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總集 > 全宋詩 | 上頁 下頁
六五


  ▼陳天麟 遊岩豯寺

  山疑夢裡槐安國,僧住壺公小隱正。
  門橫一水與世隔,不知魚鼓今幾年。
  真人陰崖結茅屋,大千世界一粒粟,
  佛言芥子納須彌,我亦來尋贊公宿。

  ▼陳天麟 又次前韻

  積陰元自宅幽都,昨夜東風一掃無。
  玉殿仙班搖雜佩,銀罌禦膳染香酥。
  柳縈翠帶方眠眼,梅褪紅妝已露須。
  拭目太平知有日,兩宮勤儉過祥符。

  ▼陳天麟 與客飲乾明寺東古梅下

  寥寥耆舊盡,欣欣花木新。
  十梅亦老矣,手植知何人。
  不種官路傍,社櫟同百春。
  想當太平時,來者紛蹄輪。
  我來幾世後,尋芳披棘榛。
  眾枝疊玉蕊,光風卷香塵。
  坐客稍稍醉,墜英欲成茵。
  老圃亦後來,始園從誰詢。
  淵明飲松下,故事良可遵。
  飲散棄花去,明日跡已陳。

  ▼陳天麟 雨中發崇福院

  僕奴頗厭穿雲路,老子方欣在眼山。
  四面人家高下住,一川煙雨有無間。
  時聞鳥語作歌吹,更遣泉聲鳴佩環。
  沮洳崎嶇飽諳曆,只餘多病鬢毛斑。

  ▼陳天麟 贈水西寺舉老

  山前流水化平陸,溪上群山疊寒玉。
  寺逢劫火一再遷,唯有浮圖立於獨。
  江南佛法多衰謝,主張名教一夔足。
  詩人江西派,更是真如舊尊宿。
  我生遍參未究竟,布襪青鞋走林穀。
  師言子歸有餘師,留飯青精盤苜蓿。
  杖藜並語松林路,行聽松聲如度曲。
  尚寒三十六峰盟,遊罷同回把黃菊。

  ▼陳天麟 趙觀察作齋名煙艇孫耘老作唐律相邀同賦乃次其韻

  知君心本有滄洲,故揭寒齋作釣舟。
  已遣江湖頻入夢,便呼鷗鳥與同遊。
  浮驂未可追前事,畫舫猶堪擬勝流。
  笠澤有家歸未得,斷腸蘆葉荻先秋。

  ▼陳天麟 趙香台

  佳木寄深塢,自與春有期。
  幽姿誰複省,軒軒頗矜持。
  真賞償已逢,清香襲人衣。
  士為知已死,此語良不欺。

  ▼陳天麟 舟中

  湖闊帆風飽,山長眼力疲。
  晚涼行進酒,秋色最宜詩。
  別意果作惡,虛名難療饑。
  此生無住著,投老欲何之。

  ▼陳天瑞 大暑松下臥起二首

  迅翻趨炎歳,高標閟幽雅。
  隱士何所營,茇之清蔭下。
  故居禾簽生,帡幪若大廈。
  熟臥南風邊,飛夢游虞夏。
  五弦天上鳴,擊壤歌滿野。
  起來記遺音,析薪有樵者。

  ▼陳天瑞 大暑松下臥起二首

  炎威一何驕,不有商飆慘。
  蒼茫雲海路,飛龍不可覽。
  我本灌園人,昔乃從鉛槧。
  萬事已恢心,十載空嘗膽。
  亭亭松篁邊,小池開菡萏。
  芬清泥自汙,根固波徒撼。
  終日哦其間,一臥寂百感。
  相期晚節香,看此秋容淡。

