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總集 > 冊府元龜 | 上頁 下頁
卷一百四十三 帝王部·弭災


  《傳》曰:天之愛民甚矣。豈使一人肆於民上。若乃司牧之重政治或失必示災祥以申警戒聖帝明王睹而脩德懼刑政之壅蔽則勤於聽納恐驕盈之易至則身先節儉憂億兆之未泰則矜微恤苦念賦役之尚繁則省財節用思忠賢之未進則旁求遺逸慮邪佞之或邇則斥去群小補禍為福變災成祥惟德是輔其理何遠是以堯之水湯之旱太戊之桑穀高宗之雊雉皆明德格天至誠感神而咎徵自消妖不能勝矣。

  殷湯時大旱七年洛川竭使人持三足鼎祝於山川曰:政不節邪使人疾邪苞苴行邪讒夫昌邪宮室崇邪女謁盛邪何不雨之極也。殷史蔔曰:當以人禱湯曰:吾所為請雨者民也。若必以人禱吾請自當遂齋戒剪髮斷爪以已為往禱於桑林之野祝曰:惟予小子履敢用玄牡告於上天后土曰:今天大旱即當朕身履未知得罪於上下有善不敢蔽有惡不敢赦簡在帝心萬方有罪即當朕躬朕躬有罪無以爾四方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言未已而雨大至方數千里。

  太戊時亳有祥桑穀共生於朝一暮大拱(祥妖怪也。穀音遘今之楮樹二木合生不恭之罰兩之曰:拱)太戊懼問其相伊陟(尹之子)伊陟曰:臣聞妖不勝德帝之政有闕與帝其脩德太戊從之而祥桑枯死(與讀歟)。

  武丁祭成湯之明日有飛雉登鼎耳而雊武丁懼祖已曰:王勿憂先脩政事祖已乃訓王曰:唯天監下民典厥義(言天視下民以義為常也。)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絕有不。若德不聽罪天既孚命正厥德(。若順聽服也。不順德言無義也。不服罪不改修也。天既孚命正其德謂有永有不永)乃曰:其如台嗚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無豐于昵(王者主民當敬民事天祭祀有常不當時豐於近也。)武丁修政行德天下鹹殷道復興履湯周文王之蒞國八年六月文王寢疾五日而地動東西南北不出國郊有司皆曰:地之動也。人主也。今者君王寢疾五日而地動四面不出國郊群臣皆恐曰:請移之文王曰:柰何其移之也。對曰:興事動眾以增國城其可移之乎!文王曰:不可夫天之道見妖以罰有罪也。我必有罪也。故以此罰我也。今。又專興事動眾以增國城是重吾罪也。昌也。請改行重善移之其可以免乎!,於是遂謹具禮節秩皮革以交諸侯飾其辭令幣帛以禮悅士頒其爵列等級田疇以賞遂與群臣行此幾何而疾止文王即位八年而地動之後四十三年凡蒞國五十一年而終此文王之所見踐妖也。《詩》曰:畏天之威于時保之此之謂也。

  宣王時天大旱二年王以不雨遇災而懼側身修行欲消去之祈於群祀璧既卒乃雨大夫仍作雲漢之詩以美之。

  漢文帝二年十一月癸夕卩晦日有食之詔曰:朕聞之天生民為之置君以養治之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則天示之災以戒不治(治音直使切)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適見於天(適讀曰謫責也。見音乎!甸切)災孰大焉(災莫大於此)朕獲保宗廟微眇之身托于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亂在予一人唯二三執政猶吾股肱也。朕下不能治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累音力瑞反)其不德大矣。令至其悉思朕之過失(令此謂詔書)及知見之所不及以啟告朕(匈音蓋乞也。啟開也。言以過失開告朕躬是則於朕為恩惠也。)及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以匡朕之不逮。

  景帝後二年春以歲不登禁內郡食馬粟沒入之武帝建元六年四月壬子高園便殿火(凡言便殿便室便坐者皆非正大之處所以就便安也。園者於陵上作之既有正寢以象平生正殿。又立便殿為休息閑宴之處者也。)帝素服五日

