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 > 古今圖書集成·乾象典 | 上頁 下頁
第六十五卷


  ▼風部匯考

  《易經·說卦傳·巽》:為木、為風。

  〈大全〉張子曰:「陰氣凝聚,陽在外者不得入,則周旋不舍而為風。」 進齋徐氏曰:「巽入也。氣之善入莫如風。」

  《書經·周書·洪範》

  「星有好風,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傳〉「箕星好風,畢星好雨。」月經於箕則多風,離于畢則多雨。〈疏〉《春秋緯》雲:「月離於箕,則風揚沙。」以箕為簸揚之器故耳。鄭以為箕星好風者,箕,東方木宿;風,中央土氣,木克土,為從妻所好,故好風也。

  《詩經·邶風·終風》

  終風且暴。

  〈朱注〉終風,終日風也,暴,疾也。 終風且霾。

  〈朱注〉霾,雨,土蒙霧也。終風且曀。

  〈朱注〉陰而風曰「曀。」

  《凱風》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朱注〉南風謂之《凱風》,長養萬物者也。〈大全〉孔氏曰:「凱,樂也,風性,樂養萬物。」

  《穀風》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

  〈傳〉習習,和舒貌。東風謂之「穀風」,陰陽和而穀風至。〈疏〉孫炎曰:「谷」之言「穀。」穀,生也。穀風者,生長之風。陰陽不和,即風雨無節,故陰陽和乃穀風至。

  《小雅·穀風》

  習習穀風,維風及頹。

  〈傳〉「頹,風之焚輪」者也。風薄相扶而上,喻朋友相須而成。〈疏〉《釋天》雲:「焚輪謂頹,扶搖謂之焱。」 李巡曰:「焚輪,暴風從上來降,謂之頹;扶搖,暴風從下升上,故曰焱。」 孫炎曰:「回風從上下曰頹,回風從下上曰焱。然則頹者,風從上而下之名。回風從上而下,力薄不能更升。穀風與相遇,二風並力,乃相扶而上,喻朋友二人同心,乃相率而成也。」彼回風從上下,穀風來相扶,謂之頹,若穀風既與相扶而上,則為焱,不復為頹也。《詩》言「頹」,據其未與相扶耳。

  《周禮·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和」,

  〈訂義〉王昭禹曰:「十有二風,風之生於十二辰之位者也。」蓋天地六氣合以生風,艮為條風,震為明庶風,巽為清明風,離為景風,坤為涼風,兌為閶闔風,乾為不周風,坎為廣莫風。八風本乎八卦,《傳》曰:「舞以行八風。」謂此也。四維之風,兼於其月,故艮為條風,而立春亦曰條風。巽為清明風,而立夏亦曰清明風。坤為涼風,而立秋亦曰「涼風。」乾為「不周風」,而立冬亦曰「不周風」,故八風變而言之,又謂十二風也。

  《禮記·月令》

  孟春之月,東風解凍。

  〈疏〉按《通卦驗》雲:「立春雨水降,條風至。」條風即東風也。又雲:「正月中,猛風至。」注雲:「猛風動搖樹木有聲者」,猛風即東風之甚也。

  季夏之月,溫風始至。

  〈陳注〉朱氏曰:「溫風,溫厚之極;涼風,嚴凝之始。

  孟秋之月涼風至。」

  〈大全〉馮氏曰:「涼風至,則天地之仁氣散矣。」

  仲秋之月盲風至。

  〈陳注〉盲風,疾風也。〈大全〉嚴陵方氏曰:「盲者閉暗之稱,當建酉闔戶之月,故其風謂之盲風,又謂之《閶闔》。」

  《爾雅·釋天》

  春為發生,夏為長嬴,秋為收成,冬為安寧,四時和為通正,謂之「景風。」

  〈注〉此亦四時之別號,《屍子》皆以為太平祥風。

  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穀風,北風謂之涼風,西風謂之泰風,焚輪謂之頹,扶搖謂之焱風。與火為庉,回風為飄。日出而風為暴,風而雨,土為霾,陰而風為曀。

  〈注〉頹,暴風從上下。焱,暴風從下上。庉庉,熾盛之貌。

  《易緯·通卦驗》

  立春,條風至,赦小罪,出稽留;春分,明庶風至,正封疆,修田疇;立夏,清明風至,出幣帛,禮諸侯;夏至景風至,辨大將,封有功。立秋,涼風至,報土功,禮四鄉;秋分,閶闔風至,解懸垂,琴瑟不張;立冬,不周風至,修宮室,完邊城;冬至廣莫風至,誅有罪,斷大刑。八風以時至,則陰陽變化道成,萬物得以育生,王者當順行八政,當八卦也。