  ▼陳天瑞 月岩

  怪石堆雲矗太空,女媧煉出廣寒宮。
  一輪常滿陰晴見,萬古無虧晝夜同。
  攆藥聲繁驅白兔,漏天孔正透清風。
  肖明自照如來境,肯學嫦娥西複東。

  ▼陳天錫 野梅

  舍南舍北雪獨存,山外斜陽不到門。
  一夜冷香清入夢,野梅千樹月明村。

  ▼陳田夫 白龜泉

  天下白龜三處顯,怡山少室壽仙亭。
  我今卜篵南山頂,得爾為鄰祝聖齡。

  ▼陳田夫 題白雲堂

  我愛瀟湘境,朱陵後洞天。
  白雲堂裡客,青草渡頭眠。
  小艇牽紅鯉,幽池種白蓮。
  頤真堪此地,風月兩依然。

  ▼陳恬 寄晁以道求嵩山長松

  松上花兮松下根,食之年貌與松鄰。
  君今既是松間客,采送衰翁亦可人。

  ▼陳恬 句

  雪晨消磨一半春。

  ▼陳恬 句

  嵩陽讀水經。

  ▼陳恬 送南禪和尚東遷靈岩

  萬方刹境一珠輝,稽首如空無所依。
  汝浦共瞻雲獨入,靈岩遙佇錫東飛。
  煙霞隱現青蓮峙,龍象歡呼白拂揮。
  多謝禪耆來訪我,雙林風月靜相違。

  ▼陳恬 題畫扇

  萬里稻粱高興,誰將出入君懷。
  已訝天邊月上,更疑蘯末風來。

  ▼陳恬 望天臺山二絕

  嵩陽不得到,華頂可徘徊。
  當知吾性分,自有一天臺。

  ▼陳恬 望天臺山二絕

  氣聚煙雲速,風飛山嶽摧。
  神遊八極表,何必訪天臺。

  ▼陳恬 謝葛汝州寧卿遺公庫酒肉薪米

  不是故人供祿米,初非縣令給豬肝。
  養賢禮厚隆三簋,拜賜恩深豔一簞。

  ▼陳恬 子規

  暮春春已晚,不見子規飛。
  莫是無歸處,山禽不勸歸。

  ▼陳廷光 登高涼山謁墓

  雲氣擁松楸,佳城生意幽。
  掃殘黃葉路,奠遍綠新簄。
  想像音容在,瞻衣涕泗流。
  東遷禱靈墓,端為護行舟。

  ▼陳廷光 小山見梅

  小雪梅香已破緘,羅浮春信許先探。
  松林酒肆知誰醉,石壁題詩只自慚。
  未放翠禽呼夢覺,待教黃野縱鸞驂。
  行當看我飛雲頂,並取春魁壓鬥南。

  ▼陳童登 句

  秋風道上誰青眼,夜雪燈前自白頭。

  ▼陳摶 辭上歸進詩

  草澤吾皇詔,圖南摶姓陳。
  三峰千載客,四海一閒人。
  世態從來薄,詩情自得真。
  乞全麞鹿性,何處不稱臣。

  ▼陳摶 冬日晚望

  山鬼煖或呼,溪魚寒不跳。
  晚景愈堪觀,危峰露殘照。

  ▼陳摶 對禦歌

  臣愛睡,臣愛睡。
  不臥庫氈,不蓋被。
  片石枕頭,蓑慶鋪地。
  震雷掣電鬼神驚,臣當其時正酣睡。
  閑思張良,悶想範蠡,
  說甚孟德,休言劉備。
  三四君子只是爭些閒氣,爭如臣向青山頂頭,
  白雲堆裹,展開眉頭,
  解放肚皮,但一覺睡。
  管什玉免東升,紅輪西墜。

  ▼陳摶 歸隱

  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
  紫陌縱榮爭及睡,朱門雖貴不如貧。
  愁聞劍戟扶危主,悶見笙歌聒醉人。
  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

  ▼陳摶 華山

  半夜天香入岩穀,西風吹落嶺頭蓮。
  空愛掌痕侵碧漢,無人曾歎巨靈仙。

  ▼陳摶 句

  蠶月桑葉青。鶯時柳花白。

  ▼陳摶 句

  萬頃白雲獨自有,一枝仙桂阿誰無。

  ▼陳摶 詩一首

  華陰高處是吾宮,出即淩空跨曉風。
  台殿不將金鎖閉,來時自有白雲封。

  ▼陳摶 石刻詩

  我謂浮榮真是幻,醉來舍轡謁高公。
  因聆玄論冥冥理,轉覺塵寰一夢想中。

  ▼陳摶 題石水澗

  銀河混落翠光冷,一派回環湛晚暉。
  幾恨卻為頑石祂,琉璃滑處玉花飛。

  ▼陳摶 西峰

  為愛四峰好,吟頭書日昂。
  岩花紅作陣,溪水綠成稈。
  幾夜祂新月,半山無夕陽。
  寄言嘉遁客,此處是仙鄉。

  ▼陳摶 喜英公大師掛錫太華

  暗喜蓮峰作近鄰,撥開雲霧見師頻。
  有時問個艱難字,便沐周旋說與人。
  唐李監應留後跡,漢蔡邕想是前身。
  堪嗟繼踵無徒弟,筆法收藏在渭濱。

  ▼陳摶 詠毛女

  曾折松枝為寶櫛,又編栗葉作羅襦。
  有時問著秦宮事,笑撚仙花望太虛。

  ▼陳摶 俞公岩

  萬事若在手,百年聊稱情。
  他時南嶽去,記得此岩名。

  ▼陳摶 與毛女遊

  藥苗不滿笥,又更上危顛。
  回指歸去睡,相將入翠因。

  ▼陳摶 贈金勵睡詩二首

  常人無所重,惟睡乃為重。
  舉世皆為息,魂離神不動。
  覺來無所知,貪求心愈用。
  堪笑塵中人,不知夢是夢想。

  ▼陳摶 贈金勵睡詩二首

  至人本無夢,其夢本遊仙。
  真人本無睡,睡則浮雲煙。
  爐裡近為樂,壺中別有天。
  欲知睡夢裡,人間第一玄。

  ▼陳摶 贈張乖崖

  自吳入蜀是尋常,歌舞筵中救火忙。
  乞得金陵養閒散。

  ▼陳陀 詠麻姑山

  曉入麻姑瑞氣浮,羽人重喜故人游。
  鶴從仙仗歸丹穴,藥種靈苗滿舊洲。
  喬木老含春色澹,夜溪寒帶月光流。
  登臨已覺凡塵少,何必區區慕虎邱。

  ▼陳網 留題霍山應聖公廟

  峻極巍峨勢望雄,層巒疊嶂翠重重。
  為神有感興唐祚,作鎮無疆福晉封。
  材產十州資構廈,泉分數邑潤耕農。
  幽岩舊榻高人隱,絕頂遺墳古帝蹤。
  欲雨片雲生峭壁,未明先日照危峰。
  斷崖當午晴雷震,深壑經秋積靄濃。
  樵去每逢游洞鹿,僧禪時見戲潭龍。
  名光祀典傳千載,仰祝牲牢致享恭。

