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總集 > 全宋詩 | 上頁 下頁 |
五六 |
|
▼陳普 姚國秀十詠 竹塢 竹靜塵不染,塢深人不到。 欲海不可航,聊須從吾好。 ▼陳普 姚氏生男歌 開乾樞,轉地軸, 喜氣郁蔥充閻閭。一點文星隱天闕, 女郎捧得掌中珠。破曉兒童忙報導, 以璋作麞大筆書。才過五日便呱泣, 古稱英物竟不虛。山靈鐘秀產英傑, 冰肌玉骨色清臒。孔釋果然親抱送, 天上麒麟汗血駒。于公積德加厚地, 袞袞公侯盡有餘。從今生一必生二, 續作杜陵歌二雛。五桂爭秀椿未老, 蘭孫竟出根株,矧彼開元衣缽在, 有例有樣非敢諛。當年秀髮名登於桂籍, 作個公卿豈肯卑微歟。 ▼陳普 野步十首 南雁數聲嘹唳,西風雙鬢{上髟下監}鬺。 病葉夕陽滿樹,斷雲殘雨歸岩。 ▼陳普 野步十首 瀟灑枯藤老屨,行行只複行行。 泥路野人屐跡,石橋流水琴聲。 ▼陳普 野步十首 黃犢眼中荒草,鷺鶯立處枯荷。 宦海風濤舟楫,故山煙雨松蘿。 ▼陳普 野步十首 愁思冥鴻杳杳,吟情改葉紛紛。 歸去滿身溪雨,醉眠半枕山雲。 ▼陳普 野步十首 白日長繩給系,青簾濁酒堪賒。 歸鶴蒼山雲際,故人錦字天涯。 ▼陳普 野步十首 紅葉林風颯颯,蒼苔徑雨斑斑。 人跡石邊流水,樵歌鳥外青山。 ▼陳普 野步十首 流水數株殘柳,西風兩岩蘆花。 荒草客愁遠道,夕陽牛帶歸鴉。 ▼陳普 野步十首 按步緩尋幽草,揚眉一望平林。 鳥景漁磯日暮,豆花村屋秋深。 ▼陳普 野步十首 幾處漁樵石路,數家雞犬柴門。 灶屋殘煙杳靄,溪流淡月黃昏。 ▼陳普 野步十首 木葉西風古道,稻花北壟新田。 流水美人何處,夕陽荒草連天。 ▼陳普 野景 袞風柳絮亂溪橋,一抹輕煙野外遙。 獨釣漁翁占江上,耦耕農父伴山腰。 黃鸝百轉趁紅日,白鷺一行登碧霄。 只怕時光如水迅,前村忍聽一聲蜩。 ▼陳普 野燒 雜遝平原起電紅,憑陵勢欲逼青峰。 草芽不問新開甲,蟄戶尤憐乍啟封。 何暇徹侯分玉石,略如伯益逐蛇龍。 際天逸德無人問,獨倚高樓到晚鐘。 ▼陳普 夜台 角陵初為五鬥盜,崔浩繼作千尋宮。 重黎不生大禹死,鬼魅雜出交蛇龍。 妄誇奪盡離婁明,虛喝弱卻樓煩弓。 禮樂沉淪入九地,陰邪叫嘯充虛空。 人寰黯淡如夜台,百物悽愴生芒峰。 虎狼四出食人肉,四溟不受黃流東。 豈無健士能拓遏,末俗骨醉難為功。 我欲南游叫虞舜,一怒為我誅兜共。 陰陽草昧風氣閉,蒼梧日落天鴻蒙。 代天去惡如拔薤,後剪枝葉先其宗。 洗心學易見太極,百怪冰釋春流通。 道在不系後與前,日月東出開群蒙。 ▼陳普 夜坐 竹雲亂相逐,明月羞如女。 青山鎖幽人,饑民臥茅宇。 ▼陳普 夜坐 書債如山未有涯,幽懷耿耿夜眠遲。 官無蟈氏蛙何橫,天靜狼星狗不如。 淡易入神山鬼笑,端襟持鏡玉蟾窺。 悠悠窗下新功小,羞見淩空萬玉姿。 ▼陳普 一路海棠正開 入樵萬里海棠林,花作雲霞樹作陰。 莫笑道人行此路,卻懷程邵看花心。 ▼陳普 一線天 天真道妙本無多,只費挨攤與洗磨。 不見昭昭端的處,分明全體是如何。 ▼陳普 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欲圖麟閣終形役,不過虎溪還事煩。 但向暑來寒往處,十分磨鑢要無痕。 ▼陳普 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匝地彌天日用常,寂然不動已洋洋。 但令正氣無參雜,立見岐山叫鳳凰。 ▼陳普 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東家丘蓄緣何息,百里奚牛為底肥。 自得三人雖損一,此心到處物無違。 ▼陳普 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鶺鴒翡翠各毛衣,未有絲麻亦衣皮。 白書不冠對妻子,要令天地撤方維。 ▼陳普 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敬身天不寬曾子,白眼人當殺嗣宗。 林下脫巾仍露腳,青雲白石肯相容。 ▼陳普 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一合乾坤貯鬼神,入虛何敢謂無人。 暗中射鮒誰知見,繞市青衣說與人。 ▼陳普 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南面彈琴陳蔡饑,不停書夜迭相催。 鳲鳩欲一無容偽。兄弟一家分受之。 ▼陳普 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高宗誠實夢傅說,傅說何嘗夢高宗。 