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劉墉 > 漂泊的人生 | 上頁 下頁 |
對死神的嘲笑 |
|
跟八、九十歲的老人家在一塊,常能聽見他們彼此打聽。 「喂!某人還在不在?好久沒看到了!? 「那個誰誰誰,早該死了!還拖著呢?」 死,明明是個避諱的字,但是對於他們似乎已經沒有什麼刺激,遇到朋友駕鶴西去,一群仍在的老人們,齊赴靈堂,談笑風生,絲毫不見傷慟,倒真像餞行,托死者先去另一邊打點,等等大夥就跟來的意思。 甚至聽一群老人,瞻仰遺容之後走出來,笑說:「擦胭脂抹粉,比活著還漂亮呢!」 「她那壽衣,是跟我一塊兒去做的!不錯吧!挺體面!」 也不知,老人心裡是真不感傷?到了這個年歲,在山上的朋友,要比城市裡多得多,對死亡已經看淡?還是覺得自己得了上壽,已經活夠本,而處之泰然?抑或活著年老多病,本已沒了意思,反不如駕歸道山? 而那些子嗣們,則在老人故去之後,掛紅貼金地稱為喜喪。那喜之意,是感念上天,已經賜予老人上壽?還是暗慶總算脫了這個包袱?畢竟是死去,難道因為老人長壽,生者就能不傷心嗎? 倒是有一位「孝男」說出道理: 「想想!老人家死,已經九十多,而我也快七十了!七十的人,自己都不知哪天,而把死看淡了。再說老媽媽能走在老兒子之前,得個死後哀榮,正該為她高興才是,如果我先死,讓九十老母送葬,才可悲呢!」 又聽過一位老先生,笑呵呵地說: 「死?對年輕人是回事!當年三十多歲見朋友早死,又害怕,又傷心,後來死了祖父母、死了老爹老媽,又送了一大堆老朋友,心早麻痹了!所以上天是有美意的,讓我們由死親人、死朋友,到自己死,一步一步學著認識死!看得淡!」 記得讀過一個西方的真實故事: 一群老先生集資買了一瓶珍貴的老酒,約定由活到最後的人獨自享用。 老人紛紛去了!終於傳到最後一人的手上,但是當他打開包裝,才發現那美酒已被換為清水,其中並夾了一張字條: 「對不起!我偷喝了!但你要同情我,因為我能早早地,就自認活不過你!話再說回來,現在只剩你一個,喝也沒意思,不如別喝,改天過來再一塊兒喝吧!」 死,竟是可以如此豁達,且帶有一份自嘲、幾絲幽默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