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回首頁
聚焦義大利——從米蘭到威尼斯


  駕車從瑞士一路鑽山越嶺地開到義大利邊境時,忽然間眼前一片平坦,不但沒有了森林也沒有了山巒,更絕的是路也一下子變窄了,並且頓時車水馬龍起來,明顯地使你感覺到,你已經到了另一個世界……
  米蘭(Milano)位於阿爾卑斯山南麓,可算是歐洲南部的一個十字路囗,加上肥沃的波河平原就在身旁,因而很早就具備大發展的好條件,在羅馬時期即是北義大利的貿易中心。不過,米蘭的歷史還可推得更早。大約西元前222年,米蘭就已開發;西元3世紀末,羅馬皇帝Diocletian 將米蘭納為皇帝的財產;西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在此頒佈重要的「米蘭詔書」,宣佈基督教為羅馬的國教,西方文明因此而有了重大的改變。西元375年,San Am-brose成為本城主教,開始大肆建設。
  5~6世紀,哥德人的入侵使此地暫停發展;但在哥德人之後統治此地的Lombardy王國,即以此為都,米而跨入一個新的紀元。西元756年,來自中歐的法蘭克王矮子丕平(Pepin)征服此地,其子查理曼大帝也在774年為自己冠上Lombardy王的封號,米蘭因而脫離了義大利,直到西元962年,才又成為義大利人王國的首都。
  在米蘭大學東亞系任教的陸奇雅教授是我在美國匹茲堡大學做研究時的同事,她的中文名字還是我給她改的,她原來的名字曾被翻譯成露其亞,這位意裔美國教授曾在臺北學過七年中文,這次聽說我要到德國講學,再三邀請我來米蘭大學,要我給她的學生們講講中國的發展現狀和北美的華文網路文學。由於第一天是星期天,陸奇雅自然而然地成為我在米蘭的導遊兼翻譯。陸奇雅說米蘭是她的出生地,十三歲以前的生活都是在這個古老的城市裡度過的,後來無論是在美國的中學大學及讀博士,乃至到臺灣研究中國文化,都無法使她忘懷米蘭的一切。可能是由於她這種與故國無法割捨的情懷和義大利人對歷史特有的自豪感,使得她口中的米蘭既古老又壯麗……
  至12世紀,米蘭聯合其他城市成立Lombardy聯盟,以抵抗神聖的羅馬帝國皇帝,在Legnano的一場勝仗,奠定了這些聯盟城市獨立的基礎。13世紀,貴族、保皇黨和地方仕紳的領袖們,開始共同掌握米蘭的政權,推舉出一位Visconti來當統治者;歷任中最著名的一位Visconti就是14世紀末的GianGaleazzo,他既是個軍事家、文學家,也是米而大教堂和Carthusian修道院的建立者,他的女兒後來嫁給了法國的Orleans公爵,而法王路易十二就是他們的孫兒。這一層親戚關係後來即成為法國主張擁有義大利的最主要藉口。
  1447年,最後一任Visconti去世。三年後,Sforza家族推翻共和式的體制,成為米蘭世襲的獨裁統治者;其中1452~1508年間在位的該家族成員Ludovico il Moro,善用藝術家Leonardo da vinci和建築師Bramante,把米蘭建設得有如一個新的雅典,成為文藝復興初期非常重要的文化藝術重鎮。1797年,拿破崙進入北義大利,在此建立了Cisalpine共和國,以米蘭為都;1805年,拿破崙失敗後,米蘭順勢成為義大利王國的首都,但事實上,當時的義大利根本沒有統一的土地,米蘭因而在1815年再度成為威尼斯Lombardy王國的首都,成為北義大利的政治中心。1870年,隨著義大利的統一,米蘭終於結束長時期權力不斷轉移的情形,正式走入現代義大利的歷史舞臺。
  陸奇雅說:人們提到米蘭,最容易聯想的大概是世界時裝中心,流行的代名詞;說起米蘭,大多數人眼前出現的是大規模時裝發表會、數不清的精品店,和各式各樣的流行雜誌。至於米蘭這個城市的印象,就相當模糊,大概只有著名的大教堂(Duomo)和那幅名畫「最後的晚餐」還有些具體概念吧!事實上,2,000年的歷史和數百年的國都,均使這個經濟大都會還保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只不過在摩天大樓、現代化設備的遮掩下經常被人忽略吧了!