  昭帝始元六年夏旱大雩不得舉火(抑陽助陰也。)。

  元鳳四年五月丁醜孝文廟正殿火帝及群臣皆素服。

  宣帝本始四年四月壬寅郡國四十九地震或山崩水出詔曰:蓋災異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業奉宗廟托於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琅邪壞祖宗廟朕甚懼焉丞相禦史其與列侯中二千石博問經學之士有以應變輔朕之不逮毋有所諱令三輔太常內郡國舉賢良方正各一人律令有可蠲除以安百姓條奏被地震壞敗甚者勿收租賦大赦天下帝以宗廟墮素服避正殿五日(墮與隳同)。

  地節三年十月詔曰:乃者九月壬申地震朕甚懼焉有能箴朕過失及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以輔朕之不逮毋諱有司(諱避也。言雖有司顯職皆言其過勿之)。

  甘露元年四月丙申太上皇廟火甲辰孝文廟火帝素服五日。

  元帝初元元年六月以民疾疫令太官損膳減樂府員省苑馬以賑困乏。

  九月關東郡國十一大水饑或人相食轉旁郡錢穀以相救詔曰:間者陰陽不調黎民饑寒無以保治惟德淺薄不足以充入舊貫之居(言已德淺薄不足充入先帝之居室)其令諸宮館希禦幸者勿繕治太減穀食馬水衡省肉食獸。

  二年二月戊午地震三月詔曰:蓋聞賢聖在位陰陽和風雨時日月光星辰靜黎庶康寧考終厥命(言得壽考終其天命)今朕恭承天地托於王公之上明不能燭德不能災異並臻連年不息乃二月戊午地震於隴西郡毀落太上皇廟殿壁木飾壞敗<豕原>道縣城郭官寺及民室屋壓殺人眾(<豕原>道屬天水凡府庭所在皆謂之寺<豕原>音垣)山摧地裂水泉湧出天惟降災震驚朕師(師眾也。)治有大虧咎至於斯夙夜兢兢不通大變深惟鬱悼未知其序(鬱不通之意也。)間者歲數不登元乏不勝饑寒以陷刑辟朕甚憫之郡國被地震災甚者無出租賦赦天下有可蠲除減省以便萬姓者條奏毋有所諱丞相禦史中二千石舉茂材異等直言極諫之士朕將親覽焉六月關東饑齊地人相食七月詔曰:歲比災害民多菜色(五穀不登人但食菜其色變惡)參怛於心已詔吏虛倉廩開府庫賑救賜寒者衣今秋禾麥頗傷一年中地再動北海水溢流殺人民陰陽不和其咎安在公卿將何以憂之其悉意陳朕過靡有所諱。

  三年四月乙未晦茂陵白鶴館災詔曰:乃者天災降於孝武園館朕戰慄恐懼不燭變異咎在朕躬群司。又未肯極言朕過以至於斯將何以寤焉百姓仍遭凶厄無以相賑(厄古厄字)加以煩擾乎!苛吏拘牽乎!微文不得永終性命朕甚憫焉其赦天下。

  五年四月有星孛於參詔曰:朕之不逮序位不明(逮及也。言官人之位失其次序)眾僚久曠(曠古曠字)未得其人元元失望上感皇天陰陽為變咎流萬民朕甚懼之乃者關東連遭災害饑寒疾疫夭不終命詩不雲:乎!凡民有喪匍匐救之其令大官毋日殺(不得日日宰殺)所具各減半(食具也。)乘輿秣馬無乏政事而已。

  永光二年二月詔曰:蓋聞唐虞象刑而民不犯殷周法行而奸軌服(軌與宄同亂在外曰:奸在內曰:宄)今朕獲承高祖洪業托位公侯之上夙夜戰慄永惟百姓之急未嘗有忘焉然而陰陽未調三光晻昧(晻與暗同。又音烏反)元元大困流散道路盜賊並興有司。又長殘賊失牧民之術是皆朕之不明政有所虧咎至於此朕甚自恥為民父母。若是之薄謂百姓何其大赦天下三月壬戌朔日有食之詔曰:朕戰戰慄栗夙夜思過失不敢荒寧惟陰陽不調未燭其咎婁敕公卿曰:望有效(婁古屢字)至今有司執政未得其中(中音竹中切)施與禁切未合民心(惠褊薄禁令煩苛)暴猛之俗彌長和睦之道日衰百姓愁苦靡所錯躬(錯置也。音厝)是以氛邪歲增侵犯太陽正氣湛掩日久奪光讀與沈同湛掩者是掩而湛沒)乃壬戌日有食之天見大異以戒朕躬朕甚悼焉其令內郡國舉茂異等賢良直言各一人。

