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高陽 > 慈禧全傳 | 上頁 下頁 | |
二八〇 | |
|
|
「是!」皇后很謹慎地答應著。 「你已經料理過兩年了,那些規矩,總該知道了吧!」 「是。」皇后答道,「若有不明白的地方,還得求皇額娘教導。」 「我要告訴你的就是這句話。該動手的,早早兒動手。」 皇后奉命唯謹,當天就指揮宮女,太監,從長春宮開始,撣塵糊窗子,重新擺設,佈置得煥然一新。 此外歲末年初的各項儀典,亦都照常辦理,只是要皇帝親臨主持的,象寫「福」字遍賜京內外大臣的常年例規之類,自然是停止了。 因此,統攝六宮的皇后,在表面上看來,格外是個「當家人」的模樣,明知內務府事事承旨于慈禧太后,早已有了安排,卻不能不細心檢點,處處操勞,怕萬一照顧不到,又看「西邊」的臉色。 ※ ※ ※ 人是忙著「不急之務」,皇后的一顆心卻總懸懸地飄蕩在養心殿東暖閣。她跟皇帝住得不遠,就在養心殿西面的體順堂,但是近在咫尺,卻遠如天涯,禮法所限,不能象尋常百姓家的夫婦,來去自如。而且晨昏省視,當著一大堆太監、宮女,也不能說什麼「私話」。所以對於皇帝的病情,她亦是耳聞多於目睹。 得力的是個名叫二妞的宮女,每天是她去探聽了各式各樣的消息,隨時來奏報皇后。她幹這個差使很適宜,因為她不曾選進宮來以前,家住地安門外,有個常相往來的鄰居,便是醫生,耳濡目染,頗懂醫藥,可為皇后備「顧問」。 「萬歲爺嘴裡的病不好。」二妞憂形於色地說,「太醫說了,怕是『走馬牙疳』。」 「走馬牙疳?」皇后驚訝地問,「那不是小孩兒才有的病嗎?」 「天花不也是?」 一句反問,說得皇后發愣,好半天才問:「要緊不要緊?」 二妞不敢說「要緊」,幾天之內,就可以令病人由昏迷不醒,譫妄致死,她只這樣答道:「這個病來得極快,不然,怎麼叫『走馬』呢?」 「太醫怎麼說?」 「說是溫補的藥,萬不能進。萬歲爺內裡的毒火極旺,只有用清利的方子,大解多,可以敗火,可又怕萬歲爺的底子虛。」所以,二妞話到口邊,欲止不可:「太醫也很為難。」 皇后深知宮中說話的語氣,這樣的說法,就表示對病症沒有把握了,一急之下,起身就說:「我看看去。」 這時是晚膳剛過,自鳴鐘正打過五下。冬日晝短,已經天黑,不是視疾的時候,但皇后既如此吩咐,不能不聽,於是先派人到養心殿去通知首領太監,然後傳喚執事,打著燈,引領皇后直向養心殿東暖閣而去。 殿中一片淒寂,燈火稀微,人影悄悄,只有濃重的藥味,隨著尖利的西北風散播在陰沉沉的院落中,皇后打了個寒噤,哆嗦著問小李:「皇上這會兒怎麼樣?」 「這會兒剛歇著。」小李跪著答奏,「今兒的光景,又不如昨天,左邊臉上的硬塊抓破了,流血水。太醫說,怕要穿腮。」 「穿腮?」皇后想一想才明白,明白了卻又大驚,穿腮不就是在腮上爛成一個洞?「這,這麼厲害?」 小李不答,只磕個頭說:「皇后請回宮去吧!」 這是勸阻皇后,自然是怕皇后見了病狀傷心。意會到此,她的眼淚就再也忍不住了。 但如說要皇后空走一趟,就此回去,論責任不可,論感情不忍,所以她拒絕了小李的奏勸,斷然答道:「不!我在這兒等一會。」 「那就請進去看一看。」 「也好。」 「花盆底」的鞋,行路「結閣」有聲,皇后怕驚醒了皇帝,扶著二妞的肩,躡著足走。東暖閣甚大,磚地硬鋪,是個不宜於安設病榻的地方,又因為皇帝熱毒滿身,特地把暖爐撤走,越發覺得苦寒可畏。皇后每次一走進來,總是從心底起陣陣瑟縮之意。這天比較好些,因為新設了一道黃緞幃幕,畢竟擋了些寒氣。但也就是因為這道幃幕,氣味格外令人難聞。皇帝腰間的癰,不斷作膿,而走馬牙疳,由於口腔糜爛,氣息特重,都為那道幃幕阻隔難散,掀起幃幕,一聞之下,幾乎令人作嘔。 皇后趕緊放手,咽口唾沫,回身向小李說道:「這怎麼能住?好人都能住出病來!也不拿點香來薰薰!」 「原是用香薰了,萬歲爺說是反而難聞,吩咐撤了。」 彼此的語聲雖輕,還是驚醒了皇帝,含糊不清地問道:「誰啊?」 