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總集 > 冊府元龜 | 上頁 下頁 |
卷五百六 邦計部·俸祿第二 |
|
唐玄宗開元五年十月詔曰:養老乞言人惟求舊尊儒尚齒風化攸先其致仕官所請物宜令所司專定一官勾當送至宅六年七月秘書少監崔涵議州縣官月料錢狀曰:養賢之祿國用尤先取之齊人未為剝下何用立本息利法商求資皇運之初務革其弊托本收利以繩富家固乃一切權宜諒非經通彝典頃以州縣典吏並捉官錢收利數多破產者眾散諸編戶本少利輕人用不休時以為便付本收利患及於人。然則議國事者亦當憂人為謀恤下立計天下州縣積數既多大抵皆然為害不少。且五十之本七分生利一年所輸四千二百兼算勞費不啻五千在於平人已為重賦富戶既免其徭貧戶則受其弊傷人刻下俱在其中未。若大率群臣通計眾戶據官定料均戶出資常年發賦之時每丁量加升尺以近及遠損有兼無合而籌之所增蓋少時則不擾簡而易從庶乎!流亡漸歸倉庫稍實則當鹹出正賦罷所新加天下坦然什一而稅上下各足不其遠矣。 十年正月敕內外官職田除公廨田園外並官收。又令有司收天下公廨錢其官人料以萬戶稅錢充每月准舊分利數給。 是月甲子。又敕王公已下視品國官及京官五品已下每月別給仗身悉停凡京司文武職事官五品已上給防合一品(九十六人)二品(七十二人)三品(四十八人)四品(三十二人)五品(二十四人)六品以下給庶僕六品(五人)七品(四人)八品(三人)公主邑士(八十人)郡主(六十人)縣主(四十人)特封縣主(二十四人)京官任兩職者從多給凡州縣官皆有白直二品(四十人)三品(三十二人)四品(二十四人)五品(十六人)六品(十人)七品(六人)八品(五人。)九品(四人)凡諸親王府屬並給士力數如白直其防合庶僕白直士力納課者每年不過二千五百執衣元不過一千文防合庶僕舊制季分月俸食料雜用即月分諸官應月給。 乙丑命有司收內外官職田以給逃還貧下戶其職田以正倉粟畝二升給之。 六月初置職田本非古法,爰自近制是以因循事有變通應須刪改其內外官所給職田子從今年九月已後並宜停給。 十六年十一月敕文武百官俸料錢所給物宜依時價給。 十八年三月敕京官職田將令准令給受。 其年九月御史大夫李朝隱奏請薄稅一年稅錢充本依舊令高戶及典正捉隨月收供官人料錢。 十九年四月敕天下諸州縣並府鎮戍官等職田四至頃畝造帳申省仍依元租價封定六<豆鬥>已下者依舊定以上者不得過六<豆鬥>。 二十二年二月敕京官兼外州都督刺史大都督府長史俸料並宜兩給。 二十四年六月敕百官料錢宜令為一色都以月俸為名各據本官隨月給付其貯米宜令入祿數同申應合減折及申請時限並依常式一品三十一千(月俸八千食料一千八百防合二十千雜用一千二百文)二品二十四千(月俸六千食料一千五百防合一十五千五百雜用一千文)三品十七千(月俸五千食料一千一百防合一十千雜用九百文)四品一十一千八百六十七文(月俸四千五百食料七百文防合六千六十七文雜用六百文)五品九千二百(月俸三千食料六百防合五千雜用六百文)六品五千三百(月俸二千三百食料四百庶僕二千二百雜用四百文)七品四千五十(月俸一千七百五十食料三百五十庶僕一千六百雜用三百五十文)八品二千四百七十五(月俸一千三百食料三百庶僕六百二十五雜用二百五十文)九品一千九百一十七(月俸一千五十食料二百五十庶僕四百一十七雜用二百文)。 二十九年二月敕外官職田委所司准例倉中受納納畢一時分付縣官亦准此。 