  不管對陸奇雅的論點同意與否,剛到米蘭的人,一定都會被它壯觀的建築和古老的街道所震憾,因為展現在你面前的幾乎就是一幅歷史的畫卷:米蘭的觀光精華,幾乎全部集中在以大教堂(Duomo)周圍,那巨大的正面牆以三角形的輪廓、在無數尖塔的導引下,以無比的力量伸向湛藍的天空,形成米蘭最具代表性的景觀。坐落在米蘭市區正中央的這座哥德式大教堂,是1386年由當時統治米蘭的Gian Galeazzo Vis-conti下令興建,而後經過義大利、法國、日爾曼各地建築大師參與,才逐漸完成此一擁有135座尖塔的龐大宗教建築;壯麗的正面牆則是由拿破崙下令完成,而整座教堂完全建成則是在1877年的事。長達5世紀的工程,使這座巨大的大理石建築同時擁有凝重和纖細的美感,繞行一周當可使人感受到它的不可思議。教堂內外聖者、使徒的雕像共有3159座,均出自于文藝復興時期名家之手,正面的五扇銅門上分別鑄刻者教堂的歷史、米蘭的歷史、聖母的生涯、San Ambrogio (米蘭守護神)的生涯和君士坦丁大帝米蘭詔書。教堂內部由並列的圓柱支撐著高聳的屋頂,透過彩色玻璃的光線使其間彌漫著莊嚴的氣氛;從祭壇、馬賽克畫至寶物室,均可細細觀賞。亦可踏上166級臺階,至屋頂上去細看高108公尺的主尖塔和環繞教堂四周的大小尖塔。教堂旁的博物館,陳列許多與大教堂相關的藝術品。
  坐落在大教堂北面不遠處的斯卡拉歌劇院(Teatro alla Scala),早已成為世界歌劇院的代名詞,多少歌劇演唱者視踏上Scala的舞臺為表演生涯的一大榮耀,但是與巴黎歌劇院、倫敦柯芬園歌劇院的外觀比較起來,Scala真是樸素太多了!這座聞名全球的歌劇院建於1776~1778年,該址本為Santa Maria della Scala教堂所在地;18世紀建成的部分在二次世界大戰時(1943年),被空中轟炸破壞殆盡,目前所見為1946年重建,可容納3,000人左右。Scala 的歌劇季為每年12月7日至翌年7月初,大陸名導演張毅謀曾在此導演過普契尼的名著《圖蘭多》。與歌劇院同一建築的斯卡拉博物館(Museo Teatralealla Scala),收藏有許多與劇院相關的文件和物品。與Scala同位於Manzoni路、相距僅200公尺的波帝裴佳裡美術館(Museo Poldi Pez-zoli),收藏著許多有價值的裝飾藝術品,另外也有繪畫、武器、壁畫、鐘,和16~18世紀的銅器。由於全部陳列品均是該建築所有人Poldi Pezzoli旅行全球的收藏,所以種類相當多,參觀時會產生一種隨興的感覺,不同於大多數美術館那般嚴肅。
  我們由Scala歌劇院右側的Verdi路走進去,上Brera路不久走進布列拉美術館(Piracoteca di Brera)。位於一座17世紀宮殿內的布列拉,是義大利最好的美術館之一,收藏量多質美,特別是在威尼斯畫派和Lombardy畫派方面,是繪畫愛好者不可錯過的地方。諸多藏品中,被視為「館寶」的4幅作品,分別是威尼斯畫派大師Mantegna的「Cristomorto」(死亡的耶穌)、Lombardy畫派名家Bernardino Luini的「玫瑰樹旁的聖母」,和義大利畫派名家Piero della Francesca的「聖母和聖者」,以及拉斐爾20歲時的作品「Sposalizio della Vergine」。
