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回首頁 |
在澳門回歸前的一個有關華文文學的研討會上,正當來自中國各大學的教授學者們,對澳門回歸後澳華文學的前景爭執不休時,一位從澳門來的王博士語出驚人地說,澳華文學不存在所謂的回歸問題,因為澳門從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既沒有被出租過也未曾割讓過,何來回歸之說?!在眾人一片不知所以然的目光注視下,王博士底氣實足地教育大家:澳門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從歷史上第一次統一中國的秦朝開始,澳門就已經繪入中國的版圖,隸屬南海郡番禺縣。此後,中國歷代王朝都將澳門納入其主權管轄範圍,對澳門實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在唐朝澳門屬東莞縣;南宋以後澳門劃歸香山縣;明朝曾在澳門設立"守澳官",負責港口管理;清朝於1731年在澳門設立香山縣丞衙門,作為當地政府的派出機構。到1744年,清政府又在這裡增設"澳門海防軍民同知"的官職,負責澳門各項事務。從1744年到1911年,清政府先後委派了64任澳門海防軍民同知……。 在會後的飯桌上,王博士繼續他的演說:早在遠古時期,中國的先民已在澳門地區繁衍生息,以采貝、捕魚為生。近年來在澳門附近發現的沙丘遺址和斧、錛、罐、釜、豆等石器和陶器,經鑒定是大約四、五千年以前新石器時代的文物,特別是在澳門的竹灣、黑沙北部和南部、路環村等地野外考古發掘出的粗糙的陶皿殘片、石英手環、玉髓刮削器和石斧等大量文物,與毗鄰的珠海和香港地區的出土文物類同,屬同一文化系統。 澳門是在16世紀中葉以後被葡萄牙人逐步佔領的。明嘉靖32年,在澳門附近活動的葡萄牙人藉口船隻觸礁需要修理,船上打濕的物品需要晾曬,賄賂明朝官員海道副使汪柏准許他們在澳門上岸,作短暫停歇。當時本只准許葡萄牙人在岸上搭建簡易帳篷,並且要求其限期離開,但葡萄牙人再次行賄汪柏,並冒用他國名義,獲准在澳門進行貿易活動。以後又通過同樣手段取得了澳門的居留權。此後,葡萄牙人在澳門建立起"自治"機構,最高行政長官"總督"由葡萄牙政府委派。但這種"自治"機構並未得到官方的正式認可,中國明朝政府仍然對澳門實施有效的監督和管理。直到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清政府向侵略者屈膝投降,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葡萄牙人乘機提出對澳門的主權要求,如廢除向葡人徵收地租、澳門重新劃界、由葡萄牙派兵駐守部分澳門地區、變澳門為自由港、葡人可以自由在澳門建房造船、由葡人負責中國內地輸入澳門的貨物徵稅等。清政府接受了其中關於通商和貿易方面的要求,但對於廢除地租和擴大澳門地域等涉及澳門主權的要求沒有答應。 1887年《中葡友好通商條約》簽訂之後,澳門逐步成為葡萄牙佔領地,然而該條約並沒有規定把澳門割讓給葡萄牙。條約明確指出,未經中國政府允許,不得將澳門讓予他國;澳門仍然享有中國內地港口的優待,對中國來說,澳門不是外國港口。這說明中國對澳門的主權並未喪失;條約上所稱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門對澳門的領土、軍事、行政、司法、海關等方面實施了全方位的嚴格管一條約等於一紙空文。中國政府從未承認把澳門割讓給葡萄牙,雖然葡萄牙從1849年以後對澳門實行了150年的殖民統治,但澳門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只是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國領土。 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與王博士細聊之後方知他是歷史學博士,現在澳門大學教授澳門文化史。在我由衷地讚歎之後,博士極力勸我開完會後去一下澳門,親身體驗一下"回歸"期的澳門。