  ▼陳煒 劉伶巷

  有酒宜成頌,知君恥獨醒。
  回車經巷口,荷鍤信丘冥。
  死豈人埋得,言獨婦可聽。
  閉關當日飲,想像只忘形。

  ▼陳韡 初夏郊行

  羽檄暫稀槐晝永,出郊遠眺得神清。
  田間野水縱橫注,林外嬌鶯自在鳴。
  為羨僧閑逢寺飲,要知民樂繞村行。
  逢迎尚有山花在,見識聞香不識名。

  ▼陳韡 句

  寄語園丁勤劃草,有時病叟出看花。

  ▼陳韡 武夷築精舍

  浮世何嘗有定居,愜情便可著茅廬。
  久知名利為韁鎖,愛此溪山似畫圖。
  種菊痚籬慕陶令,栽梅淺水學林逋。
  只須此地延風月,休問君王乞鑒湖。

  ▼陳韡 游武夷作

  閬風元不隔扃扉,桑柘筠匼匝圍。
  溪貫一原藏曲折,山羅萬象欲騰飛。
  仙壇起霧成丹灶,玉女披霞作彩衣。
  寂寂幔亭天籟息,笙簫疑向夜深歸。

  ▼陳韡 游武夷作

  來為群無扣右扉,香生瓊宇碧油圍。
  前騶所過風俱靜,幽鳥不驚雲與飛。
  清嘯一山旋暮角,和蒸九曲未秋衣。
  勝游英慨真奇遇,捲入豪端放棹歸。

  ▼陳文顥 喜宣義大師英公相訪

  三事天衣兩字師,長安風月更誰知。
  閑騎劣馬尋碑去,醉臥荒廬出寺遲。
  辭贍不容誇犬子,興闌兼許吐魚兒。
  左馮假道來看我,正值嚴冬大雪時。

  ▼陳文叔 贈曹延

  混然天性本天成,何必拘泥守意城。
  識破鳶飛魚躍事,自知萬物不離誠。

  ▼陳文孫 寄莫道人

  林木自春蘭自芽,遊山過我興何賒。
  鐵橋問徑最高頂,石洞開雲隨處家。
  人訝長年能綠發,我知真性即丹砂。
  談鋒未了歸途速,一雨洗塵清可涯。

  ▼陳文孫 寄莫道人

  暫閑吏債訪仙居,雲亦隨人為卷舒。
  桑下忽逢三度宿,腹中如飽十年書。
  哦詩對酒誰知我,食柏餐霞一任渠。
  底事若難能障礙,不愁無地著吾廬。

  ▼陳文蔚 八月十日過松水

  拂石臨流幾歲秋,未嘗歷險究源頭。
  今朝拄上雲煙去,為吸清泠最上流。

  ▼陳文蔚 白鹿洞謁僀 生祠堂呈李夢開教授是日李入洞講書

  先師紫陽翁,雅愛窮幽微。
  前賢有遺跡,所至皆發揮。
  千古廬山高,白鹿遇亦希。
  何人實經始,必藏啟天機。
  臨流勘書台,隱然釣魚磯。
  聖朝始加賁,泉石生光輝。
  榛莽百年中,潛長虎豹威。
  衣冠固不論,樵牧亦寥稀。
  今昔有顯晦,山川無是非。
  先生適沖生,按圖重噓。
  斬荊得遺址,澗繞山合圍攻。
  買田敞堂塾,豈將終遁反。
  學子共棲集,相與詠而歸。
  繼聖講絕學,咳唾落珠璣。
  此理忽森著,魚鳶真躍飛。
  小子恨晚遇,講席吊及依。
  升堂拜遺像,泫然涕沾衣。
  幸今主盟人,高識可與幾。
  光風霽月意,端欲賢聖希。
  時來一講訂,諸生佩弦韋。
  超然此會意,規範喜無違。
  徘徊不忍去,暮宿留山扉。
  因極昔遊處,恍如身泗沂。
  矧複洞中友,進步方騱騱。
  永矢忘世味,來食此山薇。