  第二天,浪漫的義大利人給了我一個很大的驚喜:陸奇雅在帶我參觀了學校拜見了校長系主任之後,竟告訴我因為有許多校外的聽眾要聽我的演講,所以把會場安排在斯弗克斯可城堡(Castello Sforzesco)裡。等我們驅車趕到時,那裡的草坪上已經坐了很多人,秋天的陽光暖洋洋地灑了一地,給綠油油的草地鋪上了一層金輝。當我拿起話筒走到人群中時,我第一句話是說這一切只有義大利人才想得到,這也使我想到了二十年前北京大學圖書館前的大草坪……
  坐擁米蘭內最大庭園綠地的這座四方形磚造城堡,是當年米蘭公爵的居處,建成於1466年,名稱即來自當時的公爵Francesco Sforza。曾參考文藝復興時期著名藝術家達文西,和建築師Bramante之意見而建的這座城堡,形制和諧而典雅。目前城內坐落著古代美術館和考古學博物館,收藏著許多繪畫、雕刻、陶器等,不乏名家之作。在我演講完後,陸奇雅和她的學生陪我去Santa Maria delle Grazie教堂,這座與城堡相去不遠的文藝復興式教堂,建於1465~1490年,是建築師Bramante的作品。四周環繞著許多美麗古宅的教堂,本身並不特殊,吸引我至此的是教堂左側、原多明尼加教派修道院餐廳內的一幅壁畫,亦即達文西於1495~1497年間所繪的「Cenacolo Vinciano」(最後的晚餐)。在幽暗的燈光下,觀賞這幅被世人流傳最廣的名畫,仿佛時光倒流,有一種出世之感。
  米蘭的夜晚是非常迷人的,如果你不去聽歌劇或參加PARTY,在大教堂周圍的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逛逛名品店,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我還在這條街上看到了許多中國人,他們大都來自北京和浙江,擺一個地攤賣一些小商品,據說這種來自大陸的非法移民,在米蘭有近萬人,我很想與他們深談一下,但看到他們既忙於應付顧客又慌恐員警來抄攤的緊張狀態,也只好遠遠地望著他(她)們,衷心地為他(她)們祝福。
  一個城市能像米蘭般有發達的工商業,其交通條件絕對不可能不便利,米蘭不論是航空、公路、鐵路均可以四通八達來形容。由於米蘭是北義大利的心臟,所以公路網也像心臟周圍的血管般密密麻麻,再加上北面距瑞士、西面距法國均不遠,使米蘭的公路網複雜異常,在我告別陸奇雅等新朋舊友時,費了近一個小時才開出米蘭。正如一個端著衝鋒槍給我指路的員警所說:對於不熟悉這個城市的人,走錯路的情形百分之百會發生。在幾經周折之後,我終於開上往東至威尼斯的A4號公路。陸奇雅說看過米蘭和威尼斯之後,羅馬就屬於看不看兩可的地方了,因為義大利的國粹在北方,所以儘管我必須趕往奧地利的維也納,去參加歐華作協的年會,但我還是決定在威尼斯停二天。
  水城威尼斯(Venezia)的形成源於五世紀,受到匈奴王阿提拉(Attila)迫害的人們遷移到今日威尼斯所在地居住。由於此地的小島盛產鹽,威尼斯人因此發展出對外貿易,也成為技術一流的造船人。為了對抗哥德人和羅馬帝國,在此的12個小島組成一個政治體,威尼斯城邦的最初模樣於焉誕生。他們堅固的船艦幫助了羅馬帝國打敗哥德人,被賜予與東方貿易的權力。
  在羅馬帝國滅亡之後,義大利半島呈現的是諸多城邦各自獨立的局面。此時的威尼斯藉助著貿易的力量逐漸走向黃金時期。去威尼斯的市區由於必走水路,船成為每家必備的交通工具,人人把船停在自家門口,就像陸地城市的住家門口栓著一匹馬般。到八世紀,查理曼大帝征服了北義大利,宣稱威尼斯也屬其管轄,威尼斯人懼于其武力只得與之維繫。數十年後,威尼斯在新任總督Angelo Participazio的帶領下,終於以堅強的防禦與之相抗衡,使得威尼斯在地理上雖屬東羅馬帝國的一部分,但在政治上卻獨立於外。自此,威尼斯人有了一體的感覺,並開始共同建設威尼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新的總督宮(Palazzo Ducale),和被視為該城保護神San Marco的供奉場所San Marco人教堂。而且從此時起,聖馬可的坐騎,一只有翅膀的獅子,也成為威尼斯的市標。