  《稽覽圖》

  太平時,陰陽和,風雨鹹同,海內不遍。地有險易,故風有遲疾。雖太平之政,猶有不能均同也。唯平均乃不鳴條。考證巽氣不至,則大風揚砂。

  《春秋緯·考異郵》

  八風殺生,以節翱翔。距冬至四十五日,條風至,條者,達生也。距,猶起也。自冬至四十五日而立春,此風應其方而來生萬物也。四十五日,明庶風至,明庶迎惠,言春分之後,陽以施惠之恩德,迎眾物而生之也。四十五日,清明風至,精芒挫收,言立夏之後,薺麥之屬,秀出已備,故挫止其鋒芒,收之使成實也。四十五日,「景風至,景風強也,強以成之,夏至之候也。強,言萬物強盛也。四十五日涼風至,涼風者,寒以閉也,立秋之後也。閉,收也,言陰寒收成萬物也。四十五日閶闔風至,閶闔者,當寒天收也,秋分之候,閶闔盛也,言時盛收物,蓋藏之也。四十五日不周風至,不周者,不交也,陰陽未合化也,立冬之後也。未合化」,言消息,純坤無陽也。《月令》曰:「天地不通而閉塞」,成冬也。四十五日,廣莫風至。廣莫者,精大滿也。冬至之候,言物無見者,風精大滿,美物也。

  風之為言萌也。其立字「蟲動於幾中者為風。」蟲動於幾,言陽氣無不周也。明昆蟲之屬,得陽乃生,遇陰則死,故風為陰中之陽也。

  《山海經·南山經》

  旄山之尾,其南有穀,曰「育遺」,《凱風》自是出。

  令丘之山,其南有穀焉,曰「中穀」,條風自是出。

  西山經

  長沙之山。「又西北三百七十裡,曰不周之山。」

  〈注〉此山形有缺,不周匝處,因名。雲「西北不周風」自此山出。符愓之山多怪雨,風雲之所出也。

  《北山經》

  法獄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犬而人面,善投,見人則笑。

  其名「山𤟤」,其行如風,見則天下大風。〈𤟤音暉〉錞於《母逢》之山,北望《雞號》之山,其風如䬅〈䬅音戾。急風貌。〉

  《中山經》

  凡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獜」。見則天下大風。

  《孫子·火攻篇》

  「月在奎、壁、翼、軫」,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

  《呂子》

  「月在奎、壁、翼、軫」,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

  《有始覽》

  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滔風,東南曰熏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淒風,西方曰飂風,西北曰厲風,北方曰寒風。」

  《史記·天官書》

  軫為車,主風。

  〈注〉《索隱》曰:「軫四星,與《巽》同位,為風車」,動行疾似之也。

  辰星《春不見》,大風。

  《律書》

  不周風,居西北,主殺生。東壁居不周風東,主辟生氣,而東之至於營室。營室者,主營胎陽氣而產之東至於危。危,垝也,言陽氣之危垝,故曰危。十月也,律中應鐘。應鐘者,陽氣之應,不用事也。其於十二子為亥。亥者,該也,言陽氣藏於下,故該也。《廣莫》風居北方,《廣莫》者,言陽氣在下,陰莫,陽廣大也,故曰《廣莫》。東至於虛。

  虛者,能實能虛。言陽氣冬則宛藏於虛日,冬至則一陰下藏,一陽上舒,故曰「虛。東至於須女。」言萬物變動其所,陰陽氣未相離,尚相如胥也,故曰須女。十一月也,律中黃鐘。黃鐘者,言陽氣踵黃泉而出也。其於十二子為子。子者,滋也;滋者,言萬物滋於下也。其於十母為壬癸。壬之為言任也,言陽氣任養萬物於下也。

  癸之為言揆也,言萬物可揆度,故曰「癸。」東至牽牛。牽牛者,言陽氣牽引萬物出之也。牛者,冒也,言地雖凍,能冒而生也。牛者,耕植種萬物也。東至於建星。建星者,建諸生也,十二月也,律中大呂。大呂者,其於十二子為醜。醜者,紐也,言陽氣在上未降,萬物厄紐,未敢出。《條風》居東北,主出萬物。「條之」,言條治萬物而出之,故曰「條風。」「南至於箕。」箕者,言萬物根棋,故曰「箕正月也,律中泰簇。」泰簇者,言萬物簇生也,故曰「泰簇。」其於十二子為寅。寅,言萬物始生螾然也,故曰「寅。」「南至於尾」,言萬物始生如尾也。「南至於心」,言萬物始生,有華心也。「南至於房。」房者,言萬物門戶也,至於門則出矣。

  明庶風居東方。明庶者,明眾物盡出也。二月也,律中夾鐘。夾鐘者,言陰陽相夾廁也。其於十二子為卯。卯之為言茂也,言萬物茂也。其於十母為《甲乙》。甲者,言萬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萬物生軋軋也。南至於氐。氐者,言萬物皆至也。南至於亢。亢者,言萬物亢見也。南至於角。角者,言萬物皆有枝格如角也。三月也律中《姑洗》。姑洗者,言萬物洗生。其於十二子為辰。辰者,言萬物之蜄也。清明,風居東南維,主風吹萬物而西之軫軫者,言萬物益大而軫軫然。西至於翼。翼者,言萬物皆有羽翼也。四月也,律中仲呂。仲呂者,言萬物盡旅而西行也。其於十二子為巳。巳者,言陽氣之已盡也。西至於七星。七星者,陽數成於七,故曰七星。

