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西寧,原名朱青海,1927年生於山東省臨朐縣的一個篤信基督教的家庭。抗日戰爭爆發那年,他才11歲,便離開家鄉,開始了流亡生活,浪跡于蘇北、皖東、南京、上海等地,斷斷續續地讀書和工作。抗戰勝利後,入杭州國立藝專。1946年,他19歲時,在當時的《中央日報》副刊發表第一篇小說《洋化》。解放戰爭時期加入國民黨軍隊,並隨之去了臺灣,他在國民黨軍隊中,從上等兵至上校軍階,先後25年之久。50年代登上臺灣文壇,是臺灣「軍中作家」之一。他曾任臺灣黎明文化公司總編輯、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並曾主編《新文藝》雜誌、任職於新中國出版社。70年代,他曾公開提倡開放30年代文學作品,因而遭到官方冷遇。1977年8月,臺灣當局召開規模較大的「第二次文藝會談」,會議不僅不讓他參加,還針對他所提倡的開放30年代文學作品問題,正式通過決議,要「匡正視聽,以免流毒社會」云云。著有:長篇小說《貓》、《畫夢記》、《旱魃》、《獵狐記》、《茶鄉》等,短篇小說集《大火炬的愛》、《鐵漿》、《狼》、《破曉時分》、《第一號隧道》、《冶金者》、《現在幾點種》、《奔向太陽》、《非禮記》、《蛇》、《將軍與我》、《將軍令》、《海燕》、《牛郎星宿》、《熊》等。他的夫人劉慕沙,是臺灣著名的女翻譯家,三個女兒朱天文、朱天心和朱天衣,也寫小說或寫電影劇本,或表演京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