  富裕成為威尼斯傲人的特點,但也使其成為被掠奪的目標,自9世紀開始阿拉伯人、斯拉夫人就不斷以威尼斯商船為最佳獵物。為了保護船支財物及人命,威尼斯人以精湛的造船技術建造堅固的艦隊,用來對抗海盜。這支艦隊逐漸成為地中海上最強大的武力,使威尼斯人持續保有經濟的優勢,甚至進一夢成為侵略的利器,陸續擊敗包括熱那亞、比薩等大城的船隊,使威尼斯成為名副其實的「地中海之舟」。西元1000年左右,威尼斯已成為西方最偉大的城市之一,能與其相提並論的大概只有伊比利半島上由回教徒摩爾人所建的柯多巴和塞維爾。1095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打破了唯有威尼斯人能與東方交通的局面,支持教皇的比薩和熱那亞迅速在地中海域中取得部分勢力,使威尼斯不再雄霸東地中海。不過,此時的威尼斯已和今日所見相去不遠,聖馬可大教堂已於1094年增建完成。換句話說,今天的威尼斯就是900年前巔峰時期的威尼斯城邦。
  我在買到的威尼斯介紹手冊上讀到:威尼斯頂盛時期的風光因為希臘人在君士坦丁堡取得的貿易成果,而開始走下坡。一向繁榮富裕的威尼斯,在貿易路線被掠奪、收入遽減的情形下,又要支付龐大艦隊費用,遂出現前所未有的向市民舉債的窘況。為了挽回頹勢,一向不與教皇往來的威尼斯也加入了十字軍東征的行列,並領軍佔據君士坦丁堡。此舉使得來自東方的絲織品和珠寶,再度成為威尼斯與西方貿易的主要商品。同一時期,威尼斯的行政結構亦有更改,一個叫做十人議會的單位產生,成為權力超越總督的統治集體,以避免總督許可權過大,十人議會的成員均由選舉產生。西元1381年,一場與熱那亞艦隊僵持近半年的圍城之戰,在威尼斯人的堅持下終於獲勝,在熱那亞人撤退的同時,也代表威尼斯正踏上另一個黃金時期。
  15年紀前半,威尼斯再度展現傲人風采。先是於1416年在Gallipoli擊敗土耳其帝國艦隊,接著陸續佔領了Morea、Cyprus、Crete等愛琴海和東地中海的島嶼。在陸地方面,威尼斯在1414~1428年間,也佔據了威羅納(Verona)、Vicenza、Padua、Udine、Brescia、Bergamo等義大利半島北部諸城。這段時間的威尼斯,幾乎已視整個亞得里亞海為自已的內海,國威鼎盛。可惜這段時期相當短暫。當1453年,土耳其攻佔君士坦丁堡、消滅了神聖羅馬帝國之後,威尼斯也開始走向衰弱之路。尤其在1492年新航路發現,所有原本從事貿易的城市均爭先走向大西洋的時候,威尼斯卻仍被土耳其人纏拉著而動彈不得,而隨著她在海上的屬地一個個臨落於土耳其人手中,威尼斯也就慢慢在歐洲歷史舞臺上消聲匿跡。西元1797年,這個曾被譽為「最平靜的共和國」終於拉下落幕,因為拿破崙進入此地,並廢止了實施上千年的古老憲法。
  拿破崙失敗後,威尼斯和義大利北部被畫入奧匈帝國範圍,成為歐洲各地王公貴族度假休閒的最佳場所,威尼斯遂從一貿易大城逐漸轉變為舉世無雙的觀光都會。義大利統一後,一向善於經商的威尼斯人仍一本善用城市獨特景觀的心理,把威尼斯經營成義大利最重要的觀光城市之一。