在說到"回歸"二字時,他臉上露出狡黠地一笑。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我改變了直飛美國的整個行程,走進澳門,再去一次我已到過很多次的這個小島,去"體驗"一下過去所沒有過的感受…… 澳門位於中國南部珠江入海口西岸,與香港、廣州鼎足分立於珠江三角洲外緣。它由澳門半島及其南面的氹仔島、路環島三個部分組成。澳門的陸地總面積達23.5平方公里,全境南北距離11.9公里,東西距離7公里。澳門半島是整個澳門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澳門主要的建築和96%的居民都集中于此。澳門半島原是孤懸海上的小島,後來,西江攜卷大量的泥沙逐漸在它與大陸之間堆積成一道沙堤,將澳門與大陸連接起來,澳門也從小島變成了半島。現在澳門半島的北邊就以這道古老沙堤與珠海相連。 作家秦牧在《"東方蒙特卡羅"漫記》中作過這樣的描述:「澳氹大橋聯絡了氹仔島,路氹連貫公路又把氹仔島和路環島連接起來。這樣,一個小小的半島和兩個離島,就仿佛像一串冰糖葫蘆,或者三個圓球似的特別啞鈴一般,平臥在湛藍的海水之上了"。 澳門地勢最高的是路環島,全島為一個花崗岩的山體,其主峰塔石塘山海拔174米,是澳門最高的山峰;最低的是澳門半島,最高處海拔也只有91米。自19世紀後半期開始,由於不斷填海造地,加上本世紀初規模較大的填海工程,澳門的土地面積比100年前擴大了一倍以上。澳門雖由三個獨立的地理單元所組成,但交通方便。 據在飛機上發的小冊子介紹,半島南面是氹仔島。兩座跨海的澳氹大橋將兩地連接在一起。1910年時,現在的氹仔島是兩個分離的小島,東面是大氹,西面是小氹,相距最窄處也有100米左右。後來,泥沙堆積和人工填海使大、小氹合為一個島。氹仔島再往南是路環島,過去兩島之間既無橋,又無路,來往只能靠船。1969年,在兩島之間填海建成了一條2225米長的堤路。這樣,原本隔海相望的澳門三地現已連成一體。澳門是一座別具特色的海港城市。這裡雖然沒有名山大川,但是自然風光非常優美,有不少名勝古跡,並且交織著多姿多彩的歐亞風情。 澳門的面積不大,可是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它西接廣東省珠海市,緊靠大陸;東望香港,兩座城市相距僅40海裡;南面是浩瀚的南海。早在16、17世紀東西方海上貿易時,澳門已是重要的港口。澳門現有常住人口42萬,其中96%以上是華人。 澳門位於東亞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溫度為22℃,日溫差為5℃左右。全年10月至12月的天氣最佳,和風清爽,陽光普照,一些大型活動在此期間舉行,包括一年一度的國際重大賽車盛事─格蘭披治大賽。每年11月舉辦的"格蘭披士大賽車"自1954年創辦至今已有45年的歷史,是國際公認的三大賽事之一。該項賽事分三級方程式賽車、超級跑車和摩托車3種,在澳門東望洋賽車跑道上舉行。大賽車最有特點和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該賽道與賭城蒙特卡洛市區的汽車賽道一樣,同是街道式的賽道。 我是晚上飛抵澳門的,在朋友的安排下吃過大餐後,進葡京賭場小試賭運,然後夜遊全島。澳門夜景雖不如香港的燈火輝煌,但在時隱時現的燈光輝映下,那些富有特色建築物使人有雖身處東方但仿如置身在歐洲的感覺。澳門人對離島的嘉樂庇總督大橋總是情有獨鍾,在這兒可看到建築獨特的葡京酒店,酒店內設有名聞海外、且二十四小時運作的大賭場。我剛剛為它貢獻了幾千美金。隨後到澳門司法權所在地之法院大樓,大樓的正面矗立著一五一三年第一個來華的葡萄牙航海家奧維士(Jorge Alvares)的石像。朋友說澳門的立法權由總督和立法會分享。立法會雖有民主選舉的成分,但由於立法會是葡萄牙對澳門實行管治的機構,並不是一個民意代表機構,不對澳門居民負責,加之在第一、二屆立法會選舉時,規定澳門華裔居民在澳門住滿5年、外籍居民在澳門住滿7年才有選舉權,因此,澳門居民的參政熱情不高。長期以來,澳門沒有獨立的司法權。澳門只有第一審法院,即只有初審權的初級法院,所有上訴案件都要送到里斯本的中級法院,終審權屬於葡萄牙最高法院。