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總集 > 全三國文 | 上頁 下頁 |
劉廙(2) |
|
△答丁儀刑禮書 崇飾侈言,欲其往來。(《文選》左思《三都賦序》注) △難丁廙 夫人以禮興,刑以徑理,人情也。(《北堂書鈔》四十三) △戒弟偉 夫交友之美,在於得賢,不可不詳。而世之交者,不審擇人,務合黨眾,違先聖人交友之義,此非厚己輔仁之謂也。吾觀魏諷,不修德行,而專以鳩合為務,華而不實,此直攪世沽名者也。卿慎之,勿複與通。(《魏志·劉廙傳》注引《廙別傳》) △政論 謹案:《隋志》法家,梁有《政論》五卷,魏侍中劉廙撰,亡,舊、新唐志著於錄,至宋覆亡。廙字恭嗣,南陽安眾人,《三國志》有傳,稱廙著書數十篇,及與丁儀共論刑禮,皆傳於世,今所見僅《群書治要》載有八篇,題為《劉廙別傳》,而目錄作《政論》,據裴松之所引《別傳》,似與《政論》各為一書,則目錄作《政論》者是也。各書都未引見,《治要》有此,彌複可貴,因錄出以廣其傳。嘉慶乙亥歲。 △備政 夫為政者,譬猶工匠之造屋也。廣廈既成,眾不安,則梁棟為之斷折;一物不備,則千桂為之並廢。善為屋者,知深之不可以不安,故棟樑常存;知一物之不可以不備,故眾榱與之共成也。善為政者,知一事之不可闕也。故無物而不備;知一是之不可失也。故眾非與之共得。其不然者,輕一事之為小,忽而闕焉,不知眾物與之共多也;睹一非之為小也。輕而蹈焉,不知眾是與之共失也。 夫政之相須,猶輗轄之在車,無輗轄,猶可以小進也。謂之曆遠而不頓躓者,未之有也。夫為政者,輕一失而不矜之,猶乘無轄之車,安其少進,而不睹其頓躓之患也。夫車之患近,故無不睹焉;國之患遠,故無不忽焉。知其體者,夕惕若厲,慎其愆矣。 夫為政者,莫善於清其吏也。故選托於由夷;而又威之以篤罰,欲其貪之必懲,令之必從也。而奸益多,巧彌大,何也?知清之為清,而不知所以清之,故免而無恥也。日欲其清,而薄其祿,祿薄所以不得成其清。夫饑寒切於肌膚,固人情之所難也。其甚又將使其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夫不夫,婦不婦矣。貧則仁義之事狹,而怨望之心篤。從政者捐私門,而委身於公朝,榮不足以光室族,祿不足以代其身;骨肉饑寒,離怨於內;朋友離叛,衰(疑作棄。)捐於外,虧仁孝,損名譽。能守之而不易者,萬無一也。不能原其所以然,又將佐其室族之不和,合門之不登也。疑其名,必將忘其實,因而下之。不移之士,雖苦身于內,冒謗於外,捐私門之患,畢死力于國;然猶未獲見信之衷,不免黜放之罪。故守清者,死於溝壑,而猶有遺謗於世也。為之至難,其罰至重,誰能為之哉?人知守清之必困於終也,違清而又懼卒罰之及其身也,故不為昭昭之行,而鹹思暗昧之利;奸巧機於內,而虛名逸於外。人主貴其虛名,而不知賤其所以為名也。虛名彰於世,奸實隱於身。人主眩其虛,必有以暗其實矣,故因而貴之,敬而用之,此所謂惡貪而罰於由夷,好清而賞於盜蹠也。名實相違,好惡相錯,此欲清而不知重其祿之故也。不知重其祿,非徒失於清也。又將使清分於私,而知周於欺。推此一失,以至於欺;苟欺之行,何事而不亂哉!故知清而不知所以重其祿者,則欺而濁;知重其祿,而不知所以少其吏者,則竭而不足;知少其吏,則不知所以盡其力者,則事繁而職闕。 凡此數事,相須而成,偏廢則有者不為用矣,其餘放欺無事而不若此者也。不可得一二而載之耳。故明君必須良佐而後致治。非良佐能獨治也。必須善法有以用之。夫君猶醫也,臣猶針也,法陰陽補瀉也。針非人不入,人非針不徹於病。二者既備,而不知陰陽補瀉,則無益於疾也,又況逆失之哉!今用針而不存於善術,使所針必死,夫然也。欲其疾之療亦遠。(當有矣字。)良醫急於速療,而不恃針入之無恙也;明君忽于治平,而不恃亡失之不便亡也。 △正名 夫名不正,則其事錯矣;物無制,則其用淫矣。錯則無以知其實,淫則無以禁其非,故王者必正名以督其實,制物以息其非。名其何以正之哉?曰行不美則名不得稱,稱必實所以然,效其所以成,故實無不稱於名,名無不當於實也。曰:物又何以制之哉?曰:物可以養生,而不可廢之於民者。富之備之,無益於養生;而可以寶於世者,則隨尊卑而為之制。使不為此官,不得服此服,不得備此飾。故其物甚可欲,民不得服,雖捐之曠野,而民不敢取也,雖簡於禁,而民皆無欲也。是以民一於業,本務而末息,有益之物阜而賤,無益之寶省而貴矣。所謂貴者,民貴願(疑當作《願貴》。)之也,匪謂賈貴於市也。故其政惠,其民潔,其法易,其業大。