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鐘肇政 > 臺灣人三部曲之一:沉淪 | 上頁 下頁
八三


  仁勇順著胡老錦的眼光看過去,日本蕃好像已退了一段,在那邊偶爾可見來來往往的人。真是,他們知道我們的鳥仔銃打不到那麼遠,所以才那樣若無其事。仁勇不自覺地舉起了短銃,正要瞄準,可是胡老錦伸出手把仁勇的短銃壓下去了。

  「沒有用,短銃打不中那麼遠的。」

  「真糟……啊,阿錦哥,那把洋銃……」

  「唔,我也正想起來,你去替我拿過來吧。」

  仁勇立即跑進去,把那枝日本蕃的洋銃拿來了。胡老錦接過來,從懷裡搜出了一粒銃籽放進去。他把銃管擱在砂包上,靜靜地瞄準,等候對面的敵人再次露出身子。這是對胡老錦的一項考驗,有一百多近二百步吧。不是輕易可以打中的。而且胡老錦畢竟已是個老人,視力也可能差了。仁勇不覺為他捏了一把汗。好多夥伴們在看著,萬一失敗,豈不有損威嚴嗎?

  在西廂前面的砂包後的黃娘盛這時走出來了。一大早就受命帶幾個夥伴出去的,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看樣子是適時地趕回來了的,滿臉絡腮鬍子顯得更濃更密,配上那魁梧的身子,和腰帶上幾隻竹葉鏢,看來真有點古代俠客的樣子。而且那雙眼光,那神情,都很開朗清爽,一定是在剛才的一場混亂裡露了幾下子。那枝日本蕃的洋銃就是他弄到手的戰利品,他關心它的性能,希望它發揮威力,是順理成章的事。他和仁勇並排地略彎下上身站住,並與仁勇交換了一個會心的眼光,就在這時。

  「砰!」

  那洋銃噴火了。仁勇趕緊把眼光移向前方,只見一個日本蕃左手舉起壓住右肩,踉蹌了幾步就隱沒下去了。

  「哎呀!」仁勇不禁叫了一聲。

  「中了!」娘盛也用他破鑼般的聲音喊。

  「不行……」胡老錦有點頹然地垂下握銃的手說:「是太遠了。」

  「阿錦哥,你打中了啊!」娘盛感歎似地加了一句。

  「嗨,沒有用,好像只打中了肩頭。那不會死的。」

  「那已經很了不起了。」仁勇也說:「至少也可以教那個日本蕃有幾天不能打銃了。」

  「哪裡的話,那個蕃仔再也不能拿銃了!」娘盛斬釘截鐵地表示。

  「算啦算啦。看,他們好像退了。」

  真的,對方的銃聲幾乎沒有了,終於完全停了。

  「娘盛哪。」胡統領忽然改了一種口氣下令:「你帶三四個人去看看蕃仔是不是真退了。小心著,千萬不能出手。」

  「是。」

  娘盛立即走開,胡統領緩緩地走出砂包四下看看。仁勇這才松了一口氣,跟在胡老錦後面。仁勇第一次看到禾埕上的情景,橫七豎八地躺著日軍屍體,一共有七具,其中有兩具還微微地動著,好像還沒斷氣。仁勇看到那把蕃仔的大刀,上前撿了起來,重甸甸的,比他們慣用的還重一些,刀身細而長,刀柄就有七八寸長,他有點不敢相信這樣的刀子能打得過他們那種大刀,不過有一點卻是不容否認的,就是這東西用起來好像很俐落。

  胡統領已經走向竹叢缺口去了,仁勇丟下刀子趕上去。也許是看到胡統領出來才認為可以暫時鬆口氣的吧,李蓋發、鐘統、張子仁等幾個也從各個角落走過來。來到竹叢邊,仁勇不由地楞住了,地面上躺著幾個日軍屍體,真不知有幾個,因那些屍體都支離破碎了,有的成了爛肉堆,也有斷腿殘臂,四散在這兒那兒。那是一幅慘不忍睹的地獄之圖,好比有個巨魔剛在那兒肆虐,信手把幾個人抓起來,撕裂、捏碎,隨便扔在那兒。竹叢缺口兩邊的竹枝上,垂掛著好多衣服碎片,也有一頂日本蕃的帽子,在那兒輕輕地擺蕩著。大紅色的帽腹,在一片綠葉中顯得格外醒目,帽上一顆黃金色的帽徽,就有如星星,時而受著陽光發出金色的亮光。

  【二十二】

  天剛大亮,這一小股人馬已經來到大路了。這是從新店經過北勢、南勢,直通靈潭波的大馬路。路兩邊有油加里路樹,附近是一片平坦的田,稻子全枯萎了,只剩下呈著黃褐色的細長葉子,在晨風中顫慄著。

  那一小股人馬一共八個人,遠遠地避開大路,在田裡詭秘地行動著,到處都有為了遮風而種的竹叢,成排地聳立著,所以他們不愁沒有藏身的地方。

  為首的是綱峰,依次是綱昆、綱侖、綱嵩、綱亮、綱青、維建,外加陸家滿房的長工阿財哥,可算是由陸家精英組成的一個小隊伍了,不用說他們是奉統領之命出來打探的。昨天的一場攻防戰,原以為只有龜縮在竹叢大厝內挨打的份兒,沒料竟那麼輕易地得了百分之百的勝利。他們殺死了二十幾個日本蕃──為了這個數目,大夥兒曾經爭論了好一陣子,沖進竹叢拱門裡頭來的,第一次是四個,第二次是七個,這十一個日本蕃的數目當然不成問題,糟的是給兩發大銃轟成碎片的,只能數出十幾個,他們花了好大功夫,拼湊了又拼湊,數了又數,確實能認出來的是十三個,不過有不少人說什麼也主張是十四個,也有人認定是十五個。這是日軍登陸以來所遭受的最大的一次慘敗,最大的一次損失,而給這些侵略者們這麼嚴重打擊的,竟是以一所普普通通的農家為據點,一群只有落後了差不多一百年那麼久的武器的,從來也沒有打過仗,甚至還是沒有受過任何訓練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而更可異的是這些老百姓們居然沒有一個戰死,受輕傷的也不過十來個而已。這是一項令人不敢置信的奇跡,歷史將為這奇跡記下光輝的一筆,這是鐵定的!也是這意料之外的勝利,使得這一小股人馬有些趾高氣揚了,看他們那開朗的神色?便知他們有些以為靠那所竹叢大厝,便可制勝曾經席捲了牙山、平壤等好多名城大邑,使得幾十萬清朝兵望風披靡的日本軍。

  也好在胡老錦很快地就看出了手下一百多個義軍經這一仗已經有了驕傲之色,便反復地告誡他們,阿峰他們出來時,老錦也是叮嚀複叮嚀,要他們小心行事。八個人當中,阿昆是比較沉得住氣的一個,連見過不少世面,可以說是半個臺北人的阿峰也有點兒急躁了,尤其阿侖和阿嵩這兩個小夥子,看來很有目中無人的樣子。

  他們邊走邊談論今天如果日本蕃再來犯,便要如何對付,已經近乎不知天高地厚了。

  「最好是繞到蕃仔背後,來個奇襲,兩面夾攻,一定可以把蕃子們殲滅。」阿嵩氣焰萬丈地表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