  四年六月甲戌孝宣園東闕災戊寅晦日有食之詔曰:蓋聞明王在上忠賢布職則群生和樂方外蒙澤今朕晻于王道夙夜憂勞不通其理靡瞻不眩靡聽不惑(眩是亂也。)是以政令多還民心未得(還返也。)邪說空進事亡成功此天下所著聞也。公卿大夫好惡不同(愛憎各異也。)或緣奸作邪侵削細民元元安所歸命哉!六月晦日有食之詩不雲:乎!今此下民亦孔之哀(孔甚也。言災異既多百姓甚可哀也。)自今以來公卿大夫其勉思天戒慎身修永以輔朕之不逮(謂當慎修其身思為常久之道也。)言盡意無有所諱。

  成帝建始元年二月詔曰:乃者火炎降于祖廟有星孛於東方始正而虧(言始即帝之正而彗星之虧也。)咎孰大焉書雲:惟先王正厥事(假至也。言先古至道之君。若違災變則正其行事修德以應之)群公孜孜帥先百僚輔朕不逮崇寬大長和睦凡事恕己毋行苛刻(恕者仁也。仁已之心以度於物)大赦天下使得自新三年十二月日有食之夜地震未央宮殿中詔曰:蓋聞天生眾民不能相治為之立君以統理之君道得則草木昆蟲鹹得其所(昆眾也。昆蟲言眾蟲也。)人君不德謫見天災異屢發以告不治朕涉道日寡舉錯不中乃戊申日食地震朕甚懼焉公卿其各思朕過失明白陳之汝無面從退有後言(言我有違道汝當正之無得對面順從唯唯退後則有謗讟言也。)丞相禦史與將軍列侯中二千石及四郡國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詣公車朕將覽焉

  河平元年四月己亥晦日有食之既詔曰:朕獲保宗廟戰戰慄栗未能奉稱(謂不副先帝之業《傳》曰:男教不修陽事不得則日為之食天著厥異辜在朕躬公卿大夫其勉悉心輔予不逮百寮各脩其職惇任仁人退遠殘賊(惇厚也。遠離也。)陳朕過失無有所諱。

  永始二年二月乙酉晦日有食之詔曰:乃者龍見於東萊日有食之天著變異以顯朕郵(郵與過也。)朕甚懼焉公卿申敕百寮深思天誡有可省減便安百姓者條奏所賑貸貧民勿收。

  四年六月詔曰:乃者地震京師火災屢降朕甚懼焉有司其悉心明對厥咎朕將親覽焉。

  元延元年七月有星孛于東井詔曰:乃者日蝕星隕謫見於天大異重仍在位默然罕有忠言今星孛見於東井朕甚懼焉公卿大夫博士議郎其各悉心惟思變意明以經對無有所諱。

  哀帝以綏和二年四月即位是秋詔曰:朕承宗廟之重戰戰兢兢懼失天心間者日月亡光五星失行郡國比比地動(比比猶言頻也。)乃者河南潁川郡水殺人民壞敗廬舍朕之不德民反蒙辜朕甚懼焉已遣光祿大夫循行舉籍(舉其名籍也。)賜死者錢人三千。

  元壽元年正月辛醜朔日有蝕之詔曰:朕獲保宗廟不明不敏夙夜憂勞未皇寧息(皇暇也。)惟陰陽不調元元不贍未睹厥咎屢敕公卿,庶幾有望至今有司執法未得其中惑止暴虐假(古勢字)獲名溫良寬柔陷於亡滅是故殘賊彌長和睦日衰百姓愁怨靡所錯躬乃正月朔日有食之厥咎不遠在餘一人公卿大夫其各悉心勉帥百寮敦任仁人黜遠殘賊期於安民陳朕之過失無有所諱其與將軍列侯中二千石舉賢良方正能直言者各一人。

  平帝元始二年大早遣使者捕蝗民捕蝗詣吏以石<豆鬥>受錢天下民貲不滿二萬及被災之郡不滿十萬勿租稅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賜死者一家六屍以上葬錢五千四屍以上三千二屍以上二千罷安定呼沲苑以為安民縣(中山之安定也。沲音大河切)起宦寺市里募徙貧民縣次給食至徙所賜田什器假與犁牛種食。又起五裡於長安城中(民居之裡)宅二百區以居貧民。

