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林燕妮 > 死在昨日 | 上頁 下頁
我這個讀者


  好幾年前,簡而清說我的文風不大受人影響。道理其實很簡單,「書讀得少」四個字而已。

  在這兒也得解釋一下何書讀得少。那就是白話文書讀得少,既沒怎麼看,影響力就不存在。

  自幼愛啃文言文,雖如五柳先生言,不求甚解,但總是看得興致盎然,縱使有很多不會讀也不會解的字,但能會意,也就樂在其中。

  我絕不提倡復古,常用的亦是白話文,但總是十分欣賞古文的簡潔和聲韻鏗鏘。

  五四運動之後的小說,沒有幾本有心機看,大名鼎鼎如魯迅,他的小說我也看不下去。徐志摩和陸小曼的《愛眉小劄》,亦看得我汗毛直豎。風行一時的無名氏小說,又是看了沒反應,老是與白話文小說無緣,惟有看來看去都是《三國演義》、《水遊傳》、《紅樓夢》。

  近人小說,看得最大一堆的是金庸的武俠小說,早期亦看過一些梁羽生,不過現代武俠小說的文字,也不能算完全白話。古龍的是白話,不過不好看。古龍的故事適宜於拍電影,拍了反而好看,原著有時就令人很不耐煩,他一玩文砌字,把讀者當作IQ零蛋時,我便忍不住把書合上。

  我不是在作文學評論,我是在做讀者,說個人感受。

  散文雜文反而看得多,天天翻幾份報紙,專欄都看個飽,有龍門陣之樂,各說各的,各自發表意見。有人說香港的專欄作者是透明或者白色的,這個我同意,到底這是自由社會的好處,不用政治著色。小生、青衣、老生、花臉、醜生、忠的、奸的、苦口婆心的、胡說八道的各自登場。莫棄莫忘,這是香港專欄文化的最大特色,套句香港的話說,就是「最扮嘢咯個都唔系好扮嘢」,香港專欄作家始終有種率性的童真,我覺得十分可愛。讓我們都珍惜這些日子,今天意見相左的,他日重逢,也許比親人還親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