小李趕緊掀幃入內,略略提高了聲音答道:「皇后來瞧萬歲爺。」 他的話不曾完,皇后已跟著入幕,依然守著規矩,蹲下來請了個安。 皇帝在枕上轉側著,兩道遲鈍的眼光,投向皇后,也讓皇后在昏黃搖晃的燭光下,看清了他的臉,虛火滿面,雙頰腫得很厲害,左面連著嘴唇有個硬塊,抓破了正在滲血水,上下兩唇則都向外鼓著,看得出牙齦發黑,又腫又爛。 這可怖的形容,使得皇后在心裡發抖,令人不寒而慄的是想像,想像著皇帝一瞬不視,六宮號咷的光景,她幾乎又要支援不住了。 「怎麼不端凳子給皇后?」皇帝很吃力地說。 皇后沒有用凳子,是坐在床沿上,看一看皇帝欲語又止,於是小李向二妞使了個眼色,一前一後退了出去。 「你看我這個病!」幕外的人聽得皇帝在說:「我自己都不相信我自己了。」 「皇上千萬寬心,」皇后的話也說得很慢,聽得出是勉力保持平靜,「『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全靠自己心靜,病才好得快。」 「心怎麼靜得下來?」皇帝歎口氣,「李德立簡直是廢物,病越治越多……」語氣未終,而終於無聲,隨後又是一聲長歎。 「今兒看了脈案,說腰上好得多了。」 「好什麼?」皇帝答道:「我自己知道。」 「皇上自己覺得怎麼樣?」 「口渴,胸口悶,這兒象火燒一樣。」皇帝停了一下又說,「前兩天一夜起來十幾遍,這兩天可又便秘。」 這時的皇帝,精神忽然很好了,要坐起來,要照鏡子,坐起來不妨,要鏡子卻沒有人敢給。痘疤不曾落淨,唇鼓腮腫,臉上口中,潰爛之處不一,這副醜怪的形容,如果讓平日頗講究儀容修飾的皇帝,攬鏡自顧,只怕當時就會悲痛驚駭得昏厥。所以,養心殿的太監,早就奉了懿旨,凡有鏡子,一律收藏,笨重不便挪動的穿衣鏡之類,則用紅緞蒙裹。此時皇后苦苦相勸,不便說破實情,只反復用相傳病人不宜照鏡子的忌諱,作為理由,才將皇帝勸得怏怏而止。 逗留的時間,已經不少,即令皇帝是在病中,皇后要守禮法,亦不宜耽擱得久待。找個談話間的空隙,打算跪安退出,而皇帝不許。 「難得今兒有精神,你還陪著我說說話吧!」皇帝說,「一個人睡不著,思前想後,盡是推不開的心事。」 皇后意有不忍,答應一聲:「是!」仍舊坐了下來。 「趁我這會兒能說話,有件事要問你。」皇帝放低了聲音問:「鐘粹宮皇額娘,問過你了?」 一提此事,皇后便感到心酸,「趁這會兒還能說話」這一句,更覺得出語不祥,皇后就無論如何不肯談這件事了。 「這會兒還提它幹什麼?壓根兒就是多餘。」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皇上歇著吧!」皇后搶著說道,「何苦瞎操心?」 就這時小李闖了進來,帶著警戒的眼色看一看皇帝,然後直挺挺地跪下來說:「萬歲爺該進粥了。」 「吃不下。」皇帝搖搖頭。 小李原是沒話找話,用意是要隔斷皇帝與皇后的交談,因為慈禧太后耳目眾多,正經大事以不談為宜。他的心意,皇帝還不大理會得到,皇后卻很明白,便又站起身來:「宮門要下鑰了。皇上將息吧,明兒一早我再來。」 皇帝惘然如有所失,但也沒有再留皇后。這一夜神思亢奮,說了好些話,問到載澂,問到新任署理兩江總督劉坤一,問到剛進京的新任兩廣總督英翰,也問到奉召來京的曾國荃、蔣益澧、郭嵩燾等人。 這些情形在第二天傳了出去,有人認為是皇帝病勢大見好轉的明證,也有人心存疑懼,私底下耳語,怕是「回光反照」。不幸地,這個憂慮,竟是不為無見,皇帝的徵候,很快地轉壞了,脈案中出現了「神氣漸衰,精神恍惚」的話。 這天是南書房的翰林、黃鈺、潘祖蔭、孫詒經、徐郙、張家驤奉召視疾,由東暖閣到西暖閣,兩宮太后垂淚相關,向這班文學侍從之臣問道:「你們讀的書多,看看可有什麼法子挽回?」 因為是與軍機大臣一起召見,南書房的翰林,除了孫詒經建議下詔廣征名醫入京以外,其餘都不敢發言。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