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總集 > 全宋詩 | 上頁 下頁 |
五四 |
|
▼陳某 秋興 禾黍離離雨滿村,望中兵火幾家存, 荒城半是征人骨,秋月偏驚旅客魂。 豈意戰塵臨老見,不知心事向誰論。 抱茅蓋得青山屋,多種桃花映酒樽。 ▼陳某 秋夜風雨次韻 獨臥苦不寐,燈殘知夜深。 青氈猶是客,白髮最關心。 繞屋鳥三匝,隔江龍一吟。 誰家催寄遠,孤淚滴清砧。 ▼陳某 泉南滿歸過省下呈友人 二月泉南驛騎回,亂離懷抱為君開。 雙鳧暫假王喬力,百里空淹蔣琬才。 省幙薇陰遮案靜,溪船山色入樓來。 應知別後遙相憶,清夜吹簫月滿台。 ▼陳某 山居 白雲護危屋,遙隔世人家。 野逕不多竹,幽蘭自作花。 敝衣僧說法,枯葉樹成槎。 門外禽相狎,雙雙浴晚沙。 ▼陳某 宋奧寄友 落日猶未落,青山還自青。 鳥飛雲外見,泉過竹邊聽。 童子求新汲,先生守舊扃。 相看不相見,應註太玄經。 ▼陳某 王生小景 何處佳山水,依稀類輞川。 春風摩詰畫,夜月剡溪船。 雲樹鄉心外,鶯花客淚邊。 不嫌茅屋小,應喜是歸年。 ▼陳某 王宗起城南溪屋 水上小亭清更新,綠陰紈扇白綸巾。 豈無修竹娛佳客,卻有清風來故人。 老樹秋聲涼入骨,澄江波影玉生鱗。 讀書偏愛虛窗靜,不管門前庾亮塵。 ▼陳某 湘靈鼓瑟 蒼梧雲杳杳,湘浦月沈沈。 誰將竹間淚,彈成絲上音。 如怨複如訴,可聽不可尋。 乃知二帝子,尚懷千載心。 君臣等天地,死生空古今。 ▼陳某 小景 山迥雲垂野,江空水接天。 西風陶令宅,落日季鷹船。 愁緒丹心外,歸心白雁前。 如何倦遊客,猶是未歸年。 ▼陳某 夜歸 青松行未盡,林外一鐘聞。 小雨不傷月,西風忽破雲。 棹歸秋水遠,鄰語夜燈分。 稚子能無寐,空齋讀古文。 ▼陳某 趙仲瑜小景二首 遠水望不極,斷雲低複連。 青山秋樹屋,野渡夕陽船。 幽思滄洲上,歸心白雁前。 異鄉非隱地,聊欲寄林泉。 ▼陳某 趙仲瑜小景二首 老樹依岩壑,危橋隔遠村。 桃花春滿岸,雲氣曉當門。 白鳥來書屋,青山落酒樽。 漁舟忽相過,疑是武陵源。 ▼陳某 中秋客邸感懷 今夜天邊月,誰期海上看。 家山雖間隔,兒女暫團欒。 露重銀蟾濕,風清玉宇寒。 年年長是客,強把一樽歎。 ▼陳彭年甥 題黃敕背詩 彭年頭腦太冬烘,眼似朱砂鬢似蓬。 紕繆幸叨三字內,荒唐仍預四人中。 放他權勢欺明主,落卻親情賣至公。 千百孤寒齊灑淚,斯言無路入堯聰。 ▼陳鵬飛 惠州作 手擷春畦爪甲香,黃荑紫筍快先嘗。 我今駢邑無三百,只有園蔬一味長。 ▼陳鵬飛 贈邕管察推陳仲輔 闌幹一幅鵝溪絹,中有五箴排小篆。 古字今文認未了,火劑針鋩俱瞑眩。 平生卷軸有膏盲,首尾年來逾錯亂。 剩儲藥物走醫門,掉頭嘔冷不下嚥。 一落泥頭千丈強,謝君欲拯非手援。 銀鉤小變科鬥文,掛我床頭星斗爛。 退之處士陽冰手,驅逐羽氣車輪轉。 光芒照耀肝膽醒,兩眼頻看淚如霰。 門前惡草鋤又生,我病七年行複玩。 會須著意課兒童,日日床頭誦千遍。 ▼陳鵬飛 贈邕管察推陳仲輔 幕下誰人識杲之,微聞贊畫向蓮池。 登樓不恨鄉關遠,拄笏只言山色奇。 直道自能消鬼魅,高人何處不軒羲。 它年坐上話銅狄,可是蓬萊清淺時。 ▼陳鵬飛 卓錫泉 披沙覓山泉,不知泉在師錫端。 借師錫端卓白石,不見師泉見山錫。 須彌芥子不無別,離一離二別胡越。 我師胡越俱一家,一念遍滿恒河沙。 沙河現作天人相,一杯普供人天餉。 ▼陳丕 句 春禽得意千般語,澗草無名百種香。 ▼陳丕 南池 雜樹疏陰覆小亭,池塘流水自泠泠。 殘荷猶結高秋綠,深柳遍含斜日清。 宇內誰堪千古在,眼中吾已二毛侵。 舊時游侶晨星似,牆角啼蛩不可聽。 ▼陳普 愛日 絕妙茅齋對竹林,少年日月直千金。 殷勤好與此君約,不許空移不寸陰。 ▼陳普 愛日 一寸光陰直萬錢,況兼妙質與崇年。 睡魔懶崇俱驅去,要與窗駒鬥著鞭。 ▼陳普 伯循和石堂後二首複依韻 晉士當年一峴山,高風千古邈難攀。 浮嵐煖翠依然在,不入人間大夢關。 ▼陳普 伯循和石堂後二首複依韻 櫂歌一唱醒群迷,先有胸中九曲溪。 仁智之真常瑩徹,過門不入亦山棲。 ▼陳普 不解算四首 孔桑祗是穢塵編,劉晏空誇馬上鞭。 六合分明長策裹,不知劉項入關年。 ▼陳普 不解算四首 算來未必得盧梟,不算其如四壁蕭。 大道廣居天與伍,肯將前著亂簞瓢。 ▼陳普 不解算四首 管晏商斯幾揣摩,盡誇掌上有山河。 當身成就憑君問,孰與顏曾孔孟多。 ▼陳普 不解算四首 漢衩帷幄有真儒,五百餘人轍予盧。 三十六宮來往處,子房終得邵堯夫。 ▼陳普 不飲酒歌 人皆愛酒如金珠,我獨畏酒如毒荼。 人皆愛飲酒不醒,我獨不飲常惺如。 我若飲兮人不同,一飲三日斛, 再飲三千鐘。我若醉兮人莫比, 上以天為冠,下以地為履。 有時醉登樓,倚闌一笑江山愁。 有時醉吟詩,煙雲滿壁龍蛇飛。 有時醉起舞,莫邪出匣金蓮吐, 我欲氣兮鬥可撞,我欲力兮鼎可扛。 我欲志兮吞雲夢之八九,我欲曆兮眇天地之四方。 天地生我性不飲,我若飲時安得有酒如長江。 ▼陳普 蠶婦辭 東鄰採桑婦,西鄰養蠶女, 年年役役為蠶苦。桐花如雪麥如雲, 鳴鳩醉椹叫春雨。踏踏登竹梯, 山煙鎖春樹。不管烏台濕紅霧, 妾家有夫事犁鋤,妾家有子尚啼饑。 春蠶滿筐尚望葉,兒啼索食夫已歸。 前年養蠶不熟葉,私債未眉暗蹙。 去年養蠶絲已空,打門又被官稅促。 今年蠶嫁嫁小姑,催妝要作紅羅襦。 妾身依舊只裾布,寒燈補破聊庇軀。 蠶兮蠶兮汝知否,安得繭成大如鬥。 妾生恨不逢成周,治世春風桑五畝。 ▼陳普 長夏竹中二首 四圍碧玉繞盤河,六月此為安樂窩。 且喜身心客清淨,但愁歲月為消磨。 洞門開闢元無鎖,暑氣羞慚自倒戈。 只要人心明內外,紅塵取此本無多。 ▼陳普 長夏竹中二首 暑威赫赫甑寰區,繞屋琅玕足自娛。 四面塵埃渾不受,一年炎熱竟成無。 絕稀人跡天同處,閱盡詩書日未晡。 為惜分陰故來此,時人疑是七賢徒。 ▼陳普 呈江主簿及茗源諸公 章甫公西愧點雩,斷纓子路羨柴愚。 天知人棄終從福,道屈身伸賴讀書。 有日官曹須忍耐,薰天聲利盡欷噓。 行藏謾似琅琊客,采藥深山日不虛。 ▼陳普 呈縣尹 生賢造物意何仁,一本從來只為民。 擇取易中五陽卦,要令到處四時春。 黃扉紫闥終行志,碧水丹山且愛人。 滿縣栽花祗悅目,桑麻雨露是公真。 ▼陳普 呈縣尹 富貴能無不俯眉,太玄久作覆瓿資。 柴荊書刻聲何駛,芹草春風流已披。 似此深心寧為已,其如淺學謬蒙知。 位無大小心惟一,已是當年吐哺時。 ▼陳普 程氏館燈下白菊花 燈前一陣玉蝴蝶,火急教人網取看。 乃是徑中白甘菊,主人移入伴清寒。 ▼陳普 程朱之學四首 高明若韓蘇,方正如君實。 太山當面前,瞠目不能識。 誰能不由戶,可怪亦可惜。 得若在家庭,迷殆胡越隔。 向微程朱子,出手為開闢。 我輩白日中,夜行至今日。 ▼陳普 程朱之學四首 化工溥萬物,不過亦不遺。 何以能不勞,一理以貫之。 寂然莫可跡。桴至鼓必隨。 一朝十二牛,芒刃不少隳。 制度自恰好,形樣鹹無疑。 夭桃且灼灼,蘧竹各猗猗。 有鱗盡淵躍,無翼不天飛。 人心正爾妙,動靜悉如斯。 樞紐在方寸,運化斯為基。 眼前日萬變,堯舜一無為。 此理無上下,大小隨所如。 因物為順應,歡然嗚塤篪。 何故天下人,利器不自持。 妄端忽一起,紛潰終難支。 天開真儒出,幽探萬化機。 ▼陳普 程朱之學四首 楊氏枯不生,墨者散無紀。 申韓明不仁,黃老信非禮。 豈難定邪正,未足容臧否。 世有顏孟徒,一鼓俘其壘。 獨惟一妖鳥,來自昆侖趾。 其高出天地,其毒逾蛇豕。 名公不能辨,韓愈亦竅喜。 高士溺其深,愚夫樂其鄙。 精散不知收,魂飄不能止。 五典潛掃除,三綱悉淪委。 遂令四海人,沒溺懷襄水。 絕非是似聖,大病在近理。 仁哉天地心,特出程朱子。 ▼陳普 程朱之學四首 大中豈難明,不偏立可得。 偏似扶醉人,中如正柱石。 亭亭即道體,截截皆天則。 一毫不可裒,一發不可益。 舜君與堯民,萬世作程式。 顏仁及曾孝,亦足立人極。 倘或增減之,病痛自千百。 立如偏重船,可坐見沒溺。 形象亦易知,體段非不的。 奈何秦漢來,如瞽於五色。 ▼陳普 赤壁賦中四句 耳得之而為聲 司聽坎體本來清,舉世都將貯笛箏。 飽聽翛翛北窗吹,人間能有幾長庚。 ▼陳普 赤壁賦中四句 目遇之而成色 人間何處看真色,午夜天心月滿時。 無限凡夫空肉眼,凝眸決眥望西施。 ▼陳普 赤壁賦中四句 取之無禁 竹聲梅影芰荷香,滿簷連車不是趀。 無奈浮雲並糞土,百年瞬息萬人忙。 ▼陳普 赤壁賦中四句 用之不竭 白璧黃金殺五侯,只堪揮斥不堪留。 柳風梧月窗前草,此興江河日夜流。 ▼陳普 出行 半挑行李出藍關,便學前程地步寬。 鯨力衝開千里浪,龍光射破萬層巒。 逢人切莫談邊事,開口何須問故山。 