澳門的檢察院直屬于葡萄牙檢察官公署。澳門法官和檢察官的任職資格由葡國法律規定,法官由葡萄牙法官最高委員會任免,檢察官由葡萄牙檢察官最高委員會任免。澳門司法機關的設置、職能、活動原則及法律程式都直接由葡萄牙立法規範。 我對這位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畢業後回澳門執掌家業的朋友,開了句玩笑說,你管理酒店賭場真是浪費了你的才能,你應該做澳門的最高法官。在他不置兩可地聳了聳肩之後,我們繼續往南灣大馬路向媽閣方向走,我被一座粉紅色的建築物深深吸引,朋友說這是澳督府,它原屬塞爾加爾子爵家族所有,澳門政府在一八八一年買下。這兒曾有不同用途,最後被用作為澳督府及後期的被選為立法會及諮詢會的開會地點。 當我們到達峰景酒店喝茶小歇的時候,朋友說這家旅館不單是本澳最豪華的酒店之一,更是一處既浪漫又迷人的地方。它建於一八七零年,二十年後由一位的英國船長將其買下,給往來澳的乘客作為休息之所。由於法國人擬在此興建複康中心,因此引起英國人及法國人的多次衝突,為了解決糾紛,政府在一九零一年收回該座建築物及其鄰近土地。由此時起,此處曾作過療養院、複康中心、學校、酒店、英國民政軍校學員的宿舍、為逃避戰爭走到澳門的葡僑藏身的賓館、太平洋戰役中的難民收容處、最後再次成為酒店。它將成為葡國駐澳領事的官邸。 當車爬上西望洋山的時候,朋友指著山下的"海上皇宮"說,要不要下去玩一把?我素聞此船的盛名,不禁好奇地問道:玩多久?朋友大笑道:玩到你死啦!…… 第二天一早,我被王博士的電話吵醒,他說要請我吃早茶,我說我好累昨晚睡得很晚,他說那就在你住的酒店裡吃,那家餐廳也很好吃。澳門實在是太小了!十五分鐘後,我和王博士已坐到一起吃起了早點。他說澳門的早茶是全世界最好吃的,而且只有香港價錢的一半。就在我細嚼慢吞之際,王博士又開始了有關澳門的介紹: 澳門是在16世紀中葉以後被葡萄牙逐步佔領的。葡萄牙人從1553年進入澳門到1849年的296年間,前20年屬暫時借居性質,後276年屬賃居性質;1849年以後,則屬於強行佔領性質。為此,中國政府無奈下建立了一套管理澳門的組織機構。在明代,澳門在行政上歸香山縣管轄,海防方面由廣州海道副使直接管理,同時在澳門設有官府衙門、軍營和哨兵瞭望站。到了清代,中國在香山縣設有專門負責澳門行政事務的縣丞。隸屬廣州府。 葡萄牙人賃居澳門後,由於西班牙、荷蘭、英國先後多次爭奪澳門,同時由於東南亞及其他國家對武器的需要,澳門的鑄炮業一度頗負盛名,後來由於歷史原因被淘汰了。19世紀40年代以後,支撐澳門經濟的對外貿易日趨沒落,隨著香港的發展和中國內地通商口岸的開闢,來華的外籍商人有了新的居留地,因而來澳門居留者銳減。加之澳門地域狹小,自然資源貧乏,經濟活動受到極大限制。在這種情況下,賭博業、娼妓業迅速興起,苦力貿易、鴉片走私也更加猖獗,從而使澳門經濟誤入畸形軌道。他說澳門的政制發展,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16世紀-19世紀年代,以對中國政府和葡萄牙印度果阿殖民地政府雙重效忠的兵頭、主教為主體的所謂"自治"時期;19世紀40年代-20世紀70年代,以對葡萄牙政府負責的總督為主體的脫離中國政府有效管轄的殖民管治時期;20世紀70年代-90年代,以葡萄牙總督和立法會為主體的所謂"三權分立"的"葡萄牙管理中國領土"時期。1987年4月中葡兩國政府正式簽署聯合聲明,確認中國政府於1999年12月20日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1993年3月31日,<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佈,基本法規定,澳門回歸以後,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能否落實還有待未來的考驗。總督曾是澳門的政治權力核心,他擁有政治、經濟、軍事大權,還擁有一定的立法權。總督可以頒佈法令,這些法令與立法會制定的法律同樣有效;立法會制定的法律也要經總督簽署後才能生效。