  西至於張。張者,言萬物皆張也。西至於注。注者,言萬物之始衰,陽氣下注,故曰注。五月也,律中蕤賓。蕤賓者,言陰氣幼少,故曰蕤;痿陽不用事,故曰賓。景風居南方。景者,言陽氣道竟,故曰「景風。」其於十二子為午。

  午者,陰陽交,故曰午。其于十母為丙丁。丙者,言陽道著明,故曰「丙」;「丁」者,言萬物之丁壯也,故曰「丁。」「西至於弧。」弧者,言萬物之吳落,且就死也。「西至於狼。」狼者,言萬物可度量斷萬物,故曰狼。涼風居西南維,主地。地者,沈奪萬物氣也,六月也,律中《林鐘》。林鐘者,言萬物就死,氣林林然。其於十二子為未。未者,言萬物皆成,有滋味也。「北至於罰。」罰者,言萬物氣奪,可伐也。北至於參。參言萬物可參也,故曰參。七月也,律中《夷則》。夷則,言陰氣之賊萬物也。其于十二子為申。申者,言陰用事,申賊萬物,故曰申。北至於濁。濁者,觸也,言萬物皆觸死也,故曰濁。北至於留。留者,言陽氣之稽留也,故曰「留。」八月也,律中南呂。南呂者,言陽氣之旅入藏也。其於十二子為酉。酉者,萬物之老也,故曰酉。《閶闔》,風居西方。閶者,倡也;闔者,藏也。言陽氣道萬物,闔黃泉也。其于十母為庚辛。庚者,言陰氣庚萬物,故曰庚;辛者,言萬物之辛生,故曰辛。北至於胃。胃者,言陽氣就藏,皆胃胃也。北至於婁。婁者,呼萬物且內之也。北至於奎。奎者,主毒螫殺萬物也,奎而藏之。九月也,律中無射。無射者,陰氣盛用事,陽氣無餘也,故曰「無射。」其於十二子為戌。戌者,言萬物盡滅,故曰「戌。」

  《漢書·天文志》

  月行出陽道則旱,風出陰道則陰雨。

  箕星為風,東北之星也。東北,地事天位也。故《易》曰:「東北喪朋。」及巽在東南,為風。風,陽中之陰,大臣之象也。

  其星軫也,月去中道,移而東北入箕。若東南入軫,則多風。一曰:月為風雨,日為寒溫。

  《淮南子·天文訓》

  何謂八風?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條風至,條風至;四十五日,明庶風至,明庶風至,四十五日,清明風至,清明風至,四十五日,景風至,景風至;四十五日,涼風至,涼風至;四十五日,閶闔風至,閶闔風至;四十五日,不周風至,不周風至,四十五日,廣莫風至,條風至,則出輕系,去稽留;明庶風至,則正封疆,修田疇;清明風至,則出幣帛,使諸侯。景風至,則爵有位,賞有功。涼風至,則報地德,祀四郊。閶闔風至,則收縣垂,琴瑟不張。《不周》風至,則修宮室,繕邊城。廣莫風至,則閉關梁,決刑罰。」

  《地形訓》

  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條風,東南曰景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涼風,西方曰飂風,西北曰麗風,北方曰寒風。

  「諸稽、攝提,條風之所生也;通視《明庶》,風之所生也;赤奮若,清明,風之所生也;共工景,風之所生也;諸比,涼風之所生也;皋稽,《閶闔》,風之所生也;隅強不周,風之所生也;窮奇廣莫」,風之所生也;

  《神異經·風穴》

  南方有火山,南岸下有風穴,厥大容人,其深不測,而穴中肅肅常有微風。

  《大戴禮·夏小正》

  「正月,時有俊風。」俊者,大也。大風,南風也。何大於南風也?曰:「合冰必于南風,解冰必於南風,生必於南風,收必於南風,故大之也。」

  《星經·太一》

  太一星,在天一南,天帝神,知風雨所在之國也。

  《箕宿》

  箕四星,天子後也。箕後動,有風,期三日也。前二星為後也。金星久守,風,旱。

  《壁宿》

  東壁二星客守,多風雨。

  《白虎通·八風》

  風者,何謂也?風之為言萌也,養物成功,所以象八卦。

  陽生於五,極於九,五,九四十五日變,變以為風,陰合陽以生風也。距冬至四十五日,條風至,條者,正也。四十五日明庶風至,明庶者,迎眾也。四十五日清明風至,清明者,清芒也。四十五日景風至,景,大也,陽氣長養。四十五日涼風至,涼,寒也,行陰氣也。四十五日閶闔風至,戒收藏也。四十五日不周風至,不周者,不交也,陰陽未合化也。四十五日廣莫風至,廣莫者,大也,同陽氣也。故曰:「條風至,地暖,明庶風至,萬物產,清明風至,物形;乾景風至,棘造實,涼風至,黍禾乾,閶闔風至,生薺麥,不周風至,蟄蟲匿;廣莫風至,則萬物伏,是以王者承順之,條風至,則出輕刑,解稽留,明庶風至則修封疆,理田疇;清明風至則出幣帛,使諸侯。景風至則爵有德,封有功;涼風至則報地德,化四鄉;《閶闔》風至則申象刑,飾囷倉,《不周》風至則築宮室,修城郭;《廣莫》風至則斷大辟,行獄刑。」