  位於威尼斯東北方13公里Tessera地方的馬可孛羅機場是前往這個水上都市最快捷的門戶。由於機場瀕臨Laguna Veneta這個大湖,所以由機場至威尼斯市區可搭乘水上計程車,但這個收費L75,000的交通方式實在是貴得離譜,所以除了一心嘗鮮的觀光客之外,少有人擇此途進城。另一種被稱為Motoscafi的電動船,行船時間較短,也較便宜。若開車只能到羅馬廣場(Piazzale Roma),然後必須由此換搭水上巴士(Vaporetti)才能抵達只行船不行車的威尼斯市區。
  嚴格說來,可至威尼斯市區的道路只有沿沙洲而築的那一條,不論由公路網的任何一個方向前來威尼斯,車子都只能在駛過沙洲上的公路後停放在羅馬廣場巨大的停車場上(導遊說遇到每年復活節嘉年華會舉行時,整個廣場和沙洲公路全成了停車場,車子根本開不進去),市內根本無車輛蹤影,完全以船代車或以雙腳為交通工具。威尼斯也是著名的東方快車(Orient Express)的終點,這列由倫敦發出,經巴黎、蘇黎世、聖安東、茵斯布魯克,抵達威尼斯的豪華列車,是前往這座水上都市最浪漫的方法。不過,其費用也貴得嚇人,我曾在瑞士問過旅行社,被告知單程含單人廂房和所有餐點的費用至少要美金一千五百元。
  我把車停好後就雇了一個會說英文的導遊,我們選擇乘Gondola進城,這種形如彎月造型,由穿著橫紋衫、頭戴草帽的船老大搖槳前行的船,現已成為威尼斯最具代表性的景觀。導遊說他是從瑞士伯恩旅遊學院畢業的,他說全世界學旅遊的人都想到這裡找工作,因為這裡是當今世界唯一完全靠旅遊生存的城市,他說威尼斯從開發起就限於目前城區所在的這些小島上,所以和別的歐洲城市有新舊市區截然不同的景觀現象有相當的差異性,幾乎全城皆是昔日留下來的「古跡」而無所謂的新市區。因此若是細細說來,處處皆景的威尼斯可得花上長篇大論才述說得完,雖然從城南到城北步行不過1小時,但幾乎沒有人是以此種時間走完的,因為途中吸引人的事物實在太多。
  我們在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下船,這座位于威尼斯市區南緣、緊鄰大運河與聖馬可運河(Canal di San Marco)匯流處的長方形廣場,名聞全球,早已被視為威尼斯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廣場的北、西、南三面是由廊高柱長的建築物所圍繞,其間有許多著名的咖啡廳和精品店,是旅客流連忘返的所在;廣場東面就是此處名稱由來SanMarco大教堂,在教堂前矗立著三根旗杆,它們分別代表威尼斯國威鼎盛時所擁有Cyprus、Crete和Morea三個島嶼,是該城輝煌歷史的見證。廣場的開口在運河邊,入口處有兩座分別雕著有翼獅子和San Theodore 的紀念碑。聖可大教堂(Basilica San Marco)是我在歐洲所見不多的混合著拜占庭和西方風格的大教堂,建於1063~1073年間,因埋著威尼斯城守護神聖馬可的遺體而得名。17世紀時局部修建曾加入文藝復興風格。正面牆上五個大小圓頂和拱門內裝飾的壁畫和馬賽克嵌畫,構圖精密、線條優美,因為以金色為主,所以也為此教堂博得了黃金教堂的美名。教堂內部裝飾著壁畫、馬賽克畫和雕刻,令人目不暇給;其中又以名為Pala d'Oro的黃金祭壇、寶物室內的各種物品、大教堂美術館內的銅馬等,最引人注目。與大教堂毗鄰而立總督宮(Palazzo Ducale)是昔日威尼斯的權力中心,原建於12世紀,但於13世紀末至16世紀之間已完全改建過,成為一座兼具總督宅邸、政府行政中心、立法處等功能的巨大建築物。