三月敕京畿地狹人戶殷繁計丁給田尚猶不足兼充百官苗子固難周濟其諸司官令分在都者宜令所司具作定額計應受職田並於都畿給付其應退地委採訪使與本州長官給貧下百姓其應給職田亦委採訪使與所繇長官勘會同給仍永為常式。 天寶元年六月敕如聞河東河北官人職田既納地租仍收桑課田樹兼稅人何以堪自今已後官人及公廨職田有桑一切不得更徵絲課。 二年十一月敕京官兼太守等官俸料兩給者停其外官太守兼京官除准式親王帶京官任外官副大將軍者副使知軍及政事京官兼內外官知政事據文合兼給者餘並從一處給任逐穩便。 三載(臣欽。若等曰:天寶自三年已後稱載)三月敕郡縣關職錢送納大府寺自今已後納當郡充員外官料錢不足即收正官料錢分。若無員外官當郡分。 五載三月敕郡縣官人及公廨白直天下約計一載破十萬丁巳上一丁每月戍錢二百八文每至月初當處徵納送縣來往數日功程在於百姓尤是重役其郡縣白直計數多少請用料錢加稅充用其應差丁充白直望請並停一免百姓艱辛二省國家丁壯六載三月戶部奏諸道請實封人准長行僾三百戶已下戶部給符就州請受三百戶已上附庸使送兩京大府寺賜坊給付者今緣就州請受有損於人今三百戶已下尚許彼請公私之間未免侵擾望一切送至兩京就此給付即公私省便侵損無繇。又准戶部式節文諸食封人身歿已後所得封物隨其男數為分承嫡者加一分至玄孫即不在分限其封糸入承嫡房一依上法為分者如此則玄孫請物比於嫡男計數之間多較數倍舉輕明重理實未通望請至玄孫已下准玄孫直下一房許依令式餘並請停惟享祭一分百代不易自無爭競永賜勳庸無替。 十一載十二月敕諸郡員外官無闕職處均取正官料給錢數不定頗為勞煩自今已後闕料官收員外官依式取官錢准給。 十二載十月敕兩京百官職田承前佃人自送道路或遠勞費頗多自今已後其職田去城五十裡內者依舊令佃人自送入城自餘並限十月內便於所管縣並腳價貯納其腳價五十裡外每<豆鬥>各徵二文一百裡外不得過三文並令百官差本司人請受。 十四載八月制曰:王制下士視上農周政庶人倍祿者衣食既足則廉恥乃知至如資用靡充或貪求不已敗名冒法實此之繇輦轂之下尤難取給其在西京文武九品已上正員官既親於職務可謂勤心自今後每月給俸食雜用防合庶僕等宜十分率加二分其同正員官加一分仍為常式。 肅宗至德二年四月敕天下都府及縣官祿白直品子等課從今載正月一日以後並量給一半事平之後當續支遣。 乾元元年外官給半料與職田京官不給料(無料錢至是給之)仍敕度支使量閑劇司給手力課員外官一切至德已後內外官無料。 二年九月詔京官比無俸料桂玉之費將何以堪宜取糸州新錢給冬季料即仰所繇申請計會支給。且艱難之際家國是同頃者急在軍戎所以久虧祿俸眷言憂恤常鬼於懷今甫及授衣略為給庶資時要宜悉朕懷。 三年四月工部尚書李遵奏中外官職田者苗子准令依租分法並人新人水陸田十一月一日已後上者子併入官草准式當司官分其婁遷改人乃有一年之中數處合得者按令雲:職分陸田限三月三十日已前水田限四月三十日夏田限九月三十日已後上者人前人已前上者人後人即是各以耕種時在職者為王此職既闕本是公田耕耘收刈已皆畢功新人方來何理領受請自今後水陸田並限六月三十日宿麥限十二月三十日春麥限三月三十日已前上者人新已後上者並草並人官。若其年己得前任苗子者草粟稻麥並不重受亦入官。 上元元年十月敕京官職田准式併合佃人輸送至京中間楊國忠奏去城五十裡外貯納縣倉本官自差人請受緣是暫時寄貯所繇觸途乾沒就中閑司尤被抑屈公私不便因循累年自今已後京兆河南府諸縣並令依舊送京輸納本官如邀頡停留並輒受加耗請准所費及剩數計贓以枉法論至死者加役流。 