅,分明流飯自天臺。
  不將乞字書為帖,拙語聊幹一笑開。

  ▼陳著 同範景山到城西墺游鹿苑寺

  片帆帶月趁潮行,曉及三江作住程。
  上塚偶隴龐老去,過溪忽見遠公迎。
  山疑無路亦多路,鳥獨有聲時一聲。
  境自醉鄉風喚醒,斜陽煙草舊花城。

  ▼陳著 同黃東發提舉遊杖錫山

  十八盤頭翠碧函,參差簷棟倚岩嶄。
  桑根已換如來座,峰頂猶存太白岩。
  地有粟泥堪當飯,山無松木獨宜杉。
  半天圖畫風塵外,我有新題居士銜。

  ▼陳著 同離孫童蒙游淨慈

  三月第三日,又來游梵林。
  醉言驚俗耳,貧趣契僧心。
  犬吠落紅外,鳥啼空翠陰。
  一年最佳處,分付老齡吟。

  ▼陳著 同袁通判遊越中三首 鴻禧觀

  停舟過橋去,兩岸綠垂楊。
  繞屋水為界,入門花滿廊。
  如今為道觀,聞昔是書堂。
  此意與誰說,春風湖渺茫。

  ▼陳著 同袁通判遊越中三首 禹廟

  舟行可十裡,上岸即山林。
  曲徑抱深意,怪松傳古音。
  平生能幾到,好處欲窮尋。
  春鳥一聲處,鄉關又上心。

  ▼陳著 同袁通判遊越中三首 趙節使稽山門外花園

  前賢眼力到,占得此名區。
  荒徑百年樹,虛堂三面湖。
  簷陰來釣艇,花外起晴鳧。
  借問園中叟,主人曾到無。

  ▼陳著 同趙景文到梅山弟家

  腳力猶支一裡閒,得閒便不記艱難。
  可人本色山林屋,避世珍羞芋栗盤。
  來往任教詩眼熱,笑談能化老身寒。
  感懷棠棣詩章在,試把絲桐檃括彈。

  ▼陳著 外甥黃阿相生日

  湖山聚秀系斯文,汝更崢嶸瑞戶門。
  嵩裡是人誇宅相,慈溪之後有曾孫。
  書聲自可怡重慶,家學何妨漲一源。
  遠大相期吾耄矣,莫將苦語等閒言。

  ▼陳著 外孫黃相兒求詩

  可人黃外孫,來吾與汝言。
  是為慈溪嫡,未離嵩綠門。
  以身答世譜,學問為本根。
  吾言雖老拙,銘心其永存。

  ▼陳著 外孫黃相兒求寫送春三首並示

  相兒一揖笑嬉嬉,要寫酴醾架不詩。
  留取他年時展看,外家風景有當時。

  ▼陳著 挽曹泰宇居士三首

  忠義垂青脈,臒然獨飯蔬。
  生涯一身寄,禪學九經餘。
  有教寧分類,逢人只借書。
  世方饜粱肉,視此愧何如。

  ▼陳著 挽曹泰宇居士三首

  滔滔彼居士,誰得似君真。
  盍駐香山社,俄拋病室身。
  首邱存故我,手澤付何人。
  此理本來悟,浮生一窖塵。

  ▼陳著 挽曹泰宇居士三首

  匆匆相聚處,未足滿平生。
  鐙雨對眠夢,花晴攜話行。
  前盟空在耳,外哭若為情。
  已矣不可作,高山孤月明。

  ▼陳著 挽陳菊坡樞密二首

  家學淵源遠,公今德行科。
  一純光白璧,重望壓頹波。
  職業居朝久,文章八石多。
  平生何所似,霜菊在秋坡。

  ▼陳著 挽陳菊坡樞密二首

  身到西樞府,黃扉一蹴開。
  急流知有退,樂處在人閒。
  健領耆英社,清標利欲關。
  典刑今已矣,風雨暗青山。

  ▼陳著 挽董監鎮

  宿善有君□,幽銘豈溢言。
  何妨儒鶡弁,自可客龍門。
  瑞竹松根見,叢編手澤存壽終無一憾,
  更是好兒孫。

  ▼陳著 挽董帥幹二首

  裔自杏林仙,清閒福最全。
  獨醒偏醉客,鰥宿似逃視。
  古貌堯民老,風流晉世賢。
  應門付兒輩,花竹小壺天。

  ▼陳著 挽董帥幹二首

  向來相與處,欲說淚先滂。
  笑席平交等,名鞭夙許長。
  宦游成離索,歸見及康強。
  如今果何日,忍聽歌些章。

  ▼陳著 挽樊君修

  憶昨會山中,危時苦話同。
  老枝期共雪,喬木慮摧風。
  弟有文銘竪,兒能禮送終。
  九京無可憾,後死愧衰翁。

