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 > 圖書集成乾象典 | 上頁 下頁
霜部雜錄


  《易經·坤卦》初六:履霜,堅冰至。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詩經魏風》:「糾糾葛屨,可以履霜。」〈注〉「糾紏」繚戾,寒涼之意。

  《秦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小雅》:「正月繁霜,我心憂傷。」正月,夏之四月,言霜降失節,不以其時也。

  《禮記祭義》:「春禘秋嘗,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

  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風雨霜露,無非教也。」

  《孝經·援神契》:「霜以挫物。」

  《五經通義》:「寒氣凝以為霜,霜從地升也。」

  《詩紀曆樞》:「天霜樹落葉而鴻雁南飛。」

  《山海經。中山經》:「豐山有九鐘焉,是知霜鳴。」〈注〉霜降則鐘鳴,故言「知」也。

  《家語》:「霜降而婦功成,嫁娶者行焉。」

  《國語》:「駟見而霣。」〈子敏反〉霜霣霜而冬裘具。賈逵曰:「駟房星也。」

  《文子·上德篇》:「蘭芷以芳,不得見霜。」

  《莊子·馬蹄》篇:「馬蹄可以踐霜雪。」

  《呂氏春秋·孝行覽》:「秋霜既下,眾林皆羸。」〈注〉羸葉盡也易林。早霜晚雪,傷禾害稼。

  《淮南子天文訓》:「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注〉青女天神青皇女,主霜雪。

  《說山訓》:「聖人見霜而知冰。」

  《說林訓》:「木方茂盛,終日采而不知;秋風下霜,一夕而殫。」〈又〉聖人行于水,眾人行於霜。〈注〉水行之無跡,霜雪履之有跡。

  《漢武內傳》:「仙之上藥,有元霜絳雪。」

  《後漢書·盧植傳》:「論風霜以別草木之性,危亂以見貞良之節。」

  《孔融傳論》:「懍懍焉,皜皜焉,其與琨玉、秋霜比質可也。」

  《鹽鐵論》:「霜雪晚至,五穀猶成。」

  《漢晉春秋》:袁紹與公孫瓚書曰:「處三軍之帥,當列將之任,宜令怒如嚴霜,喜如時雨。」

  《中論》「宋井之霜,以基升正之寒。」

  《禽經》:「霜蜚則霜。」〈注〉鷫鸘:鳥名。其羽可為裘以辟寒。鷫鸘飛則隕霜。

  陸機《詩疏》:「荼,苦菜,生山田及澤中。得霜甜脆而美。」

  《要覽》:「立夏日服六壬癸符,或服元冰。飛霜散暑,不能侵也。」

  《西京雜記》:「淮南王安著《鴻烈》二十一篇,自雲:字中皆挾風霜。」

  崔豹《古今注》:「鷓鴣畏霜露,夜棲則以樹葉覆背上。」

  《拾遺記》:「員嶠山有冰蠶,長七寸,黑色,有角有鱗。以霜雪覆之,然後作繭。」

  《佛國記》:「摩頭羅以南,名為中國。中國寒暑調和,無霜雪。」

  《世說》:顧悅與簡文同年,而發蚤白,簡文曰:「卿何以先白?」對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

  《南史·陸慧曉傳》:「何點常稱慧曉心如照鏡,遇形觸物,無不朗然。王思遠恒如懷冰,暑月亦有霜氣。」當時以為實錄。

  《文心雕龍》:「眚災肆赦,則文有春露之滋;明罰敕法,則辭有秋霜之烈。」

  《地鏡圖》:「視屋上瓦,獨無霜,其下有寶。」

  《齊民要術泛勝之書》曰:「植禾,夏至後八十、九十日,常夜半候之,天有霜,若白露下,以平明時,令兩人持長索相對,各持一端,以概禾中,去霜露,日出乃止。如此禾稼,五穀不傷矣。」