代宗廣德二年正月稅天下地畝青苗錢給百官俸料起七月給。 十月宰臣等奏減百司職田租之半以助軍糧從之永泰元年十月以師旅薦興急於饋運百寮上表請納職田充軍糧許之。 二年正月自今已後子孫襲實封宜減半永為常式三月敕應請封家三分給二待兵革稍甯即當全給五月諸道稅地錢使殿中侍御史韋光裔等自諸道使還初肅宗乾元已來屬天下用兵京師百官俸錢減耗即帝位推恩庶寮下議公卿,或以稅畝有苗者公私鹹濟乃分遣憲官稅天下地青苗錢以充百司課料至是得錢四百九十萬貫仍以御史大夫為稅地錢物使歲以為常均給百官。 十一月詔曰:京諸司官等自艱難已來不請祿料職田苗子。又充軍糧頗聞艱辛須使均濟其諸州府縣官及折衝府官職田據苗子多少三分每年宜取一分依當處時價回市輕貨數內破腳差綱部領送上都納青苗錢庫其闕官職田據數盡送仍青苗錢與本道節度觀察都防禦等使會切勾當從今年職田並依此數徵收發遣其送物綱典計數准輕貨綱典例處分。 大曆二年正月詔京兆府及畿縣官職田宜令准外州府縣官例三分取一分。 十月減京官職田錢一分充軍糧二分給大官。 三年十一月加廊下百官廚料增舊五分之一是年通計京城諸司每月給手力資錢凡四萬七千五百四十六貫四十八並以天下青苗錢充初以常賦不給乃稅人墾田畝十有五錢資用窘急不暇成熟候苗青即征之故謂之青苗錢主其任者為青苗使。 六年三月敕軍器公廨本錢三千貫文放在人上取利充使以下食料紙筆宜於數內收一千貫文別納店鋪課錢添公廨收利雜用。 十二年四月度支奏給京百司文武官及京兆府縣官每月料錢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侍中中書令(每月各一百二十貫文)中書門下侍郎(各一百貫文)東宮三太左右僕射(各八十貫文)東宮三少(各七十貫文)六尚書御史大夫太常卿(各六十貫文)常侍宗正卿太子詹事國子祭酒(各五十貫文)左右丞及諸司侍郎給事舍人中丞賓客殿中監秘書監司農等卿將作等監(各四十五貫文)太子左右庶子太常少卿(各四十貫文)課議諸司少卿少監(各三十五貫文)國子司業內侍東宮三卿(各三十貫文)郎中侍御史司天監少詹事諸王傅國子博士諭德中允中舍殿中秘書太常宗正丞(各二十五貫文)殿中侍御史著作郎大理正都水使者糸監內常侍給事中(各二十貫文)員外郎通事舍人起居王府長史(各十八貫文)監察禦史台主簿補闕王府司馬司天少監太子典內太常博士主簿宗正主簿門下錄事中書主簿(各十五貫文各)拾遺司議太子秘書著作佐郎國子大學四門廣文等博士大理司直詹事府及諸寺監丞謁者監中書門下主事(十二貫文)洗馬替善諸寺監主簿詹事府司直(各一十貫文)評事(各八貫文)諸較正(各六貫文)諸奉禦九成宮糸監諸王諮議友諸陵令(各九貫二百文)城門符寶國子助教六局郎王府掾屬太常侍醫文學錄事參軍主簿記室諸衛及六軍長史兩市令諸副糸監武庫署令太公廟令(各五貫三百文)大子通事舍人東宮三寺丞國子太學廣文助教內坊丞諸直長內寺伯千牛衛及諸率府長史諸陵丞諸陵署諸王府判司司竹溫泉監尚書都事都水及諸扌監丞司天臺丞太子侍醫諸司上局署令及王府國令苑四面副監公主邑司令(各四貫一百一十六文)國子四門助教律醫學博士協律郎內謁者諸衛六軍左右衛率府等衛佐諸王府參軍大農都省兵吏禮考功主事春坊錄事司竹副監諸司中局署令都水主簿諸司上局署及監廟邑司丞司天臺靈台郎保章挈壺正太常針醫及