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三毛全集 > 三毛傳 | 上頁 下頁
丹娜麗芙(1)


  「那時,住在大西洋中一個美麗的海島上,叫做丹娜麗芙。」

  ——三毛《小船Echo號》

  一

  到了1977年底,荷西否極泰來,運氣漸漸地好了起來。

  他在附近的丹娜麗芙島上,找到了一份工作。

  荷西的臉上有了笑容。這份工作不僅使他有了安定的收入,而且工作本身也很稱心。他的勞動是營造「海邊景觀工程」,平空裡做出一片人造海灘,作為旅遊景點。這是一份頗有詩意的工作,很對荷西的口味。

  丹娜麗芙離大加納利不遠。三毛從卡特林納碼頭搭渡輪,只需四個小時,就可以來到丈夫的身邊。

  儘管這樣,如膠似膝的夫妻倆,還是忍受不了分離之苦。他們寧願空著那所海邊別墅,在丹娜麗芙又建了一個小家。

  最初祖下的是一個小公寓。廚房、浴室是一個大壁廚,用的時候拉開,用完關上,壁櫥就看不見了。這房子雖然精巧,但活動空間實在太小了些。

  屋內輾轉不開,三毛常常到陽臺上,閑看海上風景。

  三、四個月後,他們遷進了一所寬敞的房子。房租很貴,但不會經常彼此踩腳了。「那兒共有兩間,加上一個美麗的大陽臺對著遠山。」簡直和「小瑞典」不相上下了。

  鎖上大加納利的風景房間,在丹娜麗芙又付一份昂貴的房租。幾乎沒有一個朋友不說他們太不會過日子。三毛、荷西是一對浪漫情侶,他們學不會克勤克儉地過生活。

  經過一年艱苦患難,夫妻倆的感情又進了一步。

  愛情的小品照例不少。一次,三毛逛進十字港的一家店鋪裡,看見一個小玩意兒——臺灣產的划船女娃。那女娃紮著麻辮。店員小姐是個聰明的女孩子,看見三毛進來,也紮著麻辮,就說她們倆長得太像了,簡直是一對姐妹。小姐最後結論:難道姐姐不應把她的小妹妹抱回家去嗎?

  伶牙俐齒的店員,三毛見得多了。她躊躇了一會兒。但沒有買下。回到家裡,她覺得這件事情很有趣,就當笑話給荷西說了。

  不料,幾天之後的一個下午,三毛為荷西做蛋糕,拉開烤箱發現了那只划船女娃。「我抓起來一看,那個娃娃的腳底繪畫上了圓點點,小船邊是先生工工整整的字跡,寫著——一九七八——Echo號」。三毛對荷西的傑作非常滿意,卷起袖子,為荷西做了一個很大很大的蛋糕,放在船邊。黃昏,三毛出去海邊散步(那是她每天最愜意的時光)。回到家裡,荷西笑著,睜大眼睛對妻子說:「了不得,這艘小船,釣上來好大一條甜魚,裡面還存著新鮮奶油呢!」

  在那大西洋的海邊,三毛和她深愛的丈夫,沉浸在愛情鄉里,成了一對神仙眷侶。

  二

  平靜安寧的仙境生活,也有被人攪亂的時候。

  三毛認為,女工馬利亞就是這麼一位討厭的傢伙。

  馬利亞是公寓管理辦公室派給這個樓的清潔女工。她的職責是:負責公寓大樓裡幾家的清潔衛生,每家工作一兩個小時。

  三毛是個不會支使傭人的主人,馬利亞欺軟怕硬,當然不會小心伺候。

  三毛覺得她非常無禮:

  「家裡的小擺設、盆景、衣服、鞋子、雜誌,吃了半盒的糖她都會開口要。」

  最令三毛頭痛的是兩件事:一是晚睡晚起的習慣,由於馬利亞早晨九點開始打掃,不得不改變;二是馬利亞除了占一些小便宜之外,還挑弄是非。

  她對別人說,三毛出遠門的時候,荷西勾引別的女人來家胡搞。三毛一調查,根本是捕風捉影的造謠。三毛覺得馬利亞越來越不像話,到公寓管理處大發雷霆,吵了一頓,才算把馬利亞抗議走了。

  三毛守靜如玉,不願別人打擾。但她需要朋友,當然是那些不會改變她生活方式、又給她帶來歡樂、友誼的朋友,例如鄰居黛娥、卡門。還有一日本小夥子,叫莫里。

  莫里是位年輕的日本小攤販。各國流浪、經商謀生。在丹娜麗芙,他擺了一個小攤,賣一些小工藝品。許是島上的東方人太少,三毛對這個英俊有禮的日本青年,很有好感。她和荷西請他吃飯。後來,莫里大病一場,生意潦倒,三毛悄悄出錢,讓人把他的攤子包買一空,來資助他。直到莫里離開丹娜麗芙,三毛一直對他很關切。

  許多年之後,三毛寫了《相逢何必曾相識》一文,紀念這一段難忘的異國友誼。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