鮐背圖形滿天下,柴門不啟睡方濃。 ▼陳普 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長沙太傅便嘆息,華州司功輒發狂。 持此身心上天去,更無可答萬夫望。 ▼陳普 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寄牋遙問兩司翕命,曾遣千金慰執鞭。 拋卻一川風月去,高車駟馬定何年。 ▼陳普 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求魚指鹿共誣天,駟馬嘶聲更可憐。 不下但嗔機上叟,中庭猶有淚如泉。 ▼陳普 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父母何曾使我瘉,自將身去猣塵埃。 孔顏思孟老莊釋,萬語千言喚不回。 ▼陳普 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投燈飛燭未為愚,接跡紛紛是可誅。 緣木得魚還有樣,便教焚卻孔明廬。 ▼陳普 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氣雲汗雨揉黃埃,不是天驅地使來。 莫恃慈親無殺子,害仁已甚必為災。 ▼陳普 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盱豫悔成緣悔遲,往蹇來反又何疑。 雞鳴一念清如水,正是籧簒可俯時。 ▼陳普 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山龍火藻舜所置,六合可無綱與維。 有室有家萬心願,聖門大標在鑽窺。 ▼陳普 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金明池上緣衣兒,燮理陰陽焉用之。 建國立家真可怪,不栽梓漆與桐椅。 ▼陳普 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棘圍木柵試文章,先把公卿作冠攘。 往事如斯能不咎,未容盡付與斜陽。 ▼陳普 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深山夭矯老風霜,自是光明好棟樑。 不待萬牛托挽去,不如僵柳與枯楊。 ▼陳普 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 如山似岳起煙雲,爭柰根資故未純。 整頓乾坤成萬類,要還林下洗心人。 ▼陳普 乙未冬久雨 隴上初黃霧四垂,禾頭盡墨正淋漓。 衡山自有開雲手,只有人間人不知。 ▼陳普 以詩就葉洞春求畫蒲萄 洞春豪傑士,妙筆出怪奇。 寫就大宛根,可怪不可{扌棄}。 此手豈易得,此手難再攜。 敢將有聲畫,博君無聲詩。 ▼陳普 憶昔 壯歲聲名動洛陽,重重皎日出撫桑。 筆鋒剛勁萬人敵,文陣縱橫百勝場。 天下文明仰龍見,胸中韜略困鷹楊。 喚回三十年前夢,撫案挑燈感慨長。 ▼陳普 隱屏 排雲觝雨立虛空,端正方嚴萬壑中。 好去明堂充寧倚,不應留此伴仙翁。 ▼陳普 永豐疫癘事佛人多死 鬥邑軍餘種未芽,斂形還葬複千車。 天行底事無差擇,偏入長齋禮佛家。 ▼陳普 詠史上 班超 三十六人撫西域,六頭火炬走匈奴。 古今參合坡頭骨,盡是離披見鶻烏。 ▼陳普 詠史上 丙吉 汙茵馭吏習邊方,阿保宮人畏霍光。 丞相馬前人蹀血,病牛何足累陰陽。 ▼陳普 詠史上 邴原 無數潛龍不肯藏,炎精輾轉遂無光。 間關鯨海緣何事,更問遼東作範滂。 ▼陳普 詠史上 蔡邕 不際明時論石渠,空將薄命仕鴻都。 天公似把詞人戲,父子然臍子墜胡。 ▼陳普 詠史上 蔡邕 萬歲黃金欲散時,柯亭風笛尚堪吹。 一時謀卓人無數,不遣中郎一個知。 ▼陳普 詠史上 曹參 人彘風腥起兩宮,艾豭歌唱滿秦中。 酒壺不但容齊獄,時事方宜用蓋公。 ▼陳普 詠史上 晁錯 誰人能奪伯氏邑,何德敢隳三子都。 內史自侵漢家廟,未須削楚更衰吳。 ▼陳普 詠史上 成帝 元帝齋宮納弁兒,阿嬌金屋篡歌姬。 披香博士多才學,劉氏家傳有未知。 ▼陳普 詠史上 楚元王交 荒蕪新語不堪聽,猛士淒淒北鄙聲。 楚醴不延風雅客,詩書猶未脫秦坑。 ▼陳普 詠史上 東方朔 宣室不令容董偃,卻容皋朔與相如。 當時有意清君側,雞鞠詼諧總合誅。 ▼陳普 詠史上 董仲舒三首 好古劉安豈逆儔,左吳枚赫滿諸侯。 仲舒到處皆狼虎,妥帖馴良獨到頭。 ▼陳普 詠史上 董仲舒三首 鶴髮東宮體孝文,明堂服色謾云云。 力行到底終何似,不逮躬行萬石君。 ▼陳普 詠史上 董仲舒三首 孟軻死後惟董子,道義兩言擴古今。 