醫監尚藥局司醫(各四千四百七十五文)大祝奉禮省中諸行主事門下典儀禦史台殿中秘書內侍省春坊詹事府主事諸寺監諸衛六軍諸司錄事諸司中局署丞及大理獄丞諸司府作監事殿諸司監錄事殿中省醫佐食醫奉輦司庫司廩奉乘鴻臚寺掌客司儀太僕寺主乘內坊典直司天臺司辰司曆監內侍省宮教博士東宮三等主簿太常大樂鼓吹丞醫正按摩咒禁卜筮博士及針醫卜助教國子書算博士及助教諸王國子丞尉諸糸監主簿(各一千九百一十七文)武官左右金吾大將軍(各四十五貫文)六軍大將軍左右金吾將軍(各四十貫文)諸衛大將軍六軍將軍(各三十貫文)諸衛將軍(各二十五貫文)諸衛及六軍中郎諸率府率副率(各一十一千五百六十七文)諸衛及六軍郎將諸王府典軍副典軍(各九千二百文)諸衛及六軍司階千牛及左右備身(各五千三百文)諸衛及六軍中候太子千牛(各四千一百一十六文)諸衛及六軍司戈太子備身(各二千四百七十五文)諸衛及六軍執戟及長上(各一千九百一十七文)京兆及諸縣官尹(八十千文)少尹兩縣令(各五十貫文)奉先昭應醴泉等縣令司錄(各四十五貫文)畿令(各四十貫文)判司兩縣丞(各三十五貫文)兩縣簿尉奉先等縣丞(各三十貫文)奉先等主簿尉諸畿縣丞(各二十五貫文)畿簿尉(名二十貫文)參軍文學博士錄事(各一十貫文時)凡百司文武官共二千七百九十六員文官一千八百五十四員武官九百四十二員每歲約計加一十五萬六千貫准舊給數都當二十六萬貫文已來伏望准數起六月一日納付敕旨依仍令所司起五月一日支給待豐年無事即准常式處分(時常袞與楊綰同掌樞務先是百官俸料寡薄綰與袞奏請加之判度支韓與袞各騁私懷所加俸料厚薄自己時少列各定月俸為三十五千怒司集張參唯止給三十千袞惡少詹事趙甚遂給二十五千。又太子洗馬實司經局長官文學為之貳袞有親戚任文學者給十二千而給洗馬十千其輕重任情時政多如此)。 五月中書門下奏得蘇州刺史兼御史大夫知台事李涵東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轉運使吏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劉晏戶部侍郎專判度支韓等狀釐革諸道觀察使都團練使及判官料錢等觀察使都(如更兼使不在加給限)每月除刺史正俸料外每使每月請給一百貫雜給準時價不得過五十貫文都團練副使每月料錢八十貫文雜給準時價不得過三十貫文觀察判官每月料錢五十貫文支使每月料錢四十貫文推官每月料錢三十貫文巡官准觀察推官例以上每員每月雜給準時估不得過二十貫文如以州縣見任官充者月料雜給減半刺史知軍事每月除正俸外請給七十貫文如帶別使不在加限雜給準時估不得過三十貫文其州縣課(其大都督府長史准七府尹例左右司馬准上州別駕例給料錢)刺史八十貫文別駕五十五貫長史司馬各五十貫錄事參軍四十貫判司三十貫參軍博士各一十五貫錄事市令等各一十三貫縣令四十貫丞三十貫簿尉各二十貫謹具條件如前其舊准令月俸雜料紙筆執衣白直但與都團練判官同納資課等色並在此數內其七府准四月二十八日敕文不該者並請依京兆府例處分其中州中縣以下三分減一分其額內釐務比正官減半其州縣官除差充推官巡官及司馬掌軍事外如更別帶職亦不在加給限敕旨宜依(先是天下用兵州縣多以權宜立政官品雖一俸料不等大曆中四方無事宰臣元載王縉耽寵怙權苟以利己為便不循舊式江淮大州至有月給一千貫者山劍諸郡以地貧乏故雖上州刺史月給數十千而已至是懲革前失裒多益寡人稍知法)。 