  後漢光武建武七年三月癸亥晦日有食之帝避正殿寢兵不聽事五日詔曰:吾德薄致災謫見日食戰慄恐懼夫何言哉!今方念愆庶消厥咎其令有司各修職任奉遵法度惠茲元元百僚各上封事無有所諱其上書者不得言聖。

  二十二年九月戊辰地震裂詔曰:日者地震南陽尤甚夫地者任物至重靜而不動者也。而今震裂咎在君上鬼神不順無德災殃將及吏人朕甚懼焉其令南陽勿輸今年田租芻槁遣謁者案行其死罪系囚在戊辰以前減死罪一等徒皆弛解鉗衣絲絮賜郡中居人壓死者棺錢人三千其口賦逋稅而廬宅尤破壞者勿收責吏人死亡或在壞垣毀屋之下而家羸弱不能收拾者以見錢穀取傭為尋求之。

  明帝永平三年八月壬申晦日有食之詔曰:朕奉承祖業無有善政日月薄蝕彗孛見天水旱不節稼穡不成人無宿儲下生愁墊雖夙夜勤思而知能不逮昔楚莊無災以致戒懼魯哀禍大天不降譴今之動變儻尚可救有司勉思厥職以輔無德古者卿士獻詩百工箴諫其言事者靡有所諱。

  八年十月壬寅晦日有食之既(既盡也。)詔曰:朕以無德奉承大業而下貽人怨上動三光日食之變其災尤大春秋圖識所謂至譴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群司勉脩職事極言無諱,於是在位者皆上封書各言得失帝覽章深自引咎乃以所上班示百官詔曰:群寮所言皆朕之過人冤不能理吏黠不能禁而輕用人力繕脩宮宇出入無節喜怒過差昔應門失守關睢刺世(《春秋說題辭》曰:人主不正應門失守故歌關雎以感之注曰:應門聽政之處也。言不以政事為務則有宣淫之心關雎樂而不淫思得賢人與之共化修應門之政者也。)飛蓬隨風微子所歎(《管子》曰:應門聽政無儀法程式飛搖而無所定謂之飛蓬飛蓬之間明王不聽此言微子未詳)永覽前戒竦然驚懼徒恐薄德久而致怠耳。

  十三年十月壬辰晦日有食之三公免冠自劾制曰:冠履勿劾災異屢見咎在朕躬憂懼皇皇未知其方將有司陳事多所隱諱使君上壅蔽下有不暢乎!昔衛有忠臣靈公得守其位今何以和穆陰陽消伏災譴刺史太守詳刑理冤存恤鰥孤勉思職焉。

  十八年四月己未詔曰:自春以來時雨不降宿麥傷旱秋種未下政失厥中憂懼而已其理冤獄錄輕系二千石分禱五嶽四瀆郡界有名山大川能興雲雨者(《周禮》職方氏掌天下之地州其山曰:會稽其川曰:三江荊州其山曰:衡山其川曰:江漢豫州其山曰:華山其川曰:滎洛青州其山曰:沂山其川曰:淮泗兗州其山曰:岱山其川曰:河雍州其山曰:嶽其川曰:涇幽州其山曰:醫無閭其川曰:河冀州其山曰:霍其川曰:漳並州其山曰:常其川曰:滹沱此謂九州名山大川音子禮切)長吏各潔齋禱請冀蒙嘉對。

  章帝以永平十八年八月即位十一月晦日有食之,於是避正殿寢兵不聽事五日詔有司各上封事。

  建初五年二月庚辰朔日有食之詔曰:朕新離供養愆咎眾著上天降異大變隨之詩不雲:乎!亦孔之醜。又久旱傷麥憂心慘切公卿已下其舉直言極諫能指朕過失者各一人遣詣公車將親覽問焉其以岩穴為先勿取浮華。又詔曰:春秋書無麥苗重之也。去秋雨澤不適今時複旱如炎如焚凶年無時而為備未至朕之不德上累三光震慄切切痛心疾首前代聖君博思諮諏雖降災咎輒有開匱反風之應今予小子徒慘慘而已其令二千石理冤獄錄輕系禱五嶽四瀆及名山能興雲致雨者冀蒙不崇朝遍雨天下之報務加肅敬焉。

