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石破天驚 | 上頁 下頁 | |
七三 | |
|
|
不過,雖在極嚴重的困境之中,他仍舊能保持從容的神態,與同樣命運的鄉人,閒談解悶;談到無可再談時,借了幾張舊報紙來打發時間。 有份在三藩市出版的「中西日報」,報頭下印著一行字:「總理伍盤照」;入眼心中一動,定神想一想,恍如撥雲霧而見青天,心頭鬱積不開的陰霾,頓時一掃而空。 他想起來了,乙未年廣州起事失敗,準備亡命時,雙門底聖教書樓主人左鬥山,與另一位教友楊襄甫,聯名為他寫了一封介紹信,介紹在美國的司徒南達牧師與伍盤照博士。這封信一直藏在隨身的皮包中,事隔多年,幾乎遺忘;現在才發現伍盤照原來就在三藩市,這真是絕處逢生了! 於是他按捺興奮的心神,籌畫與伍盤照通信的方法,紙筆現成,寫信沒有困難;要找個人送也可以辦得到,小木屋窗外,有好些兜售食物的小販,可以托他們遞送,只是有一層為難,囊中空空,除卻那支名貴的龍涎香以外,幾乎不名一文。 再想一想也不要緊;將信寫好以後,走到窗前,看見一個十五六歲的美國男孩來賣橘子水,便招招手將他喚到窗前。 「你願不願意賺五角錢?」 「是的,先生。只要我賺得到。」 「你一定可以賺到。」逸仙先生說:「我有一封信,請你送到中西日報,他們會付你五角錢。」 看到信封上所寫的地名,那孩子認為太遠,提出要求:「如果你寫明是給我七角五分,我願意為你服務。」 「可以。」 「如果他們不肯付我呢?」 「一定會付的。」逸仙先生答道:「如果不付,他們就看不到這封信。」 「是的!」那孩子欣然意會:「他們必須用七角五分來交換這封信。」 於是少年欣然而去沙加緬都街中西日報館投信。接頭的是經理伍于衍,接信來看,上面用英文寫明收信人是伍盤照博士,另有一行字注明:「信到付來人七角五分。」隨即照辦,將信送給了伍盤照。 信非常簡單: 「現為移民局裁定出境,請來木屋相見,勿延!」 下面具名是「孫逸仙」,這是伍盤照非常熟悉而且久已仰慕的一個名字,又驚又喜地說:「到底見著面了!只想不到是這樣見面。」 伍盤照丟下一切,坐車直到移民局。由於他是一家報紙的主持人,可以得到許多方便,移民局破例准許他入木屋去見他想見的人。 木屋門一開,伍盤照很容易地發現了目標;因為在眾多失去自由的人之中,只有逸仙先生,衣履整潔,神態從容,不改常度。而逸仙先生當然也知道這位訪客是為他而來,很快地起來相迎。 「是孫博士嗎?」伍盤照用廣東話問。 「想來是伍博士?」逸仙先生伸出手來,「非常感謝你來看我。」 兩人都很喜歡對方,緊緊相握,而且改了稱呼。 「盤照兄,我有封信給你看。」 逸仙先生取出一封紙色泛黃的信,就是那封深藏篋中,幾已遺忘的介紹信,信封上寫:「司徒南達牧師,伍盤照博士同啟」;信中只有一句話:「攜此信之人,忠心為國,請盡力相助。」沒有注明年月日,只有楊襄甫與左鬥山的具名。 「沒有這封信,我也要幫忙。」伍盤照問道:「是怎麼回事?」 逸仙先生將伍盤照邀到僻靜的一角,盡其所知,將一切都告訴了他。 「丟那媽,保皇黨!」在詛咒聲中,伍盤照站起來說:「你請放心,我去想辦法,一定可以得到公平的解決。」 「是的。我對美國的法律也有信心;但是,只有你能幫助我。」 「我一定盡我的力量幫助你。」 伍盤照果然很熱心,帶著那封介紹信,從木屋出來,直接就去看司徒南達牧師;他做事很仔細,先要看介紹信,認出確是左鬥山的筆跡,方始與伍盤照聯名約請教友同鄉,共同商議營救的辦法。 教友的意見都差不多,認為各人皆有家屬在內地,對於逸仙先生只可暗助,不便明幫。同時認為逸仙先生既在洪門,應該請致公堂出面,向華府工商部上訴。 「上訴是必經的程式。」伍盤照說:「不過我們這方面上訴,保皇黨一定會活動公使,出面阻撓,多生枝節。不如讓我先跟何領事去談一談,疏通一下。」 那就更好了!大家都支持伍盤照的意見,同時表示:如果需要教友同鄉暗中出錢出力,一定幫忙。 散會以後,伍盤照立即去拜訪領事何佑——他們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伍盤照為何領事聘為顧問,所以見了面無須迂回曲折,宛轉陳情,開門見山地就道明瞭來意。 「是的。海關是接到我的通知才扣留他的。」何佑直認不諱,但卻隱瞞了接受保皇黨運動他的事實:「我是接到北京的電報,說孫某人那天到檀香山,那天由檀香山到這裡,命令我知照海關,不准他登岸。」 這番話只能騙小孩,北京政府不會知道「孫某人」的行蹤;而且電令亦不會直接下達給領事。伍盤照心知其非,卻不便揭穿,只提出很嚴重的警告。 「孫某人是革命党,屬於政治犯,不能稱他亂黨。現在有個很大的華僑團體,支持他向美京上訴;我希望你不要稟報公使,以致于風潮擴大,對你亦沒有什麼好處。」 「我知道。用上訴的辦法,聽憑美京決定,我就可以不管了。不過,你是我的顧問,我也要勸你小心行事。」 伍盤照笑笑不答,辭出領事署,又去拜訪致公堂的英文書記唐瓊昌。 唐瓊昌是廣東恩平人,人很能幹;在致公堂是「大佬」黃三德的得力助手。保皇黨徒歐榘甲辦大同報,他幫了很大的忙;以後看出保皇黨一腦門的功名利祿思想,而行事則詐騙排擠,一派小人行徑,深為懊悔。此時聽得伍盤照細說經過,一方面為逸仙先生被誣陷而不平;一方面覺得這正是自己補過的機會,所以很熱心地表示:致公堂必盡全力,維護洪門弟兄,立刻開始營救的工作。 致公堂聘有常年法律顧問,是當地有名的律師那文。這在他是義不容辭的事;隨即依照法定手續,向移民局聲請,要與當事人見面。 這一來,逸仙先生有了一位律師,開始能受到法律的保障。經過三小時的詳談,盡悉底蘊;那文認為有足夠的理由,得以勝訴。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