總督不是由選民推舉,而是由葡萄牙總統任免和授權,並在政治上向總統負責,其級別相當於葡萄牙政府的部長。總督沒有任期,但傳統上與在任期的總統共進退。從1623年至今,澳門共有127任總督。1991年起就職的澳門政權交接過渡期總督韋奇立是澳門的末代總督。 澳門是彈丸之地,人少、資源貧乏,內需不足,經濟規模小。大約相當於香港的5%。香港還是澳門賭博業的最大投資經營者,去年來澳門的賭客達八百多萬。賭業占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已超過50%,黃賭業帶動了投資、基建、酒店、餐飲、及文化交流等行業,已成為目前澳門最大的產業。很難想像澳門沒有這些無煙工業的後果,僅經營葡京賭場的澳門旅遊娛樂公司每年就向政府納稅達49.1億澳門元,占本地生產總值的8.4%,占政府財政收入的56.2%,為公共投資的2.6倍……。 這頓早茶的確是很值,王博士不但喂飽了我的胃口,而且也填滿了我的腦袋瓜。由於下面的行程我已約好了《澳門日報》的副刊主任廖小姐,只好與談興正濃的王博士握手再見。 廖子欣小姐是澳門的知名作家,也是澳門最大的報紙《澳門日報》文學副刊的掌門人,為了陪我逛整個澳門,她特地從報社要了一部專車陪同我。據她介紹,澳門中文報業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早在1839年至1840年,清朝禁煙欽差大臣林則徐為瞭解外商及鴉片販子的活動,曾命人翻譯英文報紙中的有關消息,編印了《澳門新聞紙》。這是當地中文報紙的雛型。1911年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之後,澳門中文報業蓬勃發展。目前,澳門註冊發行的中文日報有8份:《澳門日報》、《華僑報》、《大眾報》、《市民日報》、《星報》、《正報》、《現代澳門日報》、《華澳日報》;中文週報5份:《訊報》、《澳門脈搏》、《澳門文娛報》、《時事新聞報》、《體育週報》;葡文日報有《濠程日報》、《今日澳門》、《澳門論壇日報》;葡文週報有《號角報》、《句號報》等。 我們先去了澳門半島南部的西望洋山上的聖母堂(建於1622年),其左側為1935年加建的主教府,西望洋山因而又稱"主教山"。登臨遠眺,南灣中心商業區和澳氹大橋盡收眼底。昨晚雖來過這裡,但白天所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色:澳門最古老的教堂聖老楞佐堂,有200多年歷史的聖若瑟修院以及極具南歐建築特色的澳門總督府也建在這裡。西望洋山的西麓有澳門建築歷史最久、最負盛名的古跡媽閣廟,開山至今已超過500年。它依山面海,沿崖而築,飛簷疊閣,古木森鬱,山間岩石上還有歷代摩崖石刻數十款,可謂風景幽雅。整座廟宇由大殿、石殿、弘仁殿、觀音閣四座主要建築組成,建在半山腰的弘仁殿中央供奉著天后。廖小姐說,天后就是福建人和臺灣人信奉的"媽祖"。在中國東南沿海一些地區的傳統習俗中,媽祖是公認的護船神。漁民、水手們出海時,都祈求媽祖保佑他們平安歸來。媽閣廟終年香火不斷,朝聖者絡繹不絕。尤其是每年農曆3月23日這一天─相傳是天后的生日,媽閣廟更是熱鬧非凡。 半島中部有一座300多年歷史的大炮臺,雄踞半島中央,登臨其上不僅可以憑弔古炮臺遺跡,還可縱覽澳門全境,遠眺西面的灣仔和南面的氹仔。炮臺旁邊的"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象徵,也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大三巴牌坊矗立於一塊高地之上,登上60多級臺階,才可來到牌坊的腳下。牌坊有4層樓高,壁上有浮雕,石龕裡有天使像,雕刻精美。據說,當年建這座教堂用了36年的時間,如今雖然僅存一壁,仍然可以讓人領略到當年整座教堂的雄偉與氣派。這座舊日宏偉的耶穌會教堂,是日本逃亡到這兒的傳教士用兩年時間興建而成。聖堂前壁由耶穌會教士Genovers Carlos Spinola精心設計,是根據當時的果亞聖保祿大教堂的設計而建成。毀於1835年的一場大火,僅剩門前的68級古階和用花崗岩建成的前壁。這面牆壁很像中國的牌坊,因此被稱作"大三巴牌坊"。