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張曼娟 > 你是我生命的缺口 | 上頁 下頁
他們不過橋


  小說《麥迪森之橋》(《廊橋遺夢》)被翻譯為各種文字,在全世界的書店暢銷熱賣,改編成電影之後,全球轟動上映,東方西方,各色人種同聲一哭。克林特·伊斯特任德和梅麗爾·斯特裡普被美國觀眾票選為九五年最有魅力的情人偶像,甚至連北京的公園,最近也仿照電影場景,搭起一座廊橋,許多中年男女特意來此漫步,體會某種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情調。

  中年之愛,過去雖也有小說戲劇描寫演出,卻全不如這一次的來勢洶洶,望風披靡。

  受到感動的不只是飽經世故的中年人,連懷抱夢想的年輕人也被俘虜。兩個來自不同世界的中年男女,在酷熱寂寥的農莊相遇,不可避免地相戀,這戀愛如此熱切纏綿,必須以全部身心相就。然而,攝影師的命運是不斷地向天涯流浪,家庭主婦卻必須回到丈夫和子女身邊,除非他們私奔,而他們選擇的是別離。別離之後,思念源源不絕,他們最終以死亡作為結合。老婦人要求子女將她的骨灰灑向橋下,因為暌違半生的情人在等待。

  相戀的銘心刻骨,分離的悲楚悽愴,直到生命終止仍不肯忘記的恒久盟約,怎能不令普天之下有情男女心悅誠服?

  在我看來,這段情事最艱難的是離別。原著小說中女主角幾番掙扎,終不能離開的原因是她不能傷害丈夫那個淳樸老實的好人,並且,年少的一兒一女很快長大,他們母親的醜聞在小鎮流傳,將影響他們一輩子。她不能,是基於道德的考量,受外在環境規範拘束的結果。

  電影中梅莉卻說出一段更深刻的話,如果她跟著攝影師離開,那麼,她和丈夫之間共有的美好經驗與記憶,都將割裂崩塌。而她和攝影師的愛情落實在生活中,曾經浪漫絕美的感受,也會在現實磨蝕之下,逐漸煙消雲散。這是純粹以愛情本身為考量,以節制來保固一生只能有一次的獨特戀愛,她不是不能,是不願。

  這才是中年之愛的動人之處。年輕人有熱情的衝動;中年人則有了節制的力量。衝動可以毀壞生活的美麗事物;節制卻能穩固安定珍貴的質素。

  電影最後一幕,骨灰瓶打開,灰燼飛揚,我聽見風與瓶中灰燼的共鳴,嗡……像一首歌,溫柔如同嘆息,在宇宙間的回聲。

  他們沒有過橋,因為他們有自己的道路。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