這座外表以粉紅和白色格子做為牆面,一樓有36根柱子的總督府,看來優雅秀麗,但和其內部擁有的龐大力量不太協調;站在聖馬可廣場上面對總督府大門,從左至右分別是「所羅門王的審判」、「亞當和夏娃」和「諾亞的醉態」三幅雕刻,而大門上則有總督Foscari對聖馬可之獅屈膝的圖案。總督府內的中庭、大樓梯、黃金樓梯(Scala d'Oro)、四門之屋、諮詢廳、議會廳及精美的天花板壁畫「威尼斯的勝利」等等均頗具特色;不過,一般人最感興趣的還是頗富傳奇色彩的嘆息橋(Ponte dei Sospiri),這條聯接總督宮內法院和一河之隔的監獄石門的封閉式橋樑,是當初被判有罪者在進入監獄前唯一可以看到藍天、碧海的所在,所以當罪犯被押解由法庭走到此處時,透過小小的窗戶看到外面世界的那一刹那,都會情不自禁的嘆息,這就是此橋名稱的由來。
  位於廣場北、西、南三面的三層樓有小拱門長廊的紅棕色屋頂建築群,就是昔日法院(Procuratie)的所在,其中北面為舊法院建於16世紀,南面為新法院建於17世紀,西面與聖馬可大教堂相對的部分,相傳為拿破崙下令所建,目前為收藏文物和藝術品的柯瑞爾博物館(Museo Correr)。不過,在法院建築群中最讓我注意的是那座與大教堂相鄰,位於廣場東北角的白色鐘樓,其頂端的摩爾人造型敲鐘者銅像據說已在此「執勤」500年了。坐落在大教堂和總督宮相鄰處正前方、聖馬可廣場東南角的大鐘塔(Campanile),可說是威尼斯最突出最顯眼的建築,高99公尺的身影讓人們想忽略它的存在都不容易。這座高大的磚紅色塔樓原本是威尼斯的燈塔兼遼望台,1902年某日早晨忽然崩落毀壞,隨後完全忠於原樣的重建就在威尼斯人仔細的監督中展開,終於在1912年再度矗立在聖馬可廣場上,位於屋頂尖端的金黃色「風向天使」也再度轉動於亞得里亞海的微風中。登上頂端的遼望台,可將整個威尼斯市區納入眼中,視野之佳無與倫比;塔樓底層線條單純優雅的小遊廊,完成於18世紀的銅門,壁龕內的雅典娜、阿波羅、麥丘裡等神話人物雕像等,均引人駐足。
  在威尼斯的大運河(Canal Grande)上行船,環視兩岸,猶如在觀賞兩幅歐洲中古世紀的油畫,正如15世紀的法國作家Philippe de Commines所言:「我認為它是全世界最好的道路,擁有最美麗的建築」。這條以反S型縱貫威尼斯市區的全城最寬闊「道路」,不但是交通上的動脈,其繁忙程度不亞於任何一座城市的主要道路,但沿岸造型風格各異的各種建築物,更使其宛若露天的建築博物館。我們從聖馬可廣場碼頭上船,且停且看地把大運河沿岸的美麗建築逛一圈,就「謀殺」了我八卷膠捲。在位於大運河中點的利雅多橋(Ponte di Rialto)上,我停了一刻鐘,這座威尼斯最古老的白色大理石橋,以其長28公尺的圓拱造型和橋上所築的覆頂拱門,成為眾所公認威尼斯最美的橋樑。建於1588~1592年間的這座石橋,前身為一木橋,經Antonio da Ponte設計改建而成今日面貌,已是威尼斯代表景觀之一;站在橋中央眺望人運河,是相當能領會威尼斯風情的所在。利雅多橋兩端各矗立著一幢美麗建築,東端是目前做為郵局,西端是優雅的文藝復興式建築Palazzo dei Camerlenghi。坐落在大運河最南一道橋阿卡德米亞橋南端的阿卡德米亞美術館(Galleria dell'Accademia),是典藏14~18世紀威尼斯畫派作品的寶庫。建築本身原是卡利塔學校和卡利塔教堂所在地,目前除教堂部分仍維持原樣,其餘皆為陳列館。美術館內部的寬敞和入口的狹小,恰成反比,在24個陳列室中分別收藏著名家的作品,包括G iorgione的「La Tempesta」、Titian的未完成畫作「Pieta'」、Mantetgna的「San Giorgio」、Tintoretto 著名的聖母像,和Bellini的聖壇等,均是義大利的國寶。
