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回首頁
在大地和天空之間翱翔


-------------記北美華文作家少君

顧聖皓(中國華僑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

  在當今北美華文創作的文壇上,少君是一位頗為年輕而又才華出眾的作家,已發表了數百萬餘字的詩歌、散文、報告文學等作品。他原名錢建軍,筆名除了少君以外,另有李遠、未名、馬奇、趙軍、程路、劍君等三十多個。少君曾任美國匹茲堡大學國際問題學院副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現任美國TII公司副董事長並兼任美國南美以美大學和中國華僑大學教授等職務。
  少君是位經濟學博士。他曾就讀中國北京大學聲學物理專業,美國德州大學經濟學專業。離開學校後曾任職工廠工程師、報社記者、大學教授、上市公司經理等職業。較為淵博的經濟學知識,不尋常的人生履歷,不僅使他早年直接參與了中國政府一系列頗為重大的經濟策劃活動,寫出了<西部經濟發展的若干問題>、<西部報告>等研究報告;到美國後,先是系統地學習西方的學術思想和文化,並在學術研究領域充份地運用和發揮,然後又毅然下海經商從事高科技的開發和推廣。經濟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使得他總是用極為關注的眼光注視著人生。他創作的<人生自白>系列小說,就是他關注人生的產物。
  少君是在他人生最得意的時刻離開故土留學美國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一時衝動地來到美國,一下子從行走中南海的年輕學者變成中餐館端盤子的小侍者,從指點江山的青年理論家變成美國二流大學的留學生,其中失落與痛苦的情感真是罄竹難書。"(<最後的自白>)正是這種獨特的人生視角,使少君獲得了較為豐富的人生蒼涼感和歷史滄桑感;在美國,他擔任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理事及北德州分會會長。努力推動華文教育,廣泛聯繫華僑華人。正是在與各種各樣人生的接觸中,使他獲得了極為豐富的創作素材,並在創作中注入了十分深刻的人生感悟。
  他的主要作品有∶詩集<未名湖>、小說集<奮鬥與平等>、<願上帝保佑>(美國洛城作家出版社出版),小說集<大陸人生>(臺灣小報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小說集<活在美國>、<活在大陸>(臺北世華作家出版公司出版)。他的系列小說<人生自白>在美國中文報紙<達拉斯新聞>上連載,現已發表五十餘萬字,另外,他還在網路雜誌<華夏文摘>、<新語絲>上發表小說、雜文百餘萬字。
  少君的詩歌創作,散見在大陸的<海外學人>、臺灣的<中央日報>和<聯合報>、美國的<世界日報>和<達拉斯新聞>、日本的<中國>月刊等報刊雜誌上,後來大多輯錄在詩集<未名湖>裡。他的詩歌數量雖不算多,但內容還比較廣泛,大致有如下三個方面。一是對人生的親情、友情的歌唱。如在<答杜鵑>、<贈G先生>、<給A>等詩歌中,少君頗有激情地描繪了他曾經和同學、友人和睦相處的生活。在詩人看來,在國內的生活的確是令人難以忘懷的,而一旦失去這些生活的時候,也就不免會生出些淡淡的哀愁。二是對忠貞愛情的歌唱,這在少君的詩歌中佔有較大的比重。他一方面歌唱初戀時的歡樂∶"還記得嗎----/那一朵薔薇?/花枝上有我們的天真,/花香裡有我們的迷醉。"(<還記得嗎>另一方面,他也毫不掩飾失戀後的惆悵∶"她走了--帶去了輕輕的歌唱,/留下我/在孤獨中徒然地渴望。"(<她走了>)
  在少君創作的詩歌裡,還有獨特的一類內容,那就是對各種各樣複雜人生表達的情思。在<人生五步曲>中,詩人較準確地抓住了人生的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生活特徵,頗有情趣地描繪了他們各自的人生畫面。少君的詩歌有著較明顯的藝術特色。在他的那一類歌唱親情、友情和愛情的詩歌中,有一種校園歌曲的韻味---純真、純情,雖有些淡淡的憂傷,但仍遮蓋不住天真爛漫的主色調;而且,主體詩句的複遝吟詠,又增強了詩歌輕盈、歡快的節奏。這顯然是和詩人熱愛校園生活有關,也是詩人純真詩情的自然流露。
  少君的詩歌又有較深刻的哲理性。如他的<人生五步曲>、<護士的眼睛>、<北斗星>、<一個病人的短語>等詩歌,就熔鑄著詩人豐富而深刻的人生感悟。在<生活>一詩裡,少君寫道:「一次毫無準備的遠足,/幸福和厄運隨時都會血屠。/一杯濃烈的醇酒,/香甜中浸著辣苦。"短短四句,頗能使人聯想起現代詩人臧克家<生活>一詩的深刻意蘊。類似這樣具有較深刻哲理性的詩篇,還有<夢>、<醋>,以及<太陽>、<看板>等短詩。