大三巴牌坊到議事亭前地一帶是禁止行車的,因此你可休閒地漫遊這個澳門最具特色的好地方。這段具有南歐風味的碎石子鋪成的路面已辟為行人專用區,在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飾有地球儀的噴泉,它同時也是這裡的標誌。周圍有青蔥的植物和供人休憩的長椅。 議事亭前的四周都是可稱之為文物的葡式舊建築物,正面的市政廳大樓,是一五八六的印度總督下令設立的澳門市議會。澳門市政機構是澳門存在歷史最長的政治組織,前身稱為"議事會",後改稱市政廳。澳門有兩個市政廳——澳門市政廳和海島市政廳。每個市政廳都有兩個管理機關——市政議會和市政執行委員會,前者是決策機構,成員通過直接選舉、間接選舉和總督委任產生;後者是執行機構,成員由澳督委任和市議會議員互選產生。市政廳具有行政及財政自治權,其主要職責是:城市規劃及建設;市政建設、公共衛生、文化、體育、康樂等事務,維護和保障居民生活環境;發放車輛、攤販牌照等。在議事亭前地還可看到玫瑰聖母堂,這座聖堂是天主教「多明我」會教士在十七世紀初到澳門時設立的。市政廳廣場的路邊有不少算命攤,看面相、手相、問宿命前途、婚姻運氣,信不信由您。廖小姐告訴我,澳門開埠幾百年間,中外商民雜處,各種宗教並存。澳門人所信仰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蘭教、巴哈伊教、瑣羅亞斯德教、摩門教和基士拿教等,在澳門,佛教信徒最多,華人占絕大多數,燒香拜佛的善男信女難計其數,其中又以信奉觀音為最普遍。澳門目前共有廟宇40餘間,還有幾十間土地廟和神舍。大都有逾百年歷史,其中媽祖廟、普濟禪院、蓮峰廟被稱為澳門的「三大古刹」。這些廟宇大多佛家、道家並存,多供奉觀音、天后和媽祖。在她的建議下,我們驅車去了普濟禪院,該院俗稱觀音堂,已有370多年歷史。此廟氣勢雄偉,外貌莊嚴。廟內藏品以十八羅漢引人注目。所藏的經卷、字畫均為有價值的文物。該廟尤以百多年前在此簽署了不平等的中美「望廈條約」而令人感興趣。當年簽訂該條約的石桌石凳依然保留在此,我特地坐上去照了張像,以志留念。走在澳門的街上,經常可以看到黃頭髮的混血男女匆匆而過,廖小姐說這些都是土生葡人。他們兼具不同的血緣和文化習俗,長期以來在澳門這個彈丸之地自成一體。十五、十六世紀時,不少葡萄牙人與非洲殖民地或印度果阿等亞裔婦女結婚。當時登陸澳門的葡萄牙人中,就有不少攜同非葡裔妻子,他們的子女是澳門最早期的土生葡人。按照當時的觀念,父母雙方必須有一方是葡人,他們的子女才被認為是"土生"葡人。葡人侵佔澳門後較長的一段時間裡,被明清地方官員禁入華人居住的地方,因此較少與華人通婚;直到19世紀末,通婚才慢慢多起來。近數十年,土生葡人與華人通婚已很普遍。因此,從目前情況看,土生葡人大都有華人血統。澳門土生葡人在中葡兩種文化背景下成長,因此,他們的文化習俗兼具東西方特色。人們常形容他們是"用筷子吃牛排,用刀叉吃飯"——兩頭都不像。儘管土生葡人大都帶有華人血統,但是他們的文化認同還是傾向於葡萄牙。他們認為葡文才是母語,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使用一種深受澳門當地方言影響的特殊葡語。雖然他們大多和葡國沒有其他聯繫,他們中的大部分也從未到過葡萄牙,不大瞭解葡國的文化,卻都擁有葡萄牙護照。因此,儘管生長在中國的土地上,土生葡人卻不承認自己是華人。他們送子女入葡文學校就讀,接受葡式文化教育,早期的土生葡人甚至禁止子女在家裡和學校說粵語。 應該說,小島澳門是一片生活的樂土,澳門人的生活是從容、恬靜的,與高節奏、高壓力的香港相比,這裡更顯其濃濃的生活情調。這裡雖然葡萄牙侵佔了400多年裡,但澳門仍與大陸維繫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其中既有血脈的聯繫、文化的聯繫、也包括日常生活中柴米油鹽的聯繫。你只要在澳門的街上走一走,或看看澳門人每年都過些什麼節日和怎麼過年就可知道。就整體來講,澳門的文化可謂華洋雜處、中西合璧,但其中中華文化的精髓和積澱又是任何外來文化都改變不了的。澳門又是世界上汽車密度最大的地方,平均每公里路面上的車輛達400多輛,而行車道路的總長度只有91公里,且多的是單行道,而且坡陡彎急,儘管如此,卻很少交通堵塞。 