  ▼陳文蔚 別倉使二首

  千里江頭訪故人,事雖論舊道彌新。
  縣知一味憂勤意,要活九州窮困民。
  秋月洞明波底影,祥風潛有雪中春。
  荒山僻峰雪深處,無惜遄驅六轡均。

  ▼陳文蔚 別倉使二首

  服膺師訓毅名齋,觀省無妨動與偕。
  只向此中窺所守,已知平日謹諸懷,
  器充寵博乾坤大,理析精微律呂諧。
  吾道古今窮不盡,一尊深夜講朋儕。

  ▼陳文蔚 病中對竹

  窗外修篁僅百竿,相看不待報平安。
  何時得我身強健,共爾青青到歲寒。

  ▼陳文蔚 倉使亦為梅著句適與予意相合和其韻

  六花如覺厭春遲,桃未敷紅柳朱垂。
  只有紅梅太孤寂,裁冰綴玉助清奇。

  ▼陳文蔚 昌甫寄徐崇甫書並崇甫甯渠詩渠兄弟和章因次其韻呈昌甫

  念作章泉去,川流日夜東。
  一身長是客,雙鬢已成翁。
  霽想濂溪月,和思柳下風。
  平安毅齋信,多謝為流通。

  ▼陳文蔚 昌甫前詩見簡方和去未達間再於岩叟處見後詩和韻以謝

  章泉相去每相思,多謝交情不見遺。
  繾綣方賡前日句,聯翩又讀後來詩。
  梅方迎臘多投好,菊已淩霜不入時。
  大抵世情皆若此,吾儕真結歲進知。

  ▼陳文蔚 常山道中

  路勢弓腰轉,湖光鑒面開。
  稻田春事給,村碓晚舂催。
  問宿尚十裡,與誰同一杯。
  自憐今日首,頻作望鄉回。

  ▼陳文蔚 臣龍瀑布

  登陟百險艱,來看雲間瀑。
  飛從千仞峰,瀉作一條玉。
  冬夏有盈縮,古今無斷續。
  當日武夷翁,翩然來結屋。

  ▼陳文蔚 晨興

  書窗欲曙夢初還,起坐披衣百慮間。
  誰識斯時會心處,靜聽鳥語樂相關。

  ▼陳文蔚 呈倉皇使覓官書

  歲月蹉跎發已絲,埋頭自笑有書癡。
  故人倘解憐清好,歸去山記補缺遺。

  ▼陳文蔚 程子雲欲還鄉阻雨聊戲之

  霏霏小雨釀梅黃,結束琴收底用忙。
  已幸一春鄰絳帳,祗今十日是端陽。
  榴花照眼新篁翠,盧橘盈盤煮酒香。
  天識主人留客意,故教歸路滑羊腸。

  ▼陳文蔚 池陽地寒梅開甚晚上元後始見疏花一夕春雪曉起觀梅為梅解朝

  千林一夜散瓊瑰,莫誚亭前春後梅。
  未入紛紛紅紫隊,不忍國是雪中開。

  ▼陳文蔚 登山卻立府視一村風物殊可人意二絕

  桑柘陰中日日行,只聞犬吠與雞鳴。
  此時身在煙雲上,眼界不知如許明。

  ▼陳文蔚 登山卻立府視一村風物殊可人意二絕

  竹樹誰家跨小橋,清溪一逞抱山腰。
  不須更倩王摩詰,水墨平鋪百尺綃。

  ▼陳文蔚 丁醜老人生旦

  箕疇五福孰居一,惟有年高無等芬。
  皆緣作善天降康,視履知當獲元吉。
  貧居衣食雖屢乏,牆下有桑園芋栗。
  乘反衣輕豈不快,往往久長難可必。
  矍鑠吾翁八十五,骨勁雙瞳如點漆。
  安貧每某菽水養,雖是形臒心則逸。
  菊花開晚似有意,不為重陽為今日。
  成行兒女羅酒漿,拜祝願天從所乞。
  不願分外樂事多,只願親安體無疾。
  不願官書汾陽考,只願親年增秩秩。
  兒孫倘或有生決,此去買田多種秫。
  直須釀酒如春紅,歲歲稱觴無了畢。
  況當風物一年好,盤薦黃橙並綠橘。