  ▼陳著 挽範節幹二首

  君墓我其銘,誰知不盡情。
  半生萍梗過,晚歲柏松盟。
  輦下清相諗,兵閒老共驚。
  芙蓉堂在否,回首淚縱橫。

  ▼陳著 挽範節幹二首

  去秋言別時,執手水之湄。
  猶侈春風會,那知夜壑移。
  鬣封期已薄,眉案死相隨。
  君可無遺憾,其如我自悲。

  ▼陳著 挽範千之二首

  得年雖欠壽,凡事孰能瑕。
  識老語言簡,學充文賦葩。
  劉蕡胡不第,靈運欲忘家。
  已矣歸何處,虛留海上槎。

  ▼陳著 挽範千之二首

  翛然形早蛻,遺痛在家人。
  手澤泣孤子,篋封悲二親。
  菟裘行計舊,牛隴窆銘新。
  我亦知君者,酸心唐雝春。

  ▼陳著 挽黃提舉震三章

  江山古四明,獨立表平生。
  敏處經綸密,臒中氣局宏。
  鴻毛看勢利,虎口見功名。
  麾節那能究,東南天已傾。

  ▼陳著 挽黃提舉震三章

  文弊莫如今,獨存師古心。
  汲深六經海,茹實百家林。
  公有傳賢筆,私無諛墓金。
  晚年北山北,誰識醒中吟。

  ▼陳著 挽黃提舉震三章

  當年時事誰,咄咄賦歸與。
  同是無枝鵲,危如遊釜魚。
  偷生盟世好,訪遠記山居。
  已矣向誰慟,兒孫書滿廬。

  ▼陳著 挽黃祖勉三首

  世遠太和散,儒門有若人。
  沈潛勤汲古,澹靜肯妍春。
  識到寡輕語,觸來無量顰。
  淵乎莫澄撓,叔度乃其倫。

  ▼陳著 挽黃祖勉三首

  平生不行怪,流俗自難同。
  原明無仕志,公休有父風。
  肯堂勞未艾,反席壽俄終。
  誰料生芻奠,今年又乃翁。

  ▼陳著 挽黃祖勉三首

  夙是通家契,姻盟又此時。
  相依百罹世,多活幾年期。
  辰龍竟歸夢,子書誰續為。
  九京不可作,喬梓北風悲。

  ▼陳著 挽江陰軍王寺丞

  自是元台嗣,心如白屋英。
  老成涵古氣,清勁立平生。
  孝養官居少,幽恬俗念輕。
  棲棲甲子晚,誰識病淵明。

  ▼陳著 挽蔣質甫

  誰能傳耆舊,善譽在鄉關。
  教子籯金外,和家棣萼閒。
  死心多佛悟,生世半時閒。
  逝矣夫何憾,逍遙玉女山。

  ▼陳著 挽少保王平章二首

  氣貌古心盎,淵源早學成。
  三朝尊汲直,四海頌夷清。
  憂國生如死,誠身實過名。
  巍巍叔季世,人重泰山輕。

  ▼陳著 挽少保王平章二首

  大老關元命,平生坐十年。
  權奸以國斃,柄用已天顛。
  痛事自齎去,忠魂客寄然。
  猶遺簪□舊,血慟北風前。

  ▼陳著 挽史允叟慈母王氏

  彼美蘭儀盎粹溫,誰知肅肅範閨門。
  生榮夢視金花誥,死瞑培成玉樹根。
  中一袝嚴家稱禮,終三年制子權恩。
  我來欲送銘旌路,客病棲棲悵莫奔。

  ▼陳著 挽舒亦山少母鄒氏

  我與亦山連,因聞少母賢。
  順柔知自分,勤檢樂吾便。
  心積兒孫福,家修香火緣。
  平生庶無憾,此去坐青蓮。

  ▼陳著 挽孫常州寺簿二首

  早宦早收不,相從溪與山。
  身曾五□貴,心自一鷗閒。
  留訓金籯外,尋盟貝葉閒。
  手銘平日事,打破死生關。

  ▼陳著 挽孫常州寺簿二首

  青春到白首,膠漆更他誰。
  話別水亭酒,斷章山驛詩。
  平生今地下,後死獨天涯。
  執紼萬官路,欲前筋力衰。

  ▼陳著 挽孫處士

  魁閥分根異,充然秀氣儲。
  少年古心貌,危世舊詩書。
  鵩怪來何早,熊祥夢竟虛。
  遙知蕙帳下,晝哭痛何如。

  ▼陳著 挽孫大監二首

  家學自相師,名成六館推。
  春風中哨立,古道上安馳。
  朝擅敢言直,民歌不忍欺。
  危時方倚重,猿鶴已追隨。

  ▼陳著 挽孫大監二首

  憶昨叩溪扃,承聞病莫迎。
