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鳳儀 > 醉紅塵 | 上頁 下頁 |
二 |
|
這即將拍賣的一幅位處山腰、雄霸半個山頭的黃金地皮,就是屬於香港其中一個世家羅祖謀家族的。為什麼要拍賣?富不過三代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使事情白熱化的是,最近羅祖謀的長孫羅尚智,也就是羅氏家族的掌舵人,因患肺癌而與世長辭。遺產除分予他的三名子女與正室潘氏外,還有部分屬於另外兩個外室及其子女所有。於是情況比想像中複雜得多。 羅尚智有兩頭住家,是公開秘密。兩房子女共五人,事實上同在羅氏企業上班,一齊仰承父親鼻息。大體上,兩個女人跟那幾個同父異母的孩子,都已習慣,或被迫著習慣凡事有商有量,一切以羅氏家族團結為處事之大前題,年來沒有控制不了的衝突。 那另一個遺產繼承人,是羅尚智晚年時才結識的一位紅顏知己。 市場中傳說紛紜,把這位羅家遺產繼承人名單內的程咬金,繪形繪聲,說成是不吃人間煙火、貌若天仙,神似觀音的女人,實際上,任何人都說不出她是誰?根本從沒有人看過她的廬山真面目。 代表她的是本城首屈一指的顧氏律師樓,全權負責跟羅氏家族商議產業的分配問題。 至於羅尚智要把山頂這塊地皮分給他的三個女人與五名子女,又真是匪夷所思的。 事實上,身家一沾上九位以上數字的富有人家,都流行成立基金,讓後代只享用利息,而不得動搖老本的多。 這地皮要發展的話,理應撥歸羅氏企業,讓子女們視為家族公司資產處理。何況,地皮上建有羅家大宅一所,若放到基金名下去,更是順理成章的事。 為什麼羅尚智會立下遺囑,偏偏要這塊地皮,連羅氏家族大宅平分給各人,由他們全權自由處置呢? 如此安排,顯而易見,只有兩條可走的路。一是留著這塊山頂地皮與巨宅從此變為廢墟,誰也不去碰它。一是將之變賣,平分資金。 羅尚智去世之後,羅家的正室與偏房攜同兒媳,相安無事地住在這大宅內,幾近不可能,若還加上那位神秘兮兮,跟羅尚智有過如斯深厚情緣的女人,情況更加不堪想像, 羅家的三位子女,在喪父之痛後不久,立即恢復常態。換言之,在商言商,犯不著無端凍結幾億元資產在這山頭,來個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今日世界,尤其不必了! 於是聯合七份力量,看來代表那紅顏知己的顧忠廉律師,也就只有爽快地簽署拍賣半山巨宅與地皮的同意書。 有人說泉下的羅尚智,一定惴惴不安。才入土不足一載,羅家大宅便將不保,如何向祖上交代。 另一派市場人士,則剛持反調,認為這正正是羅尚智的心願, 羅尚智並不是弱智人士,如何會不知道他如此分配產業,必然會有機會導致今日的結果? 他一定是有備而戰,不忍心把祖居從自己手上賣掉,於是在遺囑上下了功夫,借後人之手,將羅氏大本營轉讓他人。其實,羅氏巨宅與半山地皮,不論實質價格與家族精神象徵,都是價值連城,何解要變賣了 江湖傳說紛紜,最有趣的一個傳說是多年以前,羅尚智偶遇一位自國內來港小住的高僧,二人一見如故,剪燭夜談。高僧坦育相告,羅家富貴,三代之後,便見式微。因為這半山巨宅,自九十年代開始,氣數變移,居於其間的人,免不了一場傾家蕩產的鬥爭。 人們言之鑿鑿,繪形繪聲。話說當夜,羅尚智急極而泣,忙問應對之策。 高僧長歎一聲,久久低頭無語。 終於說:「人力不能勝天。二十世紀末開始,香江必換另一批新貴,羅氏的百年基業,就算避得一時風頭火勢,也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 羅尚智當時睜著淚眼,懇懇哀求:「就算能為子孫多添一年半載的安樂日子,也是好的,要付什麼代價,我也在所不計了!」 高僧感動于羅尚智的真誠,於是告訴他,山腰這地皮的靈氣在九十年代開始,必作山崩地裂式的轉移。以羅氏家族第四代各人的時辰八字而論,正正相沖,必會弄至勾心鬥角,四分五裂。為了避免這場浩劫,務必將家族撤離。此舉最低限度能使羅氏第四代命中的厄運延遲發生。往後,如若多行善舉,不再累積刻薄寒酸的行為,也許能有轉機。 羅尚智當年半信半疑,既不敢輕舉妄動,亦不敢稍忘高僧訓示。這些年下來,真不知是幸還是不幸,那高僧預言會發生在羅尚智身上的幾宗大事,都陸續實現。最令羅氏震驚的,莫如是垂暮之年,仍遇上紅顏知己一事,聽說那女人的生肖與姓氏,跟高僧預測的不謀而合。 要羅尚智以迷信為唯一理由,在他有生之年出賣這羅氏家族的根源地盤,他無論如何出不了手,於是決定在遺囑上做如此匠心獨運的設計。 羅尚智的意思是,如果命中劫數,註定九十年代開始,居住或擁有半山羅氏火宅的人,要鬥個你死我活,也叫做沒法子的事。自己平生摯愛也不過是這三妻五兒,就讓他們機會均等,成則為王,敗則為寇好了。 萬一羅氏家族命運能避過此劫,這接受產業的一批人,自然會將之轉賣。以後是福是禍,也真要看各人的修行與福分了。 這個江湖傳說,甚囂塵上,頓使這次拍賣籠罩上一層神秘色彩,倍增市場中人有趣的話題。 若然以事論事,這半山的一幅地皮,地點之優,當今是絕無僅有,難得業主有此巨變而肯放手拍賣,怎不受財雄勢大的財團與企業巨擘青睞? 至於風水命運一事,信之則有,不信則無。以此跟有心染指這地皮的日本松田集團與澳洲資金為背景的建邦實業商議,他們斷斷不會放在心上,而成為考慮進退的憑藉。 若說到其他中國財閥,包括勇奪這幅地王呼聲最高的永盛集團主席楊慕天在內,都有一種不約而同的想法。 就是二十世紀末香港財勢的轉移,敗落的一族只會是他人。相反,傳說中那高僧所言,自九十年代起將舊一派香港世家取而代之、真正大有作為者就是自己。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