貧殺一身無足道,蒼生百萬要平安。 ▼陳普 純父家池雙頭蓮 天地化育工,兩致一為要。 對待管流行,並起非橫矯。 亭亭南北樞,赫赫東西曜。 仁義與誠明,彼此相契約。 英皇既堯舜,丰姿巧相肖。 孤竹秀雙仁,洛水濯二妙。 人生相遭處,亦有相感召。 莘摯自犁鋤,尚父由漁釣。 共臥起煙波,魚水興蓬藋。 是為聖人偶,心膽何相照。 顏淵得仲尼,仲尼有荷簊。 孝亭合朱祭,天津會程邵。 是為德不孤,氣味何同調。 世間間草木,不足充野燒。 惟蓮出清水,植立獨奇峭。 不染淤泥緇,不逐波流漂。 何骨中庸中,肌內離騷嚼。 玩花渴頓蘇,食實饑足療。 靜中對君子,不語潛教詔。 一朝出蓮枝,此事非人料。 將興必有祥,事若玉阿鞘。 茲化豈徒爾,可以觀其徼。 上侍鶴髮慈,齒高德彌劭。 下盼庭階郎,一一淩風鷂。 平生所樹蓻,不但供棲燎。 濯纓作君子,口不道羿澆。 此去事偶心,如風曆眾竅。 家居作曾閔,富貴當廊廟。 商湯不待幹,重華不勞叫。 決無李廣奇,起足即嫖姚。 伶俜老書生,家在千里橋。 有心多不符,蠹簡徒竊剽。 年來始逢君,恨不年再少。 論心膝漸親,講理頭不掉。 相逢路不異,握手窮深穾。 相磨道義出,不覺辭螢爝。 人生何如此,無際可窺眺。 共靡中孚爵,自發同人笑。 此卉信如人,對酒為之酹。 酌酒禮此花,敢醴不敢醮。 陳普 次答熊去非七夕遇雨見候 志土千載心,爛爛如斜河。 道路坦且修,況複陰雨多。 女駿不可說,牛癡無奈何。 ▼陳普 次答熊去非七夕遇雨見候 連珠複合璧,嘆息複何年。 顛連多疾苦,道術極乖偏。 嫠婦不恤緯,杞國常憂天。 ▼陳普 次答熊去非七夕遇雨見候 五鬼不害道,含沙非殺身。 大和一巨毒,西方無人倫。 三聖不復作,誰亨萬世屯。 ▼陳普 次答熊去非七夕遇雨見候 太玄礦故在,原道塗猶迷。 一朝無渣滓,仙派起簾溪。 未能及鰥寡,不虛五緯奎。 ▼陳普 次答熊去非七夕遇雨見候 空言未深切,聊可燭朦朧。 好辯若無益,庶以雷群聾。 群仙去已久,吾儕當嗣功。 ▼陳普 次答姚考成留別 別後相逢各問年,依然緣發對華顛。 間雲獨佔半間住,伴客那無一榻眠。 酒為愁多全欠力,詩因料少未成聯。 卻憐壁上留題句,時有間情到月邊。 ▼陳普 答友人 雲作交遊山作賓,道心為主自安貧。 柴門無鑰見同物,竹帛有名終累人。 綠水一潭澄靜性,青山萬疊裹閑身。 紛紛望拜馬蹄下,不見胸中萬斛塵。 ▼陳普 大王峰 統攝群峰占水湄,長如翼德斷橋時。 惡聲聯斷仙靈耳,赤幘空汗百世師。 ▼陳普 大學 三關 致知格物最為難,夢覺關中善惡關。 若得二關俱過了,方成人在兩儀間。 ▼陳普 代壽德興尹 堯冥五葉開元正,堯雲五色輝紫清。 漁歌樵唱樂寬政,今日公堂彌兕觥。 江南春稚寒猶峭,東風先綠銀峰草。 銀峰百草皆何私,邀得東風來獨早。 寬厚不復父母心,父母萬壽兒願深。 老稚盡作斑衣舞,來聽春風堂上琴。 黃金臺上凝虛竚,碧雲為卷琴聲去。 要令四海皆陽春,不但銀峰沐膏雨。 區區祝公在此詩,寸草莫報春陽輝。 秉鈞暫借牛刀手,八荒開壽如堯時。 ▼陳普 旦氣詩 書氣如大霧,蒙我大明鏡。 主人莫如鄉,奴柰竊權柄。 不能巍巍蒞,惟聽紛紛命。 是非既昧瞀,操執豈中正。 不惟裁截偏,尤苦怠惰病。 一柱一柔弱,四維俱不竟。 循茲不回首,安得逃禽行。 為人自暴棄,造化德獨盛。 納日息萬物,停止吾視聽。 魂歸魄不安,靈根複凝定。 潛龍蟠深淵,不滅飛騰性。 五更號群雞,陡然得大慶。 熹微一隙開,洞達八荒聖。 天地頓軒豁,暫度亦餖飣。 昨非鹹昭晰,今日足審訂。 乃知天於人,父母未足並。 晦以養其明,止以茁其瑩。 此而不接續,誠犯不恭令。 工夫知如何,焚香且虔敬。 鹹淳甲戍杭州作 陳普 德陽林梅麓太守挽章 殷士皆周裸,南音獨楚冠。 寢車人更怒,負俎我何安。 義合雍容就,名應久遠看。 梅花真鐵石,耐得許多寒。 ▼陳普 東作 經綸一劄急農功,駿發公私四海同。 婦饁尚存豳國俗,耦耕不間楚鄉風。 烏犍紛亂煙雲裹,布穀焦勞風雨中。 隴中輟耕相賀處,年來隳突絕西東。 ▼陳普 冬華一夜霜 天地生萬物,節度各有常。 毫髮不可亂,奉時以行藏。 不惟寡悔吝,尤可免折傷。 倘不如所受,一一皆自伐。 今年初冬月,造物如不詳。 陰陽忽倒植,連朝狀春光。 無知桃李輩,定序忽迷忘。 ▼陳普 點綴老枝上,紛紛發出狂。 一桂為倡首,彈冠起群芳。 杏思作霞燥,梨亦擬雪香。 西蜀亦不遠,得無欺海棠。 