  ▼陳文蔚 讀書傅氏揖桂林外一山恍如徐子融書閣所見書閣見山之陰揖桂見山之

  自昔桂陽名此山,登樓恍若見林端。
  山中固有誅茅地,卻許吾人背面看。

  ▼陳文蔚 二月廿一日游藏勝有感

  柴門終日掩荒苔,記得年時把酒杯。
  幸有克風到桃李,一年一度看花來。

  ▼陳文蔚 方叔再用前韻約同賦

  坐談冰雪滿懷秋,珍重餘君學素優。
  每有詩情並酒興,為平月恨與花愁。
  支頤萬事從渠變,拂榻今宵為我留。
  何處青山堪蔔築,約君歸種菊千頭。

  ▼陳文蔚 傅材甫窗前白月桂開材甫索詩戲作

  天然容貌本施朱,喜異羞同世不趨。
  化得丹砂成玉雪,也知人著半工夫。

  ▼陳文蔚 傅材甫窗前白月桂開材甫索詩戲作

  冰姿冷淡不求知,卻有同心為賦詩。
  更紅東君同管領,一尊相對晚涼時。

  ▼陳文蔚 賦決月

  每薦盤餐自覺清,嘗於雨後擷其英。
  未言服餌收奇效,翠葉黃花眼早明。

  ▼陳文蔚 賦蕭爽簷蕁戲岩叟

  且喜花時雨不妨,憑闌閑與細平間。
  一池交映月添白,六出同妍雪遜香。
  素有書癡緣病懶,不知詩興為渠忙。
  道人雅好惟清供,卻恐花神索酒觴。

  ▼陳文蔚 賦葉茂卿泉石軒

  郭外多佳士,溪南好結廬。
  因君愛泉石,令我想風雩。
  既有琴書樂,應無世欲拘。
  誰能厭朝市,來此共須臾。

  ▼陳文蔚 庚申清明日子融出遊寄示遊十絕以長句謝之

  浴沂天氣出效坰,所至題詩取交優。
  花塢風煙俱入詠,雲岩泉石屢增名。
  摩沙硤石舊題字,輾轉東山未盡情。
  不出祗尋窗下計,春光隨處亦清明。

  ▼陳文蔚 庚戌春下鄱陽舟中諸作 過安仁界

  遠山淡淡水茫茫,知是江湖何處鄉。
  娘子提攜青裹布,始知風土近鄱陽。

  ▼陳文蔚 庚戌春下鄱陽舟中諸作 過桃花台

  櫓聲終日聽咿啞,碧浪紅旌動彩霞。
  獨我船中無一事,安排詩句過桃花。

  ▼陳文蔚 庚戌春下鄱陽舟中諸作 過赭亭

  船篷推起不教低,為放山光水色歸。
  客子離家已三日,赭亭山下欲斜暉。

  ▼陳文蔚 庚戌春下鄱陽舟中諸作 解舟沬口

  浩蕩春江洗客愁,歌聲歡乃發中流。
  溪齋卻憶憑欄日,數盡來舟與去舟。

  ▼陳文蔚 公美約同游龍安地僧留小飲歸途一絕

  幾年無便到招提,沙路徐行趁碧溪。
  花竹禪房成小款,笑談不覺到斜西。

  ▼陳文蔚 觀物二首

  初見種汝時,微莇極枯槁。
  今既長枝葉,日復一日好。
  儀刑靜獨秀,精神雨中澡。
  嗟我費耘治,尚愧窗前草。

  ▼陳文蔚 觀物二首

  牆東一微物,妙意包藏深。
  人皆看枝葉,我獨觀其心。
  萌蘖毀綿綿,茂盛亦髒髒。
  從此識天地,生生無古今。

  ▼陳文蔚 灌圃

  少日嘗嗤稼圃非,近來閑聽老農知。
  世間機械從來恥,不憚晨昏抱甕疲。

  ▼陳文蔚 歸鉛山正叔複用前韻和答之

  斂藏先用肅如秋,次第陽和遍九州。
  歲月正緣閑裡度,紛囂那得靜中游。
  明知與點有真樂,未足希顏卻自愁。
  諷詠棹歌思九曲,與君重紅泛扁舟。

  ▼陳文蔚 歸途喜晴

  來時風雪亂紛紛,歸日川原處處春。
  因識發生真意思,雨餘花柳更精神。

  ▼陳文蔚 癸未二月廿五日訪周道人西庵戲題

  道人邀我飯胡麻,半日清閒得遠家。
  多少欲來無路問,空於洞口覓桃花。

  ▼陳文蔚 癸未老人生旦

  昔人端為祈黃聇,再拜殷勤扶大鬥。
  吾翁今年九十一,兒從兩歲貧無酒。
  趨庭何以祝彌誕,盈把菊花空在手。
  嗅香嚼蕊當甘旨,翁說怡然如適口。
  人生貧富在分定。獨是期頤世稀有。
  翁餘九十兒七十,膝下龐眉乃皓首。
  若將此事較人間,豈非造物意愈厚。
  因茲歷歷詔兒孫,自古悅親惟孝友。
  上惇下睦無間言,一門和氣薰蒸久。
  雖無旨酒奉本酌,意樂心寬親自壽。
  更於大節保終始,立身揚名以垂後。
  世上榮親無若此,何必金章並紫綬。
  南鄰白酒況可賒,豐儉隨家惟用缶。
  年年此舉諒不難,甲子無窮環癸醜。

  ▼陳文蔚 癸酉立春沖雪觀梅

  吾翁當日手親栽,今郵芳英幾度開。
  把酒未能如一醉,沖寒犯雪日須來。

  ▼陳文蔚 國興招飲後圃即席賦

  主人命酒嫌杯淺,狂客催詩恨句遲。
  此放直須詩酒領,十分春色在花枝。

  ▼陳文蔚 過趙清獻墓居

  為讀忠臣教子碑,欲行回首重依依。
  紛紛車馬門前過。知有幾人琴鶴歸。

  ▼陳文蔚 寒食後一日趙國攜具拉游清風峽登一覽亭分韻賦詩以塵埃已逐雙溪去

  家家趁寒食,看花雒城裡。
  孰知我輩人,屐去登山齒。
  千峰據其高,一覽無餘美。
  小溪山下來,青煙林末起。
  俯瞰闤闠居,總在塵埃底。
  灑樽遽移下,詩興良未已。
  恩念讀書人,故事為重紀。