吃飯時,廖小姐說要帶我到一家最地道的澳門餐廳請我吃飯,在司機左拐右轉了好久之後,我們進入了一家裝潢考究的餐廳,廖小姐找來老闆徐先生,說他是澳門的詩人。於是這頓飯便成了文化大餐。徐先生說,澳門是一個飲食文化比較發達且又十分獨特的城市。說其"發達",是因為在這個只有23.5平方公里和45萬人的地方,較有規模和影響的酒樓、飯店竟有300家之多。除此之外,大街小巷裡海鮮火鍋店、速食店、大排擋、小食鋪、小吃攤更是比比皆是、數不勝數。說其"獨特",是因為中餐、西餐均各有特色,特別是在西餐中除了正宗葡國菜外,還有澳門所獨有的澳門式葡國菜,形成了澳門獨特的飲食文化。澳門的中餐館以經營粵菜為主。澳門的西餐館以經營葡國菜為主。在澳門,葡國菜有正宗葡國菜和澳門式葡國菜之分。所謂澳門式葡國菜,是以葡國菜的做法加澳門的食品原料而形成的一種風味獨特的菜肴。此類菜源於葡萄牙人到達澳門之初,希望吃到葡國菜,但不可能將做葡國菜的原料運到澳門,葡國廚師就只好以代用品來替代葡國菜的某些原料,如以在澳門可以輕易得到的椰汁替代新鮮牛奶,以中國廣東香腸替代葡萄牙香腸等,並吸收印度菜、馬來西亞菜及中國廣東菜的精華,從而創造出來的。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菜系,並一代一代地流傳下來。如今,澳門的葡國菜館所經營的大多是這種澳門式葡國菜,由於風味獨特,吸引了眾多的食客。 徐老闆不愧是文化中人,講起別的來也頭頭是道,他說澳門不光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還孕育了一些文化名人,如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實業家鄭觀應在19世紀末從中國內地退居後,出於深切的憂國憂民,在澳門編寫《醒世恒言》針砭時弊,以喚起民眾。上世紀晚期,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派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等也曾以澳門為基地積極進行活動。1892年,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從香港醫學院畢業後,也曾在澳門鏡湖醫院,一面行醫,一面進行革命的活動。澳門還曾為中華民族培養了一位傑出的音樂家冼星海。 在離開澳門前,我還被朋友帶到了氹仔島和路環島,他說現在澳門的房地產是最好的價錢,勸我買一棟房子做渡假屋,他說在七十年代末期,香港地產業發展強勁,地價上揚,香港的一些投資者開始進軍澳門的房地產業。加上當時原材料供應充足且價格低廉,居民購買力增長,大大刺激了對住宅和工商樓宇的需求。加之1978年以後,中國內地實行改革開放,一方面對澳門經濟的發展有所拉動,另一方面由內地來澳門定居的人數驟然增加,對澳門地產建築業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使九十年代的澳門地產建築業突飛猛進。但1995年以後,由於亂建胡蓋使房地產業走勢低迷達到飽合,才使得大量的空置房屋和空置商鋪賣不出去。 我在氹仔島上看到一些漂亮的海邊別墅,要價不過二、三十萬美金,真有些衝動要買下來,加上島上有菩提禪院、住宅博物館和賽馬場,以及不遠處的路環島上有著名的黑沙海灘、竹灣海灘以及占地甚廣的石排灣郊野公園。但想到自己一年沒有幾天也許根本沒有時間來此渡假,購房的衝動也就被壓抑了下去,但對於澳門的美麗和舒適我則是念念不忘…… 直到飛機從澳門新機場那條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放射形跑道沖起來的時候,我還拉著鄰座扒在窗戶上一起尋找黑沙灘,嘴裡並念念有詞道:那叫"黑沙踏浪"——是澳門最美的天然浴場,呈半月形,海灘平緩,該海灣最有特色之處在於那黑色的沙灘。黑沙灘的形成是海洋裡帶黑色的次生礦"綠海石"受到海流影響,被湧到海灘所致……。 |
回目錄 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