  和帝永元七年四月辛亥朔日有食之帝引見公卿問得失令將大夫禦史謁者博士議郎郎官會廷中各言封事。

  八年九月京師蝗吏民言事者多歸責有司詔曰:蝗蟲之異殆不虛生萬方有罪在予一人而言事者專咎自下非助我者也。朕寤寐恫矜思弭憂釁昔楚嚴無災而懼成王出郊而反風將何以輔朕不逮以塞災變百寮師尹勉脩厥職刺史二千石詳刑辟理冤虐恤鰥寡矜孤弱思致災興蝗之咎。

  十六年秋七月戊午詔曰:今秋稼方穗而旱雲雨不霑疑吏行慘刻不宣恩澤妄拘無罪幽閉良善所致其一切囚徒於法疑者勿決以奉秋令(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命有司修法制囚□具桎梏斷薄刑決小罪)方察煩苛之吏顯明其罰。

  安帝永初三年三月京師大饑民相食壬辰公卿詣闕謝詔曰:朕以幼沖奉承鴻業不能宣流風化而感逆陰陽至令百姓饑餓更相舀食永懷悼歎。若墜淵冰咎在朕躬非群司之責而過自貶引重朝廷之不德其務思變複以助不逮。

  四年正月元日會以年饑徹樂不陳充庭車(每大朝會必陳乘輿法物車輦於庭。故曰:充陳車也。)。

  建光元年十一月郡國三十五地震或拆裂詔三公以下各上封事陳得失。

  順帝永建三年七月丁酉茂陵園寢災帝縞素避正殿。

  陽嘉元年二月京師旱庚申敕郡國二千石各禱名山嶽瀆遣大夫謁者詣嵩高首陽山並祠河雒請雨戊辰雩甲戌詔曰:政失厥和陰陽隔並冬鮮宿雪春無樹雨分禱祈請靡神不(音詠)深恐在所慢違如在之義今遣侍中王輔等持節分詣岱山東海滎陽河雒盡心祈焉(濟水四瀆之一至河溢為滎澤故於滎陽祠焉)。

  二年四月己亥京師地震五月庚子詔曰:朕以不德統奉鴻業無以奉順乾坤協序陰陽災眚屢見咎徵仍臻地動之異發自京師兢兢祗畏不知所裁群公卿士將何以輔其不逮奉答戒異冀不空設必有所應其各悉心直言厥咎靡有所諱。

  桓帝建和三年四月丁夕卩晦日有食之五月乙亥詔曰:蓋聞天生蒸民不能相理為之立君使司牧之君道得於下則休祥著乎!上庶事失其序則咎徵見乎!象間者日食毀缺陽元晦暗朕祗懼潛思匪遑會處傳不雲:乎!日食脩德月食脩刑昔孝章帝湣前世禁徒故建初之元並蒙恩澤流徙者使還故郡沒入者免為庶民先皇德政可不務乎!其自永建元年迄乎!今歲凡諸妖惡支親從坐及吏民減死徙邊者悉歸本郡唯沒入者不從此令。

  永興二年九月詔曰:朝政失中雲漢作旱川靈湧水蝗蟲滋蔓殘我百穀太陽虧光饑饉薦臻其不被害郡縣當為饑餒者儲天下一家趣不縻爛則為國寶其禁郡國不得賣酒祠祀裁足。

  延熹九年正月詔曰:比歲不登人多饑窮。又有水旱疾疫之困盜賊徵發南州尤甚災異日食譴告累至致亂在予仍獲咎徵其令大司農絕今歲調度徵求及前年所調未畢者勿複收責其災旱盜賊之郡勿收租餘郡悉半入。

  魏明帝太和五年三月辛巳以四年十月至是不雨大雩。

  景初二年有彗星見張宿史官言於帝曰:此周之分野也。雒邑惡之,於是大修禳禱之術。

  齊王正始元年三月以旱詔令獄官亟平冤枉理出輕微群公卿士讜言嘉謀各悉乃心。

  晉武帝太始七年閏五月大雩大官減膳。

  咸寧二年正月以疾疫廢二月帝不豫及瘳群臣上壽詔曰:每念頃遇疫氣死亡為之愴然豈以一身之休息忘百姓之艱邪諸上禮者皆絕之。

  四月丁巳詔曰:諸旱處廣加祈請五月庚午始祈雨於社稷山川。

  五年二月以百姓饑饉減禦膳之半。

  湣帝建興元年六月旱帝親雩。

  元帝大興元年十一月詔曰:朕以寡德纂承洪緒上不能調和陰陽下不能濟育群生災異屢興咎徵仍見壬子乙卯雷震暴雨蓋天災譴誡所以彰朕之不德也。群公卿士其各上封事具陳得失無有所諱將親覽焉。