  《劉熙釋名·釋天》

  風兗豫司橫口,合唇言之,風泛也,其氣博泛而動物也,「青徐言」,風踧口開唇,推氣言之,風散也,氣放散也。

  《博雅·八風》

  東北《條風》,東方《明庶風》,東南《清明風》,南方《景風》,西南方《涼風》,西方《閶闔風》,西北方《不周風》,北方《廣莫風》。

  《晉書·天文志》

  箕四星,主八風。凡日月宿在箕、東壁、翼軫者,風起。王良五星,在奎北,主禦風雨水道。東井八星,月宿井,有風雨。凡遊氣蔽天,日月失色,皆是風雨之候也。雲氣如亂穰,大風將至。

  《博物志·風山》

  風山之首,方高三百里,風穴如電突,深三十裡,春風自此而出也。何以知還風也?假令東風雲反從西來,詵詵而疾,此不旋踵立西風矣。所以然者,諸風皆從上而下,或薄於雲,雲行疾下,雖有微風,不能勝上,上風來則反矣。

  《風土記·黃雀風》

  六月則有東南長風,俗名「黃雀。」長風時,海魚變為黃雀,因為名也。

  《吹花擘柳風》

  河朔春時疾風數日,一作「三日」乃止,曰「吹花擘柳風。」

  《交州記·風山》

  風山,在九真。風門,在山頂,常吐長風。

  《武陵記·風門》

  風門山有石門,去地百餘丈。將欲風起,此門隱隱有黑氣上,須臾有風競起,在《朗州》。

  《南海經·風門》

  蒼梧山左右出風,故曰「風門。」

  《王歆之始安記·風竅》

  沈軍壘北有昆侖山,連峙千仞,嶺岑蓋川,常飉飉焉,有風竅。

  《荊州記·風井·風井》,「夏則風出,冬則風入。」

  《南越志·風峒》

  高安石室,自生風峒,南北二門,狀若人功。

  《夏風》

  嶺嶠夏風發,自午至夜乃止,僕屋僵樹累年,一發或歲再三。

  《梁元帝纂要·風之異名》

  春風曰暄風、陽風,秋風曰商風、素風、激風、高風,冬風曰陰風、嚴風、哀風,猛風曰颲風,涼風曰瀏風,微風曰飉風,小風曰颼風。小風從孔來曰䫼風。

  《水經注·河水》

  河水南徑北屈,縣故城西,十裡有風山,上有穴如輪,風氣蕭瑟,習常不止。當其沖飄也,而略無生草,蓋不定眾風之門故也。

  《濕水·火山》有東西穀,廣十許步。南岸下有風穴,厥大容人,其深不測,而穴中肅肅常有微風。雖三伏盛暑,猶須襲裘。寒吹淩人,不可暫停。

  《乙巳占·風異名》

  折木髮屋,曰「怒風」,揚沙轉石,曰「狂風」,四轉五複,曰「亂風」,卒起卒歇,曰「暴風」,獨鹿蓬勃,曰「勃風」,扶搖羊角,曰「飄風」,清涼溫和,塵埃不動,曰「和風。」

  《番禺雜記·煉風》

  颶風將發,有微細雨,先緩後急,謂之「煉風。」

  《三水小牘·風穴》

  汝南臨汝縣有小山曰「崆峒」,其巔洞穴如盎,將有大風雨,則白犬自穴出,田夫以為候。白崖山之右,有巨穴如井,不知深淺。穴口四圍,津津如汗,間有氣出,騰空為白雲。須臾風起,怒號如雷。裡人見雲,即知風起。散則風定,細則風小,盛則風猛,窒其穴。風雖小而民多瘴,開則風如故,而瘴亦衰。

