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總集 > 皇明經世文編 | 上頁 下頁
卷之一百八十三


  華亭徐孚遠闇公 陳子龍臥子 宋徵璧尚木 李雯舒章選輯
  宋學璟友姚參閱

  席文襄公奏疏(疏) 方文襄公奏疏(疏)

  席文襄公奏疏(疏)
  席書

  ◎疏
  南畿賑濟疏
  議定大禮疏
  議覆立世室
  論光祿寺廚役

  ○南畿賑濟疏【賑粥】

  今歲南畿旱澇相仍、民饑殊甚、巳經有司疏聞、此公為南樞貳時所上下廷議賑卹、第饑民甚多、錢穀絕少、恐難給濟、須別等第、酌緩急、乃可、以地言之、江北廬鳳淮揚滁和諸州府災為甚。江南應天太平鎮江次之。徽寧池安蘇常又次之。此地有三等。難於一例處也。以戶言之有絕爨枵腹。垂命旦夕者。有貧難巳甚。可營一食者。有秋禾全無。尚能舉貸者。此民有三等。難于一槩施也。臣日夜籌畫。今有司倉廩既虗。戶部錢糧。又難遍給。考古荒政。可行於今者。唯作粥一法。不煩審戶。不待防奸。至簡至要。可以舉行。而世俗鹹謂不便。然林次崖謂作粥但可以濟極貧有病之人而不可施之其他葢緣曾有舉於一城。不知散佈諸縣。以致四遠饑民。聞風併集。主者勢不能給致民相聚而死遂謂此法難行。今總計南畿作粥。江南北可四十二州縣。大都大縣設粥十六所。中縣減三之一。小縣減十之五。諸所設粥處。約並日舉。凡饑民來者。無論本縣隣境。軍民男女老幼口。多寡均粥給濟。起今十一月半。抵麥熟止。計用米十六萬石。用銀十六萬兩。可活人二十餘萬取用有數。未致太糜。賑卹有等。不致虗費。簡直而奸欺難作。平易而有司可舉。時文襄巳奉旨往江北賑濟疏上即命行之並諭江南廵撫一體施行此法一行。窮餓垂死之人。晨得而暮即起。其效甚速。其功甚大。扶顛起斃未有急於此者、竊謂此法非特宜於南畿。實可推於天下、因作為賑粥活命事宜、開列條款裝演成帙以獻。

  ○議定大禮疏【定大禮】

  三代之法、父死子繼、兄終弟及、自夏歷漢、二千年未有立姪為皇子故事、漢成帝以私意立定陶王。始壞三代傳統之禮。時文襄為宗伯主此議宋仁宗立濮王子。英宗即位。始終不肯稱濮王為伯。今 皇上生於 孝宗崩後二年。乃不繼 武宗大統。超越十有六年天下。上考 孝宗。天倫大義。固巳乖悖。又未嘗立為皇子。與漢宋故事大不同。自古天下無大宗小宗亦無所生所後。禮經所載乃大夫之禮不可語于帝王且伯父子侄。皆天經地義。不可改易今以伯為父。以父為叔。倫理易常。是謂大變。夫得三代傳統之義。遠出漢唐繼嗣之私者。莫若 祖訓。今祖訓曰、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則嗣位者實繼統。非繼嗣。伯自宜稱皇伯考。父自宜稱皇考。兄自宜稱皇兄。胡可改也。今 皇上於 獻帝 章聖。巳去本生二字。復下臣等議、臣書臣璁臣萼臣獻夫、及文武諸臣、皆議曰世無二道、人無二本、孝宗皇帝本伯也、宜稱曰 皇伯考、 昭聖皇太后、本伯母也、宜稱曰 皇伯母、 獻皇帝本父也、巳去本生、宜稱曰 皇考 章聖皇太后、本母也、巳去本生、宜稱曰 聖母、 武宗仍稱皇兄 莊肅皇后宜加徽稱曰 皇嫂、名義如此、允合天理之正、深即人心之安、尤願 皇上仰遵 孝宗仁聖之德。厚待昭聖則禮正而情亦無闕念 昭聖擁翊之功。孝敬益隆。始終無間。此正名定分。父得為父。子得為子兄授位於弟、臣受位於君。大倫大紀。兩有歸矣。奉神主而別為禰室於至親不廢隆 尊號而不入 太廟。於正統無幹尊尊親親。兩不悖矣是則一遵 祖訓、允合聖經、追復三代數千年未明之典禮、盡洗漢宋悖經違理之陋習。非聖人其孰能之