六月戶部侍郎判度支韓奏准今年四月二十八日恩敕加給京文武九品已上正員官月俸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不帶正官敕內元額應簡較官同平章事並請同正官例就一高處給敕旨依。 十二月敕京諸司闕官職田苗子自今以後宜並充脩當司廨宇用其草准式處分仍令分司監察禦史勾當。 德宗以大曆十四年五月即位七月以國用未贍其宣王諱(順宗名)已下開府儀同三司光祿大夫俸皆罷給。又罷客省之廩每歲萬三十千斛(永泰已後益多事四方奏事或連歲不遣乃於銀台門置客省以居之及上書言事忤旨者亦拘其中動十數歲嘗百餘人蕃戍將吏或貢計未報及失職未敘者。又數十百人皆受度支廩給其費甚矣。至是皆罷遣之人心悅服)。 八月敕內外文武官職田及公廨田准式州縣每年六月三十日勘造白簿申省與諸司文解勘會至十月三十日徵收給付本官近來不守常規多不申報給付之際先付清望要官其閑慢卑官即被延引不付自今後准式各令送付本官。又准式職田黃籍每三年一造自天寶九載以後更不造籍宜各委州縣每年差專知官巡覆仍造簿依限申交所司不得隱漏及妄破蒿荒如有違犯專知官及本典准法科罪建中三年閏正月敕文武百官每月料錢一百貫以上者三分減一八十貫已上者五分減一六十貫已上者七分減一四十貫已上者十分減一三十貫已下者不減待兵革寧後仍舊給。 興元元年正月敕諸軍諸使諸道應赴奉天及進收京城將士等或百戰摧敵或萬里勤王國金城驅除大熟濟危難者其節著複社稷者其業崇我圖爾功特加彝典錫名疇賦永代無窮宜並賜名奉天定難功臣其有食實封者子孫相繼代代不絕。 十二月詔京官及畿官俸料所司准元數支給自巡幸奉天轉運路阻故百寮俸錢或至闕絕帝湣其貧乏故全給之。 貞元元年五月禮部尚書李齊運奏當司本錢至少廚食不免闕絕請准秘書省大理寺例取戶部闕職官錢二千貫文充本收利以助公廚可之。 九月八日敕自今應徵息利本錢除生捉逃亡轉徵鄰近者放免餘並准舊徵收其所欠錢仍任各取當司闕官職田量事糶貨充填本數並已後所舉不得過二十貫。 十二月詔曰:百辟卿士實惟股肱頃屬艱虞損家狥 節累經寇難靡不困窮洎複上京薦遭歉歲官俸既薄公田不收外虧導從之儀內懷凍餒之戚朝列尚爾蒸人何堪軫於深衷良用愧惻應文武常參官等宜共錫錢七萬貫委度支據班秩職事及所損職田多少量等級從今至明年四月以來隨月支結凡厥多士宜悉朕懷是時初複京邑蝗旱穀價翔貴人多困乏帝湣之故賜百官焉。 三年十一月敕京官宜加給料錢初張延賞大減黜官員人人骨怨是年李泌作相請複之以從人欲因是罷去兼試額內占闕等官。又奏請加百官俸料各據品秩以定月俸而隨曹署閑劇加置手力資課雜給等帝皆許之人以為便。 四年正月中書門下奏京文武及京兆府縣官糸三千七十七員據元給及新加每月當錢五萬一千四百四貫六百一十七文一年都當六十一萬六千八百五十五貫四百四文(三十四萬八千五百貫四百文舊額二十六萬八千三百五十五貫四文新加)一千八百九十員文官三太(各二百貫文)三公(各一百八十貫文)侍中中書令(各一百六十千文)門下中書侍郎左右僕射大子三大(各一百三十千文各一百貫文)六尚書御史大夫大子三少(各九十貫文)常侍太常宗正卿京兆尹(各八十貫文)左右丞諸司侍給舍中丞賓客詹事國子祭酒諸卿監內侍監(各七十貫文)諫議庶子大堂宗正少卿(各六十五貫文)司業少詹事諸少卿少監內侍(各五十貫文)諭德諸曹郎中東宮三卿(各四十貫文)員外郎起居侍御史王府長史著作郎太子中舍人中