性善七篇何落落,千秋不遇一知音。 ▼陳普 詠史上 伏生 撐腸拄肚總聱牙,漢室龍興發乍華。 掌故不來光影暮,尚書再火伏生家。 ▼陳普 詠史上 伏生 嬴蹶劉興齒舌存,百篇大義盡堪聞。 孝文無意修王制,古典重遭伏勝焚。 ▼陳普 詠史上 伏生 二兒並轡入公門,博局紛紛啟禍原。 不及賈生何處是,弗將禮法教兒孫。 ▼陳普 詠史上 伏生 性習由來系正邪,古今誰不道蓬麻。 無人說與吹簫相,竇薄淮劉本一家。 ▼陳普 詠史上 伏生 鄧氏銅錢張武金,至公終淺愛終深。 東西兩子皆稱蹕,未饜憐兒老嫗心。 ▼陳普 詠史上 伏生 睢陽東苑三百里,中山后宮三百人。 漢家制度無窮極,僅有寬仁不是秦。 ▼陳普 詠史上 伏生 文杏沙棠代代殃,露臺不作作阿房。 古來堯禹卑宮室,不為丹朱與太康。 ▼陳普 詠史上 貢禹 殺傅囚師不敢言,奸人致意遂昏昏。 明經潔行人如夢,莫把優遊議孝元。 ▼陳普 詠史上 管寧 中州白日虎狼嗥,越海鯨鯢更浪高。 化日尺書歸故里,依然逃董不逃曹。 ▼陳普 詠史上 光武 腹上能容嚴子陵,面前何不著韓歆。 迭興知與人何事,隴蜀才平便易心。 ▼陳普 詠史上 光武 赤符交錫帝心移,不似初來岸幘時。 浪泊壺頭終落落,羊裘男子殆先知。 ▼陳普 詠史上 光武 丙夜沈沈講未亭,故人重話舊時燈。 半篇說命良依約,舜典周官總未曾。 ▼陳普 詠史上 光武 經邦論道職何卑,又是前朝賣餅兒。 十亂五臣無煖席,三王四代是何時。 ▼陳普 詠史上 光武 金匱哀草正共哀,又將符命議靈台。 太山千古黃泉路,底事鑾輿愛上來。 ▼陳普 詠史上 光武祭遵 東山紀律久無聞,鉦鼓才鳴玉匣塵。 牧野再逢諸葛亮,兩階重見祭將軍。 ▼陳普 詠史上 光武祭遵 琤琤壺矢柳營春,十萬貔貅不動塵。 世祖功臣三十六,誰為韋褲布衣人。 ▼陳普 詠史上 光武明帝 後宮任姒古今希,前殿弦歌鳳已知。 孔子孟軻真薄命,不生建武永平時。 ▼陳普 詠史上 光武明帝 盤木白狼紛貢毛,龜茲侍子薦蒲萄。 滿朝虎拜南山壽,無一人能作旅獒。 ▼陳普 詠史上 郭林宗 餞郭林宗數千兩,哭陳太丘三萬人。 河上紛紛皆折角,不如一一是黃巾。 ▼陳普 詠史上 韓信三首 良日登壇計策行,酸醎甘苦共杯羹。 不須握手師陳豨,修武高眠已合烹。 ▼陳普 詠史上 韓信三首 群龍共帝牧羊兒,縞素能開四百基。 蒯徹亦生天地裹,欲將口舌奪民彝。 ▼陳普 詠史上 韓信三首 蹀血中原不用驕,論功何似禹乘橇。 始終兩漢無留葛,誰與塵編慰寂寥。 ▼陳普 詠史上 漢高帝八首 氣力才勝野外儀,情懷頗樂漢中兒。 兩生禮樂留侯箸,此事而翁卻自知。 ▼陳普 詠史上 漢高帝八首 詩書禮樂敢忘欽,自是而翁力不任。 莫把溺冠輕議論,要觀過魯太牢心。 ▼陳普 詠史上 漢高帝八首 煨燼三王不復收,子孫大辱辟陽侯。 無邊智力皆騎虎,高絕還能四百秋。 ▼陳普 詠史上 漢高帝八首 金創可愈不容醫,應念丁公相戹時。 不賴西風吹楚卒,千龍萬虎亦何為。 ▼陳普 詠史上 漢高帝八首 扶創裹血過家鄉,四顧何人守四方。 梁楚淮南殘一國,山河爭屬將狼羊。 ▼陳普 詠史上 漢高帝八首 羽未禽時膽屢寒,羽禽不得一朝閑。 卯金四百年天下,卻在雙娥一笑間。 ▼陳普 詠史上 漢高帝八首 一帶陰山浪引弓,運移婚媾一朝通。 英雄白首消磨盡,甘與梟雛作婦翁。 ▼陳普 詠史上 漢高帝八首 欲來不解自操持,白日明庭抱愛姬。 世降的從何處起,醉眠王母二家時。 ▼陳普 詠史上 何進 龍驤虎步反狐疑,解事陳琳卻似癡。 滅火不關千里草,漢家社稷付屠兒。 ▼陳普 詠史上 河間獻王 禮樂將興漢德涼,活麟天把付鋤商。 周官千載埋黃壤,兩漢如今幾獻王。 ▼陳普 詠史上 華歆 拈起黃金日豈疑,斬關發壁複何為。 遼東不洗巢由耳,痛切初年割席遲。 ▼陳普 詠史上 桓榮 明帝天姿可禹湯,周公不夢夢空王。 當年紫綬金章客,何德何功坐太常。 ▼陳普 詠史上 皇甫嵩 幾多孟德總欺孤,底事山頭獨望夫。 不聽閻忠聽梁衍,未應魏闕便當塗。 ▼陳普 詠史上 黃霸 鳳凰不一至尼山,獨為皇不少慳。 圖畫紛紛上麟閣,五年宰相獨何顏。 ▼陳普 詠史上 霍光 井田學校竟終天,鹽鐵舟車訖萬年。 隔絕古今蕭與霍,空勞孔壁出塵編。 ▼陳普 詠史上 霍光 幾度咸陽累積屍,盡緣丘塚似焉支。 覆車愁殺張車騎,印綬臨身必十辭。 ▼陳普 詠史上 汲黯 東北民思虀主父,西南人欲粉唐蒙。 漢家社稷何依倚,黯直粗疏一病翁。 ▼陳普 詠史上 即墨大夫 清淺蓬萊幾度桑,紛紛斫石底心腸。 項梁劉季相逢日,即墨大夫頭未霜。 ▼陳普 詠史上 季劄 鸞鷟無聲皇極差,消磨人物百千家。 姑蘇無限騷人楚,不罪延陵罪浣沙。 ▼陳普 詠史上 賈董 賈董聲名甲漢儒,到頭事業有差殊。 五年大傅何飄忽,不告梁王肆夏趨。 ▼陳普 詠史上 賈逵 經術何曾得暫行,漢家空有表章名。 石渠但把雷霆壓,焉用低帷鑿壁生。 ▼陳普 詠史上 賈生 衣綈英主首祠汾,他日燕齊盡羨門。 玉漏聲中聞底事,反將前席待新垣。 ▼陳普 詠史上 賈生 落日長沙被鵬驚,愁來強把死生輕。 洛陽才子何多涕,太息沾襟過一生。 ▼陳普 詠史上 金日磾 騫皇千萬無歸,博得麒麟作{外廣內殷乛換二}廝。 一片獸心猶自在,建章殿下食其兒。 ▼陳普 詠史上 金日磾 牽馬胡兒共擁昭,同功同德不同驕。 麒麟閣上塵埃面,羞見芬芳七葉貂。 ▼陳普 詠史上 景帝 宗廟誰開內使門,臨江依樣又穿垣。 愛妻嬌子如泥土,晁錯何知獨恃恩。 ▼陳普 詠史上 景帝 賜帛寬租澤未休,四方緩急有餘侯。 餘威不賴刳蛇劍,倉卒誰梟老濞頭。 ▼陳普 詠史上 孔融 一身撐拄漢乾坤,無那危時喜放言。 不受禰衡輕薄誤,未容曹操駕金根。 ▼陳普 詠史上 孔子 絕糧之慍鮮知德,浮海之喜無取材。 子思孟軻緣底事,列之舜禹與顏回。 ▼陳普 詠史上 匡衡 鋪陳治道本群經,無愧更生與董不生。 不賴王尊作鳴鳳,欺天一點未分明。 ▼陳普 詠史上 夔垂 狠雲華月麗衣裳。搏拊初登下鳳凰。 竹矢區區天亦愛,河圖相伴到成康。 ▼陳普 詠史上 老子 瓜葛非徒李世民,牽藤引蔓百千身。 周時柱下霜眉客,今作書符呪水人。 ▼陳普 詠史上 李廣李陵 茂陵無奈太倉陳,槐裡家傳本助秦。 萬落千村荊杞滿,隴西桃李亦成薪。 ▼陳普 詠史上 李廣李陵 祈連天幸時難再,槐裡侯封命已寄。 文景餘波涓滴盡,延居數出欲何資。 ▼陳普 詠史上 李斯三首 太華終南只磨青,渭流一日肯為涇。 豺狼不食茅焦肉,水火安能熄六經。 ▼陳普 詠史上 李斯三首 拋卻韓盧把虎騎,諸生莫訝正忙時。 魚龍不隔蓬萊路,方有東門逐兔期。 ▼陳普 詠史上 李斯三首 李斯何敢妄坑儒,但作逢君固點陣圖。 造物欲為儒報德,故教草草殺扶蘇。 ▼陳普 詠史上 李膺範滂 鳳麟自古待明時,磯虱何堪論是非。 可是首陽可埋骨,爭知人怨首陽希。 ▼陳普 詠史上 廉頗藺相如 長年霜骨白皚皚,廉藺羞顏似濕灰。 白起殺心如未謝,二家隨璧獻章台。 ▼陳普 詠史上 兩生 少年賈誼空多口,老大申公繆一行。 曾識當年二君子,閉門不受叔孫生。 ▼陳普 詠史上 劉向 白虎明光奏五侯,帝鄉寥隔在溫柔。 甘泉太乙重招起,聊答青藜照白蘋。 ▼陳普 詠史上 劉歆 秀國師公雄大夫,梓枝何用歎扶疏。 劉歆父子無瓜葛,何怪昌言毀仲舒。 ▼陳普 詠史上 劉虞 曲蓋華旗起益荊,幽州臣節獨分明。 漢家福分無周旦,天遣忠賢不習兵。 ▼陳普 詠史上 劉虞 疽潰中平甲子年,蒲蠃桑椹亦蕭然。 幽州別是神仙土,谷石人間三十錢。 ▼陳普 詠史上 盧植 泓泓眸子淵亭,不見蛾眉只見經。 未似馬家親子婿,終身不踏絳紗庭。 ▼陳普 詠史上 呂後 酌醙樽前氣似虹,朱虛酒令卻相容。 王陵平勃渾無策,安漢當年一觸龍。 ▼陳普 詠史上 蒙恬 劈碎崤潼坼太行,才通腥鮑到咸陽。 地後山靈思報德,故教蒙毅去輼輬。 ▼陳普 詠史上 禰衡 銅雀羅紈宛汗青,芳洲鼓史骨如生。 羯奴礌落若日月,大雅那堪禰正平。 ▼陳普 詠史上 赧王 世曆錦延四百秋,死蚿枯竹附諸侯。 末年隆准生豐沛,誰道嬴秦是繼周。 ▼陳普 詠史上 倪寬 親媚張湯似謁居,阿諛天子過相如。 漢儒個個公孫子,不墜遺經一仲舒。 ▼陳普 詠史上 彭宣 法度名儒奉束修,帝師禮數亦宜優。 公卿股栗朱雲劍,白首門生忍不羞。 ▼陳普 詠史上 齊桓公二首 關睢澤竭自師陘,直到瓜丘爐六經。 戶外流蟲爭掩鼻,當年已作鮑魚腥。 ▼陳普 詠史上 齊桓公二首 葵丘霸氣若虹霓,東略何緣遽不知。 宰孔晉侯相遇處,齊桓已作在床屍。 ▼陳普 詠史上 秦皇 閔道飛翬指若枝,東門看日浴咸池。 生前有力移天地,死後無人予席帷。 ▼陳普 詠史上 秦皇 江神返璧事何新,海若湘君亦伐秦。 一炬東來燒不了,更勞墓上牧羊人。 ▼陳普 詠史上 屈原 仲尼死後百年期,定把離騷繼四詩。 占斷江南煙雨綠,曆山窮子與湘累。 ▼陳普 詠史上 商鞅 此天此地此經文,學者何嘗溺所聞。 盡道李斯焚典籍,不知吹火是商君。 ▼陳普 詠史上 尚父伯夷 春來秋葉在枯枝,底用端蓍更指龜。 二老東來元並轡,馬前何害不相知。 ▼陳普 詠史上 申公 片言不合去何遲,又似當年在楚時。 束帛蒲輪無報效,至今天子不迎師。 ▼陳普 詠史上 申屠嘉 漢四十年幾丞相,蹶張丞相冷如冰。 兩京禮樂何堪自,薄有申屠與宋弘。 ▼陳普 詠史上 審配 謀袁大似為曹謀,卻道辛毗破冀州。 五夜鄴溝深二丈,袁公神武一時休。 ▼陳普 詠史上 審配 獨擁殘兵守鄴城,佇儒袁尚去擒兄。 一時天地方翻覆,安把人倫罪審榮。 ▼陳普 詠史上 審配陳宮 何物曾奴董太師,原陵青草正萋萋。 一時翔集多知處,獨恨公台不擇棲。 ▼陳普 詠史上 審配陳珪 元龍父子二人耳,賢於曹公十萬師。 呂布就擒公路死,都在勸回新婦時。 ▼陳普 詠史上 審配金禕 董承種輯騷為迂,耿紀金禕計逾疏。 精衛有心安問海,螳螂方怒豈知車。 ▼陳普 詠史上 審配沮授 袁曹相與隔王路,四世三公恩海深。 當時惟有管寧是,謾對黃河歎此心。 ▼陳普 詠史上 叔孫通 劉項權將作狗偷,誰能撩虎又靡頭。 漢王不是坑儒主,頸備依依是可羞。 ▼陳普 詠史上 四皓 長樂卮前露雪眉,岩花亂笑出山時。 有人拍手瓜田裹,來往青門總不知。 ▼陳普 詠史上 宋共姬齊孝公夫人 火來秉節正如山,茀喪何心在世間。 身似泥沙心似玉,水中火裹即渾間。 ▼陳普 詠史上 蘇武 伏匿窮廬煖意回,子卿一夜夢陽臺。 歸來不與曾孫議,未必麒麟生面開。 ▼陳普 詠史上 太公 山河如許但淒涼,恰似新豐太上皇。 千古漢高真磊落,片言脫口幸咸陽。 ▼陳普 詠史上 太只敫 戰國紛紛似亂麻,釣絲誰記舊稼華。 召南禮樂棲何許,故莒城中太史家。 ▼陳普 詠史上 泰伯 斷髮雕肌費一軀,岐陽萬國布黃朱。 仲雍不解兄深意,季曆攜昌亦天吳。 ▼陳普 詠史上 田疇 徐元宛似曆山中,義氣從間窄不容。 不為犬羊殘士類,肯教曹操識盧龍。 ▼陳普 詠史上 田橫 宗族幾為孔子焚,為秦未幾又為塵。 田橫更欲橫河嶽,不把英雄讓與人。 ▼陳普 詠史上 王褒 彭祖呼噓不可為,碧雞使節豈堪持。 區區含糗羹藜厚,聊似相如衣錦時。 ▼陳普 詠史上 王允 事成一讓一矜功,一吉分明對一凶。 青瑣門前招不去,相期猶不負林宗。 ▼陳普 詠史上 王昭君 昭陽柘館貯歌兒,恨殺陳湯斬郅支。 胡草似人空好色,春光不到二閼氏。 ▼陳普 詠史上 王昭君 甯胡名號正當時,且有安棲得哺兒。 胡草似人空好色,青青合為故閼氏。 ▼陳普 詠史上 王昭君 出嫁氈裘得幾時,昭陽柘館貯歌兒。 蛾眉莫怨毛延壽,好怨陳湯斬郅支。 ▼陳普 詠史上 王昭君 呼韓骨冷複雕陶,夜夜穹廬朔月高。 為問琵琶弦底話,得無一語訴腥臊。 ▼陳普 詠史上 王昭君 甫出車延玉座傾,黃金無複贖娉婷。 騷人更望胡人返,不識松楸拱渭陵。 ▼陳普 詠史上 衛青 丞相含沙作短狐,直言長揖黯何孤。 相容幸有兩人在,帝與侯家老騎奴。 ▼陳普 詠史上 魏相 賈生晁錯總佻輕,博陸營平亦好兵。 地節三年誰作相,胡天漢地各春生。 ▼陳普 詠史上 魏相 人倫大變歲二百,蕭曹以來誰在心。 相業更生王吉疏,文學春秋猶未深。 ▼陳普 詠史上 魏相 趙禹張湯網未收,久人董偃化方流。 丞相但看漢故事,何但宣皇不用周。 ▼陳普 詠史上 武帝 二十嫖姚風火飛,鑾輿夜夜過焉支。 茂陵不費淩雲氣,解見蟠桃著子時。 ▼陳普 詠史上 武帝 鼎食諸公盡鼎烹,閭閻豪傑劍縱橫。 帝王自擊南山豕,慚愧端非聽董生。 ▼陳普 詠史上 武帝 生子曾知置齊魯,自身卻愛受何羅。 六鼇不戴林光瑟,覆轍相尋似火蛾。 ▼陳普 詠史上 武帝 商車不足算緡來,桑孔咸陽悉茂材。 一撮茂陵無覓處,建章門戶至今開。 ▼陳普 詠史上 武帝 先帝齋宮內弄兒,阿嬌金屋篡歌姬。 披香博士真才子,劉氏家傳卻未知。 ▼陳普 詠史上 武帝 幾多愛子出蕭關,山積胡沙骨未還。 正好望思臺上淚,隨風北去灑陰山。 ▼陳普 詠史上 武帝 文帝端能殺少翁,景皇不解斬常融。 正心數語深加意,位在三皇五帝中。 ▼陳普 詠史上 武帝 起上林苑賞方朔,發會稽兵惜虎符。 君側此時三四輩,盍移東海換江都。 ▼陳普 詠史上 武帝 狄山不能居一障,公孫請專事朔方。 尊榮衛霍家山嶽,冷淡申轅頭雪霜。 ▼陳普 詠史上 武帝 五十餘年四海波,建元三載盡征和。 中央寸土才無血,沃日澆天瓠子河。 ▼陳普 詠史上 夏侯勝 夏葛冬裘事已殊,茂陵禮樂議何迂。 去周未遠真淳在,莫把公孫例漢儒。 ▼陳普 詠史上 夏後氏 執法庭堅亦太堅,兩朝竊負總無緣。 何人有子如崇伯,祓滌犁牛陟配天。 ▼陳普 詠史上 項羽 齊王元在籍軍中,萬馬朱幩搇掩袂, 甘與梟雛作婦翁,更何面目見江東。 ▼陳普 詠史上 項羽 試手襄城意未怡,赤城稍覺味如飴。 必亡定死終無救,斷自朱殷海岱時。 ▼陳普 詠史上 項羽 牧羊義帝實妨賢,猶有三綱共畏天。 樹楚擊秦宜奮發,惡名何事苦爭先。 ▼陳普 詠史上 項羽 倚強恃力卻誣天,一樣人心萬萬年。 廣武十條逃得過,烏江政自不須船。 ▼陳普 詠史上 項羽 梟性狼心亦有常,青齊仍複似咸陽。 遺黎到處無餘類,欲為何人作霸王。 ▼陳普 詠史上 蕭何 三人斷盡楚關梁,一詘雄吞十七王。 高帝功臣總功狗,漢家無爵賞蕭張。 ▼陳普 詠史上 蕭望之 石顯深持兩世樞,尚書何苦戀中書。 九原若遇韓延壽,祗共諮嗟歎兩疏。 ▼陳普 詠史上 蕭張二首 漢高禮義入陵夷,械到蕭何更有誰。 惟有子房雲外客,不稱名字冠當時。 ▼陳普 詠史上 蕭張二首 晦跡功曹不受徵,興亡事已若丹青。 世間盡有文章各,誰信龍蛇尺蠖形。 ▼陳普 詠史上 辛慶忌 虎豹深宮風自寒,未央前殿拜呼韓。 二邊無事將軍老,猶得餘間救比干。 ▼陳普 詠史上 宣帝 不將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數國囚。 莫道漢家雜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 ▼陳普 詠史上 宣帝 鬥雞走狗登皇極,覽德毛從何許來。 漢室欲開新室業,王陽分合守蒿萊。 ▼陳普 詠史上 宣帝 渭橋夾道上瑤卮,甲館畫堂開禍基。 甘露三年造新室,不鬥飛燕入宮時。 ▼陳普 詠史上 宣帝 孝宣不召山陽守,痛在糟糠不下堂。 家國莫先笞已子,漢人空識抱成王。 ▼陳普 詠史上 宣帝 使民澒澒哭韓楊,郡國紛紛上鳳凰。 太子好儒幾坐廢,王陽何用苦談王。 ▼陳普 詠史上 荀息 三怨盈朝積不舒,奚齊卓子釜中魚。 區區荀叔若乳嫗,智略無稱信有餘。 ▼陳普 詠史上 揚雄二首 展禽未必非龔勝,孤竹猶將笑薛方。 可怪揚雄非桀犬,一生終倚桀門牆。 ▼陳普 詠史上 揚雄二首 德宅神庭孰與游,董賢舜禹莽伊周。 餘腥用盡桐江水,重費寒潭九曲流。 ▼陳普 詠史上 伊尹 萬物權衡在莘,孰稱社稷與君民。 君王亦有桐宮去,寄語南巢莫怨人。 ▼陳普 詠史上 有虞氏 天生瞽瞍非無意,帝隆娥皇更有心。 萬點曆山煙雨淚,後花化作幾曾參。 ▼陳普 詠史上 豫讓四首 義士忠臣不二君,漆身吞炭欲成仁。 若謀委質求親幸,又抱奸心賊大倫。 ▼陳普 詠史上 豫讓四首 幾多礪節與輕生,猶有絲毫在利名。 青史千年惟豫子,誠心大義最分明。 ▼陳普 詠史上 豫讓四首 荀息無裨晉獻公,豫生如許智宗空。 古人才德難求德,大節初心要始終。 ▼陳普 詠史上 豫讓四首 三晉崢嶸虎戰墟,中涓學語正坑儒。 石家禮法從何出,甲乙諸郎盡鯉趨。 ▼陳普 詠史上 元帝 事在兩疏心眼裹,身居石顯掌握中。 師傅不能為作主,更生空自抱孤忠。 ▼陳普 詠史上 袁紹 弟北兄南競效尤,鄴中半鄴半青州。 身分家裂無全理,終使遼東送二頭。 ▼陳普 詠史上 袁紹 田豐襲許計非良,沮授安民策最長。 己克百安牢按甲,足韟曹操到分香。 ▼陳普 詠史上 袁紹 許中四面盡仇讎,曹弱袁強正是愁。 一日四州都奉予,安閒猶遣定徐州。 ▼陳普 詠史上 臧洪 帝家安邑棘籬中,賊靡奸渠四面雄。 漢士當時惟北海,一朝青史見臧洪。 ▼陳普 詠史上 戰國 千秋萬古定於一,豈有乾坤屬虎狼。 六印蘇秦壽如石,山東終作一阿房。 ▼陳普 詠史上 張敞二首 西漢長安周鎬京,終南天秀八流清。 趙張無異曹參醉,總不能平二國爭。 ▼陳普 詠史上 張敞二首 章台陌上試金鞍,文君鏡中描遠山。 黃霸功隳王吉老,五日京兆得偷閒。 ▼陳普 詠史上 張良四首 乳口搖牙向白蛇,一朝電拂青浪沙。 下邳不得編書讀,帷幄何妨佐漢家。 ▼陳普 詠史上 張良四首 撩亂龍蛇掌上爭,罷來間掉四先生。 一棚兒女皆煙散,留得松風萬古清。 ▼陳普 詠史上 張良四首 本是山東忠孝門,卯金社稷暫相煩。 君王良全青雲意,長樂鐘中無一言。 ▼陳普 詠史上 張良四首 太公行輩赤松流,伍叔孫通了不羞。 好謝君王深體識,不將身後累劉侯。 ▼陳普 詠史上 張騫 風沙霜雪十三年,城郭山川萬二千。 漢馬死亡宛馬到,萬人怨怒一人憐。 ▼陳普 詠史上 張釋之三首 瓦器山陵刑措時,釋之而後固無之。 公車不作他年計,聊使君王識教兒。 ▼陳普 詠史上 張釋之三首 帝舜登天四海臣,可憐生殺不由身。 持平第一張廷尉,更聽君王誤殺人。 ▼陳普 詠史上 張釋之三首 塵編今古幾咿嚘,多少君王共禦囚。 自古君難臣不易,釋之片語誤千秋。 ▼陳普 詠史上 張湯公孫弘 張湯絕似公孫子,一樣奴顏裹禍心。 不賴汲生如日月,漢廷誰與破幽陰。 ▼陳普 詠史上 張湯公孫弘 漢武秦皇代有儔,奸人常緩釣魚鉤。 公孫不但能牽縱,巧計猶工毒上流。 ▼陳普 詠史上 張湯公孫弘 茂材異等竟無聞,教耨明耕卻有人。 能旱能風須記取,漢家元氣太宗仁。 ▼陳普 詠史上 張湯公孫弘 漢朝獨有舒與黯,何物梟心欲食之。 六經千載無生氣,斷自齊人作相時。 ▼陳普 詠史上 趙充國 五萬消磨作四千,羌人鐐盡漢人全。 並生雖愧征苗旅,比似嫖姚卻大賢。 ▼陳普 詠史上 中山靖王勝 樛木螽斯耳未聞,中山無屋貯兒孫。 臨分自灑黃泉淚,不在區區骨肉恩。 ▼陳普 詠史上 周公 仲尼齒發正強時,夜夜神交似故知。 話到子孫郊秂處,幾回對榻共攢眉。 ▼陳普 詠史上 周亞夫 西來三十六將軍。業業孤城勢欲焚。 細柳不逢豪傑主,當時已驗口從文。 ▼陳普 詠史上 主父偃 當年齊趙倚黃昏,曾歎蒙恬滅子孫。 一日上天沾五鼎,依角蜚粟度龍門。 ▼陳普 詠史上 子思 俎豆迂疏仁義遲。上傳下授統如絲。 薦才莫訝非家法,救世寧無爛額時。 ▼陳普 詠史上 鄒衍 六月咸陽霜亦飛,五行正是水昌時。 族秦自是談天衍,不用陶朱與仲尼。 ▼陳普 詠史上 左承祖 漢室猶余北海城,左生何懼便怔營。 至今魯國奇男子,反得當年殺士名。 ▼陳普 詠史下 北地王諶 何物譙周口似簧,幾年漢帝手牽羊。 紛紛蜀土祠諸葛,香火曾分北地王。 ▼陳普 詠史下 曹操七首 橫槊南來氣吐霓,北歸裁得景升兒。 誰言孟德烏林日,全似本初官渡時。 ▼陳普 詠史下 曹操七首 揚旌北向顧南州,牧馬東行向北愁。 亂世奸雄還自歎,景升直與本初謀。 ▼陳普 詠史下 曹操七首 無限英雄睨許都,到頭倖免豈天乎。 平生邂逅都經念,曾識篁中許貢怒。 ▼陳普 詠史下 曹操七首 濮陽火裹又潼關,幾度鯨牙虎口間。 銅雀台前閑極目,驚魂猶繞白狼山。 ▼陳普 詠史下 曹操七首 劉備孫宇豈可忘,南來舉趾遽揚揚。 劉琮脫用王威計,送死何須到武昌。 ▼陳普 詠史下 曹操七首 遷都避宇豈男兒,子翼私行更可悲。 四顧次且天獄裹,蚤如仲達鹵城時。 ▼陳普 詠史下 曹操七首 英姿蕭颯發硎刀,除卻無君事事高。 孟德文王能幾許,只爭謙退與矜豪。 ▼陳普 詠史下 曹丕 吳質車中載甲兵,辛毗頸上毛輕。 孔明才略何堪算,十倍曹丕是憲英。 ▼陳普 詠史下 曹丕 侏儒一節足亡身,衰絰三年笑殺人。 不逐獀亭天子便,龍舟何用到江濱。 ▼陳普 詠史下 曹丕 鵲構觚棱偶似詩,雞棲庭樹已當時。 公車坐使諸侯急,卻是奸人篡奪資。 ▼陳普 詠史下 曹丕 春華建安曹子建,秋實西京張釋之。 父事刑飆奴七子,黃初便作萬年期。 ▼陳普 詠史下 曹爽 眼中鸞鳳悉豺梟,一日翩翩忽滿朝。 死近天教為呂祿,罪深地不著良宵。 ▼陳普 詠史下 曹爽 四聰八達免官時,仲達含香拜玉墀。 二鬼不來同壑穀,未愁寡婦與孤兒。 ▼陳普 詠史下 鄧艾 劉葛元非百世讎,緣崖攀木作猿猴。 瞻崇艾會誰芳臭,死國沉身各二頭。 ▼陳普 詠史下 鄧艾 滅吳不解誅宰嚭,拜假何須便不諮。 受任兩無曹與馬,檻車破了欲何之。 ▼陳普 詠史下 竇氏二女 冰霜不肯受塵埃,攜手同糜百丈崖。 熊掌嚼來似雞肋,問君可事苦關懷。 ▼陳普 詠史下 杜預 晉武良心獨未亡,娼家瀆禮自多妨。 洛中冠蓋無多日,元凱春秋亦短長。 ▼陳普 詠史下 杜預 旄頭兩度茀鉤陳,黃色頻年鬥孟春。 長曆春秋兩高閣,東南填淤正肥民。 ▼陳普 詠史下 法正 崎嶇放虎事方新,喜怒平生便見真。 誰是孔明西道主,敢將東客罪西人。 ▼陳普 詠史下 範粲 半生腳不踏晉土,有翼還須飛上天。 好遣竹林諸放達,談莊說老寢車前。 ▼陳普 詠史下 房玄齡 周公制禮鳳凰嗚,渠肯抽戈指建成。 李勣牛山猶雨露,玄齡夜氣失澄清。 ▼陳普 詠史下 費禕 渭南營裹夜眠遲,漢壽屯中醉裹棋。 亡蜀似緣才太給,不關越次用陳氏。 ▼陳普 詠史下 費禕 木牛流汗上青天,漢火明知不可然。 誰識連峰攢劍戟,正虞天嗇孔明年。 ▼陳普 詠史下 苻登 南安怒氣塞長安,羌運如氐淚暗潸。 舍卻存亡論理義,江東不似馬毛山。 ▼陳普 詠史下 苻堅 甲申乙酉是明朝,趣死驕氐氣欲飄。 一寸菰蒲長一丈,無人知是宋人苗。 ▼陳普 詠史下 高歡 段韶谷刹千金鑄,彭樂丁公七寶裝。 虎子得來成底事,何如抱犢臥雲崗。 ▼陳普 詠史下 高堂隆 負土衣冠亂滿園,不知曹德是軒轅。 土山白盡忠臣發,何似初來莫妄言。 ▼陳普 詠史下 顧和 喚起鯨鯢滿北州,過江仍複漏吞舟。 一時共愛恢恢網,不悟三綱亂不收。 ▼陳普 詠史下 顧榮 石勒王彌尚未昌,東南先有顧丹陽。 顧榮持易淳於首,未必江東只許長。 ▼陳普 詠史下 關羽四首 巴山漢水本興劉,諸葛才華備贊留。 但得關髯師廣武,北州韓信在南州。 ▼陳普 詠史下 關羽四首 寢席羹杯幾載同,不知玄德訪隆中。 呂蒙陸遜誠奸賊,消為孫登作婦翁。 ▼陳普 詠史下 關羽四首 北人更欲生關羽,猶倚糜芳信士仁。 曹操雄心懷白馬,董昭空自弄精神。 ▼陳普 詠史下 關羽四首 羽血未幹蒙隕命,蒙妻正哭妾分香。 天地有心誅漢賊,但遲數月取襄陽。 ▼陳普 詠史下 韓愈 楊墨蛇龍本一區,大顛便是惡溪魚。 退之也是無操守,一貶便陳封禪書。 ▼陳普 詠史下 何無忌 懷恩馬柳志何卑,挾恨東堂德愈衰。 猶有豫章蘇武節,不慚京口協謀時。 ▼陳普 詠史下 何晏 羅襦子本官同生,故把玄談亂濁清。 粉面青蠅麾不去,到頭白黑自分明。 ▼陳普 詠史下 何曾 君親忠孝豈殊途,甲有方能罪乙無。 座上研研稱阮籍,不知聯席是公閭。 ▼陳普 詠史下 何曾 家國兒曹付五胡,奉身恨不及齊奴。 君王但說平生事,政為諸公昧遠圖。 ▼陳普 詠史下 侯景 曹操桓溫不自持,跛侯面上雨淋漓。 奸人何事乾坤裹,一日雷霆十二時。 ▼陳普 詠史下 桓範 和備淆骸赤洛陽,騎疏應共枕紅妝。 乾坤無地容何鄧,何必舁屍赴許昌。 ▼陳普 詠史下 嵇康 銅駝荊棘夜深深,尚想清談撼竹林。 南渡百年無雅樂,當年猶惜廣陵音。 全嬀 詩 陳普 詠史下 嵇紹 佞舌如簧亂孝思,竹林人物固猖披。 禦衣炯炯嵇生血,不似王生淚著枝。 ▼陳普 詠史下 賈詡 崩奔堯後一孤兒,蹠狗成群共肆欺。 賈詡未設曹操日,自為漢賊已多時。 ▼陳普 詠史下 江統 卞莊已睨鬥於菟,蕘論方規逐五胡。 莫把亂華罪夷狄,鮮卑臣節過猗盧。 ▼陳普 詠史下 姜維 國小民勞事已非,城狐不斬愈危機。 卻屯已可擒鐘會,鄧艾無翎獨解飛。 ▼陳普 詠史下 姜維 無德那堪力不任,重關如掌寇戎深。 幽冥不系梟鐘會,猶有區區一片心。 ▼陳普 詠史下 晉武帝 杳杳羊車轉掖庭,夕陽亭上北風腥。 紛紛羔膻趨河洛,為見深宮竹葉青。 ▼陳普 詠史下 晉武帝 斥出維垣令太師,盡留群小鳳凰池。 爭知暗裹牽裾子,元是屠家揣肉兒。 ▼陳普 詠史下 晉武帝 宮中擲戟又飛刀,謝玖兢兢命若毛。 豈是君王輕社稷,天教熾業謝芳髦。 ▼陳普 詠史下 梁武帝 浮山未破水先腥,浩浩蠅蟻書夜聲。 東海不知蒲塞味,誰人十萬作犧牲。 ▼陳普 詠史下 梁武帝 戒舍工夫老未員,百雙雞子送殘年。 一生般若成何事,贏得江頭載荻船。 ▼陳普 詠史下 劉道規 荊州一席不肯取,晉鼎百年寧忍移。 不死盧循函首日,忍看張偉授罌時。 ▼陳普 詠史下 劉弘 三綱政自誅辛冉,二盜清由識士行。 江左百年半天下,曾知開闢是新城。 ▼陳普 詠史下 劉琨 竹林遺類入荊楊,賈郭余塵在晉陽。 聽得平陽消息否,忍聽徐潤調笙簧。 ▼陳普 詠史下 劉琨 劉琨忠孝君親念,急切不似令狐泥。 亡身自是緣聲色,須把初心看匹磾。 ▼陳普 詠史下 劉裕 雲雨蛟龍無世無,睡中往往失明珠。 比干七竅天何惜,不付曹瞞與寄奴。 ▼陳普 詠史下 劉裕 何事佛貍能度淮,中原千尺髑髏台。 無巢燕子寧依樹,不入烏衣巷裹來。 ▼陳普 詠史下 劉裕 長安何但遺黎舞,翁仲銅駝亦笑開。 他日佛貍南下路,青泥千尺髑髏台。 ▼陳普 詠史下 劉裕 殺人廣固哭如雷,肯任長安住不回。 想是齊秦人共語,不知胡羯自南來。 ▼陳普 詠史下 柳家婢 過了秦灰漢又唐,衣冠誰不是牙郎。 河東柳氏何師法,奴婢猶知蹈大方。 ▼陳普 詠史下 盧懷慎 菜耳杯盤冷似水,開元天下緩如春。 唐人不識調羹手,把作姚崇伴食人。 ▼陳普 詠史下 盧奕 清門死節照當時,面血猶能赤義旗。 常山睢陽信奇偉,英風生自洛留司。 ▼陳普 詠史下 魯肅 龍虎鵷雛總可人,當陽傾蓋便關金。 荊州尺寸都相付,始是當年子敬心。 ▼陳普 詠史下 陸機 千里蓴羹七裡戶,兩般滋味豈難知。 建春不幸成繻葛,割盡流蘇定此時。 ▼陳普 詠史下 陸機 須信雕蟲不用工,至今天地不相容。 君看奕葉東吳陸,轉作詞章便覆宗。 ▼陳普 詠史下 呂蒙 劉葛無成痛古今,白衣搖櫓阱何深。 呂蒙公瑾俱無祿,漢室猶關造化心。 ▼陳普 詠史下 明帝四首 柳穀川西示討曹,摩波井底見芳髦。 藩垣屏翰無方尺,何用淩霄百丈高。 ▼陳普 詠史下 明帝四首 大和空國逐浮虛,曾為蒼生一掃除。 歷數未容奸宄得,收曹卷馬二中書。 ▼陳普 詠史下 明帝四首 鹹通昏主如桀紂,青龍英君翻不如。 關雎螽斯渾未識,鵲巢那得不鳩居。 ▼陳普 詠史下 明帝四首 高堂光祿心劉向,未托孤前亦已知。 爭奈九龍規太大,不堪淺薄武皇基。 ▼陳普 詠史下 慕容垂 國亡家破此心全,氐與鮮卑兩付天。 王猛開心似諸葛,風雲無望白頭年。 ▼陳普 詠史下 慕容恪 霜雹風沙雜亂飛,段龕地下見春歸。 時來但處周公位,曆舉華人百世希。 ▼陳普 詠史下 慕容恪 五族交飛日月昏,就中造休尚堪論。 景雲峰起龍城裹,猶為遺黎憶太原。 ▼陳普 詠史下 慕容恪 一聽芭蕉葉上寒,鼻頭倍益舊時酸。 河清未遇三千歲,水手猶輕十八灘。 ▼陳普 詠史下 慕容恪 傅說濟川空道在,彥方販鬻歎時難。 年來惟有樽空慮,一任滔滔溉倒瀾。 ▼陳普 詠史下 龐士元 放虎山林計已非,蛟龍雲雨意猶遲。 士元驥足思騰踏,盍有劉琮不告時。 ▼陳普 詠史下 裴顀 惠帝君臣一樣愚,九龍翁仲淚如珠。 眼前喪亂渾如岡,崇有何當卻破無。 ▼陳普 詠史下 阮籍 中道難行古已然,東邊扶起又西邊。 一般等是墟人國,莫道三君與七賢。 ▼陳普 詠史下 阮籍 截發哀號孽婦前,晉家無地亦無天。 當時阮籍丘中骨,擲向黃河尚帶膻。 ▼陳普 詠史下 山濤 君王祖述竹林風,竹葉紛紛插滿宮。 禍亂古今惟晉酷,是非憂樂一山公。 ▼陳普 詠史下 山中王袞 老卒無多盡守藩,更無毫髮罪堪言。 東堂斷手平生足,玉井蟾蜍任吐吞。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