  ▼陳文蔚 和昌甫見寄韻

  每日相親一卷書,席門猶是昔年如。
  似公長者今時少,花外何時見上車。

  ▼陳文蔚 和傳國開縣丞竹澗韻

  隨宜適意小軒亭,傍竹臨流取次成。
  地接園池山逕近,畦分花木四時平。
  秋風日有酒杯樂,徑石時敲拄杖聲。
  既有清灣堪釣月,可無一葉小舟橫。

  ▼陳文蔚 和傳岩叟病中見寄

  平時安樂病中知,多少人間未發機。
  若把此身常似病,分明四十九年非。

  ▼陳文蔚 和公美一絕

  欺人一任雪堆頭,豈複長懷身外愁。
  涉世自知今已慣,風婆應不覆虛舟。

  ▼陳文蔚 和胡應祥游石進韻

  世間潢潦水,可歎無根源。
  盈滿涸可待,驟雨空翻盆。
  鵝峰此邦鎮,秀潤草木繁。
  泄為石井泉,永與天地存。
  平湖十頃開,風漪綠荷翻。
  意共一脈落,高下相吐吞。
  清遊二三丈,歸途朋黃錯。
  咫尺阻同集,知我真憚煩。
  相期一朝去,雷電當飛奔。
  鞭龍起為雨,微功不須論。

  ▼陳文蔚 和賈元永醉楊妃

  當年開元主,得失鑒前跡。
  圖治極焦勞,自謂吾雖瘠。
  自從嬖在妾,乾坤輕一擲。
  妖花恐其魂,宜遠數百驛。

  ▼陳文蔚 和李監稅

  一縷彤霞晚照晴,眼隨白鳥去邊明。
  疏心煙樹有無際,激激灘流高下聲。
  歸思楚雲邊日暮,新計邊月帶霜清。
  前村倘有梅花約,草草相逢蓋亦傾。

  ▼陳文蔚 和茂嘉郎中催梅韻

  快讀新詩似見梅,昏昏醉眼為君開。
  枝頭未見粉苞露,句裡先傳春信來。
  試問花神緣底晚,政須羯鼓為渠催。
  前枝見說南枝早,合取彭溪溪上裁。

  ▼陳文蔚 和徐子融見寄

  學問分明有本根,一編魯論幸今存。
  奈何至理難窮究,願與良朋細討論。
  欲探聖傳千古秘,莫令心鑒一毫昏。
  吾儕總在生成內,要識無私造化恩。

  ▼陳文蔚 和徐子融見寄

  清時何故有遺才,酒膽如虹亦壯哉。
  多謝論交比金石,自慚進德未涓埃。
  政須尊酒風前共,莫作扁舟月下回。
  風雪當門須有夜,要觀四物一時來。

  ▼陳文蔚 和徐子融韻

  遜敏工人不可偏,兩端相濟若韋弦。
  允懷固是常存養,明善誰知合在先。

  ▼陳文蔚 和徐子融韻

  讀書端的在研窮,洞貫精粗與始終。
  卓爾顏淵有真見,分明來自博文中。

  ▼陳文蔚 和徐子融韻

  雨餘雲靜太虛澄,月在今宵分外清。
  喜得佳篇來諷詠,世間榮辱一毫輕。

  ▼陳文蔚 和徐子融韻

  自憐涉世每多艱,事一縈心或厭煩。
  近日工夫可所似,有時慚愧夢中閑。

  ▼陳文蔚 和葉仲洽喜雨

  一旱不問下與高,風吹日炙同煎熬。
  悲鳴鴻雁不飲啄,向人終日聲嗷嗷。
  千里赤地天不管,毫髮微功矜桔槔。
  乘除自古有成說,霖潦一春多發洩。
  渴苗欲死俟沾溉,至此翻令成澤竭。
  不眠耿耿抱幽恨,離畢中宵起占月。
  仰天浩歎如何理,引手欲挽天河水。
  鵝湖作鎮縣東隅,山巔忽有雲峰起。
  朝難何事故要日澤已均,潑墨千山雲不斷。
  騷人賦詩喜欲狂,自寫長牋幾脫腕。
  東西倒懸今少解,歡情隨雨亦滂沛。
  祗愁西北望雲霓,腥膻久矣為民害。
  請看麟史書伐邢,一日興師當問罪。
  詩成聊寫閔雨志,畝畝拳拳有深愛。

  ▼陳文蔚 和余方叔病中見寄

  我說病閉門,機間了無觸。
  故人送詩來,綢繆寫心曲。
  胡乃稽報章,悼往牽服屬。
  天理循自然,非敢故羈束。
  人生壽天定,心要無愧恧。
  逞欲千乘危,安分一瓢足。
  范睢傾穰侯,酈寄賣呂祿。
  何如北窗臥,酒熟巾自漉。
  況有聖賢書,可洗昏花目。
  一任歲月駛,流徙驚轉矚。
  安知疾痬餘,非以石攻玉。

  ▼陳文蔚 和余方叔題傅材甫筠欲韻

  一區投老將焉卜,揚雄草玄那可續,
  何似山中種修竹,白駒皎皎人如玉。
  山深九夏無炎溽,往來不著市廛足。
  主人心地一泓淥,調高和寡陽春曲。
  時聞樵歌起林麓,趺坐道人方閉目。
  讀書萬里歸妙矚,等閒莫躡巢由躅。
  何妨春酒甕頭熟,便約幽人來卜貢。
  伯夷清風千載肅,堪笑荒涼舊金穀。