允國子博士太常宗正殿中秘書等丞大理正都水使者京都總監內常侍(各三十五貫文)補闕殿中侍御史通事舍人(各三十貫文)拾遺監察司天少監王府司馬步善洗馬奉禦陵令內給事典內太常博士司舍太常宗正禦史台主簿中書主簿門下錄事(各二十五千文)大子文學秘書郎著作佐郎城門符寶郎大學廣文四門博士大理司直大理詹事諸寺監丞內謁者監中書門下主事評事國子助教王府諮議友同天正宮正六局郎諸衛六軍長史諸寺及詹事主簿詹事司直太子通事舍人東宮三寺丞大子文學廣文助教千牛衛及率府長史七品陵丞都水丞諸直長(各二十貫文)四門助教協律郎諸衛及六軍衛佐較書正字奉禮大稅尚書都事九成宮總監(各十六千文)典儀都水主簿率府衛佐諸司主事禦史台主事(各十二貫文)諸寺監內侍省詹事府司天臺錄事主事(各八貫文)王府掾屬錄事參軍主簿侍御醫兩市令中書武庫署令武成王廟令司天丞(各十貫文)內坊丞內寺主王府判司王府國令諸司上局署令大子侍醫公伯邑司糸監丞司竹溫泉監七品陵廟令司天臺主簿(各六貫文)律學博士內謁者王府參軍諸司中局署令王府大農諸上局署丞邑司丞天靈台郎保章挈壺正京苑四面監太常醫博士及醫監八品陵廟令尚藥局司醫司竹溫泉監丞(各四千文)諸司中局署丞大理獄丞鴻臚掌客諸司監善監作監事錄事計官屬佐食醫掌輦大僕主乘僕寺典乘軍衛率府親勳翊府兵曹典膳兩令司天臺司農司曆監候內坊典直內侍省宮教博士太常寺樂正及醫蔔正九品陵廟丞苑四面監丞王府國丞尉按摩咒禁筮博士及針醫助教諸糸監主簿國子書算及律助教(各三千文)八百九十六員武官七十二員四品(各一十七千三百五十文)一百三十六員五品(各一十千八百文)九十六員六品(各七千九百五十文)九十八員七品(各六千一百七十四文)一百三十六員八品(各三千七百一十二文)五百五十八員九品(五分各二千八百七十五文五分)並雜給較簿每貫加五百文支給一十員諸衛上將軍左右衛本料各六十千加糧賜等(每月各糧米六<豆鬥>鹽七合五勺手力七人資一十千五文私馬五匹草三百束料九石七<豆鬥>五升隨身十五人糧米九石鹽一<豆鬥>一升三合五勺春衣布一十五端絹三十疋冬衣綿糸由一十五疋絹三十疋綿三十屯)二員左右金吾衛(並准此)一十二員左右武衛等本料五十五千文加糧料等(每戶手力五人資七千五百私馬四匹草三百三十二束料六石六鬥隨身一十三人糧米七石八<豆鬥>春衣布十三端絹二十六疋綿二十四屯)一十六員諸衛大將軍左右衛左右金吾衛本料四十千五百續加等(准上隨有減一人餘物隨人減)計左右武衛等雜衛本料三十六千文續加等(每月各手力四人資二千私馬三匹草一百六十束料四石九<豆鬥>五升隨身一十八人糧米六石春衣布一十端絹三十疋冬衣糸同十疋絹三十四疋綿二十七屯)三十員諸衛將軍左右衛左右金吾衛本料三十六千續加(准上)左右武等雜衛本料三十千續加(每月手力各三人資四千五百私馬兩匹草一百一十束料三石三<豆鬥>隨身八人糧米四十八<豆鬥>春衣布八端絹一十六疋冬衣糸同八疋絹一十六疋綿十六屯)六員統軍本料各六十五千續加等(春冬衣一副每月糧米六<豆鬥>監十合五勺私馬五匹草料同金吾隨身餘准諸衛上將軍)六軍大將軍本料各六十千文續加(並准諸衛大將軍)六軍將軍本料三十千文續加(准左武善雜衛將軍)射生神策大將軍本料三十六千文續加(私馬五匹草料准上隨身十四人七人給衣不給料七人給糧米四石三<豆鬥>監一鬥五升春衣布一十四端絹二十八匹鞋十四量冬衣糸同十四疋絹二十八匹綿二十八屯)射生神策將軍本料三十千文