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橋散文選

雜誌


  "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做事辦法早過時了。雜誌跟讀者的關係是生產者跟消費者的關係。雜誌的編輯、排版、印刷、裝訂、發行等工作都是商業社會所開動的大機器的小"齒輪和螺絲釘"。雜誌有讀者買,有讀者看,小齒輪小螺絲釘在大機器的操作中才算發生作用。小齒輪小螺絲釘操作不好,大機器多少會受影響;古今各國朝野設立基金促進文化工作用意不難理解。大機器出了紕漏,小齒輪小螺絲釘難免遭殃;難怪去年十月英國Encounter雜誌編輯部發表聲明呼籲各界支持這份雜誌,說是英國失業嚴重,通貨膨脹,英鎊出奇堅強,美元步步疲弱,雜誌從美國及外地訂戶和捐助人手中拿到的收入貶值。聲明說:"我們的時代有不少悲慘故事,檢討文化的工作已經消亡。"
  借列寧用過的"齒輪和螺絲釘"比喻商業社會與雜誌的關係,主要因為雜誌不該跟時代脫節,不該跟讀者疏遠;商業社會給雜誌帶來越多難題,雜誌越應該設法在這台大機器中發揮一點作用。悲慘的故事雖然不少,檢討文化的工作並沒有消亡。這並不是什麼漂亮話,文化本身並不漂亮;處理文化問題更要踏實才對。十九世紀,英國不少人想當職業作家,覺得寫作既可維生又可出名:名女人、小職員、律師、牧師、名作家和社會名流都在寫作。不少人還放棄原有職業一心寫東西;可惜名利心重加上底子不好,到頭來窮愁潦倒,想轉行又太遲了。吉辛(George Gissing)說,鼓勵年輕人搞文學找生活簡直罪大惡極。後來紙價便宜,印刷發達,書刊出版社開始大量供應廉價讀物,標榜文字清通,穿插點統計數字,開點玩笑,而且摒棄長文。這一來,學院中人跟一般讀書人的文化趣味距離遠了:文評家阿諾爾(Matt-hew Arnold)把中產階級的學養斥為"粗俗"。

  社會進步,文化的價值標準其實不該定得那麼死板,更不該劃地為牢,各成圈子。綜合雜誌最能反映這層道理。各行各業的文章都有其獨到之處,不可厚此薄彼。宋淇先生來信中有一段話錄是通達:"自從知識爆炸以來,學問分工越來越細,範圍越來越窄,大家對其他非本行的學間都有一種饑渴。此所以最暢銷的小說大多數都是經過多年research下來的結果,讀完一本小說,可以對汽車工業、銀行、醫院、旅館、飛機場、電影院和電視等有深入的認識,溶消遣和求知於一爐,何樂不為?"綜合雜誌裡的每篇文章,也算是知識爆炸的成果,各有功用,都是文化,都有人看。

   一九八一年四月

 


學達書庫

下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