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總集與選集 > 古詩源 | 上頁 下頁
游石門詩


  ——廬山諸道人

  石門在精舍南十餘裡,一名障山。基連大嶺,體絕眾阜,辟三泉之會,並立而開流,傾岩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為名。此雖廬山之一隅,實斯地之奇觀,皆傳之於舊俗,而未睹者眾。將由懸瀨險峻,人獸跡絕,徑回曲阜,路阻行難,故罕經焉。釋法師以隆安四年仲春之月,因詠山水,遂杖錫而遊。于時交徒同趣三十餘人,鹹拂衣晨征,悵然增興。雖林壑幽邃,而開塗競進,雖乘危履石,並以所悅為安。既至,則援木尋葛,歷險窮崖,猿臂相引,僅乃造極,於是擁勝倚岩,詳觀其下,始知七嶺之美,蘊奇於此,雙闕對峙其前,重岩映帶其後,巒阜周回以為障,崇岩四營而開宇。其中則有石台、石池,宮館之象,觴類之形,致可樂也。清泉分流而合注,淥淵鏡淨于天池;文石發彩,煥若披面;檉松芳草,蔚然光目,其為神麗,亦已備矣。斯日也,眾情奔悅,矚覽無厭。遊觀未久,而天氣屢變。霄霧塵集,則萬象隱形;流光回照,則眾山倒影;開闢之際,狀有靈焉,而不可測也。乃其將登,則翔禽拂翮,鳴猿厲響。歸雲回駕,想羽人之來儀;哀聲相和,若玄音之有寄。雖仿佛猶聞,而神以之暢;雖樂不期歡,而欣以永日。當其沖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退而尋之,夫崖谷之間,會物無主,應不以情而開興,引人致深若此,豈不以虛明朗其照,閑邃篤其情耶?並三複其談,猶昧然未盡。俄而太陽告夕,所存已往,乃悟幽人之玄覽,達恒物之大情。其為神趣,豈山水而已哉!於是徘徊崇嶺,流目四矚,九江如帶,丘阜成垤。因此而推,形有巨細,智亦宜然,乃喟然歎宇宙雖遐,古今一契。靈鷲邈矣,荒途日隔,不有哲人,風跡雖存,應深悟遠,慨然長懷。各欣一遇之同歡,感良辰之難再,情發於中,遂共詠之雲耳。

  超興非有本,理感興自生。
  忽聞石門遊,奇唱發幽情。
  褰裳思雲駕,望崖想曾城。
  馳步乘長岩,不覺質有輕。
  矯首登雲闕,眇若淩太清。
  端居運虛輪,轉彼玄中經。
  神仙同物化,未若兩俱冥。

  【一序奇情深理,發而為文,無禪習氣,亦無文士氣,詩複清灑不滓。】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