洛陽近咫尺,能不動花王。 凍蜂與寒蝶,入秋皆死僵。 向令當此日,鼓舞又一場。 安知理自在,此事無久長。 一夕天地正,嚴風動昏黃。 吹起四澤水,結為萬瓦霜。 淩晨為著目,憔悴不可當。 萎形與死狀,貽笑於大方。 古來此事多,青史長相望。 惟有知道者,進退不狂揚。 有莘必三聘,幡然始就湯。 草廬亦三顧,然後起南陽。 萬牛挽不至,料餌豈足嘗。 賈生一召至,未期在帝旁。 不知怒絳灌,一落千丈強。 孝文且如此,何況景武皇。 申轅見漢武,席不暖客床。 昭昭萬古監,趙綰與王臧。 當時蒲輪至,老推皆騰驤。 焉知青雲路,轉眼成災殃。 大抵天下事,進退貴審量。 欲速則不達,驟進祗取亡。 善人忽急合,善事有當防。 輕浮非君子,躁急最不祥。 騎虎作麒麟,駕鶚鳳凰。 九疑峰對面,盤穀且徜徉。 ▼陳普 讀史八首 王莽當年似姬旦,煬皇前日肖曾參。 擔囊揭篋何須逐,盜賊誰無仁義心。 ▼陳普 讀史八首 王敦自歎非盛德,國忠自言無令名。 狐死不知正丘首,人倫都盡虎狼行。 ▼陳普 讀史八首 董卓猶知用荀爽,蔡京也解召楊時。 善人壽命如松柏,自有神明好護持。 ▼陳普 讀史八首 馬六尾五四代士,蔥寸肉方千世心。 浮雲轉眼百千熊,惟有性情無古今。 ▼陳普 讀史八首 天逾鐵勒偏無夜,地到扶桑更有人。 民首自黔心自白,詩書萬古不憂秦。 ▼陳普 讀史八首 祝網三驅百聖同,仲尼無語孟牽弓。 雷霆日月誰能避,肯向門前看大蟲。 ▼陳普 讀史八首 不是二顏張許輩,故將軀命委沙塵。 天生熊掌真滋味,自美自甘難告人。 ▼陳普 讀史八首 晏嬰白日為讒賊,吾道何用尤臧倉。 啜粥倚廬深墨面,天地不遣君齊梁。 ▼陳普 讀書有感 弄舌儀秦久厭看,無言混沌自安間。 人心何日無堯舜,道學終天有孔顏。 五鬼不磨吾道義,二秦長是此江山。 窗前宿草根長在,萬古春風去複還。 ▼陳普 范睢蔡澤 戰國諸公敝一言,磨喉礪舌亂乾坤。 儀秦已作風霆過,范蔡方為河海翻。 榮耀須臾空自喜,真淳毫髮了無存。 但憐三代遺孩稚,流血成河暗本原。 ▼陳普 夫差伍員 載籍幾千年,相踵興亡跡。 何國非自取,一一有來歷。 亡必以失道,與必以有德。 有德無不興,不在防寇賊。 大綱一端正,上下合於一。 左右無共鯀,小大皆益稷。 執此治天下,天下無與敵。 無道必自亡,不可容智力。 中心一不正,禍亂起不測。 計慮非不周,防閑非不密。 龍蛇起平陸,刀劍出裧席。 昔常恨吳王,不納伍員策。 父讎不共天,吳起不兩立。 敗之於夫椒,足報槜李役。 殺心如未謝,滅起如呼吸。 五千棲會稽,甲盾尚流血。 一舉而尺之,後患永絕息。 奈何倉卒中,鬼神奪其魄。 不信忠臣言,坐使良機失。 瞬息二十年,越兵破吳國。 遂令泰伯祚,一日不血食。 至今塵編中,見者皆嘆息。 抑嘗思其故,此事未足蹙。 吳亡自有端,滅越故無益。 夫差誠已誤,伍員未為得。 萬事理為准,萬理心為宅。 好惡一毫偏,成改千里隔。 本正不憂末,主強不愁客。 病四百有四,最患膏肓疾。 外邪何足憂,內寇逾螟{蜷右下換蟲}。 家不在藩籬,國不在城壁。 怨不在仇讎,憂不在夷狄。 最毒是小人,必亡惟女色。 百禍生驕矜,眾怨叢苛刻。 滅用無仁恩,死由肆胸臆。 子蘭為劉石。平慮討擊使, 尚不逃三尺。華清羽衣曲, 豈得無敵績。勾踐誠可除, 宰嚭猶在側。西施舞落日, 吳宮已荊棘。子胥計誠忠, 無乃學緩急。夫差爽已奪, 句踐自千百。殺一留其餘, 亂門豈可塞。寄語伍子胥, 善惡當詳擇。亂亡所當念, 心非最難格。 ▼陳普 福城無雪然人物與洛城一也 入城一見便金蘭,青眼論心視肺肝。 日用共為時世笑,書眠常見鬼神看。 狂歌雪裹忘年老,高臥城中傲歲寒。 但願康寧百二十,年年斫雪訪袁安。 ▼陳普 感興 千載荷神物,四書與五經。 勳華生萬民,孔顏真儀刑。 本原盡溟漠,日用垂日星。 疾契虎豹變,力行鳳凰庭。 感通窮有氣,潤澤周流形。 擬議輒破的,宰製動發硎。 達即雨天下,窮足春林坰。 自從孟子沒,斯義久晦冥。 歆雄暨馬鄭,熠熠暗飛螢。 韓柳至歐蘇。亦如醉不醒。 白書瞠兩目,不見太山青。 蕙蘭亙九畹,鼻寒不聞馨。 浩浩大城府,無人為抽扃。 宗廟失雄麗,樓閣迷岩亭。 淵淵楚七澤,渺渺東滄溟。 不識海若面,雄論誇揚舲。 名為指南車,認癸作丙丁。 名誇能作室,戹夾如堂廳。 異端塞宇宙,不能別渭涇。 夜光耿砂礫,掉臂不留停。 文章王介甫,種棘滿朝廷。 