  二年五月以三吳大饑詔曰:天下凋弊加以災荒百姓困窮國用並匱吳郡饑人死者百數天生蒸民而樹之以君選建明哲以左右之當深思以救其弊昔吳起為楚悼王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除廢公族疏遠以附益將士而國富兵強況今日之弊百姓凋困邪其當去非急之務非軍事所須者皆削之使黃門侍郎虞桓彝開倉庫振給並省眾役百官各上封事。

  成帝鹹和九年六月以大旱詔太官撤膳省刑恤孤寡貶節用。

  咸康二年三月以旱詔太官減膳免所旱郡縣徭役哀帝隆和元年四月以旱詔出輕系振困乏十二月詔曰:戎旅路次未得輕減賦役元象失度亢旱為患豈政事未治將有版築渭濱之士邪其搜揚隱滯蠲除苛碎詳議法令鹹從損要音斐。

  孝武太元元年十一月己巳朔月有蝕之詔太官撤膳。

  四年二月詔曰:年谷不登百姓多匱其詔禦所供事從儉約九親供給眾官廩俸權乃減半凡諸非軍國事要皆宜停省以周時務。

  後魏文成和平五年四月以旱故減膳責躬是夜陣雨大降。

  孝文時太極殿成將行考室之禮引集群臣而雪不克饗帝曰:朕經始正殿功構初成將集百寮考行大禮然彤雲仍結霏雪驟零將繇寡昧未能仰答天心此之不德咎竟焉在卿等宜各陳所懷以救不逮鎮東將軍定州刺史樓毅稽首對曰:雪霜風雨天地之常夏冬霰四時之節今隆冬雨雪固是其時。又禮雲:雨沾服失容則廢禮自古而然不足為異帝曰:昔劉秀將濟滹沱為之冰合但朕德謝古人不能仰感天意。

  太和四年二月癸巳詔曰:統承乾緒君臨海內夙興昧旦如履薄冰今東作方興庶類萌動品物資始膏雨不降歲一不登百姓饑乏朕甚懼焉其敕天下祀山川群神及能興雲雨者修飾祠堂薦以牲璧民有疾苦所在存問。

  五年四月甲寅詔曰:時雨不霑春苗萎悴諸有骸骨之處皆敕埋藏勿令露見有神祗之所悉可禱祈。

  十二年九月甲子詔曰:日月薄蝕陰陽之常度耳聖人懼人君之放怠因之以設誡故稱日蝕脩德月蝕脩刑乃癸巳夜月食盡公卿已下宜慎刑罰以答天意。

  十五年正月不雨至於四月有司奏祈百神詔曰:昔成湯遇旱齊景逢災並不繇祈山川而致雨皆至誠發中澍潤千里萬方有罪在予一人今普天喪恃幽顯同哀神。若有靈猶應未忍安饗何宜四氣未周便欲祀事唯當考躬責已以待天譴(時帝居太后哀故有此詔)。

  十七年五月丁醜以旱撤膳。

  宣武景明四年四月戊戌詔曰:酷吏為礻固繇古同患孝婦淫刑東海燋壤今不雨十旬意者其有冤獄乎!尚書鞫京師見囚務虛聽察之理己亥帝以旱減膳撤樂辛醜雨大洽。

  正始元年六月以旱撤樂減膳公卿以下引咎責躬詔曰:朕以菲德政刑多舛陽旱曆旬京師枯悴在予之責夙宵疚懷有司可循案舊典祗行六事囹圄冤滯平處決之庶尹廢職量加脩舉鰥寡困窮所在存恤役賦殷煩鹹加蠲省賢良讜直以禮進之貪殘佞訁吏時加屏黜男女怨曠務令媾會稱朕意焉。又親薦享於太廟及錄京師見囚殊死以下皆減一等鞭撻之坐悉皆原之。