  雲山成永訣,膠漆感平生。
  紼送老無力,薤歌遙寄聲。
  何須聞宿草,未死有餘情。

  ▼陳著 挽王開叔

  裔自三吳秀四明,士林著不盡崢嶸。
  江淮遊覽詩隨氣,鄉里推評實過名。
  最是與梅相契友,翛然易簀了平生。
  北風飛旐餘山路,稍得悲歌薤露聲。

  ▼陳著 挽校書郎方公夫人二首

  有美女中玉,來嬪天下魁。
  心無慚藻澗,眼及到蘭台。
  欲伴春行樂,俄纏晝哭哀。
  誰知餘地在,五桂總翹材。

  ▼陳著 挽校書郎方公夫人二首

  七十七年春,斑衣堂上新。
  魚軒宜有晚,恙枕竟無晨。
  空感通家淚,難隨執紼塵。
  望雲飛老□,聊聒薤歌人。

  ▼陳著 挽袁鎮

  名筆記新塋,何須更乞銘。
  空山有琴瑟,有子足門庭。
  死異十年遠,歸同一穴寧。
  鄉人指余慶,書氣發林坰。

  ▼陳著 挽張梅坦二首

  之子吾鄉秀,生來踏上風。
  蘭亭高擢穎,芹泮早稱雄。
  科第孫山秀,吟情灞雪中。
  □□□□□,□□□□□。

  ▼陳著 挽張梅坦二首

  同飲嵩溪水,綢繆況有連。
  心期天地闊,情話歲時遷。
  一病幫三暑,長歸竟九泉。
  誰知之子憾,薛鳳定翩翩。

  ▼陳著 挽張正甫二首

  別來倏忽一周星,君住家林我泛萍。
  到處逢人問梅坦,有時見夢說蘭亭。
  自憐倦翼歸遲暮,已報清魂入杳冥。
  多少微言今已矣,義難辭處寫為銘。

  ▼陳著 挽張正甫二首

  河汾坐下舊諸生,拔穎叢中學早成。
  公相品題文藝價,鄉人辟易義風情。
  本來雲雨蛟龍志,老去山林猿鶴盟。
  桂子不須墳上落,此君原自不爭名。

  ▼陳著 挽趙集賢□□□三首

  雍容存器局,沈細入經綸。
  心好難為弟,身危活得民。
  餘生盟蕙帳,急召應蒲輪。
  松下舊遊處,為誰芳草新。

  ▼陳著 挽趙集賢□□□三首

  三年集賢院,一老無遊身。
  鐙火影相吊,家山眉兩顰。
  生還空有日,病臥竟無晨。
  瞑斂夫何憾,同朝多故人。

  ▼陳著 挽趙集賢□□□三首

  命好誰無死,恩斯獨異今。
  人迎萬里櫬,天報一生心。
  紅炬護舟穩,白雲歸窆深。
  蹣跚得臨坎,痛器撼山林。

  ▼陳著 挽卓生甫二首

  風雨瀟瀟境,山林落落姿。
  安貧清似玉,嗜學古如飴。
  世事兩顰送,古心諸老知。
  家庭多手澤,幸有甯馨兒。

  ▼陳著 挽卓生甫二首

  袖攜文滿卷,下問及深衣。
  擬議金難訂,稽遲璧未歸。
  重逢何日是,一夢已人非。
  宿草自春處,老心東向飛。

  ▼陳著 挽族父承務郎衡之三首

  人物瑞丹霞,翛然絕點瑕。
  寬心無厭客,急義不謀家。
  一室琴棋畫,四時風月花。
  晚來滿山菊,消得澹生涯。

  ▼陳著 挽族父承務郎衡之三首

  當年延桂塾,承乏愧無能。
  以子視宗族,如家安友朋。
  春風文字酒,夜雨誦弦鐙。
  古首淒誰續,心安淚欲冰。

  ▼陳著 挽族父承務郎衡之三首

  庭桂出心根,天風香滿門。
  初封緣子貴,上壽稱君恩。
  正爾需三釜,胡然夢九原。
  有餘無盡澤,留下長蘭孫。

  ▼陳著 晚晴次前韻似前人

  雨中菜酒得相陪,天忽安排晚霽開。
  明月歸途定回首,橘香時節又須來。

  ▼陳著 萬壽寺主僧圓鑒留酒醉中

  人世一漚浮,時光如瞬流。
  相違十年久,偶見兩心稠。
  法嗣驚初意,香廚出異羞。
  那知年到此,不枉少遲留。

  ▼陳著 汪日賓真贊

  詩書以沃其中兮,瞓生盎乎吾之餘。
  衣冠以正其外兮,儼自媚乎吾之初。
  情周乎與物兮,於由由而介介。
  義見乎應事兮,於膠膠而舒舒。
  庶乎免於今之世兮,其將進于馬少游王彥方之徒與。