  在利雅多橋北面不遠的大運河左岸,自14世紀以來就是威尼斯人購買海鮮的去處。在中午以前可在此看到各類魚鮮,和緊鄰的菜市場,是認識威尼斯人日常生活狀況的最佳去處。坐落在大運河尾端左岸的Santa Maria della Salute教堂,是威尼斯巴羅克式建築的代表作,由17世紀建築師Longhena設計建造。白色的大理石、淡綠色的圓拱頂,倒映在運河的水面上,形成一種絕美的畫面;內部不僅裝飾得華麗無比且收藏有名家的作品,如Tintoretto的「Le Nozze di Cana」。位於大運河第二個大彎道左岸的雷佐尼可宮(Palazzo Rezzonico),自17世紀始建至18世紀才完成。有如石塊堆砌而成的外表是融合佛羅倫斯和威尼斯的風格所形成,是當時最新的建築風格。目前這幢三層的建築物,是威尼斯18世紀博物館(Museo de Settecento Veneziano)。除了以上各點外,大運河畔的美麗建築還有相當多,包括位於右岸的Palazzo Vendramin-Calergi、Palazzo Loredan、Palazzo Grimani等,和位於左岸的Fondaco dei Turchi (土耳其商館)、現代美術館(Galleria d'Arte Moderna)、威尼斯大學經濟系(Ca'Foscari)和以收藏現代歐洲美術品著稱的Collezione Peggy Guggenheim等。聖洛可學校(ScuoladiSan Rocco)周圍:
  威尼斯沒有工業卻有許多學校,學校是典型的威尼斯社會非常重要的一環,經常擔任慈善機構的角色;一座學校除了必須的設備外,通常還包括集會場、小教堂,甚至救濟院。所以學校在市區中具有凝聚的作用,周圍常有頗具可觀性的事物,聖洛可學校(ScuoladiSan Rocco)就是最具代表的一處。坐落在大運河左岸市區中央的這間學校,為16世紀前半所造的文藝復興式建築,目前已無原先Scuola的功能,而以收藏威尼斯畫派大師Tintoretto 56幅傑作成為威尼斯最重要的藝術中心,甚至被譽為威尼斯的美術聖地。本名Jacopo Robusti的Tintoretto(1518~1594年),成熟期的畫作幾乎全藏於此。與聖洛可學校隔著洛可廣場相對的聖塔瑪拉教堂,為一法蘭西哥德式建築,建於14世紀,是威尼斯主要的教堂之一,也是面積最大的一座。教堂內部寬敞莊嚴,由12根大柱支撐開展,正中央祭壇上是Titian的代表作「聖母天圖」,祭壇右邊的小禮拜堂內有三折式祭壇畫,祭壇正前方還擺設有一般教堂內極少見的聖職人員祈禱用坐椅。這座教堂同時也是許多威尼斯總督和歷史名人的理骨所,有「威尼斯的萬神殿」之稱。
  坐落於上述教堂東北方二水之隔的小島上的聖保羅廣場(Campo San Polo),是昔日市民舉行各種慶典儀式的場所,今天其風彩已被聖馬可廣場掩蓋,變成市井百姓休憩的地方,觀光客較少光臨,但卻也因此保存了真正的威尼斯面貌,對建築擁擠空地極少而觀光客又摩肩擦踵而來的威尼斯而言,此處是少數讓她的百姓有「我的城市」之感的地方之一。