  《宋史·天文志》

  尾宿九星,客星出則為風。流星出入風雨時。

  箕宿四星,主八風。凡日月宿在箕、壁、翼、軫者,皆風起;舌動,三日有大風。日犯,大風沙。月食,為風。月暈,為風。

  月犯,多風。歲星守之,多惡風。太白守之,為風。孛入,則多風雨。箕口斂,為雨;開,為多風少雨。

  牛宿六星,歲星留守,在牛西,主風雪。

  營室二星,月暈為風。

  壁宿二星,月暈,為風。太白犯之,多風雨。客星守之,多風雨。

  附路一星,在閣道南,主禦風雨。

  畢宿八星,日暈,有風雨。歲星犯,冬多風雨。

  《東井八星》,月宿,其分有風雨,日暈則多風雨。

  軒轅十七星,一曰「權星」,陰陽交合,怒為風權主之。

  翼宿二十二星,太白出入留舍,大風。

  軫宿四星,主風。月暈,歲多大風。

  《遯齋閑覽·吹花擘柳風》

  河朔春時多大風,飛塵撼木,數日一作,每作輒三二日方止。以訪左右,對曰:「不得是風,且無年,是名吹花擘柳。」草木百穀皆藉之。

  《蠡海集·花信風》

  「二十四番《花信風》」者,蓋自冬至後三候,為小寒十二月之節氣。月建於醜,地之氣辟於醜,天之氣會於子,日月之運,同在元枵,而臨黃鐘之位,黃鐘為萬物之祖,是故十一月天氣運於醜,地氣臨于子,陽律而施于上,古之人所以為造曆之端。十二月天氣運於子,地氣臨于醜,陰呂而應于下,古之人所以為候氣之端,是以有「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語也。五行始於木,四時始於春。木之發榮於春,必於水土,水土之交在於醜,隨地辟而肇見焉,昭矣。析而言之,一月二氣六候,自小寒至穀雨,凡四月八氣,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風信應之,世所言始于梅花,終於楝花也。詳而言之,小寒之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之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立春之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雨水之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驚蟄之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春分之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清明之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穀雨之一候,牡丹,二候酴醾,三候楝花花竟則立夏矣。

  《桂海虞衡志·岩洞》

  元風洞,去棲霞傍數百步,風自洞中出,寒如冰雪。

  《沈懷遠南越志·颶風》

  熙安間多颶風。颶者,具四方之風也,常以六七月發,未至時三日,雞犬為之不寧。一曰「懼風」,言怖懼也。

  《觀象玩占·候風之法》

  凡候風,必于高平遠暢之地,立五丈竿,以雞羽八兩為葆,屬竿上,候風吹葆平直則占。或於竿首作盤,上作三足烏,兩足連上外立,一足系下,內轉。風來則烏轉,回首向之,烏口銜花,花施則占之。羽必用雞,取其屬巽而能知時。羽重八兩,以象八風。竿長五丈,以法五音。烏者,日中之精,巢居知風,烏為其首也。今又按《古書》雲:「三丈五尺竿,以雞羽五兩系其端。」羽平則占。

  然則長短輕重惟適宜,不在過泥,但須出眾中,不被隱蔽,有風即動,直而不激,便可占候。羽毛必須五兩以上,八兩以下,蓋羽重則難舉,輕則易舉也。時常占候,必須用烏。

  凡風發,初遲後疾者,其來遠;初急後緩者,其來近。動葉十裡,鳴條百里,搖枝二百里,落葉三百里,折小枝四百里,折大枝五百里,飛沙走石千里,拔大根三千里。

  《五音占法·京房占》曰:「風角有推五音,有納音,木、金、水、火、土。有以十二支配五音,有聽聲配五音。風所發,各以五音之數,期風之遠近。宮風近十裡,中百里,遠千里;征風近七裡,中七十裡,遠七百里;羽風近六裡,中六十裡,遠六百里;商風近九裡,中九十裡,遠九百里;角風近八裡,中八十裡,遠八百里。皆以五音成數推之,變通其」數,「觸類而長」之風,從來二十四處,皆須明知發止,審別支幹八卦所發時早晚,來從何處,息在何時,回止何辰,皆須知之,乃可以言。

  《聽聲辨五音法》

  李淳風曰:「凡占風,必知風之情,風之聲。五音者,五行之聲,皆出於黃鐘之管。管長九寸,聲最濁而為宮,其數九九八十一分增減以生上下。故三分減一分,餘五十四;三分益一分,為七十二;三分減一,餘四十八;三分益一,為六十四。以成五音之數。聽聲之法,必須耳察。大小清濁,必以度數正之。度數正則聲亦正,不」可以文載口諭,今言其梗概雲。

  宮聲風如牛鳴,穽中隆隆如雷鼓。

  征聲風如奔牛,如炎火,如縛彘駭走。

  《羽聲》風,如擊濕鼓,如水揚波,激氣相磋,如麋鹿鳴。

  商聲風,如離群羊,如叩鐘磬,如蜚羽之聲,如流水嗚咽感人。

  《角聲風》如千人叫嘯,言語琅琅,如人悲,如人叫,啾啾唧唧,如鳴雉伐木。

  《天門風》

  天下多有出風之處,名山大川皆有風穴,惟天門所出風可占。天門者,乾方也,戌亥同為乾方。

  《旋風》

  飄風、回風、扶搖、羊角、焚輪,皆其類也。自下而上值於天,亦有自上而下者,通謂「旋風。」

  《江郎山志》

  風洞

  《江郎山風》洞,天將雨,則風從中出。

  《天中記·五風信》

  吳俗以十月初五日為五風生日,漁者盛陳牲醴,饗並湖諸祠,祈此日有風,則每五日風雨如期而至,終歲皆然。可以揚帆取魚,謂之《五風信》。

  《明一統志·長陽縣》

  風穴,在長陽縣南三十裡方山,「夏則風出,冬則風入,春秋風則靜。」

  《田家五行·雜占論月》

  月暈主風,何方有闕,即此方風來。

  《論星》

  星光閃爍不定,主有風。

  《論風》

  夏秋之交,大風及有海沙雲起,俗呼謂之「風潮」,古人名之曰「颶風。」言其具四方之風,故名颶風。有此風,必有霖淫大雨同作,甚則拔木偃禾、壞房室、決堤堰。其先必有如斷虹之狀者見,名曰「颶母。」航海之人見此,則又名破帆風。