  凡五果,花盛時,遭霜則無子。常預於園中貯惡草生糞。天雨新晴,北風寒切,是夜必霜。此時放火作熅,少得煙氣,則免於霜矣。

  芸薹足霜乃收,不足霜即澀。

  《收越瓜》,欲飽霜,霜不飽則爛。

  「凍樹」者,凝霜封著木條也。假令月三日凍樹,還以月三日種黍。

  《北史隋紀》大業八年詔曰:「天地大德,降繁霜于秋令;聖哲至仁,著兵甲于刑典。」

  《辨命論》:「嚴霜夜零,蕭艾與芝蘭並盡。」

  《朝野僉載》:蘇味道、王同為鳳閣侍郎,或問張元一曰「二子孰賢?」對曰:「蘇如九月得霜鷹,王如十月被凍蠅。」

  劉子遇《不遇篇》:「秋霜被地而蔽者不傷。」

  《通典》:「禦史為風霜之任,彈糾不法,百僚震恐。」

  《酉陽雜俎》:「仙藥元霜絳雪。」

  《雲仙雜記》:「鵝管山霜可染紫,白庶潭露能染紅,為天下冠,恨人無知者。」

  《兼明書》謝宣遠《九日從宋公戲馬台送孔令詩》雲:「風至授寒服,霜降休百工。」臣延濟曰:「季秋涼風至,始授衣也。霜降,膠漆堅,可以為器,故美百工之功也。」明曰:「按《月令季秋》雲:『霜始降則百工休』。注曰:『謂膠漆之作停也』。宣遠亦用此義,言歲將晏,授寒衣,停百工,人民安可以謀飲燕、餞賓客也?而延濟訓『休』為美,言霜降」膠漆,堅可為器物。若如此,則既興百工,是其勞苦,何歡燕之有?且時方寒凜,非用膠漆之日,翻覆尋繹,理無所通。

  《法書要錄》:「伯英章草,似渥霧沾濡,繁霜搖落。」

  《清異錄》:「世宗時,水部郎韓彥卿使高麗,卿有一書曰《博學記》,偷抄之,得三百餘事。今抄天部七事,一威屑霜也。」

  懶真子《金陵詩》雲:「歲晚蒼官聊自保,日高青女尚橫陳。」蒼官謂松也,青女謂霜也。言日高而松上霜猶不消也。

  王安石《易泛論》:「霜陰,剛之微也。」

  《夢溪筆談》: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則來,白雁至則霜降,河北人謂之「霜信。」杜甫詩雲:「故國霜前白雁來」,即此也。

  《雞肋編》:「江南人謂社日有霜必雨。丙辰春社,繁霜濃瓦,次日果大雨。」

  《毛詩·名物解霜》:「雨露以生,而霜以肅殺相之,故霜之文從相。」《釋名》曰:「喪也。其氣慘毒,物皆喪也。」霜遺之義出於此。今霜隕而易脆,膠漆不堅,草木脫落糞本。然則古者霜降而婦功成,百工於是休息,豈特人事而已哉?亦自然之理也。《詩》曰:「正月繁霜,我心憂傷。」陽正也,陰慝也。以人正言之,則一月謂之正月;以天言之,則四月謂之正月。盛德在火,而言繁霜,無是也,則民之訛言亦大矣,故君子為之憂傷也。或曰:古者一夫嗟諮,匹婦抗憤,而六月為之飛霜,則正陽之月,霜以乖致,蓋有之矣。劉向所謂「霜降不節,不以其時。」其《詩》曰:「正月繁霜,我心憂傷。」此之謂也。蓋幽王之時,天變見於上,地變動於下,始於霜降失節,山之卑者,湧而為岡,陷而為陵;及其甚也,日月薄蝕,雷電變常,水泉沸騰,山谷易處。故《詩》曰:「朔日辛卯,日又蝕之,亦孔之醜。煜煜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塚崒崩,高岸為穀,深谷為陵。董子所謂「國家將有失道之咎,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傷敗乃至。」則若此之類是也。今露之繁在夏而至秋則成霜,霜之繁在冬而至春則成露,故《傳》以為露,陰液也,釋而為露,結而為霜。

  《蠡海集》:霜殺物,露滋物。何也?蓋霜曆陰位,露曆陽位,是以春霜亦不殺,秋露亦不生。

  《祛疑說》:「農家以霜降前一日見霜,則知清明前一日霜止;霜降後一日見霜,則知清明後一日霜止。」五日、十日而往,前後同占,欲出秧苗,必待霜止。每歲推驗,若合符節。

  《文昌雜錄》:國子朱司業言:南方柑橘雖多,然亦畏霜,每霜時亦不甚收,惟洞庭霜雖多,即無所損。詢彼人雲:「洞庭四面皆水也,水氣上騰,尤為辟霜。」所以洞庭柑橘最佳,歲收不耗,正為此爾。

  《爾雅》:翼,「鶬鴰也,長足群飛。天之將霜,先知之而鳴,不過旬日而下霜矣。」然則鶬之警霜,猶鶴之警露也。

  周益公《日記》:「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貴耳集》菊知隕霜,此物之靈也。

  《雞林類事·方言》:「霜露皆曰率。」

  《禦龍子集》:「霜重則天宇必清,氣有所著,不浮於上也。」

  《古今諺》:「秋霜足,芸薹熟。」

  《遵生八箋》:鬥指戌為霜降,氣肅露凝,結為霜矣,故雲「駟見而隕霜。」

  《銷夏》:「蜀中山水如峨眉山,夏含霜雹,碑板之所聞,昆侖之伯仲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