  ▼陳著 王得淦次子侑生日求詩

  梅窗得得甯馨兒,乳腹方離氣已奇。
  傅就外居來歲事,學從小入去年時。
  擅三元美家誰繼,有二郎賢父自知。
  可是耄夫虛贊祝,向來功業是人為。

  ▼陳著 王得淦招飲席上二首

  親戚疏疏已曉星,杯中滴滴是真情。
  近來此酒誰家有,除卻旗亭無笑聲。

  ▼陳著 王得淦招飲席上二首

  太史應須奏德星,老夫相與證高情。
  杯盤楚楚饒詩興,寫出人閒淡處聲。

  ▼陳著 薇山處過番石渡遭渡子無禮傷臂因韻二首

  臥如龍奮亮當貴,射可猿通廣欲飛。
  誰料舟人為敵國,只應山鳥怪儒衣。

  ▼陳著 薇山處過番石渡遭渡子無禮傷臂因韻二首

  唾來不拭如師德,怒至無遷不子顏。
  淺眼方知有滄海,惡聲寧複到薇山。

  ▼陳著 為齡叟作

  多年會鎮翠微西,鐘鼓聲中好品題。
  見大不嫌山寺小,立高應笑世人低。
  掃莓苔地皆新築,倚竹梅雲是退棲。
  最與老天相狎處,無邊風月省提攜。

  ▼陳著 為茂林老乘獨舟四句

  海浪如山不著帆,任風吹去渺茫閒。
  誰知緣法有到處,少茂林泊處深山。

  ▼陳著 聞伯求弟鞫獄明允今日行刑而雪應祈喜而賦詩

  敕香勤雪未如期,誰信沈冤在獄扉。
  玉闕曉俞三覆奏,瑤妃夜剪六花飛。
  從知刑罰分明處,最系天人感應機。
  喜極吾家有宣靜,眼中瓊樹轉光輝。

  ▼陳著 聞丹山主僧德周欲退慈雲主僧齡叟留此作

  識破機關便出林,滿天劫火可能侵。
  水流不去青山影,風與俱高白鶴心。
  物外弟昆相契合,眼中世界幾浮沈。
  是知處處虛西榻,難得慈雲一片陰。

  ▼陳著 聞杜鵑

  帝魂舊話是耶非,知得安危動處幾。
  自出蜀啼隨地氣,直過洛去泄天機。
  春風萬古此心在,雲樹千山何日歸。
  聽到如今轉難聽,恨無雙翼與俱飛。

  ▼陳著 聞樊桂卿初歸自鏡湖寄之

  短世淵明醉,長愁子美歌。
  高情誰複爾,久別公如何。
  淡月初出浦,好風來颺蓑。
  買田滄海上,耕亦不須多。

  ▼陳著 聞剡人望回

  跋涉山程往又還,老懷不是愛遊山。
  為聞父老勤相送,立滿溪頭幾日閒。

  ▼陳著 聞西兵複至又為逃隱計二首

  千村奔走浪塵沙,又報西兵沸鼓笳。
  厄會有誰知死所,危途無處問生涯。
  孤鐙閉戶一山雨,遠夢當書三處家。
  最怕入深饑莫忍,難逢流水出胡麻。

  ▼陳著 聞西兵複至又為逃隱計二首

  軍屯多似撒星沙,夜月猶聞奏月笳。
  尚有空囊隨杜甫,幸無複壁累王涯。
  草根木實逃生飯,石室泥龕到處家。
  天下蒼生是誰誤,當年悔不壞庭麻。

  ▼陳著 聞鶯

  當年百囀建章宮,調入新詩麗曲中。