  因為我在威尼斯的時間有限,第二天我給了那個我至今仍記不住名字的導遊一百美元的小費,請他帶我以最快的速度看完威尼斯,於是我們用走馬觀花的方式去了位於聖馬可廣場北方、建於1234~1430年以擁有許多珍寶級宗教藝術品而著稱的San Zanipolo教堂;位於聖馬可廣場東方、文藝復興風格、擁有一座13世紀鐘樓、以Bellini的「四聖人和聖母像」而受重視的San Zaccaria教堂;位於大運河左岸市區、以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所繪天花板壁畫為人所知的卡米尼學校(Scuola dei Carmini);位於Santa
  Lucia火車站右邊、建於18世紀、以Tiepolo所繪壁畫而廣為人知的拉比亞宮(PalazzoLabia)等等。
  由於小費給得很好,導遊還帶我去了幾個一般遊人不會去的小島,位於威尼斯北方1.5公里的穆拉諾島(Murano),是由5個島集合而成的島群,昔日是威尼斯貴族別墅的所在地,在東方玻璃製造術傳入之後,威尼斯基於安全理由,把不可缺少火的玻璃工廠很有默契地集中在離市區不遠的穆拉諾。近千年來,被視為世界頂尖的威尼斯玻璃工藝品,幾乎全部來自穆拉諾,至今依然。島上有無數玻璃廠和玻璃藝品店,還有一座玻璃博物館,可參觀和採購。于7世紀開始建設的穆拉諾,目前維持著12世紀時期的風貌,是個優美而典雅的地方,非常適合閒逛慢踱。
  而布拉諾島(Burano)則是深處海中遠離本土和威尼斯的喧囂,是個寧靜安詳的漁港,極富悠閒的度假氣息。約5世紀時即有人居住,但直到威尼斯繁榮之後,手工藝才打破此地單純漁業維生的局面,而且以絲織品為主的手工產品逐漸成為島上居民收入的來源;從此,蕾絲(Merletti)對布拉諾人而言,就像玻璃對穆拉諾人一般,成為該地最大的特色。走在島上隨時可看到婦女們人手一件地編織著極耗眼力和時間的美麗蕾絲,潔白的蕾絲和明亮的陽光相互輝映,讓人充分領略屬於南歐小島的獨特風情。與布拉諾島相距不遠的托切羅馬島(Torcello),和布拉諾島的景象截然不同,是個人煙稀少的地方。不過,此處即是諸島中最古老的一個,在重心逐漸南移至威尼斯所在地之後,就逐漸被忽略。麗都島(Lido)是威尼斯東方呈南北走向的一座長條形島嶼,是分隔亞得里亞海和Veneta湖的一長串島嶼之一,可說是威尼斯的天然防波堤和城牆。原先並未加以開發,直到本世紀才逐漸發展成現代化的休閒中心,靠亞得里亞海側的綿長沙灘成為吸引遊客的焦點,不斷興建的大飯店、夜總會、賭場、劇場,把此地點綴得喧鬧繁華;不過,這種情形只限於夏天,一到觀光淡季,島上連個人影都瞧不見。麗都島,可說是現代文明具體而微的表現。
  幾乎所有有關威尼斯的電影或文學作品,都是與愛情和浪漫激情有關的,但我這次由於時間匆忙且找了一個男導遊而與浪漫失之交臂,打電話與陸奇雅向義大利告別的時候,開玩笑說這是我唯一的遺憾,陸奇雅竟驚奇地喊了起來,連說不可思議,她說在威尼斯幾乎所有未婚的女孩子都把與人浪漫做為第二種收入的來源,更何況還有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性工作者」,難道光有水就能吸引每天六十萬的觀光客嗎?要知道你們中國人把浪漫看成是墮落,而我們義大利人則把浪漫當作夢想,別忘了義大利最令人崇拜的國會議員「小白菜」就是妓女……
  當我把車速調到第五檔,在夕陽的照耀下遠離威尼斯飛速向奧地利駛去時,威尼斯留在腦海中的印像就好似一幅無法抹去的圖畫:無處不在的水路、無往不去的小船、古老的大街小巷、絢麗的巨宅平房……義大利,一個具有西方文明的古國!

回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