續加(私馬三匹草料准上隨身一十二人六人給衣不給料六人全給糧米三石六<豆鬥>監九升春衣布十二端絹二十四疋鞋十二量冬衣絕十二疋絹二十四疋綿二十四屯鞋十二量)京兆府縣官(惟兩縣簿尉減五千文餘並同大曆十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敕)右中書門下准去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敕京官宜加料錢准敕商量謹件如前敕旨依。 二月詔以中外給用除陌及闕官俸外官一分職田停額內官俸及刺史執刀司馬軍事等錢令竇參專掌之以給京文武官俸料先是京官俸薄多不自贍帝時命有司厚其月給自是京官益重頗優裕焉初除陌錢隸度支帝以度支自有兩稅及監鐵酒錢物以充經費是錢宜別貯之給京官俸料之餘以備他用自此戶部別庫歲貯錢物僅三百萬貫京師俸料所費不過五十萬貫其京兆和糴物價及度支給諸軍冬衣或闕悉以是錢充之他用之外嘗貯僅二百萬貫國計賴焉八月敕准田令永業田職事官從一品郡王各五十頃國公。若職事官正二品各四十頃郡公。若職事官從二品各三十五頃縣公。若職事官從三品各二十頃侯。若職事官正四品各十四頃伯。若職事官從四品各十一頃。 五年四月以大子少傅兼禮部尚書蕭昕為工部尚書前大子少詹事韋建為秘書監並致仕仍給半祿料後授致仕官者並宜准此舊例致仕官給半祿及賜帛其俸料悉絕帝念歸老之臣時命賜其半焉致仕官給半祿料自昕等始也。 十二月詔郡縣主{鞏耳}有正員官停者郡主每季給錢七十千縣主每季給五十千郡縣主{鞏耳}已亡歿者亦准此支給先是其主{鞏耳}或官罷者頗不自給帝務於敦睦故有是命。 七年三月戶部奏伏以周漢故事有功即加地有罪即奪國既明賞罰方申沮勸其犯除名以上罪有實封准法合除比來因循兼不申舉自今以後應實封人或緣罪犯其堂省及本軍本使本貫奏狀請令並摽實封戶數本犯州名同奏敕下戶部以為憑處其犯法罪三分望奪一分流罪奪一半除名以上罪即准法悉除並以本犯條論不在減贖之限其奉特敕貶謫驗制詞內所犯無正條者伏請准流罪奪一半敕旨依奏。 十一月詔郡主{鞏耳}檢校四品京官者月給三十千歲給祿粟百二十石縣主{鞏耳}簡較五品京官者給俸二十千祿粟百石其正官欲從舉選者聽之如登朝不用此制。 八年七月減山南西道州縣官俸。 八月戶部奏准貞元七年三月二十日敕節文比來食實封人多不依令式皆身歿之後子孫自申請傳襲伏請自今以後並今日以前應食實封人並一年內准式具合襲子孫官品年名並母氏嫡庶於本貫陳牒如無本貫即於食封人本任本使申牒如合襲人有罪疾及身死者亦限一周年內申牒請立以次合襲人仍具家口陳牒請附籍帳本貫勘責當家及近親如實是嫡長即與責保准式附貫然後申省到後即取文武職事三品正員一人充保敕旨宜依。 十年二月詔曰:君臣之際義莫重焉每聞薨殂深用惻悼宜厚哀榮之禮以申終始之恩文武朝臣有薨卒者自今以後其月俸料宜全給仍更准本官一月俸料以為賻贈。若諸司三品已上官及尚書省四品官仍令有司舉舊令聞奏行弔祭之禮務從優備用稱朕懷初左庶子雷鹹以是月朔卒有司以故事計其月俸以月數給之帝聞之故有是命以廣恩澤無幾有致仕官卒者有司以官雖致仕而朝朔望請悉同正官卒者給賻從之。 十一年八月屯田奏諸州府送納內外文武官職田及公廨田四至白簿等前件簿書准天寶十四年八月十二日敕每年六月十三日勘造申省如建本判官牒吏部先用闕本典准法科處者伏以地佃戶並無改移隨年造簿實有勞費今請令諸州府及畿內縣三年一送違限者准敕科處敕旨每年造簿事乃近煩三年一申。