  ○議覆立世室【獻皇世室】

  陛下自入繼大統、首以 尊號主祀下廷臣議、讐訂三年、更詔二次、議論未合、上下乖忤、昨歲始虗心平氣、會疏上議以 孝宗敬皇帝為皇伯考、 恭穆獻皇帝為皇考、 昭聖皇太后為皇伯母、 章聖皇太后為聖母、 武宗毅皇帝為皇兄、奉迎安陸 考主於大內。祀以 天子之禮大倫既正。大統以明。至於祀典。別奉祀於大內者。此議允恰後主入廟之議者非諸公本意也以 獻皇帝。止生 皇上一人。家廟之祭。不可缺也。 太廟不敢議入者。以 獻皇帝未為天子。大統之正。不可幹也。彜倫敘、紀統明誠可以質鬼神而建天地矣、何淵也以小臣妄議而改正禮今淵乃私逞小智、妄為諛詞、臣謹以其無稽之言、辨正一二、夫所為世室者。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一世自立一廟。與今同堂異室規制不同。成周廟祭。至懿王之世。文王當祧。孝王之世。則武王當祧。以文武並有功德。乃立文世室于三穆之上。武世室於三昭之上與始祖後稷之廟皆百世不遷。此之謂世室。我國家太祖始建四廟。 德祖居北。 熙 懿 仁三祖各以昭穆東西相向後又援漢明故事。漢明帝也東都儉約改立廟制歷代遵之改建同堂異室以從簡便故我朝議祧。若如此議則是時尚祖德祖也當以 太祖擬文世室。 太宗擬武世室。今 恭穆獻皇帝由藩王追稱帝號。未為天子。未有廟號乃欲比之 太祖 太宗。立世室以祀 太廟。此其言之不經也。所謂禘祭者。古者祭始祖之所自出。以始祖配之。在周則帝嚳是也。我朝列聖相承。迄於今日。推所自出之帝。 德祖以上。巳不知所自。淵之不學無術如此淵乃以 獻皇帝為所自出。此又其言之不經一也。所謂禰廟者。先日諸臣多謂天下未有無禰之廟。故欲以 孝宗稱禰考。逮數年論定。改稱皇伯考。而以禰考歸于 獻皇帝。名義始正。今 觀德殿者即係禰廟但不可列序于昭穆間何淵乃曰禰廟得所。而後名位相須。是本無禰。而必欲立一禰于昭穆之間。然後 太廟之名始稱情也。又曰禰廟得正而後有光正統審如所言。則 皇上於 太廟中原無禰考將不得入奉 大統之宗祧乎此又其言之不經一也。昔醫士劉惠上言、欲更 觀德殿名、巳蒙 聖斷發戍邊衛、臣嘗上大禮考議曰、假使桂蕚張璁謂 獻帝可以入 太廟、非獨諸臣欲誅之、臣先攘臂誅之、今淵欲以 禦定殿名、改同文武世室、獻皇帝舊在藩服、一旦與 祖宗在帝位者並列昭穆之間非獨 獻皇帝無以見 祖宗、 陛下由此亦得取議當時、遺譏後世、臣殊死以為不可、乞斷自宸衷、正何淵之罪、而寢其議、使天下曉然、知 陛下議禮、乃疇諮在廷諸臣、而非儉人利口所能搖惑、則一代典禮、足以徵信四方、昭訓萬世。

  ○論光祿寺廚役【光祿廚役】

  邇者光祿寺卿崔傑、以廚役缺人、移文原籍勾僉非便、欲揀選餘丁千名、人給米四鬥、及量收在京善庖者二三百名以充、巳奉俞旨、葢謂止費見役四百人之糧、可得千人也、臣竊以為不然、舊例真正入冊。餘丁聽令在寺。隨同父兄役辦。候父兄有缺之日。隨補食糧。全無在役久近限期。亦無給與糧賞事例。葢出所願欲非強之也。今乃給之食。未是正糧之外。加米四千八百有奇。名為省費。實增費矣。且此輩原有定額。不可多收。如收善庖者濫充此事恐啟冒濫之端恐頃年奉詔查革詐冒之徒夤緣復入隨到隨逃虗費糧賞。非所以明禁令而懲奸欺也宜遵舊額或各省有司亟勾僉缺役以補便