昔人曰:「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其此之謂與? △慎愛 夫人主莫不愛愛己,而莫知愛己者之不足愛也。故惑小臣之佞,而不能廢也;忘違己之益己,而不能用也。夫犬之為猛也,莫不愛其主矣。見其主,則騰踴而不能自禁,此歡愛之甚也。有非則鳴吠,而不遑於夙夜,此自效之至也。昔宋人有沽酒者,酒酸而不售,何也?以其有猛犬之故也。夫犬知愛其主,而不能為其主慮酒酸之患者,(「者」當作「而」,案《長短經·是非》篇「患」者下有「智不足也」四字,不引劉廙《政論》。)不噬也。夫小臣之欲忠其主也。知愛之而不能去其嫉妒之心,又安能敬有道為已願稷契之佐哉?此養犬以求不貧,愛小臣以喪良賢也。悲夫!為國者之不可不察也。 △審愛 為人君者,莫不利小人以廣其視聽,謂視聽之可以益於己也。今彼有惡而己不見無善而己愛之者,何也?智不周其惡,而義不能割其情也。己不能割情於所愛,慮不能睹其得失之機,彼亦能見己成敗於所暗,割私情以事其上哉?其勢適足以厚奸人之資,此朋黨者之所以日固,獨善之所以孤弄(舊校雲,弄疑棄。)也。故視聽日多,而暗蔽日甚,豈不詭哉? △欲失 夫人君莫不願眾心之一於己也。而疾奸党之比於人也。欲得之而不知所以得之,故欲之益甚,而不可得亦甚;疾之益力,而為之者亦益勤矣。何也?彼將恐其黨也。任之而不知所以信之。朝任其身,夕訪於惡;惡無毀實,善無賞分;事無大小,訪而後知。彼眾之不必同於道也。又知訪之不能於己也。雖至誠至忠,俾曾參以事其親,借龍逢以貫其忠,猶將屈於私交,況世俗之庸臣哉?故為君而欲其臣之無黨者,得其人也;得其人而使必盡節于國者,信之於己也。 △疑賢 自古人君,莫不願得忠賢而用之也;既得之,莫不訪之於眾人也。忠於君者,豈能必利於人?苟無利於人,又何能保譽於人哉?故常願之於心,而常先之於人也。非願之之不篤而失之也。所以定之之術非也。故為忠者獲小賞,而大乖違於人;恃人君之獨知之耳,而獲訪之於人。此為忠者福無幾,而禍不測於身也。得於君,不過斯須之歡;失於君,而終身之故患,荷賞名而實窮於罰也。是以忠者逝而遂,智者慮而不為;為忠者不利,則其為不忠者利矣。凡利之所在,人無不欲;人無不欲,故無不為不忠矣。為君者,以一人而獨臣於眾奸之上,雖至明而猶困於見暗,又況庸君之能睹之哉?庸人知忠之無益於己,而私名之可以得於人,得於人可以重於君也。故篤私交,薄公議,為己者殖而長之,為國也抑而割之;是以真實之人黜于國,阿欲之人盈於朝矣。由是田季之恩隆,而齊魯之政衰也。雖成(舊校雲,成恐戒。)之市朝,示之刀鋸,私欲益盛,齊魯日困,何也?誠威之以言,而賞之以實也。好惡相錯,政令日弊,昔人曰「為君難」,不其然哉? △任臣 人君所以尊敬人臣者,以其知任人臣委所信,而保治於己也。是以其聽察,其明昭,身日高而視日下,事日遠而聽日近,業至難而身至易,功至多而勤至少也。若多疑而自任也。則其臣不思其所以為國,而思其所以得於君,深其計而淺其事,以求其指揮。人主淺之,則不陷於之難;(當作「則不□而□不陷於難」)人主深之,則進而順之以取其心。所闕者,忠於國而難明於君者也;所修者,不必忠於國而易行于時者也。因其所貴者貴之,故能同其貴;因其所賤者賤之,故能殊於賤。其所貴者不必賢,所賤者不必愚也。家懷因循之術,人為悅心易見之行。夫美大者深而難明,利長者不可以倉卒形也。故難明長利之事廢于世,阿(有脫文,案下文作「阿欲」。)易見之行塞於側,為非不知過,知困不知其乏,此為天下共一人之智,以一人而獨治于四海之內也。其業大,其智寡,豈不蔽哉?以一蔽主而臨不量之阿欲,能不惑其功者,未之有也。苟惑之,則人得其志矣;人得其志,則君之志失矣。君勞臣逸,上下易所,是一君為臣,而萬臣為君也。以一臣而事萬君,鮮不用矣,有不(舊校雲,「不」字恐衍。)用人之名,而終為人所用也,是以明主慎之。不貴知所用於己,而貴知所用於人。能用人,故人無不為己用也。昔舜恭己正南面而已,天下不多皋陶、稷、契之數,而貴聖舜獨治之功。故曰「為之者不必名其功,獲其業者不必勤其身」也,其舜之謂與? △下視 夫自足者不足,自明者不明。日月至光至大,而有所不遍者,以其高於眾之上也。燈燭至微至小,而無不可之者,以其明之下,能照日月之所蔽也。聖人能睹往知來,不下堂而知四方。蕭牆之表,有所不喻焉,誠無所以知之也。夫有所以知之,無遠而不睹;無所以知之,雖近,不如童昏之履之也。人豈逾於日月而皆賢於聖哉?故高於人之上者,必有以應於人,其察之也視下,視下者見之詳矣。人君誠能知所不知,不遺燈燭童昏之見,故無不可知而不知也。何幽冥之不盡,況人情之足蔽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