  凡風,單日起,單日止;雙日起,雙日止。

  諺雲:「西南轉西北,搓繩來絆屋。」又雲:「半夜五更西,天明拔樹枝。」又雲:「日晚風和,明朝再多。」又雲:「惡風盡日沒。」又雲:「日出三竿,不急便寬。」大凡風日出之時必略靜,謂之風讓日。大抵風自日內起者必善,夜起者必毒,日內息者亦和,夜半息者必大凍。已上並言隆冬之風。

  諺雲:「春風踏腳報,言易轉方」,如人傳報不停腳也。一雲:「既吹一日南風,必還一日北風。」報答也。二說俱應。

  諺雲:「西南早到,晏弗動草。」言早有此風,向晚必靜。

  諺雲:「南風尾,北風頭。」言南風愈吹愈急,北風初起便大。

  《論雲》

  雲:「若炮車形起,主風起。」

  《論氣候》

  元宵前後,必有料峭之風,謂之《元宵風》。

  凡春有二十四番花信風:梅花風打頭、楝花風打末。

  中秋前後起西北風,謂之「霜降信。」

  立冬前後起西北風,謂之「立冬信。」月內風頻作,謂之「十月五風信」。

  《管窺輯要·風名狀》

  李淳風曰:「按占風之家,多雲髮屋、折木、揚砂、走石等語,若每占中俱著此語,則又至繁,今輒以一家例之。

  古雲髮屋、折木、揚砂、走石,今謂之怒風,多為不吉之象。一日之內,三傳移風,古雲四轉五複,今謂之亂風。

  亂風者,狂風不定之象。天無雲晴爽,忽起大風,不經刻而止,止複忽起,乍有乍無,今謂之暴風。暴風主有」卒暴事。鳴條擺樹,蕭蕭有聲,今謂之飄風。迅風觸塵蓬勃,今謂之勃風。迴旋羊角,古謂扶搖羊角,今謂之回風。回風卒起,而圜轉扶搖,有如羊角,向上輪轉。有自上而下者,或磨地而起者,總謂之回風,亦專有占古雲暗冥濁寒刻者,今總謂之霾曀。凡風和暢清悅,溫良適時,塵埃不起,人情恬淡,是謂「祥風。」天色晦冥,風氣昏濁,其聲寒慘,塵埃蓬勃,是謂「災風。」風勢紛錯交亂,乍起乍止,深藏難測,其聲聒耳,是謂「小人魅惑風。」風勢暴起,南北不定,離合氛埃,是謂「上下不寧之風。」風勢凜洌,人懷戰慄,是謂「刑罰慘刻風。」風聲啾喞慘切,令人悲惜,為「大喪風。」風聲如火賓士,乍起乍息,為旱火風。

  《占風歌》

  魁罡氣白黃,堤防風勢狂。早間日曬耳,狂風即時起。
  早白與暮赤,飛砂及走石。午前日忽昏,北方風怒嗔。
  午後日昏暈,風起須當慎。日月忽後圓,風來不等閒。
  雲掩日不動,風勢如山重;反照色黃光,明朝風必狂。
  天道忽昏慘,狂風時下感。天色赤與黃,頃刻大風狂。
  黑雲片片生,眼底主狂風。黑紫雲如牛,狂風急如流。
  雲勢若魚鱗,來朝風不輕,黑雲北方突,暴頻風大毒。
  黑雲半開閉,大颶隨風至,雲起亂行急,風勢難當抵。
  □□□□□,狂風來不少,辰闕電光飛,大颶必可期。
  連日雨朦朧,必定起狂風。星辰若晝見,頃刻狂風變。

  《天步真原·論天氣日月五星之能》

  「土星木星相會及沖方」,秋分大風。

  土星、水星、火星會沖方:熱宮風

  木星火星會沖方,春分秋分風。

  水星會沖方濕宮,雨,別宮,天晴小風。

  木星、水星會沖方,有風熱,宮內大旱熱風。

  木星太陰會沖方有風。

  火星太陽會沖方,冷宮「風極大。」

  火星水星會沖方,秋分大風。

  太陽水星會乾宮,有熱風。

  金星、水星會「濕宮風。」

  《論天氣開門》

  開門之理,如太陽舍在巨蟹,土星舍在磨羯,不論何時,但太陽與土星相會沖方,即為開門,門開即有入門者,其冷熱晴雨皆倏忽有變。開門有三:一木星水星是開風門,壞樹木房室。