  ▼陳文蔚 和韻呈徐子融聊寓諫時子融同會

  儒黨凋零類月殘,興言及此最情關。
  杯觴固可隨宜醉,主宰何嘗有暫閑。
  行健要將乾作馬,登高須識艮為山。
  莫教盡日勞舟楫,只在當初相見灣。

  ▼陳文蔚 和張元德奇昌甫末章見及之韻

  江南目斷短長亭,會面無由見德星。
  所及交情無皂白,且欣師訓炳丹青。
  君將偃室春鳴瑟,我但萊衣日過庭。
  多謝新詩相勉進,敢忘圭複識中扃。

  ▼陳文蔚 和趙工部臨安見寄韻

  節物驚人故欲摧,天涯倦客幾時回。
  從傾濁酒醒還醉,手把新詩倦又開。
  遠想含香當奏事,近緣無月不登臺。
  煙波見產西湖好,要趁秋風把釣來。

  ▼陳文蔚 和趙國興訪蕭氏草堂

  四野山圍面面屏,何人結屋趣方成。
  好風吹過半湖碧,白鳥飛邊一點明。
  乘舉半春攜酒約,隔山遙夜讀書聲。
  買鄰為愛茅齋近,試倩詩人狀此情。

  ▼陳文蔚 和趙國宜轉寄傳岩叟詩韻詩歲歉人艱食聞國宜有發粟因有以勸相之

  雲章華閣照明時,朝野如今尚采詩。
  紫府祗因通夕夢,永平從此失朝饑。
  似聞令子心傳印,便有行人口似脾。
  還許秫田分靖節。黃花重九醉東籬。

  ▼陳文蔚 和趙連州雨中宿蒙軒韻

  千岩萬壑暮雲歸,不但晴宜雨亦宜。
  妙處已將詩句寫,吟餘惟有夢魂知。
  對床誰共三更聽,擊節難名一段奇。
  安得山間伴清宿,擁衾推枕和公詩。

  ▼陳文蔚 和趙守木犀

  花開時節趁柔金,冷露繁霜未許侵。
  況是天香無欲韻,一樽清賞有知音。

  ▼陳文蔚 和趙忠州歸耕之賦

  壯年學易計非疏,晚讀人間種樹書。
  不向雲霄羨鴻鵠,卻來江海瘵舂鋤。
  感君綠野成歸計,令我青山思故居。
  只恐奇謀未施設,折秦強趙要相如。

  ▼陳文蔚 和趙忠州見寄

  道義雖同趣,窮通奈兩管。
  蜀閩歌召杜,莘野樂唐虞。
  世上風波惡,胸中矛盾無。
  交情歲寒見,故我即今吾。

  ▼陳文蔚 和趙忠州園亭落成宴客三首 釣鼇

  自來名教屬吾曹,立極何須說斷鼇。
  聊把經綸寄魚釣,豈無裴楷試仙濤。

  ▼陳文蔚 和趙忠州園亭落成宴客三首 飛霞亭

  水香流出洞中花,曾閱秦朝與漢家。
  咫尺不知塵世隔,漁郎回首鎖煙霞。

  ▼陳文蔚 和趙忠州園亭落成宴客三首 自為堂

  雙旌未逐詔書還,放適何妨且謝安。
  地拔鵝峰長突兀,天教老子得蹣跚。
  病瘳不必維摩問,客醉誰知太守歎。
  更乞為時推此意,要令宵旰九重寬。

  ▼陳文蔚 和正叔詠梅一絕

  兒童剪伐未須施,竹外橫斜一兩枝。
  冷豔更開深雪裡。此花應不冀人知。

  ▼陳文蔚 和周次公韻送鄭恭叔城南並簡次公

  三十年前識雅容,蹉跎人事各成翁。
  而今頭白燈明裡,有酒何妨一醉紅。

  ▼陳文蔚 和周次公韻送鄭恭叔城南並簡次公

  春山曾記別匆匆,多少傳言詩句中。
  遠目不窮天萬里,幾隨西日送片鴻。

  ▼陳文蔚 和周公美韻

  風光報答可無詩,漸喜春風熟燕泥。
  客至甚思留竹隱,書來無奈趣岩棲。
  幸同故國雲雖暮,郎誦新吟日未西。
  自愧續貂才不敏,徘徊月已在榱題。

  ▼陳文蔚 和子融聞琴

  古曲誰彈起,千年無此音。
  尚憐惟韻在,端欲後人尋。
  指上雖傳操,聲中要識心。
  半生孤此志,弦續自而今。

  ▼陳文蔚 和子融韻

  為把新詩子細尋,時移不覺日西沉。
  固知妙旨存精一,須察人心與道心。

  ▼陳文蔚 荷湖行為趙忠州壽

  青山屋上名荷湖,故知下有神仙居。
  全似太華峰頭玉井樣,花開十丈世所無。
  自有天地此山有,誰人種得如船藕。
  造物不肯輕畀付,付與湛溪雲隱手。
  雲隱濟入陰德多,有如此藕痊沉痾。
  自煉還丹成九轉,方瞳點漆顏長酡。
  甚不愛飛霞千樹結蟠桃,甚不愛溪千頃漲葡萄。
  蟠桃入口那能基比密,湛溪不抵酒滴真珠槽。
  愛蓮往往緣青壁,俯笑凡人無路覓。
  不知身世若為高,但見照人雙眼碧。
  寄語峰頭十丈花,年年來伴棗如瓜。
  不須更記歲與月,只記山前雲隱家。

