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陳燕妮 > 紐約意識 | 上頁 下頁 | |
世界盃賽 | |
|
|
我對足球一向沒有足夠的興趣,而且覺得光天化日之下這種周而復始卻往往成效不彰的左沖右突,既是勞神,也是枯燥。但我無疑也是知道足球之于大部分中國男人的意義的,更知道中國有一張名為《足球報》的奇報,該報之發行量怎是一個深具民意、雅俗共賞了得。再年輕點的時候,有回發現一位在球場上十分驍勇的傢伙總是喜歡用自己滿頭黑髮去頂球,就追問其每場如是頂畢回家是否會洗頭才睡,記得該傢伙當時面我而站,滿臉訝異地看著我,嘴中竟是「喳」的一響。 足球之於美國人的意義想不到與足球之于我的意義基本等同,活躍在美國本土上,至少在美國大中城市中的足球迷泰半是以從南美洲等足球國家赴美的移民為中堅,美國人嘴中舉凡談到「Football」,說的多半是「美式足球」,也叫「橄欖球」。對我們口中的那種「足球」,美國人的評價劈頭就是「不夠刺激」。也因此,足球癮君子在美國(至少是在大城市)如想對這種「不夠刺激」的東西過把癮,方法只有兩個,兩法均是偏方:一是自籌一票頑固球黨;二是待南美洲人踢球時萬分尷尬地仁立場邊,以族裔友誼為誘,伺機獲允加入。 美國的三大球(美式足球、藍球、棒球)賽事不斷,每年的多半時間打開電視機,內中一定嘶喊不絕。尤其是藍球比賽,由於其是三大球中唯一的室內項目,因此,為其助陣顯得特別卓有成效,美國球迷多年形成的「索瑞索、拉米拉」等曲調簡單的進攻加油音樂也讓幾乎每個美國人耳熟能詳。這一類全民型體育活動就根本已構成與美國漢堡包、生菜沙拉鼎足而立的生存依託。在美國如此嚴酷而擁擠的體育現實之下,如果奢望能一睹足球的痕跡,則又得拜「族裔友誼」之賜把頻道調至由南美洲移民主控的電視臺去如願。 世界盃賽日近,為順應民意,據知中央電視臺破例將一揮自1978年以來同類轉播的最大手筆,將全部52場賽事均予轉播。與中國的火熱相比,美國人對於此次比賽超乎尋常的冷淡簡直令人為之髮指。這場球從6月17日起將在全美九個地點舉行,這事如果發生在中國,一定可被歸類為「方便舉國各地球迷」的一項貼心舉措,但在美國,這種穿梭往返的賽事帶給賽場周遭的特殊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空歡喜。 一直到了5月下旬,離世界盃開賽只剩半個多月時,美國負責現場實況轉播的ABC和ESPN電視臺仍尚未開始對世界盃賽舉行常規性的熱鼓吹。更富戲劇性的事情還發生在售票過程中。為配合賽事,更兼考慮到移民為故土隊助陣的狂熱乃至外國球迷的湧入,此次大賽的主辦單位於1993年7月份就開始在全美公共傳媒上刊出售票登記表格了。而且由於當時球界朝野都預估此幾十場賽事場場都會是萬人急睹、票價走牛,因此球迷在填好登記表格後還要寄往主辦單位參加抽籤,中簽者才可獲得掏錢買票的資格。因此,一些生性拘束的求票若渴者還求親托故地取得了好幾個姓名、地址填表以求中簽。但事情到了5月底時,儘管24個隊中的一些球隊已抵美,全美幾個賽場的全部52場360萬張入場券中,竟才僅售完賽事緊要的37場票。好賽事黃牛票翻倍曆賽都是可知的定局,世界盃賽自然也不能免俗,但此次稍不緊要的比賽竟是小貓三兩隻,這則是一項「淪喪」了。 儘管球賽的平均售票記錄水深火熱,主事者仍外強中乾地表示相信所有的入場券一定能售罄。但據圈內人評說,此一出已是「沖風之末,力不能漂鴻毛」。 而且這種由足球帶頭的沮喪還不僅僅是這些「沖風之末」,就連美國原希望用這一場好歹算是盛事的熱鬧小發一票的憧憬一時間竟也成了竹籃打水,不少足球舉辦城市附近比如在加州灣區,到了比賽即將開始的前十幾天內,附近的體育用品商店仍未能一改以往的銷售項目,櫥窗內不得已仍滿擺著棒球、網球乃至釣魚、登山的用品;附近的旅館業在黯淡的球迷訂房現實之下,也不得已把原本雄心勃勃專門撥出供球賽觀眾一住的旅館房間從18.9萬夜悻悻然地減為5萬夜。更讓足球迷們覺得不來勁的還有更接近本質的內容。據今年年初在美國本土進行的一項有關民意測驗指出:全美民眾中只有25%的人知道世界上還有世界盃足球賽這回事;只有18%的人知道1994年的世界盃賽要在美國舉行;另有53%的美國人大煞風景地說他們沒有興趣看比賽。 一番拉雜無趣的談說下來,油然生出一項感慨:此次世界盃賽賽址選在美國,于美國人於足球而言都是一項不仁。 非但如此,知情人都還一致補歎「暴殄天物」。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