匹夫持偽辯,六合為血腥。 讀書不精義,落落空搖精。 ▼陳普 感興 晦翁去後道無傳,智水仁山尚宛然。 一室落成方翠碧,四書未竟已黃泉。 心留雨暗雲深處,魂在月明猿哭邊。 山上仙靈還聚合,虹橋消息問何年。 ▼陳普 高宗帖 寢苫枕幹子,有暇綰秋蛇。 仁人不忍見,俗子持相誇。 ▼陳普 古田女 昔年過饒州,一事獨希差。 清川浴婦人,以書不以夜。 上流濯垢膩,下流汲歸舍。 供佛與事尊,共用如啗蔗。 朝昏賣魚蝦,晴雨親耕稼。 樵蘇與負戴,鹹與夫並駕。 流汙浴豈非,失禮事可訝。 我時適逆旅,一見為汗下。 欲言不可得,況言不可得, 況敢加譏罵。靜惟天下事, 無邊可悲吒。一從文王沒, 聲教不逾華。巴夔與閩粵, 至今愧華夏。男不耕穡, 女不專桑柘。內外悉如男, 遇合多自嫁。雲山恣歌謠, 湯池任騰藉。插花作牙儈, 城市稱雄霸。梳頭半列肆, 笑語皆機詐。新奇弄濃妝, 會合持物價。愚夫與庸奴, 低頭受淩跨。吾閩自如此, 他方我可暇。福州縣十三, 餘幸窮厓下。十裡近郭縣, 此俗獨未化。一日來古田, 拔秧適初夏。青裙半絞紮, 水泥和撥迓。事事亦不惡, 位分無假借。三王二帝年, 人倫密無罅。冀方古當塗, 豐水今漣灞。見惡如豺狼, 嗜禮如膾炙。固無期桑中, 亦無舞臺榭。一國皆若狂, 一年惟有蠟。盛年事耕織, 斑白可休假。習見宜如常, 驟異良以乍。勸君但勤饁, 茲事宜永謝。儻能用吾言, 雞豚願同社。北人見颶風, 掀簸嗟真差。君子逢不若, 白書成黑夜。日月同一天, 寧複殊次舍。禮義無華夷, 悅心悉如蔗。披沙欲出金, 惡莠為害稼。朝歌與勝母, 賢者同回駕。中為去偏倚, 庸但無怪訝。安敢亢亢方, 卻無伈伈下。禮不慮咈違, 義不恤怒駡。恭惟秦漢前, 禮樂止河華。七閩義處所, 目不睹韶夏。食才美馬甲, 及僅知壓柘。應無雁弊聘, 甯識棗修嫁。曆漢晉至唐, 談口無可藉。令孜與思勖, 畏作貂璫霸。每從常袞來, 始識不逆詐。珠玉滿面前, 猶或迷光價。一二百年來, 驊騮漸知跨。述古與介夫, 各有詩書暇。晦翁黃勉齋, 遂以教天下。昔時蠻柰國, 今作齊魯花。沂風藹莫春, 弦誦殷長夏。蹡蹡多規行, 穆穆親銜迓。方知地無偏, 又喜才不借。獨餘男女俗, 缺漏留微罅。未能秣駒漢, 頗礙雪驢灞。有心即知禮, 有口皆思炙。男女既冠笄, 屋宇仍台榭。朝夕曉清溫, 春秋能社蠟。溱洧秉簡遊, 此日何可假。禮自標枝來, 心無傾蓋乍。風流與衣冠, 猶當軼王謝。再用前韻。 田漁非女事,詩以告裡社。 ▼陳普 鼓瑟 滿樓明月調雲和,五十弦中急雨過。 彩鳳拂衣鳴翠竹,素鱗鼓鬣出寒波。 淒涼楚客新愁斷,清切湘靈舊怨多。 一曲更沉人已靜,江頭雲掛緣嵯峨。 ▼陳普 鼓瑟 朱弦聲奏徹雲清,有客沉吟倚柱聽。 遺響一時存楚風,斷魂千載寫湘靈。 珠隨明月生滄海,船挾悲風過洞庭。 弦索無言膠柱倒,遙遙江上數峰青。 ▼陳普 鼓瑟 五十朱弦不與琴,一弦一柱調清音。 南華喚醒莊生夢,西蜀傳留望帝心。 魚躍滄波風嫋嫋,鳳飛丹穴月沉沉。 此情不待鏗而作,一攬新聲見古今。 ▼陳普 歸鳥 紫山青嶂盡如家,負日沖煙複帶霞。 今古乾坤秋一幅,幾番歸鳥與棲鴉。 ▼陳普 歸去來辭 歸去來兮,吾生複何之。 故園三徑在,桃李不成蹊。 台榭荒涼已無憂,階除寂寞人已希。 胡飄飄而不返,將役役以奚為。 丈夫不自量,處世寧堪悲。 省一朝之若是,悟百年之已非。 飯山曾是餓唐甫,首陽曾是餓夷齊。 名重天下何足比,利重天下何足奇。 覺利名之不昧,知貧賤而勿悲。 歸去來兮歸去來,長安縱好休徘徊。 足巾屏之行李,拂藜杖之塵埃。 杜宇知我意,聲聲苦相催。 故園行樂處,滿地生蒼苔。 歸去來兮,閩山之巔。 山奇水秀,可以忘年。 水渺茫而法白,山排闥以爭前。 昔年桃李,依舊成阡。 石徑縈紆而藤蘿聳茂,茅茨幽迥而松菊爭妍。 盤餐三百口,食足二頃田。 吟且詠,樂且禪。 飽而嬉,困而眠。 心坦坦,腹平平。 正是故園行樂處,誰知此樂樂悠然。 東風起兮百草芊,緣楊飛絮杏花鮮。 蝶翅亂,鳥聲喧。 翠欲黛,紅欲燃。 歸去故園行樂處,幾陣南風入舜弦。 西風至兮鴻雁來,萬物蕭條景物猜。 蟲聲切,猿嘯哀。 梧桐敗,菊花開。 歸去故園行樂處,清風明月好安排。 霜風凜凜雪花飛,村落無人猿夜啼。 泉酒冽,溪魚肥。 燃獸炭,撥蹲鴟。 歸去故園行樂處,竹外梅花三兩枝。 紅日三竿漁父去,雲迷四野牧童歸。 朝暮之情何已矣,四時之景已如斯。 