  少君也是位小說家,他在海外華文文學創作領域的一個獨特貢獻,是創造了一種自白式的小說體。大約從一九九七年年初開始,少君在美國的華文報紙<達拉斯新聞>上發表連載小說<人生自白>,每週一整版,至今已有上百餘篇。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相當豐富,既有中國大陸的計程車司機、工人、保姆、商販、演員、記者等,也有在美國讀書奮鬥的留學生、學者、畫家、商人。其中可讀性最強而又有較高思想、藝術水準的,是<奮鬥與平等>、<杜蘭朵>、<願上帝保佑我們>、、<洋插隊>、<大廚>等。作品的主人公,多是大陸和臺灣的留學生,他們在美國的職業則是形形色色,其人生經歷也多艱難曲折,因而他們的人生畫面也就尤其顯得色彩斑斕。<奮鬥與平等--大陸人>講述的是一個留學生在美國奮鬥並且成功的故事。被譽為描寫當代留學生文學作品的佳作,曾被海內外數十家報刊登載,影響極大。去年還被收入金堅范主編的<美國華文作家百人集>一書(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杜蘭朵>的主人公是一位自願放棄了十七歲就得到的大尉軍銜的待遇,到美國去學習的青年歌唱家。她打工、求學,看慣了富人的冷眼,吃盡了難言的痛苦,每當她在優美動人的音樂旋律中引吭高歌,她就會忘記一切的煩惱,精神境界立刻昇華到一種凡人無法體會的臨界點,一種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高尚感覺和完美享受。顯然,這位歌唱家所保持的中國文化情結是可貴的,她的奮鬥精神是可歎的。
  在少君的其他<人生自白>中,其主人公的經歷和結局則多不如上述兩位。<洋插隊>中的女主人公,原是上海的英語教師,"眼看著美國去不成,無奈地選擇了最容易拿到簽證的澳大利亞",結果從此災難不斷,最終走上了賣笑賣身的道路,過著"今朝有酒今日醉,明日愁來明日對"的生活。<大廚>裡的男主人公,曾經是中國科技大學的高材生,到美國後處處上當受騙,在瀕臨死亡的時候,得到一位中國老闆的救助,後來竟成為休士頓有名的大廚。中的那個在美國出生的華裔女青年,在和大陸男子的感情糾葛中,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深淵。也許,上述人物的經歷未必能夠涵蓋這種艱難人生,但已經完全能使讀者從中體會到"美國既是天堂,又是地獄"的人生感受。
  少君的<人生自白>是一種創造。他的這種"自白式"的創作文體,介乎小說與報告文學之間,因而具有較顯著的特點。首先是它的明顯的真實感。以第一人稱的敘說方法,用被採訪人自述的口吻,來講述自己的人生經歷,這樣,給讀者以真實的感覺則是顯然的。其次是它的強烈的感染性。由於其獨特的白描般的曲折的人生經歷,往往使讀者產生較強烈的共鳴。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少君本人就有著較曲折的人生經歷和較深刻的生命體驗,當他提筆創作時,他自己的人生感悟也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人生自白>的語言是口語式的,自然、流暢、而又個性化。這一方面來源於作者對人物個性的準確把握,另一方面則得益於作者的語言功底。
  少君還是一位元著名的電腦網路作家。他於一九九一年四月發表的<奮鬥與平等>,是全球第一家中文電子週刊<華夏文摘>上的第一篇留學生小說。少君認為,目前全世界每天上電腦網路的人有上億人次,每天又以百萬人次的速度在增長,其中以中文為媒介的網路讀者就有數千萬人以上,電子網路已成為當今世界最便捷、最有效的傳播媒體之一。由此可見,它擁有任何一種平面媒體所無法比擬的龐大的讀者群。今天在國外,特別在北美地區,中文電腦網路雜誌已成為傳播華文文學作品的最佳途徑,其影響力遠遠超過了報紙和文學雜誌的作用,成為海外華人、特別是知識份子階層汲取祖國文化的主要管道。少君在這方面又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扎實的物理學知識,豐富的科技工作實踐,加上一個作家的獨特眼光和豐富的人生體驗,他更可以利用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手段,在電腦網路上大展手腳。
  少君是個精力充沛的人。在極為繁忙的經濟活動中,他始終沒有停止手中的筆;有時候越忙,他的創作激情越高,甚至於為了心愛的文學事業,有時候放棄了收入可觀的商務活動。一九九八年九月,在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北美華文作家作品研討會上,少君深情地回顧了自己在大陸的生活,又介紹了他在海外的種種經歷,他滿懷激情地大聲說:「我們在海外的生活,如同得到了天空,卻失去了大地。"顯然,在少君以及整個海外華文作家心田中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根,應深植在祖國的土地上。他們正是憑藉著中華文化的生命之根,也只有憑藉著這種文化之根,才有可能在大地和天空之間翱翔。
  作者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中國華僑大學中文系(郵編:362011)
  電話:(0595)2693656 傳真:(0595)2693582 E-mail:shenhao@hqu.edu.cn
  (選自美國<<達拉斯新聞>>報1997年3月21日副刊)

回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