  方文襄公奏疏(疏)
  方獻夫

  ◎疏
  會議祝文
  條上合行禮
  朋黨論
  災異陳言

  ○會議祝文【太廟祝文】

  古者天子七廟廟各行禮、載籍巳遠、祝詞無考、惟文獻通考、載唐開元禮玄宗時享宗廟祝詞則獻懿太代四廟、俱稱廟號、高祖太宗以下、則稱高曾祖考、及廟號、中宗則稱皇考伯考、然亦各室行禮。而非合祭今不可據。我朝洪武間、 太廟祝文雲、 高曾祖考四廟 太皇太后沿襲至今、臣等竊詳 太皇雖指祖考。 太后雖指 祖妣。而文義未明。若嫌于獨祭太皇后者。今奉 聖諭更定 太皇后之稱、固巳明白、但 七廟猶是混稱、如內閣所擬、歷舉 廟號當矣、然猶缺稱考妣若必各廟稱某 祖考妣。則 高曾之上無以為詞。難以行久。今宜於首總稱曰 皇祖考妣。然後自 德祖玄皇帝 玄皇后 太祖高皇帝 高皇后而下。歷舉廟號。至於 孝宗敬皇帝則仍稱 皇伯考。議入詔太廟祝詞仍依洪武間舊文稱皇伯考孝宗皇兄武宗皆依□ 武宗毅皇帝仍稱 皇兄則煩簡適中。經久可行矣。

  ○條上合行禮儀【悼靈祔廟】

  悼靈皇后、正位中宮禮宜祔享 太廟、但今 大廟內 九廟之制巳備、臣考唐宋故事後於太廟。未有本室則創別廟。故曲臺禮有別廟皇后。祫禘于太廟之文。又禮記喪服小記婦祔于祖姑。祖姑有三人。則祔於親者。釋之者曰親者謂舅所生母也今 孝惠太皇太后。實 皇考獻皇帝之生母。則 悼靈皇后。當祔於 奉慈殿 孝惠太皇太后之側。臣謹上合行禮儀。

  ○朋黨論【張桂之黨】

  近者大學士張璁、尚書桂蕚去位、而科道等官、論劾其素所與者、鹹指以為黨、屢下吏部覆奏張桂去位不數日即召用而子餘終身廢棄矣臣按陸粲奏內二十人、嶽倫奏內八人王化奏內二十一人六科會奏二十八人、十三道會奏三十三人、臣竊詳奏內所指姦惡不容清議者固有而善類受誣者亦多一概目以為黨繩之太過豈不至空人之國乎。且昔。年攻璁蕚者既以為黨而去之今之附璁蕚者又以為黨而去之縉紳之禍何時而巳是宜出自 聖斷敕下吏部博稽公論甄別善惡、不問黨與不黨、惟考其為人。平日何如。果姦險有徵。足以害事者去之其餘跡涉疑似。無有顯過者。悉令如舊供職。以安人心。則事無枉濫。而國體少全。但臣與璁蕚二臣、同為議禮之人、理宜引避請特命吏部左侍郎董玘等、會同九卿堂上官、從公覈實奏請。

  ○災異陳言【修省實政】

  臣聞和氣致祥、乖氣致異、不易之理也、今君臣闕同遊之樂宰輔少和衷之美。大臣乏休休有容之量。羣臣無濟濟相讓之風。德化未洽。災沴薦臻。咎實在此。消弭之術在 陛下和德于上、九卿百執事和衷於下、然後戒飭諸臣責成守令、省刑薄歛、賑窮恤孤、則德澤下流、而和氣至矣、臣又聞易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近者詔錄議禮降謫之臣、人皆稱德矣而充軍為民如俞寬馬明衡等、或流竄荒郊、或窮匿草野、其悔艾感悟、尤必有甚焉、宜一體收召以擴宥罪之仁、亦省災消戾之一道也、又今郡縣守令多不得人、葢由進士額少。勢不得不用舉貢充入途輕人玩自難稱職今宜倍取進士五六百名百名以外悉置三甲。疏入上以多取進士其途猶狹議令舉行三途並用以次銓注知縣仍令吏部畧倣漢法著為令不由知縣者。不得推臺郎。不由郡守者。不得至侍郎列卿。庶可以休養齊甿。而導迎和氣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