已矣乎曷之,予知歸去兮。 松菊候門而南山聳媚,花鳥欣迎而北嶺喧呼。 悔知非之既晚,樂成賦以歸歟。 ▼陳普 和菜花二首 天公大似慰顏貧,二月滿園瓜子金。 不問異根仍異味,盡令同色亦同心。 輪蹄見棄各有路,蜂蝶爭趨亦若林。 魏紫姚黃來課此,如聞太古簣桴音。 ▼陳普 和菜花二首 華實根莇若個般,深知始解識鹹酸。 爭春豈敢當紅紫,貼地何能助碧丹。 未說余膏尤濟用,最令中色真堪餐。 洛陽個個知揚撥,此物卻無人會看。 ▼陳普 和答友人 萬事雲何只有籲,閑調經世月牙吾。 要知剝複無非數,不定乾坤未用儒。 莫問遮非並舜是,但存房範與膺模。 洗心□有義方易,間氣須教半點無。 ▼陳普 和答友人 無一能攀古聖賢,僅能澄淨一腔天。 新於梅畔見無極,久何心中閱逝川。 文暢惠勤同錫飯,東園甪裡共衾眠。 儀秦肩穀難參錯,莫怪香山去學禪。 ▼陳普 和黃雲甫韻 志欲鑽研探三原,聖言爭奈遠如天。 爬沙愧我遲而鈍,穿石輸君敏且專。 方識立身須廣大,也知去道每輕儇。 若將中正正正鵠,砥鏃磨鋒必入旃。 ▼陳普 和開元余兄儒術誤身 安得茅茨美化流,弦歌多著武城遊。 文章久矣經天地,孝悌非徒淑黨州。 惟有命焉軻不謂,貧非病也憲何羞。 曼相能使人相類,莫信詩人浪訴愁。 莫逐嗟卑嗟老流,謀身先向呂宮遊。 力耕不怕水和旱,篤信能行貊與州。 寡悔到頭終得祿,不恒自古或承羞。 藜羹布被君休歎,五十無聞卻是愁。 ▼陳普 和李太白把酒問明月歌 人生能幾月圓時,歌之舞之複蹈之。 月為一人我成三,更遣青州從事相追隨。 四人好在都無闕,相勸相酬到明發。 此夜山河有主張,鎖碎繁星俱滅沒。 採石已來五百春,當時青天為宇四無鄰。 上下通秀皆冰玉,豈徒眉宇真天人。 力士嗔人譬如刀割大江水,世間閒是閒非皆如此。 君不見李白攜月到夜郎,一洗癉天盡入冰壺裹。 ▼陳普 和清叟奉禦大都 帝裡春深草木苞,禦河滾滾浪翻桃。 萬千紅紫跡如掃,九十青皇壽已高。 南國江山歸夢遠,東宮松桂書陰交。 丘園喜有平安報,新竹初成集鳳梢。 ▼陳普 和清叟自勉 緝熙正學勿虛過,立志悠悠得幾何。 黃卷工夫當猛省,青春齒發莫蹉跎。 筆頭有焰由充養,鏡面無塵在洗磨。 六籍四書無釋子,胸中治具看森羅。 ▼陳普 和叔父九日後樓集 霞邊鶩表見羅浮,左右東南數十州。 天近先看洗光日,地高略數下灘漚。 乾坤廣大千峰玉,人物英雄百尺樓。 衰暮來茲更重九,菊花須滿雪霜頭。 萬化區中總莫逃,範圍不得是清高。 天將萸菊溫存晚,秋把山川貼助豪。 祭禰五更薦儀禮,上樓萬境攇離騷。 化工似欲重重九,催促霜前辦兩螯。 ▼陳普 和荼蘼 緣霜和雪揉為裁,消得玻瓈紫玉杯。 擾擾開時違賞玩,匆匆落去謾遲回。 顛迷蝶夢留蝸國,荏苒龍珠入蚌胎。 急作招魂傾桂酒,尚餘半面在蒼苔。 ▼陳普 和友人惠詩 萬事無非理數成,吾徒但向此研精。 介鱗有分當鹹若,麟鳳何緣許瘦生。 愧我詩書空盜竊,喜群學易有功程。 相逢亦似非人力,十載昏花一日明。 ▼陳普 和友人韻 兒童恨芳草,不識春長在。 簞瓢樂不斷,焉知顏發改。 黃鶴雅人聽,鶗鴂亦可罪。 混沌何曾死,拱璧莫輕碎。 野馬恣流行,遊絲無畦礙。 太極物物一,樂事頻年再。 緬懷良友心,不言默相對。 願為蛩駏交,共話螻螘戴。 ▼陳普 賀叔父為猶子成室 五典三綱宇宙,千金九鼎祖宗身。 茶租急切同胞義,冰蘖規模一個仁。 日月照臨倫理得,山川回合棟樑新。 教人以意非言語,此事由家更及民。 ▼陳普 賀岩上張商翁新居 商嶺高風動帝屋,商岩清夢到君王。 故將琴劍詩書室,結向煙霞水石旁。 紫氣遙知穿戶牖,青松應不隔垣牆。 後堂且設彭宣席,未許鶯鶯燕燕忙。 ▼陳普 懷古 世事悠悠一轉頭,斷雲荒草古今愁。 青山北去黃河隔,白日西飛東水流。 秦有金牛開劍閣,楚無熊虎害鴻溝。 無情蕭寺峰前月,幾夜蛩聲影半樓。 ▼陳普 積雨寫懷 識道知時乃聖賢,合人統物一之天。 兩間惟有心長在,萬變咸歸理自然。 王屋大行從艮止,北溟南海謹坤先。 行藏悉是乾龍體,要得無慚只有淵。 ▼陳普 積雨寫懷 一片真線要反觀,纖毫外物不相干。 樂天豈向青雲樂,安土須從陋巷安。 日出扶筇天地喜,雲深撥火鬼神看。 化機何啻親兄弟,但與為徒有底難。 ▼陳普 禁酒 五穀之中有淫液,堯舜未嘗得涓滴。 剛柔張馳理或容,兩間緣此生儀狄。 初如濫觴出眠山,中作江漢橫人間。 沃焦蘇枯亦宜有,滔天襄陵苦不難。 