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文華 > 蛋白質女孩 | 上頁 下頁
簡介


  20世紀上半葉,張愛玲以上海、香港雙城為背景,寫活了一個在愛情裡精打細算的傾城戀曲。20世紀末,年輕的作家王文華則以《蛋白質女孩》(時報出版),在國際化的臺北搬演一套爾虞我詐的愛情兵法。王文華說,《蛋白質女孩》不但使他在文學上回到一向最感興趣的人際關係題材,小說裡那些時髦、喜歡在情愛中涉險的都會男女,也是在他生活中最為熟悉的人物。

  大學念的是台大外文,研究所拿的是史丹佛大學的企管碩士,曾經在美國華爾街工作過,現在則是迪士尼臺灣分公司的企劃經理。王文華的學經歷其實與《蛋白質女孩》裡的人物很像,可是和王文華少數幾次的接觸經驗,卻覺得他永遠像個循規蹈矩的乖寶寶。王文華也承認,書中的角色其實寫得比較極端,大部分的情節是從觀察、想像以及朋友告訴他的故事中加以重組改編。

  《蛋白質女孩》的特色之一,在於它的語言。唇槍舌劍間,可以欣賞的不僅是你來我往的機智,而且可以看王文華在刻意押韻與類似「高維修女子」、「感覺有角」等西字中用裡,營造一種突梯的語言想像樂趣。不過就像王文華所感覺的,《蛋白質女孩》大概是他作品中受到最多矚目與爭議的。其中一個爭議就在於他有意求工的押韻,有些人認為這種寫法很好玩,但也有人覺得太雕琢,王文華解釋說,其實他嘗試用這樣的寫法並沒有文學上的鴻圖大志,只是寫的時候特別覺得痛快淋漓,有一種不同的書寫樂趣。

  另外王文華常聽到的批評是,張寶這個角色實在是令人不能忍受的自私、邪惡與男性沙文主義。對此王文華也頗覺遺憾地說,讀者其實忽略了張寶和書中的「我」,都是有多種層面的人,他們自私也純情,有畏縮也有大膽行動的時候,並不是從頭到尾都是一個調性。王文華也認為,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說穿了都有張寶和「我」的成分,只是比重不同罷了。

  感情歷程不像張寶,可是王文華實事求是的處世態度,卻與《蛋白質女孩》的都會風格一樣鮮明。王文華說,他的確是一個會關注現實面的人,像他每天早上聽到美國股市的報導都會非常感動,因為他想到的是經濟力量帶給人類的進步,在看電影的時候,別人也許只會注意藝術性,而他會想到從電影中可以學到什麼改善人生的方法,還因此寫了《電影中的實用智慧》這本書。

  這樣的他,王文華認為是深受史丹佛商學院的影響,因為那裡就會要求你開放、社交、八面玲瓏。王文華形容說,他在台大外文系時是個害羞的文藝青年,像是生活在火星上,呼吸不甚順暢的遠遠看著世間種種,美國的經歷則把他帶回地球表面,近距離的發現周圍還是有很多美的事物,使他變得更有效率也更踏實。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