  《掃星》

  掃星色不定者,水星之性,雷電暴風。

  《流火》

  流火主天氣多風,風從流星方來。

  《日月食》

  太陽太陰失光,其害所主,當論五星與太陽太陰相會相沖方,木星、水星主風。

  《占年主星》

  土星為本年主星多晦風。

  火星為本年主星,多熱風。

  《春秋分至論天氣》

  四正宮內五星,在日光下,冬至多南風。

  《金水》在日光下,冬至有南風,春分風多。

  《回回曆·天時寒熱風雨》

  太陰與一星相照,及相離,後別與一星相照。後照二星,是太陰所在宮及宮主星所在宮,又與太陰所在宮分相對,主風。

  如太陰離火星與金星照,或離太陽與土星照,或離土星與太陽照。

  太陽、木星、水星屬風,其宮分則陰陽申、天秤辰、寶瓶子皆屬風,太陰水土三星或兩星在風宮,則多風。

  若近年命或近四季,及朔望命宮之前七曜內一星在申子辰宮,則多風。看星何性,其風隨其性緯度屬何方。風從其方來,火在其宮,則有惡風、紅雲,土則風不至而寒。木有和風,比土星之風微至。金和風帶潤,水多清風。

  太陽在陰陽,太陰在人馬。此時有和風。則一年之風善。有惡風。則一年之風惡。

  土星在申子辰或亥卯未宮分。火在內主熱風,水在內有和風,金在內,和風不重,水在內清風頻轉。方位:太陰,與木水二星相照,多風。

  《陰雨濕潤》

  年命宮、四季朔望宮,主星是金星風暗,水星風雲多雨少。若上星不系作雨時,則陰暗風起。

  太陰金水初交亥卯未宮,不當雨時,則天暗風起,日月朔望,命宮主星與第七宮主星相照,或沾光,或聚光,不當雨時則風。

  太陰與木星、水星相照,主風。

  《直隸志書·懷柔縣》

  風台在懷柔縣東南四十五裡北屋莊鄒衍鎖風洞前,風聲凜冽,人不敢近。

  《唐縣》

  風山,在唐縣西三十五裡,上有古剎,清幽可愛,石穴考證風聲如鐘。

  《浚縣》

  風穴,在浚縣黑山嘉祐院中。穴口如鬥,風從中出,附口處草皆外偃。寺僧惡遊人之多也,以石土塞之。

  《山西志書·太原府》

  太原府陽曲縣風穴,在府城西二十裡,石壁有穴,下有廟。傳雲「神至則穴內有聲,去則否。」

  《靜樂縣》

  黑風山在靜樂縣西北五裡,山側有一竅,秋冬出黑風。

  《浮山縣》

  司空山,在縣東南二十裡,原名「風穴」,其巔舊有穴孔出風,樵牧者納其衣於穴中,少頃即出。

  《保德州》

  號風溝在州西南六十裡。內有石竅,涼風刮出,雖盛暑人不敢近。

  《安邑縣》

  風穀洞,在分雲嶺西,形若半井,投葉即飛,其風出則飛沙拔木。

  鹽風洞,在風穀洞旁。洞口若盆,仲夏應候風出,聲隆隆然。

  《夏縣》

  風洞,在柏塔山后,岩中有竅,深不可測,風自竅中出,有聲。

  《吉州》

  風山,在州北六十裡。上有穴如輪,風氣蕭瑟。

  《潞城縣》

  風穴山,在縣東南二十裡。有石竅,其深不可測,聽之有風聲。

  《沁源縣》

  風洞在朱鶴嶺風神廟內,其深莫測。洞口堆以亂石,人不敢窺視。每遇狂風起,輒由洞口出。每歲四月內,有司致祭。

  《渾源州》

  石峽風葫蘆在州南十裡磁窯口,峽上有張君詳刻「紈扇風葫蘆」,人過此,雖暑熱即有風生。

  《高平縣》

  風洞,在縣東南十裡許。山坡一孔,風生,颯颯有聲。然出入各三日,信期不爽。

  《河南志書·汝州》

  風穴山在州城東北二十裡。上有風穴。相傳風將作,穴中先有聲。

  《陝西志書·澄城縣》

  風洞在縣西北七十裡石門山麓,其深叵測。天將風,洞中先有聲,響振崖谷,將息,響如初。

  《平利縣》

  風洞,在縣西四十裡,其深莫測,四時有風,常從穴中出。

  《浙江志書·杭州府》

  風水洞,在楊村慈岩院,有洞極大,流水不竭。頂上又一洞,立夏清風自生,立秋則止。

  《長興縣》

  長興縣西二十裡飛雲山南有風穴,雲起輒散。

  《浦江縣》

  仙華山,在縣北八裡。峰有五,有穴深黑,風從中出,薄於兩崖,草木時動。

  《江山縣》

  江山縣南白水岩,歲雩,有雲自南出則雨。又南曰「風洞」,天將雨,則風從中出。

  《淳安縣》

  清風洞在縣東十五裡牌嶺路旁。舊名「風穴。」石中有竅圍一尺,風從中出。相傳方仙翁值暑過此,以杖觸竅取涼。

  風潭在縣東一裡。宋郡守方回訪邑人方逄辰詩,有「朝餐石硤峽中石,暮宿風潭潭上風」之句。

  《桐廬縣》

  風穴山,在縣西北四十裡。山下有穴出風,因名。

  《遂安縣》