幾人捐軀乞鮫鱷,幾家蕩析無城郭。 古今魚鱉劇永嘉,至今無人非畢卓。 聖人哲士謀慮長,金城鐵壁為堤防。 尊崇流水尚泛溢,黜降登躋毋升堂。 森嚴監史如霜雪,無算無量無逾節。 僛僛傞傞未嘗有,山立佳人冰玉潔。 奈何世降波瀾狂,周公不作衛武亡。 漢家石杠耗海內,唐殿金龍跨遠方。 上下因循為日用,勝理腸胃成膏肓。 病民害物拂後土,愁天怒地幹陰陽。 聖君宵衣急民瘼,一照萬方同忭躍。 救荒令典固當爾,此事更有加商略。 東西晉武覆轍新,李白杜甫皆沈身。 夏後以前皆聖世,豈無貴客與鬼神。 四維不張既非美,人而無禮不如死。 阮籍罪當投四裔,山簡接羅尤亂紀。 江東命脈王茂弘,荊州父母陶士行。 更乞十年禁醫蠟,書生鼓腹老太平。 ▼陳普 荊公東坡 王蘇並世時,價重連城寶。 讀盡天下書,不聞性天道。 祗緣操術謬,濟以言辭藻。 輕巧者便之,承風逐瀾倒。 本意尊鞅斯,施行愧黃老。 妄謂世無雙,奮臂肆揮掃。 雅言類旃孟,給禦堅羿妔。 及其漏綻時,乃以穿窬盜。 荊棘日夜生,芝蘭遂枯槁。 禮樂禹豫州,至今鞠煙草。 重華不可呼,四罪無複討。 薄夫迷遠謀,惟貪詩句好。 ▼陳普 久旱得雨 同堂合席分汝爾,況乃貌然千萬裡。 寸總不知從何來,一夜擁衾八九起。 井田未複思扣閽,忍見秋夏田無水。 甘霖才是渴者飲,何事驕陽驕不止。 旄倪奔走緣木求,惟有氣龍尚循理。 焉知天心不廣大,無愚無智皆如子。 拜泥禱偶都不問,銜石移山良可喜。 雲飛風起作氣勢,野霧山昏醖甘美。 三朝遂作渰渰萋,一點一粒不勝紀。 籲嗟爾輩何惜命,歡呼噎嘔舞欲死。 有身安得不求生,天地之心固如此。 草茅藜藿有一策,堯舜是亦人而已。 端居廓廟同此身,及人及物唯推已。 宮中聖人念民物,春不折柳漱辟蟻。 論道燮理豈不知,一夫不獲古所恥。 三年耕有一年食,堯水湯旱無死徙。 有民心也為民謀,此道如砥直知矢。 ▼陳普 困王孫 養生喪死婦女手,受氣成形酒色胎。 牧馬夜歸眠馬下,夢魂猶繞舊樓臺。 ▼陳普 歷代傳授歌 伏羲神農黃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專頊及高辛,唐虞堯舜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湯文武是。 堯舜傳官禹傳家,天與人與非私畀。 夏禹一傳啟以賢,少康興夏滅猿豷。 十有七世于桀王,萬湯放桀夏緒墜。 殷湯應天而順人,興王地方七十裡。 太甲太戊及武丁,三宗有商為專美。 祖乙盤庚亦賢君,三十傳紂覆商祀。 周興積累由後稷,公劉太王及王季。 文王大勳武王集,伐紂牧野作牧誓。 成王嗣位在幼沖,周公輔政天下治。 成康措刑四十年,幾移周鼎幽與厲。 夷王下堂王室卑,平王東遷春秋始。 至於威烈春秋終,二百四十二年爾。 魯衛晉鄭蔡燕曹,姬氏同姓皆兄弟。 異姓齊楚秦宋陳,春秋列國侯十二。 其間五霸相繼興,齊桓小白晉重耳。 宋襄秦穆及楚莊,名曰尊王假仁義。 戰國七雄莫如秦,韓趙魏燕齊楚起。 秦滅六國吞二周,周祚至於赧王止。 天王三十有七傳,八百餘年屬周紀。 秦帝始皇太暴虐,位傳二世而已矣。 漢室龍興滅秦項,高祖劉邦赤帝子。 末年國本幾動搖,四皓一出回孝惠。 呂後臨朝諸呂反,賴有平勃植赤幟。 文景之世比成康,武帝好大功伐喜。 霍光擁昭而立宣,江充誣譖太子戾。 厥後外戚多擅權,平帝新室莽篡位。 光武誅莽複中興,漢為東漢炎運熾。 明章二帝世所稱,至於靈獻漢祚替。 前漢高文武宣朝,後漢光明章七制。 兩漢相傳二十四,禪魏曹丕竊神器。 分為三國魏蜀吳,鷸蚌相持真鼎峙。 魏則曹丕吳孫權,蜀則先主稱劉備。 魏曹承漢才四傳,天下權歸司馬氏。 晉室肇興司馬炎,三王追諡昭思懿。 兩三傳間至懷憫,群胡雲擾如鼎沸。 五涼前後南北西,四燕前後南北異。 秦前後西趙前後,後蜀大夏相吞噬。 東晉元帝都建康,天下南北分形勢。 南則晉宋齊梁陳,北則元魏東西魏。 北齊後周猶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 平陳禪周隋楊堅,夫何三世隋嗣斃。 李唐繼之纂洪圖,高祖太宗成功易。 武后易唐而為周,仁傑一言回睿意。 玄宗末戰溺楊妃,祿山叛逆為子弑。 肅宗東征複兩京,憲宗見弑陳洪志。 文宗有才誅克明,德宗猜忌任慮杞。 太宗玄宗及憲宗,號稱三宗商可擬。 末後難制藩鎮強,宦官奉立皆私議。 