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總集 > 全晉文 | 上頁 下頁
司馬炎(16)


  △以張建為給事中詔(七年)

  郎中張建,忠篤履素,為江表士大夫所稱。宜在中朝,其以建為給事中。(《初學記》十二、《御覽》二百二十一併引《晉起居注》。)

  △以馮紞為散騎常侍詔(七年)

  尚書馮紞,忠亮在公,曆職內外,勤恪匪懈。而疾未差,屢求放退。其以紞為散騎常侍,賜錢二十萬,床帳一具。(《初學記》十二、《御覽》二百二十四並引《晉起居注》。)

  △以隴西王泰為鎮西將軍詔(十一月壬子)

  關中內屏京畿,外藩河右;北扡戎狄,南鎮巴漢。宜在懿親,以靜西土。隴西王泰,秉心誠亮,思度弘遠。(《北堂書鈔》六十四引《晉起居注》)

  △太子侍從進品詔(太康八年)

  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率更僕,東宮之達官也。其進品第五秩,與中庶子左右衛率同職,擬光祿勳。(《北堂書鈔》六十六引《晉起居注》四條)

  △郡治詔(八年)

  昔先王禦俗,以興至治,未有不先成民事者也。漢宣識其如此,是以嘆息良二千石。今之士大夫,多不樂出宰牧,而好內官。今欲皆先經外郡,治民著績,然後入為常伯納言,及典兵宿衛黃門散騎中書郎。(《藝文類聚》四十八、《御覽》二百二十、又二百五十九並引《晉起居注》。)

  △答王濟成粲等議諡郭奕詔(十月)

  非言君臣不可同,正以奕諡景不相當耳。諡所以旌德表行。案諡法:一德不懈為簡。奕忠毅清直,立德不渝,宜諡曰簡。(《晉書·郭奕傳》、《通典》一百四。太康八年十月,太常上議故太常平陵男郭奕為景侯。有司議奏,以為大晉受命,祖宗諡號,群下未有同者,蓋因近代淺情,習於所見也。奕諡與景皇帝同,可改諡曰穆。侍中王濟等議,君臣不嫌同諡,武帝詔云云。)

  △糾舉群吏詔(太康九年正月)

  興化之本,由政平訟理也。二千石長吏不能勤恤人隱,而輕挾私故,興長刑獄,又多貪濁,煩撓百姓。其敕刺史二千石糾其穢濁,舉其公清,有司議其黜陟,令內外群官舉清能,拔寒素。(《晉書·武帝紀》)

  △定二社一稷如魏制詔(太康九年)

  社稷一神,而相襲二位。眾議不同,何必改作。其便仍舊,一如魏制。(《晉書·禮志》上、《宋書·禮志》四、《通典》四十五。)

  △詔賜梁柳粟(太康十年四月)

  陽平太守梁柳,治績尤異,賜粟千斛,秩中二千石。(《北堂書鈔》三十九引王隱《晉書》)

  △封安平王孫承昭(十月壬子)

  安平獻王孫承,昔以父早亡,不建大祚,以縣封之。今以三縣封為武邑王。(引《晉起居》注。案:《安平王孚傳》作「南宮縣王」。此武邑,為異。)

  △以王琛為太子庶子詔(十年)

  尚書郎王琛,每所陳論,意在忠讜,其以為太子庶子。(《御覽》二百四十五引《晉起居注》)

  △改建宗廟詔(十年)

  往者乃魏氏舊廟處立廟,既壅翳不顯,又材木弱小,至今中間有跌撓之患。今當修立,不宜在故處。太僕寺南臨甬道,地形顯敞,更於此營之。主者依典禮施行。(《御覽》五百三十一引《晉起居注》武帝太安中詔。又引王隱《晉書》,太康十年,大廟成,遷神主於新廟。案:《晉書·禮志》、太康六年,因廟陷,當更修創。至十年,乃更改築於宣陽門內,窮極壯麗。則太安非也。今改正。)

  △複明堂及郊五帝位詔(十月)

  《孝經》:「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而《周官》雲「祀天旅上帝」,又曰「祀地旅四望」望非地,則明堂上帝不得為天也。往者眾議除明堂五帝位,考之禮文不正。且《詩序》曰:「文武之功,起於後稷,」故推以配天焉。宣帝以神武創業,既以配天,複以先帝配天,於義亦所不安。其複明堂及南郊五帝位。(《晉書·禮志》上、《宋書·禮志》三、《通典》四十二。)

  △封皇孫遹為廣陵王詔(十一月)

  遹既長且仁,可令以遹為廣陵王,以廣陵臨淮為封國,邑五萬戶。(引王隱《晉書》)

  △詔徵陸喜等十五人(太康中)

  偽尚書陸喜等十五人,南士歸稱,並以貞潔,不容皓朝。或忠而獲罪,或退身修志,放在草野。主者可皆隨本位,就下拜除,敕所在以禮發遣,須到隨才授用。(《晉書·陸雲附傳》)

  △夕牲詔

  夕牲而令有司行事,非也。改擇上旬他日。(《宋書·禮志》一。太康中。)

  △報劉頌詔(太康中)

  得表,陳封國之制,宜如古典;任刑齊法,宜複內刑。及六州將士之役,居職之宜。諸所陳聞,具之知卿乃心為國也。動靜數以聞。(《晉書·劉頌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