  永平元年五月帝以旱故減膳撤樂。

  二年五月帝以旱故減膳撤樂禁斷屠殺。

  延昌元年四月丁醜帝以旱故減膳徹樂詔尚書與郡司鞫理獄訟。又詔食粟之畜皆斷之。

  三年二月詔曰:肆州秀容郡殷城縣雁門郡原平縣並自去年四月以來山鳴地震於今不已告譴彰咎朕甚懼焉祗畏兢兢。若臨淵穀可恤瘼寬刑以答災譴。

  孝明熙平元年五月丁卯朔詔曰:災旱積辰苗稼萎悴比雖微對猶未霑洽晚種不納企望憂勞在予之責思自兢厲尚書可釐恤獄犴辯其淹枉簡量輕重隨事以聞無使一人怨嗟增傷和氣土木作役權皆休罷勸農省務肆力田疇庶嘉澤近降豐年可必。

  神龜二年二月詔曰:農要之月時澤弗應嘉穀未納三麥枯悴德之無感歎懼兼懷可敕內外依舊雩祈率從祀典察獄理冤掩埋骼冀瀛之境狂寇暴野死者既多白骨橫道可遣專令收葬賑窮恤寡救疾存老准訪前式務令周備三月澍雨大洽。

  正光元年五月詔曰:朕以寡薄運膺寶圖雖未明求衣惕懼終日而暗昧多闕炎旱為災在予之鬼無總寢食今刑獄繁多囹圄尚積宜敷仁惠以濟斯民八座可推鞫見囚務申枉濫。又詔曰:禳災招應脩政為本民乃神主實宜率先刺史守令與朕共治天下宜哀矜勿喜視民如傷況今災旱歷時萬姓雕弊而不撫恤窮冤理決庶訟可嚴敕州郡善加綏隱務盡聰明加之祗肅必使事允人神時致靈應其賦役不便於民者具以狀聞當便蠲罷。

  二年七月癸醜詔曰:時澤弗霑禾稼凋損在予之責夙宵震懼雖克躬徹樂仍無昭感有司可循案舊典祗行六事圄犴淹枉隨速鞫決庶尹廢職量加脩厲鰥獨困窮在所存恤役賦煩民鹹加蠲損賢良讜直以時昇進貪殘邪佞即就屏黜男女怨曠務令會遇庶革正懲違有弭災。

  三年六月詔曰:朕以沖昧夙纂寶曆不能祗奉上靈感延和氣致令災旱頻歲嘉雨弗洽百稼焦萎晚種未下將成災年秋稔莫覬在予之責憂懼震懷今可依舊分遣有司馳祈岳瀆及諸山川百神能興雲雨者盡其虔肅必令感降玉帛牲牢隨應薦享上下群官側躬自勵理冤獄止土功減膳徹樂禁止屠殺。

  四年八月戊寅詔曰:朕以眇暗忝承鴻緒因祖宗之基托王公之上每鑒寐屬慮思康億兆比雨旱愆時皇運舛錯政理闕和靈祗表異永尋夕惕載恧於懷宜詔百司各勤厥職諸有鰥寡窮疾冤滯不申者並加憐恤。若孝子順孫謙貞義節才學超異獨行高緒者具以言上朕將親覽加以旌命。

  後周武帝保定二年以久不雨降宥罪人京城三十裡內禁酒四月。又禁屠宰。

  建德元年五月帝以大旱集百官於庭詔之曰:盛農之節亢陽不雨氣序愆度蓋不徒然豈朕德薄刑賞非中歟將公卿大臣或非其人歟宜進直言無得有隱公卿各引咎自責其夜澍雨。

  二年三月不雨至於七月集百寮於大德殿帝責躬罪已問以治政得失。

  宣帝大象元年十二月戊午以災異屢見帝禦路寢見百官詔曰:穹昊在上聰明自下吉凶繇人妖不自作朕以寡德君臨區宇大道未行小信非福始於秋季及此玄冬幽顯殷勤屢貽深戒至有金入南斗木犯軒轅熒惑幹房。又與土合流星照夜東南而下。然則南斗主於爵祿軒轅為於後宮房曰:明堂布政所也。火土則憂孽之兆流星乃兵凶之驗豈其官人失序女謁尚行政事乖方憂患將至何其昭著。若斯之甚上瞻俯察朕實懼焉將避正寢齋居哀念惡衣減膳去飾徹樂披不諱之誠開直言之路欲使刑不濫及賞勿逾等選舉以才宮闈修德告諸內外庶盡弼諧允葉民心用銷天譴於是舍仗衛往天興宮百官上表勸複寢膳許之甲子還宮。

  隋高祖開皇三年四月旱帝親祀雨師于國城之西南。

  十四年正月以歲旱祀泰山以謝愆咎大赦天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頁 下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