  ▼陳文蔚 賀趙及卿黃定甫主賓聯名登第

  人傑須知本地靈,鵝峰挺拔湛溪清。
  新添九桂叢芳茂,帝發一枝花更榮。
  文社只今傳盛事,宦途從此展修程。
  歸耕愧我猶無地,僅有青山一笑迎。

  ▼陳文蔚 後一日和徐子融韻

  未省千林變作瑤,祗知尊酒侍清宵。
  大將臣子明忠孝,妙在陰陽驗息消。
  憶此老仙沖雪去,歸歟兩袂喜風飄。
  嶺頭故事詩能紀,今古相逢總不饒。

  ▼陳文蔚 後一日因展省歸途口占

  千丈摳衣記武夷,家山今日屢攀躋。
  春風拍拍滿懷處,況是花開更鳥啼。

  ▼陳文蔚 後一日因展省歸途口占

  春光休道屬誰家,造化平鋪無等差。
  不問世間凡草木,得春隨意總皆花。

  ▼陳文蔚 黃子京見訪值予未還留詩和韻以謝

  自從別去竹林居,暇日尋詩每念渠。
  疾讀新編慰牢落,清風習習滿襟裾。

  ▼陳文蔚 黃子京見訪值予未還留詩和韻以謝

  此去團溪百里餘,不須蹤跡歎差殊。
  平鋪此理元無間,曾驗工程進也無。

  ▼陳文蔚 回鄭家橋小酌複以臨清流而賦詩為韻得流字

  愧我困法冗,因君得清遊。
  脫峰桃李場,墀彼林壑幽。
  水光晚更碧,山色翠欲流。
  詩情天萬里,浩蕩不可收。

  ▼陳文蔚 火田鄭次山貧士也有燕坐之處五為賦之 槁木寮

  夜半一陽動,萬木總皆春。
  當觀向榮意,從此識吾仁。

  ▼陳文蔚 火田鄭次山貧士也有燕坐之處五為賦之 觀小齋

  一息萬里馳,白日天無光。
  歸來固吾圉,宇泰生吉祥。

  ▼陳文蔚 火田鄭次山貧士也有燕坐之處五為賦之 歲寒穀

  中獨抱孤清,外示聊以樸。
  不結桃李交,風味良不惡。

  ▼陳文蔚 火田鄭次山貧士也有燕坐之處五為賦之 隱窩

  築室在澗阿,種木清成陰。
  中有聖人書,可以樂吾心。

  ▼陳文蔚 火田鄭次山貧士也有燕坐之處五為賦之 寓意軒

  山水可吾情,對酒不必醉。
  及其不以酒,何由得翁意。

  ▼陳文蔚 集著尚書偶成

  水飲已忘三月味,囊空真乏一錢儲。
  屢空本是吾家事,贏得閒身且著書。

  ▼陳文蔚 記夢

  夢裡分明記本極,覺來無語正心君。
  陰陽卻把量消長,且喜新來勝一分。

  ▼陳文蔚 寄題黃子京貧樂齋

  羞逐紛紛世所趨,東溪風月未嘗孤。
  閉六蒿藋從渠長,堆案簡編聊自娛,
  機括要須明活法,簞瓢非但守枯株。
  不觀點也風雩意,灑落臉中一累無。

  ▼陳文蔚 寄題列岫

  面面青山不記名,相知宜雨亦宜晴。
  去來自在雲千疊,高下無多屋數楹。
  晨誦書弦俱樂事,春光秋月總詩情。
  個中真樂誰能識,不問人間枯與榮。

  ▼陳文蔚 寄題微州李君博文閣

  曾參一唯外,相顧了無言。
  顏淵但如愚,永謝枝葉繁。
  後人謂二子,獨得道之原。
  脫落章句卑,統宗而會元。
  誰知聖門教,入道固有門。
  非博奚反約,溯流乃求源。
  顏曾日用功,如海眾水吞。
  及其成功後,木落歸本根。
  固非求捷徑,大學廢講論。
  李君敞高閣,駕言避俗喧。
  藏書比鄴侯,日夕手自翻,
  百家期貫穿,目擊萬里存。
  上下洞今古,高深察乾坤。
  一旦忽融會,豁然破籬籵。
  笑彼習忘子,讀書嘗憚煩。

  ▼陳文蔚 寄題吳伯豐所居二首 讀書閣

  書閣高幾尋,其高不可知。
  但見讀書人,心與千古期。
  藉此間曠地,端坐窮軒羲。
  世塵飛不到,月霽光風吹。
  況複揭扁榜,字畫天下奇。
  妙有指南處,世人那易窺。
  昔聞堂上聲,斬輪嘗笑之。
  而子得學省,不覺糟粕遺。
  終日幾案樂,舍此歸其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