  老耳如今聽不入,為誰猶自咽東風。

  ▼陳著 聞狀元是少年

  聞說三魁是少年,世閒何必歎才難。
  我生亦是奇男子,莫作時人一例看。

  ▼陳著 無題

  秋色薄山色,黃葉溪景瘠。
  出門欲何之,失笑坐溪石。
  冥鴻入層霄,感次萬里翼。
  手中鐵拄杖,睨視難枉尺。
  起舞衣袂揚,不借西風力。
  浩浩天地間,誰能省頭白。

  ▼陳著 無題

  鏡中看青山,山色非塵寰。
  月中看水光,全勝日中看。
  山水本無改,所遇成異顏。
  朝過齊王門,暮叩西秦關。
  人生貴知己,不遇何不還。
  了了心自定,我居山水閒。

  ▼陳著 吳江縣作

  不行浙右已三年,卻上今秋考試船。
  文禁何妨鷗鷺狎,廚供旋得蟹魚鮮。
  遠山浮動太湖浪,密樹冥蒙小市煙。
  及過長橋風正惡,倚船無語看青天。

  ▼陳著 吳景年真贊

  其容淵,其髯撳,
  其服野,其冠圜。
  是誰筆之得其粗焉,孰若見君於此筆之外,
  而知君於此筆之前。氣以直而肆,
  神以藏而全。付所無于自信,
  處所有如不然。

  ▼陳著 吳宜之生日以一詩勉之

  伍山鐘秀出人龍,頭角崢嶸意氣雄。
  須著父兄深責望,好從師友細磨礱。
  始勤卻是終身福,下學方收上達功。
  它日前程相約處,杏園多少馬頭風。

  ▼陳著 吳竹修以詩寄次韻以複

  避世歸來星一周,小丹山下剡溪頭。
  風塵滿眼醒如醉,宇宙關心笑亦愁。
  書幾日聽諸子業,菜畦時共老妻游。
  吟鞭倘踐相過約,雞黍猶能食仲由。

  ▼陳著 吾黨與佛會

  我惜蘇子瞻,氣豪天地隘。
  雄文萬斛泉,盛名表昭代。
  自負學見道,欲漲歐陽派。
  胡為所以學,先與本論背。
  或者交浮屠,聊爾奚足怪。
  何至敢昌言,前身五祖戒。
  眉山世積善,老泉亦英邁。
  脈絡有自來,胚胎乃融會。
  顧誣正大傳,謂感非類穢。
  胡鬼是吾親,父與母安在。
  痛哉複痛哉,不教此為大。
  本來中無主,恍惚求諸外。
  一妄流到今,狂瀾正澎湃。
  人人說輪回,處處習夷唄。
  有識或見譏,動以蘇為解。
  愚者不必責,可責在吾輩。

  ▼陳著 午景書懷

  虛齋簷馬自丁東,卻在鶯啼燕語中。
  整屐欲尋花信息,不知柳絮已隨風。

  ▼陳著 午酌對盆蘭有感

  山中酒一樽,樽前蘭一盆。
  蘭影落酒卮,疑是湘原魂。
  乘醉讀離騷,意欲招湘原。
  湘原不可招,桃李花正繁。
  春事已如此,難言複難言。
  聊借一卮酒,酹此幽蘭根。
  或者千載後,清香滿乾坤。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