又為大簡如外官並須勘造切慮因此擾人宜令應管京官職田等州府所造文簿二年一送餘依。 十二年四月禮部尚書李齊運奏當司本錢至少廚食闕絕請准秘書省大理寺例取戶部闕職官錢二千貫文充本收利以助公廚可之。 是年禦史中丞王顏奏簡勘足數十王廚(二十貫)十六正宅(三百九十二貫八百二十五文)門下省(三千九百七十貫四十文)中書省(五千九百九十八貫)集賢院(四千四百六十八貫八百文)崇玄館(五百貫文)弘文館(七百二十六貫二百文)太清宮(一千貫文)史館(一千三百一十貫四百文)尚書都省(一萬二百一十五貫二百三十八文)吏部尚書銓(三千一百八十二貫二十文)東銓(二千四百四十五貫三百一十文)西銓(二千四百三十三貫六百六十一文,)南曹(五百八十貫文)甲庫(二百八十四貫六十五文)功狀院(二千五百貫文)流外銓(三百貫文)急畫(五百貫文)主事(五百貫文)白院(五千六百二十三貫文)考功(一千五百二十六貫一百九十五文)司勳(二百二十八貫文)兵部(六千五百二十貫五百五十二文)戶部(六千貫五百五十六文)工倉部(四百七十七貫三百三十文)兵部(三百貫文)刑部(六十貫文)禮部(三千五百二十八貫五百三十七文)工部(四千三百二十貫九百五十九文)禦史台(一萬八千五百九十一貫文)東都禦史台(五十貫文)西京觀察使(五千四十六貫八百五文)三衛使(五百貫文)軍器使(二千一百九十一貫一百三十文)監食使(七十四貫五十文)秘書省(四千七十貫文)殿中省(二百三十八貫五百文)太常寺(一萬四千二百五十四貫八百文)太常禮院(一千七百貫文)光祿寺(一百五十六十六貫文)衛尉寺(一千二百四貫八百七文)宗正寺(一千八百八十四貫文)大理寺(五千九十二貫八百文)太僕寺(三千貫文)鴻臚寺(六千六百五貫一百二十九文)司農寺(五千六百五貫二百八十二文)大倉諸色共(七百八十七貫四百三十四文)大府寺(二千二百八十一貫六百三文)左藏庫將作監(七百貫文)少府監(六百七十八貫七百文)中尚(七百七十貫文)國子監(三千三百八十二貫三百六十文)詹事府(一千七百一十六貫七百三十二文)家令寺(七百八十七貫九百文)僕寺(四百貫文)左春坊(一百八十四貫六百文)右春坊(二百八十貫文)崇文館(八百一十貫文)司天臺(二百八十貫文)皇城留守(一千二百三十四貫八百文)右金吾衛(九千貫文)右金吾引駕仗(三千三百六十九貫文)右街使(一千八百六十貫八百三十文)左金吾衛(九千九貫五百文)左金吾引駕仗(六千一百二十貫文)左街使(三千九百一十六貫三百八十文)糸監(三千貫文)京兆府(四萬八千八百八十九貫二百二十四文)京兆府禦迎院(二千五百貫文)。 十四年六月判度支於請收百官闕職田以贍軍須從之。 十五年十二月詔今年十月三日詔權減諸道。 刺史判軍事料及專知勾當加手力課並減縣官手力門倉獄子園子館鐸廨宇等錢宜一切卻仍舊初獻計者言收諸道軍事錢及手力資課等當得百數十萬貫可以助軍興於時判度支。又贊成之及算計大數止於三十萬貫而數中更有耗柝雜破才十餘萬貫輿議甚以為不便韋皋張建封。又相次表言所得至微所失大體因此人心頗不安故命複封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頁 下一頁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