  遂安縣西四靈山有風洞,夏出涼風,冬出溫風。

  《麗水縣》

  麗水縣西三十裡風門山,上有二穴深邃,風自中出,每夜靜月明,白氣自山麓上徹霄漢。

  《宣平縣》

  宣平縣「風起岩」在五裡□下,四時有風從岩竇中出,暑月尤勁。

  《江西志書·貴溪縣》

  風洞在貴溪縣南五十裡。洞中空口狹,常有風氣噓吸。

  《九江府·虛谷東英巨山》岩內有石人坐磐石上,體上塵穢則風興。

  《分宜縣》

  袁州府「風洞」,在分宜縣,距桃源洞二裡許,居山之陽,不可入,傍有泉,流水潺湲,清風生焉,冬溫夏冷,避暑置盤餐於中,食頃輒凍。

  《福建志書·臺灣府四時風信》

  正月初四日為《接神颶》。初九日為「玉皇颶。」此日有颶,各颶皆驗。此日或無颶,則各颶亦或有不驗者。十三日為「關爺颶。」二十九日為「烏狗颶。」

  二月初二日,為《白須颶》。

  三月初三日,為「元帝颶。」十五日為「真人颶。」二十三日,為「媽祖颶。」真人颶多風,媽祖颶多雨。三月共三十六颶,此其大者。

  四月初八日,為《佛子颶》。

  五月初五日,系大颶旬,為「屈原颶。」十三日,亦為「關爺颶。」

  六月十二日,為「彭祖颶。」十八日為《彭祖婆颶》。二十四日為《洗炊籠颶》。自十二日起至二十四日止,皆系大颶旬。

  七月十五日,為「鬼颶。」

  八月初一日為「灶君颶。」初五日系「大台旬。」十五日為魁星颶。

  九月十六日,為「張良颶。」十九日,為「觀音颶。」

  十月初十日,為《水仙王颶》。二十六日,為「翁爹颶。」十一月二十七日,為《普庵颶》。

  十二月二十四日為「送神颶。」二十五日為「天神下降颶。」二十九日為火盆颶。自二十四日至年終,俱系大風旬,為送年風。

  一年之月,各有颶日;驗之多應。舟人以此戒避,不敢行船。凡清明以後,地氣自南而北,則以南風為常;霜降以後,地氣自北而南,則以北風為常。風若反其常,寒南風而暑北風,則台颶將作,不可行船。

  南風壯而順,北風烈而嚴;南風多間,北風罕斷。南風駕船非台颶之時,常患風不勝帆,故商賈以舟小為速。北風駕船雖非台颶之時,亦患帆不勝風,故商賈以舟大為穩。

  風大而烈者為颶,又甚者為台。颶常驟發,台則有漸颶,或瞬發倏止,台則常連日夜或數日而止。大約正、二、三、四月發者為颶,五、六、七、八月發者為台。九月則北風初烈,或至累月,俗稱為「九降風。」間或有台,則驟至如春颶。船在洋中,遇颶猶可為,遇台不可受矣。

  過洋以四月、七月、十月為穩;以四月少颶日,七月寒暑初交,十月小陽春候,天氣多晴順也。最忌六月、九月,以六月多台日,九月多九降也。

  十月以後,北風常作。然台颶無定期,舟人視風隙以來往。五、六、七、八月應屬南風,台將發,則北風先至,轉而東南、又轉而南、又轉而西南始止。

  五、六、七月間多風時,風雨俱至,即俗所謂「風時雨,西北雨」也。船人視天邊黑點如簸箕大,則收帆嚴舵以待之,瞬息風雨驟至,隨刻即止,少遲則不及焉。

  天邊有斷虹台亦將至,只現一片如船帆者曰「破帆」;稍及半天如鱟尾者,曰屈鱟。破帆甚于屈鱟,所出之方又甚于他方。海水驟變,水面多穢如米糠,及有海蛇浮游於上面,台亦將至昏夜星辰閃動,亦有大風。

  十二月二十一日起,一日有風應明年正月有大風,二日應二月、三月至九月,俱按日相應。或一日之間作二次,則來年所應之月臺亦二次,多次亦多如之。

  記而驗之,無不應者。

  《四川志書》

  松潘等處軍民指揮使司

  風洞山治東五十裡,洞深不可測,多惡風。每午輒大作,則飛沙蔽天,人馬皆辟易,寒氣襲人,或觸之多橫死,否則喘息旬日始止。

  《夔州府達州》

  風洞治東五十裡道傍。洞口出風,下有流泉。

  《峨眉縣·風洞》,九盤山旁古碑詩:「風洞初開日月新,桂花收拾個中人。」

  《廣東志書·感恩縣》

  息風山,在城東南十五裡。中有巨穴,深百尺余,黑暗莫測,颶風傷禾黍,人禱之多止。

  《貴州志書·石阡府》

  風神洞,在石阡司後。人不敢深入,入則大風飄發。

  《雲南志書·太和縣》

  風孔,在三陽峰蔑原之上,風從孔出,刺人肌骨。

  《蒙自縣》

  風洞在納樓長官司東二十裡,四時風自洞出,人不敢近。

  《鶴慶府》

  風洞在府治西南十裡朝霞山畔,洞口徑六寸,時有風氣噓吸。夏至日郡人有目眚者,群聚爭熏,亦多見愈。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