唐後迭興有五代,梁唐晉漢周相繼。 五代五十三年間,後有十國皆僭偽。 齊楚吳燕漢晉唐,周蜀吳越如蜂蝟。 宋受周禪握乾符,掃除僭偽皆風靡。 太祖姓趙都汴京,雪夜常幸趙普第。 太宗真仁英神哲,歷代承平善繼嗣。 至於徽欽金虜來,誤國奸臣京與檜。 高宗南渡宋復興,建都錢唐歌舞地。 孝及光寧守偏方,托胄既誅由諸史。 在位歷年四十餘,前有仁宗後有理。 至於度宗宋祚微,皆由平章似道棄。 建隆德佑十六傳,大元一統興燕薊。 ▼陳普 連山一峰獨秀 雲屏屏斷亂山稠,中有青螺百尺修。 拔萃出群高地步,導前擁後作班頭。 上連霄漢不盈尺,俯視岡陵總下流。 吾道與君亦相似,功會一簣便相侔。 ▼陳普 烈女秋 陽臺春夢逐浮雲,燈影西風獨閉門。 一點清心霜六月,半簾紅葉雨黃昏。 守符終古漸台水,墜血經今金穀園。 何事文君無雅操,琴聲一動便思奔。 ▼陳普 烈女秋 不思粉黛學傾城,心對冰壺貯月明。 魏國節操成令女,湘江竹淚泣娥英。 床頭明鏡春容減,桑下黃金秋葉輕。 守靜不因時物感,西風荒草自蛩聲。 ▼陳普 烈女秋 一盞殘燈對影居,鳳飛西去彩鸞孤。 毀身令女生全節,沉水齊姜死守符。 月色半簾間翡翠,蛩聲孤枕冷珊瑚。 柏舟歌罷塵埋鏡,淅瀝秋聲在竹梧。 ▼陳普 柳絮 去跡來蹤莫可尋,辱人頭面與衣襟。 若為蟣虱蟲蛆類,亦享軒窗庭戶陰。 六合中間不知數,兩儀化育亦何心。 手彈劍擊皆遷怒,只待霜風響竹林。 ▼陳普 路中救小魚 道逢泗轍一窮魚,氣息如絲沫尚濡。 未得相攜滄海去,蛙池共活諒中孚。 ▼陳普 屢省乃成 務本工夫在日新,悠悠莫自老青春。 課功覈實惟時敏,德業何難輩古人。 ▼陳普 屢省乃成 詩書總學本無難,年少心身莫暫間。 盡寸之功當記取,將來百仞作高山。 ▼陳普 論語 道千乘之國章 農田萬頃載車千,五者相因敬在先。 更把敬來充拓去,四方百里已堯天。 ▼陳普 論語 弟子入則孝章 孝弟謹信泛愛眾,親仁猶未是全功。 聖賢成法事物理,都在詩書六藝中。 ▼陳普 論語 攻乎異端章 墨氏似仁楊似義,佛如美色與淫聲。 刀圭烏喙甜如蜜,何況專攻欲盡精。 ▼陳普 論語 君子不器 大學真儒恥小成,一源體用要流行。 當知萬物備於我,真自修身至治平。 ▼陳普 論語 巧言令色章 正色忠言始是人,一毫巧令獸為鄰。 本心面目無難見,識比非仁即是仁。 ▼陳普 論語 三省章 專心於內最為難,又主其三得大端。 曾識中庸並孟子,正如江水發岷山。 ▼陳普 論語 慎終追遠 三千三百皆天秩,第一無如事死難。 喪祭兩端無愧悔,民風行作舜時看。 ▼陳普 論語 時習章 學專複性習為功,千五百年初發蒙。 悅樂已深加不慍,此身與道始流通。 ▼陳普 論語 首序 東魯氣勢已崔嵬,彼婦無端汶上來。 天地未開堯舜運,子西晏子亦桓{鬼隹}。 ▼陳普 論語 聞政章四首 秉彝好德性彌天,一見聖人皆勃然。 可惜欲心膠一世,無能期月況三年。 ▼陳普 論語 聞政章四首 善言善行顏閔冉,子貢依然與有之。 可是晚年深性道,三年喪畢轉依依。 ▼陳普 論語 聞政章四首 莫貪學聖在聞言,但看威儀已燦然。 無隱無言二章旨,此章蓋已具其全。 ▼陳普 論語 聞政章四首 盡心盡性自儀刑,得有相知道可行。 萬世無窮干祿法,深勞子貢不推明。 ▼陳普 論語 孝弟章 仁民愛物本親親,有子當年見亦真。 第一注中明體用,洗空千載說經人。 ▼陳普 論語 子貢問君子章 出話誰能敢不仁,未行未足信於人。 欲求內外皆無間,兌口終須後艮身。 ▼陳普 毛詩 柏舟 身似柏舟無倚著,心非席石可推移。 威儀不被憂心亂,始信生民有秉彝。 ▼陳普 毛詩 甘棠 一時決訟憩棠陰,底事南人惜到今。 德化及人仍及樹,止緣當日本根深。 ▼陳普 毛詩 穀風 從一真心出自然,每於勤苦見貞堅。 細看行道遲遲處,足驗民彝得自天。 幾年游泳與方舟,一旦同心友作讎。 苦是人心多阻隔,滿前珠玉不知收。 ▼陳普 毛詩 桃夭 一樹夭夭灼灼華,滿前萬善意無涯。 春風比屋宜家子,誰識樞機在一家。 ▼陳普 毛詩 小星 名分存存不敢忘,衾裯來往歲星光。 尊卑高下雖天秩,小紀終須屬大綱。 ▼陳普 毛詩 緣衣 正色籲為間色侵,淒風絺綌自悲吟。 酌中循理聊區處,底事先賢共此心。 人倫萬變若輪雲,一片天心久負人。 但把緣衣篇細看,末章意思藹如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