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總集與選集 > 古詩源 | 上頁 下頁 |
張衡·四愁詩 |
|
張衡不樂久處機密,陽嘉中,出為河間相。時國王驕奢,不遵法度,又多豪右並廉之家。衡下車,治威嚴,能內察屬縣,奸猾行巧劫,皆密知名,下吏收捕,盡服擒。諸豪俠遊客,悉惶懼逃出境,郡中大治,爭訟息,獄無系囚。時天下漸弊,鬱鬱不得志,為《四愁詩》。屈原以美人為君子,以珍寶為仁義,以水深雪雰為小人,思以道術相報,貽于時君,而懼讒邪不得以通。其辭曰: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從之梁父艱。 側身東望涕沾翰。 美人贈我金錯刀, 何以報之英瓊瑤。 路遠莫致倚逍遙, 何為懷憂心煩勞? 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從之湘水深。 側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贈我金琅玕, 何以報之雙玉盤。 路遠莫致倚惆悵, 何為懷憂心煩傷? 我所思兮在漢陽, 欲往從之隴阪長。 側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贈我貂襜褕, 何為報之明月珠。 路遠莫致倚踟躕, 何以懷憂心煩紆? 我所思兮在雁門, 欲往從之雪紛紛。 側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贈我錦繡段, 何以報之青玉案。 路遠莫致倚增歎, 何為懷憂心煩惋? 【心煩紆鬱,低徊情深,風騷之變格也。少陵七歌原於此,而不襲其跡,最善奪胎。——五噫四愁,如何擬得?後人擬者,畫西施之貌耳。】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